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教育教學理論

小學教育教學理論

發布時間:2020-11-28 01:48:14

A. 2014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部分分不分中學和小學

你好,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知識是分中學和小學的。2014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的大綱中學和小學都是分開的。具體內容:
小學大綱: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統一筆試
小學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安徽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為全省統一組織的公開性選拔考試,是落實「省考、縣管、校用」教師管理體制的基礎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於從事基礎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到中小學任教,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工作,把好教師「入口關」。考試採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筆試結果將作為安徽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面試的依據,同時納入考試總成績。招聘考試從教師相應崗位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擇優錄取。招聘考試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二、考試目標與要求
以《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皖政辦〔2012〕35號)等文件精神為依據,結合我省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為中小學補充合格師資,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教育綜合知識考試要求考生對從事教育教學所需的背景性知識、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有基本認知和應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從事教師職業具備的基本素養。

三、考試范圍與內容
教育綜合知識主要考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規、新課程理論和教師道德修養等5個模塊的相關知識和應用能力。
(一)教育學
1.教育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質
2.教育與社會發展
(1)教育的社會制約性
社會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科學技術和人口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2)教育的社會功能
教育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
(3)當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與挑戰
現代化、全球化、知識經濟、信息社會、多元文化與教育變革
3.教育與人的發展
(1)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2)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2)全面發展教育的構成
(3)當代中國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
5.課程
(1)課程、課程類型及其特徵
(2)布盧姆、加涅的目標分類理論
(3)課程開發及其影響因素
6.教學
(1)教學的意義與任務
(2)教學過程的本質和基本規律
(3)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及實施要求
(4)小學教學組織形式與課堂管理
(5)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6)教學評價的作用、類型、原則和方法
(7)教學模式的概念、國內外主要教學模式
7.德育
(1)德育及其意義
(2)品德發展的基本理論
(3)小學德育目標和內容
(4)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方法和途徑
8.班主任工作
(1)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和作用
(2)小學班集體建設和班級管理
(3)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原則、方法與藝術
(4)小學班級隊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管理
(5)學校與課外教育活動、家庭聯系及協調
9.學生
(1)小學生的年齡特徵
(2)小學生認知發展、學習方式的特點與教育
(3)小學生個體差異(認知差異、性格差異等)與教育
(4)特殊兒童的概念、類型及其特殊兒童的教育
10.教師
(1)小學教師的職業特點
(2)小教師專業要求、專業發展的階段與途徑
(3)良好師生關系及其構建
(二)心理學
1.小學生認知發展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質、注意的規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2)感知覺的概念、感知覺規律的應用、小學生觀察力的發展與培養
(3)記憶的概念、記憶品質、記憶過程、記憶規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4)思維的概念、思維品質、思維過程、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
(5)想像的概念、小學生想像力的培養
(6)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2.小學生情緒、情感、意志
(1)情緒的概念、情緒的種類
(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種類
(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質
3.小學生個性發展
(1)需要、小學生的興趣及其培養
(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論、智力發展的個別差異
(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類型、影響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因素、能力的培養
(4)性格的概念、影響性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4.學習與學習理論
(1)學習的概念、學習分類
(2)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3)學習動機的概念、學習動機分類、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學習動機激發與培養
(4)遷移的概念、遷移的種類、遷移與教學
(5)知識學習的類型、知識學習的過程、學習策略
(6)動作技能的概念、動作技能的形成階段、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心智技能的培養
5.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標准
(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主要途徑與方法
(3)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4)教師的心理壓力與應對
(三)教育法律法規
1.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試行)》等
2.教師權利和義務
(1)教師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2)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所規范的教師教育行為
3.學生權利保護
(1)學生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2)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
(四)新課程理論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目標及基本理念
2.《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主要內容
3.課程標准、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
4.新課程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
5.課程資源(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
6.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
(五)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1.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安徽省中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2013年)
2.教師職業行為
(1)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和主要內容
(2)加強師德修養的途徑、方法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120分鍾,試卷分值120分。
3.主要題型: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解析題、案例分析題等。
4.內容比例:學科專業知識約佔70﹪,運用專業知識能力約佔30﹪。
中學大綱: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統一筆試
中學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安徽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為全省統一組織的公開性選拔考試,是落實「省考、縣管、校用」教師管理體制的基礎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於從事基礎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到中小學任教,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工作,把好教師「入口關」。考試採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筆試結果將作為安徽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面試的依據,同時納入考試總成績。招聘考試從教師相應崗位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擇優錄取。招聘考試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二、考試目標與要求
以《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皖政辦〔2012〕35號)等文件精神為依據,結合我省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為中小學補充合格師資,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教育綜合知識考試要求考生對從事教育教學所需的背景性知識、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有基本認知和應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從事教師職業具備的基本素養。

