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教育前沿

小學教育前沿

發布時間:2020-11-27 20:00:27

⑴ 如何促進教師成長

學校的發展需要一支專業化水平很高的骨幹教師群體,需要優秀的、有自己教育優勢和特色的骨幹教師引領整個教師隊伍的成長。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參加工作以後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由於教育的動態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質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得以不斷認識和提高。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應立足校本,採用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讀書———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教師不應是專業發展的「被動的接收器」,教師應是自身發展的積極建構者。「自覺」、「自主」應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詞。它具體表現為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與能力,即教師能自覺地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自覺地對過去、現在的狀態進行反思,對未來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與程度做出規劃,並能自主自覺地遵循自己專業發展的目標、計劃、途徑,努力實踐,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發起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才能使教師的成長由自發轉向自覺,由個別轉向群體。可以說沒有一個優秀的教師是師范院校直接造就出來的,優秀教師都是在工作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必須抱著積極主動的心態,尋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資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書籍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當一個教師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非常渴望獲得它們的時候,他就不會放棄任何—個可能通向成功的機會。他會利用、發現、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自覺學習,關注校內外的先進經驗,舉一反三,注意積累自己的實踐歷程並加以理論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說,教師自主發展的意識是其成長的最關鍵因素。
二、培訓———提升理論修養
一個好的教研組,必須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教研組成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文化素養以及較強的組織能力。學校各教研組要帶領本組教師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專項培訓。通過理論學習,養成教師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教師的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在培養青年教師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請進來。所有走出校園培訓的教師回校後必須要在校內上一節匯報型的提高課,這樣不僅使培訓的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還使校內的青年教師開闊了眼界。校內培訓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廣大教師學習國內外報刊雜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請教育專家或名師來學校講座。學校要為教研組成員提高業務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廣大教師自覺的參加學歷進修,把理論學習內化為自覺行動。
三、集體備課———發揮團隊優勢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使原來勢單力薄的教師個體走出封閉的圈子,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會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創新思維和教學設計。以往的備課,每個老師要備一本書的內容,不但花費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單元、每課內容都備得不是很精緻。費時低效,甚至有些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就索性「抄教案」。集體備課應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酌情加減、課後反思」的原則。其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其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准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在課本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並把這一單元的教案,拷貝到電腦中;其三,個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時反饋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形成習慣。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學中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後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過去教師處在被研究者地位,現在成為研究者、成為反思性的實踐者,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能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
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提倡的「三級備課」:即自備、復備、完善。自備,教師分到備課任務後,根據備課要求先行備好教學設計;復備,備課組活動時,由備課教師先行說課,備課組成員就該教案的得失提出修改意見,備課教師根據成員意見修改教案;完善,各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補充教案,使之更為完善,並在教後及時填寫好「教後札記」,完成「教學反思」。
這種方式有三點好處:其一,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其二,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其三,集思廣益,「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點燃智慧」,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由於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由個人備課向個人與集體合作備課轉變的同時,集體備課還應提倡由靜態備課向動態備課轉變;由於備課是終身隨時的感悟,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文字,因此集體備課應由文字教案向文字與思維相結合的教案轉變。
四、集體評課———案例引領式校本培訓
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規工作,集體評課也是許多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在集體評課的教研定位上,是與校本培訓接軌的。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有意義的案例引領式的培訓。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範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並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每學期要召開幾次全校性的教學研討活動(包括校級評優課、開放日觀摩課、青藍工程匯報課、優秀教師示範課等)
,形成「眾人搭台,一人唱戲,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台。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備課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及「培訓」等形式組織全體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設對話、民主、具有指導意義的研討氛圍。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對於每位參與的老師均要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學習層的教師做課堂實錄的記錄,由資深教師整理、宣講評課稿或案例分析,並盡可能由專家教師提煉有指導意義的教學問題和教學困惑,參與的所有老師討論交流。
集體評課應達到以下目標:其一,評出方向。以教學為媒介、課例為載體的集體評課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並解決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教學研究的方向;其二,評出進步。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能加快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評出團結。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目前,集體評課還停留在「示範教學———對話反思」的被動式階段。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既要保持側重討論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導老師們開辟包含行為跟進的全過程反思———課前,先提煉教師真實的教學困惑或問題,帶著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教學設計;課中,以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進行教學;課後,選取多方對話、自我反思的話題,力爭引入視頻案例的技術,從而引發教師思維碰撞,提升案例討論的理論水產和教師理性思考的深度。
五、嘗試走班———創建更廣泛的交流平台
學校盡管一直推行群體學習、組內教研、校本培訓,但依據班級個體,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師仍會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因此,學校要努力為老師搭建一個自主學習、交流、展示的平台,為老師的教育教學提升、班級管理自我反思、自身專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變的,但是在目前相對封閉的教室里,學生要滿足享受所有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至少是與本年級的所有老師交流的願望都是很難達成的。那麼,學校就要著力為孩子們創建一個「歡迎本年級老師走進我們班」的機會,先滿足孩子們小小的願望,讓他們在與本年級老師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學會適應不同的老師,獲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學習知識的興趣。基於這兩個需要,學校可試行教師走班制。措施可以課改為龍頭,年級為試點,由各課題組的老師們先行做走班實驗;或者由試點老師介紹走班經驗及教訓,然後推廣先進經驗,並建議教研組實施全員走班制。
每位老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每節課的訓練側重點也不同,每一節走班課都是經過精心准備、精心設計的,可以說一次走班課就是一次公開課。與不同的老師合作上一次走班課,從學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對不同老師的適應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學風格,同時體會到不同老師上課所帶來的新鮮感,滿足了孩子求新求變的願望,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不同的班、不同的特點,對老師的組織教學、教學機制是一次極好的訓練和考驗,提升了老師針對不同的學情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作為走班的施教者,體會到了不同班級的學生思維、學習習慣、語言素養等方面的差異,有助於發現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忽視的問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在完成教學後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聽課老師的收獲。作為同年級的聽課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更能發現自己在本班教學、班級管理方面的不足與欠缺。通過走班課,聽課教師看到的不再是一個班,而是一個年級、一個整體,從學生、教師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橫向比較,發現的不再是個別的、特殊的現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現象。從而,對年級組的教研水平、團隊共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針對學校要達到優質資源的共享與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僅僅立足於本教研組的走班嘗試還遠遠不夠。因此,還可以籌劃和實現年級大課走班嘗試、跨年級走班、跨學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實施,就是為了促使老師從不同的教育對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經驗,並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養。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學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規范,離不開教研組和備課組平台的合作交流,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更離不開自身的奉獻精神和努力,只有上述四個條件的和諧統一,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⑵ 海口美文前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美文前沿為一間位於海南省海口市提供小學服務的住宿學校,屬美文前沿管理全資擁有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美文學校約有950名在校學生。
法定代表人:丁海濤
成立時間:2017-12-11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6010001149842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白龍南路40號瓊苑廣場H1幢5A03房

