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制度是怎樣的有中考,高考之類的嗎
在日本,截至當年4月1日滿6歲的兒童即可上小學。
新學年於每年的4月開始,次年的3月結束。
小學為6年制,初中為3年制。對日本國民而言,這9年是義務教育。
對外國人而言,雖然不是義務教育,但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進入地區的公立小學和初中就學。
在一些公立小學·初中·高中還開設專門面向外國人和歸國子女的班級制度,若有需要可以向居住地政府咨詢。
初中畢業後即可根據個人意願進入高中和大學學習,也可以參加工作。
日本的學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高等專科學校·短期大學·大學·研究生院,也可以從性質上分成國立·公立(都立)·私立學校。
若身患疾病或身體殘疾不能就讀普通學校,可以選擇專門的學校。
小學和初中都是義務教育,所以有日本國籍的入學適齡兒童的家庭在1月底前都會收到由居住地區的政府寄出的入學相關指南。根據該指南進行健康檢查等入學前的相關准備工作。但對外國人而言,並無這項義務,所以不一定和日本人一樣的收到通知。外國人希望就讀中小學時必須提交外國人就學申請。如果在未滿入學年齡前事先提出入學申請就會收到就學通知,請在指定日之前攜帶就學通知及孩子的外國人登記證明書去區市町村的政府辦理相關手續。公立小學基本上不需要繳納學費,只需支付伙食費。
大多數公立的小學·初中是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就可以直接入學的。
也有不問國籍16歲以上住在東京都內或者在東京都內就業的人士能入學的公立中學的夜間學級。在日本沒有讀完小學和中學的人士即可入學。學力和費用基本上都不用擔心。
初中畢業後可以升入高中或者高等專業學校。但因為高中並非義務教育,所以不論就讀哪所學校都是必須參加入學考試的。高中學制為3年(定時制、函授制為3年以上),分類如下。
普通高中
為將來可就職於某些特定職業而學習專業知識的高中
→農業高中、工業高中、商業高中等
高等專科學校
高等專科學校可以學習到更深層的專業知識,學制為5年制,簡稱高專。高專的專業涉及工業、商船、無線電、航空等領域。東京都內沒有商船和無線電高專。畢業後可直接就業也可以編入大學深造。
定時高中、函授高中
白天工作的人如果想就讀高中,可以選擇晚間上課的夜高中和可以在家學習的函授高中。此外,還有白天也有課程的白天和夜間定時制高中。可以配合自己的學習速度,所以經歷過拒絕上學或中退的人也能不需勉強的堅持讀書。
高中畢業後即可獲得短期大學(以下稱短大)和大學的考試資格。
即便高中沒有畢業,但只要參加了高中畢業水平認定考試且及格,就可以獲得短大、大學的考試資格。
短大學制2年,大學學制4年。短大及高專畢業後有時也可以直接編入大學3年級。大學畢業後若還想學習某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可以進入研究生院深造。研究生院(碩士課程)學制為2年。
2. 日本和加拿大的小學有什麼區別
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選擇留學國家時通常會面臨這個的選擇題:兩個國家的教回育水平不相上下,選擇留答學國家首先就要選擇適合孩子和自己家庭的國家,不僅要考慮留學國家的環境,還要考慮今後的發展問題。
從個人喜好來說 關鍵看自己更傾向哪個國家,對哪個國家更嚮往。
從教育程度來說,加拿大中小學階段採取的是開放、輕松、自主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創造力和綜合能力,到了大學才開始真正進入甄選階段,從小培養的能力在這里得到發揮,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傑出人才。日本是世界上公認的教育公平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其教育理念少有過於強烈的功利色彩,在某種程度上更加接近儒家的原本思想——「有教無類」,強調教育的普及性,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異而有別。早在100年前,日本就開始重視教育的平等與普及、教育設施的均衡配置、教學要求的全國統一和教師資源的定期輪換與學生就近入學等,這些舉措在日本義務教育中的小學教育階段體現得最為明顯。
從移民角度來說
加拿大更容易移民;日本對移民政策不是很寬松
3. 20世紀初,日本在初等教育方面有何發展
在初等教育方面,依據1907年頒布的《再改正小學校令》,私立小學全部改辦為公立小學。公立小學學制6年,屬於義務教育性質。公立小學主要開設修身、閱讀、作文、算術、日本地理、日本歷史、世界地理等課程。
4. 現在日本的公立小學,中學的教育質量真的很差嗎
留學最好是上完高中之後再來,因為這邊有你預想不到的困難!留學很苦的,我現在就在日本,壓力很大的,要交學費,要賺房費,這個那個的,一切的事都要自己解決!除非你家很有錢,可以全部給你拿出來,你來上中學也是可以的!但是實話告訴你,沒有壓力小的學校,你步入了這個社會,到處都是壓力!你來了就知道了!最好還是跟家裡商量好,什麼都不是那麼容易的!要想清楚!我知道的就這些,希望可以幫助你!
