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幼兒園該不該小學化
答--這是非常好的命題。沒有學前教育的詞語,有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幼兒園小學化就對孩子的不尊重,這是因為孩子載-6周歲 的時候主要是玩耍中學知識的,現在就有在孩子3周歲的時候就小學化的教育進行教育,是孩子蔥周歲就背上「學習的重任」,家長 給如何的想呢?
Ⅱ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透析及對策研究緒論怎麼寫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透析及對策研究 摘要:「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頗能蠱惑人心的口號,像魔咒一樣不斷地把孩子們的「起跑線」向前推移。於是,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不可遏制地蔓延開來,幾乎成為學前教育的常態。特別是近幾年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形勢日趨嚴重。學前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小學化,往往會使孩子生理和心理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後果。學齡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生活應以游戲為主,過早給孩子立下太多不切實際的規矩,將不可避免地給孩子帶來生理和心理壓抑,使孩子產生反感心理,造成孩子情緒不安與不合群,從而使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受到摧殘。當前,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教育教學方法問題,已成為國家高端會議、中央領導、專家、學者高度關注的問題,成為教育界內外,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筆者試從學前教育「小學化」表現、原因及危害、對策研究幾方面與廣大幼教工作者做簡單交流,以期就對此問題的研究有所裨益。 關鍵詞:學前教育 小學化 原因透析 對策研究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及危害 學前教育「小學化」,簡單地說,就是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將幼兒置於和小學一樣的教育環境中,運用小學的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進行小學化教學。學前教育「小學化」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一個老問題。最近六、七年,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化,普遍化,「這種傾向漫延城鄉、日趨嚴重、愈演愈烈,如不加以及時糾正,勢必會成為一個違背學前教育規律、嚴重危害兒童健康成長、貽害兒童終身的重大社會問題」。國家教委原副主任的柳斌曾專門講到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他指出,目前有一些幼兒園存在著無視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幼兒教育規律的傾向,片面地向孩子填塞各種知識;有的地方對發展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存在著錯誤理解;僅僅重視「課堂教學」,忽視把教育寓於各種活動之中;只重視智力開發,忽視體質和品德的健康發展。根據我的觀察實踐以及對相關理論的研究,我認為學前教育「小學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教學目標上,一些幼兒園無限拔高幼兒園培養目標,以強調幼小銜接作為學前教育的基本培養目標,不恰當地提出入小學前要熟練掌握100以內加減法運算、認識1000個漢字、背誦60首唐詩、記住幾百個英語單詞。在教學內容上,很多幼兒園將學習領域學科化,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規定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演繹為5個學科,按照學科知識體系設計幼兒園課程。在教學活動中,實行單一的集中教學,讓全班幼
兒在同一時間內以同樣的速度學習同樣的內容,忽視幼兒發展的個別差異。作息時間也不遵守幼兒一日活動規范,按小學課表,上午3-4節課,下午2-3節課,按每節課40分鍾上課。 學前教育「小學化」是典型的「拔苗助長型教育」。兒童的發展必須在生理成熟的基礎上進行實時、適度的訓練,不能隨意逾越其認知發展階段。在幼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之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直接後果是強制性延長幼兒學習的專注力,增加兒童神經系統的負擔,長此以往,必然會傷害兒童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嚴重危害幼兒身心健康。 (一)小學化傾向幼兒的身體發育有害 幼兒教育「小學化」剝奪了幼兒游戲和動手操作的機會,也就剝奪了幼兒大腦神經元受到豐富刺激的機會,阻礙了神經元的生長形成,進而阻礙了幼兒大腦發育的發達。幼兒正處於身體早期發育成長期,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將會嚴重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成長。要培養完整的兒童,對幼兒的教育必須是多方面的。因為人的大腦的完整發展本身需要多方面的刺激,有了多方面的刺激才能使各腦功能區的神經細胞不斷地形成復雜的聯系,單項內容的訓練不利於大腦的完整發展。而學前教育「小學化」恰恰只重視幼兒的智力發展,尤其是只重視幼兒寫字,算題等單項內容的訓練。 (二)小學化對幼兒的心理成長有害 幼兒正處於身體早期發育成長期,身心極為脆弱,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對幼兒成長有重要影響,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按照小學生的標准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學習過於吃力,幼兒必然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抑制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三)小學化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小學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幼兒游戲的權利,妨礙了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化模式教育,以智育為主,以「教學」代替「保教」,以「知識的積累、行為的規矩」代替幼兒身心的協調發展,這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輕視了幼兒基本的必需的游戲活動、自由活動、體育鍛煉乃至休息時間,幼兒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嚴重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差異,這種教育模式是對幼兒人性的粗暴踐踏。幼兒本身處於知識經驗不足、具體形象思維發展迅速和想像活躍的為特徵的年齡階段,游戲的虛構性、興趣性、愉悅性和集體性特徵最適合於幼兒的這種特徵實踐因此,游戲是最有利於其身心發
展的實踐形式。 (四)小學化對幼兒未來的學習不利 有的幼兒園過分強調紀律與常規,要求幼兒伸直腰板端坐,不準隨意走動,一言一行都必須在教師的允許下進行。幼兒被限制在固定的時間和空間里,這就會異化幼兒的生活,壓抑幼兒的主動性,阻礙幼兒思維的發展。要求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學習知識,學習本應小學生掌握的知識,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結果將會適得其反。首先,幼兒園對知識的強化灌輸和強制學習的做法淡化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敗壞幼兒學習的胃口使部分幼兒對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懼,厭學情緒由此而產生,因為處於學齡前階段的孩子理解力不強,根本無法領會為什麼等於,他只能機械地死記硬背,掌握得不扎實。這樣施教對孩子日後的學習沒一點兒的好處其次,由於幼兒園搶學了小學低年級的部分知識,幼兒到了小學,只是重復教育,這就容易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使幼兒喪失探索的興趣、創造的機會和學習的熱情。還容易因為「我己懂」而不專心聽課,這些孩子往往有張揚的心理,認為都學過而不用心學習,導致日後學習成績嚴重滑坡。 (五)有損孩子良好興趣及學習習慣的養成 有研究表明: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識的准備問題,而是孩子是否有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是否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否引發了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是否幫助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培養了孩子知識的遷移能力,是否幫助孩子樹立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否教孩子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是否教會孩子學會探索、學會合作等等。家長及教師向學生灌輸的書本知識,大多超出了孩子的年齡和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圍,如再採取強制的方式來進行,必然會激發孩子的厭煩情緒,從而不利於良好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成因透析 (一)應試教育的影響 所謂應試教育,指的是為了考試而開展的教育。考什麼和如何考,決定了教什麼和如何教,考試制度決定著教學制度,教學制度則決定著學生受教育的命運。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中以分數來體現教育,而分數是評價學生好壞的標准。教育只是灌輸統一的知識結論,訓練特定的技能技巧,讓人死記硬背,被動掌握。應試教育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廣,已經延伸到幼兒教育,導致單純的孩子過早地進入應試的圍圈。 (二)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 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這本來是好事
