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作文:什麼滋味糟糕透了
「酸甜苦辣」的滋味
「開學了,開學了……」開學就像廚房裡的調味料,酸、甜、苦、辣樣樣齊全,少不了「誰」。
所謂「酸」呢?就是我們好不容易等來了這個漫長的假期,每想到,時間過得那麼快啊,一轉眼,就又要准備開學了!
所謂「甜」呢?快開學時,想起可以看見這個好朋友,那個知心朋友,開心得不得了了,簡直像剛吃了蜜糖似的,甜到心頭啊!
所謂「苦」呢?想想又升了一年級,身上的學習包袱又會變得越來越重,還有許多作業,還會有……,所以無論什麼都還得加把勁,否則便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啊!還有同學之間互相競爭,彼此都不讓步。如果你偶爾一放鬆,別人就會快馬加鞭的趕上你。所以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好加油哦!
所謂「辣」呢?人嘛,總有成績不錯的一面,也會有成績落後的一面。我呀,成績在班上可以說還不錯啦!可是成績不錯歸不錯,只有一遇到一些沒學過,手的問題,就會束手無策,在燈下苦苦思索一番,心裡又火又急的,這滋味呀比吃辣椒還要辣幾倍呢!
怎樣?「酸、甜、苦、辣」的滋味還可以吧!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每個人都會經歷「酸甜苦辣」的生活,你們最喜歡什麼?當然是「甜」啦!,下面我就說一說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吧!!
酸:酸的滋味不好受,你能說被冤枉的滋味很好嗎?記得有一次,我在家做數學作業,不一會兒我就寫完了,媽媽檢查作業時不小心看錯了題目,嚴厲地對我說:「做錯了,改正!」而我沒動,因為我根本沒錯,我又解釋給她聽,媽媽依然批評我,弄得我淚流滿面。後來媽媽覺得不對勁,又看了一遍才發現看錯題目了。哎,冤枉的滋味不好受呀!
辣:相信大家都吃過辣椒,通常被辣得在地上亂跳。生活中的辣也不好受。記得有一次,我的考試成績一下從96分降到了85分。我大吃一驚,心想:完了,回家又要挨打了。果然不出所料,回家後媽媽知道了這件事,把我痛打了一頓,當時我就淚如雨下,真倒霉。這生活中的「辣」比真正的辣椒還辣呀!
苦:大家吃過苦瓜嗎?苦瓜非常苦,讓人吃了就想吐。生活中的苦也如此。俗話說的好:「先苦後甜」也有道理。記得前幾天,學校舉行團體操比賽,我們在操場上累得滿頭大汗,老師看著也心疼我們,但是沒辦法,再過幾天就要正式演出了,只能抓緊練習,哎!訓練的滋味就一個字:苦!但苦中有樂!
甜:是生活中最美的,它如同蜂蜜一樣,大家都非常喜歡。但沒有苦哪有甜呢?每個人都經歷過甜,我也有。記得有一次二胡課上胡老師就表揚了我,我心裡甜蜜蜜的。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呀!不好好練琴,老師會表揚我嗎?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有各的用處,但是我還是希望「苦」多一些,沒有苦哪有甜呢?
初中生活
_打翻的「五味瓶」
初中的生活就像五味瓶一樣,不僅有酸、有甜、有苦、還有辣!
_題記
小學時,我總是盼望上初中。與其說是盼長大,不如說是盼望初中的自由。在我看來,初中是一個快樂的階段_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更沒有父母的嘮叨。可當我邁進初中後,才真正的了解到初中生活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
初中的學習科目越來越多;作業越來越難;知識越來越復雜;自然酸甜苦辣也體會得越來越深:
酸
初中生活很酸。
每當考試不理想,我會恨自己不爭氣,流下後悔的眼淚;偶爾老師輕聲的詰責,我也會覺得委屈而心酸。但是,酸卻是一份生活的饋贈,每當我考試不好而心酸的時候,我就會明白:成績需要付出,努力才會得到回報。每當我受到批評而心酸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自作自受,決不能再犯。就是這樣一次次的酸楚,讓我明白「酸不過如此」,只要牢記這句話,我將不怕受挫。
我的初中生活,酸而有味。
甜
初中生活很甜。
三年的同學友誼濃郁香醇,甜進心坎。從剛入學時的互不相識,到逐漸走在一起,直到無所不談。甜,就像蜜糖吃進嘴,一點點地甜到心裡。大家開心的在一起讀書、寫字;在一起暢談天下大事;在一起跳皮筋、打籃球。快樂,大家分享;困難,一起擔當。幸福就是這樣吧!
我的初中生活,甜到心底。
苦
初中生活很苦。
為了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為了實現夢想,我們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天剛亮就要起床,為的是抓緊時間背誦;晚上10點了還不肯入睡,為的是不把今日的任務留到明天完成。白天「語、數、外、物、化」,科科都有作業;晚上秉燭夜讀,只因明天老師要將作業檢查。「唉!累死了!」想看看心愛的動畫片,卻被成堆的作業困住,無法脫身。
我的初中生活,真累。
辣
初中生活很辣。
身為一名班幹部,學習、工作、勞動,樣樣都要走在前面。早自習,我拿著書走上講台大聲的組織早讀,不知從哪個角落飄出一聲「出風頭」,這時便有種麻辣的滋味漂浮在心頭。躺在床上,心裡也會想想「有什麼辦法能發動全班同學合作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如果真能那樣,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我的初中生活,真辣。
初中生活就像一個「五味瓶」, 五味俱全。初中三年,我已嘗到了那其中的酸甜苦辣。然而我堅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只要我不停的努力學習,以真摯誠懇的態度待人,我們將一起走過酸甜苦辣的初中,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母校的酸甜苦辣
光陰似箭,轉眼間在員峰小學度過了四年。在這漫長四年裡,對我來說並不漫長,在我眼裡就像一覺醒來一樣,很快很快。在這漫長的時間里,我的經歷是「色香味俱全」的,想起來又香又甜,就想回味一種美食一樣,讓人久久難忘。在這漫長的時間里,我也嘗盡了「酸甜苦辣」的滋味。
酸:每當我們班取得失敗的時候,我的心便「撲通撲通」的跳著,在為我們班而傷心。在我被老師批評的時候,又是鼻子一酸,也不知啥時候,眼淚汪汪的流了下來,心裡不是感受。在我測驗考砸的時候,我悲憤欲絕,能讓我發泄的地方只有學校的桌子。我在桌子上哭泣過,發泄過,傷心過,開心過……每次看到學校的桌子時,總會讓我想起以前的往事。但是,最讓我傷心的事,我要畢業了,我即將要離開我的母校了和我那親愛的老師,可愛的同學,我捨不得他們,捨不得他們那天真活潑的笑臉,學生們那喜怒哀樂的神情……在學校流過的多少眼淚,讓我永遠記在心裡……
甜:在我們班每次奪得獎勵的時候,我們個個的臉上都會帶著個個甜甜的笑容。.我與老師和同學玩的時候,一起學習的時候,那一種無比的快樂;老師表揚我的時候,我的心情是何等的快樂,開心。每當下課的時候,我們都在一起交流玩耍,搞得原本鴉雀無聲的教室,霎時間變得雞飛狗跳、雞犬不寧,就像在打仗一樣,炮彈轟轟作響。正因為我們這顆童心搞到整個教室烏煙瘴氣,我們的班主任不知批評了我們多少次,懲罰了我們多少次,但是我們總是死性不改,堅持保持著一顆活潑的童心。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時,我總是哭笑不得,為我們班的同學感到可愛。還記得我們團結合作那時的開心,一起奉獻出的愛嗎……
苦:隨著年級的上漲,年級的改變,同時作業的增多,現在,作業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長高一點,作業量也增加一點,每次老師早早就布置完作業了,但是我總是從放學到晚上一直發奮的寫,好像怎麼也寫不完。每天晚上在灰暗的燈光下奮筆疾書,手都沒有停過。哎,誰能理解我們的苦衷啊!但是我想了又想,老師更辛苦啊,我們的一份作業加起來就有幾百份了,老師每天廢寢忘食的為我們付出,但是誰能領悟到老師的愛呀?誰能理解老師的辛苦啊!有時候為了爭取,我們付出過多少汗水,才能取得成功;有時候為了班級,我們付出過多少分力量,才能多得一分榮譽,你們記得嗎……
辣:我們曾經在烈日下幹活,我們為的是讓班級贏得別人的認同。在這暴曬得天氣里,豆大的汗珠雖然已經從我們的頭上流下來了,但是我們從沒有喊過一個累字,因為我們把幹活看成了在玩耍;在寒冷的冬天裡,雖然手已經被凍僵了,已經沒有一點力氣了,但是我們堅持要幹完這活兒,我們不怕冷,因為我們把幹活看成了在鍛煉。有一次我們為了練好集體舞,我們經常坐在火辣的陽光下訓練,但是我們頂著烈日的煎熬,堅持跳完這一程……
我在母校度過了美妙的人生,經歷了很多事情。在學校里,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是母校為我打開了心靈之窗,是老師讓我變成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任我在知識的天空翱翔!我由衷心的祝福:我愛你,親愛的母校!謝謝你!