5. 請問,日本小學的有哪些課或發給我課程表!!!!!!!
日本小學的教育課程由各學科、道德和特別活動三部分組成。教學科目包括國語、社會、算數、理科、音樂、圖畫、家政、體育
下面是一些關於日本教育的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雖然不喜歡日本人,但不能否認他們的教育比我們的成功的多.
日本現行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體制
日本現行教育行政制度的原則和特點由憲法和《教育基本法》所決定。憲法宣稱教育是人民的權利,規定依據民主政治的原則和地方自治的原則建構教育行政制度。日本的教育行政屬於中央權力與地方權力合作型,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系統,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繫上,實行中央指導下的地方分權制。
1.中央教育行政
日本現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機構是文部省,為日本內閣的組成部分,其最高領導是文部大臣。文部大臣和文部省是主管教育行政的中央首長和行政機關。法律規定文部省的職能許可權,主要是:
(1)為發展教育、學術和文化事業,進行調查研究並制定規劃。
(2)就各級學校和教育機構的設施設備、人員配置、組織與教育內容規定標准。
(3)對地方教育委員會、地方行政機關,大學和其他教育、文化與科學機構提供指導和建議。
(4)管理由文部省設立的大學和其他教育、科學與文化機構,任命縣和重要市的教育長或負責人,審定中小學教科書。
(5)對地方教育和其他教育、文化與科研機構提供經費補助。
2.地方教育行政
法律規定,地方教育由地方公共團體實行自治。日本的地方公共團體分為兩級,即都道府縣和市町村。教育的行政機關為教育委員會,行政主管為教育長。地方設立的大學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和私立學校由地方政府管理,教育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發展基礎教育,在人事、經費、設施設備、教育教學、課程內容和教師進修等方面對其所轄學校負責。
市町村教育長的任命須得到都道府縣教委的認可,都道府縣教育長的任命須得到文部大臣的認可。
二、學制結構
日本戰後教育改革,建立了「六三三四制」的學校教育體制。《學校教育法》規定,「所謂學校,系指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大學、高等專門學校、盲人學校、聾啞學校、養護學校以及幼兒園。」
三、各級各類教育
1.學前教育
日本的學前教育機構有兩種:一是幼兒園,屬於學校教育制度的組成部分,招收3~6歲幼兒,由文部省領導;另一種是保育所,屬於福利機構,招收從出生到6歲的幼兒,由厚生省領導。
《學校教育法》規定,幼兒園的教育目標:
(1)培養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所需要的日常習慣,並使其身體的各種機能得到和諧的發展。
(2)讓幼兒在幼兒園內體驗集體生活,培養幼兒初步具有喜歡過集體生活和團結互助、自主、自律的精神。
(3)培養幼兒正確理解和對待其周圍的社會生活現象的萌芽觀念。
(4)指導幼兒正確地使用語言,培養他們對童話、連環畫等的興趣。
(5)通過音樂、游戲、連環畫等方法,培養幼兒對創作表現發生興趣。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分為健康、人際關系、環境、語言和表現5個領域。
2.初等教育
日本實施初等教育的機構是單一的六年制小學,兒童滿6周歲入學,12周歲畢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新學年從4月份開學,多數小學採用三學期體制,三學期之間分別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學的教育目的是適應兒童的身心發展,實施初等普通教育。教育目標:
(1)以學校內外的社會生活的經驗為基礎。使學生正確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養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2)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鄉土和國家的現狀與傳統,並進而培養國際協作精神。
(3)使學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產業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並掌握基本技能。
(4)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國語,並形成使用國語的能力。
(5)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數量關系,並形成處理數量關系的能力。
(6)培養學生科學地觀察和處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能力。
(7)培養學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習慣,並力求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8)使學生基本了解能夠使生活明朗、豐富的音樂、美術和文藝等,並形成相應的技能。