三、考試范圍與內容
教育綜合知識主要考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規、新課程理論和教師道德修養等5個模塊的相關知識和應用能力。
(一)教育學
1.教育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質
(3)教育的結構與功能
(4)教育的發展
2.教育與社會發展
(1)教育的社會制約性
社會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科學技術和人口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2)教育的社會功能
教育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
(3)當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與挑戰
現代化、全球化、知識經濟、信息社會、多元文化與教育變革
3.教育與人的發展
(1)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2)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2)全面發展教育的構成
(3)當代中國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
5.課程
(1)課程的概念
(2)課程類型及其特徵
(3)課程理論流派
(4)布盧姆、加涅的目標分類理論
(5)課程開發及其影響因素
6.教學
(1)教學的意義
(2)中學教學的基本任務
(3)教學理論流派
(4)教學過程的本質和基本規律
(5)中學教學組織形式與課堂管理
(6)中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7)教學評價的作用、類型、原則和方法
(8)教學模式的概念、國內外主要教學模式
7.德育
(1)德育及其意義
(2)品德發展的基本理論
(3)中學德育目標和內容
(4)中學德育的基本原則、方法和途徑
8.班主任工作
(1)中學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及其主要工作內容
(2)中學班集體建設和班級管理
(3)中學班主任工作的原則、方法與藝術
(4)班級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管理
(5)中學班主任工作途徑與課外教育活動
9.學生
(1)中學生的年齡特徵
(2)中學生認知發展、學習方式的特點與教育
(3)中學生社會化發展的特點與教育
(4)中學生個體差異(認知差異、性格差異等)與教育
10.教師
(1)中學教師的職業特點
(2)中學教師專業要求、專業發展的階段與途徑
(3)良好師生關系及其構建
(二)心理學
1.中學生認知發展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質、注意的規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2)感知覺的概念、感知覺規律的應用、中學生觀察力的發展與培養
(3)記憶的概念、記憶品質、記憶過程、記憶規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4)思維的概念、思維品質、思維過程、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
(5)想像的概念、中學生想像力的培養
(6)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2.學生情緒、情感、意志的發展
(1)情緒的概念、情緒的種類
(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種類
(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質
3.中學生個性發展
(1)需要的概念、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論、智力發展的個別差異
(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類型、影響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因素、能力的培養
(4)性格的概念、影響性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4.學習與學習理論
(1)學習的概念、學習分類
(2)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3)學習動機的概念、學習動機理論、學習動機分類、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學習動機激發與培養
(4)遷移的概念、遷移的種類、遷移與教學
(5)知識學習的類型、知識學習的過程、學習策略
(6)動作技能的概念、動作技能的形成階段、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心智技能的培養
5.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標准
(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主要途徑與方法
(3)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4)教師的心理壓力與應對
(三)教育法律法規
1.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試行)》等
2.教師權利和義務
(1)教師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2)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所規范的教師教育行為
3.學生權利保護
(1)學生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2)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
(四)新課程理論
1.新課程改革的背景、目標及基本理念
2.《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高中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主要內容
3.課程標准、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
4.新課程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
5.課程資源(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
6.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
7.普通高中學校課程方案的形成與學生選課指導、普通高中學分制管理
(五)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1.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安徽省中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2013年)
2.教師職業行為
(1)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和主要內容
(2)加強師德修養的途徑、方法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120分鍾,試卷分值120分。
3.主要題型: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解析題、案例分析題等。
4.內容比例:學科專業知識約佔70﹪,運用專業知識能力約佔30﹪。

B.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1、主要課程

主要開設課程有:教育通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課程與教學理論、教學設計、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英語教材與教學研究等。

2、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的,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3、培養模式

為了更好地滿足基礎教育對小學教師的人才需求,在院、系辦學思想的指導下,積極實踐以人為本、整體教育、目標培養、實踐體驗的教育理念,構建2111人才培養模式。2111即可擔任小學語文、數學2門主課的教學,兼顧1門其它課程,指導1門活動課程,專長1門課的教學。

在構建課程結構體繫上堅持體現「三性一體」的特徵,三性指高等教育的共性、高師教育的特性、與小學教育專業的個性,一體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為一體。

在培養工作中堅持大學通識課、基礎專業課、學科專業課、公共選修課、活動課、社會實踐課六個課程平台以小學教育專業實踐和小學教育研究一線貫穿,並充分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2111人才培養特色。

(2)小學教育教學理論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的作用

從人生發展歷程來看,小學階段是最重要的,是長身體、長知識最旺盛的時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思維敏捷,對什麼問題都要問個為什麼,他們像海綿吸水那樣,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小學生記憶力強,善於背誦,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牢記在心。

小學生模仿力強,容易做到習久成性,在兒童時代養成的好習慣,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輩子;相反,小學階段養成的不良習慣,到中學和大學時糾正起來就很困難。因此,在小學階段,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發展智力,還要在學習上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思想品德上要有嚴格的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的基礎打得好,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C. 小學教育學考試大綱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滲透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的口授身傳生產、生活經驗的現象,稱之為(A)。

A.自然形態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會教育

2.人類社會最早誕生的教育學是以(B)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的。

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學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現象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思想出自(C)。

A.《學記》 B.《大學》 C.《論語》 D.《師說》

4.「教學相長」、「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最早出自(A)。

A.《學記》 B.《論語》 C.《尚書》 D.《孟子》

5.反映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論》 B.《雄辯術原理》 C.《理想國》 D.《巨人傳》

6.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形態的學科,形成於(A)。

A.資本主義社會初期 B.封建社會末期 C.奴隸社會初期 D.原始社會末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並詳細論證班級上課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B.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C.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D.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學的教育性原則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 B.赫爾巴特 C.誇美紐斯 D.柏拉圖

9.教育史上兩大對立學派——傳統教育派與現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別是(C)。

A.凱洛夫和赫爾巴特 B.杜威和赫爾巴特 C.赫爾巴特和杜威 D.誇美紐斯和杜威

10.「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是(D)的重要主張。

A.實踐教育學派 B.實證教育學派 C.傳統教育學派 D.實用主義教育學派

11.周恩來稱贊的「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楊賢江 D.陶行知

12.首次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探討社會主義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較大影響的教育學家是(C)。

A.蘇霍姆林斯基 B.楊賢江 C.凱洛夫 D.贊可夫

13.強調學生的「一般發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來達到學生最理想的發展水平」的蘇聯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 B.贊可夫 C.加里寧 D.凱洛夫

14.1920年,教育家保羅·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優化教學 B.範例教學 C.發展教育 D.終身教育

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標分類學》,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三個主要部分的美國教育家是(A)。

A.布魯姆 B.布魯納 C.根舍因 D.斯金納

16.1901年,由立花銑三朗講述、王國維翻譯的(B)刊載於《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國流行面廣、影響力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論》 B.《教育學》 C.《大教育學》 D.《教育原理》

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來華講學,此後西方教育學說在我國廣泛傳播開來。

A.桑代克 B.蓋頓 C.杜威 D.克伯屈

18.解放初期,在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蘇聯的教育學教材是(A)。

A.凱洛夫的《教育學》 B.岡察洛夫的《教育學》 C.巴拉諾夫的《教育學》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學》

1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論語》 B.《學記》 C.《四書集注》 D.《孟子》

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C)。

A.《論語》 B.《師說》 C.《學記》 D.《孟子》

21.最早提出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年齡階段,進行德智體多方面和諧發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B)。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昆體良 D.蘇格拉底

22.被稱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學法的書是(D)。

A.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柏拉圖的《理想國》 C.斯賓塞的《教育論》 D.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

23.首次在科學分類中將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劃分出來的是英國哲學家(B)。

A.盧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24.一般認為,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是(B)。

A.柏拉圖的《理想國》 B.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C.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 D.斯賓塞的《教育論》

25.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大學里講授,最早始自德國哲學家(C)。

A.柏拉圖 B.赫爾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26.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誇美紐斯 C.凱洛夫 D.赫爾巴特

