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教師教育日記

小學教師教育日記

發布時間:2020-11-28 06:15:13

1. 小學五年級數學老師的實習日誌

實習第一天
2008年9月,我來到XX省XX縣XX中學開始教師實習.
本次實習是我們學校組織的,我們XX師范大學一共來了XX名實習生,今天就要開始上課了.
這里的老師都很熱情,讓我很感動.

類似這樣的,就和寫日記差不多 實在不行的話就寫流水帳吧。 把一天當中比較重大的事件,或者實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寫一下就行。

2. 難忘的老師 六年級作文 500字

難忘的老師
從小到大,我接觸過的老師已經多得不計其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春麗老師。
李春麗老師上任我們班已有二年之久,其貌不揚,在人群里不是能很快的找出,但是平凡的老師有不平凡的教學方法。
每次上課她不合其他老師一樣,她的問題總是那麼多,讓我們的大腦有了鍛煉的機會。可是我們班本來就沉默寡言,她提出的問題基本上是沒有人舉手的,問題不是難,而是我們膽小如鼠。以前的老師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早就愣在講台上,尷尬死了,蛋她卻沒有這樣的反應,而是使出她的殺手鐧:「會的舉手,不會的舉手,兩樣都沒有舉的站起來!」頓時教師里死一般的沉默,連一根針掉下來的聲音都可以聽見,待老師在問的時候,聽雪們都齊刷刷地舉起了手。要是換做是其他的老師,這時候都直接公布答案了,免得下不了台,而她卻不同,屬於我們的問題我們自己要解答,在我們「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老師才會給我們一點線索,讓我們「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春麗老師的這種教學方法是很少有的,雖然在理論上是有點兒逼我們的意思,但是,沒有了她這幾句獨具魅力的語言,我們也就不會開動大腦,大膽發言。隨人這種方法只是暫時性的但是,久而久之,我們的性格也會有所改變。
老師的做法給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屬於我們的問題我們是遲早要解答的,如果自己知道了,應該舉手發言,即使不對也總比沒有勇氣舉手的同學好,要是大家都沒有勇氣舉手發言的話,那麼浪費的這些時間都可以用來寫一篇小日記了。其實老師高數我們答案就是在害我們自己,我們總不能依賴老師吧,難道老師是我們嗎?又不是,我們總不能帶上老師去考試吧!
老師就是一直蠟燭,他燃燒了自己,給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們長大了有出息了,可不要忘記了為我們日夜操勞的老師。

3. 求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反思日記

.. 我給你個建議,你先從網上搜搜,小學教師的 一般教學感受,然後你綜合下,也就是復制粘貼下,加上你自己的一點點理解。到時候就會變成一篇很不錯的。。。

4. 小學實習的日記 數學 語文的 是日常的感想

第二點就是學科偏愛。雖然我20年的教學經歷中都是從事的小學數學教學,但是,當初讀師范時,我恰恰是「語文狂」,從不研究數學。除了跟在姚烺強老師後面專攻「一點突破法」外,整個師范時期的大實習、小實習我都是上的語文課,數學課一堂課也沒有上。我信心滿懷: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好的語文老師。但是,事與願違。師范畢業的那一年,正逢南通鹽城兩片中師生數學基本功大賽,我在層層選拔後,代表如師參加了這項賽事並獲得二等獎。這一獲獎記入了我的畢業檔案。到了海安實小的校長在分配課務時,一看這么好的數學基本功,無論無何也要安排教數學課啊。於是,我到海安實小報到的第一天,同時也領到了課務分工——四年級數學。
因為興趣點全不在數學,我就找當時的校長說明自己的情況。校長說,課務分工已經定了,就先教一年再說吧。無奈之中,我開始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旅程。
人行有仿效,擇尚而從之。海安實小的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尤其是當時一批老教師的敬業奉獻精神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於是,吃住都在學校的我,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鑽研教材、備課磨課上,借閱老教師的備課筆記,翻看著他們班上學生得作業,從模仿起步,努力使自己盡快適應崗位要求。

5. 小學美術教育實習日誌怎麼寫

美術教師實習報告
主要讓同學們製作和設計傢具模型因為前面的許多挫折,我很早就為這個課做好准備,我努力回想我在初中時對美術課的期望,和那個時候對房子裝扮的一些幻想。搜索了大量而又精美的手工製作,我也事先做好了幾個范品。我也想著讓音樂融進美術課堂,音樂美術本相通
00回首過去的一個多月,我們每日與旭日同起,伴著皓月而歸。生活充實而有規律。
00在實習之前,我迷茫過,壓抑過。要成為一個老師,除了知識淵博,說話必會需要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來,我始終有個無法克服的缺點,在眾人面前說話我常會緊張,或是聲音顫抖,或是說話太快。因此越接近實習,我心裡越緊張。到了實習動員大會上,我們院的指導老師的一句話,留給我很深的感受:實習,我們就是去失敗的,去成功的。這句話讓我釋放了許多。
00來到實習學校,見到穿著統一白色服裝的學生,特別是第一天就聽到一句很真摯的「老師好」,我的心裡已平穩了許多,很自然的,接受了另一個身份。也開始了這不同尋常的八個星期的有著雙重身份的學習生活。
00一.教學體會。
00我任教初三級的美術。之前在學校的十節微格教學訓練,在這里變得有點微不足道。
基礎技能課。
00第一堂課,我抱著敢死的心態,沒有緊張。聲音自我感覺也比較響亮,而且教的內容是基礎技能課,這樣的課堂彷彿有個形去抓,目的非常明確。我結合我的經驗和初學者易犯的錯誤,分步驟去教。同學們的專注的眼神不斷地給我動力和勇氣,這讓我感覺很實在。
00但是,一個星期下來有五節的重復課,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課堂反應,活躍或沉悶。這相當考驗老師的應變能力。根據課堂上的反應,我也做出相對的改變。一個星期下來我有了一個小總結
00(1).聲調表情是控制課堂氣氛的方向盤。
00(2).別想著一節課你說完了就了事,那是完了你的事,別忽略了學生。
00(3).盡早摸索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接受能力,學習美術興趣等。
00(4).別老在簡單的問題上搞太多花樣。
00(5)學生喜歡實際例子的引導。
00於是,接下來的時間,我以這幾點去要求自己,在課堂上多了幾分自然,也漸漸加強了隨意發揮的能力。而且在改了大量的學生作業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批改作業的作用是如此的大。它讓我更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讓我有個底。在上課之前,評論分析同學們的作業,可以讓課程分階段性,更加系統性。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002.作品鑒賞課。
00可以說鑒賞課是美術教育裡面最難以把握的課堂,像水中月,霧里花,你知道她的美,卻難以展現在學生面前。
00在備課階段,我盡量想像優美的語句,或搜索大師的一些幽默的小故事來渲染課堂氣氛,我把課堂盡量設成我的想像中那樣完美。
00而到了真正的課堂上,才發現以上准備的這些,需要你的語言藝術,你的真正的感受去感染學生。但我的感覺是,我像是把剛發現的新聞報告給觀眾聽一樣。我放不開,無論是動作,表情或是語調。每一節課,我的指導老師顏老師都全程跟蹤。顏老師意見比較簡短,她讓我注意與學生互動,像這種課留多點時間讓學生去說.還有聲調沒有控制好,整節課就平了。
00我抓住這兩個意見,反思。的確,幾節課,我都上得比較吃力,想盡量帶學生進入那個大師的崇高的藝術境界當中去。卻沒注意到學生的感受。就像前面總結的別忽略了學生。
00接下來,我嘗試讓學生去說大師的故事,或是怎麼欣賞大師的畫。有一個男同學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把達芬奇的畫模糊地總結了一下,雖然聽起來有點稚氣,但著實讓我產生了點小佩服,課堂氣氛也比較好,那是從他們理解的世界出發,比較容易帶動同學。課堂氣氛也比較好。我也更加註意了什麼時候用什麼聲調,適當停頓或留個空白,會讓課堂更富有節奏感。
00幾節課下來,我多了點體會和一些思考。
00(1.)課堂就像匹野馬,需要你的點點積累去慢慢馴服。
00(2.)要想去感染學生,你必須要有真實的感受。
00(3.)教好美術,需要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包括你對藝術不斷的探索,還有對學生的一份愛心,守護學生的天性並加以引導。
00(4.)把你對學生的愛融入到你對藝術的熱愛。這樣你的教學質量才能不斷上升。
003.手工製作課。
00最後的一個星期是手工製作課,主要讓同學們製作和設計傢具模型因為前面的許多挫折,我很早就為這個課做好准備,我努力回想我在初中時對美術課的期望,和那個時候對房子裝扮的一些幻想。搜索了大量而又精美的手工製作,我也事先做好了幾個范品。我也想著讓音樂融進美術課堂,音樂美術本相通。有些音樂就是有種無形的力量,激發著人的情感。
00在真正的課堂上,效果都不錯。我把初中時的一些幻想陳述或轉為提問放在導入部分。這給課堂起了個很好的展開,在展示樣品時,同學們的眼睛都亮起來了,氣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同學們的製作過程當中,我慢慢推放原先准備好的一首節奏輕松的鋼琴曲,沒有人發問我為什麼播放音樂,我也沒故意說明。整個課堂情境,輕松流暢。師生能得到較好的交流。上完這個課以後,我發現和同學們的感情更親切了。一部分同學的作品都不錯。看著她們的作品,我彷彿回到了我的中學時代。
00藝術是一種語言,藝術探索的是人類情感的奧秘。在美術教育中我深深體會到:必須注重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盡全力、用愛心喚醒和鼓舞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講方法、抓契機引導他們用美術語言去表現內心的情感,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能夠身心和諧地健康成長。
00

