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注冊網址是什麼
紅色表示出的地方
❷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1、積極參加培訓活動
為提高教師的信息素質,教育部門經常組織教師培訓,培訓目標分為:普及和提高兩個層次的內容。普及層面,主要是對一般教師進行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使其能夠在自己所任學科里使用信息技術,做到二者整合,相得益彰,從而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提高層面,主要是針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和教育技術骨幹,目的在於培養信息科學技術的帶頭人,通過他們,指導一般教師的信息技術進修學習,推動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以及和其它學科的整合水平。
教師作為傳道者,應有超前意識,率先想到適應新形勢、進入新角色,積極參加培訓活動,對社會需要什麼人,教育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從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價值觀等各個方面進行多維思考和全方位探討,著眼於現代化,把這種思想和精神領會透,把這個道傳輸到學生和社會中,去引導學生、家長和社會適應新形勢,發展新教育,創造新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主要是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應變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是多面手,是復合型人才,它需要教師的施教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一切活動要圍繞學生的發展而進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練好通用基本功,提高學科基本功,加強實驗操作和現代教學設施的應用能力,超前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學會用拿慣了粉筆的手點滑鼠,用寫慣了教案的手制課件,把多年習慣的一支粉筆寫古今,一塊黑板種春秋的傳統做法,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代替,使用現代化的智能工具,用超前的行動引導學生,使他們在接受教育的同時感受時代的腳步。
2、主動參加自學進修
由於計算機的智能特徵,使它成為了信息時代的電子教師,並已進入了學校,影響著教育和教學。計算機即使可以稱為教師,但它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師,充其量也只能是傳統教師的助手而已。但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卻對傳統教師提出了挑戰,促使教師的職能正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
傳統教學基本是結論式的教學,即以教師傳授學科結論為重點,輔以一定的講解,從結論出發,在回歸到結論,任務是讓學生記住結論。電子教師介入了教學以後,以其軟體功能推動著傳統的結論式的教學模式迅速向新式的過程式的模式發展。過程式的教學模式的特徵是通過電子教師的引導,側重讓學生從分析事實、現象入手,逐步得出結論,核心是推導過程。這樣傳統教師的主要任務就由是什麼為什麼發展到了學什麼怎樣學;教師的智能就由傳授者、操作者變成了組織者、指導者。這樣的任務和職能變化,加之各個學科領進入信息時代,各個領域里的知識總是在爆炸式的增長,每個人要想跟上時代步伐,就必須持續學習,不斷更新知識。
在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從信息技術課程實施角度討論教師的進修學習,當然應把重點放在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術兩個方面。在突出了信息技術素質這個重點的前提下,對以下兩個方面的進修學習也不可忽視。
一是不斷更新所任學科的知識體系。新課程教材與舊課程教材相比變化很大,淘汰了不少陳舊的知識,增添了不少新知識,在編寫思路和知識體系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對自己所任學科的知識體系來一次較為廣泛和較為深刻的更新。另外,信息時代,各個領域里的科研成果層出不窮,知識正在爆炸式的增長。一個教師,要使自己的教學富有成效,要使自己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優秀教師,就必須以所任學科為中心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素質,並將持續學習看作是搞好教學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要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先進的教學經驗。教育思想論同其它學科一樣也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前幾年的新理論、新方法,近幾年就已變的過時、陳舊,因之就不斷吸收新思想,學習新理論、新方法。另外,要想把它與其他學科整合,用於和改善其它學科的教學,就必須採用有別於過去使用的、過時的新的教學方法。
3、合理的利用網路的功能
網路資源極其豐富,功能很多,在研究應用過程中,我們不斷嘗試積極應用網路的有效功能,充分利用網路的有效資源,促進學生認識的發展。網路資源雖然豐富,但在教學中我們僅能應用其中的極少的部分,如果在教學中一味的放手讓學生查閱資料,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有些內容也不是很合適,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校園網路,將一些有用的網路資源下載並與學生通過其他途徑獲取的資源進行重組,使之優化,應用於課堂教學,學生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查閱大量的資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我們利用網路搜索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查閱到大量圖片資料、動畫資料等;利用網路的下載功能,教師、學生可以很方便的將資源應用到教學中;利用網路的交互功能,學生可以自由點擊,自主學習,進行小組協作學習。
❸ 四川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網路培訓
怎麼打不開學習平台
❹ "國培計劃(2014)"-黑龍江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項目 高中英語帳號密碼可以分