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
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
哈哈,我以不再是以前的那個頑皮、活蹦亂跳的小學生了,而是一位「正宗」的、老實穩重的中學生!呼,一個學期匆忙地過後,才恍恍惚惚地知道,原來這初中生活還真有一番「酸甜苦辣」的滋味啊!_
一、酸。
隱隱約約還記得剛開學初,我們首先迎來的就是這一周的軍訓:大夥兒在烈日炎炎、毒辣的陽光下排列著隊伍,可真是個個大汗淋漓,揮汗即如下雨呀!等一周後,哼,被烤成「中式人排」的我們早已經趴在課桌上昏昏欲睡呵!我心裡不停地發出抱怨聲:「天哪,一進學校就要受到這樣的苦,真夠心酸的!」
二、甜。
誰說有苦就沒有甜的呀?!瞧,這軍訓完了之後,「拔河大賽」便又出來考驗我們。當時的我們已從軍訓中鍛煉了鋼鐵般的意志,個個訓練有素,身壯如牛,精神抖擻哇!經過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比賽完後,我們就把「第二名」的獎狀「捧回」班級嘍!大家一言不發,可心裡卻是美滋滋的!(雖然我沒有參加……)
三、苦。
初中哪有那麼容易的呢?俗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有甜就當然有苦唄!所以,在這一艱辛的階段,我們必須得吃得了苦,灑下每一滴汗水,回報的才會更多……不過話說回來,真初中的生活還真是苦啊!
四、辣。
時間如流水過得可真快,眨眼之間一個學期就走了。由於復習不到位,結果導致期末考試失利了。(隨後,家裡傳來一陣似哭又不像哭的哀叫聲……)現在摸一下開了花的屁股,嘖嘖嘖,還是相當的火辣辣的疼呀!
看看,這就是我酸甜苦辣的初中生活!
日記50字 日記100字 日記150字 日記200字 日記300字 日記400字 日記500字 小學生日記 周記 周記400字 周記300字 讀後感
Ⅱ 潤達幸福匯(三期)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中山潤達幸福匯(三期)
城市:中山
樓盤位置:岐環路9號
開發商:中山市潤達實業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高層,板塔結合,
公交線路:公車線路方便,共有11條線路途徑和臨近項目:29路、64路、4路、16路、23路、24路、30路、35路、47路、50路、55路。
其他交通方式:公車線路方便,共有11條線路臨近項目:29路、64路、4路、16路、23路、24路、30路、35路、47路、50路、55路。項目外面主幹道彩虹大道連通中山城區石岐與中山城西東升、小欖等名鎮,3分鍾到廣珠城際輕軌、臨近京珠高速、105國道等,享受半小時以內的石岐區便利生活圈。而隨著京珠高速、廣珠西線、深中大橋、港珠澳大橋等交通配套的實現,「珠三角一小時城際生活圈」將為事實。 35路員峰安居工程站點下車,023路 003路 028路至星辰廣場下車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86666.6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4%,共0棟樓,停車位565
周邊配套:周邊配套:吉的堡幼兒園、張溪鄭二小學、員峰小學、北區中學、電子科技大學、石岐大信新都匯、麥德龍超市、富逸裝飾廣場、興中廣場、中山市新中醫院、中國郵政、中國農業銀行、中羽體育俱樂部等。
內部配套:項目自身擁有近2萬平米的商業配套,一期小區為全人車分流設計,區內配套完善,集會所、中心泳池、兒童康體游樂設施、入口水景、景觀亭及噴水池水景等活動休閑設施。
周邊商業:石岐大信新都匯、麥德龍超市、富逸裝飾廣場、興中廣場、中國郵政、中國農業銀行、中羽體育俱樂部等。
周邊醫院:中山市新中醫院
周邊學校:吉的堡幼兒園、張溪鄭二小學、員峰小學、北區中學、電子科技大學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Ⅲ 石歧員峰小學蔡陳(簡介)
蔡陳老師曾是世界技巧比賽冠軍,1994年來到員峰小學,做了一名普通的體育教師。
為了延續世界冠軍夢,在學校的支持下,蔡老師組建了技巧隊、柔道隊、舉重隊和舞蹈隊。從1996年起,他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後,堅持每天利用早晨6:00 — 7:30,下午4:30 — 6:30對學生進行訓練。多年來,他沒有度過一個真正的假期,在他的心目中沒有周六、周日,也沒有暑假、寒假。當別人都在享受假期和旅遊休閑的時候,他把這些日子視為訓練的「黃金時間」,帶領技巧隊員進行緊張的訓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雨無阻。
蔡老師把指導學生開展技巧運動訓練作為延續事業的夢想。剛開始時,學生對技巧、柔道、舉重的運動技術一無所知。每一個技術動作、都要多次示範,甚至一堂訓練課由頭至尾都和學生一起練。對每一個隊員,每一個動作,一舉手,一投足,他都一絲不苟,通過示範、講解、分解動作、保護幫助、練習等進行輔導。一堂訓練課要保護幫助幾百人次,有時候蔡老師累得雙手都麻木了,但他為了能讓學生的技能精益求精,一直堅持下去。
蔡老師把教育和訓練學生作為工作中的頭等大事。每逢全省、全國舉行技巧運動比賽,都指定要蔡老師擔任裁判。但每次外出,蔡老師都上完課、上好課,完成訓練工作後才離開。有一次下午要坐火車去參加裁判工作,但他上午11時30分上完課後才匆匆趕往廣州火車站。為了利用寒、暑假訓練學生,他把安徽老家的父母交給姐姐照顧。學校經費不足,上級每年下撥的傳統項目經費只有3萬元,他全部都用在購買運動器材、學生運動服裝和參加比賽上,有時自己墊支經費。
蔡老師不但對訓練要求嚴謹,而且一直按全面育人的要求培養學生。他經常和班主任、任課老師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配合其他老師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穩步提高。他經常聯系家長,掌握學生在家裡的情況,引導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當個好學生,在訓練隊是個積極進取的運動員。做到訓練隊、學校、家庭合作,全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他既是嚴師又是慈父般對待和要求學生,時常要求學生寫一篇近期的學習、生活和訓練方面的感受文章,及時了解學生的心裡動態,然後組織學生一起學習、互相促進。有學生學習成績退步了,他就擠時間輔導。其他老師把學生的情況告訴蔡老師,他都會及時幫助解決。長期以來,訓練隊的學生幾乎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學校很多班主任都說蹦床隊(訓練隊)是培養學生幹部的地方,不論是在校、在家、還是出隊比賽,這些學生的自理、互助、自信等綜合能力都受到一致的好評。
在蔡陳老師的帶領下,員峰小學技巧隊參加市、省乃至全國的比賽都取得優異的成績。1996年技巧隊第一次參加廣東省青少年技巧比賽獲得男子四人項目三項第四名。1997年獲得第一套冠軍、全能和第二套亞軍。1998年在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技巧比賽中獲男子四人全能第三名、男子雙人全能第四名。1999年在廣東省青少年技巧賽中男子四人獲三項第一名,同年在香港技巧邀請賽中男子四人和混合雙人項目均獲得冠軍。1999年男子四人項目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青少年技巧錦標賽獲得全能和第二套的冠軍、第一套第三名。2000年省青少年技巧錦標賽上男子四人項目再獲三項冠軍。2002年學校技巧隊參加了第二屆體育大會,與專業隊員同場競技,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水平,勇奪兩個項目的第二名,一項第四名和一項第五名。參加全國冠軍杯賽,獲得兩項全國冠軍。2006年廣東省第十二屆省運會獲女甲組團體第三、女乙團體第二和多個個人前八名。多年來共輸送名學生到省隊,並連年取得全國冠軍。
1997、1999年蔡陳老師被評為區十佳教師,連年被評為中山市體育衛生先進教師、中山市課余體育訓練先進工作者, 1996、2000年獲吳桂顯獎教獎勵。1999年還獲得吳桂顯獎教獎學基金會特殊成績獎。2000年被評為市教壇新秀、市先進工作者; 2001年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同年被評為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工作者; 2002年被評為中山市「十傑」青年,並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003年被評為中山市「十傑」市民,又榮獲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04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蔡陳老師還在堅持不懈地奮勇拼搏,延續他的世界冠軍夢。
Ⅳ 石岐這個地方的資料
石岐區位於中山市中心城區,轄區總面積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3萬人,非戶籍人口4.2萬人,是中山市最繁華的商業與文化中心。
石岐區不僅擁有國家級的民營科技園區——中山民科園,而且還有以大信新都匯、逢源商業中心、富逸裝飾廣場、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廣場、摩登匯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民族路商業街、民權路電信街等為代表的大型商業網點10多個,現有標准廠房82萬平方米,各類企業3000多家,年創工業總產值70億元,年出口創匯逾12億美元。
石岐區投資環境優越,供電、供水、通訊設施配套完善,水陸交通方便,道路網路四通八達,金融、保險、郵電、醫院、學校、旅業齊備,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區位優勢,是海內外投資者的「熱土」。
石岐的紅燒乳鴿很有名,許多人為了這個特地到石岐一飽口福。紅燒乳鴿也成為了石岐宴會必不可少的主角。一提起石岐的紅燒乳鴿,石岐人有哪個不知道?來到石岐的人,第一時間就應該去嘗嘗石岐的紅燒乳鴿。
