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一年級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筆記怎麼寫
炒點教育類的文章就可以了
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於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
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
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於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
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課堂節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奏變化而變化。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此,
我們還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補差不是課後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並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
『貳』 求小學教師優秀教育日記,教學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2010-09-21 01:46:46)
標簽: 雜談
創設自主課堂 培養自主學習者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讀完了戴爾。斯科特。里德利的《自主課堂》受益匪淺。
戴爾說:「教育的宗旨在於培養自主的學習者,也就是能夠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並養成終生愛好學習的學習者。教育重在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要形成自主課堂,造就自主學習者就必須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 他在《自主課堂》中運用大量的教學實例佐證了自主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提供了許多有指導意義的創設自主課堂的策略。在戴爾的《自主課堂》啟示下,我也嘗試著在我所任教的班級創設自主課堂,想方設法為學生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努力把學生培養成自主的學習者。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一期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時,我讓學生在充分預習課文、查閱相關課外資料的基礎上,自由組合成四個學習小組,以抽簽的方式抽取各組的學習任務:一組學習「路上見聞」,一組學習「外洞景象」,一組學習「孔隙特點」,一組學習「內洞奇觀」。各組給予相應的題卡,並規定時間完成題卡上的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後,各組派代表匯報本組的學習情況,並以小老師的身份上台向其他組的學生傳授本組所學習到的知識。記得當時各組學生的學習熱情格外高,每個組的學生都在擰成一股繩努力地完成著本組的學習任務,並一心想著怎樣超過別的組,就連那些平時不善於動腦,不樂於動口的學生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了。結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四個學習小組順利地完成了相應的學習任務。四個組匯報交流學習的過程更是生動活潑精彩紛呈,如學習「內洞奇觀」的那組學生在網上查找到雙龍洞的好些圖片,他們以導游的身份巧妙地把圖片和課文結合起來,把雙龍洞內雙龍盤繞,各種器物羅列的鍾乳石奇異景觀解說得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他們還展現了一些葉老沒有寫到的景觀,讓大家根據鍾乳石的形狀發揮想像給景點取名,經過一番討論,雙龍洞內又多了「玉樹臨風」、「千年等一回」、「面壁思過」等妙趣橫生的景觀。這就說明「具有適當挑戰性、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有效而良性地刺激了學生的學習心理,使他們自覺地呈現出自主學習的狀態,能動地獲取知識。
《西門豹》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史實故事,教學這篇課文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西門豹關心百姓,不迷信,足智多謀,為百姓辦實事的品格特徵,同時也讓學生領會學習課文人物描寫生動傳神的語言特色。教學《西門豹》時我嘗試著把學生分為男、女兩大組,讓他們在記住了故事內容的前提下,利用集體的智慧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然後進行排練表演。學生可來勁了,大家忙著編劇本、查資料、設計服飾、發型,忙著分配角色、背台詞、對戲。。。。。。忙得不亦樂乎。經過兩天的准備,男、女同學各拿出了一台像模像樣的《西門豹》課本劇,女同學唱歌劇,男同學演話劇,表演得各有千秋,連家長都被吸引來了。表演完後,學生們對西門豹的形象爛熟於心,對他的品格特徵也更為敬佩,同時還好好地過了一把創造設計、自由發揮以及表演癮。事實證明這種「創造性的學習」往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並讓他們學得更為輕松。
在自主課堂中我盡量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設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往往是打開知識大門的叩門磚。每教一篇新課文,我都會設計幾個能吊起學生好奇心的 問題,並引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自主求知,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有時課堂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會和學生在課外繼續尋求答案。如教《撈鐵牛》時,學生對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表示出極大的好奇,甚至不太相信水有這種神奇的浮力。於是課後我和學生共同用實物演示撈鐵牛過程,還做了好些其它的浮力實驗,學生的好奇心滿足了,知識也學到了。學習《五彩池》時,學生很好奇於五彩池水是由於池底的石筍折射陽光而變得五顏六色的,對於課文的描述,他們似懂非懂。我要學生去找多棱鏡之類的東西,實驗陽光的折射情況。恰巧,我有一顆仿鑽石造型的人造水晶飾品,我把它放在太陽光中讓學生看,學生們大叫:「啊,太陽真的是七色的!」我又把水晶飾品丟進水杯中,再讓學生觀察,學生發現水在陽光照射下有了各種顏色,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明白了,五彩池的顏色真是太陽光折射出來的!」
