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農村小學數學教育論文

農村小學數學教育論文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3:28

⑴ 小學農村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論文的文獻綜述的概念界定怎麼寫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志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
②、議論文的論據考點: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系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准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原意。
③、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的論文,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學數學論文

解題策略
——探索→猜測→檢驗→探索→猜測→檢驗→……
2002年推出的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與原大綱相比,有很多新的內容,其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鼓勵「猜測」和「探索」,可以說是「新課標」中的靈魂」。「新課標」 雖然僅在「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中提到「重視學生檢驗的習慣」,但我認為,作為數學檢驗習慣和數學檢驗能力的培養,理應貫穿數學教學內容的全部,理應貫穿數學教學的始終。而且如果把探索、猜測和檢驗有機結合起來,將構成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解題策略。這種解題策略可公式化為:探索→猜測→檢驗→探索→猜測→檢驗→……,這種解題策略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解題策略中的「猜測」當然不是毫無依據的瞎猜,而是在探索(至少是初步探索)基礎上有一定根據的猜測。既然是猜測,就不一定正確,就有必要進行檢驗。通過檢驗,又必然出現兩種可能:猜測正確和猜測有誤。如果猜測正確(經得起檢驗),則問題獲得解決;倘若猜測有誤,就應分析探索猜錯的原因,探索改善的途徑,並進一步作出新的較為合理的猜測。對新的猜測當然又必須進行新的檢驗,如此循環往復,直至求出問題的正確答案。這就是「探索→猜測→檢驗→探索→猜測→檢驗→……」的解題策略。
試看下面的例子:
一個籠子里有雞兔兩物,數一數有28個頭,有100個足,問雞兔各幾只?
這種「雞兔同籠」的問題,一般都是用「假設法」求解的,但「假設法」的思路(邏輯思維)難以被一般的小學生理解,如果我們運用「探索→猜測→檢驗→探索→猜測→檢驗→……」這一解題策略。那麼我們可以得到小學低年級學生也能理解和掌握的下列解答。
探索:因為100÷4=25,所以0<兔的只數<25。
猜測:取0~25的中間數13作為兔的只數,則雞的只數為28-13=15(只)
檢驗1:總足數=4×13+2×15=82
探索:因為82<100,所以13<兔只數<25。
猜測2:取13~25的中間數19作為兔只數,則雞的只數為28-19=9(只)
檢驗2:總足數=4×19+2×9=94。
探索:因為94<100,所以19<兔只數<25。
猜測3:取19~25的中間數22作為兔的只數,則雞的只數為28-22=6(只)
檢驗3:總足數=4×22+2×6=100,正好符合題意。
所以籠中有兔22隻,有雞6隻。
上述解答雖然看似麻煩費時,但富含探索意識。其中的不斷合理猜測與檢驗,並對檢驗結果進行校正,從而逐步逼近,直至找到正確答案的過程,符合人類探索、發現、發明、創造的認識過程,體現了「失敗乃成功之母」的認識特點,對學生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真正能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能力得到有效培養。選取中間數的方法,蘊涵了「中值」、「優選」等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這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是大有裨益的。通過這種解題鍛煉,直接使學生掌握了探索→猜測→檢驗→探索→猜測→檢驗→……這一在實踐中(在數學中當然也不例外)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這將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從事實踐工作的能力。
如果對第一次猜測導致的誤差執果溯因,進行分析並稍作邏輯推理,則可快捷獲得正確答案。
事實上通過探索和第一次猜測(13隻兔、15隻雞)並檢驗,得知足數82比實際少了100-82=18。導致這一誤差的原因雖然是猜測的兔子只數少於實際兔子只數。在總頭數28不變的情況下,每增加1隻兔,這時相應地減少1隻雞(或者理解為把1隻雞換成1隻兔),總足數便增加2,要增加18隻足,就需要增加18÷2=9(只)兔,因此,兔的只數應為13+9=22(只),從而雞的只數為28-22=6(只),經檢驗,結論正確。
後一解法較前一解法多一點邏輯思維的含量,顯然也是一種優秀的解題方法(策略),如果說前一種解法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那麼後一種解法完全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水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並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精心設計一些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探索→猜測→檢驗→探索→猜測→檢驗→……」這一解題策略求解,將有利於對學生創新意識,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⑶ 小學數學論文題目大全