文化建設
石岐,是一個充滿了歷史文化氣息的地方。穿行在街頭巷尾,西山寺、古城牆、老榕樹、舊牌坊……在不經意間,總能與歷史撞個滿懷。香山誕生最初的胎記,在這里彷彿伸手可及;這里也是香山成長最為蓬勃的標本,大信。新都匯商業圈、孫文西路步行街……現代香山商業正在茁壯成長,枝繁葉茂。而這一切的背後,就是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香山文化。昨日下午,「傳承香山文化,構建和諧社區」專題座談會在石岐區辦事處舉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表達了他們期望構建和諧石岐的願望和決心。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根,香山文化是中山的靈魂,也是石岐人民的精神所在,是我們創建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根基。如何構建和諧社區?我們認為,必須立足於服務人民、造福人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為居民群眾服務作為社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要做:一、重視志願服務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作用。志願服務弘揚的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它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融合,與香山文化所提倡的「博愛、創新、包容、和諧」相一致,與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本質要求相一致。二、實現居民自治,推動和諧社區的建設。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民生、民族、民權」集中體現了香山文化的「以人為本」。居民自治則可最直接、最廣泛地體現「人本」精神。三、消除差異,促進融合,達到和諧。香山文化所包含的兼容、和諧精神,中外多元文化並存的格局,中國文化系統內部不同地域、不同民系文化的共存,為我們今天創建和諧文化提供了歷史資源和現實借鑒,與我們今天創建和諧社區所倡議的「建設共同家園」理念目標是相一致的。四、以鄰居節為載體,構建和諧社區。新時期中山人精神之「博愛、和諧」表明現代中山人渴望和諧的人際關系。針對這種情況,以「以德為鄰、團結互助、情暖萬家、共創文明」為主題,舉辦「鄰居節」,有利於營造和諧的社區人際關系。五、營造良好環境,努力構建和諧社區。根據石岐區的具體情況,我們確立了「營造三種環境,培育三種意識」的總體思路:即營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培育居民的參與意識;營造健康有序的民主環境,培育居民的自治意識;營造文明進步的人文環境,激發居民的創造意識。
石岐區作為香山文化的發源地,更是處處傳承香山文化,促進石岐區的和諧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石岐區黨工委、辦事處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從而達到政通人和。二是石岐區黨政領導狠抓經濟,發展經濟。這幾年來石岐區經濟發展很快,形勢大好。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行業發展卓有成效,經濟效益顯著。三是石岐區黨政領導重視教育,區中小學教育多元化,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和諧發展,素質教育成績顯著,特色教育更為鮮明,如仙逸中學的電腦教育,培養出18歲的工程師,還有石岐職中的幼兒教育、員峰小學的蹦床等等。四是石岐區的社區建設、環保、衛生、治安、本土文化、外來文化、社區管理和社區風尚融為一體,和諧發展。五是搞好社區服務,發揮志願者作用,尊老愛幼,扶困助學,救死扶傷,關愛弱勢群體等好人好事處處可見,呈現出極大的博愛性、包容性,處處體現富而後仁、富而後文、富而後教。六是石岐區把香山文化與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社區服務管理、環境衛生、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居民教育等有機結合,石岐區人民的物質生活、文化生活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我們要很好地挖掘和傳承香山文化,創建和諧石岐。
經濟建設
石岐區不僅擁有國家級的民營科技園區——中山民科園,而且還有以大信新都匯、逢源商業中心、富逸裝飾廣場、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廣場、摩登匯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民族路商業街、民權路電信街等為代表的大型商業網點10多個,現有標准廠房82萬平方米,各類企業3000多家,年創工業總產值70億元,年出口創匯逾12億美元。
工業
認真貫徹"工業強區"的發展戰略和"立足工業求發展,立足外資民企擴總量、立足科技創新增後勁"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強資產與質量的有效管理,年內工業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全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0.5億元,比2001年增長44%;實現企業總收入61億元,比2001年增長38.64%。
農業
繼續加強了圍內水利排灌設施建設和現代農業建設,全年完成防浪牆加固工程460米,疏河清淤2000米,新建維修排灌站5座,修建改造農路5300米,並建成了水稻、蔬菜、花卉和水產等多種養專業小區。全區全年實現純農業收入4348萬元,比2001年增長1%。
第三產業
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人緣和地理優勢,在鞏固和完善七條特色商業街的基礎上,以發展現代物流業為重點,通過招商新建了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總投資6.5億元,集商住、休閑於一體的大信商業廣場,並引資建成了夏威夷休閑水療中心、紫方環保商業廣場、永勝數碼廣場、中天百貨廣場、好又多連鎖超級市場和石岐購書中心,全轄區興建商品房120萬平方米,銷售商品房54萬平方米。全年第三產業(含商業、房地產)總收入達15億元,比2001年增長30.5%;第三產業稅收收入達2.8億元,比2001年增長23%。
外經貿易
以參加市政府舉辦的"3·28"招商貿易洽談會為契機,在進一步加強領導,完善"四輪招商"機制的基礎上,採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以及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網上招商等形式,全年共引進各類項目87個,合同利用外資328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74萬美元,比2001年增長82.03%。全年實現出口創匯6.03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8.63%。
財稅
繼續加強稅收征管,多方培植稅源,確保了國家和地方稅收的穩步增長。全區全年實現稅收總額7.05億元,比2001年增長19.74%。繼續堅持適度從緊的地方財政政策,推行收支兩條線和支出單據"領導雙簽"制度,年度財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22億,比2001年增長15.86%。
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投資新築道路5.88萬平方米,新辦征地3632畝,興建標准工業廠房8萬平方米,同時1.6萬平方的民科園科技大廈主體結構已完成。到年底止,民科園東河北工業區廠房建築面積已逾30萬平方米。
人民生活
2002年,全區農民人均年純收入5820元,比2001年增長5.8%;城市居民人均年純收入1.32萬元,比2001年增長10%。此外,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質素也有較大改善,在城區居民消費支出中,用於食品支出的比重下降,用於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的比重上升。
科技
積極實施"科技興區"戰略,狠抓了工業的技術改造、產品的更新換代以及知識產權、專利的申報注冊工作,全年共有4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4個工業項目獲省經貿委重點新產品財政補貼、7個項目獲市科技三項經費補貼,1個產品被納入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全區總產值的22%。
文化·體育
成功地舉辦了"石岐完美杯龍舟邀請賽"、"石岐區首屆男子籃球運動會"、石岐區慶祝"五一"表彰大會暨職工合唱比賽等60多場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並獲"全國城鄉體育先進社區"等殊榮。
計劃生育
繼續堅持和完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全面落實各項生育政策和節育措施,努力提高計生工作的整體水平,有效地確保了全區人口與計生任務的完成。全年全區四季共查環查孕14035人次,查環查孕率達98.75%,落實"四術"措施1120例。常住人口計劃內出生852人,計劃生育率達94.06%。
僑務
按照"結僑緣,打僑牌,聚僑心"的基本宗旨,組織舉辦了一系列華聯聯誼及商務活動,如參加了7個港澳社團的春茗活動、召開了僑委及工商企業家聯席座談會等。全年全區共接待海內外華聯社團369人次,慰問困難歸僑眷屬48戶,落實退還僑房96戶119間1.66萬平方米。
