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小學管理的論文
一、校務管理 1、辦學思想端正,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認真實施素質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質量觀,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堅持依法治校,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不亂辦學,不亂收費,不舉辦「校中校」,不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建立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3、實行校長負責制,完善全員聘用制、崗位責任制。堅持民主管理學校,推行校務公開。 二、教師管理 4、執行教師資格制度,所有教師持證上崗。組織教師進修,開展校本培訓和教研活動,建立集體備課制度。 5、加強師德建設。教育教師遵章守紀,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認真備課、上課、布置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和組織課外活動;尊重學生人格,不歧視、侮辱、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搞有償家教。 三、學生管理 6、德育為首。開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紀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7、規范學生行為。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8、堅持全員育人。學校有健全的黨團和少先隊組織,有班主任制度,有與家庭、社會聯系與合作制度。 四、教學科研管理 9、嚴格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創造條件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有秩序安排教育教學工作,不隨意停課,不組織學生參加商業性的慶典、演出活動。上好體育課、藝術課,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10、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11、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每天在校活動總量分別不超過6小時、7小時、8小時;家庭作業量分別不超過1小時、1.5小時、2小時。 12、建立科學的學校評價制度。評價學生,立足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實行等級記分制,中學推行綜合素質評定。不為班級和學生排名次,不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作為衡量教育教學工作的唯一標准。 13、健全校本教研製度。研究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14、執行學籍管理規定。小學、初中學生免試入學,不留級,不開除。小學、初中每班學生數不超過50人,高中不超過54人。不舉辦復讀班。 五、安全管理 15、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建立校園突發事件預警機制,落實各項應急措施。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 16、定期對校舍、設施進行安全檢查,防火、防盜、防觸電、防滋擾、防中毒、防意外傷害等措施落實到位。加強門衛管理,禁止無關人員和校外機動車輛進入校園。校車必須定期經公安交管部門檢測。組織學生戶外活動有安全措施。 六、校園管理 17、建設平安、文明、和諧校園。優化校園環境,力求凈化、綠化、美化、人文化。校內車輛停放整齊,地面無雜物,牆面無污損。環境布置富有文化內涵,體現教育功能。 七、後勤管理 18、堅持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制訂食堂衛生制度和采購驗收制度,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建立學生宿舍值日制度,保證整潔衛生;建立宿舍管理制度,堅持夜間值班、巡查;建立發生群體性傳染病、食物中毒應急制度,及時採取隔離、治療措施。 19、建立健全學校財產管理制度。建立校舍定期檢查、維修制度,及時消除危房。圖書、實驗儀器、音體美器材、計算機設備等分類登記造冊,定期清查、檢修、維護。民主理財,財務公開。堅持勤儉辦學,反對鋪張浪費。 八、檔案管理 20、建有檔案資料室,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建立學校行政、教育教學、教師業務、學生學籍、師生健康、人事、財務、固定資產、榮譽實物等各類檔案,保管好、使用好檔案資料。 附件:中小學校園管理等十項基本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一): 中小學校園管理制度 一、校園規劃完善,布局合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相對獨立。校園力求做到凈化、綠化和美化。 二、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建立衛生包乾和檢查評比制度,教學、辦公、生活場所衛生責任到班、到人,定期檢查評比。校園環境整潔,無亂堆、亂放、亂建現象。校內排水通暢,道路平整,路面硬化。車輛停放整齊,地面無雜物,牆面無污損,無衛生死角。 三、搞好校園綠化。種好管好樹木花草,無隨意攀摘、踐踏現象。校園綠化與建築布局相適應,綠化覆蓋率達三分之一以上。 四、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環境布置高雅大方,體現教育性;校門端莊,校牌得體,校訓上牆。按規定懸掛、張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地圖、名人畫像、名言警句、師生書畫作品;校園內要張貼《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黑板報、宣傳櫥窗及時更新,內容健康;大力推廣普通話,布告、通知等用字用語規范。 五、凈化校園周邊環境。杜絕學校周圍有毒、有害和污染(包括雜訊)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學校周邊無電子游戲機營業點、歌舞廳等營業性娛樂場所,200米內無網吧。 六、校內商店具有經營許可證,不強迫學生消費,不出售無保質期和過期的食品。
㈡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1
我國小學課程改革研究。
2
論小學班主任工作。
3
小學課外活動的意義和作用。
4
論小學教師隊伍中的性別問題。
5
論小學學制年限的改革。
6
論小學藝術課程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意義。
7
論小學教育方法的改革。
8
興趣小組在小學教育中的實施問題。
9
如何改革小學的考試方法。
10
小學教學過程特點研究。
11
論小學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
12
論小學科學課程的綜合化問題。
13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14
論課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提高和改進教師教學實踐的功能。
15
論國家、地方、學校 課程在小學教學中的實施。
16
談談人本主義管理理論在小學教育中的運用。
17
論小學管理過程的基本環節。
18
談談小學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9
論系統性原理在小學管理中的運用。
20
論反饋性原理在小學管理中的運用。
21
論動力性原理在小學管理中的運用。
22
