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對小學教育教學的認識

對小學教育教學的認識

發布時間:2020-12-04 04:06:55

『壹』 談談你對教育的看法

一、現在,許多媒體對教育多批評。我們的教師隊伍真的是魚龍混雜,也該整理一下了,許多渣滓把教師的形象給毀了,一塊臭肉把整鍋肉都搞臭了。其實,很多教師是好的,很多是很好的,無私奉獻的比比皆是,尤其是農村的教師,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極低的工資,巨大的勞動量。各媒體,公正些吧,也報道些正面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要把中國的教育者給打死,讓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寒心。

二、不過,教師這個職業不是只憑熱情就能幹好的,還需要極高的能力,這需要我們老師要不斷充電,不斷地學習。很多人都知道,什麼樣的學生才去報師范學校,成績剛過線的。能力,相對就少了些,習慣好些而已。所以,中國的教育很難上去,再加不懂教育的人瞎指揮,更難!

三、師范生在大學里所上的教育學、心理學,公共課而已,並未學到真正實用的東西。理論多,案例少,不實用。理工類的學生連語文也不學了,學一些文學方面的東西還是有很多好處的。很多人有這樣的看法,學理科的人邏輯思維可以,語言表達能力不行。我們是老師,語言表達能力某種程度上就決定了學生能否很好的理解、掌握知識,學會學習。

四、學校里是出了很多事,但不能因噎廢食吧,因為體罰,學生跑了、死了……,就不允許體罰,其實,很多人也知道,單憑思想教育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我們應該使學生知道應該為自己的過錯承擔一定的責任,對所做的事負責。必要的懲罰是應該的。再則,也該有一個適合學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條文,使老師有據可依,可以像國外一樣,什麼樣的情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五、許多地方都在利用節假日補課,個別大城市市區除外,老師不能白勞動,學校里有難籌到錢,於是學生就只好拿補課費,我們這地方是每學期100多元,如果家長請家教的話,每小時就得30-80元不等。現在媒體對補課收費是人人喊打。教委也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什麼有力的措施來解決。如果不讓補課,下文件,將補課的地方教育主管免職,誰還敢補課。又想讓馬兒跑,又不想讓馬兒吃草。好主意!!

『貳』 小學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教學知識是什麼

首先,一名小學教師,應該具有普通教師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情意幾方面素質。因而,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知識素養、教育能力素養、身心健康素質應該是小學教師的基本素質結構。此外,小學教師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由於小學階段教育及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指從事小學學科教學的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方面素養的總和。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教育業也與時俱進,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新一代的教育方法也不斷更新。那麼作為新一代的教師在掌握寬厚淵博的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了解現代化的科技知識,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以與時俱進的思想和態度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努力刻苦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積極參與到教育科研當中,在教育中勇於探索,創出一套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用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吸引學生,使學生聽我們的課覺得有趣、有味,從而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
其次,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教育具有科學性,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理論的指導,特別是素質教育更需要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小學教師必須掌握小學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學科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遵循教育規律,了解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兒童學習的心理特徵,如兒童的記憶、觀察、思維和興趣、習慣、意志、性格等心理現象。
作為教師,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教育理論、教育實踐和教育現代化的新成果,如課程、教育測驗與評價、教育研究方法等,特別對小學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基礎地位和在兒童發展中的啟蒙作用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並對兒童發展的內涵和特點、教育對兒童發展的作用有清晰的了解。小學教師要善於把教育科學理論與小學學科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自己把理論應用於實際的能力,使教育科學理論真正發揮作用。此外,我們還必須懂得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科學習心理。
再次,注意細節,讓孩子們在細節中成長。教育過程是一個知行統一、情意結合的過程,教育細節是教育過程中有待開發的教育資源。學生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有可能成為讓我們為之一振的教育細節;教師的一聲問候、一個動作、一次表揚也都有可能演繹出精彩的教育。只要我們敏銳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強勁的教育旋風,讓學生的心海捲起波瀾。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激勵。如果採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能達到激勵學生上進的目的的話,那這樣的教育手段便是有效的。而最高明的教育手段便是那種「無痕」卻「有情」的教育。

