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關於小學數學的課題研究計劃
小學數學組課題研究計劃ppt要自己做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推進課程改革、抓好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為重點,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校本教研為基礎,繼續執行「科研興教,科研強校」的辦學方針。
二、具體目標
1、健全一個網路,即課題研究網路。努力提高各課題組成員的理論水平,培養課題組成員的敬業精神,有效實現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互相學習、互相提高,形成研究合力。
2、提高一個實效,即校本研究的實效。真正完善「以校為本」的現代教研製度,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化組織,深入了解並及時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推廣優秀教改成果。
3、深入開展三項研究,即《數學生活化的研究》、《培優補差的研究》《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研究》《現代教學媒體與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見各課題研究方案)
三、主要措施
1、著眼實踐,引導教師在反思中完善
要求教師樹立「問題即課題,成績即成果」的科研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思考自已在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評估與判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審視,對自己的教學結果進行反思與思考,對學生學習品質、學習行為、學習方式進行剖析與探究,形成經驗、論文、成果,實現由「教書匠」向「教育家」行列的跨越。
2、打造平台,推動教師在協作中發展。
研究的課題通常也是其他教師所遇到的共性問題,它需要、也應該藉助集體的力量。也只有教師的集體參與,才能使教師在思維碰撞中產生靈感,在信息交流中獲得啟示,在爭辯探討、廓清認識;才能形成研究的氛圍、研究的文化,真正提升整個學校的教研能力,因而交流與協作視為課題研究的標准和靈魂。因此,我們要著力為研究者提供多樣化的交流平台(如「六課」平台,論文交流、專題講座、個案剖析……)。
3、外引內助,促使教師在引領中提升。
課題研究如果離開專家的參與,缺乏理論指導,教師在教研就可能在低水平上重復,難以深化。只有讓教師的研究即立足於自身的實踐立足於學生的實際,又有專家的指導,重視經驗的理論提煉與提升,才使研究具有價值與意義。如何很好地發揮專家的引領作用,我們想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是專家來校,請求點評,二是主動出擊,多方邀請,三是上網求助,釋疑解惑,四是學習理論,提高素養,五是校內「專家」充分利用。
4、完善管理,為教育科研創造條件。
首先,領導率先垂範,身體力行,帶頭參與課題研究。其次,要創造良好的氛圍與環境,形成個個有課題,人人在研究的局面,倡導平等、民主、寬松、自由的學術研究 氛圍。再次,完善激勵評價機制,為課題研究提供動力,激勵教師人人願研,人人要研,人人樂研,人人善研。最後,為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與設施。
四、研究課題及課題研究小組成員
⑴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主研:李娟、鄭桂珍、周春華
⑵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研究
主研:熊志敏、鄧先紅、孫波
(3)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研究
主研:李偉先、陳昌盛、劉蘭蘭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課題研究計劃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研究與改革為切入口,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認真開展《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以學生為本,探索課堂練習的個性化設計模式,穩步推進,和諧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學生發展,提高課堂實效為目標,深入開展教學方法,學習和評價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系。
(一)進一步強化理論學習,穩步推進新課程改革
以深入學習理論為突破口,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練習對課程改革適應力,努力搞好課堂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服務等日常工作。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質,加強數學教學質量的監控。
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通過師徒結對等方式,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重點加強對新教師的培訓與指導,特別要提高新教師的語言素質和教學技能,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探索,研討交流,總結反思等途徑來提高教師學科素養;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學心得、案例或論文。
(三)加強課題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質量。
要進行扎實的專題或課題研究,從而加強教師的研究意識,提高其研究能力。
本課題的研究計劃如下:
九月份:
1、制訂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課題計劃。
2.認真研究教材,備好每一課,重點設計好課堂練習。
3.建立好博客,按時上傳各級各類的資料。
十月份:
1、認真貫徹執行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加強理論學習,撰寫學習心得。
2、積極配合相關老師做好觀摩研究課的准備,利用教研時間進行集體備課
3、交流典型的課堂練習設計案例。
4、認真准備迎接教科室對本課題的抽查工作。
十一月份:
1、教師解讀教材。
2、認真開《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課題研究工作,堅持每月積極參加例會工作和與課題組其他老師每月認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並做好學習筆記工作和反思。
3、積極准備迎接研討課,並認真聽其他老師的研討課、認真評課。
4、參加教學評價課題培訓活動。
十二月份:
1、學習有關綜合課堂教學的理論書籍,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推進課程改革實驗。
2、准備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展示,並到各年級進行學習。
3、建立學生練習的檔案。
4、准備好課題組的課題資料,以迎接檢查。
一月份:
1、討論有關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教師工作的綜合評價方式,填寫評價表,做好評價工
2、做好自我小結,撰寫案例、教學反思、活動總結。
3.做好學生的期末復習工作,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期末考試。
② 我想要一份小學數學課題研究的計劃以及研究資料等。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 課題提出
1、基於教師成長的需要——教師應該成長為反思型的研究者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對於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和舉措在不斷強烈,要求教師成為研究者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教師成為研究者,指的是教師要參與到教育研究中去並成為研究的主體,而不僅僅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者。與專業理論研究者不同,教師從事教育研究是為了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而不是為了建構宏觀的教育理論。所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成為反思型研究者,認識到自己教學的思想基礎、教學理念,認識到要把自己的教學變成和學生相互聯系的活動,從而創造出更加完美的課堂。