⑶ 學校教育的發展史

學校教育的發展史

一、發展模式的不斷轉換
綜觀百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其發展模式的轉換大致可分為七個時期。
第一時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戰爭以前,中國近代高等教育處於醞釀時期。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了一批培養外語人才和軍事技術人才的專門學校。它們不同於傳統封建教育機構,不是培養作為各級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養通曉各國語言和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的所謂「藝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和1867年創辦的福建船政學堂。至1894年前後,我國共創辦了30所左右的此類學堂。這些學堂毫無例外地都是在外來因素的誘發下創辦的。所謂外來因素的誘發,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它們是清政府在外力脅迫下應急反應的產物,是為了培養應付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開辦的;第二層意思是,這些學堂都標榜以西方為榜樣,然而,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卻並不明確,籠而統之地把西方稱之為「泰西」。從時人留下的大量文獻分析,所謂「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國。可見,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種泛稱,還沒有具體而明確的模仿對象。
第二個時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時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別成立的天津中西學堂、上海南洋公學和京師大學堂一般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大學的雛型。20世紀初,清政府頒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具有近代意義的全國性學制——《癸卯學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時間里,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無論是理論層面、制度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彌漫著一種濃厚的「以日為師」的氛圍。1898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啟超「略取日本學規,參以本國情形草定規則八十餘條」[1],即主要是參照日本東京大學的規程制定的。《癸卯學制》中有關高等教育的條文也幾乎與日本學制中的相關規定一致。與前一個時期相比,學習的目標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詞被一個具體的國家——日本所取代,價值取向明確而單一。可以說,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時期,是以日本為模式的。
第三個時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幾年間,可以說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多元化時期。民國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進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學制《壬子癸丑學制》,對清末頒布的《癸卯學制》中有關高等教育的內容作了相應的改革。其間,教育部還陸續公布了《大學令》、《大學規程》、《專門學校令》、《公立私立專門學校規程》和《高等師范學校規程》等一系列有關高等教育的法規法令。眾所周知,作為民國初年教育改革的總設計師,蔡元培非常關心高等教育,《大學令》就是由他親手制定的。他多次談到,《大學令》中許多內容是「仿德國制」,「仿德國大學制」[2]。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借鑒德國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願。但是,從實踐的層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並未實現。擺脫日本單一模式束縛的努力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大學設評議會、教授會的條文列入了《大學令》,但在當時的高等學校中並未實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後,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學術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學付諸實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國高等教育為模式對北京大學進行深刻改造的同時,另一所國立大學——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東南大學迅速崛起。留美歸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東南大學以美國大學為榜樣,延攬一批留美學生到校任教,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為一體,從管理體制、系科設置、課程內容以至經費籌措等,全面學習、借鑒美國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東南大學聲譽日隆,影響日廣,成為與北京大學南北呼應、交相輝映的中國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鎮。
第四個時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間,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國和歐洲各國特點的進程中,以美國模式為基本走向。如果說20年代後期曾經是美國高等教育影響最盛的時期,從對地方分權制的教育體制的模仿,到大學實行選科制、學分制,以至於大學各專業缺乏明確的課程標准等等都顯示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強大影響;那麼,進入30年代,則表現出一種比較主動地吸收和借鑒歐洲各國高等教育經驗的傾向。如在高中畢業生中實行會考制度,以整齊大學生的入學程度;教育部制訂並實行有關大學教師任職資格的法令;強調大學畢業考試制度等等,這些舉措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吸收了歐洲各國高等教育的具體做法。但是,這一時期從總體上講是以美國模式為基本走向。其間,有一個短暫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間實行的大學區制。實行「大學區制」用蔡元培的話來說是「仿法國制度,以大學區為教育行政之單元」[3]。眾所周知,大學院制試行不及兩年就無疾而終,對全國高等教育的實際影響並不大,就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轉換而言,可算作是一個小小的插曲。
第五個時期(1949年至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於特定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幾乎重復了半個世紀以前走過的路徑,即學習、借鑒的目標單一而集中,那就是以蘇聯為榜樣。1949年至1959年的10年間,我國高等院校共聘請蘇聯專家861人,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在高等教育部擔任顧問。在這些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對高等院校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進行了全面修訂調整,專家的工作也包括編寫教材、培養研究生和培訓教師,甚至滲透到學生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實驗室和資料室建設等具體工作領域。與此同時,政府通過對私立學校的接辦改造、教會學校的取締和院系調整等重大措施,初步完成了對1949年以前的高等教育體制和格局的改造,新的以蘇聯為模式的高等教育體制形成並確立。
第六個時期(1958年至1977年)。摒棄「模式」,復歸「傳統」。1957年以後,由於中蘇關系的惡化和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逐漸走上了一條摒棄一切外國「模式」,復歸「傳統」的道路。所謂復歸「傳統」,是指力圖用中國共產黨在戰爭年代、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等根據地舉辦高等教育的經驗、辦法來指導高等教育改革。所謂摒棄「模式」,就是在「獨立自主」的旗幟下,拒絕接受來自國外的任何「模式」。20年間,經歷了1958年至 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所帶來的高等教育的「大躍進」。之後是隨著國民經濟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而進行的高等教育的大調整。從1966年開始的 「文化大革命」,完全是關起門來革教育和文化的命,在經歷了高等學校三年不招生、工農兵上大學和在工人階級領導下的「斗、批、改」之後,力圖清除一切外國模式的干擾和影響的目的似乎已經達到,但事實是,中國高等教育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第七個時期(1978年以後)。博採各國之所長,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1978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決策。在經歷了閉關鎖國20年所帶來的種種災難之後,隨著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確立,中國的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進入90年代,政府陸續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一系列法規,借鑒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經驗,加快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明確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這樣的大學,應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應該是認識未知世界、探求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的前沿,應該是知識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力量,應該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鑒的橋梁。」[4] 盡管中國的高等教育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艱苦探索之後,深固拒閉、盲目排外不可取,單一的價值取向不足取,正在成為政府和知識界的共識。