國培教學反思國培」總結與感想010年10月1日—1月0日,我非常有幸參加了教育部舉辦的「國培計劃(010)初中骨幹教師學習」 在湖北師范學院短暫的個月的學習學習,帶給我的卻是教育靈魂的觸動。通過學習讓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為我今後教育教學指明了發展方向,注入了成長的活力。這次學習是緊張、充實、忙碌、有序交織在一起的,們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鮮活的案例中展現出大師精湛的理論功底,客觀的觀點、新穎的方法用幽默、流暢、優美的語言道來,使我深感收獲巨大,將會使我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又有了更新、更高的目標;將會使我的教師專業成長的步子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一、理念的更新 各位領導、、教授的告,無一不在傳達創新型國家需要創造性人才。今天有什麼樣的教育,未來世界就有什麼樣的社會,010—0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明確提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決定了「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國策。教育之真理無窮,能發明之則常新,不能發明之則常舊。科學教育側重於弘揚科學精神,培養科學素養,開發思維能力,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科學教育也可以弘揚人文精神,培育人的美德,開發審美能力,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培養了多少運動員?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體育學中的思想、思維方法滲透給學生,促進學生走進社會後是一個全面的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教學是為了學生,而不是給別人看的。教學活動、方式的新,並不是盲目追求新、追求奇,只要教學活動、教學方式對於學生是新的,能夠讓學生從中獲得新的方法、思維或者啟發,就是新的,就是教學的『創新』。」各位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解新課程改革理論,告訴我們了新課程改革的方向、讓我們知道落實知識和技能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全體學生素質的提高,突出學生的探究活動,注重方法訓練;書中包含許多開放性的問題和實踐性課題;聯系實際,注重知識的應用,擴大知識面;充分體現STS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滲透;讓我們明確了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祖國未來的素質。 二、學科知識的補充體育學院幾位教授的普通體育、現代體育、體育學科前沿知識專題講座對我來說是學科知識好好地充了一把電,同時他們都認為培養人才,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科學的習慣,一定要給予良好的方法指導。因此我覺得,體育教師應該有完整的完備的知識結構。體育學的專業素養膚淺,從事教學工作就會存在不足甚至錯誤。體育教師只有具有了完整的知識結構,才能領悟教學內容的的體育思想、體育方法、體育本質,教學才不會停留在教材層面上的照本宣科,自己弄清楚了,才能講明白,才能對學生的科學素養提升提供積極有效的幫助。「深入淺出是絕對的教學法寶,『淺出』就得『深入』」。順便說一下 我目前上的ABC天卞英語的導師才和我提過,如果要學好英語是很容易的~必然需要個適合的研習環境以及熟練口語對象,老師水平是關鍵,發音純正才是最好 堅持每日練習口語,1對1針對性教學就有最.好.的進步幅度!課後記得復習聽取課程錄音音頻,更可以加深印象..不過實在無對象可練習的情況,那麼就到可可或愛思取得課外教材研習 多說、多練、多問、多聽、多讀,很快的語境就加強起來 學習效果是必定最佳的.. 三、教學實踐的提高體育學院的教授教研員的講座,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們對於中學體育教學的觀點和做法強烈的震撼了我。若干課例的展示與解讀表明,無論是教學方式方法的設想與實施,演示、學生實驗的設計製作,還是對教材深入的研究,無一不令人稱道。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李曉桐老師的《挖掘實驗實驗素材,上有思想的體育課》給我的啟示,以前認為沒有實驗器材,就以講代做實驗、以畫代實驗等等,其實身邊許多資源可以利用。湖北師范學院的教授們將他們在平常教學和教研中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的介紹給我們,給我們以啟迪,使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懂的鑽研教材的重要性。通過聆聽他們的告講座,我感到對如何更進一步選擇適合於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方法有了比較成熟的認識,對如何開展實驗教學有了新的思考,對如何開發學生的智慧有了新的設想;通過聆聽他們的告講座,學到了探究並不是機械的進行幾個要素的操作,學到了如何在不同的環節給學生恰當的引導,學到了如何將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通過聆聽他們的告講座,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一個人身處怎樣的環境並不重要,重要的要有堅定的目標和有為了目標堅持不懈的追求。通過學習我認識到,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我們的教育,也為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塑造;都要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提高;都要反思教學實踐,提高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還要了解體育學科前沿的研究成果、現代科學技術的開發應用和面臨的挑戰。總之,在本次國培計劃學習中,我深刻認識到了作為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這次學習讓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豐富了教育教學技能,明確了今後成長發展的方向。兩周來的國培教育,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獲豐厚的兩周,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兩周!總之,學習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開端。個月的學習思考背後,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是壓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今後我會學以致用,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讓學習的碩果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大放光彩!