論能級性原理在小學管理中的運用。
23
論小學教學質量的控制與管理。
24
論小學校長的領導風格問題。
25
論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問題。
26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意義。
27
論小學生德育的特點。
28
論小學美育的途徑和方法。
29
論小學體育的內容和方法。
30
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㈢ 求一篇小學教育管理概論小論文
初學這些議論文的操作方法,
可以從模仿開始。以一篇文章為例。最典型的是吳晗的《談骨氣》 :
1.引論部分:開篇提出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接著,用孟子的話解釋論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本論部分:用三個事例分別證明論點:文天祥的富貴不能淫;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貧賤不能移,聞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3.結論部分:解釋當今無產階級的骨氣並發出號召。
三個部分之間都有過渡:在引論和本論之間有「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他積極的教育意義。」引出下面三個事例的敘述。本論和結論之間有「孟子的這些話,雖然在兩千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在,還有他積極的意義。」進行過渡。
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間,有「另一個故事」「還有個例子」進行過渡。這些過渡句,使文章渾然一體。
三個部分分別回答了三個問題:引論部分解答 「是什麼」的問題;本論部分解答「為什麼(有骨氣)」的問題;結論部分回答「我們怎麼辦」的問題。
三個事例都是概括敘述的,每個事例的後面都有幾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闡明了事件所包含的意義,把事例緊緊地扣在論點上,是論點和論據聯系的紐帶,否則就就事論事,論點和論據脫節了。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列舉事實材料和運用邏輯推理,來闡發,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表明對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各行各業的人為了接受或表達思想,都需要經常閱讀和寫作這種文體。
一篇議論文,通常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大要素。論點是議論文所闡發的思想觀點;論據是文中用來證明論點的根據;論證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關系的揭示。這三者的緊密關系,構成了一篇議論文的主體。
㈣ 小學教育教學論文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模式探索
摘要:我校語文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質量。「創設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在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下,讓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主動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且通過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深化學生的認識,最終使學生能夠主動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講授灌輸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創設情境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自主探究與交流合作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個階段,可以依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實際情況,將兩個階段合起來進行。
關鍵詞:創設情境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模式
(一)模式的理論基礎及指導思想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教師和同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灌輸知識的方式,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主動獲取知識。
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我轉變了教育觀念,將課堂教學變成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之間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交流關系,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探索者和創造者。我們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提煉,依據學科特點,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和歸宿,構建了「創設情境—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模式,這種教學能讓學生逐步由以教師主導的「他主學習」,走向以獨立自學為主的「自主學習」,最後達到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的目的。
(二)模式的教學程序
「創設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學流程如下:
教師 學生
創設情境 明確目標
分層指導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總結評價
1.創設情境:通過各種手段,創設生動、具體的語言環境,拉近語言學習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使死的語言成為活的生活。教師可以通過圖片、錄像、動畫片、學生表演等多種方式,以活動為載體,設疑激趣,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如在《ai ei ui》一課識字部分的教學中,導入時播放《春天在哪裡》的音樂,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慾望。並利用書中的情境圖和兒歌的表演,讓學生在愉悅之中鞏固了知識。