6. 孩子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兩天,作業里就要寫日記,符合教育規律嗎

我是小學一年級的老師,我來回答下這個朋友的問題。

我先不說孩子剛上小學兩天,老師留的作業就是寫日記,是否符合教育規律。我先說一年級學生上課的一個真實的情況。

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一年級的老師留寫日記的作業。因為一年級的語文重點是字詞,然後由詞到句,慢慢過渡。字、詞、句、段、篇這是符合孩子認知水平的。肚子里統共也不認識幾個字,就開始留日記。這樣的任務孩子們能完成嗎?

孩子們能寫上來的,肯定鳳毛麟角,為了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家長們全程參與的比較多,那麼這個作業對於孩子能起到什麼良好的作用嗎?

正常的寫日記的年齡在三年級,那時就可以開始寫小短文了,寫寫日記也是個不錯的鍛煉孩子文筆,積累素材的好方法。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沒學會走,就叫學生跑,有點揠苗助長的意思。就是連家長也感覺怨聲載道,畢竟孩子不能完成,這任務就落在了家長的身上了。

一開始就給孩子留孩子們根本就不能勝任的作業,只會叫孩子厭惡學習,起不到好的效果,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業也要根據孩子們的具體水平,留適當的作業為好。

我覺得一二年級,語文就是加大識字量,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水平,隨著識字量的增多,孩子們的各種能力也就隨著加強,那時在寫日記,也就水到渠成了。

家長要是對老師留的作業有意見,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詬病老師。暗地裡和老師溝通吧,老師也是為了孩子進步吧,只是沒考慮孩子們的具體情況。家長把自己的觀點委婉地表達出來,不要指責老師,老師自然會有所改變的。

大家對於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寫日記這件事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7. 求小學教師優秀教育日記,教學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2010-09-21 01:46:46)
標簽: 雜談
創設自主課堂 培養自主學習者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讀完了戴爾。斯科特。里德利的《自主課堂》受益匪淺。

戴爾說:「教育的宗旨在於培養自主的學習者,也就是能夠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並養成終生愛好學習的學習者。教育重在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要形成自主課堂,造就自主學習者就必須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 他在《自主課堂》中運用大量的教學實例佐證了自主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提供了許多有指導意義的創設自主課堂的策略。在戴爾的《自主課堂》啟示下,我也嘗試著在我所任教的班級創設自主課堂,想方設法為學生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努力把學生培養成自主的學習者。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一期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時,我讓學生在充分預習課文、查閱相關課外資料的基礎上,自由組合成四個學習小組,以抽簽的方式抽取各組的學習任務:一組學習「路上見聞」,一組學習「外洞景象」,一組學習「孔隙特點」,一組學習「內洞奇觀」。各組給予相應的題卡,並規定時間完成題卡上的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後,各組派代表匯報本組的學習情況,並以小老師的身份上台向其他組的學生傳授本組所學習到的知識。記得當時各組學生的學習熱情格外高,每個組的學生都在擰成一股繩努力地完成著本組的學習任務,並一心想著怎樣超過別的組,就連那些平時不善於動腦,不樂於動口的學生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了。結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四個學習小組順利地完成了相應的學習任務。四個組匯報交流學習的過程更是生動活潑精彩紛呈,如學習「內洞奇觀」的那組學生在網上查找到雙龍洞的好些圖片,他們以導游的身份巧妙地把圖片和課文結合起來,把雙龍洞內雙龍盤繞,各種器物羅列的鍾乳石奇異景觀解說得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他們還展現了一些葉老沒有寫到的景觀,讓大家根據鍾乳石的形狀發揮想像給景點取名,經過一番討論,雙龍洞內又多了「玉樹臨風」、「千年等一回」、「面壁思過」等妙趣橫生的景觀。這就說明「具有適當挑戰性、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有效而良性地刺激了學生的學習心理,使他們自覺地呈現出自主學習的狀態,能動地獲取知識。

《西門豹》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史實故事,教學這篇課文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西門豹關心百姓,不迷信,足智多謀,為百姓辦實事的品格特徵,同時也讓學生領會學習課文人物描寫生動傳神的語言特色。教學《西門豹》時我嘗試著把學生分為男、女兩大組,讓他們在記住了故事內容的前提下,利用集體的智慧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然後進行排練表演。學生可來勁了,大家忙著編劇本、查資料、設計服飾、發型,忙著分配角色、背台詞、對戲。。。。。。忙得不亦樂乎。經過兩天的准備,男、女同學各拿出了一台像模像樣的《西門豹》課本劇,女同學唱歌劇,男同學演話劇,表演得各有千秋,連家長都被吸引來了。表演完後,學生們對西門豹的形象爛熟於心,對他的品格特徵也更為敬佩,同時還好好地過了一把創造設計、自由發揮以及表演癮。事實證明這種「創造性的學習」往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並讓他們學得更為輕松。