2、基於課堂教學特點的考慮——加強課堂教學片段的反思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因為課堂是鮮活的,是變化的、動態的、生成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是師生精神的旅遊和探險,是教師構思和教學實際之間的對話過程,不完美甚至有錯,才是它的真實存在。它可能有教師面對學生發問而回答不出的尷尬,它可能有學生面對問題所作出的「越軌」甚至「錯誤」的回答,它可能有未能完成教學目標的遺憾,這都是正常的。而這種不完美往往會給課堂本身增添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使之變得更美麗、更精彩。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縱橫交錯的數學知識內容的呈現,課堂教學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過程,是由無數的教學片段組成。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是師生向未知方面挺進的旅程,它隨時可能遇到曲折和阻隔,但也隨時可能發現美麗的通道和亮光,需要我們老師真正靜下心來,不斷加強實踐和反思,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也許我們無法讓每一堂課完美無瑕,但一個又一個成功片段的演繹,恰恰支撐起課堂教學的精彩天空。
3、基於本校數學教研狀況的考慮——重於反思,力求提高教學質量
審視我校傳統的數學教研活動,研究的主題並非來自教師在教學中碰到的急需解決的現實的、真實的問題,其研究的方式也相對比較保守,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多向交往互動的有效平台。傳統的教研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教育發展和教師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改革傳統的、陳舊的且不合時宜的教研活動模式,力求以課題研究為校本教研載體,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鑒於此,我校提出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精彩片段》的課題進行研究,從教學片斷這一小處著眼,圍繞教師在教學中碰到的急需解決的現實的、真實的問題,共同反思與研討,以此建構一種互動、對話的研究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師參與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效地促進教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通過討論、分析總結和提煉,形成豐富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成果共享。
二、 本學期研究目標
1、 組織、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精彩細節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我們要研究教學精彩細節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聯系,及如何注重精彩細節的設計,讓教師和學生更好的互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2、 組織、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精彩細節的設計與應用策略的研究。「精彩細節」並非是隨意摘取一段,而是要選擇重要的、有價值的細節,大致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考慮:從學生角度:對學生成長起重要作用的;從教師角度:對教師講是較難處理,存在問題或困惑的。從課堂教學角度:是處於教學中的重要位置的。
三、本學期研究內容
1、對教材的理解、對基礎的掌握、對思維能力的培養的案例研究。
2、課堂教學中發生意外情況處理的案例研究。
3、新課導入、課堂問答、範例演講、課堂反饋、歸納小結等案例研究。
四、本學期課題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獻法。通過專題輔導、培訓學習、收集相關資料,了解學習現代課堂教學有關理論,指導課題研究,為課題組成員夯實理論基礎。
2、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我校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了解教師對待數學課堂教學固有的方式,分析成因,尋求實驗的突破口。
3、個案分析法。通過課題組教師結合自身和對其他教師數學課堂教學實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決的方法,最終形成有效的反思途徑和方法。
4、集優法。收集整理課題組數學教師及其他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片段反思的案例,有效地解決課堂教學中問題,形成優秀案例集,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範本。
5、經驗總結法。在對反思案例研究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將課題研究中形成的經驗,進行梳理,撰寫有價值的專題論文,課題研究報告,讓課題能夠得以推廣。
7.研究的具體步驟及進度安排(包括階段時間劃分、階段研究內容、階段成果形式)
五、課題組主要成員以及在課題內的分工
課題組負責人:
印永生 :負責課題的總設計;統籌課題的運作;把握課題研究方向;
課題組組長:
匡 艷: 研究課題的有關理論;組織課題的教研活動;編制課題的管理方案
課題組主要成員:
倪金玲:負責實驗課題各階段的計劃、總結
張 紅:負責實驗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
祝詠梅 盧 敏:負責低年級數學組相關子課題的研究
徐彩鳳 丁榮國:負責中年級數學組相關子課題的研究
周 文 姚春霞:負責高年級數學組相關子課題的研究
六、本學期研究活動安排
3月份:
①課題組制定相關計劃、完成本學期課題階段研究計劃,個人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個案記錄、課題研究的基礎性資料
②開展快樂數學課程超市活動(1-6年級)
③本月的課題研討課:陳敏 六年級 《百分數應用的復習》
④組織學生參加「我是數學家」競賽活動(3-6年級)
4月份:
①各年段老師認真完成本月課堂研討記錄、教科研日記,並由各年段課題主要負責人收集整理
②本月的課題研討課 鄂友宏 五年級
5月份:
①各年段老師認真完成本月課堂研討記錄、教科研日記,並由各年段課題主要負責人收集整理
②本月的課題研討課 四年級和三年級
6月份:
①各年段老師認真完成本月課堂研討記錄、教科研日記,並由各年段課題主要負責人收集整理
②本月的課題研討課 一年級和二年級
③各課題組成員認真完成本學期的個人研究總結,課題組完成本學期課題階段性總結。
③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討論小課題研究計劃
可以分組討論
④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課題研討計劃
1 以開放的組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一位教授曾指出:活躍、和諧、民主、平等、歡樂的課堂氛圍是學生潛能、創造性、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生長發展的"陽光、空氣和水"這就要求老師為學生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水乳交融,讓孩子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讓孩子在猜測、想像、探索問題的美好空間里,體現數學應用的成功。比如:在《角和直角》一課中,我這樣設計:找出下面圖形中的直角。學生匯報後,發現圓中沒有直角,師趁機引導:"那你能否在圓中創造出直角呢?"這時,學生拿出事先准備好的圓紙片,"折","畫"等方法呼之欲出,學生情緒高漲,哪怕是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樂意去發現,去探索,臉上洋溢著成功的滿足和快樂。給了學生表現的機會,激發了他們的潛力,教學自然水道渠成了。