Ⅲ 幼兒園小學化的提綱畢業論文提綱怎麼寫
論幼兒園小學化問題及影響
摘要:幼兒教育在我國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好壞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健康和全面發展。但近幾年,在幼兒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與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相違背的「小學化」現象,嚴重危害幼兒的健康成長。本文從三個部分進行論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概述、分析危害和原因以及提出教育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8-0002-01
一、引言
學前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很大,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近些年很多幼兒園不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規律,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致使很多幼兒開始厭學,對學校產生了恐懼。嚴重影響了幼兒健康的發展。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概述
目前,對我國學前教育小學化,外國專家學者提出了2種模式:一是從理論的角度出發,主要是指幼兒園對小學課程資源、教學理念、評價標准、管理模式、教學模式和方法等進行了介紹,滲透到學前教育的實踐、教學和狀態,以及普遍趨勢的功利教育。二是從實踐層面上,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小學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是對幼兒的行為和形式的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表現在,首先,一味地追求知識的傳授。幼兒園提前開設本不屬於這個階段的課程,把小學內容放到幼兒階段進行,片面追求知識的獲得。其次,教學方法陳舊。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還處於初級階段,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學校的多樣性辦學以及幼兒教育的發展滯後,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也急需發展。目前的幼兒園教師大多在幼兒教育中沒有豐富的經驗。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過早地對幼兒教育採用小學教學法。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一)危害
1.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小學化是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該承受的學習范圍,孩子存在不安全感,壓力隨之升高,使剛進入校的孩子不喜歡上學,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如果對幼兒的教育採用教授加作業相結合的方式,機械背誦和習慣化的思維就將嚴重地阻斷孩子本來該得到發展的智慧和想像力。
2.不利於幼兒個性的形成。人們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卻忽視了幼兒個性的形成。在幼兒園,教師們喜歡的是聽話的孩子,忽視調皮搗蛋的孩子。但實際上,那些孩子常常是非常有想像力的。教師甚至對那部分孩子問的那些奇怪的問題的態度比較冷淡,長此以往,孩子問問題的慾望也就隨之熄滅。
3.不利於幼兒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小學教育不利於正確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習慣。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原因分析。大多數家長認為幼兒園的質量如何,主要看孩子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家長甚至支持小學化教育。在幼兒方面,部分幼兒園的教師自身素質不高,扭曲學前正確的教學理念。一味地追求利益,不注重孩子的健康發展。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老師不顧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展規律,為了符合父母的需求,設定小學化課程,給孩子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為此提高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我國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質是面向全體的、普及性的並非選拔性的。再加上一些學校只在乎學校自身的升學率的高低。該理念成了幼兒園小學化的基礎。
四、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措施
(一)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建立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設計適宜的活動,老師須明確活動的目的,然後依據幼兒園課程總目標,對學期目標進行確定,然後老師根據幼兒園的教學目標以及幼兒的特質,進行區域安排,讓幼兒自主的表現自己,從而得到自然的發展。
(二)幼兒園要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因材施教,特色辦學。目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興趣班似乎都有存在。甚至認為興趣班是自己的特色。很多幼兒家長也是出於多方面的原因, 只要是幼兒園開設的興趣班, 並且在他們的經濟范圍承受之內, 都要求孩子學習。幼兒教育應遵循不同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根據幼兒的個別差異,實行因材施教。
(三)轉變家長的幼兒教育觀念。對於幼兒園小學教育而言,家長的作用也不很大。現在,有些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加大了孩子的學習壓力。對此,各地的幼兒園的老師要經常開展幼兒專家教育內容的相關論壇會,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的科學方法,准確的理解幼兒教育的核心觀念。幼兒園要不斷加強家園之間的交流,從而制定出合適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的更加多層化的發展。
(四)加大政府的監管。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投資和管理。由於前期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導致幼兒園辦學趨勢不好。為了糾正中小學兒童教育管理部門的傾向,政府應明確其責任,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保證學前教育的有效領導和管理。總的來講,政府的教育的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教育情況,對教育理念出台適合的政策。此外,政府還要增加財政投入,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而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進而促進幼兒教育的科學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王繽梅.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分歧與評價[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2:77-79.