❺ 如何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
一、 幫助教師具備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廣大教師不僅要學好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還應加強教育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創造高質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必須要以教師的知識結構更新和教學的基本素質提高為起點。教師只有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具備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在教學中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促進學生的信息素質不斷提高,推廣信息技術,最終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訓渠道,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專業化發展打下基礎
首先,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讓教師從觀念上內更新,理解整合的內涵:不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從思想上達成共識;其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針對師資現狀,確定培訓內容:即:計算機意識、知識、技能與態度;學科教育理論與學科最新發展;教育技術和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最後,提供展示平台讓教師通過「設計――實踐――反思――再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創設氛圍,將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
(一)培訓方式
1、走出去,請進來。選派骨幹教師參加培訓,請周邊學校優秀的信息技術教師到學校進行講課。
2、定時學習,以骨幹帶全體。做好校本培訓。
3、進行考核,嚴格把關。利用暑期對教師進行計算機考核,要求教師能熟練掌握教學中常用軟體操作方法。
4、通過教師之間相互觀摩、互相介紹經驗等形式,提高教師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創新能力。
(二)培訓內容
主要側重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實施「硬考核」。培訓內容分為四個階段:基本技術階段、開發技術階段、整合技術階段、技術熟練階段。
三、加強整合教學問題反思,為研究型教師發展開拓思考之路
教學反思是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術,提高自己的一個重要途經。教師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的學習,更要特別重視掌握「診斷性」研究方法,重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突出對教學和實際情境與自身教育經驗的分析與反思。在實施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課程的整合時,注意以下原則:
(一)要明確以課程為本的信息技術整合目標,堅持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發展需求的方式
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終極目標是學生的發展而不是技術的有無、多寡和先進與否。在教學中是否使用信息技術、使用什麼樣的信息技術、如何使用信息技術都應服務於課程、教學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在理解信息技術整合的目標時,應避免「技術本位」的目標取向,避免單純為了炫耀技術的優勢,而偏離課程培養目標或忽視學生的體驗和發展。同時,作為學科教師,要注意處理好學科本體目標與發展目標之間的關系,不管採用何種技術、何種應用方式,應首先保障本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此基礎上將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等發展性目標有機融合進來,不能在學生未掌握本領域或本學科必備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時,就本末倒置地培養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或其他能力,並影響課程基本目標的實現。
(二)在追求課程「效果」的同時兼顧「效益」
如果不採用信息技術就可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甚至更佳教學效果時,我們就應該盡量不要刻意地使用信息技術。不能不加選擇地將信息技術用於所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中;當有多種技術方案可供選擇時,利用低成本的技術解決方案就能達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教學效果時,就不要脫離實際地一味追求技術奢華和技術時髦。我們在評價信息技術應用效果時,應注意考察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學生的學習及其全面發展是否有效、應用是否適度,而不要過多關注技術應用的多寡和技術是否前沿高端。在學校具有不同層次技術設備時,也應注意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集成功能,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其他教學技術結合使用,不能因為購置了新設備就盲目地棄置原有技術設備。
(三)在選擇或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教學和學習活動時,應追求信息技術應用與教學方式變革的相互促進
教師應注意有機組合各種技術手段和數字化學習資源,幫助和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問題解決、交流協作等學習活動,並積極探索和組織學生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中特有的學習方式,如基於網路的探究性學習、遠程協作學習等,實現信息技術應用與教學方式變革之間的相互促進和有機結合。
今天的教師應當樹立一種新的理念,那就是:學校不僅是教育學生的場所,也是自我發展的場所;只有在教學中持續發展自我,才能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❻ 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哪四個字描述
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主要內容可以用標准、培訓、測評、應用來描述。
❼ 中小學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簡要內容是什麼
課題的研究過程:
1、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提高對勞技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對於勞動技術的教育,各地教師包括領導往往認為:勞動技術教育不是中考經及高考的范圍,因而不少學校以及教師對待勞動技術教育持忽視乃至輕視的態度,也有不少學校甚至不開設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為了進一步澄清錯誤的認識,我們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國家教委的有關素質教育的文件,通過學習我們提高了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水平,全校教師一致認為,勞動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課程,是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建設者的重要途徑,因而勞動技術課是一門非開不可的課程。不開設這樣的課程就不是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就不是社會主義學校。
2、認真選擇勞技課開設的課程,編寫校本課程方案
認識統一了,怎樣開設勞動技術課程又是圍繞教師們的一個重大課題,因為國家教委頒發的勞動技術教育大綱中規定的課程有不少內容不是不能夠適用於我們學校就是我們的教師的水平不能夠適應教材的需要,怎麼辦?我們勞技術教研組的教師共同商討決定,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師的實際出發,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形成校本課程。主張已經決定,但是編寫什麼樣的教材又成了一個頭痛的問題。經過勞技教研組全體老師的商討,我們根據實際選擇了攝影課程,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照相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庭,攝影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項日常活動,但如何掌握攝影技巧,如何使攝影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門藝術還需要學生加以學習,加之我校有攝影水平較高的教師,於是我們決定開設攝影課程。而對於圖像處理的課程源於我們的教師有一次上北京遊玩,在北京的旅遊景點照了張相片,後來又經過處理列印地手絹上,非常好看,那麼我們的學生能不能也掌握這一技術呢?能,孫本然教師說,我們也要學生掌握這一技術,即使以後上不了大學,掌握了這一門技術後也可以到商場、交通路口開設攤點進行營業,為他們的生活和就業解決問題。於是我們又開設了計算機圖像處理課程,沒有教材怎麼辦?教師自己編寫在學校自己油印。而對於篆刻課程主要考慮的是農村中學生的經濟收入是有限的,要從事勞動技術的學習必須給予一定的投入,而從事篆刻投入小、容易學習,見效快。因而我們邀請了具有篆刻專業技術的外校教師來我校對學生進行培訓,同時我們的王偉老師也跟著學習,到後來,由他加以任教。
3、積極實施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能力
實施勞動技術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因而我們在勞動技術教育中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為主線、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術能力為重點,著力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術能力。通過我們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術手段,形成了一定的技術能力,有不少學生學會了篆刻,能夠將自己的姓名刻在石頭上,並且能夠用多種手段刻制印章。
4、成立勞技教教研組,確定專職任課教師
為了更好地加強勞動技術課教學,我們學校專門成立了勞技教研組,專門領導和協調勞動技術教育工作,並且確立專門任教勞技術的專職老師,這樣我校共有三名勞技專職老師,三名勞技兼職老師。隊伍強大了,對於勞動技術教育的效果也產生了。
六、課題研究的結論:
1、培養了學生勞動觀念
通過近幾年的勞動技術教育,我校學生普遍增強了勞動觀念,除了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之外,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都能夠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勞動,學生的勞動觀念變化了,學校的校園環境也變化了。
2、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近幾年的勞動技術課的教育和教學,我勻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攝影、計算機圖像處理和篆刻的方法和技巧,在初三畢業班學生的集中培訓的過程中,學生也學會了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術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術技能。
3、教師更新了教育觀念
通過近幾年的勞動技術教育和教學,教師的觀念得到了更新,不少勞動技術老師對所從事的學科教學有了清醒的認識,他們不再認為自己所教的科目是小兒科、副科,而是認真從事所教科目,自己動手編寫教材,自己動手裝訂教材,為了編寫教材,老師們認真學習了有關勞動技術的理論和書籍,提高了自己的知識視野,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❽ 2011年北京大學網路教育學院貴州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遠程培訓的具體時間
分數:2(單選題)下列描述的教學設計,這是錯誤的:()選擇一個答案的教學設計,有利於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b教學設計幫助教師以科學的思維習慣和的能力,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c。教學設計是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教師的學科知識D級教學設計,有利於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教育技術的電子教學設計,有利於教學科研工作,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增長,促進發展問題2分數:2(單選題)認知領域的目標是知識的結果,包括知道,理解,和使用()。選擇一個答案。 B.所有c。評估d。分析問題3分數:2(單選題)教學目標:初中二年級學生的行政地圖上,標志著一個重要的煤炭生產。 「行政區劃圖」屬於教學目標描述()。選擇行為的條件b的答案。學習背景下的C語言知識基材d。第4題分數:2(單選題)寫作教學目標的范圍通常包括演員,動作動詞,(),和性能的四大要素。選擇行為的條件b的答案。行為過程。行為定位的e行為的影響的第5題分數:2(單選題)在教學設計中,一般不包括()。選擇一個答案學習者分析b。學習環境分析c。教學培訓和反射e。選擇教學策略的e。選擇教學資源第6題分數:2(多選題)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包括三大類目標:(1)選擇至少一個回答。