小學的教育課程由各學科、道德和特別活動三部分組成。教學科目包括國語、社會、算數、理科、音樂、圖畫、家政、體育,文部省對這些科目都有詳細具體的規定。小學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
(1)自己本身。
(2)理解他人。
(3)了解自然,具有高尚的情操。
(4)自己與團體、社會的關系。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重視生命,為創造民主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而努力,為促進國際和平做貢獻。特別活動是指班級、年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3.中等教育
日本的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初中屬於義務教育的完成階段。
(1)初級中學。《學校教育法》規定,初中是在小學教育的基礎上,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實施中等普通教育,目標有三:培養學生作為國家與社會的一員所必須具備的資質;教授社會所需職業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培養勞動的態度以及根據個性選擇出路的能力;促進校內外的社會活動,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培養公證的判斷能力。學制為三年。
教育內容由各學科課程、道德和特別活動構成。教學內容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包括國語、社會、數學、理科、音樂、美術、保健體育、技術與家庭等八門,選修課的種類在第一學年主要是外語,第二學年為音樂、美術、保健體育、技術與家庭以及外語。第三學年除在必修的八門課程中選擇外,還有外語等。
(2)高級中學。《學校教育法》規定:高中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礎上,以實施高級普通教育和專門教育為目的,實現三個目標:進一步發展和擴充初中教育的成果,培養學生成為對國家與社會有作為的建設者所必需的素質;使學生能自覺地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特點,選擇將來的出路,提高普通教養,掌握專業技能;形成對社會有深廣的理解和健全的批判能力,形成個性。
高中學制三年,種類較多,通常按學科劃分為普通、職業和綜合三類,按授課方式分為全日制、定時制和函授制三種形式。
高中教育內容同樣由各學科、道德和特別活動構成,設必修課和選修課,實行學分制,畢業需要修滿80學分。一般學科課程為國語、地理公民、數學、理科、保健體育、藝術、外語及家庭。為廣適應科技和社會的變化,各科開設了與之有關的「課題研究」課,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職業技術教育
1951年,日本制定《產業教育振興法》,規定產業教育是發展產業經濟及提高國民生活的基礎,通過產業教育在確立對勞動的正確信念、傳授產業技術的同時,培養具有能力、進而對經濟自立作出貢獻的有為的國民。鼓勵地方公共團體和企業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並規定國家在該方面採取經費補助政策。
職業技術教育在日本的學校教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培養出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和熟練勞動力,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在日本,除了幼兒園和小學以外,各級各類學校都設置職業技術學科,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術方面的教育。日本已經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比較完整的職業技術教育網,有學校、企業和社會辦的幾大類職業技術教育;有職前教育、在職教育、轉業教育,水平高低不同、時間長短不一,靈活多樣、互為補充、互相促進。
在日本,進行職業技術教育的學校主要有初中、高中、「各種學校」、專修學校、高等專門學校和短期大學等。初中階段職業技術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某種社會職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良好的勞動態度,以及根據自己的個性選擇將來道路的能力」;高中階段職業技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一種必須完成社會使命的覺悟,使之能夠根據自己的個性決定將來的道路,提高一般教養水平,掌握某種專門技能」。
「各種學校」,是實施類似學校教育的各種職業技術學校的總稱,主要招收高中畢業生,但也招收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士。
專修學校是1976年開始設立的新型職業教育機構;大都是私立的,是由「各種學校」升格改組而來的,發展迅速。專修學校可分為三種類型:設高中課程的高等專修學校(屬高中水平,可授予畢業生高中畢業資格),招收高中畢業生而設專門課程的專門學校(屬於高等教育,在專修學校中佔主要地位,可授予短期大學畢業生同等的資格),設一般課程的一般專修學校(自由入學,是終身教育的典型場所)。
