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充分利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引起重視。當然,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引起重視,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與認識的層面,而應該通過一定的途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樣才能為德育工作提供保障。班會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關鍵場所,因此班主任老師要利用好班會時間,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那麼班主任老師應該怎樣才能充分的利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
班主任想要利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並想要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本人認為班主任老師首先應該對整個學期的班會時間進行設計。很多班主任都認為,班會是處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在班會上集中時間對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批評,實際上教師如果能夠轉變思維,不僅能夠使學生出現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還能夠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教師在學期之始,可以對本學期每周班會的主題進行規劃,第一周可以對學生進行以「親情」為主題的班會,第二周可以對學生進行以「誠信」為主題的班會,這樣通過班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熏陶較之於班主任在班會上對學生進行批評,更能夠使學生改正錯誤。因此,班主任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班會時間。
二、班主任要以自身的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
德育在於熏陶學生的思想情感,只有學生的思想情感及言行舉止向好的方面發生轉變,才真正達到了德育的目的。在實際的教學中,班主任老師可以通過一些有特點的途徑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然而班主任老師以自身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無疑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負責,同時還要對學生的生活等多個方面引起重視,以便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到學習中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也使得班主任較之於其他任課教師,對學生能夠產生更大的影響,不管處於哪一階段的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班主任老師的行為舉止直接影響到學生。如果班主任老師言行得體,舉止大方,無形中就達到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使學生的行為舉止也更加得體。為了通過班主任自身更好的影響學生,需要班主任老師注重提升自身的修養,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為學生做好表率。
三、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班主任既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的重任,同時也是學生的任課教師,因此,班主任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還要對課堂教學引起重視,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管班主任老師講授哪一門學科,都能夠通過學科教學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目的,那麼在實際的教學中,班主任老師該如何通過知識點的講解,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目的呢?本人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過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能夠使學生在收獲知識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感悟,進而使學生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除了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滲透,發揮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的獨立性外,也是有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班主任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留出更多進行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學生通過個人的努力去獲取知識,在學生通過個人努力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多的感悟,進而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能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途徑有很多種,除了班主任提高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意識,班主任還要鼓勵其他任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進而能夠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四、注重個別特殊學生的德育教育
班主任對全體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個別特殊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實際的班級工作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班級基本上都有幾個思想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或者是厭學,或者是不遵守課堂紀律等,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成長,需要班主任老師能夠注重對個別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班主任老師在對個別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方法與技巧,例如:教師在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過程中,不能直接就對學生進行批評,在指出學生存在問題的同時,要給學生以信任與鼓勵,相信學生能夠糾正錯誤。作為一名現代教學中的班主任,一定要能夠通過對個別學生進行的德育教育,達到有效提升班級整體德育情況的目的,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思想情操的提升。
五、注重情感的投入
班主任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是否投入真情實感,直接影響到德育效果。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投入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的內心受到感觸,進而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當然,不管班主任老師在對單個
❷ 弟子規德育故事
明嚴鳳,性孝友,事兄如父。致仕歸,兄老而貧,迎養於家。凡宴客,必兄遞杯,自執箸(zhù)從。一日進箸(zhù)稍遲,兄怒,批其頰,欣然受之,終席盡歡,既醉,送兄歸卧。日未明,已候榻前,問昨飲暢否,卧安否。兄尋卒,哭葬盡禮。
先生悌德素著。里中施佐、施佑兄弟爭產,先生謂佑曰,吾兄懦(nuò),吾恆憂之,使得如若兄之強力,能奪吾田,吾復何憂。因揮涕不已。佑因此悟,佐亦慰解,乃各以田相讓,友愛終身。其篤愛之感人如此。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個嚴鳳,天性非常的孝友,服事他的哥哥,像服事他的父親一般。後來嚴鳳做官告老回來,這時候,他的哥哥年紀已經老了,家裡又很窮苦,嚴鳳就把他迎養到家裡。每逢請客的時候,必定叫他的哥哥一起上座飲酒,自己拿了筷子跟在哥哥的後面。有一天,嚴鳳把筷子送上去遲了一些,他的哥哥生了氣,就打他了一個耳光。嚴鳳欣然的順受,仍舊在這個酒席上盡了歡才散。他的哥哥醉了,嚴鳳就親自送哥哥去睡了。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已經在哥哥的卧榻前面等候了。並且問他昨天的酒,喝得暢快不暢快,睡得好不好。過了不多時候,他的哥哥死了,嚴鳳痛哭安葬,都很盡了禮的。
先生一向懷有悌德。里中施佐施佑兩兄弟爭家產,先生對施佑說:「我的哥哥很軟弱,我一向很擔心他。假如他有您哥哥的強力,和我爭田,我高興還來不及,怎會和他計較呢?」邊說邊擦淚,施佑明白自己錯了,不再爭產,他哥哥也被感動,也不再爭了,兄弟和好如初。先生的悌德感人至此!