『叄』 結合當前教育現狀談談你對小學教學的基本任務的認識

一、思想品德素質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使得社會上人們對教師的思想道德要求遠遠超過一般行業的從業人員。因此,「德」是師之本,德高方有嚴教。反之,教育者的德行若非優於受教育者,又豈能為師! 二、職業道德素質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光榮職責和神聖使命,而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則是教師師德修養的核心。 三、知識與綜合素質 當今世界正步入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教師自身必須要具有扎實四、個性修養和心理素質 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它還要求教師本人具有良好的個性修養和心理素質。教師的個性心理品質不僅影響著學生思想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的人格,教師對社會、對他人以及對學生的態度,都會對學生的現在及將來產生深刻的影響。 的業務知識和較強的綜合素質。

『肆』 如何正確認識小學兒童認知發展與教學之間的關系

如何正確認識小學兒童認知發展與教學之間的關系

在任何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學習能力、人格特點、行為表現都有差異,都存在各方面表現出好、中、差的區別,僅僅是其差異和區別的程度、多少不同而已。一般呈橄欖形狀態,即好與差的佔少數,中間狀態佔多數。班主任要使班級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的班風、學風,要使全班的每一個學生都獲得發展和進步,需要積極、耐心、細致地進行班級個別心理輔導,這種個別的心理輔導主要包括為對優等生、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和後進生三類。

一、遵循學生感知、注意和記憶的特點。創造性的設計教學。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小學生從籠統、不精確地感知事物的整體漸漸發展到能夠較精確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並能發現事物的主要特徵及事物各部分間的相互關系。這一時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設計盡量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輔助手段,如掛圖、教具、多媒體等。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的記憶最初仍以無意識記、具體形象識記和機械識記為主。因此,教學設計要形象生動,多運用肢體語言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學設計要符合他們的感知、注意和記憶的特點。

二、隨著年紀的升高,學習特點也在不斷發展。

到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學習態度,並且隨著主體意識的覺醒,逐步對教師產生選擇性及懷疑的態度。對教育學科的學習也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通過幾年集體生活的訓練,已經比較習慣於有組織的自覺的班集體生活,並把自己看成是集體的一員,能自覺參與班集體的活動,重視班集體的輿論和評價作用。伴隨自信、自主、自律能力的不斷增強,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對班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不斷增強,同時,在老師的指導和督促下,逐漸形成了對作業的自覺負責的態度,開始認識到學習是一種義務,學習目的也更加明確,出現了意識較強的學習動機。在這一階段,教師一定要不厭其煩的進行正確的引導,以使他們進一步形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培養他們自覺學習的能力。

三、在注意力發展方面,學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取代了無意注意,有意注意開始佔主導地位,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性、穩定性、注意深度和廣度、注意的分配和轉移等方面都較低年級學生有較大的發展。

學生記憶發展方面,有意記憶逐步佔主導地位,他們的抽象記憶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低年級形成的具體形象記憶的作用仍非常明顯。在思維發展方面,學生的抽象思維正逐步向形象思維過度,逐步學會分出概念中本質與非本質,主要與次要的內容,慢慢學會掌握初步的科學定義,開始獨立進行邏輯論證,但他們的思維活動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色彩。在想像力方面,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想像的有意性迅速增長並逐漸符合客觀現實,同時創造性成分日益
凸顯。這時候,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意識,注意抽象基一到形象記憶的過度,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根據文章內容大膽想像,使之逐步完成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

四、關注學生情感發展,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正確的道德情感。

在道德情感方面,四五年級學生情感的內容進一步豐富,他們已經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情感表現和情感判斷及隨之可能產生的後果,開始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強。他們主要以具體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為依據,同時,也開始出現內化的抽象道德觀念作為依據的道德判斷。但這一時期,他們的情感極不穩定,情感判斷也會出現偏差。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學校的各種活動、有意的社會實踐活動等,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對他們的道德判斷適時給與引導,逐步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五、把握學生意志發展傾向,不失時機適時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意志。

