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國學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途徑
面對國學教育的熱潮,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進行國學教育,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的課題。
1、要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語言文字是國學的載體,是學習國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國學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國學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礎。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
2、要誦讀國學經典文章
中國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記載的,國學誦讀,切不可忘記「經典」。 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一周誦讀至少三首古詩,每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國這個向世界貢獻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竟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了,竟然只能從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詩詞之美妙。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實在是我們這個曾經以君子之風、任俠之氣為榮的國家的不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擔負起國學教育的重任。
3、要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
目前國學教育中,偏重於誦讀,忽略了理解國學的內涵。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活動。當學生所掌握的古詩詞達到一定的數量時,讓學生對詩句進行分類整理:哪些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哪些是描寫人文景觀的,哪些是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的……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復習記憶中的詩句,又為運用詩句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也就理解了詩句的內涵。同時針對國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教師可以側重宣講一些通俗易懂的傳統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苦學」等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 使學生了解這些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
2. 為什麼國學對小學教育的促進作用
國學實際上是近代從日本傳過來的一個外來詞,最初指的是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這一百多年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在中國當下的文化語境中,國學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漢民族的傳統文化,而是包括各民族傳統文化在內的所有中華文化,因此季羨林先生曾經提出過「大國學」的概念,饒宗頤先生提出過「華學」的概念。
其次,小學教育實際上需要一種「兒童本位」的教育理念(民國時期周作人曾經提出過此類概念),而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兒童本位」的文化,非常強調對幼童的教育,所謂「人之初,性本善」,說的就是要加強對未開蒙兒童的教育。
小學生加強國學教育的必要性是有的,不過我們國家現在仍然需要加強的是師資的培訓以及授課內容的與時俱進。
3. 小學生為什麼不加強國學教育
【國學招生培訓】國學家長研討班 家庭國學培訓班 國學家庭俱樂部 國學家教系列 北京老百姓國學書院
中華國學家長培訓班,每月一期,火熱報名中……
【緣起說明】
信息時代,網路社會,現代教育家庭教育面臨更多嚴峻挑戰。當有一天孩子走向社會,有沒有一種東西,讓孩子抵抗住誘惑、承擔住壓力,持續不間斷地支撐著他(她)的人生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
當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被更多家庭所接納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您在干什麼?您給孩子傳達出來的信息,是作用於他一生的還是只是簡單的短期行為?
國學究竟是什麼?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和家庭更好地享受國學,就像享受陽光雨露一樣?如何才能夠實現孩子、家庭、家族、民族國家的自強不息、長治久安?
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原北京市三人行國學會,中國公益國學領跑團隊,北京團市委指導下青少年國學教育品牌機構,特別推出本次國學家長培訓班(研討會)。
名額有限,敬請抓住機會,先報先得。
【主題】
愛國學,愛家庭——讓孩子享受成長,讓孩子享受國學。
【老百姓國學書院國學家教內容】
1、新時代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新情況、新問題、新發展。
2、國學與家庭教育:重要性、方法論。
3、國學家庭實踐案例的匯報。
【老百姓國學書院國學家教的基本理念】
1、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德有才是正品。
2、安全大於教育,健康大於學習,國學大於知識,快樂大於成績,好習慣才是硬道理。
3、不是任何一個有孩子的女人就是母親,也不是任何一個有孩子的男人就是父親。把孩子培養成人,才是基本合格的家長。
4、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6、母乳喂養好,國學經典好。
7、讓國學融入老百姓生活;老百姓,好家庭;我愛我家,我愛國學。
8、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時間】每月一期,一期一天。早9時——17時,准時開班。
2011年10月19日(周三)早9時——17時
2011年11月16日(周三)早9時——17時
2011年12月7日(周三)早9時——17時
2012年1月11日(周三)早9時——17時
【收費標准】700元/人(含午餐費、資料費、後期服務費)。名額有限,敬請抓住機會,先報先得。
【上課地點】北京市海淀區藍靛廠中路晴雪園六號樓一單元1A。
【主辦單位】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 。
4. 什麼是小學國學教育
先說什麼是國學,一般而言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於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四庫」指經、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國學教育指的是指對對象通過中國傳統文化及學術的引導學習,融會貫通,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當下達到提升個人道德修養,在浮躁的社會中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狹義的指的是對孩子通過經典誦讀等手段培養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可分三個階段走:(一)從孩童四五歲誦讀〈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背誦些淺顯易懂的唐詩宋詞。(二)誦讀〈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三)積累了一定量的漢字後,讀古典名著。
國學素養的提高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5. 關於現在學校教育和國學教育的區別
國學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德行培養,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正確記憶力理解力和專注力!