在日本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構是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和短期大學。
此外,在日本職業技術教育中,企業內職工教育佔有重要地位。所謂企業內職業技術教育,是指企業對其職工進行的從錄用到退休為止的長期的教育訓練。其內容除了專門的技術教育、技能訓練外,還包括經營教育、提高辦事能力的教育以及作為企業職工的品質教育等。
5.高等教育
日本的高等教育已經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結構。按照資金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國立、公立和私立三大類,從學術水平上看,日本的高等教育是三級結構:
第一級結構是短期大學和高等專門學校。以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和培養實際生活能力為目的。
第二級結構是4年制大學,包括綜合大學、多科大學和單科大學。
第三級結構是研究生院,包括設置在學部的研究科和研究生院大學,旨在「教授和研究學術理論及應用,深究其奧義和促進文化發展」。
日本大學的教學採取學科目制和講座制兩種形式。所謂學科目制就是按照必要的科目設置課程和安排教師上課;講座制則是根據專業設置在同專業中開設一定的專業講座,並根據講座安排教師。
日本大學有科研的傳統,主要任務是從事基礎理論研究,重視科研盡可能與教學結合,注重協作和開展共同研究,特別強調為產業服務,試圖建立「官、產、學三位一體」的科研體制,集中政府、企業和大學的科研力量聯合攻關,開展創造性的研究和培養高水平的開拓人才,推動大學由模仿型科研向創造型科研方向轉變。
6.師范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把封閉式師范教育改為開放型的教師養成教育。根據《教育職員許可法》的規定,一般大學畢業生如果修得所規定的學分,可獲得教師許可證。
日本教師養成教育課程有國家基準,一般是通過國家的法律及文部省令和通知等來規定。1988年新改定的教育職員許可法規定,教師養成教育課程要設有一般教育科目、專門科目和教育專業科目。
在日本,成為中小學教師一般要經過三次審查與考試:第一次是在大學畢業時提交畢業論文,第二次是符合規定者領取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頒布的教師許可證,第三次是參加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舉辦的教師任用考試。公立學校教師的任用主要由各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負責。各都道府縣舉行的教師任用選拔考試,除了教養與專業方面的筆試之外,還採用面試、技能測驗和體力測驗、作文與論文、適應性檢查以及興趣小組活動、社會服務活動的經歷和教育實習的成績等多種方法。
6. 日本是不是世界第一個普及小學免費教育的國家
1、世界上第一個實行義務教育的國家是德國。
2、德國在1619年頒布世界上第一項義務教育法令,距今已有380年歷史。
3、16世紀,歐洲產生了普及義務教育的思想,如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1448-1553)提出,所有兒童都要受到良好的教育。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1594-1670)提出,兒童不分貧富貴賤、男孩女孩,都應進學校,德國在1619年頒布世界上第一項義務教育法令,成為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
7. 近代日本小學教育以哪個國家為模本
近代日本小學教育以美國小學教育為模本。
8. 日本的小學教育很不錯,為啥不借鑒
由於教育理念與社會文化的不同,中國很難復制日本小學教育制度與教學方式。
一、先看看日本教育,日本人對教育(特別是強制教育)抱有幾個重要信念。他們認為所有學生有能力學習知識,學生的努力、堅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學術上的能力決定了學生的學業成就。這些學習及行為習慣是能夠通過講課及訓練而學回來的。所以,小學及初中學生不是根據他們的能力而編班授課,也不是適應各學生的差異。
日本全國性的學習范圍讓學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強制教育讓學生得到一個同等學習的機會,而各學校的財政分配是相對性相同的。不過,這種制度被評為缺乏彈性、缺乏理解學生的特別需要和興趣。
二、再談談中國,中國教育受儒家思想教育目標—「成仁」與"出人頭地"的影響,從幼兒園開始就帶有全面發展孩子德智體美勞的目標,雖然平時也教授生活中基本禮儀,但是更加註重書本知識的習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笨鳥先飛」仍然存在於很多中國家長的理念中。
當前的中國教育中,學校和家長都過分重視考試,教育充滿了功利性。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經受非常功利的考試,而每一次考試都會被勸戒分數與你的前途與你的命運緊密相聯,尤其是中考和高考。
三,而在日本,讓孩子學會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學校更致力教育孩子基本禮儀與人際關系。
9. 簡述日本的小學教育目標!!!急!!!!!