在創設自主課堂時,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要求他們首先得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積極參與課堂中的一切學習,完成課堂中的所有學習任務,同時還要學會對他人負責。我安排每對同桌都是一對學習夥伴,他們有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互相教育的任務。他們要互相監督聽課情況,要互相檢查課堂筆記和課堂聽寫,並互相糾錯。在這樣相互學習,相互教育的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加強了,學習習慣良好了,學習能力不斷強化,學習主動性增強了,真正成為了自主學習者。
很感謝《自主課堂》這本好書,它確實教給了我一些很有益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策略----這些經驗和策略支持了我為學生創設的自主課堂,讓自主課堂快樂了我學生的學習,也快樂了我的教學。
引領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快樂成長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筆者從自身的閱讀經驗及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良性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塑造小學生美好的人文品格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是課外閱讀的黃金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各種能力以及人格心智正在逐步形成並發展,各種知識也在逐步積累,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在學好語文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在從事語文教學時,我一直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當成常規的教學任務,備案在我每期的教學計劃中,我用書籍架成階梯,引領我的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向知識的聖殿之巔攀登,一路快樂成長。
一、引導有效閱讀
我提倡的是良性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即學生所讀的課外書籍必須是有助於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好書,學生在閱讀中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目標---積累知識,豐富語文素養,陶冶美好情操,健全心智。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一閱讀目標,我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功課。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會給班上學生布置不少於二十萬字的課外閱讀任務(新頒的《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小學階段中、高年級的學生每人每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二十萬字」),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推薦相應的閱讀書目,如《弟子規》、《幼學瓊林》、《三字經》、《世界經典童話叢書》、《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上下五千年》、《世界名人傳記叢書》、《唐詩三百首》、《成語典故》、《伊索寓言》、《山海經》、《愛的教育》、《大宇宙》。。。。。。內容由窄到寬,程度從淺入深,即從趣味性強、故事情節豐富的童話讀起,再向天文、地理、歷史、國學等讀開去。為了讓學生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我教給了學生許多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法,我讓每個學生准備了一本厚實的課外閱讀積累本(可連續用好幾個學期),每天規定三十分鍾的閱讀時間,邊閱讀邊做閱讀筆記完成當天的課外知識積累任務:或摘錄好詞、好句、好段,或摘記知識要點,或抄錄奇聞趣事,或寫閱讀感言,或做點評,也可模仿閱讀文本寫句、寫段。。。。。。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量和課外閱讀筆記必須要家長簽字,再交給我查閱。我每周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課外閱讀交流活動:有時讓同桌或同組的同學相互交換課外閱讀筆記進行學習、評價,有時讓課外閱讀經驗豐富的學生介紹閱讀經驗和收獲,有時是同學之間相互推薦最新書訊或優秀書刊。。。。。。在這樣目標明確又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訓練中,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閱讀方法,激發了閱讀興趣,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由被動閱讀轉變成主動閱讀,由苦讀(有些學生起初把每天的三十分鍾課外閱讀視為苦差事)發展到樂讀(後來我偶爾忘了布置三十分鍾的課外閱讀,學生會自己主動補上,他們說少了那三十分鍾的閱讀會很不習慣)。我還隨時關注學生的閱讀行為和閱讀心理,一旦發現學生有閱讀偏差便及時幫助他們糾正。有段時間,班上學生流行看驚悚小說,我調查了部分學生的閱讀感受,他們說這樣的小說情節十分荒誕離奇而陰森,看的時候特別緊張刺激,看過後腦海中老出現書中的恐怖場景,令人十分害怕,尤其女生,晚上會嚇得不敢獨自睡覺。針對這一問題,我在班上組織了一次「我們該讀什麼書」的主題班會,學生們在質疑、辯論、探討中明白了少年兒童期的學生心智發育不全,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驚悚小說中陰森血腥的描寫會給自己造成心理陰影。道理明白了,學生中看驚悚小說之風自然也就剎住了。
二、組織讀書活動
為了強化課外閱讀的效果,我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了系列「課外閱讀綜合實踐活動」。
1、開辦班級小圖書館
為了讓學生既節約買書的經費又資源共享,我建議在班上辦個小圖書館,學生們都十分贊同,大家自願捐出各類書刊數千冊。為了辦好小圖書館,班委會的成員們利用課余時間把所有書刊全部包裝一新,分門別類貼上編號,並制定了嚴格的圖書管理制度和借閱制度。班級小圖書館開放後,學生們課間追打吵鬧的人少了,坐在教室里看書的人多了,學生相互交流的話題也豐富了許多。小圖書館還專門設了意見箱,經常向學生了解閱讀情況和閱讀需求。
2、學生自編《讀書報》
班委會編了一份《讀書報》,做為同學們課外閱讀的一個載體。這份《讀書報》由班委會成員負責主編,每個月出兩期,每期由四個學生合作編寫。《讀書報》上有精美的插圖,有豐富的課外知識,有班上學生的優秀習作,有新書介紹。。。。。。這份小小的手抄報凝聚著學生辛勤的汗水,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
3、開展主題讀書活動