[2]嚴仲連,蓋笑松. 論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合理路徑[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2014,01:150-154.
[3]劉智成,邊霞. 幼兒教師教學責任的內涵、沖突及其實現——兼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規避[J].教師教育研究,2014,01:28-33.
[4]教育研究,2014,09:69-76.
[5]王廷廷. 「鐐銬」下的孩子—多重視角下的公辦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D].西北師范大學,2013.
[6]程秀蘭. 多學科視野中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透視.
[7]張斌. 江平鎮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
王澤敏
摘 要: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備受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在當前我國的幼兒園教育中,教育部門正在出台相關的治理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政策,堅定地遏制幼兒園的「小學化」,堅持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針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和調研,並且進行了綜合的分析,希望能夠為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提供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
教育界對於幼兒園教育「小學化」這個問題仍然缺乏一個系統的認識,相關的實踐活動和理論分析都很匱乏,例如,如何正確地認識「小學化」問題,如何考察並且量化小學化問題,如何解決小學化問題等等。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狀
在2010年的《教育規劃綱要》中,教育部對幼兒園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與此同時,教育部也採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正在大力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小學化」是人們在研究幼兒園教育時所經常用到的專業術語,從文字本身而言,人們通常認為「小學化」這三個字是指:把小學所學習的內容運用到幼兒園教育中,把小學中的教育評價方式也相應地遷移到幼兒園教育中;從教育形式來看,通過小學化,幼兒園課堂由課堂教學取代了游戲;從教育內容來看,幼兒園過於追求知識的深度、難度和廣度;課後作業來看,課後作業較為繁重,孩子們用來玩樂的課余時間減少;從學校制度來看,教學考試評價成為判定教師水平的主要標准,過於重視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幼兒的教育過程。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分析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這個問題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組合最終所導致的結果,有許多根深蒂固的因素都是導致小學化的原因,例如我國重視早教的傳統教育、應試教育和功利化教育等等。我們首先要清晰地認識到,小學化並不僅僅是幼兒園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教育界出現的問題,小學化問題只是整個中國教育界應試教育問題的延伸,學生從幼兒園教育開始,然後經歷小學、初中、高中,最後到大學,一直離不開考試,幼兒園作為一切教育的始發點,自然得到了廣大家長們的格外重視,每個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把孩子們送到各種輔導班,補習英語、算術,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細胞,還給孩子額外報了鋼琴、跳舞等藝術輔導班,大大縮短了他們的周末娛樂時間,孩子們成為競爭之路上的犧牲品,幼兒教育也逐漸成為生存競爭工具。
有許多幼兒園是直接對接小學的,從某個幼兒園畢業的孩子會被直接送往固定的小學,因此,這些幼兒園中,有的就直接模仿目標小學進行相關的課程設置,為小學教育打基礎,實際上這對孩子們的危害極大。從應試教育的原因看,我們可以繼續向深處挖掘,那就是我國的文化環境和思維慣性,我國的文化傳統是實用性較強的文化,因此,我們的教育界比較重視具有實用性質的文化,例如算術、文字等等,而精神文明不能用物質來衡量,則顯得不太關注。
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解決方法
1.重視輿論引導,傳遞科學幼兒園教育理念
要想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幫助廣大家長和幼兒教師走出幼兒園教育的誤區,這是解決小學化問題的一個重點。在201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背誦《百家姓》的女孩子王仙妮紅極一時,在廣大家長朋友中掀起了一陣「神童熱」,一時間,背誦元素周期表,背誦百家姓,背誦圓周率的趨勢紅遍了大江南北,但是,這種死記硬背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不應當讓孩子成為為家長撐面子的工具。因此,社會和公共部門應當傳遞合理的幼教理念,不要一味地向社會推薦幼年神通,而是要向社會傳遞培養綜合素質優良、擁有歡樂童年、能夠健康成長的孩子的教育觀念。
2.要規范小學學校的招生規章制度
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要想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我們必須對小學招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力求小學招生的合理化、規范化。小學的招生標准應當降低,不應有拼音、識字和算術知識的過高要求,從而讓幼兒園教育中的此類課程逐漸消失,在小學教育安排中,我們應當盡力實現小學的零起點,也就是讓孩子們剛剛步入小學時都處於一個相同的學習狀態,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家長對孩子們的「搶跑」行為。
3.嚴格監管幼兒輔導市場
隨著家長對孩子幼教的重視,許多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多種多樣的輔導班之中,這對孩子們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我們可以從有效監管幼教輔導市場的角度出發,杜絕幼教輔導的發生。相關部門應當嚴格要求幼教輔導機構,對其資質提出嚴格的高要求,不能讓其變為一味的盈利機構,在學前教育越來越火熱的情形之下,幼教市場的有效監管顯得尤為重要。
總而言之,我國當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我們應當採取有效的策略,遏制幼兒園的「小學化」,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成長的童年。
參考文獻:
[1]程秀蘭.多學科視野中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透視[J].教育研究,2014(9):69-76.