在自主課堂中我盡量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設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往往是打開知識大門的叩門磚。每教一篇新課文,我都會設計幾個能吊起學生好奇心的 問題,並引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自主求知,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有時課堂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會和學生在課外繼續尋求答案。如教《撈鐵牛》時,學生對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表示出極大的好奇,甚至不太相信水有這種神奇的浮力。於是課後我和學生共同用實物演示撈鐵牛過程,還做了好些其它的浮力實驗,學生的好奇心滿足了,知識也學到了。學習《五彩池》時,學生很好奇於五彩池水是由於池底的石筍折射陽光而變得五顏六色的,對於課文的描述,他們似懂非懂。我要學生去找多棱鏡之類的東西,實驗陽光的折射情況。恰巧,我有一顆仿鑽石造型的人造水晶飾品,我把它放在太陽光中讓學生看,學生們大叫:「啊,太陽真的是七色的!」我又把水晶飾品丟進水杯中,再讓學生觀察,學生發現水在陽光照射下有了各種顏色,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明白了,五彩池的顏色真是太陽光折射出來的!」

在創設自主課堂時,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要求他們首先得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積極參與課堂中的一切學習,完成課堂中的所有學習任務,同時還要學會對他人負責。我安排每對同桌都是一對學習夥伴,他們有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互相教育的任務。他們要互相監督聽課情況,要互相檢查課堂筆記和課堂聽寫,並互相糾錯。在這樣相互學習,相互教育的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加強了,學習習慣良好了,學習能力不斷強化,學習主動性增強了,真正成為了自主學習者。

很感謝《自主課堂》這本好書,它確實教給了我一些很有益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策略----這些經驗和策略支持了我為學生創設的自主課堂,讓自主課堂快樂了我學生的學習,也快樂了我的教學。

引領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快樂成長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筆者從自身的閱讀經驗及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良性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塑造小學生美好的人文品格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是課外閱讀的黃金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各種能力以及人格心智正在逐步形成並發展,各種知識也在逐步積累,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在學好語文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在從事語文教學時,我一直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當成常規的教學任務,備案在我每期的教學計劃中,我用書籍架成階梯,引領我的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向知識的聖殿之巔攀登,一路快樂成長。

一、引導有效閱讀

我提倡的是良性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即學生所讀的課外書籍必須是有助於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好書,學生在閱讀中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目標---積累知識,豐富語文素養,陶冶美好情操,健全心智。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一閱讀目標,我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功課。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會給班上學生布置不少於二十萬字的課外閱讀任務(新頒的《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小學階段中、高年級的學生每人每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二十萬字」),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推薦相應的閱讀書目,如《弟子規》、《幼學瓊林》、《三字經》、《世界經典童話叢書》、《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上下五千年》、《世界名人傳記叢書》、《唐詩三百首》、《成語典故》、《伊索寓言》、《山海經》、《愛的教育》、《大宇宙》。。。。。。內容由窄到寬,程度從淺入深,即從趣味性強、故事情節豐富的童話讀起,再向天文、地理、歷史、國學等讀開去。為了讓學生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我教給了學生許多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法,我讓每個學生准備了一本厚實的課外閱讀積累本(可連續用好幾個學期),每天規定三十分鍾的閱讀時間,邊閱讀邊做閱讀筆記完成當天的課外知識積累任務:或摘錄好詞、好句、好段,或摘記知識要點,或抄錄奇聞趣事,或寫閱讀感言,或做點評,也可模仿閱讀文本寫句、寫段。。。。。。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量和課外閱讀筆記必須要家長簽字,再交給我查閱。我每周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課外閱讀交流活動:有時讓同桌或同組的同學相互交換課外閱讀筆記進行學習、評價,有時讓課外閱讀經驗豐富的學生介紹閱讀經驗和收獲,有時是同學之間相互推薦最新書訊或優秀書刊。。。。。。在這樣目標明確又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訓練中,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閱讀方法,激發了閱讀興趣,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由被動閱讀轉變成主動閱讀,由苦讀(有些學生起初把每天的三十分鍾課外閱讀視為苦差事)發展到樂讀(後來我偶爾忘了布置三十分鍾的課外閱讀,學生會自己主動補上,他們說少了那三十分鍾的閱讀會很不習慣)。我還隨時關注學生的閱讀行為和閱讀心理,一旦發現學生有閱讀偏差便及時幫助他們糾正。有段時間,班上學生流行看驚悚小說,我調查了部分學生的閱讀感受,他們說這樣的小說情節十分荒誕離奇而陰森,看的時候特別緊張刺激,看過後腦海中老出現書中的恐怖場景,令人十分害怕,尤其女生,晚上會嚇得不敢獨自睡覺。針對這一問題,我在班上組織了一次「我們該讀什麼書」的主題班會,學生們在質疑、辯論、探討中明白了少年兒童期的學生心智發育不全,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驚悚小說中陰森血腥的描寫會給自己造成心理陰影。道理明白了,學生中看驚悚小說之風自然也就剎住了。

二、組織讀書活動

為了強化課外閱讀的效果,我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了系列「課外閱讀綜合實踐活動」。

1、開辦班級小圖書館

為了讓學生既節約買書的經費又資源共享,我建議在班上辦個小圖書館,學生們都十分贊同,大家自願捐出各類書刊數千冊。為了辦好小圖書館,班委會的成員們利用課余時間把所有書刊全部包裝一新,分門別類貼上編號,並制定了嚴格的圖書管理制度和借閱制度。班級小圖書館開放後,學生們課間追打吵鬧的人少了,坐在教室里看書的人多了,學生相互交流的話題也豐富了許多。小圖書館還專門設了意見箱,經常向學生了解閱讀情況和閱讀需求。

2、學生自編《讀書報》

班委會編了一份《讀書報》,做為同學們課外閱讀的一個載體。這份《讀書報》由班委會成員負責主編,每個月出兩期,每期由四個學生合作編寫。《讀書報》上有精美的插圖,有豐富的課外知識,有班上學生的優秀習作,有新書介紹。。。。。。這份小小的手抄報凝聚著學生辛勤的汗水,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

3、開展主題讀書活動

為了調動全班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利用班隊活動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讀書活動,如:「智慧從書中讀出來課外知識競賽」、「唐詩宋詞誦讀會」、「比比誰讀的書多小書蟲經驗交流會」、「我閱讀我快樂閱讀感言小徵文」。。。。。。這些讀書活動的開展掀起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潮,連那些平時不善於閱讀的學生也有意識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了。

三、引領學生成長

課外閱讀是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的過程,學生在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活動中,知識得到積累,閱讀能力得以提高,語文素養不斷豐厚,人格品行日臻完善---學生們在書香中快樂地成長著。