27.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闡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B)。

A.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B.凱洛夫的《教育學》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28.被毛澤東稱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B)。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楊賢江 D.徐特立

29.被周恩來稱為「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布爾什維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楊賢江 D.陶行知

30.倡導發現法教學的是美國的心理學家、教育家(C)。

A.斯金納 B.杜威 C.布魯納 D.加涅

31.提出「範例教學」理論的教育家是(A)。

A.根舍因 B.布魯納 C.巴班斯基 D.贊科夫

32.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是(B)。

A.認知結構的教育理論 B.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 C.範例教學的理論 D.教學最優化的教育理論

33.建國初期從前蘇聯譯介的大量教育學教材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是(D)。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學》 B.斯米爾諾夫著的《教育學初級讀本》

C.葉希波夫·岡察洛夫著的《教育學》 D.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

34.最早倡導教育實驗並提出「實驗教育法」這個名稱的教育家是(C)。

A.赫爾巴特 B.裴斯泰洛齊 C.梅依曼 D.洛克

35.最早提出「行動研究」這一概念的是(D)。

A.梅依曼 B.拉伊 C.凱洛夫 D.勒溫

36.研究者按照預先確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創設一定條件,人為地變革研究對象,從而驗證假設探討教育現象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屬於(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行動研究法 D.文獻法

37.身處教育實踐第一線的研究者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科學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自身從事的教育實踐中去的研究方法屬於(A)。

A.行動研究法 B.觀察法 C.實驗法 D.調查法

38.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的教學理論是(C)。

A.最優化理論 B.認知結構的理論 C.發展性教學理論 D.範例教學理論

二、多項選擇題

1.教育活動的基本規律包括(BD)。

A.教育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或關系 B.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系

C.教育現象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矛盾或關系 D.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系

E.教育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或關系

2.下列學科從屬於教育科學體系的是(ABCDE)。

A.教育哲學 B.教學論 C.教育科研方法 D.學校管理學 E.外國教育史

3.教育學形成時期的主要著作有(ACDE)。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與葛篤德》 B.凱洛夫的《教育學》 C.洛克的《教育漫話》 D.斯賓塞的《教育論》 E.盧梭的《愛彌兒》

4.50年代以前,蘇聯主要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家及論著有(ABCE)。

A.加里寧《論共產主義教育》 B.凱洛夫《教育學》 C.克魯普斯卡姬《國民教育與民主主義》 D.巴班斯基《教育過程最優化》

E.馬卡連柯《教育詩》

5.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學派的主要觀點可以歸納為「三個中心」,即(ADE)。

A.教師中心 B.活動中心 C.兒童中心 D.課堂中心 E.書本中心

6.教育實驗共同具備的基本特徵是(ABCD)。

A.有變革 B.可重復操作 C.有理論假說 D.有控制 E.全面科學

7.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屬於調查法的是(ABCDE)。

A.觀察 B.測驗 C.問卷 D.查閱資料 E.談話

8.與實驗法相比,調查法的優勢在於它具有更大的(BE)。

A.計劃性 B.實用性 C.客觀性 D.科學性 E.廣泛性

9.文獻法就是對需要的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從而篩選出有助於研究進行的文獻的科研方法,下列屬於文獻的是(ABCDE)。

A.會議記錄 B.期刊 C.錄音 D.評述 E.文摘

10.從橫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BCDE)。

A.家庭教育 B.學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會教育 E.自然形態的教育

11.調查法的具體方式有(ABCDE)。

A.查閱文獻資料 B.測驗 C.觀察 D.問卷 E.談話

12.《論語》中記述孔子教育思想觀點的有(BCD)。

A.教學相長 B.「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E.長善救失

13.下列教育思想中屬於赫爾巴特提出的有(AC)。

A.教學過程的四個階段論 B.實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學 D.自然主義教育 E.實用主義教育思想

14.杜威實用主義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觀點有(ABCE)。

A.學校即社會 B.教育即生活 C.兒童為中心 D.課堂為中心 E.從做中學

15.中國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ABCD)。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楊賢江 E.朱熹

16.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的著名教育家及論著有(ABD)。

A.布魯納的《教育過程》 B.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 E.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17.布魯姆認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應當包括(BCD)。

A.交往領域 B.動作技能領域 C.認知領域 D.情感領域 E.思維領域

18.教育實驗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徵是(ACDE)。

A.有變革 B.有被試 C.有理論假說 D.可重復操作 E.有控制

三、填空題

1.教育學是研究人類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門科學。 答案:教育現象 教育規律

2.從橫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種。 答案: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會教育

3.狹義的社會教育是在______和______以外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實施的教育。 答案:家庭 學校

4.現代社會教育包括______教育機構和______教育機構兩大類。 答案:校外兒童 校外成人文化

5.貫徹教育活動的基本矛盾、基本規律是:教育與______發展之間、教育與______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系。 答案:社會 人的身心

6.教育科學是以______和______為共同研究對象的各門教育學科的總稱。 答案:教育現象 教育規律

7.教育是______和社會生產延續的手段,它通過______為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服務。 答案:個人發展 培養人

8.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記述孔子教育思想觀點的《____》。 答案:論語

9.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我國戰國晚期____所著的《____》。 答案:樂正克 學記

10.____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年齡階段,進行德智體多方面和諧發展教育的思想家。 答案:亞里斯多德

11.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學法的著作是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的《____》。 答案:雄辯術原理

12.1623年英國哲學家____首次在科學分類中將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劃分出來。 答案:培根

13.首先提出讓一切男女兒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____,他所著的《____》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答案:誇美紐斯 大教學論

14.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大學里講授,最早始自德國哲學家____。 答案:康德

15.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家______所著的《____》在西方被視為「科學教育學」形成的標志,他的教育思想被視為傳統教育派的代表。 答案:赫爾巴特 普通教育學

16.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試圖在____的基礎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論,在____的基礎上建立教育方法論。 答案:倫理學 心理學

17.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______,其主要代表著作是《____》。 答案:杜威 民主主義與教育

18.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教育學的建立奠定了科學的______和______基礎。 答案:世界觀 方法論

19.克魯普斯卡婭根據列寧的指示編著的《____》,被認為使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教育學和教育史的第一本書。 答案:國民教育和民主主義