為了調動全班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利用班隊活動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讀書活動,如:「智慧從書中讀出來課外知識競賽」、「唐詩宋詞誦讀會」、「比比誰讀的書多小書蟲經驗交流會」、「我閱讀我快樂閱讀感言小徵文」。。。。。。這些讀書活動的開展掀起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潮,連那些平時不善於閱讀的學生也有意識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了。
三、引領學生成長
課外閱讀是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的過程,學生在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活動中,知識得到積累,閱讀能力得以提高,語文素養不斷豐厚,人格品行日臻完善---學生們在書香中快樂地成長著。
1、學生品格日臻完善
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豐富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更學會了不斷地完善自我。網路類書籍使學生充滿智慧;蘊含哲理的成語典故、寓言故事讓學生閃耀思辨的火花;童話讓學生充滿愛心,富有童趣;名人傳記讓學生志存高遠;唐詩宋詞賦予學生滿腹文氣。。。。。。在書香熏陶中,我所教過的124班、139班、153班班風良好,學風良好,學生綜合素質好,學生整體知識水平和人文水平在年級位居第一。例如139班曾連續八個學期被評為學校的文明班級,連續八個學期語文期末統考名列年級第一(一個年級四個班)(這些都是有檔案可查的)。
2、學生語文素養快速豐厚
有效的課外閱讀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解讀文本、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感悟和欣賞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學生的寫作水平快速提高,寫作興趣濃厚,自主寫作蔚然成風,學生在完成每期規定的八篇習作之餘還自覺地一周寫一篇小練筆,一天寫一篇日記,還有些酷愛寫作的學生寫長篇童話故事,如徐海凌的《不滅傳說》,歐陽旺的《森林冒險》,戴詩琴的《閣樓精靈》等長篇童話故事在《讀書報》上連載,並在同學中廣為流傳。徐海凌、張世甲、韓冰眉、周紅豆等學生還經常在《邵陽日報》、《小溪流》、《小學生導刊》上發表作品。還有一些語文水平相對較弱的學生也在課外閱讀中學到了不少寫作知識,從而提高了寫作水平,如朱文騏三年級時每次作文都犯愁,從四年級開始喜歡上閱讀,讀的書多了,文思自然就開闊了,作文時也有話可寫了,到五年級時他的作文水平還達到了優秀級別,還時有文章在學校的《小記者報》上發表。
3、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有效的課外閱讀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自覺性,養成了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和學習習慣,學生課堂中聽課習慣良好:注意力集中,自控力強,發言積極,喜歡交流、辯論、探討問題,堅持做聽課筆記;作業習慣良好,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科作業,且書寫工整,卷面清潔,正確率高;學生有良好的反思習慣,每個學習階段完畢或每次考試過後,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或成績及時反思,分析自身的問題,寫出反思日記,查漏補缺,為下一段學習掃除障礙。
高爾基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老師,引導你的學生去熱愛書籍,去閱讀書籍吧,因為閱讀書籍會讓你的學生成長得更快捷、也更快樂。
2010年9月22日
為學生「造米」下鍋
---巧用心思為學生創造作文素材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一次給學校的「感受師恩」演講賽做評委,其中有三個演講者給了我較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三個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生都在演講稿中寫到了看到自己的老師在辦公室一邊打點滴一邊批作業的情景,然後感動得眼淚湧出了眼眶。據我所知,我們學校的老師經常有帶病堅持工作的,但卻從沒有哪個老師在辦公室打過點滴。這說明什麼?只能說明他們三個抄襲了同一篇範文。不過,時下抄範文的又何止這三個學生。
學生抄範文是有原因的,一是各類作文書籍泛濫成災,每個學生手頭至少有一兩本所謂的作文工具書,當然抄起來是又方便又快捷;二是老師、家長每天逼著學生寫這寫那,為應付檢查,學生只能抄範文交差;三是學生生活閱歷淺,生活范圍窄,作文素材幾近枯竭,無「米」下鍋,無文而作,所以只能「借米」下鍋。
學生,尤其小學生作文素材枯竭、無文而作是一個普遍現象,其根源在於:1、學生生活閱歷淺,沒有積淀下多少可供作文的生活經歷;2、學生生活范圍窄,眼界不開闊,見聞太少,沒啥可入文的東西。現在的學生大多兩點一線,每天學校、家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春暖花開時節,他們不可外出踏春,秋涼果熟時候,他們不能出去秋遊,因為上級部門不準,學校不準,家長不準,老師也不敢,萬一出個安全事故,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現在的城裡孩子好多不知道李花、荷花開在幾月,不知道花生結在枝頭還是長在土裡,甚至不明白公雞和母雞有什麼區別(曾經親眼看見一個四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公雞下了一個大蛋)。。。。。。3、學生缺乏身體力行的生活體驗,現在的學生除了讀書還是讀書,想做點家務,家長不讓,嫌添亂;想做做小玩意,家長掏錢買;想做點公益勞動,家長嫌多管閑事;甚至想在學校值日搞個衛生,衛生區域還要被班主任賣給勤雜工(我們學校如今絕大部分教室衛生,公共區衛生都被班主任賣給食堂的工人了)。。。。。。可憐的學生們到哪兒去找鮮活的題材,寫鮮活的作文呢?
作文素材的積累完全靠點點滴滴的生活積累,沒有真實豐富的生活就沒有素材。面對當前我們學生的生活現狀,我們做語文老師的該如何打破學生無素材積累,無文而作的尷尬局面呢?我從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給學生巧找素材,造「米」下鍋的作文教學方法。
一、精心設計活動
