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科學與自然有什麼不同
反思傳統小學自然的教學,每學期有十幾項分立內容,每項內容種有若干知識點。循序漸進地是落實眾多知識點和技能就是教師的任務。比如,過去我們講植物的時候,不去研究植物六大器官間的關系,也不去研究植物和環境的關系,而是將各個相關的知識點散落地分布在各冊教材中。在第二冊中講種大蒜、根據季節種花;在第四冊中講種向日葵;在第五冊中講果實、莖、做植物標本;在第六冊中講植物的生長變化;在第八冊中講花的構造,種子的構造;在第九冊中講根的作用,葉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莖的作用;在第十冊中講扦插和壓條、無土栽培。教師循序漸進地把一棵植物分解為若干知識點教給學生,這些知識點學生必須記憶,否則後面沒法學,這樣課程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彈性。這些切碎的知識點,學生學得非常細,但絕大多數學生是難以將這些知識聯系起來看的。
鍾啟泉先生曾講過我國課程的特點在於學術化、結構化、細化。小學科學貼近生活實際,學術化特點不明顯;結構化傾向比較高;但是細化的特點非常明顯。細化所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的知識結構是一種堆棧。堆棧的方式有三種:15%的學生是主動地堆棧,他們在運用知識的時候會主動提取,他們屬於知識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匠型人才,善於考試和做具體工作;第二類學生是教師將知識細化堆棧到學生頭腦中,幫助這些學生提高成績的辦法是題海戰術;第三類學生頭腦中沒有堆棧,到畢業的時候會將所學的知識拋棄。上述三類人都屬於匠型人才。匠型人才的特點是能夠做具體的工作,但是缺乏創造性,他們適合產業社會,即變化少的社會;然而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社會的特點是變化多而且迅速,信息社會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人才,而匠型人才難以適應信息社會的需求。人才,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培養創新性人才刻不容緩。
課程結構影響人才素質,科學課程影響學生科學素養及其與社會的聯系。小學科學課程需要改革的是「細化」,它影響學生把握學科更為核心的內容。我們不需要匠型人才,我們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傳統課程不利於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因此必須改革;以往我們的課程改革往往流於形式,原因在於教師PCK知識強調得不夠。
從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科學教育的任務來看,小學科學教育四項基本任務。第一個任務是使學生獲得重要的科學基本概念並認識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系。這個任務就是PCK的前兩個部分。學生初中進行科學探究進行猜想的根據是就是一些基本概念,這些概念是在科學教育啟蒙階段就學習的。第二個任務是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技能和方法是貫穿整個科學教育始終的,循序漸進培養的。要想培養技能和方法,必須要找到具體知識上位的學習目標和教育價值,比如通過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滲透識別、控制變數的思想,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是具體知識,而識別、控制變數的思想則是具體知識所稱在的教育價值。第三個任務是鍛煉學生的合作交往和語言表達能力;第四個任務是使學生受到善於思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熏陶。後兩個任務是融於日常教學中的。從小學科學教學的任務前兩點都是與教師的PCK知識密切相關的。要想真正完成和理解小學科學教育的任務,教師具備PCK知識是必要的。
人的創造能力從哪裡來?具有創造力的人才知識結構包括四個層次: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科視角、觀念、方法;跨學科的主題;哲學思想。第一個層次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它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具有支撐性,越能夠支撐上層的學科視角、觀念、方法越好。第二個層次是學科視角、觀念、方法。小學階段講自然科學特有的視角、觀念、方法,初中會學到物理學科、化學學科、自然地理特有的視角、觀念、方法。PCK中最具有價值的知識指的就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及其與學科視角、觀念、方法的聯系。隨著學生視角的豐富,認識的深入,會認識到第三個層次,即跨學科的主題,但這並不是小學科學的重點。考試的立腳點與課程的結構是密切相關的。考試的重點在於考核學生創造思維的基礎,立腳點應該在於學生是否具有學科視角、觀念、方法,比如能否運用這些學科視角、觀念、方法分析具體問題,能否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學科視角、觀念、方法等。小學科學教師應該關注「寶塔」結構的下面兩層,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具有較高科學素養的未來人才。