1、學生品格日臻完善

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豐富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更學會了不斷地完善自我。網路類書籍使學生充滿智慧;蘊含哲理的成語典故、寓言故事讓學生閃耀思辨的火花;童話讓學生充滿愛心,富有童趣;名人傳記讓學生志存高遠;唐詩宋詞賦予學生滿腹文氣。。。。。。在書香熏陶中,我所教過的124班、139班、153班班風良好,學風良好,學生綜合素質好,學生整體知識水平和人文水平在年級位居第一。例如139班曾連續八個學期被評為學校的文明班級,連續八個學期語文期末統考名列年級第一(一個年級四個班)(這些都是有檔案可查的)。

2、學生語文素養快速豐厚

有效的課外閱讀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解讀文本、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感悟和欣賞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學生的寫作水平快速提高,寫作興趣濃厚,自主寫作蔚然成風,學生在完成每期規定的八篇習作之餘還自覺地一周寫一篇小練筆,一天寫一篇日記,還有些酷愛寫作的學生寫長篇童話故事,如徐海凌的《不滅傳說》,歐陽旺的《森林冒險》,戴詩琴的《閣樓精靈》等長篇童話故事在《讀書報》上連載,並在同學中廣為流傳。徐海凌、張世甲、韓冰眉、周紅豆等學生還經常在《邵陽日報》、《小溪流》、《小學生導刊》上發表作品。還有一些語文水平相對較弱的學生也在課外閱讀中學到了不少寫作知識,從而提高了寫作水平,如朱文騏三年級時每次作文都犯愁,從四年級開始喜歡上閱讀,讀的書多了,文思自然就開闊了,作文時也有話可寫了,到五年級時他的作文水平還達到了優秀級別,還時有文章在學校的《小記者報》上發表。

3、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有效的課外閱讀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自覺性,養成了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和學習習慣,學生課堂中聽課習慣良好:注意力集中,自控力強,發言積極,喜歡交流、辯論、探討問題,堅持做聽課筆記;作業習慣良好,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科作業,且書寫工整,卷面清潔,正確率高;學生有良好的反思習慣,每個學習階段完畢或每次考試過後,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或成績及時反思,分析自身的問題,寫出反思日記,查漏補缺,為下一段學習掃除障礙。

高爾基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老師,引導你的學生去熱愛書籍,去閱讀書籍吧,因為閱讀書籍會讓你的學生成長得更快捷、也更快樂。

2010年9月22日

為學生「造米」下鍋

---巧用心思為學生創造作文素材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一次給學校的「感受師恩」演講賽做評委,其中有三個演講者給了我較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三個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生都在演講稿中寫到了看到自己的老師在辦公室一邊打點滴一邊批作業的情景,然後感動得眼淚湧出了眼眶。據我所知,我們學校的老師經常有帶病堅持工作的,但卻從沒有哪個老師在辦公室打過點滴。這說明什麼?只能說明他們三個抄襲了同一篇範文。不過,時下抄範文的又何止這三個學生。

學生抄範文是有原因的,一是各類作文書籍泛濫成災,每個學生手頭至少有一兩本所謂的作文工具書,當然抄起來是又方便又快捷;二是老師、家長每天逼著學生寫這寫那,為應付檢查,學生只能抄範文交差;三是學生生活閱歷淺,生活范圍窄,作文素材幾近枯竭,無「米」下鍋,無文而作,所以只能「借米」下鍋。

學生,尤其小學生作文素材枯竭、無文而作是一個普遍現象,其根源在於:1、學生生活閱歷淺,沒有積淀下多少可供作文的生活經歷;2、學生生活范圍窄,眼界不開闊,見聞太少,沒啥可入文的東西。現在的學生大多兩點一線,每天學校、家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春暖花開時節,他們不可外出踏春,秋涼果熟時候,他們不能出去秋遊,因為上級部門不準,學校不準,家長不準,老師也不敢,萬一出個安全事故,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現在的城裡孩子好多不知道李花、荷花開在幾月,不知道花生結在枝頭還是長在土裡,甚至不明白公雞和母雞有什麼區別(曾經親眼看見一個四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公雞下了一個大蛋)。。。。。。3、學生缺乏身體力行的生活體驗,現在的學生除了讀書還是讀書,想做點家務,家長不讓,嫌添亂;想做做小玩意,家長掏錢買;想做點公益勞動,家長嫌多管閑事;甚至想在學校值日搞個衛生,衛生區域還要被班主任賣給勤雜工(我們學校如今絕大部分教室衛生,公共區衛生都被班主任賣給食堂的工人了)。。。。。。可憐的學生們到哪兒去找鮮活的題材,寫鮮活的作文呢?

作文素材的積累完全靠點點滴滴的生活積累,沒有真實豐富的生活就沒有素材。面對當前我們學生的生活現狀,我們做語文老師的該如何打破學生無素材積累,無文而作的尷尬局面呢?我從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給學生巧找素材,造「米」下鍋的作文教學方法。

一、精心設計活動

活動是學生的快樂之源,也是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每期都會給學生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感受生活,體驗喜怒哀樂,並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從而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游樂中潛藏著豐富的活動資源,只要我們有心,就能挖掘出許多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腳本。有段時間,學生中特別流行用五顏六色的彩色膠管編編織織,於是我借機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巧手編夢 」的手工活動。第一課時,我讓學生在掌握了簡單編織方法的基礎上,自由組合或單干,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彩色膠管和輔助材料編織成單件或成組的小玩意兒,要求作品富於想像力,有創意,並要命名。學生興趣盎然,一個個埋頭苦幹,規定的時間一到,一件件有模有樣的編織品琳琅滿目地呈現在我眼前,有形態各異的小動物,有精巧玲瓏的瓜果,有美觀大方的首飾,還有「姜太公釣魚」、「老鼠嫁女」等故事場景。活動的第二課時,我讓學生把作品陳列在講台上,大家參觀欣賞作品,然後評出「最佳創意獎」、「最有趣味獎」、「最精美獎」等獎項,最後頒獎。學生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參與了活動全程,在活動中,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體驗了緊張、焦慮、失敗、成功、喜悅、遺憾等等情緒。活動結束後,許多學生還在津津樂道著活動情況。我問學生,如果把這次活動寫下來,有話可寫不?學生回答說,有,可寫的話多著呢!所以接下來的作文指導我沒怎麼費口舌,學生就把作文寫好了,而且佳作迭出。我還給學生設計過「我當小老師」、「我是小小設計師」(學生利用廢舊衣物設計新款服裝,利用廢品設計飾品、日用品等)、「趣玩橡皮泥」、「愛心小組在行動」(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每組在一周內完成至少五項愛心任務,超額的組將得到神秘獎品)、「做一回拾荒者」(組織學生撿垃圾、拾廢品)、「我吹,我吹,我吹吹吹」(吹泡沫比賽)、「火線運水」、「今天我當家」(孩子和家長進行角色換位)、「巧廚拼涼盤」、「編課本劇、演課本劇」等等活動。這些活動有手工勞動,有文體活動,有公益勞動,有語文實踐活動,有游藝活動,每次活動學生們都玩得不亦樂乎,,也寫得不亦樂乎,因為他們在多姿多彩的活動中真實地生活著,愉快地感知著,情感在盡情地宣洩著,所以心中的感受便會自然地發諸於筆端,成為了最真最好的文章。

