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教育問題

小學教育問題

發布時間:2020-12-02 02:38:44

① 當前小學教育中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實踐問題

小學數學新課程中「解決問題」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摘要:本文從實踐和理性思考兩個方面,就新課程中的解決問題與傳統應用題教學的不同點,提出了新課程解決問題教學的具有「過程性」、「廣泛性」、「策略性」和「情景性」四個特點。同時介紹了如何在教學中利用過程性、廣泛性和策略性特點進行教學,以達到使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最後,文章還介紹了作者在研究中總結出的解決問題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 解決問題 學習策略
新課程小學數學課標在「課程目標」中對「解決問題」提出:「(1)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 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2)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 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3)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4)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在教學實踐中,「提出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等要求的具體化是一個讓廣大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比如「提出問題」,在教學中就有個「喜不喜歡提問題」這樣一個提問題的興趣問題,另外「能否提得出問題」這樣一個提問題的能力問題,再一個就是「是否善於提出問題」這樣一個提問題的技巧問題;另一方面來說,我們的老師在面對學生不願、不會和不善於提出問題時,我們有什麼方法去培養兒童喜歡、能夠和善於提出問題?同樣在「理解問題」時,我們又有什麼方法去引導兒童,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在「理解問題」問題的學習階段,我們到底有多少中讓兒童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和方法?在「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方面,我們又有多少行之有效的,兒童能夠接受的解決問題方法,

以及能培養兒童怎樣的策略能力呢?我們常常感到,我們教學了應該教的問題,又歸納了問題的類型,同時還反復的練習了這些類型,可是兒童在變式的問題面前仍然不會解決問題,就是那些我們老師認為好的優秀學生,在沒有類型參考時就束手無策?實踐中,我們將「解決問題」庸俗化了,將現在的「解決問題」等同於傳統的「應用題學習」了。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一方面我們還是應該從理論上理清思路,借鑒理論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我們還得將理論與我們的實踐結合起來,加大理性的實踐,不斷豐富我們的實際操作

② 小學教育問題有哪些

純手打,望採納
教材;教材的問題是兩方面:
教材內容與時代脫節,且內容實用性差:
需求是:用適合學生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比如,講比喻句,20年前可能用茅盾的文章,10年前用余秋雨的文章,現在是不是應該用韓寒的?(舉例而已)
知識點的結構也應當隨時代變化而調整:閱讀課,是不是應該加入」如何作讀書筆記「的講解?20年前一定要教的東西,到現在是不是仍舊一定有必要教?
這些調整,應該以一個怎樣的頻率進行?是否應該有更好的教材編撰和更新的機制,以保證」源頭活水來「?
教材過於強調知識而忽視實踐、體驗:
教物理,是應該先講理論,再看著老師做個實驗來驗證,還是應該讓孩子先做實驗,再在老師的指導下歸納結論?
教對偶,是講解更有用,還是讓孩子對對聯更有用?
教生物,是讓孩子對著課本比較好,還是帶孩子去動物園更好?
教師素質;
師范教育至今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失敗;
如何吸引更優秀的學生報考師范?
師范教育究竟該教什麼?這取決於我們對教師的要求究竟是什麼?
如果不能吸引或者培養出足夠優秀的人投身教育,那麼是否可以擴大范圍,引進更多人成為教師?
編制教師進取動力不足,導致進步緩慢,逐漸脫節;
相對封閉的招聘、培訓系統,使得源頭堵塞,漸成一潭死水;
教研要求走形式;
教學方式;
教師所受局限太多,導致教學方式難有創新;
傳統大班課堂,講課和學習效率均為低下;
學校管理中,實質上缺乏對教學方式的要求和管理;

③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主要存在什麼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第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時期提出讓一 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全民富裕的發展戰略,不知從何時起這一量變到質變的戰略思想也被用在了教育改革上,這一遠用實質上是非常科學的。但是將其用在了教育 資源配置方面就顯得有些欠妥了。其結果並不像原先預料的那樣達到全教育體系共同進步,而是導致了現在的教育資源嚴重失衡,各個學校的「貧富差距」越來越 大,造成了馬太效應的產生。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是要讓各個學校從教育大局出發,鼓勵其辦出自己的特色,但不鼓勵其進行不合理的資源流動,不僅不鼓勵,而且 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還要進行適當的干涉和控制。眼下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不僅發生在城鄉之間,城市內部、鄉鎮內部也同樣存在,所以解決這一問題任重而道 遠。