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而又廣泛吸收各國之長的高等教育的發展道路,是中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通過上面簡略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出,在短短的一個世紀里,中國高等教育在發展模式的選擇上經歷了那麼多次的轉換,從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上考察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歸根到底這是受近代中國急劇變化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現實所制約。如果我們把一個世紀作為一個歷史過程考察,又會發現,百年間,我們在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選擇上似乎走了一個大圓圈:被迫開放(無意識的泛化)——單一的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努力——單一的價值取向——封閉——主動開放(在世界范圍內博採眾長)。歷史證明,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關起門來搞自己的高等教育,拒絕借鑒任何先進國家的經驗,無論是在「天朝大國」的迷夢中還是在「自力更生」的口號下,都是一條自我封閉、作繭自縛的死胡同;囿於某種政治環境,價值取向單一,同樣不是發展的最好選擇。這是因為,高等教育作為人類所創造的知識文化的重要傳播場所,作為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基地,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高等教育的發展,既要受處於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具體國情所制約,也要受高等教育本身發展規律的制約。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一個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轉換就是在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這一對矛盾的過程中艱難推進的。不能以強調本國情形的特殊性為由而拒絕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也不能以標榜追趕世界潮流為借口而置本國國情於不顧,這是我們回顧和總結這段歷史所應深刻記取的經驗教訓。
二、傳統與移植
1894年至1911年的十幾年間,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時期。19世紀最後幾年所創辦的天津中西學堂、南洋公學和京師大學堂,如前所述是近代大學的雛型。1904年頒布的《癸卯學制》中有《奏定大學堂章程》、《奏定高等學堂章程》和《奏定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在這些章程中,關於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有了新的表述:大學堂「以謹遵諭旨,端正趨向,造就通才為宗旨。…以各項學術藝能之人才,足供任用為成效。」通儒院(即研究生院)「以中國學術日有進步、能發明新理以著成書、能製造新器以利民用為成效。」[6] 從前一個時期的培養「藝才」、「專才」,到這一時期的提出「通才」,從字面上看,似乎又回到了傳統的人才觀。因為中國的傳統教育也強調「通才」,即所謂 「一物不知,儒者之恥」。但是,這里的「通才」是以掌握「各項學術藝能」為前提的,不僅與封建教育的理想人格「通才」在內涵上有所不同,而且,這種目標提出的本身也提升了「藝才」與「專才」的地位。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較之前一時期,較多地接納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當然,這種「通才」仍必須「謹遵諭旨」,「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在這里,中國傳統高等教育的影響依然十分強大。這是因為,雖然科舉制度在1905年被廢除,但是,科舉制度賜予出身的陋習仍然保留下來,秀才、舉人、進士的頭銜還十分具有吸引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框架還在起著支撐作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變革終究需要以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變革為前提。與此相適應,在這十幾年間,高等教育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發生了較大變化。最明顯的表徵是西方近代社會科學的各個門類被大量引進高等教育的課堂,政治學、法學、教育學、哲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被作為大學或高等學堂的教學內容,通過日本引進或翻譯的西方教科書大量出版。學術界往往把這一時期看作是在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方面移植西方的第一個高潮。與此同時,在傳統高等教育中特別受到重視的儒家典籍「經學」的研習,也被保存下來,京師大學堂有經學科之設,而且置於各學科之首。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領域,傳統與移植之間的沖突、矛盾在政策層面和實踐層面都非常激烈。
民國初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和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從根本上否定了「中體西用」這一直接支配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文化觀念,提出要用「民主共和」和「科學民主」的精神來改造中國傳統的封建主義文化,這也為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進一步發展演變提供了思想基礎。 從1912 年至1949年的近40年間,民國政府和後來的國民政府制定頒布過幾部重要的關於高等教育的法令、規程。就培養目標而言,從法律條文上看,最大的變化在於取消了封建社會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1912年的《專門學校令》提出,「專門學校以教授高等學術、養成專門人才為宗旨」。同年頒布的《大學令》規定,「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應國家需要為宗旨。」在這里強調的是高深學術,是培養「碩學閎才」和「專門人才」。高等教育領域中大學和專門學校的區分標準是「學」與「術」,前者重在學術研究,後者重在應用技術。政治上、思想上的種種限制與要求,即所謂「忠君」、「尊孔」,在培養目標中被取消了。特別在民國前期,由於蔡元培的努力和他的廣泛的社會影響,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得以在教育理念上有了一次大的飛躍。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指出的:「只有在這一時期,中國才真正開始致力於建立一種具有自治權力和學術自由精神的現代大學。」[7] 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的觀念,通過蔡元培的理論倡導和身體力行第一次較全面地被國人所認識和接受。蔡元培對北京大學的改造,他所反復強調的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他對大學功能的理解與認識,即所謂「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等等,使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對西方的移植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正是通過蔡元培在北京大學的努力,使中國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上,從根本上動搖了以培養「內聖外王」的「賢士」、 「君子」、「循吏」為目標的主流傳統。在這里要強調說明的是,蔡元培在宣傳、倡導西方大學理念的同時,也充分利用了中國封建社會高等教育的非主流傳統,即張揚古代書院濃厚的學術氛圍、師生間砥礪德行互相切磋的融洽之情以及相對的獨立地位,等等。1922年,毛澤東等人「鑒於現在教育制度之缺失,採取古代書院與現代學校二者之長,取自動的方法,研究各種學術,以期發明真理,造就人才」[8],在湖南創辦自修大學。蔡元培聞訊後,高興地寫下了《湖南自修大學介紹與說明》一文為之鼓吹:「合吾國書院與西洋研究所之長而活用之,其諸可以為各省新設大學之模範者與?」[9] 對西方大學理念的移植與中國高等教育主流傳統和非主流傳統的排斥、融合,在「五四」新文化時期特定的環境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頒布了《大學組織法》和《專科學校組織法》。其中關於培養目標的表述,分別為「大學應遵照……國民政府公布之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以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專科學校應遵照……國民政府公布之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以教授應用科學養成技術人才。」在 20年之後的1948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大學法》和《專科學校法》,關於培養目標的表述,與20年前幾乎完全一致。上述情況說明,在1912年至 1949的近40年間,高等教育培養目標是研究高深學術的學者和研習應用科學的技術人才這條主線一直貫穿其間。
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面,民國時期與清末比較,最大的變化是廢除了反映封建傳統文化的科目,增加了體現西方文化精神的大量新學科,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如此,在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方面更是如此。據統計,民國初年《大學規程》中所開列的課程科目總數比清末《癸卯學制》所規定的多300多門;專科學校課程也比清末相應學堂科目增加了1-2倍。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學20年代開設的課程中,有許多在歐美各著名大學中也是剛剛起步。在課程體系方面的另一顯著變化是,從參照日本到直接借鑒西方高等學校的課程設置。許多大學和專科學校的教材直接用西方大學的原版教材。似乎可以認為,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面,對西方高等教育的移植在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出現了第二個高潮。直到30年代後期才陸續開始有中國學者自己編著的教材被冠以「大學叢書」的字樣在各大學和專科學校採用,而且仍主要限於人文社科類學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關於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明確表述,最早見之於政府法規文獻的是1950年7 月政務院批準的《高等學校暫行規程》。其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的宗旨為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五章的規定,以理論與實際一致的教育方法,培養具有高級文化水平、掌握現代科學和技術的成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建設人才。」[10]在這里,除去頭、尾兩處有關政治方向的要求之外,核心內容是「培養具有高級文化水平、掌握現代科學和技術成就的建設人才」。與民國時期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相比較,政治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這是十分自然的;應該說,作為高等教育的特點還是體現出來了,「高級建設人才」的提法也可以說涵蓋了學術人才與專門技術人才。當然,由於特定的國際國內環境,所謂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等等,在剛剛取得政權的社會條件下,是不會受到關注的。相反,對大學中舊知識分子的改造很快就提上議事日程。在課程體系方面,特別強調了廢除國民黨政府開設的政治教育課程,代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著作為基礎的新的課程體系。進一步發展的結果,則是全面地照搬蘇聯的課程體系。1955年有個統計,當時的浙江師范大學開設的153門課程中,有41門是以直接從蘇聯翻譯過來的教科書為基礎而設立的,另有79門課程所用教材是在蘇聯模式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11]。可以說,在這一歷史時期,對國外高等教育的移植在課程體系方面出現了第三個新高潮。