國學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能培養知、情、意、行。在國學教育的 影響下,對社會,對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認識不斷擴大和加深,因而,思想觀點和道德觀念也就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地發展起來。曲阜杏壇國學院就是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國學教育學校,想開班國學班或者想融入國學課程的一些機構也可以關注一些國學師資網的少兒國學師資培訓班
6. 小學生應該學習哪些國學知識
小學生應先從簡單的入手:《三字經》、《增廣賢文》、《千字文》、《百家姓》、《孝經》、《弟子規》。
20世紀初,隨著西學的沖擊和刺激,為了有別於西學,才提出了「國學」這個概念。
現在一般把國學劃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義理之學 哲學,包括諸子百家、宗教。
第二考據之學 史學,包括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辯偽學、輯佚學、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等等。
第三辭章之學 文學,包括藝術、書法、繪畫、雕刻等。
第四經世之學 政治經濟學,包括兵法、天文、算學、地理、易學、農學、工藝等等。
小學生主要了解了解國學的歷史就可以了。
第一,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注重早教的民族。
第二,必須要明白什麼是正確的教育。
第三,任何教育,家長和老師的身體力行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推薦去看由南公懷瑾先生親自選定的國學經典:兒童中國經典導讀1-18冊。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7. 小學生國學教育現狀、問題與解決對策
小學生國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小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對國學初步了解,但中小學校國學教育缺位,小學生接觸國學機會少
2.小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較強,但多帶有功利性目的
3.小學生所學國學內容上貼近生活,內容多樣,但無法形成系統,教材權威性讓人質疑
4.小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國學的意識
5.小學生學習國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四、
對小學生開展國學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一)
加強中小學對國學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將國學融入校園文化中去
(二)
關注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合理引導小學生對國學教育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風或全盤否定的傾向
(三)
注重教材編寫,加強師資培訓
(四)
社會多方助力增加小學生接觸國學的機會
8. 為什麼要在小學階段開展國學教育
幾年前開始,《弟子規》大熱,不但在成年人之間,更多的是在教育領域。很多家長認為,在孩子上學前,讓孩子一字不差的背誦《弟子規》、《論語》等傳統古典經典就是讓孩子接受了國學教育了。但很多孩子上學之後反而不喜歡學文言文,試問,你的孩子背熟了《弟子規》,去真的明白理解了其中的「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了么?
國學教育不是「跟風教育」,不必要求孩子完整地記誦,不必要求他認得每個生僻字。誦讀經典就是給予孩子一種美好的語境與語感。國學經典中的一些篇章在大學語文中還會出現,孩子還小,理解力有限,因此不必強求記誦。有時,徜徉在那種美妙的語境與語感中,孩子就會得到極大的啟發與愉悅,等他大了之後,重讀這些典籍,會有「回到外婆家」的親切感,他在文化傳承上的尋根之旅,自然有了收獲。保有孩子的興致是十分重要的,一旦需要闡述經典,就學一學電視上的於丹吧——她闡述論語,是對著成年觀眾,尚且用古今中外的故事來串連,何況我們面對的是3到7歲的孩子。