二、巧妙利用教材

其實,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也潛藏著豐富的作文素材,教師如果利用得當,也能為學生作文找到下鍋之「米」。

1、改寫古詩

小學語文課本中每冊都有三、四首古詩,這些古詩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意象生動,給學生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和語言文字訓練空間。因此,我每期都會指導學生在了解詩作背景和深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改寫幾首古詩,即把古詩改寫成散文。在改寫過程中,學生突破原詩的語言容量,打破原詩的語言結構框架,進行著新的語言創作,在這個創作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總是很活躍的。例如學生在改寫《宿新市徐公店》時,大部分學生都用較淡雅的白描筆調描寫了「籬笆」、「小徑」、「樹木」交織而成的院落靜態景物,然後用濃墨重彩描繪「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場景,既寫兒童追的種種動作,又寫黃蝶飛的各種姿態。原詩中只有「急走」和「追」兩個動作的兒童在學生的筆下有的狂奔,有的蹦跳,有的摔了跟頭,有的在喊叫,有的在說話,而且還有了鎖兒,柱子等有趣的名兒;原詩只出現「菜花」二字的菜園也被學生渲染得有形、有色、有香。一首二十八個字的古詩通過學生的想像、充實,變成了四、五百字一篇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2、續寫課文

翻開我們小學的語文課本,有很多課文給學生留下了拓展想像的空間,如《凡卡》、《小英雄雨來》、《小攝影師》、《窮人》、《金色的魚鉤》。。。。。。續寫很能鍛煉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我曾指導學生續寫過《凡卡》,學生續寫出來的故事多姿多彩,反應出各不相同的思維方式,有的學生極理性地給予凡卡更為悲慘的結局,寫他爺爺貧病而死,寫老闆阿里亞西涅更加虐待他,致使凡卡一次又一次地逃跑,最後。死在逃亡的途中。有的學生極浪漫地讓凡卡在鞋店裡得到老闆女兒的關心、幫助,慢慢長大成人,最終和老闆的女兒結婚,開了一家製鞋店,成為莫斯科著名的鞋匠,生活富足,還把鄉下的爺爺接到了身邊。

3、擴寫段落

課文中有些段落寫得很簡單,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它們進行擴寫。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中的「內洞奇觀」一段,作者只簡略地寫到盤在洞頂的鍾乳石青龍和黃龍,對內洞的其它奇妙景觀未展開寫,我便指導學生在課外查閱雙龍洞相關文、圖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擴寫練習,學生根據手頭的資料在原文的基礎上詳細、生動地描繪了內洞鍾乳石千姿百態的迷人景象,有的學生還加進了相關的神話傳說,學生的擴寫讓金華的雙龍洞變得更加神奇誘人。

另外,「文體互換」(把說明文換寫成記敘文,把劇本換寫成小說,把小說改換成劇本等等)、「翻新老課文」、「給課文補白」等也是學生作文材料的極好來源。

三、指導學生積累

正由於學生生活空間狹窄,生活積累匱乏,情感體驗空洞,所以老師就應該經常性地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材料的積累,指導學生從看似單調的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可以入文的人、事、景、物,去捕捉平凡生活中的亮點。我採用單元日記的形式指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實踐,學生受益匪淺。

每個學期我按學校的開課周數給學生設置相應的主題日記(如全期有二十周,學生則寫二十個單元日記,不一定每天寫,但每周不少於三篇),每個單元定一個大主題,每個主題下有相應的觀察積累任務,如以「人物寫真」為主題,就是讓學生去觀察身邊形形色色的人,記錄他們的體貌特徵,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為人處事的故事等等。如以「花鳥魚蟲」為主題,則指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長習性及其枝葉花果的特點,了解一些魚類、昆蟲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以「日月星辰」為 主題,指導學生看日出日落,月缺月圓的景象,看燦爛星漢,認識星座,了解一些宇宙的奧秘。以「我的成長故事」為主題,指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學習、社交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及時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錄成文。。。。。。因為有了明確的觀察目標和具體的積累素材的任務,學生學會了用探究和發現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一切,他們關心起在垃圾箱中淘廢品的拾荒老人來(有個學生詳細地記錄了一個拾荒老奶奶一周的拾荒經過,字里行間滿是對老人的同情,他還建議同學們把廢舊作業、書報、礦泉水瓶等等積累起來送給老人,我們還真的那麼做了),他們和在草地上打拳的螳螂游戲,把在街頭流浪的狗狗帶回家,他們聽得清樹們在風中吵嘴或談天(引自學生文中的話語)。。。。。。在這樣的日積月累中,學生的眼光敏銳起來,情感豐富起來,當然文思也就敏捷起來。