[2]張娟娟.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分析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及對策
目前,幼兒教育出現了小學化傾向,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甚至把幼兒園的學前班辦成了「小學預科」班。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和相當一部分公辦幼兒園中,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勢。這種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損害兒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門下大力氣加以糾正。
曾有新聞報道,廣州某小學在今年的「幼升小」入學考試中,出現了這樣一些試題:「4-1在什麼時候等於5?」「哪個詞既是它的反義詞又是它的近義詞?」「17-18+19+20=?」許多試題不但孩子答不上來,連家長也被難倒了。面對這些試題,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知識,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話,那還有必要上學嗎?難道在幼兒園提前學習掌握小學知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嗎?」
學不完的知識,孩子變成小學預科生;課外輔導班成負擔,孩子害怕上小學;被迫學習成壓力,孩子拿桌子出氣,等等,這些現象說明幼兒教育問題多多。
一、「小學化傾向」的弊端
1.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地規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2.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時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4.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由於一些學前班使用的是小學一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和小學一年級是重復的。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當他們升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
首先,是廣大不懂幼教規律的家長的錯誤需求。當孩子回到家時,多數家長最先關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兒園吃沒吃飽?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今天認識了什麼字?背了幾首詩?……當家長把這些方面作為考查幼兒的主要發展時,它所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幼兒的自我為中心和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兒園辦園目的不端,違心去搞小學化。許多被學生家長叫好的幼兒園的辦園「秘訣」就是多凸顯孩子的外顯行為,如語言、識字、英語、速算、早期閱讀、體育專項訓練等,因為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見效快,家長能看得見、摸得著。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體現,因而幼兒園就「避重就輕」,以博得家長的滿意。
再次,有些教師素質不高也是造成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重要因素。缺乏專業的幼兒教育知識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傾向於管理、教學小學化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業務研究部門監管、培訓不夠,也是造成小學化傾向的重要原因。
三、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措施
1.加強對幼兒教育的行政監管
幼兒教育並不是單純的幼兒園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給予廣泛的關注、理解與支持,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幼教事業的監督管理,切實發揮監管與扶持的職能。政府一方面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為改善辦園條件和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礎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給改制幼兒園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兒教育在進行成本核算後能夠順利進入市場化運作階段,這是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根本。
2.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幼教理念
正確的幼兒教育是以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幼兒教育要以幼兒為中心,要把幼兒當成真正意義上的人,切實貫徹「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入學准備理念,當前國際流行的入學准備教育包括五大領域:身體健康和動作技能、語言發展、認知和一般知識、情緒和社會性、學習方式。幼兒園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3.注重教師專業素質培養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繫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兒是用「行動」來思考,靠「感官」來學習的。教師要讓幼兒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和嘗試。要使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象。
4.統一課程設置,編撰標准教材
目前,學前班課程設置大多照搬小學,教材編寫不規范。有的編撰出版者功利思想嚴重,只注重效益,對教材胡編亂印。有的幼兒園直接選用一年級課本,這種教材並不適用於學前教育階段,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專業人士統一編撰科學、適用的學前教育教材。
5.加強家長教育,擺正家長幼教觀念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長的教育觀念和需求的牽制,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第二幼兒園)
關於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透視研究
摘 要: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在當前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我國很多幼兒園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很多幼兒園都安排大量的課程讓幼兒進行學習,給幼兒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對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進行了研究,希望為我國的幼兒園教育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多學科視野;幼兒園;小學化;透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2-21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一種超前的教育方式,對於幼兒來說這違背了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同時也會對家長造成誤導,對幼兒的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應及時改變這種「小學化」現象,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式,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下面筆者將對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進行討論。
1.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出現的原因
(1)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一種失范現象。人本身是一種有限的存在,從生理上來說,每個人是世界中存在的一個個體;從道德上講,每個個體是社會中的一部分。如果對他們的本性進行了限制,他們勢必會受到約束。[1]在幼兒教育階段過於嚴苛地對幼兒進行管束,並對其抱有過高的期望,就會導致出現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家長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承受過多的壓力,另一方面卻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只能讓孩子盡量地參與更多教學活動,卻根本沒有真正地去理解孩子。此外,家長們普遍對科學的幼兒教育缺乏認識和情感支持,家長總是認為自身與教師之間是存在對立關系,從而導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愈演愈烈。
(2)幼兒園辦學觀念不正確。我國很多民辦幼兒園在創立初始階段大都只是為了盈利,而並非為了幼兒的發展。這種幼兒園會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而故意採取「小學化」的教育方式,讓家長迅速看到教學效果。但這種教育方式會給幼兒的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3)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近年來一直採取應試選拔人才的方式,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認為,只有高考才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一切的努力都只是為了高考,因此導致在幼兒園教育中出現「小學化」現象:只看重幼兒的知識性學習,而對其他方面的素質培養有所忽視。這種現象的出現,將對人才的健康發展和全面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2]
2.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改正路徑
(1)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先進的思想觀念是推動教育改革的基礎。針對幼兒的教育,教師應認識到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讓幼兒掌握某一項基本的技能,而是要在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上給幼兒營造歡樂的氛圍,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階段受到心智上的啟蒙。因此,在教育觀念上,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正確看待幼兒教育階段,針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基本規律來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2)完善幼兒園教育制度。要想糾正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使之能受到限制。幼兒園教育作為啟蒙教育,應做到尊重幼兒的基本人格,同時教育內容需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設置,以基礎的游戲方式作為活動,並將其融入教育內容中。[3]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我國雖然也有相關內容規定,但這些法律限制並沒有對幼兒園教育起到作用。對此,國家應更加註重對教師的培養,以此來扭轉當前這種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
(3)跟進教學法。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心理發展不夠完善,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需要與小學階段的教育加以區分。對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可以適當採取一些跟進式教學方法,讓幼兒能將所學過的知識與日後的學習產生聯系。
幼兒園教育中「小學化」現象嚴重違背了幼兒的成長發育規律,因此, 在幼兒園教育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正確看待幼兒教育,讓幼兒盡可能地感受童年快樂,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中得到成長。只有這樣,這對幼兒來說才是最好的,對此還需要社會各界積極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金日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3).