小學生的身體各器官、系統都生長發育得很快,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但同時因為他們的自製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沖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常是靠外部的壓力,而不是靠自覺的行動。在這方面,特別是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把道德意志的教育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始終。還可以利用活動,故事等,說明沖動的危害。明白堅持就是成功的道理。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

六、隨著年齡的增長 ,兒童少年的個性也在不斷發展。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

幼兒期兒童的心理活動和個人行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變化較大,因此,還不能形成真正穩定的個性。進入小學後,特別是通過低年級階段的學習適應性鍛煉,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步深刻,漸漸擺脫對外部控制的依賴,逐漸形成了內化的行為准則作為監督、調節、控制自己的行為的依據,而且開始從對自己表面行為的認識、評價轉向對自己內部品質的更深入的評價。他們還會用自己形成評價家標准,去評價他人。但是,主觀臆斷的傾向也很突出,還可能要求別人隨著自己的意志。這一時期的學生是最不穩定的。對自己的控制力也時有時無。因此,教師要經常性的教育、提示、警醒。要求他們用誠實兒童的標准要求自己。要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教育學生尊重他人,遵守社會公德,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緊密相連。做到自己的思想傾向於他人利益、班級利益、社會利益相一致。

這是我對學生認知發展和人格發展的粗淺的認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和把握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尊重兒童人格發展,在兒童各階段的認知和人格發展過程中,不失時機的加以教育和引導,把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優良的個性品質、良好的情感意志放在首位。也就是說「要教書,必先育人」,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教育教學的良好效果。

『伍』 對小學教育專業的理解 1000字

專業方向本專業分文史、理科兩個方向。
培養對象
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學歷及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小學教師。其中,文史類面向文史類教師;理科類面向理科教師。
培養目標
達到高等師范專科小學教育專業學歷,提高素質水平。
培養要求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教育事業;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學會用這些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師職業道德。
知識技能
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開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學制與學分
學制二年,按三年業余學習時間安排教學計劃。
實行學分制。學生注冊後八年內取得的學分均為有效。
課程設置
本專業設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和集中實踐環節。
1、必修課:10門(42學分)
2、限選課:2門(8學分)
3、選修課:文史方向16門(共76學分,任選18學分即可)、理科方向17門(共63學分,選18學分即可)
4、集中實踐環節:教育教學調查、教育實習、調查報告(共8學分)
教學管理
1、統設必修課程由中央電大統一開設。執行統一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評分標准。
2、限選課為專業必修課程,包括高等數學(1)、基礎英語(1)。限選課由中央電大統一課程名稱,執行統一的教學大綱(或教學要求),並推薦教材。
選修課程供教學班選修。其中,省管課程的教材、教學管理及考試工作由省電大負責。統服課程中央電大提供教材
3、有平時作業和實踐性環節的課程,必須按要求完成。其成績考核按中央電大有關形成性考核的規定執行。
4、按中央電大「開放教育試點」的統一要求,統設必修課和限選課的平時作業成績以20%的比例計入課程總成績。
5、集中實踐環節按中央電大的有關要求,由省電大組織實施。本類專業安排1次教育教學調查(4周),使學生能聯系社會實際,提高工作能力。集中實踐環節不得免修。
考試與畢業
本專業最低畢業總學分為76學分。學生通過學習取得規定的畢業總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即准予畢業,並頒發國家承認的高等教育專科學歷畢業證書。
開設院校
天津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呼倫貝爾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三明學院、江西師范大學、濟寧學院、許昌學院、百色學院、銅仁學院、保山學院、安康學院等。

『陸』 談談對當代小學教育教學的認識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效。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並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柒』 對提高學校(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有什麼好的建議