第二、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失衡。前段時間有規定說教師有批評教育學生的權利,想想是多麼可笑,也是多麼可悲呀。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家長的維權意識 已經蔓延到了孩子身上,這原本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將其冠以寵愛的動機那就使這種行為失去它本來的意義了。眾所周知,目前教師的權利與幾年之前相 比在一點一點地減少,而與之對應的義務卻在一步一步地加強,這一方面給教師管理教育學生增添了很大困難,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家長的意 見固然重要,但是由於家長的地位特殊,建議難免存在諸多的情感因素,從而在某方面反而阻礙了教育的改革。

第三、側重才智教育,忽視品德政治教育。 相 信所有的家長在孩子拿到成績單後都會先問一句「語文考多少啊?數學考多少啊?……」然而很少有家長會關心孩子的思想品德考的怎樣,在學校幫助過同學嗎等等 這些問題。你可以將這個現象歸咎於社會發展需要,但這也證明了學校和家長兩方面都缺乏重視孩子的品德素質教育。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對教育的改 革,並不是一場革命。古人的教育思想大多雖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但古代的品德教育做的還是遠遠勝於現代的。所以我們不要一味的學習和照搬國外所謂先進 的教育制度和教學方法,我們應該在古代教育和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綜合發展創新出適合於我國國情的教育方針。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是用來充當科學發 展的工具的,而是要有優秀的品質,先進的思想,過硬的政治素養,能夠做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人才。而不是那些自私自利、只顧各人享樂不顧國家使命的庸才。 不然我們培養出的人才有可能會學成出國「深造」,也有可能對社會發展起不到應有的促進作用。所以,既然國家提出要加強素質教育就應該在素質培養上下大功 夫,而不是在什麼所謂的減負上做文章。

第四、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這里所說的水平不光是指教學水平,同時也包括其 個人素質水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就要求做老師的不僅要有其獨道的科學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還要有園丁般高尚、樂於奉獻的精神。

想要達成這一目 的,需從三個方面努力:首先,加強師范院校的學風校風建設,提倡並積極開展大學生下鄉支教幫教活動,以培養師范學生的奉獻精神和樂於吃苦的高尚情操。其 次,各學校要定期開展教職工培訓活動;增加校與校之間教職工學習交流的機會;獎優罰劣,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拔優秀教師以激勵先進帶動後進,另一方面 對暫時達不到要求的教師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最後,加強宣傳教育事業,引起全社會對教育事業的關注。這樣就從無形中滿足了教師們的社會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 要,使其內心充滿優越感和榮耀。他們就會更加註重自身素質的修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第五、學校做為學生的監護人,忽略了對學生心理方面的指導和關心。小學生正處於心理發育的初期階段,正如一棵正在生長楊樹一樣,如果不對其修剪,任由其發 展,則很難成為棟梁。所以做為學校,要真正做到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就必須全面的關注學生。現代社會要求下的教師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教書 育人層次上,同樣重要的還有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心理教育,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朋友和精神上的導師。

中小學教育問題及現象

現在中小學教育存在著素質教育思想和實際客觀教育兩層皮,喊的是素質教育,實施的是應試教育。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教育管理者應該出台適應素質教育的考核方案,學生學習知識、技能、做人、形成良好的品質是必須的這也體現學生素質的幾個方面。如何把德、智、體、美、勞有機結合起來來衡量考核學生的素質是解決素質教育考核的關鍵。

⑤ 目前小學教育環境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

校園霸凌現象

⑥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現存問題:

教育測驗和評價應當以激勵學生和改進教學為目標。對這一觀點,多數教育工作者都很認同。但在實際教學中,某些教師往往只採用測驗一個尺度,從學業成績一個方面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這樣不僅會妨礙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會對教學改革形成阻力。當前教育測驗與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重知識輕能力