環境衛生
認真落實環境監理制度,對全區1900多間企業進行了日常檢查監督,為588間企業補辦了環境立項許可證,督促140間企業完善了環保處理設施,受理環保投訴451宗,投訴處理率達100%。全年全區共投入環衛建設管理資金1011萬元,種植各類花苗、樹木27814棵,清理雨篷梯間雜物14122處、余泥瓦渣雜物560噸,疏道下水道130461米,新建垃圾屋8間,處理各類違章12772宗。
社會保障
以關注社會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為宗旨,大力推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年為304戶675人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為116名優撫對象、1300名殘疾人解決了困難補助,為3.5萬名職工購買了社會養老保險。
精神文明建設
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在致力於經濟建設、黨的建設和各項社會行政事務改革的同時,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重點加強了廣大幹部職工和城鄉居民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先後成功地組織開展了"一幫一"扶特困家庭活動,"寄家書、郵鄉音、喚親情、愛祖國"宣傳教育活動;"新世紀、新女性"徵文和演講比賽活動以及"五好文明家庭"、"藏書十佳家庭"、"藏書十佳單位"評選活動。
黨建工作
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在思想、政治和作風建設上有了新的進步,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進一步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全年共換屆調整基層黨委1個,新建調整黨總支部11個、黨支部47個,發展建黨對象276人,吸收新黨員122人,接收市屬轉制企業黨員690人。全區現有基層黨委6個、黨總支部16個、黨支部286個。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全區各級組織和各有關部門,都能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維護社會穩定的極端重要性,做到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齊抓共管。本年度重點加強了對出租屋及流動人口的管理、安全文明小區建設和?quot;嚴打"、掃除"黃、賭、毒"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斗爭,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928宗,比2001年下降12.3%;刑事案件破案率為40.2%,比2001年提高9.1個百分點。
民主法制建設
緊緊圍繞依法治區的總體目標,把常規性的法制宣傳工作與普法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全年共舉辦普法培訓班18期2000多人次,組織編寫法制宣傳資料100篇,辦法制宣傳欄24期,給廠企員工、學校學生上法制課8次,聽課人數達10300人次,利用有線電視製作《法律知多些》專題節目50期,收到參加有獎活動的觀眾來信3000多封。此外,還啟動了"石岐普法網",開設了"百姓律師"、"常用法律"、"以案說法"、"案件傳真"、"維權問答"等欄目。
社區建設
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加強社區建設的意見,在制定社區改革和社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基礎上,採取了"以點帶面,分步實施"的基本形式,在全市率先開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和城市社區綜合改革工作。全區共撤銷"城中村"9個,組建地緣性和單元性社區38個,依法民主選舉產生社區主任38名、副主任83名、脫產和非脫產委員148名,新增社區辦公和活動用房近千平方米。
教育
教育資源整合取得新進展,校舍改造工程如期進行。投資8000萬元的新中學和投資1000萬元的啟發中學正在施工建設,西廠小學、岐江小學的擴建改造立項和拆遷工作全面完成。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採取公開競爭的辦法,成功選拔中小學中層以上行政幹部74名,招聘優秀中小學教師74名。
石岐是中山市中心城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名校名園林立,教育基礎厚實,優質教育資源豐富。教育普及程度高,教育綜合實力處於中山市領先地位。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轄區內形成了與區域性科技、經濟、文化發展相適應的教育體系,中山市的最高學府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中山電視大學、香山專修學院以及市內的絕大多數名校名園都坐落於本區。轄區內有中學8所,小學20所,幼兒園所。其中包括2所省一級中學,2所省一級小學,3所省一級幼兒園,12所市一級中小學。
石岐區委、區辦事處與時俱進,堅定不移地走"科教興區"之路,堅持把教育擺在全局性、基礎性、先導性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積極推進"校舍改造"、"教育信息化"、"名優隊伍建設"、"教育創新"、"現代德育體系建設"五大工程,全面提升石岐教育的競爭力和社會凝聚力,創設全民重教育,全區辦教育的社會大教育氛圍。我區正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向"文化教育優越,居民素質優秀"的現代化文明城區邁進。
校舍改造工程
石岐區從2002年起,全面啟動校舍改造工程,用三年時間,投資1.5億元,通過新建、擴建、合並異地重建等形式對本區內8所學校進行改造。其中包括新建一所42個班規模,佔地53450平方米的初級中學;拆遷129戶住宅,規劃8640平方米土地,建西廠小學新校舍;拆遷27戶住宅,增加學校用地2600平方米,擴建啟發中學;拆遷住宅19戶,增加學校用地3700平方米,擴建岐江小學等。校舍改造工程完成後,取消12個班以下辦學規模過小的學校,使校舍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基本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為學校教育現代化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教育信息化工程
以培養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新一代公民為宗旨,以全面提高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水平為核心,建立與日趨信息化的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數字化教育教學環境,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到2002年底,全區所有中小學全部建起標準的電腦室,中小學全面開設了信息技術教育課;80%以上的中小學有多媒體電教室;30%以上學校建成計算機校園網;所有學校都實現了光纖或專線上網;全區中小學人機比達到10:1。
在信息化建設中,各中小學十分重視軟體的開發和應用。廣大教師充分挖掘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優勢,開發各科多媒體教學軟體累計超過500課時,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水平和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同步提高;學校網上圖書館、教育網站在教育管理和教與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旅遊資源
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
1、地理位置
孫文西路位於中山市城區石岐鐵城西門外,西連津渡(石岐河)南繞煙墩山,東達仁山(即現在孫中山紀念堂),構成"山、水、城"的格局,也成為石岐商業、文化、交通中心。
2、歷史概況
孫文西路古稱迎恩街,從隋唐時期開始到1925年間逐漸拓展,形成今天的格局,與鐵城形成中山市八百年歷史,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孫文路。孫文西路一帶凝聚了中山市60多萬海外僑胞的鄉情,他們祖祖輩輩回家鄉建了不少住宅、食肆、酒店等樓宇,使孫文西路日益繁華,期間先後建成的有"十八間"、"天妃廟"、"泰東戲院"、"思豪大酒店"、"先施公司"、"匯豐公司"、"福壽堂葯房"等歷史遺跡以及眾多的茶樓、食肆,這些建築物大部分建於清代至解放前年間,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含量。
3、改造情況
1995年初,市政府立項、規劃設計"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1997
年開始對其進行修建。修建進程中以保護恢復為主,改造開發為輔,以城市文脈為主線,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的功能,在歷史、建築、飲食、習俗、文化等多項層面上體現城市歷史文化內涵。孫西步行街東起悅來路口中山百貨大樓處,西至中山商業大廈,全長約529米,路寬15米,佔地200畝,先後分一、二期工程建設,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共有商鋪137家,全部工程於98年9月19日竣工。