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區屬各中小學
為進一步提升我區中小學的辦學水平,全面推進我區基礎教育高質量、高水平的均衡發展,根據「教育教學質量年」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全面提高我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全局,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校本教研為基礎,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突破口,不斷完善教學管理體制,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教育強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質量立校」的辦學意識,以加強課程領導、聚焦課程實施,優化常規管理、有效教學研究、教育質量監控、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把質量意識落實到各項工作中,構建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完善的課程體系、發展性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制度的辦學機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課程領導,優化課程文化。
1.進一步完善課程實施方案。學校課程是學校實現育人目標和特色發展的具體綱領和藍圖。各校要進一步明確辦學理念,依據學校的發展目標,科學規劃學校課程發展的願景,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健全課程管理制度,豐富課程資源,形成校本課程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整合互動,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並進的課程結構,構建基礎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並舉的多元學校課程體系。
2.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強化學校課程執行力。國家課程是實現國家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具有權威性、指導性和強制性。校長是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學校要正確處理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者之間的關系,嚴格執行省、市頒發的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開好規定的課程門類,充分發掘校內外課程資源,為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提供課程保障。
3.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服務課程實施。教師既是課程的具體執行者,也是課程的創造者,學校要立足校內外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學生的需求,在按要求實施國家課程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和非專業優勢,在學校的課程框架內,按課程的基本要素,整合各方資源,建立豐富的、有特色的社會力量資源庫,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可選擇的教育教學資源。
(二)落實常規管理,優化教育管理制度。
4.深刻認識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意義。嚴格執行省、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的相關規定,教育局適時開展中小學教學常規檢查、表彰活動。
5.加強教學常規的管理。各校要根據省、市教學常規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重新修訂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細化教學「五個」基本環節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健全集體備課制度,嚴格備課要求,實現有效教研;二是要改進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三是要嚴把作業的批改與講評關,適度調節教學進程和調整教學行為;四是要開展有效輔導,採取「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落實「培優」「補差」;五是要科學組織檢測,注重教與學的「診斷」與「矯正」。要加強「五個」基本環節的組織實施過程的檢查與反饋,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育教學行為,以精緻化的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益。
6.各校切實加強備課組建設,精心選配備課組長,落實組長責任制;要加強備課組活動的過程監控,從嚴落實集體備課流程 「教師預備、教師說課、備課組討論、備課組共享、個人加減」等五個環節,增強教師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和效率。
(三)加強教學研究,優化教育教學過程。
7.加強校際間、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進修學校、各校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片區和區級三級教研網路的管理辦法,健全公民辦學校片區帶動及片區負責校與學科教研組的協調機制;要堅持推行開放周制度和同類型課題協作研討制度,不斷創新校際間、區域間的協作交流機制,促進資源的共享與交流。
8.加強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教師進修學校、各校要加大教學改革的研究力度,加強對市區立項課題和學科微型課題研究的指導與管理;各學段要加大對課程目標如何達成的指導力度,通過開展「學科教學要求」的研究工作,幫助教師更有效地實施新課程;要加強新課程實施的總結與反思,採取有效措施,鼓勵、支持和指導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提高教師課程的執行力;要堅持組織開主題明確、針對性強、形式多樣的片區或區級有效性的系列研討活動,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9.加強畢業班和銜接問題的研究。加強對高初中畢業班教學工作的研究與指導,認真研究課程標准、教學要求和考試大綱等指導性文件,注重各類質量檢測的分析與反饋,組織畢業班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的研討與交流,促進校際間、學科間相互取長補短。繼續開展以各學段「銜接」為主題的教師研修活動,從課堂教學、教材、學習方法等方面進一步深入開展幼小銜接、中小銜接、初高中銜接的探索,以點帶面,將中小學教育教學銜接研究不斷引向深入,積累和推廣各學段教育教學銜接的典型經驗。
10.積極關注非智力因素的效應。各校要積極探索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健康發展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管理機制,加大研究力度,採取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行和不斷優化全員德育的管理模式,積極化解非智力因素的負面效應,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人格品質,為學生有效學習、快樂成長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保證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捌』 談一談你對小學教育教學認識及個人職業發展規劃

小學抄教育為孩子接受教育的起始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至關重要,孩子良好的習慣在此時養成,作為教師,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創造性是首位的,一個合格的教師,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當中,應適時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得失,成功的教育案例應成為積累教育經驗的跳跳板,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改進自己,時刻牢記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是良心工程,製造的產品不同於其他,是活生生的人,本著對孩子負責、對孩子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投入到工作當中,讓枯燥困難的職業表現出意外的美!!!!!!!!!!!