20.「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是近代民主教育家______在任北京大學校長時倡導的教育思想。 答案:蔡元培

21.中國最早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寫成的教育著作是現代教育理論家______的《____》。 答案:楊賢江 新教育大綱

22.美國當代教育家______倡導發現法,主張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科學興趣和創造能力,其代表作是《教育過程》。 答案:布魯納

23.贊科夫在《教學與發展》提出了適應時代要求的「______」。 答案:發展教學論

24.德國教育家根舍因倡導______理論,提出改革教學內容,加強教材的基本性、基礎性和範例性。 答案:範例教學

25.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出了____的教育理論。 答案:全面發展

26.布盧姆認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應當包括三個主要部分:一是____領域、二是____領域、三是____領域。 答案:認知 情感 動作技能

27.教育理論是教育實踐經驗的______,教育實踐經驗是教育理論的______。 答案:科學總結 源泉

28.教育理論對教育實踐的解釋和說明集中體現在它應該能夠回答三個基本問題,即是什麼、______ 和 ______。 答案:為什麼 怎麼樣

29.教育原理的理論功能主要表現在:解釋______,指導______,推動______。 答案:教育實踐 教育實踐 教育改革

30.在教育原理的有關課題或問題的研究中,可供我們運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統計法、個案研究、文獻研究、行動研究等。 答案:觀察法 調查法 實驗法

31.觀察法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______和______。 答案:抽樣觀察法 應用觀察法