學術堂整理了十個畢業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小學數學教師幾何知識掌握狀況的調查研究

2、小學數學教師教材知識發展情況研究

3、中日小學數學「數與代數」領域比較研究

4、浙江省Y縣縣域內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差異研究

5、小學數學教師教科書解讀的影響因素及調控策略研究

6、中國、新加坡小學數學新課程的比較研究

7、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

8、基於教育游戲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

9、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⑷ 如何創設鄉村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小學數學論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深化,廣大農村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發現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但是,在我的小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部分農村數學教師對數學課堂認識不到位,仍然以講教材為主,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與此同時對數學課堂創設情境有著理解上的偏差,刻意追求形式,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斷出現。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現狀引起了我的思考: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為什麼要創設情境?目前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創設情境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才能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創設有價值的情境?
一、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設情境的意義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得到進步與發展。創設一個好的情境,往往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教師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誘導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得輕松而有成效。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播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在實施數學新課程的今天,創設具體、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正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創設數學課堂情境正是為了滿足學生這一需求。
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現狀分析:
課改後,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中老年教師,這些教師雖然數學教學經驗豐富,但是大部分沒有上過師范院校,好多是民辦轉正,另一部分青年教師,這些教師的原始學歷大都是中師水平,後取學歷雖有大專、本科,但幾乎全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數學專業為數很少。這兩部分教師,特別是中老年教師雖然經過新課程培訓,但是由於只是通式培訓,形式上的培訓,這些數學教師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思想上根本沒有足夠重視,培訓效果甚微,這部分教師的少數人認為創設數學課堂情境不好給學生傳授知識,導致自己對新教材的各種情境看不明白,上課時不要情境一味的講授,使學生被動的接受;這部分教師的多數人認為創設數學課堂情境就是講授課本上的各種情境,仍然一味的講授,使學生被動的接受。青年數學教師雖然接受新事物較快,但是只憑聽幾節新數學課,看幾節新數學教學實錄就進行生搬硬套,不進行深刻的領悟、自覺地學習、冷靜的反思,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這部分教師大都認為創設數學課堂情境就是是導課,提出數學問題,只是在每節課的開始創設出各種形式的情境,追求花樣多,熱鬧,但缺乏實效性,提出的問題不能引起學生進行主動數學思考,或者說通過情境提出問題後直接進行講授,學生仍然會生被動的接受。
近年來,隨著課改的深化,大部分教師得到了發展,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創設課堂情境的必要性,但是在我的小課題研究中,我通過聽課、問卷、座談發現:許多農村數學教師仍然在講解教材上的情境,沒有把教材上的情境進行理解加工,沒有進行故事化、操作化、觀察化、發現化、探究化處理,更沒有進行本土化處理;創設的情境不能引起學生的主動數學思考,沒有挑戰性,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差甚遠,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不能喚醒學生,沒有激發出學生的興趣,這些情境是靠絞盡腦汁,冥思苦想造出來的;部分教師對創設情境有著理解上的偏差刻意追求形式;許多情境的創設只是起到導課的作用,當教師導入新課後,該情境也就隨之消失,剩下的大量時間還是脫離情境單純的學習數學知識。我認為情境的創設不應只有課的開始階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特別是知識的探究,應用過程中,都可根據具體情況創設合理的情境來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總而言之創設的情境沒有數學價值,不能很好地服務教學,不能完整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堂生成隨機創設。
三、怎樣才能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創設有價值的情境?
有價值的數學情境就是指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很好地服務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挑戰性的情境。它不僅僅是指生活情境,孩子的認知起點、思考性的問題、故事、游戲、操作活動、一個探究活動、課堂上的即時生成等都可以是有價值的教學情景。這些情境的創設要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現實生活中,從課堂教學的即時生成中提煉創設適合學生探索、思考,易於激發興趣、活躍思維的情境。那麼,怎樣才能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創設有價值的情境呢?針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現狀採取以下做法:
1、真正的培訓和自覺地學習、反思、實踐。
眾所周知,新課程要求先培訓後上崗,雖然各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也參加過新課程培訓,但這些培訓大部分是形式上的培訓,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進行真正的培訓。只有真正培訓,才能促進教師的發展。特別是縣級數學培訓,校本數學培訓更要有實效性,要讓每個數學老師徹底改變思想,真正行動起來,真正受益,真正發展。同時每個小學數學教師也要主動地學習、體會、實踐、反思新課程理念和自己的數學教學行為,特別是要對小學數學教材進行認真的閱讀思考,深刻的領會,尤其是自己所任教的數學教材。要經常參加一些名師的聽評課活動,經常聽一些專家的講座,經常反思自己每節課的教學情境,不管是青年教師還是中老年教師都要有發自內心的觀念——必須終身學習。只有真正的培訓和自覺地學習、反思、實踐才能提高農村數學教師自身的魅力,創設數學課堂情境才能游刃有餘。
2、尋找有數學價值的情境素材
有情境的素材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有數學價值的情境素材需要我們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去思考,去加工,要把這些素材處理成有數學味,有挑戰性的情境,要能激起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原型,感受到數學本身的魅力。這些有數學價值的情境素材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數學教材的圖文中,在數學課堂的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在社會的各行各業中,這就需要我們數學教師要有敏銳的數學眼光去捕捉,需要我們走到學生身邊去,和他們平等的對話,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需要我們把教材上的圖文進行生活化、故事化、游戲化、動手操作化處理,需要我們處處留心皆情境。例如在農村學校的教室、操場,在農村的市場、超市,在課堂中學生的疑問、錯誤,在北師大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各種情境圖等都有有數學價值的情境素材,我們要不斷的積累並進行加工創新。
3、堅持「七原則」確保創設的課堂情境有數學價值
通過我多年對教材及教學的實踐和對小課題的研究發現:農村小學數學課堂要創設有價值的情境必須堅持六個原則。目標性原則,趣味性原則,生活性原則,思考性原則,挑戰性原則,發展性原則,靈活性原則。目標性原則就是說創設的數學教學情境是要為教學目標服務,要求教師對自己創設的情境,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趣味性原則就是說情境的創設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要求教師將數學問題融於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之中,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生活性原則就是說創設的情境要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思考性原則就是說創設的教學情境要有一定的數學內涵,要有足夠的數學信息,要激起學生的主動數學思考;挑戰性原則就是說創設的情境要有挑戰性;發展性原則就是說創設的情境要符合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要有新意、有現代氣息;靈活性原則就是說創設情境不只是提出數學問題,還要根據課堂的即時生成靈活的創設。