[2]李康耀.如何使學前教育走上科學化和規范化軌道——幼兒園「小學化」問題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 2011,(4):50-52.
[3]李康耀.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思考[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2):43-46.
Ⅳ 學前教育小學化利大於弊
1、違背了教育規律。學前教育應以玩耍游戲活動為主,因為這是由幼兒的特點決版定。學前教育「小學權化」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剝奪了本屬於幼兒的童真童趣和玩耍游戲的權利,這樣做會影響幼兒心理健康。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教育並非越早越好,順應成長規律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教育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一輩子的發展。
Ⅳ 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相關書籍有哪些
學前教育就要符合0-6歲嬰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以游戲教學為主著重培養孩版子的學習習慣、權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一些粗淺知識技能的掌握。切忌不要一味的去滿足一部分家長的需求進行小學化教學,所以你大可不必區專門了解這些書籍。
Ⅵ 學前教育小學化危害
孩子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孩子健全性格的發展,咕嚕咕嗞繪優質聽讀推廣家,可以幫助孩子順利對接小學
Ⅶ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危害
1、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這正如還沒有長出牙齒的嬰兒,非要他吃堅硬的食物一樣,這種違背規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到能寫好的年齡),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幼兒天性是愛游戲的,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游戲中進行。
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的讓孩子寫字、算數,剝奪幼兒游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3、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決定了他們還不是「坐下來學習」意義上的學生,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經系統的傷害,使孩子變得表情呆板;過早過多的進行規范性學習,不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上的不良症狀的產生,給幼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4、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的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准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讓幼兒寫、算,進行強制性的學習,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孩子變得像「小大人」,呆頭呆腦。
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則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的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學前教育「小學化」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
而正規的幼兒教育,教師每設計一個游戲活動往往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孩子在這種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活動中變得越來越健康、活潑、聰明,比那些會寫多少字、會算多少數的孩子在正式上學以後更有潛力。
(7)學前教育小學化論文擴展閱讀:
國家教育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范辦園行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提出了全方位的標准和要求。
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
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予以治理。
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針對幼兒園不能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要引導幼兒園園長、教師及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堅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學習興趣和需求,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促進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進行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究。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
對於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的教具、游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強健體魄、自主游戲的教育環境的,要調整幼兒園活動區域設置,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
並配備必要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具、游戲材料、圖畫書;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資源,遴選、開發、設計一批適宜幼兒的游戲活動,豐富游戲資源,滿足幼兒開展游戲活動的基本需要。
Ⅷ 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論文
近年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正日趨嚴重,這種違背幼兒教育規律的做法正深深的傷害著我們可愛的孩子,實在令人擔憂!所謂學前教育「小學化」,其主要表現是不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是組織幼兒在游戲中學習,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活動過於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生動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從小班就要求孩子會寫字,學習拼音,做算術,給孩子留作業,幼兒園做不完,回家還要做,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對幼兒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危害。
1.