2 創設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年齡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於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我准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後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加強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內容時,我提前讓學生准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試做每個圖形的對折,使圖形對折後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後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 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鞏固練習階段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證明:學生經過近三十分鍾的緊張學習之後,注意力已經度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低。為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我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和針對性以外,還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注意使練習有趣味性。在練習時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練習,達到我們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教學"約數和倍數"這一內容時,我在即將下課時設計了一個"動腦筋離開教室"的游戲:老師說的數正好是你的學號的同學可以離開教室活動。然後老師說"能被3整除的數、2的倍數、30的約數……"直到所有學生離開教室為止。通過這個游戲,學生鞏固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5 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聯系生活實際就是注重數學的實用性,讓數學貼近生活,突出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的運用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這個特點,盡量聯系實際,利用身邊的例子、和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數學走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讓學生明白數學並不神秘,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體現數學的實用性。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課前先讓學生和家長到超市購物,感性認識購物需要人民幣,並記住所買物品的價錢。上課時讓學生說說如何購物的,為學習人民幣作好鋪墊。課上又讓學生通過模擬購買不同價格,不同品種的物品,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從中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使用到人民幣的地方,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
教學實踐表明:興趣是教學成功的秘訣,"以趣促學"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動,主動去學習,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
⑤ 如何構建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科研課題計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不斷地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原來版的小學數學權課堂教學沉悶無趣,現今,正在創設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小學數學煥發出新的活力。因此,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需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採取有效的教學模式來促進小學數學的長遠發展,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作為視角,探討在新課標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模式,促進小學數學更好地發展。
⑥ 如何突破小學數學教學中乘法分配律學習難點的研究 課題研究計劃
教學難點的形成與學生的認知緊密相關。我們知道,在學習中,要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從而擴大原有的認知結構,這個過程叫做同化(即以舊的觀點處理新的情況)。如面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新問題,學生可調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老經驗來應對,這就是同化,能同化的內容往往不難。但是,在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新知識不能被原有認知結構同化的情況,此時,我們就要調整乃至改造原有的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的學習內容的需要,這就叫做順應(即改變舊觀點以適應新的情況)。
⑦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階段課題計劃
一、具體工作及內容:
1、學習理論,提高素質。
課題組把學習理論,提高教師素質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要求實驗教師從學習課題實驗方案入手,繼續學習《數學課程標准》及相關的理論,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能力。還先後給教師介紹《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等材料,給教師征訂了《湖南教育》、《小學數學教師》等資料,通過學習,教師在思想上、認識上都有了提高、升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2、立足課堂,大膽實踐。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道出了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因此養成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是其學好數學的保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的習慣培養來研究。
(1)課前預習的習慣。有效的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的學習,要十分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實際操作中,對於中、高年級班的教學,一開始我們通過布置預習提綱的方法來進行,以後逐步過渡到只布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讓學生課前對新知識有所了解。有些課上沒有條件、沒有時間做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課前去做。如講統計表時,就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好同組同學的身高、體重等數據。