32.最早倡導教育實驗並提出「實驗教育法」這一名稱的是德國教育家______。 答案:梅伊曼

33.實驗法一般可以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種。 答案:單組法 等組法 循環法

我這只有09年的,你去相關網站找找,很多的

D.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中教學設計怎麼復習

一、教學設計概述
(一)概念和意義
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規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本質是一個分析學習需求、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方法,就解決方法進行實施、反饋、調整方案,再進行實施直至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過程。教學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對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進行設計。教學設計主要是研究教和學的基本規律,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②把學生的具體情況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傳統教學一般以學生的平均水平為假想的教學對象,忽視了學生的個別差異。現實中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學生的個別差異是明顯存在的。③教學設計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以幫助學生的學習為目的,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作為其設計工作的出發點。教學設計是尋找教學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解決
教學問題的過程。④重視評價整個設計過程及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不斷地收集反饋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對整個設計過程和設計結果進行評價及必要的修改。⑤使學習者都處在教學設計的優勢之中。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使每一個學習者都能達到滿意的學習效果。
教學設計有如下四種層次:(1)課程教學設計;(2)學期(學年)教學設計;(3)單元(課題)教學設計:(4)課時教學設計。這里所討論的教學設計主要指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意義:(1)是實現教學目的的可靠保證;(2)是連接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橋梁;(3)是使教學實現科學性與藝術性統一的主要途徑。
(二)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
教學設計是以整個教學系統、教學過程為研究對象。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信息傳播的過程.而視聽教育在傳播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學習理論、傳播理論和教學理論共同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1.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指導
學習理論是研究人類學習的本質及其形成機制的心理學理論,對教學設計具有指導意義的是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注重外顯行為的研究。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教學設計理論中的行為主義強調對外部環境的控制,目標設計中要擬定行為目標,以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為目的,注重學生行為的變化和強化,在媒體設計中強調呈現豐富的感性材料等。
認知主義理論著眼於認知結構及過程,探究個體內在的心理活動.強調對學習者內部心理操作方式的指導。教學設計的理論也由行為主義的重視外部環境及行為的控制研究轉向重視學習者內部的變化.在學科內容上更多考慮如何規劃、組織教學內容,使之形成「結構」,讓其呈現方式與學生內部心理加工方式相對應。重視學習者的特徵分析,在媒體設計中強調要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等。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學習者的特徵分析以及學習內容的分析,以確保學科結構與學習者認知結構的協調性。
建構主義的理論思想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對學生只起到幫助和促進的指導作用.並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在這種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下.與傳統教學相比,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發生了巨大變化。
不同的學習理論會產生不同的教學設計模式.在行為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產生了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認知主義尤其是建構理論思想的指導下,產生了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因而,學習理論是教學設計中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2.教學理論對教學設計的指導
教學理論是對教學規律的客觀總結和反映,也是為解決教學問題而研究教學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教學理論強調教學是一個內在結構的整體系統.應從結構和功能關系分析、研究教學過程。教學理論研究的范圍涉及到教學基本原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教學理論說明了應採用何種最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說明了在使學生最容易學到知識的原則之下.宜採用何種方法來選擇和組織教材;指出了在教學過程中,應採用何種最有效的程序呈現教材有利於學生學習。總之,教學理論為在有計劃的教學設計中,合理安排教學情境,從而為達到學校預設的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論依據。
3.傳播理論對教學設計的指導
傳播就是將信息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傳播理論研究信息的傳播過程、信息的結構和形式、信息的效果和功能等。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接受到的教學信息並不完全取決於教師所傳授的信息輸出量,還有來自其他的訊道。也就是說,教學信息在傳輸與轉換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傳播理論研究的是自然界中一切信息傳播活動的共同規律,通過對傳播模式、傳播者、受播者、傳播的信息、傳播的符號、傳播的媒介以及傳播效果的研究,使人們認識到教學過程也是信息傳輸過程,而且是信息的雙向傳播過程。包括信息從教師或媒體傳播到學生的過程和信息從學生傳播到教師的過程。
除此之外,傳播理論還研究媒體的選擇與應用。不同的媒體將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教學設計也十分重視教學媒體的分析和選擇,因為教學媒體是傳遞教學信息的通道。哪些通道便於學習者理解和接受教學信息,哪些通道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這是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加以考慮的。
(三)教學設計的原則
根據上述對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理論的論述,提出了教學設計應遵循的一些指導原則。該原則體系包含了教學設計的目標、策略和評價的各個方面。
1.教學設計要以目標為中心
制定精確的教學目標,教師應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向學習者傳遞學習目標.並為學習評價作好准備。在不同的學習范圍內用目標分類的方法來計劃和准備,使教學、學習和評價變得更為有效。
2.在教學前明確學習者具有的能力
所有行為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習者已有的能力、知識結構及其預期日標。學習已有的知識及其認知方式.是從事更高層次水平認知學習的基礎。
3.教學水平應與學習者的接受水平相一致
為了使教學與學習者的認知發展水平保持一致或相互適應,要根據概念和原理的特點來組織學科教學內容。
4用聯系未來和教學目標激發學生
學生直接的需求和對未來職業選擇的需求構成學習的主要動力。一個有創意的闡述可以激起學習者強烈的學習動機。為了使學習興趣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考慮學習者的動機是主要的因素。
5.幫助學習者在學習中構建「理想的模式」
事先組織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這種討論可通過事先指定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材料來達到目的。幫助學生提前理解教學內容,以便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建立認識傾向和誘導出教學設計模式。
6.對復雜的學習內容進行分解
根據教學內容的主次輕重,將復雜的學習任務分成較小的、易完成的學習單位,以適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確保學習者獲得學習成就感。
7.提高教學媒體的應用控制能力
根據教與學、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共同需要,教師對教學媒體的使用應選擇適當的時機.使用時.可藉助多種媒體實現某種特殊的需要。
B.運用多種教學活動方式
各種教學活動能延長學生的注意廣度,使他們保持更耐久的學習興趣。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風格以及教學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水平、教學情緒對促進教學都有很大幫助。
9.創造對學習有利的環境
外部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習者注意力的喚醒水平。學習環境應該貼近現實生活情景,在相對寬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效果最好。在學習過程中應安排不同的題目,以避免學習中發生疲勞。
10.設計、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以適應不同學習者的風格
關於練習與復習的一個主要原則是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後,應有三分之一的學習時間被用於練習。運用不同感覺方式和教學媒體刺激感官和有意義的練習活動可增加學習的可縮性和學習的遷移性。
11.為學習者的反應提供即時的反饋
即刻知道學生回答得正確或錯誤對繼續學習的動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課外自學項目、實際練習、組織討論以及計算機輔助學習之類的工作都能直接對學生給出反饋。
12.總結教學與後續學習相聯系
完善的總結和概述對於教學來說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作為學習者重復或復習其所學知識的重要線索。
隨著計算機的應用和人類的生活學習的聯系日益密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給教學設計帶來新的課題和研究方向。通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教學觀點的不斷深入,教學設計將會汲取新思想、新方法,必將實現更高層次的整合發展。
(四)教學設計過程和步驟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依據心理學與教育學上的有關思想以及相關理論,針對課程標准要求.提出設計思路.即學生應該怎樣學習,才能達到課標的要求。
2.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背景分析包括教學內容分析、學生情況分析.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方面的研究說明。
(1) 教學內容分析
(2) ①研讀《課標》。明確《課標》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及建議。
②分析教材。
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應在明確《課標》對有關教材內容目標要求的前提下,重點分析:
◆教材內容的知識類型。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教材內容的相互聯系。首先分析本部分內容與前後教材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明確本部分內
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准確把握所學內容的深廣度。其次,分析和研究教材內容和其他學科內容間的聯系.學科間的綜合。
◆分析本部分內容的知識脈絡.確定可用的教學素材等。
◆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識的認識功能。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的重點是明確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與所學知識之間的差距,分析學生的認識脈絡.確定問題線索.確定學生解決問題需要的證據等.為選取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活動提供依據。
①對學生「前概念」的分析
學科學習是以學習者已有知識經驗作為基礎和背景,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從而不斷豐富和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情意品質。
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不僅包括學生在學校學習所獲得的知識,也包括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具體到學科學習,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主要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所積累的對學科的認識和形成的經驗,學習新知識所必需的學科領域內的知識基礎,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所獲得的相關知識。
這些經驗性的知識被稱為前科學概念或前概念,學生的前科學概念有些是與新知識相一致的,能夠促進新知識的學習;也有些是與科學觀念相違背的,與所學的新知識沖突,會妨礙、干擾新知識的學習。當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識沒有沖突時,學習者可以利用其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固著點」吸收和整合新知識.從而使原有的認知結構得到「量」的擴充;當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識存在矛盾時.這時為了獲得新知識。學習者必須對其原有的知識經驗做出調整或改變,從而使認知結構發生「質」的變化。學習者的認知結構就是在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過程中,不斷得到豐富、提高、發展和完善。
因此.教師探查清楚學生頭腦中與新知識相關的知識經驗,利用與新知識一致的知識經驗作為學習的基礎。並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與策略調整和改造與新知識不一致甚至沖突的知識經驗,從而使學生的認知結構不斷豐富和發展,實現「概念轉變」。教師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和手段來探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呢?傳統的探查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方法主要有:診斷性測驗、布置作業、課堂提問等。現代的探查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方法主要有:深層會談——誘導法和設置認知沖突法,它們對於探查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特別是揭示學生頭腦中的存在的與科學概念不一致的認識是十分有效的。
②對學生認知方式的分析
認知方式是指個體偏愛的加工信息的方式,表現在個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不同認知方式的人對於信息加工和處理的方式有差異,這種差異沒有優劣之分,但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了解學生的認知方式對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簡言之.對學生情況的分析主要是明確以下幾個問題,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即先前經驗)、學生還想知道什麼(即自發動機)、學生能知道什麼(即教學目標)、學生如何知道什麼(即教學過程)。
3.教學目標設計(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確立合理、適當的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最重要的任
務。而如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則要依靠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加工以及對學習活動的組織。教學設計的最後一個環節是設計教學評價.通過評價能衡量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並為教學的反饋調控提供詳實的信息。
內容標準是設計教學目標的基本依據,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課標》,分析《課標》中對有關教材內容的目標陳述.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能力,合理地確定具體課時目標,准確地陳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陳述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①教學目標陳述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陳述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後學生行為的變化,不應陳述教師的教學行為。
②教學目標的陳述應力求明確、具體、可以觀察和測量。
③教學目標的陳述應反映學習結果的多樣性和層次性。
④教學目標陳述應用《課標》「關於目標要求的說明」中的行為動詞。
(2)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內容,是知識網路中的聯結點,是設計教學結構的主要線索。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感到難理解或難接受的內容。這些內容,或是由於知識本身抽象、復雜而難理解,或是由於學生缺少必要的知識准備而難接受,要根據具體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教學難點。教學重點不一定是教學難點,難點也不一定是重點,有時兩者是統一的。一般來說,每節教材都有教學重點,但卻不一定有難點。
4.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教學設計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主要包括教學進程、學生活動、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等。
(1)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包括問題或活動的安排,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各個階段、各步驟之間的過渡與銜接的設計.教學活動情境化的設計,以及設計意圖等。形式不限,既可採取表格式也可採取文字敘述式。教學過程的表述比較簡潔明了的方式是教學流程圖,教學流程圖是教學設計成果的主要內容,是教學策略的集中體現;教學流程圖是教學活動的大綱、師生活動的線索;教學流程圖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活動、相互交流的有效工具。
(2)學習活動設計
新課程倡導幫助學生自主生成知識或觀念,重視生成的過程,活動是為學生創設的.教師在組織學習活動的時候,應該考慮活動主體——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創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促使學生積極開展各種探究活動;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和需要選擇調查、實驗、討論等活動類型。教師在充分理解學生知識背景的基礎上,圍繞課程目標的實現.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所教學生的學習活動,不能讓活動流於形式,如在引發學生思考時。教學重難點其是教學難點的地方,設計活動幫助學生度過學習中的困難,或在形成後,幫助學生在實際應用活動中鞏固、檢測所學,體驗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完成對知識、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實現三維學習目標,精緻的學習活動可以避免生硬的說教,可以節省繁復的訓練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學資源設計
確定學習本節課所需教學資源的種類和每種資源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確從何處獲取有關資源,如何去獲取(用何種手段、方法去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等。
5.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包括對本節課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自身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圍繞三維目標是否達到要求進行評價。評價方式應盡可能多元化,如紙筆測驗、活動表現、觀察記錄等。要盡可能設計出學生樂意參與,又能客觀地、確切地反映每個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法。
教學評價對提高教和學的效果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它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多年來教學評價只關注教師行為表現,而忽視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評價方式也過分依賴紙筆測驗,忽了其他質性評價方法,從而大大降低了教學評價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念,把課堂教學的關注點轉向學生,並採取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從形成科學素養的多個方面來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科學的評價。教師要根據實際的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評價方案,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評價,全面地反映出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教學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在教學評價上應體現發展性、過程性、多元性、主體性的統一。
6.教學反思
教師在實施教學之後,應該加強反思,從反思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提高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後,教師需要重新審視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如何?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教學內容是否恰當以及所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否真正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取得了有效的學習結果,等等。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和預期不一致的地方?自己是否採取了靈活的應對策略。修正完善既定的教學方案?取得的效果如何?還存在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對這些問題的反思,能夠幫助教師發現自己在進行教學設計和處理教學事件時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促使教師將反思引向深入,找到提高教學設計水平和教學實施能力的方法。
經過反思,教師的原始經驗不斷地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被加工。經驗才得到提煉與升華。經過反思,教師更好地理解新的課程理念,改善教學設計觀,提高教學設計能力.其教學實踐水平也會逐漸得到提升。教學反思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E. 小學教育前景