4、建築風貌
孫西步行街兩側的低層建築風格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式殖民地風格建築與嶺南騎樓建築的混和,建築學上稱為"南洋風格建築",是歐亞混雜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現。"南洋騎樓"極具歷史文化欣賞價值,又有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無論刮風、下雨、日曬,遊人顧客均不受天氣的影響。騎樓建築往往幾座或十餘座毗連一起,形成參差錯落的連續界面效果,外觀統一。建築均以2-3層為主,少量4層(如中國銀行鍾樓、思豪大酒店等),從地面至女兒牆平均高度在16米左右,街道寬度為12米,與建築的平均度成3:4的空間比例關系,在正常視角內,形成了舒適宜人的外部空間尺度和步行街形象。
5、步行街歷史簡介
孫文西路古稱迎恩街,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為孫文路。從隋唐時期到1925年間逐漸拓展,形成今天格局。馬路兩旁是經歷數十年、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歷史建築物體,至今仍然保留著古建築藝術色彩。從民國時期開始接受西方建築造型,又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築造型,至今還倖存著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築物體,彎曲自然的商業街,舒適怡人的外部空間尺度,南洋風格的騎樓,整個街區外部空間與功能有機結合,這一切記載著石岐城區的形成和各個發展階段,更凝聚著中山市60多萬海外僑胞的鄉情,既頗具歷史文化欣賞價值,又有紀念和愛國教育意義。
由於房屋年久風化,牆體立面嚴重剝落,杉木樓板受腐蝕,柱頭出現裂縫等建築質量問題,既使南洋騎樓失去了原有的風格,又與現在的城市建築形式及現狀風貌不協調。為了保護這一歷史建築群同重塑孫文西路悠久繁華的容貌,中山市政府結合舊城改造,於1997年8月20日開始分兩期對孫文西路進行施工改造,至1998年9月19日全面竣工,歷時一年多時間,將孫文西路更名為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修繕後的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再現迷人的風韻和煥發著蓬勃生機。街道上花團錦簇,昔日灰色的建築物披上了粉紅色、米黃色……的盛裝,街道兩旁增加了長椅供遊人休憩。昔日檔次不高的商鋪也煥然一新,帶給人們一個亮麗的視點,新舊文化在這里完善地對接,傳統和現代有機地揉合一體,這相容不悖的融匯令百年老街飄逸著一片迷人的文化氣息,成為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為外來遊人提供一個風格獨特的旅遊景象,也為本地市民提供一個集休閑、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好去處,給人們一派繁華興旺之景。
昔日孫文西路的百年老店
福壽堂--始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址在今石岐孫文西路154號,創設者為石岐南下(三仙廟)李某。第三代負責人為李瑞文,1923年曾任中山縣商會"路工董事會"會長,領導修築馬路。第四代負責人李鴻標曾任縣商會常委,有石岐"商界才子"美譽,30年代兼任石岐商團大隊長,1946年至1950年期間任中山紀念圖書館長。50年代經理為李鴻標庶祖母劉月清,後赴港定居。該店規模較大,曾有員工30人。自製膏丹丸散和加工鮮明熟葯,在邑境四方皆有名氣。1956年參加全行業公私合營後,仍沿用福壽堂老字型大小,知名度頗高,已有130年歷史。
匯豐公司--清末開業(一說辛亥革命時正式開張),址在今石岐孫文西路郵政營業部。是一間規模較大,有四層樓四鋪面的僑資公司。主營百貨,分設服裝、氈帽、鍾表、眼鏡、玩具、罐頭、煙酒、糖果餅、床上用品等專櫃。為了招徠生意,公司在四樓開設茶樓,並在天台設茶座,兼演粵劇。為保存該企業,20年代築建馬路時,政府只好取曲道。戰前,該公司生意興隆,成為縣內商業零售額最多的單位。中山解決後,50年代曾用作工會工人俱樂部,後又改作縣郵電局。
永安僑批局--始於民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美物資短缺,金幣比兌低於我國銀圓。交戰國家青年紛紛入伍打仗,華工工價較高,僑匯猛增。中山竹秀園村華僑郭泉、郭樂、郭順,先在滬港開設永安公司。獲悉家鄉僑匯增多後,迅即分資入主石岐十八間的匯源銀號,將其改組為中山永安僑批局。並將樓房改建為鋼筋水泥水磨青磚結構,樓高五層半(址在今中國銀行孫西分理處),由郭燦英出任司理,主要業務辦理僑匯兼營找換、儲蓄、按揭、"燕梳"(即保險)。因郭氏信譽甚佳,故永安僑批局在鄉邑僑匯業務中,佔了75%至80%。1949年8月,因政權更迭而斷匯,1950年1月重新工商登記,恢復僑匯,由國家管匯,不搞公私合營,繼任司理郭彥文。
公益紙料店--1921年,縣長吳鐵城倡導石岐拆城築馬路時,黃棟初即從明代開設的金玉樓紙料店辭工出來,集資2500兩白銀在十八間開設公益紙料店,並自任司理,1931年,黃森繼任司理。經營紙料類、各種文具、爆竹、冥鏹、年宵玩具等,在邑內同業中執牛耳。新址在孫文西路158號,門面為子子 鋪,156號後座為加工場。1952年12月22日登記資金100586.42元,員工30人,資金和購銷額在百戶同業中仍居傍首。1956年加入全行公私合營,公方代表吳周幟,經理黃森(後曾任石岐市商業局副局長、石岐市第三屆工商聯主委、石岐市首屆政協副主席)。
思豪酒店--址在石岐孫文西路,原商會東側。該址於民國13年(1924年)間,曾由澳洲歸僑郭泗泉在此處開辦私營香山銀行。但曇花一現,兩三載就結束業務,後由其他商號租用。抗戰期間,遭受敵機轟炸而成頹牆瓦礫。抗日戰爭後,縣商會會長李德聯回邑復員,先購此地,迅即興建五層樓宇作豪華酒店,時稱設備一流、新穎。實際上,大部分傢具是香港思豪酒店更新替換出來的。商會會長李德聯有禾田、米機、電廠、酒店旅店等股份,1950年全部被沒收充公。該酒店現名為石岐旅店。
昔日孫文西路的旅店
昔古,傳遞各級政府文書的快馬(包括人和馬)中途休息之所,稱"驛"。快馬到驛後,憑官府牌子驗明,人糧馬草由驛供給(但京城招待外國來賓或不同畛域之官員住所,檔次較高,稱為"驛館")。而民間商業性質、代客存放貨物和留住客商之所,稱為"棧"。辛亥革命後,我國企業界人士,仿效西方逐步開設旅店、酒店、飯店、賓館、別墅、山莊、寓所等。
中山毗鄰港澳,經營此業者,由前清沿襲至民國時期,俱稱為旅店。
1946-1949年期間,孫文西路規模較大的旅店石岐鎮總商會東側的思豪旅店和大廟下8號的金城旅店。解放前的旅店,設備簡陋,僅設有六床大房、雙床中房、獨床單房、雅潔廂房(內配置大床、麻將台各一張,幾椅若干)四類房。所有傢具是木器。客商入住先到帳房登記。入到房中,首先看到" 攜來雜物貴客自理"字樣。這時,服務員(茶房)見客人來到,立即泡上一壺茶,並向客人說明廁所、浴室在何處,還介紹飲食飯店,車般交通班次時間等。
Ⅳ 中山永成·御景軒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樓盤名稱:中山永成·御景軒
城市:中山
公交線路:東華花園(公交站):018路;035路;石岐區辦事處(公交站):011路;015路;078路;石岐文化公園(公交站):018路;035路;東明花園南(公交站):021路;078路;213路;臻園(公交站):011路;038路;臻園西門(公交站):038路;東明花園(公交站):004路;013路;013路夜班短線;015路;021路;022路;030路;快速公交B11路;大信商業街(公交站):018路;大信新都匯(公交站):004路;011路;013路;013路夜班短線;022路;030路;035路;213路;K02路;K05路;K07路;K09路;K15路;K18路;快速公交B11路;東明花園南B2(公交站):021路;
其他交通方式:項目地處中山石岐區,緊鄰岐江周邊商場林立,配套完善。是距離興中廣場、大信新都匯僅2.7km,除了可以享受附近兩大成熟商圈大信商圈、富華商圈的配套外,還可以享受萬科金域藍灣的7萬㎡的萬科里城市級商業群體(萬科里集中商業約2萬㎡)。附近配套成熟,讓您一出門就可以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務。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7047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40%,共4棟樓,停車位156個
周邊配套:幼兒園:中港英文學校(幼兒園)
中小學:中港英文學校(小學)、張溪鄭二小學(公辦)、員峰小學(公辦)、大信中心小學(民辦)、華僑中學、北區中學。
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綜合商場:大信商圈、富華商圈
醫院:中山市中醫院、蘇華贊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Ⅵ 徵文,我與悅匯
石岐區位於中山市中心城區,轄區總面積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3萬人,非戶籍人口4.2萬人,是中山市最繁華的商業與文化中心。
石岐區不僅擁有國家級的民營科技園區——中山民科園,而且還有以大信新都匯、逢源商業中心、富逸裝飾廣場、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廣場、摩登匯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民族路商業街、民權路電信街等為代表的大型商業網點10多個,現有標准廠房82萬平方米,各類企業3000多家,年創工業總產值70億元,年出口創匯逾12億美元。
石岐區投資環境優越,供電、供水、通訊設施配套完善,水陸交通方便,道路網路四通八達,金融、保險、郵電、醫院、學校、旅業齊備,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區位優勢,是海內外投資者的「熱土」。
石岐的紅燒乳鴿很有名,許多人為了這個特地到石岐一飽口福。紅燒乳鴿也成為了石岐宴會必不可少的主角。一提起石岐的紅燒乳鴿,石岐人有哪個不知道?來到石岐的人,第一時間就應該去嘗嘗石岐的紅燒乳鴿。