(2)、聽課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從三方面入手:①對教師講的主要部分關鍵問題一定要提醒學生,引起他們的注意力,使學生自覺不自覺地養成注意聽課的習慣。②要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邊聽邊想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舉手,向老師提出來,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把疑難問題放在課堂中解決。③邊聽邊記。聽課必須有手的活動,隨時聽到的重點隨手記到本上或書上,養成這種聽寫同步進行的習慣對今後的學習是大有益處的。此外,教師講課時要善於察看學生聽課的表情,如果學生對所講內容反應淡漠,就應及時調整講課內容方法;如有個別學生思想「開小差」,要及時提醒。
聽課的習慣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師反復練習,及時提醒和評判。同時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聽課的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以建立起良好的聽課習慣。
(3)閱讀課本的習慣。數學書需要重讀、精讀、巧讀。①計算過程重點讀。計算教學中不僅要讀算式、讀法則,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閱讀中間過程。②數學概念應精讀。數學概念應按其結構來精讀,要力求讓學生學會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精讀概念。③應用題要巧讀。關鍵詞語重音讀;省略句式補全讀;意思隱含換詞讀。
(4)、審題習慣。小學生因審題不嚴而導致錯誤的現象嚴重,特別是中低年級十分常見。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兒童識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維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面與學生作題急於求成,不願審題有更直接的關系。如低年級計算中,學生加減誤算、乘除誤算的情況較多;在中年級常有學生把很簡單的兩步計算應用題作一步應用題解答,或者兩步只作一步,漏掉一步。出現這樣的錯誤,是由於沒有審題的結果。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審題習慣與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同樣重要。我們要求教師從低年級起,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增強審題意識。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審題方法,建立解題的基本程序,如審題——列式——計算——驗算——作答等,把審題擺在解題過程的第一位。對於高年級學生則要求整體把握題意,逐詞析義,以求審題准確無誤。長期這樣堅持,可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5)、驗算習慣。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常熱心於作題目,一旦作完,便萬事大吉。至於正確與否,已無心顧及了,不願回頭驗算。如(8)÷8=64、(500)-700=200,一隻大象重<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5千克等,其實只要稍作驗算,就會發現自己的錯誤,一些學生還重復出現類似的錯誤,說明他們還沒有樹立驗算的觀念,更談不上驗算的習慣。因此培養學生驗算習慣對於學生學好數學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把驗算作為解題過程的基本環節之一加以強調,讓學生知道驗算的意義和重要性,持之以恆地養成解題驗算習慣。
(6)、總結習慣。學生學了某一類習題的解答方法,學完一個課時的內容,學完一個單元乃至全冊,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總結,總結一類習題的解題規律及方法,總結一課時的主要內容。小學畢業階段還要指導學生對知識的「塊」和知識的「線」進行概括、總結等。這種習慣一經養成,有利於學生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使學生從整體上去掌握知識要領,形成數學能力。
(7)、質疑習慣。凡事問一個「為什麼」,這種習慣實質是一種刻苦鑽研、不斷進取的精神。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都毫無疑義地是問號。」不懂就問,不要不懂裝懂。在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發現、形成的探究活動中,善於發現,提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質疑問難,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注意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我們從模仿開始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教師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教給學生可以在哪兒找疑點。一般來說,質疑可以發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關鍵點處,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動手操作的實踐中;還要讓學生學會變換角度,提出問題。
(8)、認真作業習慣。培養學生細心的作業習慣,首先要求要具體明確。作業要求學生做到認真、准確、完整。其次要樹立作業榜樣。在作業前,有意識地把做得好的作業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向典型看齊的向上心理。還要及時反饋、認真糾錯。
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做法有:①培養學生認真正確的看、聽、讀、說的學習習慣。②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全面分析的習慣。在指導審題上,要尋找題中特點,思考計演算法則,運用運算定律,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③培養學生正確,規范的作業習慣。即作業書寫規范化,作業訂正自動化。④培養小學生自覺檢查作業的習慣。自查,用短程目標的管理,推動學生主動自查作業。互查,針對小學生好勝爭強的心理,開展學生作業互查活動。
(9)、操作習慣。
皮亞傑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擺一擺、講一講來獲取新知。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有沒有聯系?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操作自製的活動角,邊操作、邊觀察、邊討論,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就能使學生養成手腦結合,勤於實踐的學習習慣。
(10)、思維習慣。
贊可夫有可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創新」的實踐活動,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猜想、聯想、發散思維、推理、操作、實驗、觀察、討論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他們思維的多向性和靈活性。通過「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你還能想到什麼?」「你有獨特的見解嗎?」「你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嗎?」等言語,啟發和誘導,鼓勵學生敢想、敢說,不怕出錯、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如:一位老師在講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要求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請大家折一折,試一試,你能找到哪些方法?」學生很快找到了下面三種方法: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看看還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學生經過努力,又找到了下面的分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還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習慣。