活動是學生的快樂之源,也是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每期都會給學生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感受生活,體驗喜怒哀樂,並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從而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游樂中潛藏著豐富的活動資源,只要我們有心,就能挖掘出許多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腳本。有段時間,學生中特別流行用五顏六色的彩色膠管編編織織,於是我借機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巧手編夢 」的手工活動。第一課時,我讓學生在掌握了簡單編織方法的基礎上,自由組合或單干,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彩色膠管和輔助材料編織成單件或成組的小玩意兒,要求作品富於想像力,有創意,並要命名。學生興趣盎然,一個個埋頭苦幹,規定的時間一到,一件件有模有樣的編織品琳琅滿目地呈現在我眼前,有形態各異的小動物,有精巧玲瓏的瓜果,有美觀大方的首飾,還有「姜太公釣魚」、「老鼠嫁女」等故事場景。活動的第二課時,我讓學生把作品陳列在講台上,大家參觀欣賞作品,然後評出「最佳創意獎」、「最有趣味獎」、「最精美獎」等獎項,最後頒獎。學生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參與了活動全程,在活動中,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體驗了緊張、焦慮、失敗、成功、喜悅、遺憾等等情緒。活動結束後,許多學生還在津津樂道著活動情況。我問學生,如果把這次活動寫下來,有話可寫不?學生回答說,有,可寫的話多著呢!所以接下來的作文指導我沒怎麼費口舌,學生就把作文寫好了,而且佳作迭出。我還給學生設計過「我當小老師」、「我是小小設計師」(學生利用廢舊衣物設計新款服裝,利用廢品設計飾品、日用品等)、「趣玩橡皮泥」、「愛心小組在行動」(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每組在一周內完成至少五項愛心任務,超額的組將得到神秘獎品)、「做一回拾荒者」(組織學生撿垃圾、拾廢品)、「我吹,我吹,我吹吹吹」(吹泡沫比賽)、「火線運水」、「今天我當家」(孩子和家長進行角色換位)、「巧廚拼涼盤」、「編課本劇、演課本劇」等等活動。這些活動有手工勞動,有文體活動,有公益勞動,有語文實踐活動,有游藝活動,每次活動學生們都玩得不亦樂乎,,也寫得不亦樂乎,因為他們在多姿多彩的活動中真實地生活著,愉快地感知著,情感在盡情地宣洩著,所以心中的感受便會自然地發諸於筆端,成為了最真最好的文章。
二、巧妙利用教材
其實,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也潛藏著豐富的作文素材,教師如果利用得當,也能為學生作文找到下鍋之「米」。
1、改寫古詩
小學語文課本中每冊都有三、四首古詩,這些古詩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意象生動,給學生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和語言文字訓練空間。因此,我每期都會指導學生在了解詩作背景和深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改寫幾首古詩,即把古詩改寫成散文。在改寫過程中,學生突破原詩的語言容量,打破原詩的語言結構框架,進行著新的語言創作,在這個創作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總是很活躍的。例如學生在改寫《宿新市徐公店》時,大部分學生都用較淡雅的白描筆調描寫了「籬笆」、「小徑」、「樹木」交織而成的院落靜態景物,然後用濃墨重彩描繪「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場景,既寫兒童追的種種動作,又寫黃蝶飛的各種姿態。原詩中只有「急走」和「追」兩個動作的兒童在學生的筆下有的狂奔,有的蹦跳,有的摔了跟頭,有的在喊叫,有的在說話,而且還有了鎖兒,柱子等有趣的名兒;原詩只出現「菜花」二字的菜園也被學生渲染得有形、有色、有香。一首二十八個字的古詩通過學生的想像、充實,變成了四、五百字一篇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2、續寫課文
翻開我們小學的語文課本,有很多課文給學生留下了拓展想像的空間,如《凡卡》、《小英雄雨來》、《小攝影師》、《窮人》、《金色的魚鉤》。。。。。。續寫很能鍛煉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我曾指導學生續寫過《凡卡》,學生續寫出來的故事多姿多彩,反應出各不相同的思維方式,有的學生極理性地給予凡卡更為悲慘的結局,寫他爺爺貧病而死,寫老闆阿里亞西涅更加虐待他,致使凡卡一次又一次地逃跑,最後。死在逃亡的途中。有的學生極浪漫地讓凡卡在鞋店裡得到老闆女兒的關心、幫助,慢慢長大成人,最終和老闆的女兒結婚,開了一家製鞋店,成為莫斯科著名的鞋匠,生活富足,還把鄉下的爺爺接到了身邊。
3、擴寫段落
課文中有些段落寫得很簡單,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它們進行擴寫。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中的「內洞奇觀」一段,作者只簡略地寫到盤在洞頂的鍾乳石青龍和黃龍,對內洞的其它奇妙景觀未展開寫,我便指導學生在課外查閱雙龍洞相關文、圖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擴寫練習,學生根據手頭的資料在原文的基礎上詳細、生動地描繪了內洞鍾乳石千姿百態的迷人景象,有的學生還加進了相關的神話傳說,學生的擴寫讓金華的雙龍洞變得更加神奇誘人。
另外,「文體互換」(把說明文換寫成記敘文,把劇本換寫成小說,把小說改換成劇本等等)、「翻新老課文」、「給課文補白」等也是學生作文材料的極好來源。
三、指導學生積累
正由於學生生活空間狹窄,生活積累匱乏,情感體驗空洞,所以老師就應該經常性地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材料的積累,指導學生從看似單調的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可以入文的人、事、景、物,去捕捉平凡生活中的亮點。我採用單元日記的形式指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實踐,學生受益匪淺。
每個學期我按學校的開課周數給學生設置相應的主題日記(如全期有二十周,學生則寫二十個單元日記,不一定每天寫,但每周不少於三篇),每個單元定一個大主題,每個主題下有相應的觀察積累任務,如以「人物寫真」為主題,就是讓學生去觀察身邊形形色色的人,記錄他們的體貌特徵,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為人處事的故事等等。如以「花鳥魚蟲」為主題,則指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長習性及其枝葉花果的特點,了解一些魚類、昆蟲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以「日月星辰」為 主題,指導學生看日出日落,月缺月圓的景象,看燦爛星漢,認識星座,了解一些宇宙的奧秘。以「我的成長故事」為主題,指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學習、社交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及時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錄成文。。。。。。因為有了明確的觀察目標和具體的積累素材的任務,學生學會了用探究和發現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一切,他們關心起在垃圾箱中淘廢品的拾荒老人來(有個學生詳細地記錄了一個拾荒老奶奶一周的拾荒經過,字里行間滿是對老人的同情,他還建議同學們把廢舊作業、書報、礦泉水瓶等等積累起來送給老人,我們還真的那麼做了),他們和在草地上打拳的螳螂游戲,把在街頭流浪的狗狗帶回家,他們聽得清樹們在風中吵嘴或談天(引自學生文中的話語)。。。。。。在這樣的日積月累中,學生的眼光敏銳起來,情感豐富起來,當然文思也就敏捷起來。
要改變學生無「米」而「炊」的作文僵局,老師只有巧動腦筋,勤花心思,才能為學生創設出有文想作,有文可作的令人開心的寫作氛圍來。不過,這可是一項長期的、艱辛的工作。