『玖』 談談學習教育學的認識/意義

學習教育學的意義: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掌握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並不為人們的主觀意志所轉移,教育工作者只有按照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搞好教育。歷史經驗證明,教育規律早在人們認識它之前,就已經存在並起作用了。

遵循它,教育事業就發展,就前進,就成功;違背它,教育事業就受挫,就倒退,就失敗。例如,伴隨1956年、1958~1960年、1978年三次教育「大躍進、大發展」之後的「大調整、大收縮」就是因為違背了「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互制約的規律」而遭致的重大失敗與損失。

而1981年以後國家制定的大、中、小學工作條例,由於它符合了教育自身的規律,因而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持續提高。教育學系統地剖析了教育現象的不同層次和各個側面,揭示了教育領域里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如能自覺地在教育實踐中按規律辦事,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有人說:「不學教育學,照樣能上課。」當然,現實中這種現象雖然存在,但是否學習教育學,掌握教學規律,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影響很大。因為,上課有好壞優劣之分。

一個卓越而成功的教師正是藉助教育學的理論睿智,敏銳地觀察課堂上學生心理活動的脈搏,恰當地利用科學的教育環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點燃」他們的求知慾望,從而把教學過程組織得生動活潑,水乳交融,富有成效。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有教的規律,「學」有學的規律,各門學科自身又有各自的特點與規律,要形成高水平的教學「雙邊活動」,需要對許多因素進行綜合、協調,使其發揮整體效應。有的教師上課,不能使學生心領神會,學生愁眉苦臉,搖頭嘆息,既窒息了學生的求知熱情,又壓抑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關鍵就在於教學是否符合教學規律,教師是否善於科學而巧妙地將教學規律應用於教學實踐,並按照教學規律,形成自己的教學藝術風格。

三、掌握學生思想品德發展規律,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年輕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思想品德決定著今後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隨著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給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帶來了諸多新的矛盾和許多負面影響。

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而且要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並且把兩者辯證統一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對不良影響的「抵禦」與「免疫」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人才,實現培養目標。

四、建構教師合理優化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實際技能

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既是提高教育理論水平與技能技巧、適應教師職業需要的必要條件,又是教師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煥發創造精神的根本保證。

正如一個缺乏堅實古文基礎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考古學家一樣,一名沒有深厚教育學基礎知識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教師的知識結構,既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又需要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還需系統的教育學科知識。

只有三者兼備一身,合理優化,才能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目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課程結構的弊端之一,就是只在本專業一個點上掘井。這種掘井式的知識汲取也許對學術研究是必要的,但作為一種教師的培養模式只能導致知識單一,視野狹窄,很難適應教師職業的要求。

拓展資料

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科學化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任何一門學科的獨立性,首先取決於它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或者說具有不同於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