2. 求幼兒園丹陽地域特色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周行中心幼兒園是一所農村發展中的幼兒園,多年來探索普適課程園本化的 過程,以」立足農村,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為課程方向.組織幼兒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來拓寬農村幼兒園的辦園思路. (一) 更新課程觀念,拓寬課程實施渠道 我園使用的課程是《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在普適課程園本化的過程中,要...深刻領會課程中貫徹的思想體系。多遠智能的理論啟示,兒童學習理論的啟示,從建構論到合作建構論,社會文化理論的啟示。幼兒園活動整合的中國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構建, 把整合課程放到一個特定的地域和文化領域作的一些必要的變通和調整,使我們的課程更加具有地域特色。系統地規劃,充分地感知。建立課程就在身邊的理念,讓幼兒的學習內容更加豐滿。 (二) 加強教育研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我園將辦園特色與師資隊伍建設有機結合,努力實現雙贏發展。園所通過專家引領,專家講座。開展課程實施心得交流活動,為教室們提供多樣性的學習機會。園所針對此次申報的特色內容,購買理論書籍,供教師借閱,以提高教師的課程素養。幾年來,教師的課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課程研討氛圍。2011年5月,我園的市級課題《開發和利用地方資源促進園本課程建設》正式開題。 (三) 組織豐富活動,推進特色課程建設 一所沒有特色的園所,將是一個缺乏影響力的園所,我園是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學前部分。為孩子們一生的習慣打基礎的部分,因此豐富多樣的課程活動將積淀孩子們的習慣、興趣、愛好等性向。 圍繞「立足農村,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為目標的探索導向,拓寬並組織豐富 的課程活動。開發和構建社區資源課程 ,開發和構建鄉土材料資源課程,開發和構建地域文化資源課程,開發和構建民間游戲資源課程,開發和構建家長資源課程。 充分利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拓寬課程渠道。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廢舊材料資源來滿足孩子不斷探索的慾望。當然海虞本地區特有的文化活動、傳統文化也將納入幼兒學習的內容。 二、 特色建設的思路和目標 我們的特色建設的思路是:面向全體幼兒,讓幼兒感受和參與一種開放、操作、和諧的農村特色課程,促進身心和諧發展。 們的特色建設目標是:立足農村,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 三、 特色建設的措施 我園的特色建設措施是: (1)園所領導重視,特色建設有章。 (2)堅持課題研究,豐富課程內容。 (3)營造共育環境,展示幼兒活動。 四、 特色建設的內容 我園以人為本,為每一個孩子夯實人生起步,美好生活愉快學習為追求,根據我園的師資特點,確立了以課程本土化為突破口,構建我園的特色。 (一)、落實課程研討 繼續我們每周一次的課程審議研討活動,保證時間和質量。審議活動內容,審議活動形式,審議資源的利用情況,審議資源最大化的活動形式。將每個主題的活動安排放入特定的環境中,進行變通,設計,刪改。使活動呈現地域性、實用性。體現生活化,活動化的課程理念。 (二)、創造課程拓展條件 調查和走訪 周行這塊土地資源豐富,民間文化活動形式多樣。詳細地了解幼兒園周邊資源,走訪社區表演隊、敬老院、超市、郵電局、各村委會等,教師的足跡遍布周行的每一個村莊,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讓社會了解幼教,讓幼教走向社會」的意識深入人心,深入地了解各單位蘊含教育價值的人、事、物、環境。詳細的詢問和記載。敏銳地捕捉可利用的因素,使之為我們的教育服務。 家長資源的統計 家長中的醫生、警察、工人等,他們的職業特點也是課程不可缺少的資源。