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
,這正如還沒有長出牙齒的嬰兒,非要他吃堅硬的食物一樣,這種違背規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到能寫好的年齡),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幼兒天性是愛游戲的,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游戲中進行。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的讓孩子寫字、算數,剝奪幼兒游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3.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決定了他們還不是「坐下來學習」意義上的學生,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經系統的傷害,使孩子變得表情呆板;過早過多的進行規范性學習,不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上的不良症狀的產生,
給幼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4.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的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准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讓幼兒寫、算,進行強制性的學習,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孩子變得像「小大人」,呆頭呆腦。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則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的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學前教育「小學化」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而正規的幼兒教育,教師每設計一個游戲活動往往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孩子在這種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活動中變得越來越健康、活潑、聰明,比那些會寫多少字、會算多少數的孩子在正式上學以後更有潛力。有一個孩,其家長深知學前教育的真諦,從孩子出生起就不斷的給孩子以各種感官的刺激,當孩子能聽懂成人的語言時,則開始給孩子講故事。每天晚上,孩子總是在語言優美動聽的童話故事中進入夢鄉,一直到孩子上小學自己會閱讀為止。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戲、玩樂的過程中,孩子學習了粗淺的天文地理、人文景觀、飛鳥魚蟲等常識,建立了粗淺的數概念,訓練孩子的各種能力,教孩子尊重他人、尊重長輩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行為,通過各種智力游戲、智力圖片開發孩子智力,孩子在幼兒園教育也是游戲形式進行的,孩子的童年是游戲的、快樂的,在親子共讀中,在游戲玩樂中,書不知不覺的成了孩子的夥伴,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這樣潛移默化的形成了。直到幼兒園大班下學期,幼小銜接的需要學習了一些簡單筆畫的書寫以及拼音聲母的讀法。孩子上了小學以後,三年級之前在班裡雖然不出頭,但學習很順利,家庭作業從來不用家長督促,孩子學習很自覺,即使家長在客廳看電視也不會影響他。到了四年級,知識的深度、難度加大了,這孩子的潛力開始顯露出來,孩子的數學老師說:這孩子頭腦反應快,難度較大的數學應用題總是他率先解出。實質上,是因為這孩子從小就接受語言的訓練,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強,能很快的將應用題中復雜的數據理順關系並做出靈敏的反應。從此,直到現在這孩子已經上高中三年級,學習很輕松沒有太大壓力,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與其相反,學前教育「小學化」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因長時間的「灌輸」學習,智力沒有到全面開發反而受到抑制,頭腦僵化,反應不靈活,對孩子以後的發展非常不利。
「小學化」方式教育的孩子和以游戲為基本形式教育的孩子其智力上表現有十分明顯的不同。有一年,縣里舉辦「黃河花蕾」幼兒選拔賽,當時,私立幼兒園沒有現在多,生源的競爭沒有現在激烈,集體幼兒園不存在生源不足的壓力,所以還不存在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在這次比賽中,有一道智力題是一副圖畫,畫面上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野生的、家養的等等許多動物,要求幼兒在規定時間里觀察畫面,然後,不看圖給畫面上的動物分類,要求說出哪些動物屬於鳥類?哪些動物屬於獸類?哪些動物屬於家禽?哪些動物屬於家畜?哪些動物屬於野獸?要正確回答這一系列的問題,是一個較復雜的腦力活動過程,孩子需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綜合的分析能力、靈敏的思維能力、集中的注意力、良好的記憶力,同時還要有平時關於動物分類的知識儲備。教育局、縣直等經過正規的幼兒教育方式訓練出來的孩子觀察准確、思維靈敏、思路清晰、反應迅速、答題准確條理,確讓評委們贊嘆不已!而那些「小學化」教育方式下選拔來的孩子,只是一雙大眼睛瞪著畫面,小腦瓜根本不知到怎樣思考,移開畫面讓其回答時,孩子顯得目光呆滯、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盡管評委一再啟發,最後還是不得不搖頭嘆息。請問:孩子在智力上的殘缺是誰的錯?只有教育的錯!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錯!是老師的錯!是家長的錯!沒有殘缺的孩子,只有殘缺的教育!「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只是簡單的要求孩子學會寫字、學會算術,把小學的教學內容搬到幼兒園,而忽視了學前教育的全部要義,使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全面開發;反而抑制了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使孩子受害終生,「小學化」的幼兒教育就是一種殘缺的教育。
6.忽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識的准備問題,而是孩子是不是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是否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否引發了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是否幫助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是否培養了孩子知識的遷移能力,是否幫助孩子樹立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否教孩子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教孩子學會探索、學會合作等等。而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鍵期在學前,這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點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養成會使孩子終生受益。從孩子的終生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講,培養孩子學會認識、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是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長基礎,這些遠比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更重要,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