『拾』 小學教育教學論文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模式探索
摘要:我校語文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質量。「創設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在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下,讓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主動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且通過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深化學生的認識,最終使學生能夠主動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講授灌輸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創設情境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自主探究與交流合作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個階段,可以依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實際情況,將兩個階段合起來進行。
關鍵詞:創設情境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模式
(一)模式的理論基礎及指導思想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教師和同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灌輸知識的方式,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主動獲取知識。
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我轉變了教育觀念,將課堂教學變成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之間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交流關系,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探索者和創造者。我們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提煉,依據學科特點,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和歸宿,構建了「創設情境—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模式,這種教學能讓學生逐步由以教師主導的「他主學習」,走向以獨立自學為主的「自主學習」,最後達到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的目的。
(二)模式的教學程序
「創設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學流程如下:
教師 學生
創設情境 明確目標
分層指導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總結評價
1.創設情境:通過各種手段,創設生動、具體的語言環境,拉近語言學習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使死的語言成為活的生活。教師可以通過圖片、錄像、動畫片、學生表演等多種方式,以活動為載體,設疑激趣,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如在《ai ei ui》一課識字部分的教學中,導入時播放《春天在哪裡》的音樂,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慾望。並利用書中的情境圖和兒歌的表演,讓學生在愉悅之中鞏固了知識。
2.自主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知識,教師分層指導,有針對性地啟發、引導學生圍繞目標進行觀察、閱讀、思考、嘗試、聯系等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去分析、解決問題。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他們的知識經驗是在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為此,在教學中必須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提供給學生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最初教師的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後逐漸減少,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我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運用原有經驗來記憶字,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如在識「白」字時,學生利用已有知識來學習,有的會聯系英語中的「white」來記憶;有的從字形上觀察說,白字像一個打開的易拉罐,當我喝飲料時,就會想到這個字……學生不但思維更加活躍,而且在自主探究的學習中掌握了學習的方法,也增強了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好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多邊共同研討活動,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迸發出靈感的火花,從而體驗成功的樂趣。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討論,包括同桌互幫式、四人小組研討式、多人小組寫作式和全班合作式等,為學生充分表現、合作和探究搭建舞台。根據學習的具體內容及具體條件,安排學生自由發言,也可以在小組交流,然後派代表在全班匯報。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對討論中所提出的疑問,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認識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發展多向思維。師生關系應是解決難題的合作關系,教師要善於運用誘導的語言,緊扣目標,引導學生逐層深化,激活學生的思路。
在實際教學中,創設情境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自主探究與交流合作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個階段,可以依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實際情況,將兩個階段合起來進行。
(三)模式的教學策略
1.氛圍和諧的策略。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模式,應建立在新型的師生關繫上,為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平等、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要與學生互動,要用商量的口吻和學生對話,要用激勵性語言來鼓勵評價學生,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植自信,獲取成就感。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成為學生學習的朋友。
2.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
實施這一模式的關鍵是問題情境的創設,問題情境的設計不單單是問題本身的設計,還包括問題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可採取:
(1)聯系學生原有知識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
(3)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3.群體討論。
4.交流合作策略。
(1)教師應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組,提出討論,交流的內容和要求並加以有效指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在討論中設法把問題一步步印象加深,要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自己去糾正和補充錯誤的和片面的認識。
(2)形成合作學習的氛圍,加強生生之間、群體之間的交流和問題,可擴大參與面,組織組際交流、互查、競賽討論等。
(四)教學模式的評價
1.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一教學模式,其突出特點是在教學活動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2.閃現學生個性。
通過情境的創設,學生閃現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策略,能表達出不拘泥於常規的思路和方法,嘗試多向思維,敢於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
3.凸現學生創新性。
在學習中,學生敢於質疑問難,敢於標新立異,有競爭意識。
4.體現合作成功。
這一模式,通過「學習共同體」實現人與人的溝通,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在相互表達、交流、評價、吸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
5.構建了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平等、多向的思維交流,師生互動,教師能尊重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構建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五)模式的特點及優勢
「創設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在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下,讓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主動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且通過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深化學生的認識,最終使學生能夠主動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講授灌輸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改變了課堂教學面貌,實現了五個轉變:(1)變僅以掌握課本知識為目的為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充分和諧地發展;(2)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為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究式學習;(3)改變追求唯一結論的封閉式教學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互相研究,進行多向思維,鼓勵標新立異的開放式教學;(4)變教師講學生聽的靜態教學為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實踐活動的動態教學;(5)變教法的單一性為多種方法結合,綜合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在教學中創造性地利用。

參考文獻:1、《教育理論》
2、《教學法研究》

閱讀全文

與對小學教育教學的認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