文化建設
石岐,是一個充滿了歷史文化氣息的地方。穿行在街頭巷尾,西山寺、古城牆、老榕樹、舊牌坊……在不經意間,總能與歷史撞個滿懷。香山誕生最初的胎記,在這里彷彿伸手可及;這里也是香山成長最為蓬勃的標本,大信。新都匯商業圈、孫文西路步行街……現代香山商業正在茁壯成長,枝繁葉茂。而這一切的背後,就是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香山文化。昨日下午,「傳承香山文化,構建和諧社區」專題座談會在石岐區辦事處舉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表達了他們期望構建和諧石岐的願望和決心。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根,香山文化是中山的靈魂,也是石岐人民的精神所在,是我們創建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根基。如何構建和諧社區?我們認為,必須立足於服務人民、造福人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為居民群眾服務作為社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要做:一、重視志願服務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作用。志願服務弘揚的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它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融合,與香山文化所提倡的「博愛、創新、包容、和諧」相一致,與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本質要求相一致。二、實現居民自治,推動和諧社區的建設。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民生、民族、民權」集中體現了香山文化的「以人為本」。居民自治則可最直接、最廣泛地體現「人本」精神。三、消除差異,促進融合,達到和諧。香山文化所包含的兼容、和諧精神,中外多元文化並存的格局,中國文化系統內部不同地域、不同民系文化的共存,為我們今天創建和諧文化提供了歷史資源和現實借鑒,與我們今天創建和諧社區所倡議的「建設共同家園」理念目標是相一致的。四、以鄰居節為載體,構建和諧社區。新時期中山人精神之「博愛、和諧」表明現代中山人渴望和諧的人際關系。針對這種情況,以「以德為鄰、團結互助、情暖萬家、共創文明」為主題,舉辦「鄰居節」,有利於營造和諧的社區人際關系。五、營造良好環境,努力構建和諧社區。根據石岐區的具體情況,我們確立了「營造三種環境,培育三種意識」的總體思路:即營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培育居民的參與意識;營造健康有序的民主環境,培育居民的自治意識;營造文明進步的人文環境,激發居民的創造意識。
石岐區作為香山文化的發源地,更是處處傳承香山文化,促進石岐區的和諧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石岐區黨工委、辦事處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從而達到政通人和。二是石岐區黨政領導狠抓經濟,發展經濟。這幾年來石岐區經濟發展很快,形勢大好。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行業發展卓有成效,經濟效益顯著。三是石岐區黨政領導重視教育,區中小學教育多元化,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和諧發展,素質教育成績顯著,特色教育更為鮮明,如仙逸中學的電腦教育,培養出18歲的工程師,還有石岐職中的幼兒教育、員峰小學的蹦床等等。四是石岐區的社區建設、環保、衛生、治安、本土文化、外來文化、社區管理和社區風尚融為一體,和諧發展。五是搞好社區服務,發揮志願者作用,尊老愛幼,扶困助學,救扶傷,關愛弱勢群體等好人好事處處可見,呈現出極大的博愛性、包容性,處處體現富而後仁、富而後文、富而後教。六是石岐區把香山文化與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社區服務管理、環境衛生、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居民教育等有機結合,石岐區人民的物質生活、文化生活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我們要很好地挖掘和傳承香山文化,創建和諧石岐。
經濟建設
石岐區不僅擁有國家級的民營科技園區——中山民科園,而且還有以大信新都匯、逢源商業中心、富逸裝飾廣場、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廣場、摩登匯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民族路商業街、民權路電信街等為代表的大型商業網點10多個,現有標准廠房82萬平方米,各類企業3000多家,年創工業總產值70億元,年出口創匯逾12億美元。
工業
認真貫徹"工業強區"的發展戰略和"立足工業求發展,立足外資民企擴總量、立足科技創新增後勁"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強資產與質量的有效管理,年內工業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全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0.5億元,比2001年增長44%;實現企業總收入61億元,比2001年增長38.64%。
農業
繼續加強了圍內水利排灌設施建設和現代農業建設,全年完成防浪牆加固工程460米,疏河清淤2000米,新建維修排灌站5座,修建改造農路5300米,並建成了水稻、蔬菜、花卉和水產等多種養專業小區。全區全年實現純農業收入4348萬元,比2001年增長1%。
第三產業
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人緣和地理優勢,在鞏固和完善七條特色商業街的基礎上,以發展現代物流業為重點,通過招商新建了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總投資6.5億元,集商住、休閑於一體的大信商業廣場,並引資建成了夏威夷休閑水療中心、紫方環保商業廣場、永勝數碼廣場、中天百貨廣場、好又多連鎖超級市場和石岐購書中心,全轄區興建商品房120萬平方米,銷售商品房54萬平方米。全年第三產業(含商業、房地產)總收入達15億元,比2001年增長30.5%;第三產業稅收收入達2.8億元,比2001年增長23%。
外經貿易
以參加市政府舉辦的"3·28"招商貿易洽談會為契機,在進一步加強領導,完善"四輪招商"機制的基礎上,採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以及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網上招商等形式,全年共引進各類項目87個,合同利用外資328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74萬美元,比2001年增長82.03%。全年實現出口創匯6.03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8.63%。
財稅
繼續加強稅收征管,多方培植稅源,確保了國家和地方稅收的穩步增長。全區全年實現稅收總額7.05億元,比2001年增長19.74%。繼續堅持適度從緊的地方財政政策,推行收支兩條線和支出單據"領導雙簽"制度,年度財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22億,比2001年增長15.86%。
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投資新築道路5.88萬平方米,新辦征地3632畝,興建標准工業廠房8萬平方米,同時1.6萬平方的民科園科技大廈主體結構已完成。到年底止,民科園東河北工業區廠房建築面積已逾30萬平方米。
人民生活
2002年,全區農民人均年純收入5820元,比2001年增長5.8%;城市居民人均年純收入1.32萬元,比2001年增長10%。此外,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質素也有較大改善,在城區居民消費支出中,用於食品支出的比重下降,用於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的比重上升。
科技
積極實施"科技興區"戰略,狠抓了工業的技術改造、產品的更新換代以及知識產權、專利的申報注冊工作,全年共有4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4個工業項目獲省經貿委重點新產品財政補貼、7個項目獲市科技三項經費補貼,1個產品被納入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全區總產值的22%。
文化·體育
成功地舉辦了"石岐完美杯龍舟邀請賽"、"石岐區首屆男子籃球運動會"、石岐區慶祝"五一"表彰大會暨職工合唱比賽等60多場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並獲"全國城鄉體育先進社區"等殊榮。
計劃生育
繼續堅持和完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全面落實各項生育政策和節育措施,努力提高計生工作的整體水平,有效地確保了全區人口與計生任務的完成。全年全區四季共查環查孕14035人次,查環查孕率達98.75%,落實"四術"措施1120例。常住人口計劃內出生852人,計劃生育率達94.06%。
僑務
按照"結僑緣,打僑牌,聚僑心"的基本宗旨,組織舉辦了一系列華聯聯誼及商務活動,如參加了7個港澳社團的春茗活動、召開了僑委及工商企業家聯席座談會等。全年全區共接待海內外華聯社團369人次,慰問困難歸僑眷屬48戶,落實退還僑房96戶119間1.66萬平方米。