⑸ 怎樣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習慣 教師論文

老師抄作業,還恬不知恥的「培養」

⑹ 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論文的參考文獻

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容易寫

⑺ 如何體現數學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的論文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1.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質為宗旨,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它強調充分發揮弘揚人的主體性,強調教育要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認識活動的主體、實踐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是發展的主人。而眾多研究已逐漸表明: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得到充分發揮則是素質教育的基本標志,其核心是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就是說,只有學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與了教學活動,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得到體現,課堂中的素質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2.課程改革的要求
改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方式,正確發揮教師的作用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提倡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3.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
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廣大相對落後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表現得更加明顯。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常常受到教師「主導性」的排斥、羈押而被架空,學生只是「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久而久之,學生就習慣於被動地學習,惰性強,主動性差,學習興趣低下。嚴重阻礙著學習自主、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創新精神受到抑制,實踐能力無法鍛煉,從而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農村小學生 指在農村小學就讀的、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小學年段的學生。這些學生年齡小,並且由於地域的文化、家長文化水平、教育條件的局限,呈現膽怯、見識少、能力弱、陌生感強等特點。
自主學習 顧名思義,它是相對於「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而言的。自主學習是指較少依賴於他人的自己獨立的學習,它的實質在於內在的或自我驅動的自主選擇學習,自主參與學習,通常表現為「我要學」、「我願學」、「我樂學」。是一種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自身能動的、富有創造性的學習,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
三、研究對象、意義、目標
研究對象 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
研究意義
1.通過課題的實踐研究可以改變當前農村學生數學知識面窄、創造性數學思維能力差、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弱等狀況。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和課程改革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目標。
(1) 能激活、誘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心態的形成。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於學生的內部動機,只有學生把自己置於學習主人的地位,學習才會成為自覺自願的事,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
(2)學生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自主探究,可以對課題的學習達到更自覺、更深刻、更持續的掌握,可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和思維發展,尤其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通過自主、獨立的思維活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批判性、敏捷性、靈活性和邏輯性獲得發展的機會,在實踐中逐步提高。
(3)能讓學生潛在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發展。人有不同的天賦,個性特長的發展需要充分的條件,尤其在高度組織化的學校中如何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顯得尤為重要。
2.通過研究,我們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農村小學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在理論上形成較為完備的論證,在實踐上貫穿於數學課堂教學,以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為突破口,並形成自己的特色,各研究教師之間加強溝通,形成一個研究的強大整體。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研究目標 學生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也是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和創新教育的需要.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就是通過對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要素分析;探討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及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樹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還學生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個氛圍中真正領會數學的真諦,提高數學素質,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四、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2.人本主義教學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人自身的情感和需要,在其影響下的現代教育主張學習者應具有對自己學習活動的支配權和控制權,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3.有效教學理論 以學生為中心,把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辯證統一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上。「學習中心論」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它強調: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以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發展。
