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學前教育小學化

學前教育小學化

發布時間:2020-11-28 11:59:54

1. 小學化教學對學前教育的危害有哪些

1. 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 ,這種違背規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到能寫好的年齡),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幼兒天性是愛游戲的,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游戲中進行。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的讓孩子寫字、算數,剝奪幼兒游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3.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決定了他們還不是「坐下來學習」意義上的學生,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經系統的傷害,使孩子變得表情呆板;過早過多的進行規范性學習,不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上的不良症狀的產生, 給幼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4.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過早的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准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讓幼兒寫、算,進行強制性的學習,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孩子變得像「小大人」,呆頭呆腦。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則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的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而正規的幼兒教育,教師每設計一個游戲活動往往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孩子在這種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活動中變得越來越健康、活潑、聰明,比那些會寫多少字、會算多少數的孩子在正式上學以後更有潛力。

6.忽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識的准備問題,而是孩子是不是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是否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否引發了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是否幫助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是否培養了孩子知識的遷移能力,是否幫助孩子樹立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否教孩子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教孩子學會探索、學會合作等等。而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鍵期在學前,這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點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養成會使孩子終生受益。從孩子的終生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講,培養孩子學會認識、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是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長基礎,這些遠比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更重要,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

7.拔苗助長,對幼兒入小學後的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許多家長不懂得學前教育應該教孩子學什麼,而是提前把上小學才學的知識硬填給孩子。學前階段的孩子無論智力和能力都夠不上,所以必定學不好,其結果是使孩子掃興和反感,再加上家長的責罵和老師的批評,孩子厭學是必然的。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對孩子極大的傷害,無異與拔苗助長。有的孩子即使勉強學了,但入小學後成績也未必好。到了小學再學就等於留級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無新鮮感。無味枯燥的重復使他們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專心聽講,養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做小動作、不完成作業等不良的學習態度,反而影響了所有學習任務的完成,成了老師和同學眼裡的「差生」,從而使孩子產生對學校、對學習的厭惡、厭煩情緒。許多家長總是埋怨孩子不學習,不爭氣,其實最該檢討和受到責備的正是我們家長自己,孩子本來是棵好苗苗,卻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給「拔」得「蔫」了甚至「枯」了,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個大早」卻送孩子「趕了個晚班」。

總之,學前教育「小學化」對我們的孩子百害而無一利。務必引起各級領導,幼兒教育工作者,幼兒家長的關注。

2.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危害

1、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這正如還沒有長出牙齒的嬰兒,非要他吃堅硬的食物一樣,這種違背規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到能寫好的年齡),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幼兒天性是愛游戲的,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游戲中進行。

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的讓孩子寫字、算數,剝奪幼兒游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3、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決定了他們還不是「坐下來學習」意義上的學生,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經系統的傷害,使孩子變得表情呆板;過早過多的進行規范性學習,不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上的不良症狀的產生,給幼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4、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的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准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讓幼兒寫、算,進行強制性的學習,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孩子變得像「小大人」,呆頭呆腦。

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則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的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學前教育「小學化」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

而正規的幼兒教育,教師每設計一個游戲活動往往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孩子在這種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活動中變得越來越健康、活潑、聰明,比那些會寫多少字、會算多少數的孩子在正式上學以後更有潛力。

(2)學前教育小學化擴展閱讀:

國家教育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范辦園行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提出了全方位的標准和要求。

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

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予以治理。

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針對幼兒園不能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要引導幼兒園園長、教師及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堅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學習興趣和需求,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促進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進行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究。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

對於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的教具、游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強健體魄、自主游戲的教育環境的,要調整幼兒園活動區域設置,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

並配備必要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具、游戲材料、圖畫書;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資源,遴選、開發、設計一批適宜幼兒的游戲活動,豐富游戲資源,滿足幼兒開展游戲活動的基本需要。

3. 學前教育小學化危害

孩子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孩子健全性格的發展,咕嚕咕嗞繪優質聽讀推廣家,可以幫助孩子順利對接小學

4.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成長帶來哪些影響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成長帶來的影響有:

一、不利於幼兒的身體發育。

學齡前幼兒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如果強制要求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他們大腦就容易疲勞,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傷害,使幼兒表情變得呆板。

把幼兒長時間封閉在教室里,束縛在座位上,限制了幼兒活動的自由,使幼兒缺乏骨骼和肌肉運動,會使幼兒過早產生駝背,不利於幼兒骨骼、肌肉的發育。長時間看書,容易導致近視。

二、扼殺了幼兒成長中所必需的天性的成長。

幼兒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動,他們對什麼事物都懷有一顆好奇的心,充滿好奇感,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得到樂趣,得到知識,但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卻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少動少玩。

這不僅扼殺了幼兒的天性,而且還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以及自由游戲和玩耍的權利,嚴重的影響了幼兒正常、健康的身心發展,影響了幼兒積極樂觀、開朗自信、自強自尊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阻礙了智力的全面發展。

忽視了語言能力、探索能力、運動能力、審美能力、音樂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想像力、創造力及觀察力等各類能力的發展。在幼兒階段進行小學化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方面的智育,這種只重視單方面智育或某種單一技能發展的教育,實質上是忽視了人的全面性發展要求的。

四、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幼兒園應該成為幼兒的樂園,游戲、玩耍應該是他們在幼兒園里的主要活動。要在玩耍中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培養他們堅韌的品質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才是幼兒園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

五、增加了幼兒的厭學情緒。

每個年齡段都有之相對應這個年齡段的任務,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過早的將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都學完了,那麼孩子上小學以後將會失去新鮮感,剛上小學就沒有了新鮮感,那就更不要說學習興趣了。

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小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才是學習習慣的養成。

5.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一)行為規范方面

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不少幼兒園將小學對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搬到幼兒園來,嚴加管束。比如對老師要絕對服從,要馴順聽話,不許頂嘴,不許辯解,不得沒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不許說話,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問題要舉手;課間不許追逐打鬧,不許跳躍奔跑,不許高聲喊叫,要安靜地休息或做游戲,做好上下一節課的准備。

(三)影響幼小銜接工作的正常進行。

由於剛進小學的一年級新生有一部分學過拼音、寫字,有的甚至還會加減乘除,導致班上學生學習進度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教學計劃。而讓小學教師更為苦惱的是,因為幼兒園教師與小學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上的種種不同,造成教學不到位,使一些孩子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如寫字姿勢不正確、筆順不對、發音不規范等等,入小學後需花大力氣進行矯正。在幼兒園接受「小學化」教育的孩子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由於這階段的課程他們已經學習過一遍,所以暫時相對會比接受正規幼兒園教育的孩子學習上感覺輕松一點,但孩子對重復的東西不感興趣,學習不用功,上課不專心,有的甚至由此養成上課走神的不良習慣。接受正式幼兒園教育的孩子則在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明顯優於提前接受「小學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 如何解決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的問題

【摘要】幼兒園教育日益小學化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無論是大中型城市,還是像武鄉縣這樣的全國貧困縣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一問題,本文結合武鄉縣實際情況,運用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幼兒園教育內容等專業知識,以及分析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等方面進行論述。【關鍵詞】防止 糾正 幼兒園 小學化【正文】
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這種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需要教育部門、家長、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及具體體現
(一)幼升小時的入學考試即應試教育成誘因
新聞報道,某小學在「幼升小」入學考試中,許多試題不但孩子答不上來,連家長也被難倒了。面對這些試題,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知識,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話,那還有必要上學嗎?難道在幼兒園提前學習掌握小學知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嗎?這種應試教育是中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但是這種應試教育已逐步影響到幼小單純的幼兒。(二)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焦慮
有部分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迎合家長對孩子發展的需求,無論從辦學形式還是內容都注重知識的傳授。很多大班或學前班只重視周期性短、能突顯孩子的外顯行為,而輕視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危害
(一)對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發展有害
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二)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三)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三、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思考及幾點建議
(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學習學前教育知識,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家長應首先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科學的、現代化的兒童觀。應重視對兒童良好身體素質的培養。也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二)應試教育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步改革。只有淡化以分數論高低的應試教育,才能把幼兒從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發揮幼兒的潛力,讓他們在一個寬松、愉悅、自由的氛圍中,身心得到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的應試教育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對新型人才的需求。(三)幼兒園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幼兒為中心進行施教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繫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象。