環境衛生
認真落實環境監理制度,對全區1900多間企業進行了日常檢查監督,為588間企業補辦了環境立項許可證,督促140間企業完善了環保處理設施,受理環保投訴451宗,投訴處理率達100%。全年全區共投入環衛建設管理資金1011萬元,種植各類花苗、樹木27814棵,清理雨篷梯間雜物14122處、余泥瓦渣雜物560噸,疏道下水道130461米,新建垃圾屋8間,處理各類違章12772宗。
社會保障
以關注社會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為宗旨,大力推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年為304戶675人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為116名優撫對象、1300名殘疾人解決了困難補助,為3.5萬名職工購買了社會養老保險。
精神文明建設
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在致力於經濟建設、黨的建設和各項社會行政事務改革的同時,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重點加強了廣大幹部職工和城鄉居民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先後成功地組織開展了"一幫一"扶特困家庭活動,"寄家書、郵鄉音、喚親情、愛祖國"宣傳教育活動;"新世紀、新女性"徵文和演講比賽活動以及"五好文明家庭"、"藏書十佳家庭"、"藏書十佳單位"評選活動。
黨建工作
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在思想、政治和作風建設上有了新的進步,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進一步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的黨建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全年共換屆調整基層黨委1個,新建調整黨總支部11個、黨支部47個,發展建黨對象276人,吸收新黨員122人,接收市屬轉制企業黨員690人。全區現有基層黨委6個、黨總支部16個、黨支部286個。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全區各級組織和各有關部門,都能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維護社會穩定的極端重要性,做到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齊抓共管。本年度重點加強了對出租屋及流動人口的管理、安全文明小區建設和quot;嚴打"、掃除"黃、賭、毒"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斗爭,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928宗,比2001年下降12.3%;刑事案件破案率為40.2%,比2001年提高9.1個百分點。
民主法制建設
緊緊圍繞依法治區的總體目標,把常規性的法制宣傳工作與普法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全年共舉辦普法培訓班18期2000多人次,組織編寫法制宣傳資料100篇,辦法制宣傳欄24期,給廠企員工、學校學生上法制課8次,聽課人數達10300人次,利用有線電視製作《法律知多些》專題節目50期,收到參加有獎活動的觀眾來信3000多封。此外,還啟動了"石岐普法網",開設了"百姓律師"、"常用法律"、"以案說法"、"案件傳真"、"維權問答"等欄目。
社區建設
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加強社區建設的意見,在制定社區改革和社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基礎上,採取了"以點帶面,分步實施"的基本形式,在全市率先開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和城市社區綜合改革工作。全區共撤銷"城中村"9個,組建地緣性和單元性社區38個,依法民主選舉產生社區主任38名、副主任83名、脫產和非脫產委員148名,新增社區辦公和活動用房近千平方米。
教育
教育資源整合取得新進展,校舍改造工程如期進行。投資8000萬元的新中學和投資1000萬元的啟發中學正在施工建設,西廠小學、岐江小學的擴建改造立項和拆遷工作全面完成。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採取公開競爭的辦法,成功選拔中小學中層以上行政幹部74名,招聘優秀中小學教師74名。
石岐是中山市中心城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名校名園林立,教育基礎厚實,優質教育資源豐富。教育普及程度高,教育綜合實力處於中山市領先地位。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轄區內形成了與區域性科技、經濟、文化發展相適應的教育體系,中山市的最高學府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中山電視大學、香山專修學院以及市內的絕大多數名校名園都坐落於本區。轄區內有中學8所,小學20所,幼兒園所。其中包括2所省一級中學,2所省一級小學,3所省一級幼兒園,12所市一級中小學。
石岐區委、區辦事處與時俱進,堅定不移地走"科教興區"之路,堅持把教育擺在全局性、基礎性、先導性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積極推進"校舍改造"、"教育信息化"、"名優隊伍建設"、"教育創新"、"現代德育體系建設"五大工程,全面提升石岐教育的競爭力和社會凝聚力,創設全民重教育,全區辦教育的社會大教育氛圍。我區正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向"文化教育優越,居民素質優秀"的現代化文明城區邁進。
校舍改造工程
石岐區從2002年起,全面啟動校舍改造工程,用三年時間,投資1.5億元,通過新建、擴建、合並異地重建等形式對本區內8所學校進行改造。其中包括新建一所42個班規模,佔地53450平方米的初級中學;拆遷129戶住宅,規劃8640平方米土地,建西廠小學新校舍;拆遷27戶住宅,增加學校用地2600平方米,擴建啟發中學;拆遷住宅19戶,增加學校用地3700平方米,擴建岐江小學等。校舍改造工程完成後,取消12個班以下辦學規模過小的學校,使校舍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基本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為學校教育現代化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教育信息化工程
以培養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新一代公民為宗旨,以全面提高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水平為核心,建立與日趨信息化的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數字化教育教學環境,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到2002年底,全區所有中小學全部建起標準的電腦室,中小學全面開設了信息技術教育課;80%以上的中小學有多媒體電教室;30%以上學校建成計算機校園網;所有學校都實現了光纖或專線上網;全區中小學人機比達到10:1。
在信息化建設中,各中小學十分重視軟體的開發和應用。廣大教師充分挖掘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優勢,開發各科多媒體教學軟體累計超過500課時,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水平和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同步提高;學校網上圖書館、教育網站在教育管理和教與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旅遊資源
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
1、地理位置
孫文西路位於中山市城區石岐鐵城西門外,西連津渡(石岐河)南繞煙墩山,東達仁山(即現在孫中山紀念堂),構成"山、水、城"的格局,也成為石岐商業、文化、交通中心。
2、歷史概況
孫文西路古稱迎恩街,從隋唐時期開始到1925年間逐漸拓展,形成今天的格局,與鐵城形成中山市八百年歷史,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孫文路。孫文西路一帶凝聚了中山市60多萬海外僑胞的鄉情,他們祖祖輩輩回家鄉建了不少住宅、食肆、酒店等樓宇,使孫文西路日益繁華,期間先後建成的有"十八間"、"天妃廟"、"泰東戲院"、"思豪大酒店"、"先施公司"、"匯豐公司"、"福壽堂葯房"等歷史遺跡以及眾多的茶樓、食肆,這些建築物大部分建於清代至解放前年間,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含量。
3、改造情況
1995年初,市政府立項、規劃設計"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1997
年開始對其進行修建。修建進程中以保護恢復為主,改造開發為輔,以城市文脈為主線,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的功能,在歷史、建築、飲食、習俗、文化等多項層面上體現城市歷史文化內涵。孫西步行街東起悅來路口中山百貨大樓處,西至中山商業大廈,全長約529米,路寬15米,佔地200畝,先後分一、二期工程建設,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共有商鋪137家,全部工程於98年9月19日竣工。