學習目標分類B的情緒。人格和道德?。運動技能的學習目標分類基本的社會價值觀?E。認知學習目標。第7題分數:2(可多選)結構的教學策略,強調學生的實際情況,強調的是知識的自我建構自己的學習。下面的選項是建構主義的教學策略? ()選擇至少一個答案的腳手架b。鑽 - 反饋-C。詢價d為錨E。講授法第8題分數:2(單選題)教師了解到本班學生喜歡的音樂,讓音樂創建到新課程的情況下,這個分析過程中要考慮學習者的特徵()。選擇一個答案,一個學習習慣b。學習風格?。動機D。興趣喜好?知識基礎,第9題分數:2(單選題)斯金納是代表什麼樣的學習理論:(1)選擇一個回答。認知理論。行為理論?建構主義理論D社會心理問題10分數:2(多選題)除了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自己的學生學習的影響也非常大。以下介紹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學習者的學習和什麼是錯的?選擇至少一個答案,一個學習者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學習偏好b所有錯C。學習者的態度更加挺拔,學習動機,d的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越濃,你學會更好的電子學生的意志力,越濃的學習興趣
❾ 2010吉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遠程培訓 模塊2,4,5,6作業
我也是參加了的,網路搜索一下,再根據自己情況寫一寫,改一改,可以很短的。我就是這樣寫出的,經驗之談。。。
❿ 中小學教學人員(初級)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大綱的模塊指南
模塊1 開始培訓的准備(4學時)
(一)目標
1.了解此次培訓的主要模塊、過程、方法,需要完成的任務及應取得的成果。
2.了解教師與學員、學員之間的交流方式,利用技術建立課上和課下的多種交流渠道,體驗正確交流方式的重要性,為後續模塊的學習做好准備。
3.掌握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意義及作用。
4.形成學習小組,在小組活動中體驗協作學習的過程;在對個人活動、小組活動評價與反思的過程中形成反思的意識。
(二)任務
1. 互相認識,形成融洽的師生、生生關系;
2. 介紹培訓模塊、方式和最終學員需要提交的成果的形式;
3. 檢查和准備每個人的軟硬體設備;
4. 建立個人文件夾。
(三)教學活動建議
1.本模塊對於保障整個培訓課程的順利實施具有導向性作用,要注意觀察學員,引導他們從心理、方法和技術上做好各種准備。
2.組織學員相互認識,讓學員嘗試利用技術進行課堂和課外的交流,體驗各種交流方式的不同。
3.要努力使學員理解培訓的方式、成果要求、評價形式等,並達成共識。個別學員的困惑或不同見解可以在全班范圍內適當組織討論,重在參與和體驗,不要簡單地給出結論。
4.要充分利用學員已有經驗,重視學員獨特體驗,使學員形成自己的觀點。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1(相互介紹+討論)
(1)培訓教師與受訓學員的自我介紹與相互認識。
(2)了解培訓的方式及主要內容模塊,了解培訓的評價方法。
(3)了解利用技術手段進行交流的重要性及方式。
2.師生互動2(案例觀摩+閱讀+講解+討論)
(1)案例觀摩。
(2)介紹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意義及作用。
(3)進一步了解新課程標准所採用的教育觀及學生發展觀對教育技術運用的影響。
3.自主活動1(操作+思考)
(1)檢查培訓中用到的相關軟硬體。
(2)建立作業文件夾,檢查作品檔案袋。
(3)建立自己的電子郵箱,留存教師、學員的電子郵箱地址,嘗試與教師及學員進行交流。
(4)思考自己的選題,用電子文檔記錄下來,存入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作品檔案袋)中。
4.小組活動(共享+討論)
(1)形成學習小組,為小組命名,組織組內交流、共享、互幫互助。
(2)在小組內介紹自己的選題意向,並征詢小組成員的意見,記錄小組成員對自己選題的建議。
(3)完成此次小組活動記錄文檔。
5.自主活動2(評價+反思)
(1)參考提供的小組活動評價模板、小組活動中的個人行為評價模板,評價此次培訓中的小組活動及個人活動。
(2)反思本模塊的培訓,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2 編寫教學設計方案(4學時)
(一)目標
1.掌握教學設計的定義及其作用。
2.掌握教學設計方法的一般過程及關鍵環節。
3.運用教學設計方法初步完成一份教學設計方案。
(二)任務
1.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學設計實踐。
2.觀摩所提供的教學設計方案,結合教學設計方法分析其優缺點。
3.參照本模塊中提供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完成所選內容的教學設計方案。
(三)教學活動建議
1.本模塊強調案例研討對學員教學設計實踐的啟發效果,通過案例的比較分析,理解學習教學設計的作用以及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對教學設計方法和實踐的指導作用,不要糾纏概念。
2.重視學員對自己經驗的反思,鼓勵學員以開放的心態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感受,通過正反案例,使學員在處理已有經驗和新知識、自己的理解和他人的經驗等交織的過程中,加深對教學設計方法的理解。
3.重視對各種教學策略的體驗。在體驗中,幫助學員理解和掌握各種教學策略的概念和方法。
4.為學員提供教學設計實踐的便利條件,包括評價的參考標准以及活動過程模板,但要引導學員突破模板的束縛,鼓勵創造性地運用過程模板。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閱讀+講解+討論)
(1)教學設計的定義及其作用。
(2)觀摩教學設計案例。
(3)教學設計方法的一般過程。
(4)教學設計方法的關鍵環節。
2.自主活動1
(1)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學設計實踐,填寫反思記錄文檔。
(2)分析教學設計案例的優缺點,填寫案例分析表。
(3)閱讀本模塊中提供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選擇適用於自己選題的模板。
(4)基於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初步完成選題的教學設計方案。
3.小組活動
(1)在小組內共享反思記錄表,討論後概括教學設計方法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形成一份小組作品。
(2)參考本模塊提供的小組作品評價模板,評價小組作品。
(3)在小組內介紹各自的教學設計方案,征詢小組成員的意見,記錄小組成員對自己選題的建議。
4.自主活動2
(1)基於小組成員的反饋意見、參考教學設計方法的特點及注意事項,思考並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
(2)將修改後的教學設計方案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
(3)反思此次培訓活動,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3 教學媒體的選擇(4學時)
(一)目標
1.掌握各類教學媒體在學科教學中運用的特點。
2.結合案例了解各類媒體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支持作用。