盡管從理念上看,學校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實際上,即使在小學階段,以考試為中心的現象也很普遍。測驗命題死糾知識的細枝末節,忽略了記憶以外高層能力的評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死記硬背的學風。其後果是學生學習負擔沉重,影響了多元能力的發展。

2.片面追求分數

分數成為學習目標,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內在求知動機。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外在動機是為了獲得外在獎勵而激發出的學習動機,比如為了獲得高分而努力學習。內在動機是因為喜歡、有興趣或活動本身的原因而激發起的學習熱情。考試使很多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抑制了內在求知動機的發展。僅僅用測驗分數評價學生,也容易挫傷困難學生的積極性。國外研究顯示,那些比較聰明的學生在有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態度更為積極,而那些學習比較慢的學生在不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更積極有效。在小學低年級,分數對差生的不良影響尤為明顯。

3.影響學生心理健康

學校在評價學生時,學業成績往往是主要的評價標准。有些老師會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當眾批評學生,甚至羞辱學生,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許多成年人在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時,不能忘懷的是老師的一次表揚或一個意想不到的鼓勵;同時久久不能遺忘的是老師的蔑視或嘲諷。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學生考了高分,就被認為是好孩子,並獲得獎勵;而考得不好,就會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難。考試壓力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引起考試焦慮,危害兒童的心理健康。考試競爭不利於學生間的互助與合作,還會導致一些不良習慣的產生,如抄襲、說謊、攻擊性過強等。

4.制約教學改革

由於測驗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和控製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沒有測驗觀念和測驗內容及方法的變革都難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試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無法在實踐中推行的事情時有所見。如學校開展「愉快學習」教學改革,但評價時仍然盯著學生在傳統測驗中的得分高低,則改革必然受阻。因為改革意味著採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會對常規教學帶來影響,不僅不能保證使學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時還會因追求一些素質發展使學生的某些分數下降。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有一些學校不敢改革,也不願改革。