❸ 淺談怎樣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是維系國家、社會和諧發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任何個人與社會都不能忽視道德建設的重要性。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國民道德素質滑坡的現象卻越來越明顯,並且道德失范的情況正逐漸由成年人向低齡人蔓延,長此以往必將造成國民素質的整體下降,使社會道德面臨嚴重沖擊。因此,德育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在小學教育階段重視德育教育,讓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黃金時期烙印社會道德力量,幫助他們形成最基本的善惡、美醜判斷標准,最終提高其理性認知與整體素養。
一、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原則
小學德育教育與中高等教育階段的德育教育不同,它更傾向於引導學生對善惡美醜的表層判斷,而非對社會現象的深層次理性思考,可以說它是一種感性的思想導向。因此,要在小學教育階段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我們也必須按照一定的原則規律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從實際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
小學生在思想上、心智上發育並不成熟,其知識面有限並且對事物的判斷大都以自我感受為中心,以感性思想引導個體行為,其對世界的認知是通過在生活中所面對和經歷的人與事物而行成的,對善惡的判斷無關其道德,而僅僅只是兒童心理認知的基本外在表現之一。知識的傳授可以通過理論學習而獲得,但道德品質的學習卻離不開社會生活的規范,真正的德育教育必須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因而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須源於其生活。以社會生活為出發點所構建的德育教育課堂,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知識回歸實踐本質的新課程改革的必要要求。
2.堅持社會、家庭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德育教育並不能一蹴而就,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伴隨個人經歷的過程,堅持單方面或者短時間的德育教育,並不能真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用。在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其精神世界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和學校,而隨著兒童逐步踏入社會,社會因素對其價值觀的影響也逐步提升。父母家人的人格因素、職業因素、家庭關系因素,學校教師的人格魅力、言傳身教、學生間的關系,受社會大思潮侵襲等都深刻地影響著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在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認識到德育教育必須堅持學校、社會、家庭各方協調一致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3.堅持開放式教育模式
德育教育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應該與社會主流價值觀保持步調一致,教師不能僅僅只是教會學生怎樣去判斷事物的對錯善惡,還需要使學生懂得去思考,根據現象去將自己置身於情境之中親身體會,而不是以旁觀者去觀察,類似於「你在面對這個情景時會如何做?」的教學形式應當成為小學德育教育的主流。因此,小學德育教育必須堅持開放式的教育教學模式,無論是知識傳授形式還是評價體系,都應當通過學生的「參與」與「實踐」來作為教學的基石和標准。
二、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對小學生開德育教育我們可以考慮從理論知識教育、班集體教育、德育氛圍創建這三個層面上來組織,以全方位地促進的德育思想對學生的浸染。
首先,要結合課堂教學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理論滲透。(1)結合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以及社會熱門實例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用文字來烙印道德標語。課堂教學是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陣地,教師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充實理論教育,並開展有關行為習慣、思想品質的討論活動;(2)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學生生活,通過社會實例,並結合自身進行比較,在討論與自我教育中了解其他學生的想法,是否做得比比人好,在比較中發掘德育潛能,逐步產生自我道德意識;(3)轉換評價形式與標准,做到自我評價與外物評價相結合。教師要教學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自省),因而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做的好的言行舉止,積極贊美誠實、好問、友愛、助人、文明、禮貌、守紀、愛惜公物等的道德習慣,以此來引導學生獲得心理體驗並調整自己的道德行為。
其次,要通過班集體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引導。班集體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影響十分巨大,教師應抓住班集體建設這個關鍵點來實施德育教育。(1)通過班級文化建設,逐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集體榮譽感能夠使學生形成合力,激勵全班學生向目標奮進,教師要積極支持和鼓勵學生參與班集體活動,為學生設立奮斗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的班集體榮譽感;(2)通過班委幹部和少先隊組織對學生開展而對於教育。
最後,創建德育教育氛圍,幫助學生適應德育教育思想。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時,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就需要改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平等、互信、包容的師生互動關系。同時,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做出符合社會文明風范的行為。另外,教師要充分與學生家庭溝通,通過教育期待來表達對學生的關心,使師生在情感上保持一致,為德育教育創建有利的氛圍。
三、小結
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培養良好的品德習慣,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實現是任重而道遠的,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對小學生做深入、細致且耐心的工作。德育教育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方法,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從培養學生道德入手,無私地奉獻愛心,組織好各項活動和交往,寓思想品德教育於活動之中,從小處著手,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學生的一日活動之中,一定能將今天的小學生培養成為明天跨世紀的建設者。