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想要就業,首先都得了解好現在前景是什麼樣的,如果是小學教育方面的話,一定要對其中的各種要求,還有就業方向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想要成功的應聘上這種職業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且裡面的各項要求也都是非常嚴格的,就目前來看的話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

1、小學教育專業簡介
小學教育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教師職業道德以及求實創新精神;具有扎實、寬厚的文化科學知識,具有較為扎實、系統的學科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為系統的小學教育理論知識,能承擔活動課教學,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能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
2、小學教育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從事小學教師職業。
從事行業:
畢業後主要在教育、新能源、電子技術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教育/培訓/院校
2、新能源
3、專業服務(咨詢、人力資源、財會)
4、互聯網/電子商務
5、公關/市場推廣/會展
6、影視/媒體/藝術/文化傳播
7、廣告
8、計算機
從事崗位:
畢業後主要從事老師、課程顧問等工作,大致如下:
1、小學語文老師
2、小學教師
3、小學數學教師
4、小學英語教師
5、教師
6、課程顧問
工作城市:
畢業後,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上海
2、北京
3、廣州
4、深圳
5、武漢
6、西安
7、杭州
8、成都
3、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
截止2015年12月,小學教育專業用人數量呈下降趨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小學生的減少、拆校並校的進行,小學教師已經飽和,新教師進入已經很難了。
雖然教育主管部門通過老教師提前退休讓出崗位、競爭上崗淘汰不合格教師來緩解小學教師的就業難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只能是權宜之計,畢竟老教師有限,競爭上崗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從幾年前開始,教師的准入已經向社會放開,只要具有教師資格證的社會人員,通過考核,就可以進入教育系統,競爭教師崗位。尤其是隨著社會就業難度的加大,很多中文系、數學系、英語系等系科的學生甚至研究生加入到小學教師的競爭行列,這無疑又增加了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難度。
小學教育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教育學類中的教育學類,其中教育學類共10個專業,小學教育專業在教育學類專業中排名第3,在整個教育學大類中排名第4位。
4、
小學教育專業介紹
專業概述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學歷及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小學教師。
其中,文史類面向文史類教師;理科類面向理科教師。
達到高等師范專科小學教育專業學歷,提高素質水平。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教育事業;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學會用這些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師職業道德。
課程設置本專業設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和集中實踐環節。
1、必修課:10門(42學分)2、限選課:2門(8學分)3、選修課:文史方向16門(共76學分,任選18學分即可)、理科方向17門(共63學分,選18學分即可)4、集中實踐環節:教育教學調查、教育實習、調查報告(共8學分

F. 小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考試重點是什麼

教育學:1、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2、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3、制約課程的因素,課程評價模式和方法、課程的基本結構,我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4、教學的原則,常用的教學方法
5、在教學史上影響比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的基本程序,班級授課的類型和結構,教學過程的基本方法
6、德育的意義,德育過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則,德育的主要途徑,德育的主要方法
7、制訂教育目的的依據
8、教師的人格特徵
9、我過現行小學課程設計應遵循哪些原則?
教育心理學:
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內容,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狀況
2、心理發展及學生心理發展基本特徵,認知發展與教學的關系
3、學習的定義,學習的主要理論,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論,當今建構注意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4、學習動機與學習的關系,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5、遷移的概念及種類,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如何在教學中促進遷移
6、知識與知識學習的類型,
7、心智技能形成有關理論
8、學習策略構成,教學中如何運用學習策略
9、問題解決的過程,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0、皮亞傑與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影響態度與品德形成的基本條件
11、心理健康的標准,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12、教學目標的分類及表述方法
13、課堂氣氛的影響因素。課堂管理的策略,問題行為的主要策略
14、教師應具有的特徵,教師期望的效應,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G. 小學教育這個專業是學什麼的