在1956至1957年間,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股追求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的風潮。知識分子們響應中國共產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對於機械地照搬蘇聯模式,大學中專業設置過窄、高等教育中忽視社會科學以及把馬列主義奉為教條等現象提出了激烈的批評。著名代表是北京大學的馬寅初。這可以看作是中國高等教育非主流傳統與移植而來的蘇聯高等教育模式(高度集中統一)的一次頑強對抗。眾所周知,這次風潮的結果是以「反右斗爭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著名講話中,提出了指導中國近30年的教育方針,即「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把毛澤東的講話用政府法律的形式作了肯定:「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為了實現這個方針,教育工作必須由黨來領導。」[12]從此,這個方針成了中國所有教育機構,包括大、中、小學的辦學宗旨。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簡稱《高教六十條》)頒布,對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作了前所未有的詳細規定:「高等學校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具有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具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願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為人民服務;通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著作的學習,和一定的生產勞動、實際工作的鍛煉,逐步樹立無產階級的階級觀點、勞動觀點、群眾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際技能,盡可能了解本專業范圍內科學的新發展;具有健全的體魄。」[13]可以說,這是近代以來關於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字數最多的一次表述。應該說,較之1957年毛澤東的論述和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指示中的規定,培養目標更明確,對專業有一定的要求。考慮到20世紀 60年代中國所處的國際國內環境,這已是一個很大的轉變。而且,也確實對實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這種狀況沒有持續多久,隨著「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口號的提出,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泛政治化傾向愈演愈烈,直至「文革」十年,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變成了「反修、防修,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一句空洞而抽象的政治標語。與此相適應,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在大量突出政治學習、觸及靈魂、思想改造的同時,專業知識被壓縮至最少程度,大學變成了短訓班。
1957至1977年的20年間,中國高等教育在培養目標、教育理念等方面所發生的變化, 同樣可以從移植與傳統的沖突中得到解釋。如果說1949至1956年的全盤蘇化期間,我們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培養目標仍然強調的是學術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是對民國以來形成的主線的繼續,體現的是外來因素的移植,同時融合了傳統的影響(政治方向、政治要求);那麼,後20年間則是傳統對移植的激烈反抗並戰勝之。在這里,所謂傳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中國傳統高等教育所積淀而成的根深蒂固的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培養政治人才的主流傳統;二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戰爭環境中,在培養幹部隊伍中所形成的理念和方法。20年間,特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使中國的高等教育關閉了與世界交往的大門,為傳統的復歸和高揚提供了適宜的土壤和氣候。1978年4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否定和拋棄了「文革」中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教育目的,將現代化的實現確立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同年10月,教育部對1961年頒布的《高教六十條》略作修改,印發全國高校組織討論,關於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完全是原來的表述。盡管如此,至少說明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注重專業知識的問題已被提到議事日程之上。 1980年2月,全國人大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對在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畢業生和科研人員經過嚴格考核,分別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其目的是為了促進科學專門人才的成長,促進各門學科學術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學事業的發展。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布了《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決定》指出,「高等學校擔負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發展科學技術文化的重大任務。」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第一次如此明確地把高等教育的任務歸結為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發展科學技術文化。這次會議的另一項與高等教育理念有關的重大決定是,明確提出要擴大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改變政府對高等學校「統的過多的管理體制」,使高等學校具有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積極性和能力。」[14]盡管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高等學校所獲得的自主權遠未達到文件中所給予的自由度,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說,《決定》給予了我國高等學校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自主權。此外,《決定》還強調高等學校是教學、科研中心,而不是像蘇聯模式那樣,要麼負責教學,要麼負責專業培訓;強調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制度,強調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教學改革試驗,改變專業過窄的狀況,增加選修課,實行學分制和雙學位制等等,努力借鑒和移植先進國家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進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體制的轉變,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994年7月,國務院頒發《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進一步發揮高等學校在國家科學技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實施「211」工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1998年8月,全國人大制定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高等學校應當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突出強調了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辦學自主權。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年來制定頒布的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全面肯定了改革開放20年來我們在高等教育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管理體制等方面所取得的共識。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斷高漲,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念正在日益被人們所接受,並轉化為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國高等教育面向社會精英階層的傳統正在成為歷史。可以說,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在經歷了整整一個世紀的曲折之後,終於有了明確的、與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同步的理念、目標與方向。