❹ 小學生德育教育都有哪些內容
小學生德育教育有:
1、民族精神教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培養和發揚團結、回愛和平、勤勞勇敢、答不斷自我完善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與革命傳統和創新精神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政治基礎知識教育。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知識初等教育。職業理想教育立足於定位和奉獻社會。
3、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社會和家庭美德。以誠信和專業精神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以及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際禮儀和專業禮儀的教育和培訓。珍惜生命,遠離毒品,保護環境的教育。
4、遵紀守法教育: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學科和崗位標准化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具備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和幫助等基本知識。中等職業學校除應具備上述一系列教育內容外,還應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的發展,開展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
❺ 小學生德育教育都有哪些內容啊
1、熱愛祖國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尊敬國旗、國徽,認識祖國版圖,會唱國歌;初步了解家鄉的物產、名勝古跡、著名人物,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以及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建立了新中國,現在正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學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的。
3、熱愛人民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我國勞動人民在舊社會受剝削、受壓迫,新社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
4、熱愛集體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要熱愛集體、關心集體,培養集體意識和為集體服務的能力;服從集體決定、遵守紀律、努力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珍惜集體榮譽,為集體爭光;在集體中團結、謙讓、互助、合作,關心他人,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學習做集體的小主人。
5、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教育
教育學生懂得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祖國建設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幸福生活靠勞動創造;要熱愛勞動,參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培養勞動習慣,愛護公物,勤儉節約,珍惜勞動成果;學習老一輩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初步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
6、努力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初步懂得建設祖國、保衛祖國離不開文化科學知識,從小把自己的學習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想聯系起來,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7、教育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他人,對人熱情有禮貌,說話文明,會用禮貌用語,不打架,不罵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學校、社會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禮節;遵守學校紀律和公共秩序;講究個人衛生,保持環境整潔;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
8、民主與法制觀念的啟蒙教育
教育學生懂得在集體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集體;在少先隊組織里學習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行使少先隊員的權力,學習過民主生活。
9、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教育學生要誠實、正直、謙虛、寬厚、有同情心、活潑、開朗、勇敢、堅強、有毅力、不怕困難、不任性、惜時守信、認真負責、自尊自愛、積極進取。
10、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引導學生學習怎樣正確看待周圍常見的事物;初步學習全面地發展地看待問題的方法。
❻ 小學生如何踐行弟子規
小學學習踐行弟子規活動實施方案
從上學期開始,「弟子規」就成為了我校的德育校本課程,為進一步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培養我校學生文明、尊師、孝敬、守紀等的良好習慣,小學踐行弟子規 ,爭做文明人需要具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學習力行《弟子規》活動落腳於「讀書、學禮」的落實上。誦讀《弟子規》,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通過開展學禮、知禮、懂禮的教育,力行《弟子規》,提高師生內涵素養和外在修養,內外兼修整體提升師生整體素質。全面推動學生和學校的發展,把學校建成一所特色鮮明、教師隊伍充滿活力、學生素質和諧發展的學校。
二、總體目標
1、通過學習、踐行《弟子規》達到全體學生能背誦弟子規,用《弟子規》的要求來規范自已的言行,踐行弟子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道德情操。
2、探索培養學習良好行為習慣和良好品德的新路子。
3、探索傳承中國優秀文化的途徑,傳統文化如何促進現代學生的成長。
三、學習踐行原則要求
1、以讀促背,以讀為主;以背為主,理解為助。
2、學習與踐行結合;課內學習與課外練習結合;學校與家庭結合。
3、以多層面、多形式的活動為載體,寓教育於活動之中,以活動促學習,以活動促行為。
四、、主要措施:
1、成立踐行弟子規領導小組,加強對踐行弟子規這項工作的指導。
2、以弟子規文化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形成學習、踐行弟子規的濃厚氛圍。利用校內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班級黑板報、標語等宣傳載體,營造濃郁的校園教育人氛圍,宣講《弟子規》。使學生置身於此,無時不刻都能受到潤物細無聲的熏陶感染。