日本實施初等教育的機構是單一的六年制小學,兒童滿6周歲入學,12周歲畢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新學年從4月份開學,多數小學採用三學期體制,三學期之間分別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學的教育目的是適應兒童的導心發展,實施初等普通教育。教育目標:
(1)以學校內外的社會生活的經驗為基礎。使學生正確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養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2)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鄉十和國家的現狀與傳統,並進而培養國際協作精神。
(3)使學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產業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並掌握基本技。
(4)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國語,並形成使用國語的能力。
(5)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數量關系,並形成處理數量關系的能力。
(6)培養學生科學地觀察和處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能力。
(7)培養學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習慣,並力求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8)使學生基本了解能夠使生活明朗、豐富的音樂、美術和文藝等,並形成相應的技能。
小學的教育課程由各學科、道德和特別活動三部分組成。教學科目包括國語、社會、算數、理科、音樂、圖畫、家政、體育,文部省對這些科目都有詳細具體的規定。小學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
(1)自己本身。
(2)理解他人。
(3)了解自然,具有高尚的情操。
(4)自己與團體、社會的關系。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重視生命,為創造民主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而努力,為促進國際和平做貢獻。特別活動是指班級、年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10. 日本(義務教育)共多少年
日本義務教育共九年。
日本教育主要劃分以下三個階段:
小學校:6年教育,6-12歲學生入讀。
中學校:3年教育,13-15歲學生入讀。
高等學校:3年教育,16-18歲學生入讀。
日本的第一級至第九級的教育是義務教育。
(10)日本小學教育擴展閱讀:
日本社會中,教育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一般有三種類型的教育可供選擇:第一是進入公立學校接受義務教育、進入私立學校接受義務教育,或是到不合文部科學省標準的私立學校。
雖然義務教育只到中學校畢業為止,仍有超過90%的學生會進入高等學校就讀。超過250萬的學生會進入大學或學院深造。
在過去,進入高等教育被描述成「地獄般的」和「戰爭般的」。不過由於近年來日本出生率的下降,適齡學童越來越少,這個現象開始改變。現在學校開始競爭努力招收新生。不過許多學生仍然在正常課程之外,被送進補習班學習。
日本是亞洲東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幾千個小島所組成。1868年的明治維新, 是日本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重要轉折點。
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全面學習西方,實行了包括教育在內的一系列的改革,為發展資本主義開辟了道路。
20世紀初, 日本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為了推行侵略政策,在大力加強軍國主義的同時,積極興辦職業教育。
重點改革與發展高等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對戰前教育體制進行了全面地改革,使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對日本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日本每年學年由4月1日開始,下年3月31日結束。每個學期之間會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課,星期六上半日課。不過,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師仍在周末上班,他們亦必須在暑假工作。
根據法律規定,每個學年最少有210日為上課日,但是大多數公立學校會撥出大約三十日,作為學校節日、運動會和非學術上的儀式。扣除這些活動和星期六半日上課的日數後,上課教學的時間每年約有195日。
網路-日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