(11)、參與合作習慣的培養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每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與人合作。①啟、做、議、練。即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進而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組織討論,發表意見,進行練習,以達到鞏固的目的。②點化自學。通過教師點撥,學生自學,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加以遷移運用,深化提高。
(12)、准確表達習慣的培養
在低年級,要訓練學生運用學過的數學語言來敘述圖意,復述題意,說明計算過程和回答問題,要求他們逐步做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隨著年級的升高,要訓練學生有根有據、有條有理地說明算理,分析數量關系,理由充足地與他人討論數學問題,並能隨時糾正別人不正確不嚴密的數學語言。
(13)、課外學習習慣的培養
課後要培養學生預習、復習、多思的習慣,預習復習不能流於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須天天布置預、復習作業,還要指點方法,經常檢查完成的情況。對中、高年級,還要培養學生課後看學習小報、參考書、習題書、有好的內容隨時做些摘錄,常整理知識,動手做學具等習慣。
二、初步成效
1、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通過一年的實驗,本課題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效果。分析問卷調查,結合日常觀察,可以發現學生有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夠質疑,合作,作業規范了,思維品質優化了。各班都評比了優秀作業5~6本。
2、通過課題研究,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課題的帶動下,全體實驗教師都能扎實進行教學研究,積累實驗資料,書寫教學反思.爭取理論與實踐結合,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可以說,實驗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們迅速成長,成為學校教學骨幹,受到業界好評.
三、問題與反思
因實驗時間較短,一些已探索成形的新課程下農村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方法和對策還須在廣度和深度上繼續研究,同時如何依據教材特點篩選確定問題,科學地訓練學生,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以便取得更好的經驗和成績.
⑧ 課題小學數學第二階段計劃怎麼寫
一、學生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實驗,過半的學生從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得出學習數學有預習的必要,有一部分學生認為預習的效果不是很好,還有一部分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他們雖然認為預習很重要,但是他們缺少正確的方法的指導,所以不知道怎樣去預習,預習什麼,遇到問題怎麼處理等,而且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上也有比較強的依賴性,所以他們也有可能認為預習沒有必要。
二、確立課題的背景: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數學課堂對於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預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課前的自學。可能有許多老師認為小學生預習並不重要。其實不然,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要從小開始抓起,因為「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使學生終生受益。
當前,有很多教師認為數學課的課前預習沒有必要,因此,根本不安排學生學習新的概念,去預習新的理念,去發現新的規律。的確,預習是分不同內容的,有些數學內容是需要進行預習的,而有些內容是不需要或者說是不適合進行預習的,但現在課堂40分鍾,如果教師在課前指導學生有目的的預習了,就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助於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
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它是一種以獨立學習為主獲取知識的活動。要實施這一活動並高效率、高質量地達到活動的目的,必須具備相應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各種智力的綜合體現,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僅是當前科技迅速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當前,40分鍾的課堂時間,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每位教師需要解決的難題。而要提高課堂效率,抓好預習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精神,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它可以使每位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要求,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便於因材施教。古人雲:"授人魚,不如授人漁。"這說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基於以上種種認識,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深入到課題實驗中去實踐與探索。
(一)給學生創設預習的時空
馬克思說:「沒有一定的活動范圍,人就無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兒童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的幼芽,也必須在開放的學習活動時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長。因此,要想讓學生學會預習,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提供預習的時空。讓優良的種子有一個合適的土壤,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二)重視預習方法的指導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一個人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就能獨立地向新認識領域進軍,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識的頂峰。所以,要想讓學生具有自學的本領,作為教師就要重視方法的指導。我將分三個階段來讓學生逐步掌握預習的方法。
1、師生一起預習,摸索預習方法。
2、制定預習提綱,掌握預習方法。
3、學生自己預習,總結預習方法。
五、課題研究計劃
1、根據上學期課題研究操作措施和做法,總結經驗,完善導學案並繼續使用。
2、按計劃指導學生深入開展各項數學預習、檢測活動。
3、精心設計,組織學生樂於接受的系列化的創新教育活動,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進行預習方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實現研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