7. 為什麼要防止學前教育小學化

不符合學齡前孩子成長規律,咕嚕咕嗞繪可以幫助孩子順利接小學

8. 什麼是學前教育的「五大領域」

學前教育的「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幼兒園的教育回內容是全面的、啟答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兒童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8)學前教育小學化擴展閱讀

1、健康:保證孩子身體健康,情緒愉快;生活、衛生習慣良好,簡單生活自理;學習保護自己;體育活動。

2、語言:講話禮貌;能傾聽,能理解;清楚表達自己所想;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3、社會:有自信心;互助、合作、分享;遵守行為規則;不怕困難,初步責任感;愛父母、長輩、老師、愛祖國、愛家鄉。

4、科好:奇心和求知慾;動手動腦;交流與探索;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環保意識。

5、愛藝術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藝術表現。

9. 學前教育小學化利大於弊

1、違背了教育規律。學前教育應以玩耍游戲活動為主,因為這是由幼兒的特點決版定。學前教育「小學權化」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剝奪了本屬於幼兒的童真童趣和玩耍游戲的權利,這樣做會影響幼兒心理健康。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教育並非越早越好,順應成長規律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教育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一輩子的發展。

10. 怎樣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教育事業的深入推進,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戰略目標和「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根本要求」的工作方針。學前教育是獨立的教育階段,有獨立的教育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教育教學方法。但長期以來,人們卻把學前教育當作單純的小學預備教育來對待,形成了嚴重的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已成為嚴重危害兒童健康成長、貽害兒童終身的重大社會問題。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的主要表現
學前教育「小學化」是指把幼兒園、學前班的幼兒當作小學生來對待,按照小學的教學方式和管理方式來實施教育的做法。簡單地說就是把幼兒當成小學生來教育。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教育定位和教育目標「小學化」
把學前教育定位為小學教育的預備教育上,重點強調學前教育隸屬於小學的附屬性。多數家長和一些幼兒教師認為,接受學前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獲得具備上小學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很多幼兒園無限拔高幼兒園培養目標,不適當地提出入小學前要學會千以內的加減法、認識一千個漢字、背誦幾百個英語單詞等。
2.教育內容「小學化」
因不屬於義務教育,我國學前教育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規范教材,絕大多數幼教機構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學要求選擇教育用書,導致教學內容五花八門,教育質量參差不齊。比如,有的幼兒園就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規定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演繹為五個學科,並按此設計幼兒園課程,要求學拼音識字、計算乃至學鋼琴、繪畫等。有的幼兒園甚至大量開辦幼兒特色班、特長班等。
3.教育行為規范「小學化」
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要以學為主,上課要專心聽講,端正坐姿,不許說話,更不許做小動作;對教師要絕對服從,不許辯解更不許頂嘴;課間不許追逐打鬧,要安靜地休息或做游戲,做好上下一節課的准備等。
4.教學活動「小學化」
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實行單一的集中教學,游戲及其他活動未得到足夠重視,對全班幼兒以同樣方式與速度學習同樣內容,忽視個別差異;在授課方式上,以教師集中講授知識為主,缺少游戲;在溫習功課上,安排大量家庭作業,甚至打分、寫評語等。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1.嚴重危害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在6歲前,幼兒的身體機能和神經系統在快速發育,如果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同時,「小學化」教育單純注重知識傳授,輕視乃至忽視了幼兒良好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僅貽誤了幼兒良好習慣發展的關鍵期,還會增添幼兒的心理壓力,影響身體健康。
2.容易誘發幼兒的厭學傾向
學齡前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無意識的,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學會與他人交往、享受各種感性體驗,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在幼兒的身體發育、智力水平還不具備系統學習能力的情況下,讓他們去有意識地花大力氣學認字、學計算、學英語等,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還會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甚至會出現畏學、厭學情緒。
3.容易扼殺幼兒的潛能
「小學化」在教學實踐中強調的是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力、能力的全面開發,久而久之,幼兒的這些潛在能力被禁錮、定型,對以後的全面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4.容易使幼兒養成不良的學習態度、習慣