4、建築風貌
孫西步行街兩側的低層建築風格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式殖民地風格建築與嶺南騎樓建築的混和,建築學上稱為"南洋風格建築",是歐亞混雜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現。"南洋騎樓"極具歷史文化欣賞價值,又有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無論刮風、下雨、日曬,遊人顧客均不受天氣的影響。騎樓建築往往幾座或十餘座毗連一起,形成參差錯落的連續界面效果,外觀統一。建築均以2-3層為主,少量4層(如中國銀行鍾樓、思豪大酒店等),從地面至女兒牆平均高度在16米左右,街道寬度為12米,與建築的平均度成3:4的空間比例關系,在正常視角內,形成了舒適宜人的外部空間尺度和步行街形象。
5、步行街歷史簡介
孫文西路古稱迎恩街,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為孫文路。從隋唐時期到1925年間逐漸拓展,形成今天格局。馬路兩旁是經歷數十年、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歷史建築物體,至今仍然保留著古建築藝術色彩。從民國時期開始接受西方建築造型,又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築造型,至今還倖存著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築物體,彎曲自然的商業街,舒適怡人的外部空間尺度,南洋風格的騎樓,整個街區外部空間與功能有機結合,這一切記載著石岐城區的形成和各個發展階段,更凝聚著中山市60多萬海外僑胞的鄉情,既頗具歷史文化欣賞價值,又有紀念和愛國教育意義。
由於房屋年久風化,牆體立面嚴重剝落,杉木樓板受腐蝕,柱頭出現裂縫等建築質量問題,既使南洋騎樓失去了原有的風格,又與現在的城市建築形式及現狀風貌不協調。為了保護這一歷史建築群同重塑孫文西路悠久繁華的容貌,中山市政府結合舊城改造,於1997年8月20日開始分兩期對孫文西路進行施工改造,至1998年9月19日全面竣工,歷時一年多時間,將孫文西路更名為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修繕後的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再現迷人的風韻和煥發著蓬勃生機。街道上花團錦簇,昔日灰色的建築物披上了粉紅色、米黃色……的盛裝,街道兩旁增加了長椅供遊人休憩。昔日檔次不高的商鋪也煥然一新,帶給人們一個亮麗的視點,新舊文化在這里完善地對接,傳統和現代有機地揉合一體,這相容不悖的融匯令百年老街飄逸著一片迷人的文化氣息,成為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為外來遊人提供一個風格獨特的旅遊景象,也為本地市民提供一個集休閑、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好去處,給人們一派繁華興旺之景。
昔日孫文西路的百年老店
福壽堂--始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址在今石岐孫文西路154號,創設者為石岐南下(三仙廟)李某。第三代負責人為李瑞文,1923年曾任中山縣商會"路工董事會"會長,領導修築馬路。第四代負責人李鴻標曾任縣商會常委,有石岐"商界才子"美譽,30年代兼任石岐商團大隊長,1946年至1950年期間任中山紀念圖書館長。50年代經理為李鴻標庶祖母劉月清,後赴港定居。該店規模較大,曾有員工30人。自製膏丹丸散和加工鮮明熟葯,在邑境四方皆有名氣。1956年參加全行業公私合營後,仍沿用福壽堂老字型大小,知名度頗高,已有130年歷史。
匯豐公司--清末開業(一說辛亥革命時正式開張),址在今石岐孫文西路郵政營業部。是一間規模較大,有四層樓四鋪面的僑資公司。主營百貨,分設服裝、氈帽、鍾表、眼鏡、玩具、罐頭、煙酒、糖果餅、床上用品等專櫃。為了招徠生意,公司在四樓開設茶樓,並在天台設茶座,兼演粵劇。為保存該企業,20年代築建馬路時,政府只好取曲道。戰前,該公司生意興隆,成為縣內商業零售額最多的單位。中山解決後,50年代曾用作工會工人俱樂部,後又改作縣郵電局。
永安僑批局--始於民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美物資短缺,金幣比兌低於我國銀圓。交戰國家青年紛紛入伍打仗,華工工價較高,僑匯猛增。中山竹秀園村華僑郭泉、郭樂、郭順,先在滬港開設永安公司。獲悉家鄉僑匯增多後,迅即分資入主石岐十八間的匯源銀號,將其改組為中山永安僑批局。並將樓房改建為鋼筋水泥水磨青磚結構,樓高五層半(址在今中國銀行孫西分理處),由郭燦英出任司理,主要業務辦理僑匯兼營找換、儲蓄、按揭、"燕梳"(即保險)。因郭氏信譽甚佳,故永安僑批局在鄉邑僑匯業務中,佔了75%至80%。1949年8月,因政權更迭而斷匯,1950年1月重新工商登記,恢復僑匯,由國家管匯,不搞公私合營,繼任司理郭彥文。
公益紙料店--1921年,縣長吳鐵城倡導石岐拆城築馬路時,黃棟初即從明代開設的金玉樓紙料店辭工出來,集資2500兩白銀在十八間開設公益紙料店,並自任司理,1931年,黃森繼任司理。經營紙料類、各種文具、爆竹、冥鏹、年宵玩具等,在邑內同業中執牛耳。新址在孫文西路158號,門面為子子 鋪,156號後座為加工場。1952年12月22日登記資金100586.42元,員工30人,資金和購銷額在百戶同業中仍居傍首。1956年加入全行公私合營,公方代表吳周幟,經理黃森(後曾任石岐市商業局副局長、石岐市第三屆工商聯主委、石岐市首屆政協副主席)。
思豪酒店--址在石岐孫文西路,原商會東側。該址於民國13年(1924年)間,曾由澳洲歸僑郭泗泉在此處開辦私營香山銀行。但曇花一現,兩三載就結束業務,後由其他商號租用。抗戰期間,遭受敵機轟炸而成頹牆瓦礫。抗日戰爭後,縣商會會長李德聯回邑復員,先購此地,迅即興建五層樓宇作豪華酒店,時稱設備一流、新穎。實際上,大部分傢具是香港思豪酒店更新替換出來的。商會會長李德聯有禾田、米機、電廠、酒店旅店等股份,1950年全部被沒收充公。該酒店現名為石岐旅店。
昔日孫文西路的旅店
昔古,傳遞各級政府文書的快馬(包括人和馬)中途休息之所,稱"驛"。快馬到驛後,憑官府牌子驗明,人糧馬草由驛供給(但京城招待外國來賓或不同畛域之官員住所,檔次較高,稱為"驛館")。而民間商業性質、代客存放貨物和留住客商之所,稱為"棧"。辛亥革命後,我國企業界人士,仿效西方逐步開設旅店、酒店、飯店、賓館、別墅、山莊、寓所等。
中山毗鄰港澳,經營此業者,由前清沿襲至民國時期,俱稱為旅店。
1946-1949年期間,孫文西路規模較大的旅店石岐鎮總商會東側的思豪旅店和大廟下8號的金城旅店。解放前的旅店,設備簡陋,僅設有六床大房、雙床中房、獨床單房、雅潔廂房(內配置大床、麻將台各一張,幾椅若干)四類房。所有傢具是木器。客商入住先到帳房登記。入到房中,首先看到" 攜來雜物貴客自理"字樣。這時,服務員(茶房)見客人來到,立即泡上一壺茶,並向客人說明廁所、浴室在何處,還介紹飲食飯店,車般交通班次時間等。
Ⅶ 中山市石岐區員峰小學怎麼樣
中山市石岐區員峰小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中山市石岐區員峰小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Ⅷ 員峰小學 校歌
岐江河畔,員峰山旁,是我們生長的地方
師長囑托,祖輩期望,讓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
刻苦鑽研,自信自強
至真朝夕,求真求上,從小勵志建設家鄉,發揮理想為校增光。
啊!員峰,可愛的校園。啊!員峰,美麗的家鄉
今天生長在你的懷抱里,明天我們走向世界,創造輝煌,創造輝煌!
Ⅸ 北區中學的辦學條件
1956年9月,員峰小學附設初中班,是為北區中學的前身。1958年,學校遷到員峰山麓,與員峰小學分立,遂定名為員峰中學。1963年易名為石岐三中。1970年改名為郊區中學,是年始招高中生,成為一所完全中學。至2002年高中停辦,共畢業高中生22屆。1995年,郊區劃為城區北區,定名為北區中學。配套的藝術樓、科學館、體育館(現已改建成飯堂)、圖書館等,能有效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學校已開通校園網,新教學大樓多媒體進課室,形成現代化的教育網路。學校現設21個初中班,在校學生一千一百多人,教職工75人,其中有高級教師13人,一級教師50多人。教師隊伍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素質較高,擁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中山市十傑市民1民人,中山教育名師2人,中山市學科帶頭人1人,還有南粵新秀、市優秀 教師、市優秀班主任20多人。優秀的教職工隊伍,為我學校走出平淡、邁向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五十一年春風沐浴,滿園桃李競芬芳。五十一年的崢嶸歲月鑄就了「崇德尚美、唯實精進」的校風,形成了「以學生發展為本,對學生成長負責」的育人目標。 悠久的歷史積淀,豐富的文化熏陶,造就了無數優秀的學子,他們不愧是社會的中堅力量,為中山的發展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雄關漫道真如鐵,如今邁步從頭越。北區中學新一屆的領導班子繼承優良傳統,銳意改革,開拓進取,提出了「穩中求發展,活中創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深入開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北區中學畢業的肖瑤同學,更是以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了,可見北區中學雖不是名校,但學習的條件是可與名校相媲美的,肖瑤同學能考上清華大學,離不開北區中學為她打下良好的基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