7.拔苗助長,對幼兒入小學後的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許多家長不懂得學前教育應該教孩子學什麼,而是提前把上小學才學的知識硬填給孩子。學前階段的孩子無論智力和能力都夠不上,所以必定學不好,其結果是使孩子掃興和反感,再加上家長的責罵和老師的批評,孩子厭學是必然的。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對孩子極大的傷害,無異與拔苗助長。有的孩子即使勉強學了,但入小學後成績也未必好。到了小學再學就等於留級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無新鮮感。無味枯燥的重復使他們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專心聽講,養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做小動作、不完成作業等不良的學習態度,反而影響了所有學習任務的完成,成了老師和同學眼裡的「差生」,從而使孩子產生對學校、對學習的厭惡、厭煩情緒。許多家長總是埋怨孩子不學習,不爭氣,其實最該檢討和受到責備的正是我們家長自己,孩子本來是棵好苗苗,卻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給「拔」得「蔫」了甚至「枯」了,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個大早」卻送孩子「趕了個晚班」。
總之,學前教育「小學化」對我們的孩子百害而無一利。務必引起各級領導,幼兒教育工作者,幼兒家長的關注。
Ⅸ 什麼是幼兒教育小學化論文
幼兒園是兒童早期成長中影響最為深刻的環境之一,它為人的一生發展奠定了基礎。幼兒教育「小學化」則像是一顆隱形毒瘤存在於幼兒教育中,良好的幼兒教育環境刻不容緩。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概念
幼兒教育「小學化」,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幼兒當小學生來進行揠苗助長式的教育。其具體體現在:
一是行為規范要求上,如上課要注意聽講,坐姿端正,精神集中,不許交頭接耳,對老師的話要聽從,不許插嘴,不經報告不能隨意上廁所、喝水,教師擺設陳列基本仿照小學模式,定期按照小學生的標准對幼兒進行審核並將結果反饋給家長,總之就是按照小學生規范來要求幼兒,使得幼兒少玩少動、老氣橫秋、缺失幼兒應有的天真活潑。
二是學習的內容上,幼兒的世界是全新的、無規則的,需要德、智、體、美、勞等全面培養,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個方面,要求各方面的內容都應當發展幼兒的知識、技能、能力、情感等,不需要額外的為幼兒添加不適應的內容,然而「小學化」的標准卻是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分科教學,忽視了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規規矩矩的聽課、寫作業忽視了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更謂之甚的是開設幼兒技能特色班、興趣班,要求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學習讀寫算。這種做法違反了《綱要》的規定。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由來的原因
一種現象的產生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1、幼兒園自身問題。由於現在的幼兒教育未被納入義務教育范圍內,政府權力下放,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許多幼兒園在利益的驅使下一切「向錢看」,為了滿足家長望子成龍的期望,不顧幼兒的實際接受能力一味的增加幼兒的學習量,在幼兒所取得的成績中獲取社會的認可、增強自身在同行業的競爭力。
2、幼兒教師的自身素質問題。幼教是幼兒在幼兒園直接、間接都必須接觸到的,幼教的素質則關乎整個幼兒園幼兒教育的成敗。今年來,「虐童」、幼教說彈唱跳畫能力較低、幼兒園安全故障等問題層出不窮,幼教的素質提高已是刻不容緩。
首先,幼兒教師的編制體制不完善,現在的幼兒園大多屬於個體私立辦園、集體辦承包給個人的形式。這種體制的幼兒園雖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是在幼兒教師的選任中會出現家庭包干、任人唯親的狀況,中國是個禮尚往來的國家,「凡事大不過一個情字」更是會導致幼教師資水平降低。而對於幼教的聘用、調配、管理、工資待遇、退養等問題都無法很好解決,幼教的素質能力提高豈非妄談?
其次,幼兒教師素質偏低。據了解,我市的大部分鄉鎮集體、私人辦的幼兒園教師為小學教師或者經過簡單的幼教培訓而速成的幼兒教師。小學教師擔任幼兒教師雖然在知識水平、教學經驗、看顧孩子的責任心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優勢,但是小學教師畢竟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不能很好地區分小學生和幼兒之間的區別。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曾近我也是一名小學教師,在上個世紀,教育水平較為低下,大部分的學校一個教室可以兼容一個高年級和一個學前班(即現在的幼兒班),完全不同年齡狀況的孩子竟融於一室,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難免會多了一點老氣橫秋少了一點活潑開朗。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後的今天,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幼兒教育也被提上良性發展的規劃中,卻仍是只有小部分轉變為幼兒教師的小學教師得到一定的專業培訓,大部分在從業幼教都只是憑借多年的中小學教育經驗就進入幼教大軍,所以一部分的教師說、唱、彈、跳、畫等方面的能力較差。另外一部分的經過簡單學習的新生的幼教隊伍,年輕的一代說唱彈跳等方面的能力較好,可是由於缺乏正確的導向其知識水平和教育幼兒的能力不足。
再次,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認可度不高、幼教隊伍組成單一化。由於社會認可度較低,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如幼兒教師心理壓力過大導致「虐童」事件、幼兒教師上班期間一心兩用、高材生或者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不願從事幼教事業。近年來,教師隊伍以女性為主,大部分學校呈現出「陰盛陽衰」的現象,特別是幼兒園,男性教師更是少之又少,這樣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男孩失去應有的「野性」、男孩傾向「女性化」。社會的正常發展需要注意男女比例,幼兒教育的發展也應重視男女比例。我曾經查閱新家坡的幼兒教育資料,尊師重教、廣納教育人才,社會認可度高相應取得的成績也就較好。
幼兒教師素質問題的由來是復雜的,是眾多因素相互影響導致的惡性循環。
3、家長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幾千年來每個父母的期望,這本身沒有什麼過錯,可是這些過早的期望卻束縛了孩子們的天性、過早的剝奪了孩子們的童年。