要改變學生無「米」而「炊」的作文僵局,老師只有巧動腦筋,勤花心思,才能為學生創設出有文想作,有文可作的令人開心的寫作氛圍來。不過,這可是一項長期的、艱辛的工作。

2010年9月23日

8. 小學數學老師的實習日誌

第一層樓,自由生長期。
天人合一。教師的專業成長如同自然界萬事萬物一樣,只有在經歷了自由生長以後,才會走向成熟,聽到花開的聲音,看到花開的美麗。回想起我的從教之路,起點還是有些戲曲性。用兩句話來概括就是:灰色的心態,幸運的分配;學科的偏愛,無奈的上崗。
1987年,讀了三年如皋師范的我畢業了。作為無權無勢無錢的農家子弟,我沒有什麼過高的奢望,只想能分配到老家的中心小學工作。為此,在教育局落實分配到崗的那天,同樣做教師的母親專門請教育助理到家吃飯,並拜託他飯後到教育局把我要回老家。到了晚上,教育助理到我家說:「今天沒有要到人,你兒子被實小要去了。」母親聽後,非常開心。而對於一直死讀書的我,對於實小是什麼概念,是何方學校,我怎麼會分到那裡的,全然不知。事後我才知道,在我們還在畢業實習時,海安實小的校長們就到如皋師范挑畢業生了,一個班推薦一個,然後7選三,我幸運的成為了最後拍板的三個人中的一個。而這一切,我全然不知。現在想來,我很是感激當時的班主任老師,感謝現在已經作古的老校長。這對於我走上工作崗位後一直保持著激情燃燒的姿態,有著很大的關聯。
第二點就是學科偏愛。雖然我20年的教學經歷中都是從事的小學數學教學,但是,當初讀師范時,我恰恰是「語文狂」,從不研究數學。除了跟在姚烺強老師後面專攻「一點突破法」外,整個師范時期的大實習、小實習我都是上的語文課,數學課一堂課也沒有上。我信心滿懷: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好的語文老師。但是,事與願違。師范畢業的那一年,正逢南通鹽城兩片中師生數學基本功大賽,我在層層選拔後,代表如師參加了這項賽事並獲得二等獎。這一獲獎記入了我的畢業檔案。到了海安實小的校長在分配課務時,一看這么好的數學基本功,無論無何也要安排教數學課啊。於是,我到海安實小報到的第一天,同時也領到了課務分工——四年級數學。
因為興趣點全不在數學,我就找當時的校長說明自己的情況。校長說,課務分工已經定了,就先教一年再說吧。無奈之中,我開始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旅程。
人行有仿效,擇尚而從之。海安實小的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尤其是當時一批老教師的敬業奉獻精神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於是,吃住都在學校的我,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鑽研教材、備課磨課上,借閱老教師的備課筆記,翻看著他們班上學生得作業,從模仿起步,努力使自己盡快適應崗位要求。
經過一段適應期後,我也開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思考一些教學中的問題,撰寫自己的教學思考和實踐體會。兩年後,「怎樣找單位1」「計算題病例剖析」等小塊頭文章才開始變成鉛字,在《小數報》和《吉林教育》發表。那時,我對教學研究是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遇到什麼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分數的基本性質、工程問題、小數和復名數、組合圖形、簡便計算、分數應用題教學等等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發表了20多篇文章。
老師們都說我是專挑「小問題」,做成「大文章」。連續教了幾屆學生,都發現「數的整除」單元概念多,學不透,我就嘗試「運用集合圖來進行概念教學」。我把高等數學中的一些集合圖都摘錄下來,並且找來自學考試的《邏輯學》教材對照分解這個單元中幾組數學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後在教學中每嘗試一次就記載一次使用效果。為了拓寬視角,就連其他老師在教學展示中出現的新圖示,我也細致地整理到自己的教學日記本上。再如,看到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解答結果是相同的,可思維過程卻差別甚大,他開始了「展示和評價學生思維過程,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學生簡便計算時常常東拼西湊,沒有章法,他開始了「幫助學生過好簡便計算關」的探討;發現學生的驗算意識特別缺乏,他就展開大面積的調查與反思┅┅這些問題都是來自於鮮活的教學生活,也更富有了廣泛的研究意義和價值。研究論文《集合圖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驗算習慣和能力調查研究報告》先後在1994年、1996年的「教海探航」徵文中獲得一、二等獎並在《江蘇教育》上刊發。
從1987年到2002,這樣散點式、隨意式教學研究方式可以說在我的專業成長中占據了15年。這期間,我發表了60多篇文章,參與了10多項省市級課題研究,也破格晉升小學高級教師,被評為了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和全國科研型教師,獲得了江蘇省教學競賽一等獎,參與了三本著作的編寫。但是,總的說來,這段時間我的專業成長還是處在自由生長階段,教學方面雖然小有成績,卻沒有明確的方向和主題,沒有體系化的研究和屬己化的特色。海安縣教育局的柳夕浪局長也多次和我說,到了南通市學科帶頭人這樣的層次,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方向,打造自己的教學風格。我也是十分嚮往達到那樣的境地,但我總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企及。
第二層樓,整合發展期。
2002年,課程改革開始全面啟動。在良好的氛圍熏染、優秀的同伴互助(華應龍、賁友林、儲冬生、仲海峰、柳曉梅等)、知名的專家引領(陳今晨、張興華、丁錦華等)中逐步學會了思考的我,也開始思考新課程數學改革該如何實施。2002年「五一」長假期間,用閉門三天一氣呵成寫成了7000字的《走進生活 走近兒童——談小學數學教學觀的轉變》,提出了「生活數學」「人文數學」「綜合數學」的教學研究主題。在隨後的幾年中,自己在數學教學研究中所形成的思考和實踐,差不多都在這樣一個研究框架中展開。
在「生活數學」方面,藉助於「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課題的主持,和全校的數學老師們一起共同展開了深入研究,從「數學要與生活聯系」到「數學與生活相聯系裡不開生活經驗的關注」,再到「正效經驗、反效經驗、個體經驗、群體經驗、兒童經驗、成人經驗的辨析」、「生活數學與學校數學的分野大討論」、《盤活、激活、教學》教學思路的建設,可以說是口子越收越小,縱向越掘越深,形成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課例和總結報告、經驗論文。
在「人文數學」方面,最初的構想中,只是提出了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理解、接受、獲得過程,要充分體現數學知識背後人文力量,讓課堂教學煥發活力。在隨後的研究中,逐步意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學品質、內在素養,尤其是保持著一顆童心和學生對話、交流,將會使教學進入一種互動發展的境界。於是,著意改變自己的教學姿態,《生動的課堂 開放的資源》便是這方面的嘗試。但,這還不是教學的佳境,教學應該是知情合一、師生共融的境界,教學的魅力不應該僅僅來自於老師的表現力,數學教學更應用數學本身的內在魅力去吸引學生的眼球,在深層上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數學的激情。如果沒有數學本身的魅力滲透其中,無論教師有怎樣的情感投入或者有多麼高超的表演技能,教學總難逃膚淺和庸俗。
在「綜合數學」方面,原初也只是看到了數學知識板塊的整合必然帶來數學綜合,看到數學教學中要注意打破學科壁壘,實現跨學科知識的銜接和運用。比如,美術中的數學、音樂中的數學、科學中的數學要盡量在數學課堂中接軌。而在實際的研究中,對此,我們也逐步加深了認識,「學科之間的綜合」不僅僅是知識的嫁接,在更深的層面上還應該打通學科思維、借鑒學科技術,並以此來改變數學課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熏染。《數學教學用「修辭」》便是這方面的探索之作。
綜合起來這幾年的實踐,應該說,是一個對數學教學在理解和實踐上都逐漸豐滿、逐漸豐富、逐漸深入的過程。也使得我的教學研究初步顯現出一種系統化和整體感,那種散點式、隨意化的狀態逐步改變。
第三層樓,破繭成熟期。
2006年,在經過了一個豐滿、拓展、體系化的研究過程後,我隱約感覺到,超越於傳統的諸多新課程理念,如目標多元、尊重差異、重視過程、講求合作、關注體驗等,得到了老師們的積極響應,也給數學課堂帶來了勃勃生機。但是,繁華背後,我們看到不少數學課特別是公開課追求內容上的大全、形式上的新異,卻因教學時間有限,飽滿、臃腫中顯現出膚淺、低效,加之教學調控不力,缺乏深度,缺乏靈動,缺乏藝術,結果教者教得辛苦,學者學得疲憊。因此,努力讓課堂從冗繁走向凝練,從緊張走向舒緩,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應該成為我們當下對課堂教學反思調整的積極舉措。於是,2006年5月,我提出了追尋簡約化的數學教學研究主題。一年多來,我帶著全校的數學老師在簡約化的數學教學建設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前後形成了20多節代表簡約教學理念的課,在全國講學十多場,引起很大的反響,有關沙龍、課例、論文相繼發表。特別是利用南通市教育局為我們開通的個人博客,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很多老師開始關注該項研究並參與共同建設。老師們普遍感到,簡約並不是簡單,相反,是一種更深廣的豐富,與豐富於簡單之中。它要求教師憑借已有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以先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思想為指導,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調整、提升,使其能除去臃腫的堆積,剝離繁瑣的多餘,從而達到審美化、藝術化、高效化的課堂教學境界。
目前,簡約化教學已經成為我的專業發展的重點研究主題,它綜合了我在生活化、綜合化、人文化研究的思考,又在此基礎上實現統整、協調、提升,成為我專業發展的新的主流方向。
鄭傑校長在《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中還說到,人生幸福的三層樓還分別代表三種教師類型,第一類教師是應付教學工作,第二類教師是讓教學煥發生命活力,第三類教師是在不斷探索、不停追問中生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學風格,走向教育的自由王國。以此來對照我的專業成長,我該是在從二層樓努力地向著三層樓前行。
幸福三層樓,人生三重天,教學三境界。我知道,窮盡一生之追求,我也許還是不能登頂。但是它讓我更加明晰了教育路上的追尋目標。是否登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付出了,我收獲了,我無憾了。