3.分析演示型教學媒體的特點,選擇所用的教學媒體並分析其運用形式。
(二)任務
1.概括出各類教學媒體在本學科教學中運用的特點。
2.觀摩所提供的教學案例,分析案例中各類媒體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支持方式。
3.用文字編輯軟體中的表格或電子表格軟體列出所選擇的演示型教學媒體,並分析其運用形式。
(三)教學活動建議
1.本模塊旨在建立技術是幫助學與教的工具的正確媒體觀,強調不同媒體的不同教學特性和使用范圍,要發揮媒體的綜合優勢,強調合理運用,不盲目追求技術的先進性。
2.要強調動手實踐,要求學員在操作體驗的過程中,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教學媒體的應用特點及其對教學的支持方式。
3.通過對正反案例的對比分析,使學員從不同角度理解媒體的運用特性,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掌握媒體選擇的原則。
4.要鼓勵學員根據自己所概括的媒體選擇原則,對自己和小組成員所制訂的媒體應用表進行評價、討論,以增強他們的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識。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閱讀+案例觀摩+講解+討論)
(1)各類教學媒體的特點。
(2)案例觀摩,掌握分析案例中媒體對教/學的支持作用的方法。
2.自主活動1
(1)基於以上學習,概括出各類教學媒體在本學科教學中的運用形式及特點,對在教學中所能用到的媒體加以標注,填寫媒體在學科教學中的運用記錄表。
(2)觀摩學科案例,分析案例中媒體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支持方式,填寫媒體運用分析表。
3.小組活動
(1)在小組內共享自主活動中的第一項,討論後概括出媒體在本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方式及特點。
(2)在小組內共享媒體在學科中的運用記錄表,討論後概括出媒體在本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方式及特點,形成一份小組作品。
(3)在小組內共享媒體運用分析表,討論並形成一份小組作品。
(4)與小組成員討論,如何在自己的選題中運用演示型教學媒體。
4.自主活動2
(1)基於以上的活動,用文字編輯軟體中的表格或電子表格軟體,列出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所選擇的演示型教學媒體及其運用的方式,將此表格添加到上一模塊完成的教學設計方案中,並將修改後的文檔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
(2)將小組活動中形成的兩份小組作品整理成電子文檔,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
(3)反思此次培訓活動,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4 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合(一)(2學時)
(一)目標
1.了解教學/學習資源在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2.掌握常見教育資源的類型及運用策略,掌握選擇教學資源的基本原則和實施策略。
3.了解資源與媒體的聯系與區別。
(二)任務
1.列出能為本學科教學所用的資源類型、工具及其運用策略。
2.基於自己的教學設計或選題,選擇所要使用的各類資源。
(三)教學活動建議
1.注重使學員形成正確的資源觀。要明確教學資源不僅要支持教,更重要的是支持學;要注重多種教學資源的運用,既要重視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也要重視其他渠道的資源利用。
2.重視正反案例的對比分析,注意既要採用同一學科不同應用形態的教學資源運用案例,也要採用同一應用形態的教學資源在不同學科、不同教學內容的案例,使學員多角度、多層次理解教學資源的運用特性和應用原則。
3.要鼓勵學員根據自己所概括的教學資源應用原則及其注意事項,對自己和小組成員所制定的教學資源應用表進行評價、討論,以增強他們的應用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識。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1(思考+討論)
(1)有哪些形式的資源可為教育教學所用。
(2)不同類型資源的作用有什麼不同,如何才能綜合其優勢。
2.師生互動2(思考+閱讀+講解+討論)
(1)教學資源應用於教學過程的優秀案例觀摩。
(2)教學/學習資源在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3)常見教育資源的類型與運用策略。
(4)選擇教學資源的基本原則和實施策略。
3.自主活動1
(1)列出在你所教學科中所用資源的類型、工具。
(2)列出你在運用各類資源、工具時的策略。
(3)列出資源在運用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4.小組活動
(1)在小組內共享上述三項內容,討論後形成一份小組學習作品,並在全班內共享。
(2)參考本模塊提供的作品評價模板與小組活動評價模板,評價小組作品。
5.自主活動2
(1)基於以上的小組活動,思考在選題規定的教學活動中所要使用的資源與媒體,用文字編輯軟體中的表格或電子表格軟體列出並說明運用的形式,將文檔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
(2)反思此次培訓活動,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5 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合(二)——信息技術技能(8學時)
(一)目標
1.掌握收集教學資源的方法。
2.能夠對收集的文本、圖片、聲音、動畫等資源素材進行簡單的加工與處理。
(二)任務
1.運用收集資源的方法,基於自己的教學設計,選擇、收集所要使用的各類資源。
2.運用文字處理工具對收集的文本資源素材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
3.運用圖片處理工具對收集的圖片資源進行截取和改變大小、亮度等簡單的加工處理。
4.運用音頻處理工具對收集的聲音資源進行截取、增補、去噪音等簡單的加工處理。
5.運用網路下載工具將動畫下載到本地機,並插到自己的文本中。
(三)教學活動建議
1.增強學員積累資源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員注重平時資源的積累,包括收藏優秀網址、素材庫以及平時瀏覽網頁時收集一些好的素材,分類存放以備教學之用。
2.注意分享中小學教師已有收集資源的體驗,使學員從中掌握資源收集的小技巧,提高資源檢索、下載的效率。
3.通過案例使學員理解不同格式素材的質量和教學特徵,掌握基本的分辨能力和恰當選取素材的能力。
4.突出素材處理工具常用、實用的使用功能,注意不同學科的不同需求。既要教會學員掌握一些基本的工具、使用技巧,更要重視引導學員學會運用軟體工具的幫助功能,學會上網搜索常用軟體工具等,力求知識遷移和自我提高。
5.鼓勵學員根據自己所概括的教學資源的應用特性,對自己和小組成員所收集的教學資源進行評價、討論,以增強他們的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識。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1(思考+討論)
(1)在日常教學中有哪些收集資源的方法?
(2)在學科教學中,常用的資源類型有哪些,各類資源的教學運用效果如何?