⑦ 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應該如何解決

國家發展離不開教育,教育振興必然寄託在教師身上。教師的業務素質、思想道德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狹義地講直接影響教學效率和教育成敗,廣義地講決定民族的興衰。應該說,當前我國教育處在良性發展的狀態,教育戰線的成績勿容置疑,在現代化建設中功不可沒,但存在的較為普遍的或帶有傾向性的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教育工作,有的屬於管理體制問題,有的屬於教師個人問題,表面看並未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深層次的、潛在的危害也不可忽視。今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調查研究及二十多年的從教經歷,揭示如下以求教於同仁。雖然筆者學識淺薄閱歷有限,所言問題不一定能反映全國教師的全局狀況,但絕非無中生有,肯定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揭示反映現實,一方面希望教育同仁正確看待理性分析自身狀況,學會心理調適,努力使教育教學工作向理想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希望拋磚引玉引起上層人物以及有識之士的關注。共同關心教師隊伍的現狀,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教育更加健康發展。
一、奉獻與收益不對等
長期以來,我們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過度強調了奉獻精神,往往以聖哲的標准要求教師,教師是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如果教師主動要求講條件要待遇則被認為是師德不高,為人所鄙夷。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教師的勞動(包括顯性和隱性的勞動、直接或間接的勞動、工作場所內或外的勞動)常常被人忽視,甚至被自己的學生所忽視,很難得到相應的政治經濟待遇和報酬。當教師全身心投入事業中,但其勞動被無償佔有或者不被他人認可或者這種勞動不能保證自己養家糊口,不能贏得社會尊重,不能換來社會聲譽和地位,不能滿足自己求生存求發展的願望時,這種熱情必然不能持久。
二、權利與義務不均衡
雖然有《教師法》、《教育法》等法律保障教師權益,但實際上教師權益並未真正得到落實。
大多數學校規章制度多如牛毛,定量和定性考核手法多樣,但無論怎麼規定,都突出強調學校如何對教師進行管理和控制,基本未能兼顧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行使權力,如何發揮工作主動性。講義務多講權利少,講服從多講自主性少。顯然未把教師當作教學的主人,視教師為可隨意操控的機器人。事實上,相當多的教師也未能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他們在工作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並未真正發揮。
三、工作負荷超重
據筆者所知,各地的教師普遍超負荷工作,尤其是中學教師。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規定的「標准」,職工月平均工作天數為20.92天,時間為167.4小時。實際上,小學教師執行雙休日制度,月工作時間20—22天,約為187小時左右,中學教師月工作26—28天,平均每天工作12—15小時,遠超國家標准。絕大多數教師長年累月重復著每天「早六晚十」披星戴月的工作節律和「學校——住地」兩點一線的生活路徑,處於單調枯燥的工作狀態中。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轉和來自於家長、學生、領導、同事等方面的壓力,給教師身心造成極大損害,相當比例的教師處於亞健康狀態。據2001年4月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課題組對遼寧省內2292名教師調查後發現,90%的教師有工作怠倦感,40%教師有心理健康問題,2.5%的教師有心理疾病,20%教師有生理健康問題,患有各種職業病(如咽喉炎、腰椎頸椎疾病、脫發、高血壓、神經性失眠等)。教師隊伍的平均壽命也低於全社會成員的平均值。
四、評價體系粗糙
教學評價的目的在於衡量教師勞動的績效,本應該全面、客觀、准確、細致,做到統一性和多樣性兼顧,定量和定性評價兼顧。但實際運作中,重智輕德,簡單地把考試成績、升學比例作為評價的唯一依據,忽視了教師的個體差異性,忽視了教學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往往復雜問題簡單化處理,多樣性問題同一化衡量。特別是行政干預、主觀臆斷、人為的感情好惡等損害了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准確性、公正性,於是出現了鑽營取巧者得利,踏實肯干者吃虧的現象。不少情況下的教學評價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不僅不能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反而挫傷部分同志的積極性,腐蝕了教學風氣,惡化了育人環境。
五、競爭機制不公
由於行業性質的特殊性所決定,大多數教師的政治生命黯淡無光,在晉級晉職和提拔任用方面多受限制機會甚少,能有機會得以提升的教師鳳毛麟角,成為名師更是少見。於是大多數教師把眼睛盯在職稱晉升、榮譽授予、獎金發放等方面。實際情況是教育領域絕非凈土,在職稱評定、職務任用、榮譽授予、崗位安排、津貼發放等方面,由於沒有具體明確的細則,留有太大的彈性空間,缺乏公開公正和透明的機制,往往成為權力、金錢、女色的交易場,詭詐的角斗所,有的教師通過不正常手段謀取職位、撈取榮譽並屢屢成功,極大地損害了榮譽稱號、職務、職稱稱號的信譽和權威。這種現象雖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它對教育界人文環境的污染,對教師人格的扭曲不可小視,這也成為近年來教師職業在全社會成員中的認可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招致其它社會成員的誤解也就在所難免。有人據此片面地認為教師隊伍職業道德整體下滑,有的甚至藉此妖魔化教師。因此,加強制度建設、細化評審規則、規范運作程序、限制行政權力的過多干預、強化客觀硬體、弱化主觀色彩、加強群眾監督、增加透明度、賦予每個教師申訴和辯解等權力迫在眉睫。這對於凈化育人環境增強教育合力具有重大意義。
六、人才流動受限
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其存在價值一方面在於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傳播價值傳遞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實現教師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在於通過勞動付出,獲取自身及其家庭生存發展的物質要素,實現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發展需要。如果這些正當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則教師必然考慮尋求能優先實現自身價值的環境,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才的流動問題。而當前各地常常採用拒發公函、扣壓文憑、扣壓檔案、扣發工資獎金等行政手段,阻撓正常的人才流動。其結果要麼使部分教師非正常離職給他們在新單位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要麼使部分教師屈於壓力心懷不滿地滯留原地,消極懈怠地應對工作,當然也就不會有工作的主動性和創新的激情。這於國家、於學校、於教師、於學生都極為有害,也是教育事業的隱性損失。因此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都要改變衙門作風,強化服務意識,樹立「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理念。通過改善物質條件和人文環境,以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七、發展空間狹窄
繁重的工作負擔和家庭生活壓力,使絕大多數教師在學識水平、綜合能力等方面難有長進或長進甚微。加之,職稱晉升緩慢、職務升遷無望、學歷提高困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機械循環,工作滿意度低、工作成就感差、工作進取心弱、職業怠倦感強烈,心理問題嚴重。應該說教師勞動並非簡單重復的過程,而是復雜的多樣的創造性過程。但由於發展空間狹窄、人生前途渺茫,因而工作激情不足、前進動力不強、實踐反思不夠、創新精神缺乏。在言談舉止、思維方式、工作狀態等方面往往帶有明鮮的職業烙印。因此,社會有識之士應幫助教師明確發展目標,在職務提拔、職稱晉升、學歷提高、參與社會實踐和教學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知名度方面多給教師機會,並吸引教師參與到管理層中,使教師能永遠看得見希望,追趕希望,燃起發展的激情,產生前進的動力,從而戰勝心理怠倦和惰性。同時加強職業道德培訓和心理指導,提升教師應對壓力的能力,幫助教師消除心理障礙,正確對待榮譽得失,形成並強化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八、德育智育脫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可見,傳道是為師的首要任務,教會學生做人比教會知識本身更重要。但由於體制原因,近年來教育的功利性日益加強,相當多的教師教書而不育人,重智輕德,育教分離。過分強調教育的實用性,弱化教育的人文性,不僅損害了教師的形象,而且降低了教育的效度。因此為師者要轉變教育觀念,緊跟時代步伐,探索教學改革的模式和方法,正確定位自身職能,切實起到「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合作者、促進者,教育科學的研究者,學生心理健康的協調者」的作用,這是時代對每個教師的要求。
作為教師既然承擔起教育的重擔,也就肩挑著民族的未來,理應服從教育大局,無私奉獻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每個社會成員特別是教育管理人員也應該切實了解教師現狀,樹立平等意識,強化服務意識,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教師隊伍才能如源頭之水活力永存,教育事業才能如高升之日蓬勃發展。