⑷ 介紹一下印度小學教育

現行印度教育制度的特點

1、逐步建立起全國統一的學制,成為印度教育發展的首要特點。
將非正規教育系統如初等教育階段的非正規教育中心、中等教育階段的開放學校和高等教育階段的開放大學納入學制系統,是印度教育自80年代以來的一個顯著特點。
國情:印度是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建立統一的學制,對於國家的穩定和團結是十分必要的,而「大體一致的教育結構有助於加強國家的統一」。
2、與全國統一學制相適應,在初等教育和初中階段要求具有共同的學習計劃,稱作普通教育課程。
尤其是其中的勞動教育更是印度特色,它實際上是由基礎教育模式演變而來,是甘地基礎教育思想在印度新時期的體現。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重視以兒童為中心和以活動為基礎而
3、印度雖已建立起門類較為齊全完善的學校類型,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各級教育的發展並不平衡。
問題:初級教育要求的普及目標仍達不到,被認為是「10+2+3」學制實施成功與否的關鍵的中等職業教育並未受到學生的青睞,修學職業教育的學生人數遠未達到政府所計劃的比例。高等教育中存在教育質量、效益不高、畢業生失業、人才外流等諸多問題。
印度教育的特色
1、重視信息技術教育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印度歷屆政府都把發展信息技術產業置於優先地位,以帶動國家整體實力的提高。 1984 年甘地(Rajiv Gandhi)執政後, 把電子工業視為「國家的神經」, 並高瞻遠矚地提出「要用電子教育把印度帶入21 世紀」的治國方略。1985年, 政府制定了新的國家教育政策, 並擬訂23 條實施綱領, 其中包括發展信息技術教育的政策, 例如計算機學習計劃。印度政府在1998年提出了「信息技術超級大國」發展戰略目標,頒發了《印度信息技術行動計劃》。
印度早在10年以前就從小學開始推進信息技術教育,他們一直憑借自己軟體產業和語言教育(即從入學就進行印地語和英語的「雙語」教學)的兩大優勢,一方面大力加強學校信息技術的裝備建設,一方面積極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水平。 與學校教育信息化有關的具體內容:
(1)用向銀行低利率貸款、並分期付款的措施幫助學校和師生購買計算機 (2)運用技術促進遠程教育的發展 (3)
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培訓
(4)到2003年實現所有學校計算機聯網 (5)建立SMART (6) 印度在《信息技術行動計劃》文件中還提出到2008 年普及全民信息技術( IT for all by 2008) , 其中宏偉計劃就是使各級學校聯上互聯網。 2005年作為亞太地區成員國印度《教育技術—亞太地區成就與未來規劃》報告第一條就明確提出信息技術教育政策問題。報告指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2008 亞太地區信息技術教育計劃」願景: ( 1) 所有亞太地區成員國要制定國家信息技術教育政策; ( 2) ICT 是職前教師培訓的重要要素; ( 3) 要特別關注弱勢群體, 要發展教材的相關性、適當性, 考慮用多種語言編寫教材; ( 4) 建立能夠共享知識和經驗的網路;
2、重視數學教育
印度歷史體系卻脈斷難尋,可信度差,因為印度人極喜愛神話和詩歌的表現形式,喜歡把現實理想化、把歷史人物神化,缺乏可信的歷史記錄。印度的歷史著作也主要以神話的方式表達,使人難於分辨哪些是歷史事實,哪些屬於理想和想像。印度的思維方式的突出特點是即不充分認識現實與想像、事實與空想之間的差別,也不在通過直覺得到的東西與通過推理了解的東西之間作嚴格區分。
在現代數學單位未出現之前,印度人的數學思維已達到如此的地步,實在令人驚嘆。從古印度到現代,數學是印度人邏輯思考的原動力,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貴。對於現在的軟體業來說,數學能力也同樣重要。
因為數學從定義、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題目解出來,與寫軟體需要的分析、邏輯,能力一致。因此印度教育首重數學,是有深厚的歷史背景作支撐的。
3、重視英語教學
印地語算是被使用較多的語言了,但也就是在北部普及,到了南方就行不通了。所以如今惟一的溝通工具就是英語。目前印度兩種官方語言一個是印地語,另外一個就是英語。印度很注重英語教學,在有條件的地方實施了完全的雙語教學。小學階段使用母語進行教學;在中學以上,學生必須學習英語或任何一種現代歐洲語言,並且必須學習印地語。
因此受過高等教育的印度人使用英語遣辭造句都很精確、規范和書面。由於他們的英語水平良好,所以與國際學術和信息交流中沒有語言障礙,能夠得到更快捷的前沿知識。印度許多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學歷是外國承認的,而且由於這些學生的業務水平和英語水平都是比較高,所以在國外很搶手,國際組織和國際知名企業僱傭了不少印度人。
印度許多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學歷是外國承認的,而且由於這些學生的業務水平和英語水平都是比較高,所以在國外很搶手,國際組織和國際知名企業僱傭了不少印度人。
4、積極完善教育政策
開展國際間的教育合作往來,和平共存。
·促進平等。通過向學童們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機會、條件,使他們獲得成功。 全印度各邦執行統一學制(10+2+3)。
·在部落地區開設小學,提高列表部落(Scheled Tribes)人群的教育程度。 ·為當地部落人群開設課程,發放學習資料。 ·重視幼兒保育,建立看護所,關愛兒童。
·中學教育課程,讓學生們了解科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課程的不同作用。 ·採取措施,為學生提供廉價的書籍。 ·當地社區參與學校項目改進。
·每5年回顧總結教育政策的執行情況。
印度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印度教育發展的不平衡
1.種姓之間發展不平衡
由於受到種姓制度的傳統影響,在教育方面,印度擁有高種姓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遠遠高於低種姓人口。目前印度的低種姓群眾仍有1億6千萬人,佔印度總人口的16%,但是他們中大約2/3是文盲,半數是農人,只有7%的人能喝到安全的飲用水。因此,我們也可以把印度奉行的「精英教育」和傾斜的教育資源投入制度看成是種姓制度在教育領域中的表現。
2.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
2001年,印度城市男性識字率為86.4%,農村男性識字率為71.1%,相差15.3%;城市女性識字率為73%,農村女性識字率為46%,相差27%。印度普拉塔姆基金會的一項年度調查清楚表明.仍有很多印度人還不具備實現以上目標的素質。這份最近公布的最新報告在2007年調查了1.6萬個印度村莊。 3.男女受教育不平衡