2.自主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知識,教師分層指導,有針對性地啟發、引導學生圍繞目標進行觀察、閱讀、思考、嘗試、聯系等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去分析、解決問題。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他們的知識經驗是在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為此,在教學中必須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提供給學生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最初教師的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後逐漸減少,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我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運用原有經驗來記憶字,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如在識「白」字時,學生利用已有知識來學習,有的會聯系英語中的「white」來記憶;有的從字形上觀察說,白字像一個打開的易拉罐,當我喝飲料時,就會想到這個字……學生不但思維更加活躍,而且在自主探究的學習中掌握了學習的方法,也增強了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好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多邊共同研討活動,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迸發出靈感的火花,從而體驗成功的樂趣。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討論,包括同桌互幫式、四人小組研討式、多人小組寫作式和全班合作式等,為學生充分表現、合作和探究搭建舞台。根據學習的具體內容及具體條件,安排學生自由發言,也可以在小組交流,然後派代表在全班匯報。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對討論中所提出的疑問,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認識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發展多向思維。師生關系應是解決難題的合作關系,教師要善於運用誘導的語言,緊扣目標,引導學生逐層深化,激活學生的思路。
在實際教學中,創設情境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自主探究與交流合作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個階段,可以依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實際情況,將兩個階段合起來進行。
(三)模式的教學策略
1.氛圍和諧的策略。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模式,應建立在新型的師生關繫上,為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平等、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要與學生互動,要用商量的口吻和學生對話,要用激勵性語言來鼓勵評價學生,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植自信,獲取成就感。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成為學生學習的朋友。
2.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
實施這一模式的關鍵是問題情境的創設,問題情境的設計不單單是問題本身的設計,還包括問題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可採取:
(1)聯系學生原有知識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
(3)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3.群體討論。
4.交流合作策略。
(1)教師應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組,提出討論,交流的內容和要求並加以有效指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在討論中設法把問題一步步印象加深,要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自己去糾正和補充錯誤的和片面的認識。
(2)形成合作學習的氛圍,加強生生之間、群體之間的交流和問題,可擴大參與面,組織組際交流、互查、競賽討論等。
(四)教學模式的評價
1.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一教學模式,其突出特點是在教學活動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2.閃現學生個性。
通過情境的創設,學生閃現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策略,能表達出不拘泥於常規的思路和方法,嘗試多向思維,敢於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
3.凸現學生創新性。
在學習中,學生敢於質疑問難,敢於標新立異,有競爭意識。
4.體現合作成功。
這一模式,通過「學習共同體」實現人與人的溝通,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在相互表達、交流、評價、吸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
5.構建了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平等、多向的思維交流,師生互動,教師能尊重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構建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五)模式的特點及優勢
「創設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在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下,讓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主動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且通過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深化學生的認識,最終使學生能夠主動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講授灌輸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改變了課堂教學面貌,實現了五個轉變:(1)變僅以掌握課本知識為目的為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充分和諧地發展;(2)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為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究式學習;(3)改變追求唯一結論的封閉式教學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互相研究,進行多向思維,鼓勵標新立異的開放式教學;(4)變教師講學生聽的靜態教學為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實踐活動的動態教學;(5)變教法的單一性為多種方法結合,綜合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在教學中創造性地利用。
參考文獻:1、《教育理論》
2、《教學法研究》
㈤ 小學教育管理畢業論文寫哪一方面的好怎麼選題呢
小學中等生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這個題目還不錯的,可以借鑒。開始我也不會寫,還是學長給的莫'文網,很專業,沒幾天就發我了。
思路是。中等生在教育管理中的現實地位及原因分析。從班級管理
中、課堂教學中、課後輔導中、參與活動中分析了中等生所處的地位。最後提出了解決方案。
㈥ 關於小學教育論文
當前中小學教育管理中亟待關注的幾個問題