2.師生互動2(思考+討論+閱讀+操作)
(1)觀摩收集各種類型的教學資源的案例,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資源類型。
(2)收集資源的方法。
(3)介紹資源收集的常用軟體。
(4)運用各類簡單的多媒體加工與處理軟體,對收集的各類資源素材進行簡單加工處理。
3.自主活動1
(1)基於以上的學習活動,思考在選題規定的教學活動中所要使用的資源類型,用文字編輯軟體中的電子表格軟體或表格列出並說明運用的形式,將文檔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
(2)基於自己的選題,參考教材附錄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資源站點、學科網站,收集教學設計中所要使用的資源素材。
(3)記下本學科比較好的資源網站地址,並添加到收藏夾中。
(4)利用相關的資源加工與處理工具,對收集到的資源素材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使之更好地應用於學科教學。
4.小組活動
(1)利用本模塊中提供的資源站點評價量表,完成對某一學科站點或資源站點的評價。
(2)在小組內、全班內共享好的學科教學站點、優秀資源站點。
(3)在小組內展示處理過的各類資源,征詢小組成員的意見。
5.自主活動2
(1)基於小組成員的反饋意見,優化修改自己的資源素材。
(2)將修改後的資源素材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
(3)反思此次培訓活動,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6 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合(三)——信息技術技能(10學時)
(一)目標
1.了解教學資源的呈現類型,了解教學資源呈現的設計方法。
2.掌握運用簡單的課件製作工具,開發與整合教學資源的方法。
3.了解運用簡單的網頁編輯工具,開發與整合教學資源的方法。
(二)任務
1.基於自己的教學設計,設計教學資源的呈現方式。
2.利用演示文稿設計工具開發與整合教學資源。
3.觀摩並分析如何利用網頁設計工具開發與整合教學資源。
(三)教學活動建議
1.通過案例分析使學員理解不同呈現方式的資源對教學的支持方式的不同,並能夠分析自己的教學需求以及教學資源對具體教學環節的支持方式。
2.要使學員樹立合理運用資源的意識,力求能以簡單的技術實現必需的教學功能。
3.開發工具的教學中,要尊重學員的意願和已有基礎,以教學功能的實現為目標,不嚴格規定使用哪一種軟體,但可以建議學員使用通用性的軟體,以便共享資源。
4.促使學員形成記錄學習過程的意識,建議他們把學習中碰到的問題、心得隨時記錄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關注學習過程的自我反饋和自我指導。
5.學員開發教學資源課件的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員的個別化指導,更要強調學員之間的合作和互幫互助意識的培養,重視應用自我評價、小組評價以及教師對小組團隊集體評價。
6.在強調學員自主探究、開發教學資源課件的前提下,為學員提供必需的自主學習資源,同時要重視對具體操作方法的指導,教學上採用「由扶到放」的策略,重視變式練習的應用。
7.鼓勵學員根據自己所討論、制訂的教學資源評價標准,對自己和小組成員所設計、開發的教學資源課件進行評價、討論,以增強他們的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識。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案例觀摩+閱讀+講解+操作)
(1)觀摩各種呈現類型的教學資源案例,分析教學資源呈現的設計方法。
(2)運用簡單的課件製作工具對教學資源進行開發與整合的操作方法。
(3)觀摩並分析簡單的網頁編輯工具開發與整合教學資源的操作方法。
2.自主活動1
(1)基於學員的教學設計選題,完成對教學資源結構的設計,記錄在文檔中。
(2)利用相關資源開發與整合技術(簡單的課件製作工具、簡單的網頁編輯工具)完成教學資源。
3.小組活動
(1)參考資源評價的方法,在小組內討論資源收集與開發的注意事項,討論確定資源評價的量規。
(2)在小組內展示各自的教學資源,並征詢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
(3)以小組活動的方法評價每一位成員的教學資源。
4.自主活動2
(1)基於小組成員的反饋意見,優化修改自己的資源。
(2)將修改後的教學資源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
(3)反思此次培訓活動,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7 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成果(2學時)
(一)目標
1.了解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作用,初步掌握設計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方式或方法。
2.能夠對教學設計方案及教學用資源進行反思與改進。
(二)任務
1.設計選題中的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方式或方法。
2.整理培訓過程積累的學習結果。
3.修改教學設計方案及教學用資源。
(三)教學活動建議
1.重視學員在以往教學實踐中應用評價理念和方法的經驗,強調通過分享理解各類評價的概念及其作用。
2.重視評價案例的資源建設。通過案例的研討、分析,使學員正確認識形成性評價促教、促學的作用,積累本學科在形成性評價實施方面的優秀經驗。
3.鼓勵學員對自己在培訓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反思,理解形成性評價對教學的啟發,掌握將形成性評價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的方法。
4.通過分享和反思,促使學員明確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正確的資源觀。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案例觀摩+講解+討論)
(1)觀摩教學設計成果的完整案例。
(2)了解形成性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
(3)了解總結性評價的作用。
(4)介紹常用的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的設計方式與方法。
2.自主活動1
(1)參考案例中形成性評價的內容,在選題中制定出形成性評價的方法或方式,添加到教學設計方案中。
(2)參考案例中總結性評價的內容,在選題中制定出總結性評價的方法或方式,添加到教學設計方案中。
(3)整理前面各個培訓模塊中積累的個人學習成果材料。
(4)優化教學資源、修改完善教學設計方案。
(5)將完成的內容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作品檔案袋)中。
3.小組活動
(1)小組內展示各自的教學設計成果(重點是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資源),並聽取成員的反饋意見。
(2)以小組活動的方法評價每一位成員的教學資源。
4.自主活動2
(1)基於小組成員的反饋意見,修改優化自己的教學成果,並保存在自己的作業夾中。
(2)反思此次培訓活動,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8 單元/主題的教學設計(7學時)