⑧ 影響小學教育工作滿意度問題有哪些方面

(一)工資低以及福利待遇差
教師的工資及福利待遇是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師隊伍建設中的諸多矛盾歸根到底也是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問題。從教育對社會發展的價值與作用這一角度出發,教師及教師這一職業應當享有較高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六章第25條.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
(二)成長空間小
學校能否為教師提供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和環境,將影響教師對學校的滿意度。教師對能考慮到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為教師提供發展機會和上升空間的學校會更滿意。尤其是青年教師,他們對工作滿意度的內涵更傾向於個人的發展和前途。但是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發展機會有限、成長空間小。首先,農村社會不能給教師提供方便條件,讓教師獲得教育和發展的機會。其次,農村教師接受培訓的機會少。
(三)工作負擔過重
農村的中小學教師缺編嚴重,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繁重,還疲於應對各種檢查、評比、考核的任務,長期超負荷的勞動影響農村教師工作滿意度。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後,寄宿制學校大量增加,由於學校缺少甚至沒有專職生活教師以及保安人員的編制,導致農村教師除了教學任務外,還要承擔學生的生活管理、學校的治安工作。有的學校,男教師兼職當保安,負責巡邏護校;女教師兼職當保姆,照顧學生起居。因此,在一些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小學,教師大都從早上六點開始工作,直到晚上學生入睡才能休息,普遍感到壓力過大。另外,目前農村地區還存在著許多小規模學校,這些學校因為教師欠缺,一個教師要同時兼任幾門學科的教學,在部分農村地區還存在復式教學,教師要擔任幾個年級的教學任務,使教師負擔過重,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工作滿意度。
(四)工作條件差
工作條件主要反映在教學條件、學校環境和教師住房上。赫茲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把工作條件歸屬於保健因素,保健因素雖不能帶來對工作的滿意,但當保健因素低於一定水平時,會引起員工的不滿。盡管農村學校近幾年在硬體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與城市相比,農的教學條件依然較差,如音體美教學設備缺乏、現代教學設施設備奇缺等。
(五)學校民主管理機制欠缺
《教師法》和《教育法》都明確規定了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權利。學校實行民主管理制度,能夠充分完善學校的決策工作,增強學校工作計劃的周密性和可靠性。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育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