摘要: 體現著時代精神的課程理念其 代寫論文所倡導的觀念、行為上的諸多轉變不僅局限於教師和學生這一層面,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也必 須 選准新的立足點,本著有利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 「人、校」共同發展的根本宗旨,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實施民主管理、「人本管理」,營 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構建「綠色」管理制度,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
關鍵詞:課改;學校管理;問題
新的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觀念、行為上的諸多轉變並不僅僅局限於教師和學生這一層面, 學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為也要發生相應的變革。沒有與之相應的管理理念、管理行 為的支撐與保障,新課程的實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名副其實。
從一些工作現象的分析反思中可以看出,我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為已經明顯滯後,管理問 題瞬時凸現出來。如:重製度忽視人文關懷,重經驗忽視方法創新,重硬體忽視軟體建設, 重形式忽視管理實質等等。對照新的課程理念,就會發現我們在管理中有很多陳規陋習,如 果不加以調整、改變,勢必制約新課程的實施以及學校的發展,甚至教育的發展,危害不言 而喻。可以說,新課程讓學校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面對新課程所引發的諸多新的變化、新的情況以及新的問題,管理者必須 本著有利於學校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人、校」共同發展 的根本宗旨,選准新的立足點,賦予管理新的內涵,創造管理新概念,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 層次和管理效能, 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保駕護航。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的學校管理應亟待關注如下問題 :
一、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關注學校定位,對學校缺乏一個整體的盤點,推著乾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也 是學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課程理念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即只有從實 際出發,找到促進自己發展的「第二曲線」,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這就需要對 學校進行准確的定位。
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是一個關鍵環節,是學校追求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的起點,它 關繫到學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設計並制定出與自身相吻合的發展戰略。因為只有明確了 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地、創造性地開展好各項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 性。
准確為學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驟:首先要進行戰略分析,對學校內外部環境進行系統思 考 、整合分析。這包括三個方面:(1)把握社會的客觀需要。即:了解社會的發展形勢及對人 才培 養的需求,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總體趨勢和動向,教育改革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以及 所在社區的發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觀趨勢。所謂「跳出學校看學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 這個道理。(2)正視學校的辦學條件。即從學校實際出發,對學校的文化傳統、社會形象、 學校特色以及師資隊伍、生源狀況、教學設施、設備條件、資源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3)遵 循教育的客觀規律。這是學校正確定位的基礎。然後,根據這些實際狀況,採用「SWOT 策 略 分析法」,從S(優勢)、W(劣勢)、O(機遇)和T(威脅)四個方面對學校現狀進行細致分析,從 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創建理想的辦學模式。其次要釐清辦學理念,擬定出極具發展空間的 學校規劃。辦學理念是貫穿學校工作始終的一條主線,是「靈魂」,用明確的辦學思想去統 帥學校的各 項工作,指導、規范教育行為,這應成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說,這也是決定辦 學層次高低的標尺。所謂「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深刻含義正在於此 。時下,課改給了學校發展極大的自由度和極大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用先進的理念貫穿 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促進學校的目標達成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實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並不是新生事物,雖然被經常提及,但它沒有真正地在管理過程中生根發芽,在現 實中往往是流於形式,有名無實。究其根源是受傳統的管理觀念束縛太深,習慣於權力支配 、無條件服從這樣落後的管理方式,極大地扼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 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其實,教師不僅僅是被管理者,同時也是管理者,具 有雙重身份。要實現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須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本的主體思想,營造一個寬松 的管理和心理環境,喚醒廣大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讓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充分 發掘他們的潛能,這才是提高學校管理質量的根本保證。高效益的管理,有賴於大家的相互 尊重、共同參與、團結協作。所以作為管理者應轉變「家長式「的工作作風,打破單一的、 封閉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強民主意識、團隊意識,採取柔性的、 開放的管理策略,把廣大教師當作合作夥伴,與教師進行廣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討,最大 限度地實現教師的「參政」、「議政」、「創新」、「求異」,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 斷完善工作目標和任務,從而取得最大認同和理解,這是暢通管理渠道、保證目標實現的重 要前 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動中謀求統一的過程,教師如果不再只是被動 服從,而是主動適應,管理才會有質的飛躍。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極致