經過調查和分析,梳理和歸納,我們統整家長資源建立了家長資源庫。幼兒園召開家長會,宣傳我們的課程理念,引領家長走向我們的課程管理。了解家長對幼教的關注程度。了解家長的工作背景、特長愛好。期待家長能夠為我們提供幫助。根據家長的反饋信息,進行班級的統計,進行園部的統計。對我們的家長資源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 社區資源的梳理 調查走訪以後,負責的教師進行整理,調查走訪的結果,進行座談會,匯總信息,和全體教師一起討論學習。讓每個教師都熟悉我們周邊的資源分布情況。清楚每一個資源分布點的具體情況.要了解,每個活動基地具體位置在哪?負責人是誰.主題中能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合理化地篩選和優化 面對數量龐大的家長資源和周邊資源,進一步的資源整理成為必要,通過專門性的園本研討活動,進一步優化區域內的資源。由年級組詳細審議,根據特定的主題,制定出每一個主題背景下的可利用資源。以表格的形式呈現,供各班參考。在此基礎上各班根據自己班級的情況合理化地調整. 資源的優化和具體年齡段的教育教學活動相匹配的. (三)、科研推進特色建設 小班子課題圍繞社會領域 以主題分類的 「課題研究實施情況記載表」記錄社會活動的內容,活動類型(集體教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專題教育活動、社會調查活動),資源利用情況 1、集體教學活動 材料整理 (1) 一覽表 (2) 通知 (3) 教案及反思 (4) 照片資料 2、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參觀、訪問、生活技能類比賽,春遊、感恩類活動,慶祝類活動等等)根據課程安排 (1) 一覽表 (2) 通知 (3) 方案及反思 (4) 照片資料 3、專題教育活動(專題教育活動包括:宣傳講座,如保健知識,消防知識,交通安全, 家長助教活動 , 家長會)根據課程安排 (1) 一覽表 (2) 通知 (3) 方案及反思 (4) 照片 (5) 部分活動的講稿 4、社會調查活動(社會調查包括:教學活動開展前的相關知識調查、家長助教情況調查, 家庭成員基本情況及疾病史等, 幼兒的某些能力調查, )每學期至少有4個及以上調查活動,各班自定調查內容。 (1) 一覽表 (2) 調查資料(樣張5張左右) (3) 調查情況分析 中班子課題 圍繞科學領域 以主題分類的 「課題研究實施情況記載表」 以科學活動的內容、活動類型(集體教學活動、觀察活動、種植活動、飼養活動、區域活動) 1、 集體教學活動 (1) 集體教學活動一覽表 (2) 部分教學活動的通知 (3) 教案及反思 (4) 照片資料 2、 觀察活動(大自然中的四季環境變化,天氣變化;觀察某一類別的活動,結合課程中的動植物、某種物品等。如觀察家長帶來的雞鴨鵝,小貓小狗。傘的展覽會、賀卡展覽等) (1) 觀察活動一覽表 (2) 觀察活動部分通知(方案及反思) (3) 照片資料 3、 種植活動 (1) 班級自然角種植活動一覽表(不限定一學期只種一樣植物) (2) 班級自然角觀察記錄(提供樣本)(根據植物生長的快慢確定觀察記錄的頻率) (3) 班級自然角種植的照片資料 (4) 班級種植園地管理情況一覽表 (5) 班級種植園地管理的照片資料(盡量提供種植、管理、收獲 三組照片) 4、 飼養活動 (1) 班級飼養活動情況一覽表 (2) 班級飼養活動觀察記錄表(樣本) (3) 班級飼養活動照片資料 5、 區域活動(探索類:利用工具類的探索,如磁鐵、鏡子等;製作香水,降落傘。具體的內容安排可參照課程書上的活動區域布置參考的科學探索平台,也可以探索與季節相關的葉子(提供放大鏡觀察樹葉特徵、提供顏料拓印、觀察記錄表等)。觀察的過程中體現觀察的延續性, (1) 區域活動一覽表 (2) 區域活動之中的觀察和記錄(每周至少記錄一次) (3) 區域活動中的觀察記錄表(提供樣張) (4) 照片資料 大班子課題 圍繞健康領域 以主題分類的 「課題研究實施情況記載表」 記錄健康活動的內容、
3. 瑞吉歐教育體系中的方案活動具有哪些特點
瑞吉歐教育體系的方案活動特點:
1)計劃性和隨機性。馬拉古奇說過,我們是真專的沒有計劃或課程,但是屬若說我們只依賴哪種令人羨慕的技巧,像臨時起意的課程,那也是不正確的,我們並不依賴機會,因為我們深信我們也可以期待某些我們尚未了解的事物。我們知道的是,與幼兒一起共事,是三分之一確定,以及三分之二的不確定和新事物。
2)整合性:主要包括兩方面,情感領域(情緒、態度、價值)與認知領域(理智的知識和能力)的整合以及相關學科在某一方案統領下的整合。
3)生成性:強調課程能超越事先的計劃性,誕生於即時的情景、突發的事件中,也可以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興趣、需要和提出的問題,適時向各種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方向延展。
4. 關於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教育活動的方案
注意理論結合實際就可以了。
可以樹立典型、樹立品牌、對這些典型和品牌進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