五、研究原則
1.課堂中心性原則:以課堂為立足點和歸宿,通過課堂教學過程的逐步優化,推動課題研究的全方位開展。
2.主體性原則: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把主體轉向學生,把學生作為一個生命體,而不只是當作認知體來研究,研究中教師要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思想,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而落腳點最終是在學生身上,課堂教學的效果主要看學生如何學習,掌握如何。
3.引導性原則:相對於中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說,由於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限制,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相對性,更多的是在教師指導、引導下的自主學習。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構建與學生自主學習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和適當的評價激勵體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六、研究內容 、方法、步驟及課題組人員分工
研究內容 1.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要素分析;
2.教學中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3.構建與學生自主學習相適應的數學教學模式初探;
4.適應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體系的研究。
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通過教學研究,檢測就本課題研究所運用的對策與措施的效果,進一步加強或及時調整研究的方式、內容。
2.研究調查法 通過問卷調查形式,了解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性學習能力的現狀並針對他們自主性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尋求相應的對策,採取有效的措施。
3.文獻研究法 通過對建構主義理論、現代信息傳播理論和自主學習等相關教學理論的學習,了解現代教育的基本觀念和自主學習能力和各種教學模式的特點,為本課題的研究打下理論基礎。
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研究課題前期論證(2011年3月——2011年6月)
(1)組成課題實驗組;
(2)課題組成員學習培訓;
(3)構建課題目標,確立研究內容,進行理論學習,完成課題申報書
(4)制訂實施方案。
2.研究階段(2011年7月——2012年12月)
(1)進行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構成要素的調查分析;
(2)圍繞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定期進行研討、課堂觀摩等活動;
(3)撰寫教學案例、優秀教學設計和論文;
(4)積累研究資料
3.總結階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1)完成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構成要素的調查分析報告;
(2)構建農村小學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及相應的評價體系;
(3)撰寫有關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案例、論文;
(3)整理相關資料,撰寫結題報告,成果送審。
課題組人員分工
王安柏(中學高級教師、頭灶鎮小學副校長) 課題組組長、指導管理課題工作;調動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參與課題研究,課題的後續推廣工作等;
丁銀輝:主持課題研究工作,具體負責課題的前期論證,填寫課題申報、評審書,課題實施方案,構建農村小學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及相應的評價體系理論提煉;統籌完成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
王志華、王書榮:進行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構成要素的調查分析並完成調查報告;
崔維維、顏燕 :組織籌劃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構建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
丁小東:收集、整理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案例、論文;
許林:會議和文獻學習記錄整理;各項文字、圖片、影視資料的收集整理,課題研究執行情況大事記。
七、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1.會議和文獻學習記錄;
2.課題研究執行情況大事記;
3.典型的案例分析和與課題研究有關的論文;
4. 課題實施方案和總結;
5.各類與課題研究有關的獲獎證書。
八、課題承擔者科研水平與能力及科研保障條件
1.課題組長系學校副校長,具有中學高級職稱,先後擔任過教研組長、教導主任、村小校長、鎮小學副校長,是從一線成長起來的,具有豐富教學管理經驗和教學研究水平的學校中堅力量。先後在省級發表文章數篇,獨立主持過東台市級課題。
2.課題主持人系東台市小學數學教學能手,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學校教科室負責人,數次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在省級以上發表數學教學論文數十篇,曾參與過省、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課題實驗經驗和教育理論基礎。
3.參與研究的教師都是學校業務骨幹,其中多數老師有課題研究的經歷,且都在市級以上發表過數學教學方面的教研文章;崔維維、顏燕老師具有理學學士學位,剛參加工作兩年,就獲得了學校課堂教學一等獎,是學校教學新秀。課題組是一個朝氣蓬勃,想做事,肯學習,愛鑽研,有奉獻精神的團體。
4.學校是省級實驗小學,現代化教學設備齊全,文獻資料比較豐富,可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活動經費,這些都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5.組織保證
(1)在課務分工,外出學習、培訓等方面向課題組成員傾斜;
(2)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學習交流,學校主要領導定期聽取課題進展情況的回報,及時處理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3)每學年圍繞課題研究組織一次公開教學活動;
(4)學校願意承擔因課題研究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切費用,如:外出學習、參觀交流、培訓等。