從某種程度而言,家長就是幼兒教師的大Boss,所以幼兒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為家長分憂、為家長服務的。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加上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對孩子的期望也就越來越高,家長也漸漸陷入了一個誤區,片面的認為教育內容越多越好,要求對孩子進行識字、算術以及特殊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此外,家長對孩子的特長還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全然不考慮兒童自身興趣和需要,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鋼琴家」、「舞蹈家」、「畫家」。於是,各幼兒園就爭相開展識字教學、算術教學、奧數班等特長教學,並且家長還會以此為評價幼兒園師資的根據。就這樣相互影響,「小學化」的現象日益突出。
當然,還有一種來自家長的問題就是,家長之間以孩子為媒介的攀比。在現在的一些家庭、友人、商業等聚會上,不經意間你可能就會聽見張三在誇自己的孩子聰明、李四在炫耀自己的孩子又考了第一名,有時你也會看見一些家長、孩子羞赧的低下頭。有調查證明,大部分的人成為父母以後,相互之間的話題就是「寶寶今天長高了沒」、「寶寶會獨自拼圖了」「寶寶聰不聰明」之類的,父母關注孩子的成長本來是一件充滿溫馨和愛的事,可是當這種關注被放大了之後,卻是成了孩子健康成長的限制。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人們常說:「三翻、六坐、八爬叉、十個月會喊大大」。這恰好反應了每個階段的孩子都存在著其自身的特點和需要,同樣,著名教育學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要尊重兒童天性發展。他認為幼兒的智力處於感性階段,還沒有理智,還不能形成概念,因此,對於幼兒不應當急於向兒童灌輸知識。他認為兒童好動、好奇,不僅通過感覺,而且通過接觸實物或事物的活動,通過做、思考與探索來認識事物和獲取知識,能更有效地發展自身的能力與情操。因此,幼兒教育「小學化」對於幼兒的成長是不利的,這樣會將兒童本身所具備的廣闊的發展空間龜縮為單一的、無活力的狹小空間。
幼兒的生長發育將會受到威脅,幼兒的保育和教育是兩個至關重要又相互聯系不可缺少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則忽略了對幼兒的保育,幼兒每天在教室規規矩矩的坐幾個小時,容易導致幼兒的疲勞,這就會嚴重阻礙幼兒骨骼、視力等機能的發育,容易造成幼兒身體發育上的潛在危機。兒童的個性、社會性的形成和發展將會受到束縛,3~6歲的兒童思維個性屬於未定型的、最為活躍、全新的狀態,如果此時對其加以遏制,會影響幼兒個性的養成而培養出千篇一律的考試機器;幼兒園時幼兒社會學初步形成的時期,「小學化」使幼兒局限於小小的教室,嚴格的規定則又使幼兒無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交往,這樣會導致幼兒逐漸走向孤僻、自閉的狀態。兒童智力的發展將會被制約,幼兒時期思維主要靠表象來進行,於是就需要幼兒運用自身的感覺器官去接觸實物,獲取大量的感性經驗,從而促進其智力的發展,然而,「小學化」制度下,幼兒局限在無趣味的算術和拼寫中,逐漸的兒童對外界新奇事物的好奇就會被消磨掉,對事物的接觸期望也就可能越來越低,幼兒的思維會逐步走向僵化,兒童對未來學習的興趣也可能會因此而降低。
四、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想法
1、強化幼兒園的管理,加大監督和評估的力度。發揮政府職能,加大對幼兒園的扶持力度。幼兒園內部對教師的管理制度化,並且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幼兒教師進行不定期的考察、培訓。通過政策鼓勵部分男性進入幼教大軍、充溢幼教隊伍、引進專業幼教師資。
2、社會給予幼兒教師相當的認可度。士為知己者死,幼教是社會的一部分,若能得到社會的認可,他們的心理壓力會相對減少、會對這個職業報以更大的熱情。並且由於社會給予了幼兒教師認可度,也就是幼兒教師的使命公開化,這樣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輿論監督的作用,有利於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的個人素質、增強其責任心。
3、改變家長不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家長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向導,大多數孩子都想做爸爸媽媽的乖孩子,都想博得爸爸媽媽的誇獎,只有家長給予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孩子來自外界的壓力才會減小,這樣才會更有利於孩子的天性發展,為孩子留下一個創建童年美好回憶的機會。
4、幼兒園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規定設計相應的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課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規定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Ⅹ 誰能提供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
具體看你的方向而定
1 、關於幼兒教師職業倦怠感的研究。 2 、關於幼兒爭搶行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 、關於幼兒「告狀」行為的研究及其指導策略。 4 、關於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的教育研究。
5 、關於幼兒「人來瘋」現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 、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研究。 7 、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現狀的研究。 8 、幼兒教師社會支持的現狀研究。 9 、幼兒教師家庭支持的現狀研究。
10 、幼兒同伴關系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研究。
11 、幼兒園的獎懲制度與幼兒教師工作積極性的相關研究。 12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13 、關於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途徑和方法的研究 14 、關於幼兒爭搶玩具的現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 、關於幼兒沖突行為及其干預策略的研究。 16 、關於父親角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的研究。 17 、關於幼兒欺負行為及其干預策略的研究。
18 、關於父母教育態度的一致性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研究 19 、關於幼兒園開展英語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 、關於某市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取向的研究。
21 、關於幼兒園的社會支持現狀研究。 22 、關於家長選擇幼兒園時的主導因素研究。 23 、關於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期望的現狀研究。 24 、關於家長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配合現狀研究。 25 、 35 歲以下年輕父母的早教觀念的現狀研究。 26 、關於父親與母親對於幼兒發展認識上的差異研究。 27 、關於幼兒教師離崗,跳槽現狀的研究。 28 、關於家長對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的認識研究。 29 、關於幼兒教師對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的認識研究。
30 、關於小班幼兒教師與大班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的對比研究。 31 、關於男幼兒與女幼兒在師幼互動中的差異因素研究。 32 、關於小班幼兒性別認同的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