9. 誰能幫我寫寫關於小學教師的實習日誌

幫你寫?你幹了什麼,上了什麼課都不知道,去哪 要一篇呢?可以參考
http://www.jrdxs.com/html/5/category-catid-5.html
小學教師實習總結
作者:佚名
時光飛逝,短短兩個月,六十個日日夜夜的快樂時光,今天已圓滿結束了,除為人師,我們倍感驕傲與自豪.既深入教學,有辛勤育人,我們全體實習生一路走來,頗多留戀,諸多感慨.在已圓滿完成實習工作的此時此刻,我們要感謝我們的實習學校——萊州一中的領導,指導教師以及原班主任的幫助與照顧,在短短兩個月的實習期間,給與我們工作的指導,生活的關心,使得我們的實習工作順利,圓滿地完成,藉此機會對我們的指導教師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我們的實習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准備階段
也就是前兩個周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們主要通過多看多聽來深入學生,熟悉教學環境,為全面實習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於我們的實習恰逢新課程改革,所以我們剛到萊州一中時茫然不知所措,大學里學到的知識似乎一下都變成了紙上談兵,老三段的教學模式在中學里已完全不適用,這體育課教案該怎麼寫,體育課到底該怎麼上我們就帶著諸多疑惑開始了實習.這段時間,一中的指導教師組織了幾名省市優質課獲獎的教師給我們上了幾堂課,而且每堂課還附帶一堂說評課,給我們介紹他們的先進教學經驗.另外,指導教師還組織我們集體觀摩了有豐富經驗的老教師上的訓練課,這期間我們還通過個人自學和集體討論的形式進一步深入研究新課程教學.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的問題都迎刃而解,新課程教學在我們腦子里也就不再神秘了.
二,實踐階段
從第三周開始我們的實習也就全面展開了,為此指導教師給我們制定了非常詳細和全面的實習計劃,凡是中學體育教師能遇到的工作幾乎都涉及到了,涉及面非常廣,包括體育課堂教學,體育隊的訓練,見習班主任,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裁判實習等等,而且這期間體育部的工作基本上是以我們全體實習生為主,指導教師指導為輔,指導教師讓我們放手大膽去探索,去研究,給我們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這期間我們全體實習生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認真態度,堅持"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認認真真備好每一堂課,盡最大努力上好每一堂課.體育隊訓練方面,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我們積極編寫全年訓練計劃和課時訓練計劃,努力使自己的訓練更系統,更全面.總之,我們的工作受到了校領導和全體教師的認可,同時,也深受學生們的歡迎.
三,提高階段
也就是最後兩個周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們就進入到全面提高階段.我們開始准備我們的"優質課",包括一堂內堂課,一堂訓練課和兩次外堂課,這期間指導教師的指導更加細致,更加認真了,指導貫穿到整節課的各個環節,包括編寫教案,課堂教學,課後總結.另外指導教師還組織我們觀看了萊州市體育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使我們受益匪淺.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工作與學習,使我們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最後,又一件事是不得不提的,也是我們終生難忘的,那就是和萊州一中師生告別時感人的場面.2005年最後一天的清晨,天還沒亮,天空中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花,學生們早早就起來了,把我們的行李都搬了下來,我們的腳步也不知不覺沉重了起來,車來的時候,學生們再也控制不住哭了起來,實習老師們眼裡也都閃爍著淚光,接下來,我們依依和一中的老師們握手告別,和學生們依依擁抱惜別,場面很是感人,很多實習老師都發出了"萊州一中,不虛此行"的感慨,這一刻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決心,同時這個場面也是我們在萊州一中實習成果的最好證明.所以我們萊州一行是非常圓滿的,非常成功的.
總而言之,教育實習是我們更加堅定了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在萊州一中的實習為我們的人生起了個好頭,我們將繼續以認真和高度負責的態度虛心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而努力奮斗!
第一層樓,自由生長期。
天人合一。教師的專業成長如同自然界萬事萬物一樣,只有在經歷了自由生長以後,才會走向成熟,聽到花開的聲音,看到花開的美麗。回想起我的從教之路,起點還是有些戲曲性。用兩句話來概括就是:灰色的心態,幸運的分配;學科的偏愛,無奈的上崗。
1987年,讀了三年如皋師范的我畢業了。作為無權無勢無錢的農家子弟,我沒有什麼過高的奢望,只想能分配到老家的中心小學工作。為此,在教育局落實分配到崗的那天,同樣做教師的母親專門請教育助理到家吃飯,並拜託他飯後到教育局把我要回老家。到了晚上,教育助理到我家說:「今天沒有要到人,你兒子被實小要去了。」母親聽後,非常開心。而對於一直死讀書的我,對於實小是什麼概念,是何方學校,我怎麼會分到那裡的,全然不知。事後我才知道,在我們還在畢業實習時,海安實小的校長們就到如皋師范挑畢業生了,一個班推薦一個,然後7選三,我幸運的成為了最後拍板的三個人中的一個。而這一切,我全然不知。現在想來,我很是感激當時的班主任老師,感謝現在已經作古的老校長。這對於我走上工作崗位後一直保持著激情燃燒的姿態,有著很大的關聯。
第二點就是學科偏愛。雖然我20年的教學經歷中都是從事的小學數學教學,但是,當初讀師范時,我恰恰是「語文狂」,從不研究數學。除了跟在姚烺強老師後面專攻「一點突破法」外,整個師范時期的大實習、小實習我都是上的語文課,數學課一堂課也沒有上。我信心滿懷: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好的語文老師。但是,事與願違。師范畢業的那一年,正逢南通鹽城兩片中師生數學基本功大賽,我在層層選拔後,代表如師參加了這項賽事並獲得二等獎。這一獲獎記入了我的畢業檔案。到了海安實小的校長在分配課務時,一看這么好的數學基本功,無論無何也要安排教數學課啊。於是,我到海安實小報到的第一天,同時也領到了課務分工——四年級數學。
因為興趣點全不在數學,我就找當時的校長說明自己的情況。校長說,課務分工已經定了,就先教一年再說吧。無奈之中,我開始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旅程。
人行有仿效,擇尚而從之。海安實小的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尤其是當時一批老教師的敬業奉獻精神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於是,吃住都在學校的我,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鑽研教材、備課磨課上,借閱老教師的備課筆記,翻看著他們班上學生得作業,從模仿起步,努力使自己盡快適應崗位要求。
經過一段適應期後,我也開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思考一些教學中的問題,撰寫自己的教學思考和實踐體會。兩年後,「怎樣找單位1」「計算題病例剖析」等小塊頭文章才開始變成鉛字,在《小數報》和《吉林教育》發表。那時,我對教學研究是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遇到什麼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分數的基本性質、工程問題、小數和復名數、組合圖形、簡便計算、分數應用題教學等等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發表了20多篇文章。