我們幾乎從來沒有想到過受過教育的女孩的品質的提高,我們總是說,她們沒有必要去掙錢,干嗎要她們去受教育呢?只要這種觀念存在,我們就沒有希望能理解教育的真正價值在哪裡。
由於家長認識等多種原因,印度婦女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低下,女性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明顯反映在教育上。印度目前有2 500萬適齡兒童沒有上學,這佔全世界輟學兒童人數近20%。
(二)入學率普遍較低,輟學率居高不下
高級小學階段入學率更低,輟學率較高,尤其是貧困兒童輟學率相當高。印度在1950-1951年度,小學(1.5年級)的毛入學率是42.6%,到2002-2003年度增加至95.4%。高級小學階段(6-9年級)1950-1951年度為12.7%,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61.0%。接個基礎教育階段(1-9年級)在1950-1951年度為32.1%,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82.5%。印度低收入家庭子女有40%的兒童不到小學5年級就輟學了。
印度政治獨立60年後,在2006年的世界人類發展報告的175個國家中僅名列第126位。印度的成人識字率只有令人失望的61%,與中國90%的成人識字率相比,印度有40%的成人今天仍然不具備對他們口常生活做一個短的、簡單的表達能力,這意味著他們沒有獲得與最基本的小學教育相當的水平。
(三)課程危機
在眾多問題的大鍋里再加料的是由政治對立引起的課程危機。1998年,當右翼的Bharatiya Janata黨贏得全國選舉時,教育成為修正主義歷史學家的第一個目標。 課本被重新編寫以反映該黨的極端民族主義理念。然後當國大黨重新上台時,政府又回復到原本的東西。現在父母和教師們擔心再一次的選舉又將引起教科書和課程的更改。「這種在左翼和右翼之間的搖擺讓父母和老師們快瘋了。
(四)高等教育容納量有限
十億人只有七所理工學院。印度高等教育入學總人數出現大幅增長,從1947年的10萬增長到2005年的1050萬,但每個學生獲得的公共資金卻在1991至2003年間下降了近30%。 印度對高等教育的投資僅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的0.5%,同時還允許不公平的分配體系存在。該體系將85%的中央政府經費分配給少數幾所精英院校,而這些院校的學生人數僅占學生總數的2%。
印度的特色課「沉思課」
沉思,在印度已有兩千年的傳統,人們把它叫做「悲傷的終結」或者「生活藝術的掌握」。不管是孩子們在學校里,還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有沉思的習慣,以求得心靈的安寧。
沉思是印度學生的必修課,在印度的一些中小學校,學生們的首要「功課」是幫助老師整理教室,然後一起參加「沉思課」,以幫助學生「與內在自我交流」。只有在這些活動完成後,學生們真正的課程才得以開始。越來越多的學校正在引進此類項目,以緩解學生的壓力和焦慮。沉思課,就是通過思考,提高學生的承載能力和情感協調能力,學生懂得修身養性,排解煩憂,超越功名利祿的捆綁,擺脫不良情緒的騷擾,成為善於協調和精神幸福的人。教育在給學生提供了生存工具的同時,也提供了精神工具和「情緒潤滑劑」。
青少年由於生活經驗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對自己的情緒有時難以把握,在遇到困難和矛盾時,不會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而長期的情緒壓力更是情緒疾病的基礎。因此,要學會宣洩和放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領者,對於學生的身心發展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實施生命教育,必須培養教師的生命情懷,讓其在教學實踐中實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
印度的沉思課程也一定是當今社會特別流行的心靈課程,當我們閉上眼睛,切斷和外界的聯系的時候,思維就會進入一個空靈狀態,我們就能主動、自覺地檢查出自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不足,考慮自我與周邊的關系,考慮社會個體與功名利祿的關系,考慮自我發展與和諧運作的關系,更考慮精神幸福與成功成就的關系,提高承載能力和情感協調能力,明白得修身養性,排解煩憂,超越功名利祿的捆綁,擺脫不良情緒的騷擾,成為擅長協調和精神幸福的人。久而久之,「讓我們的人類潛能得以全面蘇醒」,「將永恆智慧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們的心靈由狂躁轉而安靜、由掙扎歸於和諧」。
遺憾的是,考慮對我們已特別奢侈了,不僅是對小孩,一定是成年人,真正屬於靜心修養、閉目思考的時間有多少呢?更多人鑽到了升學率、高分、重點大學錄用通知書等政績怪圈中,身心發展、精神高興、承擔責任、排解苦惱等情商發展備受冷落。特別多小孩一門心思一定是考大學,不可能考慮,不明白考慮,默默遭遇,心靈封閉,甚至形成了自感覺是、情感自私、人格孤僻等心理亞健康。
對此,教師、校長多振振有詞:「升學壓力如此大,哪有心思沉思呢?」看似振振有詞,事實上卻是對心理發展、心靈成長的疏忽和迴避,只是在功利需要和心靈成長之間,更容易重視前者,疏忽後者而已。說到底,這一定是一種心理發展意識的弱化,甚至說是一種無知。
同在應試教育困窘中,印度就能生出富有個性的沉思課,印度的老師們是這樣考慮的:「自個兒沒有能力轉變政府的政策,希望能通過努力關心學生更好地應對壓力。」因此,我們應當學學印度:少一點功利追求,多一些樸素信仰;少一些盲目投機,多一些安靜思維;少一些混沌從眾,多一些心理尊敬,將小孩的心靈成長放到重要位置,開設此類的心靈課程,讓小孩成為身心和諧者。
我們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還是師本的教育: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兒童,以教師的思考代替學生的思考。現在我們必須把兒童身上失落的東西——主體性還給兒童,把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兒童,使他們擁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利,把兒童的世界還給兒童,使兒童的教育真正成為「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的模仿和演繹,使兒童從成人籠罩的陰影中,從成人世界的「霸權」中走向主體,走向自由。教育即解放,首先要解放兒童。教育即自由,首先要還兒童以自由。只有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下,兒童的生命才能夠真正獲得一種自由、舒展的發展。