不能把國學啟蒙「狹義化」,國學啟蒙不僅僅是記誦經典,它還包括對一應傳統藝術的欣賞能力的培養 中國的藝術家們,在談到傳統藝術的衰落時無不痛心發問:我們可以扶持一切:讓國寶級的藝人授徒,給演出宏大的背景,在電視上普及這種藝術,把所有的演員養起來……但是,觀眾在哪裡?事實上,一切傳統藝術,包括皮影、京劇、古琴、剪紙、崑曲等等,要振興,要傳承,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喜歡它,對之情有獨鍾,如此,文化藝術的根,才強壯、健旺起來。因此國學的相當部分,是讓孩子們懂得欣賞這些民族性的藝術,有「心神相通」的領會能力,這才是傳統藝術活在民間,而不是被做成博物館中的標本的首要條件。在日本,有文化有修養的家庭都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能劇」的欣賞能力,讓孩子練**書法,教孩子怎樣穿隆重的和服……家長認為學**這些東西,可以非常流暢地表述一個日本人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而我們的孩子,既不穿漢服,也不會欣賞京劇;既不會寫毛筆字,也不會欣賞天橋雜技……這裡面的差距,當然與升學無關,卻根深蒂固地影響了孩子的未來的幸福感與自得感,影響了整個民族的凝聚力。
在孩子幼時,國學教育是一種綜合素質的培養;等孩子稍大,國學教育才演變成探究性學**,有了孩子個人的興趣和方向,因此在學**過程中,過早地替孩子定方向,反而會泯滅其興致。 孩子幼時,國學教育可以相當地「游戲化」,也就是要讓孩子邊玩邊學,不要讓他感覺在強制性地學一些距他的生活很遠的、無用的東西。要讓孩子手舞之足蹈之,全身心地參與進來。在台灣,唐詩宋詞都是拿來唱的,一面唱一面還鼓勵孩子搖擺身體,加上舞蹈般的動作,每個孩子都興奮不已;一開始讓孩子唱京劇,小孩都沒興趣,老師讓每個孩子都勾上半張「花臉」,好么,課堂之熱烈堪比嘉年華化妝遊行,孩子們也很快愛上了京戲;台灣的孩子連打太極拳,也配上詩經唱誦,你別說,還真是與身體的韻律配合得很好,因此經典怎麼學,也是有方法的,要盡可能從孩子的心理出發,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學**。 國學教育的小環境帶來的即時成效,當然可能被大環境中的反向價值觀澆滅,但決不能因此就對國學教育的前景失望。因為有種子,才會有春天。 學了儒家典籍中的《孝經》,孩子就自然而然地把父母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學**了經典古籍中講述「信義」的故事,孩子就恩能夠在任何場合下不說謊話,信守諾言?如果你指望國學啟蒙有這樣立竿見影的效果,你多半會失望。很多父母都承認國學經典之所以成為21世紀的教子熱點,正是因為我們生活的大環境,多數人**以為常的價值觀,與經典的講述是「滿擰」的;學經典,就是找回失落的寶藏。由此我們知道,在孩子學**的過程中,「倒春寒」的現象很可能出現,孩子隨時可能受大環境影響,隨時對經典提出質疑,比如「古人這樣想,這樣做,是不是太傻了?」「事實上誰能做得到呢?」「如果我這樣做了,別人卻不這樣做,我不是吃虧了嗎?」國學啟蒙的阻力始終會存在,而此時,父母堅持下去的信念十分重要,就像前面一位媽媽所說的,「國學是中葯,它的葯力來得當然慢,但一旦出現,就可能比較持久。」個人的力量都無法影響大環境,就像你不管有怎樣的本領都無法阻止倒春寒一樣,但我們可以毫不灰心地深埋下種子,我們應該相信,種子越多越有生命力,最終到來的「成長的春天」會越盛大。
當孩子升入小學中高年級之後,隨著功課的加重,國學啟蒙的滲透將變得越來越艱難,「因為國學對孩子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東西,而且它的內容,也很少納入應試的體系。 」
9. 在小學接收傳統的國學教育好不好
近代教育心理學研究已經表明,小學階段是學生一生中記憶的黃金時期版,應讓學生大量權背誦,一方面增大積累,熏陶感染,奠定根基;另一方面,則利於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
在小學階段對小學生實施國學教育,不僅順應了時代需要,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終身發展。雖然現在誦記的國學經典他一時可能不易明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他們應會對其有較深的理解,就會有頓悟的收獲,民族文化的精髓就會深深的紮根於他們心中。
10. 小學里開展的國學教育 家長們會怎麼看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精華要為我所用,跟現代社會相結合。但不過分誇大國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