2010年9月23日
『叄』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原則家長自學筆記
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內部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是一種特殊的關系,而家庭不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家長也不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因此,進行家庭教育,要特別注意堅持正確的教育態度,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
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各種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徵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復雜的發展過程。家庭教育,作為一種啟蒙教育、基礎教育,基本任務就是為孩子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奠定最初的基礎。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所有成年人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教育者,都擔負著教育的任務。雖然教育孩子時,都是某一家長單獨教育,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作用都是通過家長集體努力實現,要想順利進行素質教育,來自家庭的所有成員的要求就必須協調統一,具有一致性質和一貫性,這是保證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條件。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牽動著千千萬萬父母的心,因為,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人生百年,轉瞬即逝,有了孩子,我們的願望、理想,才能子子孫孫,傳之久遠。愛孩子,是人類共有的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愛,如高爾基所說,那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人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就在於人懂得如何教育如何去愛。但是教育和愛真的需要學習,需要不斷學習,堅持學習,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孩子、愛孩子的真諦,才能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學和藝術。
不知道家長們需要我給你們怎樣的幫助?哪些方面的幫助?是具體問題還是具體方法?說實話,我每次參加培訓,聽講座,也是恨不能上午聽過,下午就用上,用到我實際生活或工作中,希望專家能具體指導到我個人的問題並幫我解決纏擾得我不行的難題,但是,家長們,大家覺得可能嗎?除非我請你們挨個提問題,我逐一回答(不一定能答得上來,因為我沒見到你的孩子,我不能只聽你一面之詞)。可今天解決了這個具體問題,明天你又碰到了那樣的具體問題,你再找誰幫你?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齊桓公在花園里散步,碰到正在給他造戰車的老木匠。齊桓公與木匠攀談起來,木匠質問齊桓公為什麼浪費,齊桓公很生氣,要砍木匠的頭。木匠說:你砍吧,砍了就沒人給你造車了。齊桓公恥笑他,說你個老木匠活得不耐煩了,我砍了你還可以找其他木匠,木匠說:除了我,沒人能造得出你要的車,因為我的師傅帶的十幾個徒弟中,只有我能造得好;而我帶出的十幾個徒弟中,也沒有一個趕得上我的,包括我的兩個兒子。齊桓公很詫異,問為什麼?老木匠說,人人都在學習,可最終卻有這么大的差異,因為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知識技巧,沒有自己的思考,找不到方法,而會思考找到方法的人就成了獨一無二的人才。
其實最好的學習,就是通過多種方式的學習,看書也好,聽講座也好,最終應歸結到自己能尋找到自己的智慧,尋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上來。
教育孩子,好像是只要為人父母大概都能懂得些,因為有自己受父母教育的經驗,有自己再做准父母時的讀書預備,還有自己的好學善問,但對於做好家長卻沒有系統、正規的教育和培訓。在實際操作中,才發現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好像跟自己小時候不太一樣了,怎麼辦?我想咱們這些父母是面對的新時代、新社會、新國際國內形勢背景,不要嫌我把話說大說遠,事實上我們這一代,中國還沒有計劃生育,沒有獨生子女這一國策。因此,首先家庭出生排序就決定了我們的成長與現在孩子不一樣,我們自己的經驗借鑒不上,怎麼辦?再者,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我們的衣食住行與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又不可同日而語,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的經驗又借鑒不上,怎麼辦?我們從書中尋找教育答案,很可惜,孩子不是試驗品,看著書教育和自己遇到的實際教育又有著千差萬別。不瞞大家,我剛為人母時,真的也迷茫過,現在可能也在迷惑中,我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孩子身上踐行著,不敢說成功,但至少我敢保證,孩子是幸福快樂獨立自主的。
簡單例舉:我對女兒自理自力能力的培養。當然比不得那些成功的家長,但是我依然為女兒的表現而自豪。(從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二個星期,就跟隨我委託的老人到我單位傳達室寫作業;上學的第二個月自己放學走到我單位;一年級下學期開始自己上學÷放學回家(單程路途大約20分鍾);二年級自己坐公交車回奶奶家;從一年級開始主持班級公務,三年級開始做些學校公務;五年級畢業回母校,為整個五年級做「中小學銜接」演講。應該說我的女兒在學校也得到極大鍛煉,成就了她沉穩樂於助人的品格,我感謝學校和老師。)
所以說,學習具體的什麼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教育的根本,擁有恰當的教育理念,尋找人類教育的共同本質,這不僅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孜孜不倦追求的,家長們為了孩子也要為此而努力。
因此,今天,在和家長討論孩子成長中某個具體問題和建議前,我一定要請家長先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為人父母的任職條件,看看自己的教育理念,看看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看看自己與孩子的交往方式,自己教育孩子的態度,然後我再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教育系統對孩子成長發展的要求,只有我們家庭、學校、社會挽起手來,達成教育一致,我們的孩子才會在健康、健全、恰如其分的教育環境中幸福、健康、快樂並有成就的長大。