⑸ 海口美華前沿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美華前沿是一家小學住宿學校運營商,主要從事經營海口美華學校,其為一間位於海南省海口市提供小學服務的住宿學校,屬美華前沿全資擁有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美華學校約有510名在校學生。
法定代表人:王金英
成立時間:2017-12-20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6010001150513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白龍南路40號瓊苑廣場P幢G2-806房

⑹ 互聯網教育,'國內外最前沿的遠程教育平台,有關圖書謝謝推薦

本書是由清華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吳庚生教授和丁興富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項目「網路教育模式與發展戰略的跨學科研究」的最終成果。
在國際上,計算機聯網的嘗試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末,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資助設計開發的分組交換網開始運行,史稱ARPANET。到80年代,ARPANET進一步發展成為各類區域網和廣域網的互聯,即互聯網,同時普遍採用了TCP/IP協議。到了90年代,又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起了全球網(或譯作環球網、萬維網)(WWW: World Wide Web)。全球網的工作原理和通信協議最初是在1989年由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CERN)的(Tim Berners Lee)提出來的,其本意是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能利用互聯網方便地彼此共享信息和研究成果。全球網的核心技術是: 用於實現網路資源結構化鏈接的超文本(Hypertext)和超媒體(Hypermedia)(即實現了超文本結構的多媒體),用於網路資源統一定位的通用資源標識(URI),用於網路資源間鏈接、搜索和導航的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用於網路資源傳輸和訪問的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以及應用網路客戶機(Web瀏覽器)/網站伺服器(Site Server)系統的運行機制。所以,就美國和發達國家而言,互聯網和全球網的發展也僅有近20年的歷史。我國科技界使用互聯網始於1986年,范圍極小。較大的一次發展是在1994年,首先是中國科學院網路中心及北大、清華兩所高校通過「中國國家計算與網路設施」(NCFC)接入互聯網,後來則是「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的建設和發展。如今,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以及「中國公用計算機網」(ChinaNet)等公眾計算機互聯網有了很大的發展,此外,還有中國教育電視台(CETV)開發運行的衛星多媒體寬頻網。在我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建設發展的基礎上,在發展電子商務(Ebusiness)、電子政務(Egovernment)、電子傳媒(Emedia)、電子醫療(Emedicine)等的同時,我國開始推進大中小學的教育信息化(Elearning)進程,組織實施現代遠程教育(modern distance ecation,MDE)工程和企業遠程培訓(distance training,DT)工程。本書研究的網路教育主要指高等學校開展的網路遠程教育(在我國也稱現代遠程教育)。
網路遠程教育研究序我國遠程高等教育始於20世紀50 年代初普通高校舉辦的函授教育。以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遠程教育起步於60 年代初創辦的城市電視大學。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現代遠程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70 年代末鄧小平親自倡導批準的全國廣播電視大學,80 年代中創辦的包括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衛星電視教育,以及90 年代中後期興起的普通高校以數字電視、電子通信和計算機網路為基礎,以雙向交互為特徵的網路遠程教育構成了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主體。1998年初,國家教委指令由電教辦牽頭起草《關於發展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意見》和《國家教委遠程教育傳輸系統技術方案》。1998年4月,教育部根據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的要求,開始起草《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1998年5月教育部黨組討論通過了《關於發展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意見》,提出「統籌規劃、需求推動、擴大開放、提高質量」的發展指導方針。制定中的《國家教委遠程教育傳輸系統技術方案》則初步確定了構建數字化衛星電視網、計算機教育科研網和公眾電子通信網相結合的現代遠程教育傳輸系統和平台。1998年9月,教育部決定投資4億元作為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的啟動資金,並指定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湖南大學4所普通高校進行現代遠程教育試點。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定稿。經過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審定,國務院於1999年1月13日批轉發布了該《行動計劃》。《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形成開放式教育網路,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任務並作為《行動計劃》的重點之一: 現代遠程教育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它是構築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終身學習體系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原有遠程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可以有效地發揮現有各種教育資源的優勢,符合世界科技教育發展的潮流,是在我國教育資源短缺的條件下辦好大教育的戰略措施,要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加大建設力度。《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用了整整6個條款詳細規定了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戰略任務和方針政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軟體開發製作指導方針,實行國家統籌規劃管理、通過競爭和市場運作機制的發展策略,以及鼓勵和發展各級各類遠程教育、實現資源共享的原則等。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該《決定》重申和強調「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我國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奠定了政策基礎,規定了指導方針。
在20世紀末,清華大學成為我國率先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的高校。1996年2月,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教授提出在清華大學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設想。同年,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通過了遠程教育的實施方案(「現代化遠程教育工程項目建議書」)並開始籌建遠程教育系統網路。清華大學遠程教育系統網路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天網」,即衛星電視網; 一部分是「地網」,即「中國教育科研網」(基地在清華)。通過「天網」和「地網」的配合,用語言、圖像、數據等實現雙向交流。1997年3月清華大學向國家教委電教辦提交了《關於擬建立清華大學遠程教育衛星傳輸網的報告》。1997年4月在校內建設了4.5米Ku波段的衛星電視上行站。另外,建成了直播教室,在清華校園內直播課堂教學。1997年5月租用了亞洲2號衛星Ku波段的轉發器,採用數字壓縮技術。2000年增加了DVB數據廣播,實現了多媒體課件的非同步傳輸,由遠程教育主站和分布於全國各地的150多個教學站組成一個覆蓋全國的遠程教育網路。這是一個天地網結合,以天網和數字電視、DVB數據廣播為主的現代遠程教育教學平台。本課題主持人之一吳庚生教授是開發清華大學天地網結合的網路遠程教育教學平台的主要負責人。自1999年起,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主的清華大學網路學堂成為支持清華大學網路遠程教育的又一功能強大的教學平台。2000年7月,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清華大學牽頭成立了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成為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高校的第一個網路聯盟。
本課題另一主持人丁興富教授自20世紀90年代初即開始在我國媒體上傳播國際上計算機多媒體、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和萬維網)以及第三代遠程教育即網路遠程教育發展的信息,並給教育部及有關部門提交發展網路遠程教育的建議書。他在1997年初完成比較遠程教育學博士學位論文回國後,被聘為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規劃咨詢專家顧問,直接參與了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決策論證。丁興富教授在清華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以及《中國遠程教育》等雜志上發表了眾多論述我國網路遠程教育發展的論文。其中,「論發展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1998)、「網路教育的春秋時代及其對策」(2001)和「普通高校網路遠程教育面臨十大挑戰」(2002)等直接論及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論文在全國遠程教育界引起廣泛共鳴和反響。2001年,丁興富被聘為清華大學兼職教授。同年,吳庚生和丁興富教授成功申報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項目「網路教育模式與發展戰略的跨學科研究」。
在吳庚生和丁興富教授主持下,清華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和首都師范大學遠程教育研究所組成了團隊分工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形成並發表了眾多階段成果。清華大學參加團隊的主要研究人員有: 吳庚生、張建偉、李海霞、王學優、段崇江、劉冬雪等; 首都師范大學參加團隊的主要研究人員有: 丁興富、謝洵、孫淑艷、馮立國、張建華、白曉晶等。團隊研究人員具有不同的學科背景: 教育技術、遠程教育、教育心理、教育經濟、教學設計、電子通信、衛星通信、計算機與網路等。團隊成員分工合作對本課題展開了跨學科研究。
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項目「網路教育模式與發展戰略的跨學科研究」的最終成果,本書綜合反映出該課題的主要研究成果。全書內容包括遠程教育導論、網路遠程學習過程和網路課程設計、網路遠程教育中的學生學習支持服務、網路遠程教育的經濟學研究、網路遠程教育的質量保證和評估,以及網路遠程教育展望。其中,「遠程教育導論」和「網路遠程教育展望」由丁興富教授撰寫。其餘四部分為本書主體,綜合論述課題組在網路遠程教育模式與發展戰略的4個重大研究領域的科研成果。遠程教育界的共識是,網路遠程教育與其他遠程教育一樣有兩大教學功能領域: 課程資源設計開發發送和遠程學生學習支持服務,這也是遠程教學過程的兩個階段、遠程教師的兩大職能以及遠程教育研究的兩個重要領域,而這兩者都要架構在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和網路遠程教學平台上。同時,對網路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和質量保證的研究是遠程教育的又一個永恆主題,它們與遠程教育的開放性和規模發展構成了著名的丹尼爾(Daniel)三角形關系。這些內容在本書的主體部分都進行了詳細探討。各部分的主要內容及評論請參見由丁興富教授撰寫的每部分開頭處的引言。
課題組全體成員謹以本書獻給在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踐第一線的網路遠程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以及所有關心我國遠程教育創新和發展的人士。我們堅信網路遠程教育前程遠大,大有作為。