「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基於此點,關注教師的成長,立足 於發現人、培養人、促進其專業化發展應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 說的那樣:管理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做了什麼事,而在於發現了多少人和培養了多少人。
反思我們的管理實踐,凸現的是教師的工具價值,即把教師當作完成學校目標的工具,沒有 全面地關注教師的需要、成長和發展,忽視了對教師的發現和培養,或者說僅僅維持在低效 的培養水平上。這無異於慢性自殺,因為教師隊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 世界一流大學的本質指標只有一個,就是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難理解「 立足於發現、致力於培養」該有多麼的重要。所以作為管理者,更多考慮的應是如何造就一 支專業化的隊伍,如何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觀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師,如何根據 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優勢,制定出因人而異的培養規劃,如何按時代的要求,促進 他們的專業化發展。尤其在課改的起始階段,管理者面臨著諸多難題,例如,研究型教師 的培養、教師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信息技術等新的技能培養等等,都需要 一個一個地去攻破,只有這樣,教師的工作能力才會與日俱增,教師的整體實力才能不斷攀 升。
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學校是培養人、教育人、促進人不斷發展的文化場所,它應該追求一種文化品味,體現一種 特有的文化氣息和文化底蘊,從而達到時時引導人、塑造人、實現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進 一步地推動學校的發展。
受一定的認識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學校硬體設施的建設上,雖說這也 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僅強調物質建設未免有些偏頗。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應在建立學習 型組織、建設學習化校園上多做文章,創設開放、寬松的交流空間,開展各種科研活動,開 設豐富多彩的論壇、辯論會、信息發布會等,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學術氣、書卷氣,體 現出一種文化追求,這對師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的發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文化氛 圍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需要幾代的管理者 和廣大教師共同為之努力奮斗,才能不斷豐富其內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綠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種常規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學校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的全 面推進,我們不難發現,舊的制度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學校管 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筆者認為,重建管理制度應體現「綠色」宗旨。所謂「綠色」宗旨,意指新課程下的管理 制度要充分體現人性化的思想,立足於催人奮進、共求發展這樣的主題,要充滿生命的活力 。 具體說,有兩層含義:一要「新」。即總體上要符合時代精神和課改的指導思想,要體 現學校的管理意圖,引導、矯正教師的教育行為,充分 發揮制度管理的導向功能。二要「活」。即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可隨時根據形勢變化以及實 際狀況進行微調,同時還不束縛人的手腳,有利於教師的探索和創造,有利於教師的進一步 發展,充分發揮制度管理的激勵功能。
總之,重建制度是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過程中要廣泛徵求教師的意見 和要求,取得目標上的認同,本著促進人、發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煥發新的活力。
㈦ 小學班級管理論文 淺談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
小學是每個社會個體第一回真正全面系統學習知識的地方,小學低年級更是社會個體系統學習知識的啟蒙地。班級教育管理是學校教育的基本方式,抓好了班級管理就是抓好了學校的教育管理,而抓好小學低年級的教育管理更可以為抓小學的教育管理打下扎實的基礎。正確認識小學低年級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正確看到小學低年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特別是農村小學低年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思考解決農村小學低年級教育管理問題的一些好辦法,確實是我們每個農村小學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的重要作用
1.抓好小學低年級的教育管理有利於促進人才的培養
現在的班級管理,班主任大多事無巨細,一統到底,形成了老師怎麼說,學生怎麼做,即使有班幹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師助手的局面。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一教育思想告訴我們:自我教育是學生個性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放班主任,使班主任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抽身出來,進行學生的思想引導、心理疏導,有更多的精力去備課上課,更為主要的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有利於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學校管理工作如果要與素質教育接軌,就必須對學生進行主體性管理,使作為管理實踐活動的學生,能夠通過對道德原則、學校規章制度的積極、主動的、理性的思考後自主、自覺、自願地作出道德選擇和道德行為,達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性道德素質。「管」是為了「不管」。班主任要努力實現角色的自我轉變,由牧羊人到領頭羊,實現班級學生的自我管理。因此應該從低年級起就抓住個體,促進每個學生文明行為和文明習慣的養成,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綜合管理能力,由依賴性向獨立性過渡,從而由點及面,形成自主管理。從而促進人才的培養。
2.抓好小學低年級的行為管理有利於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
