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寶山區小學語文教師顧敏
我於1993年畢業於上海市第一師范學校。參加工作以來,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業務上對自己都有較高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教師素養,並於2002年被評聘為小學語文高級教師。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具有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能系統地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內容,熟知各年級教材,能把握住重難點以及年段之間的銜接。我深知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還是駕馭教材的能力。對於一篇教材,我總是仔細地閱讀,從容地咀嚼,力求明其思路,探其精微。對作者通過一句、一詞、一字甚至一個標點來表達其深邃思想的所謂「文眼」,能夠抓准用活;對於一篇教材在本單元、本冊的地位和作用,能夠全面權衡,充分發揮各類課文的功能和作用。課堂上能不能做到精講,除了在教學內容上擷取「精華」之外,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有時甚至能起到決定作用。我在課堂中力求使用規范准確、明快流暢的教學語言,全身心地投入課文所創設的情境中,並引導學生一起去體驗、去表現文本所表達的感情。
工作十多年來,我在各位領導和教研員的帶教指導下,不斷探討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新思路,教學水平逐步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並多次代表學校在區、市、外省市公開教學,在各項教學評比中獲等第獎。
在19年的教學工作中,我長年擔任各年級語文教研組長一職,於2011年9月起,擔任學校的教導助理,分管語文教學工作。我能帶領教師扎扎實實進行語文教學研究活動。教研組內的單元備課、三階段兩反思教學實踐活動有序展開,從不停歇,主要成效是教師分析教材、文本細讀的能力以及課堂教學設計能力逐步提高。我不僅自己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執教校級、區級公開課,還能把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與他人共享,從2007年起,與包潔穎、張潔等教師師徒結對,指導她們的課堂教學,並撰寫師徒小結。
開始任學校教導後,與領導一起商討,如何開展適合自己學校的校本研修。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帶領語文教師進行「把脈——診斷式」校本研修。我是這樣思考的:「校本研修」所觸及的問題是學校、教師實際中發現、思考、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由專家批示的問題,甚至是看起來很小、別人以為很膚淺,但必須研究與解決的問題。而「把脈——診斷式校本研修」實際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教師在開展校本研修之時,不是被動無奈的盲從,也不是按部就班的實施,而是需要敏銳地發現教學上的不足,再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斷地提高能力——包括自身的,也包括學生的。而在進行有效作業設計的研修上就發現了問題。原先我們著眼點在於課堂教學中與課後的練習設計。練習的范圍比較廣,內容比較雜,對於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還不夠明顯。那麼怎樣提高練習的有效性,我與學校領導一起思考、研究,並想辦法進行改進,最終確定了語文教研組有效作業的研究主題為「讀寫結合」。隨即,我和教師一起學習《課程標准》,明確各年段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制定出本年級的「讀寫結合」的訓練重點。而後,我指導教研組著重關注如何在課堂教學和課後練習中,設計出能依託文本,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說話、寫話的練習。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地訓練,課後注重反饋,使學生能有機會開口說、動筆寫,能有條理、有方法地表述。最後,以級組為單位匯總本學期讀寫結合的練習設計,收集學生說話、寫話的實例,並由組長牽頭撰寫本學期教研組關於「讀寫結合」主題研究的小結。目前已整理出來2-5年級雙冊教材的讀寫結合練習設計。
在任班主任期間,我積極參與學校的德育課題《生命美育與學校主題教育活動整合的研究》,課題組被評為區級優秀課題組。自擔任學校教導後,我繼續加強自身的科研水平,於2011.9領銜學校總課題下的一個子課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探索與實踐》,撰寫了課題研究方案,帶領學校的語文老師共同參與科研實踐活動。我指導教師撰寫課例,並做好了階段資料的整理工作。我於2010年6月加入到普陀區語文學科帶頭人李倩老師工作室。在這兩年的工作室活動中,在理論學習方面、科學研究方面、教學實踐方面,我有了不少可喜的收獲:2010年11月執教《荷葉圓圓》獲得「普陀杯」課堂教學評優二等獎;2011年6月執教《諸葛亮和小皮匠》獲得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辦的課堂教學評比三等獎;2011年11月參加由上海市小學語文名師培養基地、上海市閔行區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養基地、上海市李倩小學語文工作室和上海市松江區談永康首席教師課堂教學研究室共同主辦的《基於學科立場的語文課堂研究》的區際課堂教學交流活動,代表普陀區執教四年級第二學期《白銀仙境的悲哀》一課。同月30日,在本區四年級語文教研活動中再次公開執教。2012年6月,我根據工作室的研究主題,小結了自己兩年來的教學工作,撰寫了經驗總結《淺談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在工作期間,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希望自己在領導、專家、同伴們的指導和幫助下,迅速成長,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同時也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為教育事業做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