一、了解自己
我參加過多次教育系統更新教育理念的培訓,但最近在教育系統培訓中,引進了一種認識自己的培訓,讓教師們學會認識自己,尋找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以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既能完善自己,又能更有效的引導學生發展。我還參加過工商局為企業高管、總裁舉辦的培訓。專家的第一拍培訓,仍是幫助總裁們認識自己,認識領導的性格與領導力的關系,最大限度的創造利潤。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人知己,共建和諧;知己知人,交流暢通;知己知人,達成共贏。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人為本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人性之本成了左右一切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家長,也需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系統中認識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取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
§先請家長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
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
我與孩子的關系是
我用什麼方式要求孩子
我想從這三個方面與家長們談談教育孩子的事情:
§過高期望將使孩子無望
舉例:我有兩個朋友,一個是經濟實力許可,孩子還沒出生就買下了鋼琴,等待高雅的鋼琴藝術走進孩子的生活;另一個朋友(經濟條件有些困難)因為擁有鋼琴是她的夢想,所以當時結婚除了買了一台彩電,再就是借錢購置的鋼琴。結果第一個朋友的孩子現在上初三,從未學過鋼琴課,也不會彈鋼琴,因為孩子壓根不喜歡。當然我這位朋友是一個很好的家長,發現自己的期望不被孩子認可後,立刻改變自己的主張,尊重了孩子的選擇,而孩子從小的愛好——拉丁舞,到現在依然利用業余時間在練。另一個朋友的孩子從5歲開始拜師學琴,到上完小學,堅持了6年,考到8級,現在孩子上初中二年級,對鋼琴沒有任何感情,很少再聽她提及,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家長的期望往往不能如願,明智的家長會順從孩子,而過於嚴厲過於要強的家長就不能容忍孩子的不配合,最終孩子家長兩敗俱傷。
我有一位同事,音樂教研員,沒有打算讓孩子(男孩)學鋼琴,但因為孩子看見後自己主動去摸,就自己教了孩子一點,結果不看不知道,孩子對鋼琴的悟性特高,又很喜歡,於是我這位同事便借搬家之際,給已經上初中的孩子買了鋼琴,孩子的鋼琴水平突飛猛進,其實父親的願望就是既然孩子喜歡,就隨他,買琴教他,他願意彈個什麼樣就彈個什麼樣,本心裡並不願意孩子再走和自己一樣的路。已上高三的孩子自己也沒有選擇走鋼琴專業,他說那是自己的愛好、自己的消遣,而鄰居們差不多每晚都能在固定時間聽到孩子彈奏出的美妙的天籟之音。
我舉此例的目的,就是想與家長探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自己要實現的理想?還是孩子的興趣所在?是強加的還是自選的,期望度是否合適?
孩子從進幼兒園開始,家長就在幼兒園建議下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女孩子偏向於音樂修養——舞蹈、樂器,男孩子偏向於武術、繪畫等,這些都是成長的基本素質,但了小學,家長的選擇就轉向了學習培訓班,珠心算、作文、小記者、奧數等等,讓孩子身心疲憊,厭煩之極。說實話,你們的孩子有幾個是自願參加,是興高采烈參加的,對他的學習興趣又有多大的幫助?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情況下,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教育甘居人後,總是努力再努力,拚命再拚命,不管孩子有沒有這個稟賦,有沒有這個條件。我們並不是說孩子有優劣之分,但要承認孩子是有差異的。我們家長之間都有差異,為什麼莫非要孩子一定要這樣那樣呢?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沒有高下之分,但其思維方式、接受能力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孩子適合做數學,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有的孩子善於交際,這就是差異。現在所有的家長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上北大、清華,實在不行也要上大學,這個心態是很普遍的,這就給素質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給孩子們帶來非常巨大的壓力。
有家報紙刊出一條消息:家長望子成龍,學生考證成風,講的是南京一名五年級小學生懷揣各種證書44份。據孩子的父親介紹,孩子從三歲就開始登台演出,參加的各式各樣的演出和比賽不下百次。當記者問他「有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時,父親苦澀的小小說「我們也知道,但是不想失去任何一個孩子可以鍛煉的機會,因為每一份證書的取得對孩子都會有所幫助,相信孩子會明白我們的苦衷。」
在人生路上,放棄什麼,選擇什麼,是一門藝術,有時,放棄就是獲得。人們常說「捨得」,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培養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什麼都想學,往往什麼都學不精;什麼都想得到,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教育建議:
1、正視現實,趨利避害我們已經知道現實有很多不利之處,我們決不再做推波助瀾的惡人,為了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童年的快樂和幸福,我們就降低一下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正視並接受現實,我有什麼樣的背景,我有什麼樣的能力、我就使多麼大的勁,誰願意爭做白領誰就去爭,但我決不以犧牲當下孩子的利益來換取將來說不準的事情。
2、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是分數,是上大學,還是要孩子?當你們為了那個遙遠的大學目標拚命掙錢時,你們有限的時間就被生意、被工作給占據了,孩子們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就缺少了你們的陪伴和扶持,他們的路就會走得困難而曲折。
3、不要以「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去逼迫孩子對你就範,逼迫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請尊重你的孩子,收起你的理想、你的未完成的心願,幫助孩子達成他自己的心願。
§親子關系影響孩子發展
你與孩子是怎樣的一種關系,你常以自己是大人而自居嗎?你怎樣看待孩子與你在家庭中的位置?其實,真正良好的親子關系應該是你與孩子之間的平等友好。你能否站在與孩子一樣的高度看外界所有的一切?