幼兒園推行「小學化」,小學一年級時學的內容在幼兒園大多學過,幼兒覺得教師講的內容不新鮮,也就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養成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的不良學習態度。但當他們面對新的學習內容,又會產生不適應,易出現學習成績下降、急躁,甚至厭學等情況。
三、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成因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幼兒園的原因,有家長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也有教育主管部門的原因。
1.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受「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有的家長和教師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就開始發掘孩子的「潛力」,將識字多少、計算能力高低作為衡量標准,這就促成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社會環境。
2.幼兒園辦園宗旨不端正
很多幼兒園出於生存的需要,不顧「培育全面發展的幼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辦園宗旨,而是一味「向錢看」,開設一些不符合兒童健康發展的課程,並以此作為「辦園成績」來炫耀。
3.「幼小銜接」機制缺乏
盡管我國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小學入學不許考試,但仍有部分小學為獲得較好的生源而進行了入學考試或入學面試,並按考試成績分班。在這樣的入學壓力下,幼兒園不得不配合小學的要求而提前進行小學階段的教育。
4.幼兒園教材脫離幼兒教育實際
目前我國教育部門對幼兒教師參考用書、幼兒教材尚未做出統一規定,導致幼兒教材市場化,幼兒教師參考用書良莠不齊,多數教材嚴重脫離幼兒身心實際和認知能力實際。
5.教師專業素質低
大量私立或農村幼兒園的教師乃至園長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幼兒師范教育,他們難以認識到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實踐中很容易將小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帶到幼兒園,致使幼兒園教學出現小學化傾向。 四、遏制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措施
1.改變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錯誤認識
目前,「學前教育是小學的預備教育」「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等錯誤認識在學生家長和從業教師的頭腦中普遍存在。其實,學前教育是一個獨立的教育階段,其教育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教學評價、師資隊伍、管理制度等都有其獨立的要求和標准。它既不是小學的附屬教育,也不是小學的預備教育。因此,要解決「小學化」問題,就必須從理論和政策上科學地區別幼兒園與小學的地位、性質、任務、目標、內容、教學方法等,牢固確立幼兒園教育的獨立地位和性質;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使全社會樹立學前教育不是小學預備教育的理念。
2.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監管、打擊力度
學前教育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長期以來,政府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投入和管理缺位直接導致了幼兒園錯誤的辦學傾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切實承擔起職責,制定規章或辦法,提出要求,制定措施,加大「小學化」治理力度,規范幼兒園辦學行為。強化幼兒園評估年審機制和督導監督,對「小學化」傾向嚴重的幼兒園實施誡勉或警告,要求限期整改直至取消辦園資格。要通過定期座談、接受投訴等方式,強化對幼兒園的日常監督、檢查,促進幼兒園端正辦園方向,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3.規范學前教育教學內容
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很容易使幼兒教師甚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都認為把幼兒教育劃分為「五個學科」或是「五門課程」,並以此為依據去教授幼兒「學習」這五種技藝。建議把「五個領域」改為「五個方面的學習活動」,就更容易理解;在幼兒園教材使用上,建議教育部門制定全國或地方性的幼兒園課程標准,編寫統一教材。在正式教材使用之前,各級教育部門要對幼兒園使用的教材實行審定;各幼兒園要提供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玩教具和游戲材料、兒童讀物和室內外設備設施,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
4.不斷提高幼兒教師專業素質和教育實踐能力
幼兒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家長和教師,而教師又是重中之重。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大對幼兒教師培訓的經費投入,定期開展學前教育理論學習和業務交流探討。要通過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走出去」的辦法,學習先進的經驗和做法,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和業務指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研活動,逐步使師資配備走上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的軌道。

閱讀全文

與學前教育小學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