小學教育專業就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語、數、英)小學教師及教育科研、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本專業設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和集中實踐環節。1、必修課:10門(42學分)2、限選課:2門(8學分)3、選修課:文史方向16門(共76學分,任選18學分即可)、理科方向17門(共63學分,選18學分即可)4、集中實踐環節:教育教學調查、教育實習、調查報告(共8學分)
小學教育專業分文科、理科還有英語三個方向。小學教育專業,是在培養小學教師五十多年的經驗基礎上,於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新增設本科專業。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及以上學歷的學生所學專業和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小學教師。其中,文科類面向文科類教師;理科類面向理科教師。

H. 小學教育教學論文怎麼寫的問題講解

小學教育教學是以理論為主的,是我們在實踐的教學當中很難跟上的理論教學,教育論文的寫作是對教育工作的總結和探討,那麼小學教育教學論文怎麼寫呢?下面是千里馬論文網的小編整理的關於小學教育教學論文怎麼寫的問題及範例欣賞,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論文格式寫作要求:

1.論文題目為三號黑體加粗居中

2.一級標題應該設置為黑體三號加粗居中(即每一章節的標題如第一章)

3.二級標題應該設置為黑體四號加粗,對齊方式為左對齊(即每一章節的下一級標題如:1.1)

4.三級標題應該設置為黑體小四加粗,對齊方式為左對齊(二級標題下的小標題如1.1.1)

5.中文「摘要」兩個字應該是三號黑體加粗居中,應該設置為一級標題。

6.中文摘要內容字體應該為宋體小四,兩端對齊,行間距為1.5倍或是20磅。

7.英文摘要(abstract)應該是羅馬(TimesNewRoman)三號加粗居中,應該設置為一級標題

8.英文摘要內容字體應該是羅馬(TimesNewRoman)字型大小為小四,兩端對齊,行間距為1.5倍或是20磅。

9.「關鍵詞」三個字應該是黑體小四,其後為關鍵詞(宋體小四),關鍵詞數量為4~6個,每一個關鍵詞之間要用逗號分開,最後一個關鍵詞後不打標點符號

10.「目錄」兩個字應該設置為黑體三號加粗居中

11.文章正文應該是宋體小四

12.文章正文段落行間距應該是1.5倍行間距或是20磅,首行要空兩格。

13.文章正文段落格式應該設置為兩端對齊

14.文章中出現的圖片,其位置應該是居中,且圖片下方要有中英文對照的說明文字。其中中文說明文字應該為楷體五號,英文說明文字應該是羅馬(TimesNewRoman)五號字體,中英文說明文字位置均為居中。圖片及其中英文說明文字應該位於同一頁。

15.文章中出現的表格,其位置應該是居中,且表格上方要有中英文對照的說明文字。其中中文說明文字應該為楷體五號,英文說明文字應該是羅馬(TimesNewRoman)五號字體,中英文說明文字位置均為居中。且文中表格的風格要保持一致,表格內容的字體,字型大小設置要統一。表格的寬度不應該超過正文的寬度。表格如果轉頁的話,在隨後的頁面上應表明如:表一(續)

小學教育教學論文範例欣賞:

【摘要】隨著社會中各行各業的競爭力度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成為了社會重點難題。特別是計算機行業,近年來的計算機領域快速發展,各高校向社會輸送的計算機人才也日漸提升,同時也加大了就業競爭力度。所以,學生掌握一種制約晶元的電路設計,並且熟練使用一種編程語言,不僅能夠提高競爭實力,也可以增強自身的技術水平。本文中通過面向技能抽考的單片機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技能抽考單片機教學多元化單片機

單片機是一種微型計算機的分支,以體積小、功能全、性價比高等特點著稱,被運用到工業制約、通信設備、信息處理、電器等諸多領域。單片機技術在整個課程中處於核心位置,是電子信息、機電、自動化等專業學科必備技術,也是工科學生就業的一個基本保障。

一、單片機教學目前狀況

單片機教學中,教師以匯編語言版本和C語言版本為編程工具的單片機為學習對象,這種學習策略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單片機指令系統的操作,也可以對單片機軟、硬結合的特點做深一步的單片機原理理解[1]。

「單片機」是一門專業課程,基於電工學、電子學、計算機組成原理學、介面原理及匯編語言學基礎上的一門課程。以上課程是單片機課程的基礎,對單片機的學習能夠起到推動作用,加強學生對相關課程的理解。對於學生而言,單獨的學習單片機課程,沒有專業背景和知識結構的因素影響,將會很難入門[2]。

二、單片機教學的理由

2.1單片機教學的實驗設備單一

教學中使用的實驗設備通常是學校為學生准備好的包含十幾種實驗內容的實驗包,學生對實驗包里的設備進行試驗並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是,通過這種實驗包學習產生的理由是無法提供更高層次的動手實驗,實驗包里的實驗項目硬體已經連接完畢,學生只需要通過簡單的連線就可以使用,導致了學生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少,線路已經固定,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設計轉變線路,在實驗中產生一定的局限性。

2.2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不符

學校的教學策略中,基本以理論為主,造成設計效率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大、理論性過強、語句不易理解等理由,另外由於編程的代碼結構復雜,學生對硬體結構的依賴性比較大,不能夠完全在不同種類之間相互移植。

三、技能抽考在單片機教學中的作用

3.1技能抽考的理論

技能抽考是根據教育學的要求,依照專業特點對學生掌握的專業技能進行標准化的考核,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的雙重考核。具體做法分為三種:制定統一的抽考標准;製作抽考標準的試題庫;根據專業學習的人數,採取隨機籌錢的方式進行學生的獨立抽考。

這種技能上的抽考相當於一種技能競賽,專業技能競賽相比職業技能競賽的方面更為廣闊、參與的學生也比較多、比賽的內容全面,抵制了一直以來的「重技能輕綜合」的不足[5]。

3.2技能抽考在單片機教學中的作用

技能抽考運用到教學模式中,能夠重新建構教學模式,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專業能力、增強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等,使學習中實現車間與教室、教師與師傅、學生與學徒、作業與產品、理論與實踐、教學與比賽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改革,推動學校教育水平的發展。