請看:聯合國1989年頒布的《兒童權利公約》不是家長是否看過,公約闡述遵循了四個基本原則:兒童最佳利益原則,任何事情凡是涉及到兒童,必須以兒童的最佳利益為重;尊重兒童尊嚴的原則;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的原則;無歧視原則。不管兒童的社會背景如何,兒童的出身、貧富狀況怎樣,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正常兒童還是殘疾兒童,都應該得到平等對待,而不應當受任何歧視或忽視。而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於以成年人的是非標准衡量一切,把自己高高放置在凌駕於孩子之上的位置,自以為是孩子的監護人、保護神,有義務和權力為孩子的成長負責,還常常用「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標准看待每一個孩子。
20世紀印度的大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這樣論述父母對責任與愛的理解:「不幸的是,大部分父母都認為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責任,於是就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應該變成什麼樣的人,不應該變成什麼樣的人等。父母總希望他們的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能有安穩的職位,因此,他們所謂的責任,只不過是要傳給孩子上一代所崇拜的地位和面子罷了。人一旦追逐面子和地位,就破壞了自然的平衡和秩序。父母所關切的,往往是如何造就另一個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幫著孩子適應社會,其實是在助長世上的沖突、暴力和戰爭。你能稱之為愛和關懷嗎?」
對自己的孩子真正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一個弱勢群體,是被欺負、被欺瞞、被壓榨、被奴役的群體。我們家長只有認識到自己的這些行為,才能時時事事提醒自己與孩子的關系應是平等的。
故事:受懲罰的爸爸
有位美國家庭里的爸爸教育自己上幼兒園的孩子不說謊話,說謊話將受到打屁股的懲罰。有一次這個孩子的媽媽出差不在家,爸爸負責送孩子上幼兒園,結果早晨起床晚了,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時遲到了,幼兒園老師問遲到的原因,爸爸不好意思說起床晚了,便搪塞說路上堵車,結果孩子不樂意了,連忙告訴老師:說爸爸撒謊了,該受到打屁股的懲罰。可由誰來打呢?爸爸很尷尬,不知如何是好。老師便征詢孩子意見,孩子說應該有媽媽來大,可媽媽不在家,誰來打呢?最後決定由老師代替,當著孩子的面懲罰了撒謊的爸爸。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在美國人觀念中,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家長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在維護這個共同的法則,教育懲罰也不例外。
教育建議:
1、蹲下身子站在與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2、時刻提醒自己孩子與我們是平等的。
3、練習從孩子成為小學生那天起,把他們當成大人看,與他們一起分享家庭中所有的事情。
§教養方式塑造孩子性格
在日常生活和對兒童的教育中,為了促使兒童朝著父母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家長多數會採用獎勵、引導、懲罰等形式以規范兒童的行為。其中,對於父母是否應當對兒童進行懲罰,理論界還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看法,而在實際生活中,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採用體罰,訓斥,剝奪權利(如不許看電視,不讓出去玩)或愛的收回(如疏遠,冷漠)等形式,對兒童的錯誤行為進行懲罰。家庭是兒童社會化和個性發展的重要場所,由於父母處於家庭生活中的權威角色,他們的懲罰對兒童早期行為的塑造和今後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譬如,不少孩子經常遭受嚴厲的體罰,即便小有過錯,父母也會劈頭蓋臉地打過去:掌摑、腳踢、鞭打、抓起來扔到沙發上等等,可謂花樣翻新。父母本身難以自律,就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常常告誡孩子:「照我的話去做,不過別學我。」父或母酗酒無度,或在孩子面前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他們缺乏起碼的自製力,缺少長輩的尊嚴和理性;他們形容邋遢、一塌糊塗,甚至偷懶耍滑、背信棄義;他們的生活毫無章法,卻強迫孩子有條不紊的生活。這怎麼可能?假如父親動輒就毆打孩子的母親,那麼母親因兒子欺負妹妹比對其實施體罰,這對兒子有什麼意義?如何指望兒子聽她的話,控制好情緒呢?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上帝那樣位高權重。孩子缺乏其他模仿對象,自然就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法全盤接受下來,並視為金科玉律。父母懂得自律、自尊和自製,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為最高准則。父母的生活混亂不堪、任意妄為,孩子們同樣照單全收,並視為不二法門。
兒童心理學家曾這樣總結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專斷粗暴型教養方式使子女常常產生不滿情緒,並且有畏懼、懷疑等個性缺陷;放任溺愛型教養方式容易使子女個性不成熟,盲目自信或自負,對自己放任自流;不一致型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虛偽虛榮的性格;而民主、和諧型教養方式使子女具有較強獨立個性意識,能與人和諧友好相處,自信自立,具有安全感,具有探索精神。那麼你到底是怎樣教育自己孩子的,你的教養方式是什麼樣的?