老師們都說我是專挑「小問題」,做成「大文章」。連續教了幾屆學生,都發現「數的整除」單元概念多,學不透,我就嘗試「運用集合圖來進行概念教學」。我把高等數學中的一些集合圖都摘錄下來,並且找來自學考試的《邏輯學》教材對照分解這個單元中幾組數學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後在教學中每嘗試一次就記載一次使用效果。為了拓寬視角,就連其他老師在教學展示中出現的新圖示,我也細致地整理到自己的教學日記本上。再如,看到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解答結果是相同的,可思維過程卻差別甚大,他開始了「展示和評價學生思維過程,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學生簡便計算時常常東拼西湊,沒有章法,他開始了「幫助學生過好簡便計算關」的探討;發現學生的驗算意識特別缺乏,他就展開大面積的調查與反思┅┅這些問題都是來自於鮮活的教學生活,也更富有了廣泛的研究意義和價值。研究論文《集合圖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驗算習慣和能力調查研究報告》先後在1994年、1996年的「教海探航」徵文中獲得一、二等獎並在《江蘇教育》上刊發。
從1987年到2002,這樣散點式、隨意式教學研究方式可以說在我的專業成長中占據了15年。這期間,我發表了60多篇文章,參與了10多項省市級課題研究,也破格晉升小學高級教師,被評為了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和全國科研型教師,獲得了江蘇省教學競賽一等獎,參與了三本著作的編寫。但是,總的說來,這段時間我的專業成長還是處在自由生長階段,教學方面雖然小有成績,卻沒有明確的方向和主題,沒有體系化的研究和屬己化的特色。海安縣教育局的柳夕浪局長也多次和我說,到了南通市學科帶頭人這樣的層次,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方向,打造自己的教學風格。我也是十分嚮往達到那樣的境地,但我總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企及。
第二層樓,整合發展期。
2002年,課程改革開始全面啟動。在良好的氛圍熏染、優秀的同伴互助(華應龍、賁友林、儲冬生、仲海峰、柳曉梅等)、知名的專家引領(陳今晨、張興華、丁錦華等)中逐步學會了思考的我,也開始思考新課程數學改革該如何實施。2002年「五一」長假期間,用閉門三天一氣呵成寫成了7000字的《走進生活 走近兒童——談小學數學教學觀的轉變》,提出了「生活數學」「人文數學」「綜合數學」的教學研究主題。在隨後的幾年中,自己在數學教學研究中所形成的思考和實踐,差不多都在這樣一個研究框架中展開。
在「生活數學」方面,藉助於「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課題的主持,和全校的數學老師們一起共同展開了深入研究,從「數學要與生活聯系」到「數學與生活相聯系裡不開生活經驗的關注」,再到「正效經驗、反效經驗、個體經驗、群體經驗、兒童經驗、成人經驗的辨析」、「生活數學與學校數學的分野大討論」、《盤活、激活、教學》教學思路的建設,可以說是口子越收越小,縱向越掘越深,形成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課例和總結報告、經驗論文。
在「人文數學」方面,最初的構想中,只是提出了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理解、接受、獲得過程,要充分體現數學知識背後人文力量,讓課堂教學煥發活力。在隨後的研究中,逐步意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學品質、內在素養,尤其是保持著一顆童心和學生對話、交流,將會使教學進入一種互動發展的境界。於是,著意改變自己的教學姿態,《生動的課堂 開放的資源》便是這方面的嘗試。但,這還不是教學的佳境,教學應該是知情合一、師生共融的境界,教學的魅力不應該僅僅來自於老師的表現力,數學教學更應用數學本身的內在魅力去吸引學生的眼球,在深層上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數學的激情。如果沒有數學本身的魅力滲透其中,無論教師有怎樣的情感投入或者有多麼高超的表演技能,教學總難逃膚淺和庸俗。
在「綜合數學」方面,原初也只是看到了數學知識板塊的整合必然帶來數學綜合,看到數學教學中要注意打破學科壁壘,實現跨學科知識的銜接和運用。比如,美術中的數學、音樂中的數學、科學中的數學要盡量在數學課堂中接軌。而在實際的研究中,對此,我們也逐步加深了認識,「學科之間的綜合」不僅僅是知識的嫁接,在更深的層面上還應該打通學科思維、借鑒學科技術,並以此來改變數學課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熏染。《數學教學用「修辭」》便是這方面的探索之作。
綜合起來這幾年的實踐,應該說,是一個對數學教學在理解和實踐上都逐漸豐滿、逐漸豐富、逐漸深入的過程。也使得我的教學研究初步顯現出一種系統化和整體感,那種散點式、隨意化的狀態逐步改變。
第三層樓,破繭成熟期。
2006年,在經過了一個豐滿、拓展、體系化的研究過程後,我隱約感覺到,超越於傳統的諸多新課程理念,如目標多元、尊重差異、重視過程、講求合作、關注體驗等,得到了老師們的積極響應,也給數學課堂帶來了勃勃生機。但是,繁華背後,我們看到不少數學課特別是公開課追求內容上的大全、形式上的新異,卻因教學時間有限,飽滿、臃腫中顯現出膚淺、低效,加之教學調控不力,缺乏深度,缺乏靈動,缺乏藝術,結果教者教得辛苦,學者學得疲憊。因此,努力讓課堂從冗繁走向凝練,從緊張走向舒緩,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應該成為我們當下對課堂教學反思調整的積極舉措。於是,2006年5月,我提出了追尋簡約化的數學教學研究主題。一年多來,我帶著全校的數學老師在簡約化的數學教學建設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前後形成了20多節代表簡約教學理念的課,在全國講學十多場,引起很大的反響,有關沙龍、課例、論文相繼發表。特別是利用南通市教育局為我們開通的個人博客,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很多老師開始關注該項研究並參與共同建設。老師們普遍感到,簡約並不是簡單,相反,是一種更深廣的豐富,與豐富於簡單之中。它要求教師憑借已有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以先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思想為指導,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調整、提升,使其能除去臃腫的堆積,剝離繁瑣的多餘,從而達到審美化、藝術化、高效化的課堂教學境界。
目前,簡約化教學已經成為我的專業發展的重點研究主題,它綜合了我在生活化、綜合化、人文化研究的思考,又在此基礎上實現統整、協調、提升,成為我專業發展的新的主流方向。
鄭傑校長在《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中還說到,人生幸福的三層樓還分別代表三種教師類型,第一類教師是應付教學工作,第二類教師是讓教學煥發生命活力,第三類教師是在不斷探索、不停追問中生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學風格,走向教育的自由王國。以此來對照我的專業成長,我該是在從二層樓努力地向著三層樓前行。
幸福三層樓,人生三重天,教學三境界。我知道,窮盡一生之追求,我也許還是不能登頂。但是它讓我更加明晰了教育路上的追尋目標。是否登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付出了,我收獲了,我無憾了。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教育日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