⑻ 如何上好農村小學數學課論文

一、從生活中的故事入手,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如:認識人民幣,認識長度單位等,都是我們經常在生活中要用到的。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於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尤其是農村的孩子,更喜歡做游戲。例如:在上認識人民幣這一環節時,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了人民幣後,我就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模擬「超市購物」,學生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在活動中復習鞏固了所學知識。
二、親自動手實踐操作,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農村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我們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米、厘米、分米這一環節時,我讓學生量一量書的長度,量一量字典的厚度,再量一量自己的身高,作好記錄,然後自己建立自己成長的小檔案,這樣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加強操作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順應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而且能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 三、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
農村的孩子讀書年齡稍小,性格又比較內向,在課堂上,他們不太善於發言,因此,老師就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師生的雙邊活動輕松和諧,教師要善於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展示自我。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要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這樣,學生自然敢於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地張揚。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抱有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態度。 四、幫助農村孩子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有著很大的差別,他們很多東西沒見過,沒玩過,性格也不像城市的孩子活潑。作為農村的數學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有點,創設愉悅的教學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於學習能力少弱的學生,適當降低學習要求,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多用激勵的語言在他們的身上。這樣,孩子就會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從而主動學習數學。
五、適時的口頭表揚和物質獎勵是上好農村數學課堂的「添加劑」
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要「偏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善於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口頭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如:你說得真棒!你的這種做法真好!我為你的這個想法感到驕傲!你可以當小老師了!這些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充滿信心。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獎勵「小紅旗」給學困生,有時候學生表現較為優秀,可以適當獎勵一些學慣用品。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想像力,從而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創新能力。
總之,我們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讓學生把所學知識用於生活,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探究的慾望。讓農村的小學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

閱讀全文

與農村小學數學教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