(一)目標
1.結合自己所教學科和具體的媒體環境,掌握教學單元/主題的教學設計。
2.掌握單元/主題教學所需教學資源的收集、整理與開發的方法。
3.能夠對單元/主題的教學設計方案及教學用資源進行反思與修改。
(二)任務
1.完成單元/主題教學設計方案。
2.初步完成單元/主題所需教學資源的收集、整理與開發(如果課時不夠,完成資源框架即可)。
(三)教學活動建議
1.重視案例資源的建設,強調通過案例觀摩與研討,使學員理解單元/主題教學設計的概念、作用以及與一節課設計的不同之處。
2.關注培訓後的應用情況,增強學員積極應用的意識,既要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現有條件可能存在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困難中的有利因素,選擇恰當的應對策略的能力。
3.為學員提供充分的學習支持,包括主題/單元設計參考列表、設計模板等,同時也要引導學員突破參考列表、設計模板的束縛,鼓勵創造性地運用。
4.主題/單元教學設計完整成果的完成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要注重學員對主題/單元教學設計的理解和體驗,強調對方法的指導,要求完成教學設計方案,但不對成果做過高的要求。
5.要鼓勵學員根據自己所理解的主題/單元教學設計要求,對自己和小組成員所完成的主題/單元教學設計進行評價、討論,以增強他們的反思能力和分享意識。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案例觀摩+講解+討論)
(1)觀摩單元/主題教學設計成果的完整案例。
(2)了解單元/主題教學設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自主活動1
(1)完成單元/主題教學設計方案。
(2)單元/主題所需教學資源的收集、整理與開發。
3.小組活動
小組內展示各自的教學設計成果,並聽取成員的反饋意見。
4.自主活動2
(1)基於小組成員的反饋意見,優化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成果,並保存在自己的作業文件夾中。
(2)反思此次培訓活動,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9 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5學時)
(一)目標
1.了解評價的一般方法。
2.掌握教學設計實施的評價方法。
3.在教學設計實施與展示的過程中,建立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緊密聯系的意識,並以此形成將所學的方法運用到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的意識。
(二)任務
1.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教學設計成果,基於組員反饋意見加以修改。
2.在全班試講、展示教學設計成果,分析討論該成果的優點及需要改進之處。
(三)教學活動建議
1.要充分尊重和發揮學員在教學設計成果評價方面的經驗和體會,通過研討了解教學設計成果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及特點,理解教學設計成果評價對教學設計本身、教學實施的意義。
2.在展示和評價之前、之中,注重應用一些提高活動參與度的策略,並使學員理解並掌握這些策略。幫助學員合理評價他人,既強調欣賞他人,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又要中肯地提出合理化建議。
3.體驗和理解從設計到實施的關系,掌握根據教學進程的變化進行教學實施調控的一些基本策略。
4.發揮技術在教學設計成果評價、數據收集、數據統計、結果保存等方面的優勢,培養學員使用技術開展形成性評價的初步意識和基本能力。
5.注意利用所學知識更好地完成說課,提高說課能力。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1(思考+討論)
在技術條件尚不具備時,有哪些策略或方法可在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教育技術?
2.師生互動2(思考+閱讀+講解+討論)
(1)評價案例分析。
(2)評價的一般方法。
(3)教學設計實施的評價方法。
3.小組活動
(1)在小組內學員每人展示一節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的教學設計方案和教學資源,組內成員給出評價及修改意見。
(2)基於組內成員給出的修改意見,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成果。
(3)在全班內,以說課、試講的方式展示教學設計成果。
(4)在小組內,分析所展示的教學設計成果的優點,並指出其有待修改之處。
4.自主活動
(1)將自己的作業文件夾壓縮打包後提交,將作品檔案袋所有材料整理後提交。
(2)反思此次培訓活動,填寫培訓日誌。
模塊10 培訓的總結與提高(2學時)
(一)目標
1.總結和鞏固教學成果;
2.分享學習經驗,形成長期堅持在運用中學習的情感和態度。
(二)活動
1.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發現問題;
2.對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分享;
3.提出對培訓的改進建議,明確今後一段時間的個人學習和應用計劃。
(三)教學活動建議
1.運用在信息環境下涉及倫理道德問題的案例,使學員意識到正確對待網路安全和道德問題的重要性,增強學員對網路安全與道德問題的鑒別能力。
2.採用游戲性活動,使學員能夠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分享培訓體會、困惑以及對培訓的建議。
3.讓學員嘗試自擬訪談表或調查表,以獲取他人的反饋意見,並以開放的心態對待他人的建議。
4.培訓的反思和評價要強調培訓全過程,關注培訓的理念、方式以及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教學和個人發展的啟示。
5.學習成果和學習計劃都是為了促進知識、技能在教學中的應用以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在教學中要增強學員在應用中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教師專業發展的意識。
(四)教學活動舉例
1.師生互動(思考+閱讀+講解+討論)
信息環境下的倫理道德與網路道德。
2.自主活動1
(1)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
(2)檢查自己在培訓的各模塊中任務完成情況與存在的問題。
(3)反思整個培訓過程,完成反思文檔及反思日誌。
3.小組活動
(1)組內討論、全班共享,如何把此次培訓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今後的工作中。
(2)列出你仍有的困惑,與小組成員、培訓教師進一步討論、交流。
(3)聽取小組成員、培訓教師對自己本次培訓的評價,吸取有益建議。
4.自主活動2
(1)思考如何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工具和方法,有效地獲取本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反饋意見及相關的數據資料,反思自己在接受培訓、實踐過程中的表現。
(2)結合自己心中尚存的困惑,制訂一個自己今後學習的計劃。
(3)評價本次培訓活動,提出培訓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