如兒童的偏執性格與受父母打罵訓斥,父母管教不一有高度相關;受家庭的限制、責罵多,懲罰多,這類事件的持續,使兒童的心理負擔加重,這是導致兒童多動症發生、發展的因素之一;父母對孩子過份嚴厲、粗暴,對學齡兒童的行為問題形成有重要影響,這是兒童消極、孤僻、抑鬱或攻擊性、違紀行為等問題產生的因素之一。
教育建議:
盡量使你的教養方式趨近民主、平等、開放、和諧、友好、溫暖,充滿愛。
二、了解教育
今天的素質教育,在家長哪裡有多少了解?得到多少認同?你是否能為了孩子的發展而維護教育系統提出來的素質教育?家長們多從自身實際出發,忽視科學的教育指導,有時甚至會左右和干預著科學教育的實施,使得學生面對的是分離的教育,不一致的教育。
山東省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可以概括為「三個全面」和「三個還給」。即:全面建設合格學校,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健康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
「政府層面要全面建設合格學校,這是政府的責任,談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其基點是要把每所學校都辦成符合國家辦學標準的學校,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學校層面要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學校作為辦學主體,必須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因為學生的基本素質首先體現在國家課程里。教師層面要全面培育合格學生。追求升學率決不能以犧牲部分後進學生為代價,關注每個孩子,不放棄每個孩子,是每個教師的責任。」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的解釋。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打基礎,為人生
『肆』 是小學生的暑期集中教育活動學習筆記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升起山裡的太陽 時間真的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大學學習就過了一年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暑假了,應學校和社會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我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這個鍛煉自我、提升自我的,我學到了許多,也感悟到了許多。以下是我個人對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得出的心得與體會。
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我們需要自立、自強;當今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不再是古代對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要求那樣,對我們的要求是理論要結合實踐,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是「謀臣」,還要是「將才」。
我們要了解社會經濟和形勢的發展趨勢,要不斷地鍛煉自我、改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讓我們立足於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而處於大學時代的我們,社會實踐就是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我的方向標,只有投身於社會實踐才能讓我們真正的認識社會,積累社會經驗;用我們的所學去服務於社會,並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去彌補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使我們自己在實踐中成長,為以後邁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進入大學之初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加入了愛心站,開始了我的大學愛心公益之旅。由於熱心公益事業,樂於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於是作為一個愛心站人,一年來在學校及雅安周邊地區做過志願者工作,下過社區,也去過敬老院。但是在今年五月我們公益之路卻走出了雅安去到了一個偏僻的彝族村落——涼山州甘洛縣阿爾鄉眉山村,去到那裡帶給我們的是心靈上無比的震撼。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201X年的新年,我們愛心站的站長在省科協心理委年會上認識了一位何叔叔,並且和他交談了許多,從他那裡了解到涼山甘洛縣有一個偏僻的村子,只要有舊的衣物、文具、書本捐給他們都可以,他們就會很滿足很高興了。於是在新學期前幾個月我們愛心站就開始了在全校范圍內的募捐活動,終於在五一假期的時候我們的成員帶著激動與好奇的心情及全校師生的愛心踏上了去眉山村的路,去了之後他們對整個村子的情況驚呆了,眉山村距甘洛縣城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多為山路。村子共有300多戶人,每個家庭有3個以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彝族人,全靠落後的農業為經濟來源,人均收入十分低下,有些村民需要同村的人救濟。今年正好國家新村建設,不少原住山上的農民能搬到山腰來聚集居住,但國家資助的錢不足建房,有些農民要借錢修房,還有不少農民一家人擠在很小的房子中。
教育方面,阿爾鄉眉山村有且僅有一個村小,只有一二年級共70多個學生,沒有學前教育,沒有老師的補習,村子裡入學率僅有65%,每天約10:00上課,下午3:00下課。小學畢業人數很少,初中畢業僅有幾個,全村的孩子都要在村小進行一二年級教育後到阿爾鄉中心校學習,村子到中心校只有步行,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村子現在最高學歷是村小現在唯一代課老師——格爾列加,也僅僅只是高中畢業,並不是專業老師。村小另一個代課老師因不能承受生活壓力而外出打工。整個村子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
於是,他們做出了』一定還會回去」的承諾,帶著一種沉重的心情離開了眉山村。回來以後,他們把那邊的情況告訴了我們愛心站的所有成員,聽完之後我們都對那個彝族村寨的情況表示震撼。因此201X年暑期我們准備再次起航,我們深知大山裡需要太陽,當一個村子都認為知識不那麼重要,當一個村子的初中畢業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我們想他們的未來是迷茫的,所以總希望能幫助他們些什麼,縱然我們知道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源很深,但是我們覺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至少問心無愧,我們希望能聯合更多的力量升起大山裡的第一個太陽,只要能有個開始未來會是光明的。於是我們又開始了進一步的計劃,下來討論了許多,也徵求了許多同學的意見,我們決定暑期社會實踐再去眉山村,我們愛心站人要用一種單純的方式去眉山村實施「塑夢計劃」,去塑造那邊的小朋友們的夢想,同時也塑造我們自己的夢想。 這次我們不僅要帶去衣物、文具、書本等資源外,我們還要把「外面的世界」帶給那裡的小朋友,同時也要把他們的詳細信息反饋給外面的社會,爭取得到社會上更多人的關注,獲得更多人的幫助。
『伍』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隨筆《孩子,其實你很棒》
有這么一句話:「孩子,你很棒,希望你更棒!」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就會暖乎乎的,彷彿有時不完的勁兒一樣,讓我更努力的去做每一件事。 那一次,我考砸了,真得很嚴重,只得了66分。我失望的拿著考卷給媽媽簽名。我以為媽媽會大動肝火或傷心欲哭,就忐忑不安地向後退了幾步。不料媽媽微笑著啦我到她身邊,說:「孩子,你很棒,希望你更棒!」 我疑惑地看著媽媽,問:「我考得不好,你為什麼要誇我?」媽媽拍拍我的肩膀,說:「你這么傷心,就說明你想考好,有上進心。我相信你!」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在後來的一次考試中,我取得了全年級第二的好成績。 又一次,爸爸為了鍛煉我的膽量,讓我自己去上學,要知道以前都是爸爸開車送我的!我不願意,就撒嬌地說:「爸爸,我不,我不嘛……」爸爸看了我一眼,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很棒,希望你更棒!」爸爸的這一句話,說服了我,我乖乖地上了路。走著走著,我有些累了,但一想到爸爸的話,就感到有了力量,繼續向學校走去。 是的,正是因為有了這句話,我才自信、大膽、優秀。我喜歡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