一個咿呀學語的兒童,學校對他來說是一個既神聖而又完全陌生的地方,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上過學的人都會有切身的體會。尤其是農村六七歲的小孩,由於他們大都均沒有過幼兒園教育的經歷,所以尊守紀律和自理能力相對較差。走進教室,不是忘了拿書,就是坐錯位置,有的甚至就不知書包帶沒帶來或乾脆弄丟了,就更不用談遵守課堂紀律和上課時姿勢正誤了。可以說,在農村小學的一、二年級,老師都要拿出很多的時間來教育糾正孩子們這些行為方面的東西,使他們養成較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這可以使他們的一生受用。
3.抓好小學低年級的安全管理有利於促進農村的和諧穩定
目前我國有農村人口九億多,這么大的人口基數也就意味著有相當龐大數量的農村兒童就學的問題。隨著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和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現今農村獨生子女的比例也在進一步加大,這也意味著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農村的兒童也像城裡的孩子一樣成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太陽和家庭的焦點,城裡學校放學後爺爺奶奶接孫子孫女的現象在農村小學也逐步出現。尤其是低年級的兒童,放學後家裡來人接的比例更加大。試想一下,如果他們中誰在學校學習時,有頭破血流,或者更嚴重一點說被不法人販抓走了,將會對學校、家庭和整個農村造成多大的損害。
二、農村小學低年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1.教育教學資源的欠缺
農村小學是為廣大農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資源地方,隨著教材改革,基礎教育課程的逐步推進和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慢慢普及,農村小學對於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教育教學資源是否豐富直接影響著該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但是從總體上看,眼下能夠完全適合我國農村小學教育教學需要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總量非常缺乏而且質量不高,有效的應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較低。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而且這已經成為約束農村小學教育發展的主要瓶頸。
一個多月前,全鄉有近十名老師來我校上轉正課,可是我校的多媒體教室只有一個,當時就採取了抽簽的方式決定,抽到的就使用多媒體,很多教師都准備了多媒體課件,但他們卻不能使用,效果可想而知。位於市郊區的我校都如此,偏遠農村小學的教學設施更是落後之至,現代的教學設備嚴重缺乏,有的學校甚至只有錄音機、小黑板、簡單的投影儀等設備,讓很多教師所學到的現代教育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都付諸東流,無法大展身手;學生手中所發的《信息技術》自然而然成了一本擺設。
2.農村小學的辦學不平衡以及規模萎縮
現在的村級小學布局並不合理,點多面廣,辦學規模日趨萎縮。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了讓孩子從小就脫離相對落後的村級小學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從小就能夠獲得更加良好的教育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以適應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於是,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進教學質量更好的城鎮學校、鄉中心小學就讀,甚至進城鎮陪讀。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父母們選擇了讓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讀。諸多地方政府對打工子女入學政策開始放寬,開始接納這些孩子進入當地公辦學校就讀。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村級小學學生數量自然逐年減少、規模日漸萎縮。目前我國過於分散的村級小學布局使學校人數相差過分懸殊,客觀上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和教育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㈧ 什麼是小學教育學論文
1、小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在小學(某某)學科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研究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德問題研究
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習落後學生積極性的研究
改進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論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的藝術
(某某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試論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試論小學生(數學,語文,自然....)自學能力培養
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
試論小學生自然課實踐能力的培養
試論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論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
論小學生愛家鄉品質的培養
試論學生中獨生子女愛他人品質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
論("我"或某某教師)在小學(語文,數學,自然....)學科中教學的特色
教師期望在小學生發展中的作用
試論小學生的合作學習
試論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
試論小學生綜合性學習
試論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論活動課程評價的理論與實施
小學班級建設中學生幹部選拔與培養
論優秀班風的建設
在開展班級活動中預防危險事件發生的理論與實踐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生(語文,數學,自然,英語,音樂....等某學科)能力發展的評價研究
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研究
論小學生作業批改的藝術
小學教學中的考試改革研究
校本課程的研製與發展
小學各科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材分析,網路資源分析,教學軟體分析,課外讀物分析等)研究
"大語文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
語感與小學語文教學
口語交際與小學語文教學
論文寫作要求:
選題:根據建議選題,學生與指導教師商議,題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難以駕御
結構:按照《畢業論文寫作》要求,要結構完整,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前言(論證選題意義,目的,范圍,簡述前人研究情況和自己論文研究重點),正文,結論,引文注釋(腳注),參考文獻(10篇以上).以上內容缺一不可.
論文寫作邏輯清晰,內容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