⑺ 學校教育的發展史42

我是山商畢業,學校實力不算很強,但氛圍還可以,關鍵是你去了自己要好好學,自製能力要強點。改大學,呵呵,還沒有這個消息吧,這個問題提得有點遠。跟山師大聯合培養研究生,已經申請成功碩士點了,但有三年的建設時間,今年應該就能招收碩士生了,現在學校主頁有研究生處的鏈接。你要是考研的話盡量考名校。若只是要碩士學位的話,再好的去不了的話,來這也挺好。
其實這個層面的學校都差不多,關鍵是看你自己的實力,比如我們會計,你把注會考出來,把證考出來工作就好找點。再者,像考公務員、事業編,跟學校名氣沒有關系。這里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萊山區風景好,離海太近了,出東門不到百米到海邊了。和煙大離得很近,學校女生多,男生少。
山東工商學院,原名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始建於1985年12月,是原國家教委批准建立、原煤炭工業部所屬唯一一所財經類普通高等院校。現由中央與山東省共建,以山東省管理為主。1997年11月,學校順利通過原國家教委組織的本科教學合格評價,2003年12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山東省首家兩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的高校。2003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更為現名。rdiwxp希望採納我的

⑻ 怎樣教好數學小學數學教學名家訪談錄

怎樣教好數學小學數學教學名家訪談錄
這本書是以小學數學教育為主題的人物訪談錄。訪談對象既有資深院士、數學課程標准研製專家,也有著名數學特級教師、心理學家和科普作家等。訪談內容涉及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教材教法、教育技術、學科德育、教育心理、能力測評和國際比較等數學教育的方方面面,對中小學數學教師開闊視野、提升專業素養極有幫助。本書適合中小學數學教師閱讀和培訓。

目錄
序一.走到數學教育前沿一與名家做零距離接觸
序二.以問代序:訪問自己
01中美數學課程與課堂教學
——美國特拉華大學終身教授蔡金法訪談錄
02做有思想的行動者:在規矩方圓中求索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曹培英訪談錄
03開放題教學與小學數學
——浙江省教育學院教授戴再平訪談錄
04國際視野下數學教育改革的若干問題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終身教授范良火訪談錄
05關注課堂,是教學改革不變的主題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顧汝佐訪談錄
06用歷史的眼光看數學教育發展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孔凡哲訪談錄
07數學課程改革這十年

⑼ 請問數學教育類的前沿問題在什麼地方看啊比如什麼報紙或者什麼網站

國內你可以看天津師大《數學教育學報》,北師大《數學通報》,陝西師大《中學數學教學參考》,
國外:《數學教育研究》(E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荷蘭)ISSN 0013 0013—1954,季刊,1968年創刊,D.雷伊代爾出版公司出版,克呂韋爾學術出版集團銷售中心發行。刊載中小學及師范學校的教學理論、方法、實踐等方面的論文、述評報告、書評以及IMO消息、試題。是國際性的刊物,主要用英文發表。
《數學雜志》(Mathematical Gazette)(英國),ISSN 0025—5572,季刊,1894年創刊,英國數學協會出版、發行。主要刊載初等、中等數學知識及教學法方面的文章與簡訊。
《數學雜志》(Mathematics Magazine)(美國),512B6001.ISSN 0025—570X,年出5期,1926年創刊,美國數學會編輯出版。刊載有關大學、中學數學教學方面的文章,兼登簡訊和書評。
《美國數學月刊》(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美國),510B0007.ISSN 0002—9890,年出10期,1894年創刊,美國數學會(AMS)編輯出版。除刊載數學研究論文之外,也刊載數學史、數學家傳記、數學教育研究、數學問題等文章。
《數學教師》(Mathematics Teacher)(美國),512B0052.ISSN 0025—5769,月刊,1908年創刊,美國全國數學教師協會機關刊物。刊載中學和大學的數學教學問題,以及數學研究進展等方面的文章,包括對若干專題的探討,交流教學、教材編寫的應驗等。
《日本數學教育會志》(日本),原版刊號510D0051,原系月刊,現年出14期,1919年創刊,日本數學教育學會編輯、出版、發行。本刊每逢單月出《數學教育》,雙月出《算術教育》。另附一年兩期《數學教育學論究》,刊載數學教學方法、教材、教具等方面的研究論述,報道學術活動,以理論性文章居多。
《學校數學》(Matematnka B Ⅲkone)(俄羅斯),ISSN 0130—9358,1934年創刊,雙月刊。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刊載有關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文章,教學經驗介紹,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介紹及問題解答等有關內容。
《數學史》(Historia Mathematica),1974年創刊,季刊,國際哲學與歷史科學聯合會歷史科學分會數學史委員會主辦,美國學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主要刊載數學史、數學教育研究史方面研究的文章。

⑽ 從「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分析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的好老師

答: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成績有效期為兩年。您可以通過在系統中登錄來檢查每個主題的特定過期日期。在有效期內無須重復測試。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育前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