3.3技能抽考重建教學模式

技能抽考是以學生的綜合實力為評價標准,在學習范圍的完成情況來進行對專業能力的衡量,對能力、策略等進行務實、高效的教學目標。因此,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轉變。從原有的教學方式轉向行動教學方式,讓課堂從理論性教學轉向實踐性教學,以「教學工廠」為實訓教學模式,使車間和教室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

四、結論

單片機原理和教學中的自主研發、開放性和創新性,比較容易符合新世紀人才的培養,符合高校的教育規律。在教學中加快改革步伐,加強基礎、培養能力、開拓思維、注重創新、提高素質為教學中心思想,以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素質和動手能里為教學目標,將教學層次加深,全面展開單片機教學的最新模式,為電子信息行業培養大批量專業知識強又掌握應用技術的應用型人才。

I. 2011小學教育學、教育心理考試資料匯總

我記得我當年來考試的源時候,小學教育學和心理學是一張卷子的,題型有填空、名詞解釋、選擇、簡答和分析幾種吧---前三種題型都是書上的只要多看看記記就行了,關鍵是分析題,分值很大--
舉例:請就學生早戀現象用心理學分析一下。
有老師批評學生:你就是豬,一天到晚只知道玩----(請用教育學觀點分析案例)

J. 株洲天元區考小學教師,請問:學科素養,教育教學基本理論及運用分別指的是什麼

你好,一般來說, 學科素養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學科基礎知識。由學科基本符號、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和基本結構組成。學科基本符號包括詞語、名稱、術語或標記等,也有人統稱為事物的名稱。學習這一類知識的最重要條件是重復練習與反饋和糾正。如知道「南京是江蘇的省會城市」、「我國主要河流自西向東流」、「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下降」等都是屬於基本事實。許多事實性知識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許多內在的聯系。運用復述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特別是利用精加工策略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是學習這一類知識並保持持久的有效方法。學科基本概念是同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或關鍵特徵的概括。人們在認識事物時,遵循從現象到本質的規律,把不體現事物本質的表面現象和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區別開來,抽象出事物的「本質」的「必然」的屬性,概括成為對這一類事物的「一般性」的認識,這時,我們對這一客觀事物的認識就達到了「概念」的階段,也就掌握了這一類事物。學生掌握了學科基本概念,就會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概念學習的重要過程就是對某一具體知識進行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比較與類比,在此基礎上歸納出某一類知識的本質屬性。掌握學科基本概念,就是指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即給概念下定義作劃分。給概念下定義的方式要結合具體學科的特點進行,並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特徵。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是學生掌握概念的兩種重要形式。學科基本概念有著許多的內在聯系,學科基本概念的內在聯系就構成了學科的基本結構。掌握學科基本結構能更有效地利用概念解決學科基本問題。掌握學科基本概念就是要使具體知識的學習達到概括化的水平,掌握學科基本結構就是要使概念的學習達到結構化的水平,學科基本結構在縱向上要不斷分化,橫向上要綜合貫通,組成一個結構網路。對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就基本符號、基本事實而言,要努力達到持久化水平,基本概念、基本結構的學習要達到概括化和結構化水平。這樣,便於掌握的基礎知識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遷移應用。

二是學科基本技能。這里所說的「技能」,從廣義的知識觀來看,實際是個人習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識並按這套程序去辦事的能力。程序性知識是一套辦事的操作步驟。本質上由概念和規則構成。如果學習者通過練習,習得了按某種規則或程序順利完成身體協調任務的能力,則表明他已習得了動作技能。如果學習者通過練習,習得了某種規則或程序完成智慧任務的能力,則他習得了認知技能。認知技能包含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兩類。由於知識的概括化程度越高,知識的遷移應用價值就越大,因此,當學生掌握了概括化、結構化的知識內容時,知識就容易轉化為技能,當學生掌握了概括化、結構化的操作步驟時,即概括化、結構化程序時,知識就容易升華為智慧。因此在培養學生掌握學科基本技能的過程中,要努力幫助學生掌握概括化、結構化的知識內容,以及概括化、結構化的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程序。可見,我們對學生進行某種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時,要盡量傳授給學生呈概括化、結構化概念和規則,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呈概括化、結構化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操作步驟。應當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容結構和方法程序結構納入到學生原有的命題網路或認知結構中,然後通過設計變式練習,讓學生在多種不同的問題情景中進行訓練,以促進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轉化基本技能,而不是將學生埋入題海之中,埋頭苦練。用知識來解釋技能,無疑是引導我們正確認識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促進學生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

三是學科基本經驗。所謂學科基本經驗是指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的經歷和體驗。是學生在親自或間接經歷了活動過程而獲得的體驗。如教師為學生創造的思考的過程、探究的過程、抽象的過程、預測的過程、推理的過程、反思的過程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積累學科基本經驗創設良好的時空條件,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積累經驗。

四是學科基本品質。學科教學中,在幫助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形成學科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必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質,即學科基本品質。學科基本品質的培養必須體現學科的特點,並將基本道德品質要求具體化。結合學科學習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掌握體現學科特點的道德認知,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傾向。

綜上,在學科教學中,要努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積累基本經驗、培養基本品質,從而生成基本的學科素養。

學科素養通過書本知識與實驗經驗就可以了,但教學素養則一定要通過實踐,尤其是教學實踐體驗與教學研究,才有可能得到最終的提升,教學知識的與教育理論的學習只能為教學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正因為教學素養的養成需要實踐性的體驗與感悟,不大容易直接來源於教育學的書籍與知識,所以教師往往靠個人的體驗與反思習得。其實此處教師的實踐體驗與感悟並不局限於教師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如果要超越自己當前的教學素養,更應該藉助於專業團隊的合作與交流來完成。
而在現代教育實踐中,如何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以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一直是各位教育工作者悉心追求的目標。因為從事教育工作的廣大教師,雖然在各級各類師范院校學習,或進行職業培訓時,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理論知識,但在教育實踐中,對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的運用則各有偏重,反映在教學方法運用上,五花八門,教學效果參差不齊。筆者認為要提高教學效果,使所有的教育對象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除在教育教學中遵循教育規律,運用教育原則之外,還應注意以下三方面:一、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二、搞好教學設計。三、是做好教室管理,建立團體規范。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的個別差異包括兩個層面a.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b.非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學生們的學習成就的優劣與其智力、非智力兩種因素都有密切關系。
希望我提供的答案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育教學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