3、開發弟子規校本課程,弟子規進入課堂,保證學習時間。
4、加強教師的培養,以使教師能勝任弟子規教學。
5、開展以《弟子規》為主題的各種活動,以活動促進學習。
6、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家校聯動,提高學習、踐行的效果。
五、具體要求
(一)教師方面
1、全體教職員工都要學習、宣傳、貫徹和落實《弟子規》。
2、全體教職員工利用專門或課余時間觀看《弟子規》光碟,閱讀蔡禮旭的《細讀弟子規》從思想深處領會《弟子規》精髓。
3、通過各門學科,尤其是品德學科,將學習力行《弟子規》滲透在教學活動、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4、健全校園文化,將有關《弟子規》的宣傳材料上牆,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工會、教導處聯合適時舉行教工活動,如書法、演講比賽等,匯報《弟子規》學習成果。
5、制定《教師規范》,全校教師並努力踐行,打造完美的教師形象。全體教職員工待人接物要使用文明用語,講求文明禮貌。教師要體現文明教態,將《弟子規》學習成果體現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和言行舉止之中。
6、踐行是教育的目的,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指導、促進、激勵、監督學生在家庭、學校生活中力行文句,使思想、言語、行為達到要求。落實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養成教育,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愛護公物、珍惜糧食,養成鞠躬問好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7、全體教師開展課前與學生分享一句《弟子規》活動。
10、以《弟子規》內容布置教室、走廊、通道,營造良好學習《弟子規》的氛圍。
(二)學生方面
以《弟子規》為主要學習內容,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相結合,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學校統一布置教室、校園營造和諧文明的文化氣息,創建和諧校園。通過主題班會、升旗等活動,大力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從師生互相敬禮、鞠躬開始,形成良好的道德禮儀習慣。
1、全體學生理解性背誦《弟子規》,爭取在語文教師的指導講解下,保證全校學生能夠完全背誦。
2、召開主題班會:第1次班會:如何盡孝;第2次班會:文明禮貌伴我行;第3次班會:我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小學生;第4次班會:良好的道德規范伴你一生幸福;第5次班會:我為社會做點啥?
3、全體學生學唱《跪羊圖》《感恩歌》等「弟子規」系列歌曲。(音樂教師負責)
4、結合《弟子規》,全體學生學習並努力踐行。教導處、大隊部聯合組織朗誦比賽、演講比賽、感恩父母徵文比賽等活動。
5、開展誦讀《弟子規》活動:早上5分鍾,以力行為內容。
8、開展以《弟子規》為內容的書法、手抄報賽,優秀作品在宣傳欄內展出。
(三)家長方面
1、建立家長學校制度,家長學校負責培訓各班家長委員會成員。
2、倡導全體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弟子規》,為孩子樹立榜樣。
3、倡導家長撰寫學習體會、以及踐行《弟子規》的故事,通過校宣傳欄進行宣傳。
(四)總結
天天誦讀,日日提高,在全體教師會和學生班會時間推廣經驗;對學習、力行《弟子規》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的班級、家庭和個人給予表彰。
❼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思想道德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千秋大業,一個人道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復雜、曲折的發展過程,在小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由自然向社會過渡的主要時期,是學習掌握社會規范的基本階段,在整個德育過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響。在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一個社會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在約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它是什麼?它就是道德。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而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毛澤東曾說:「青少年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可見對未成年人培養教育,事關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目前教育改革正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小學生是基礎的基礎,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求知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一定要跟上新的教育改革步伐。思想落後則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所以作為教育者必須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了進一步搞好新時期的品德教育,教師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到「打鐵還要本身硬」,為了適應新的教育形式,我們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教師本人品格的高尚有利於對學生言傳身教。 學生純潔得猶如一張白紙、好奇心強,極具模仿力,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神聖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模仿力極強而判斷力不強的小學生產生極大影響。小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處在初級階段,對教師的優點或缺點,都會機械的去模仿,所以教師平時面對學生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此,教師要善於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具體做法是:1、作為教師有時可能忽略一些細節,但對與學生來說,你的一舉一動都會是學生的模仿對象,可能是你的每一個眼色,每一句話上,甚至可能連你怎樣工作,怎樣和同事說話,對待學生的態度——所有的一切,只要學生在身邊,他們都會注意的到,這也就要求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則」。2、在樹立榜樣人物時,要結合他們的實際,加深學生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他們的熱情,並引導學生把榜樣同自己日常生活的小事結合起來,在行動上加以落實。3、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時刻以優秀人物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做到愛崗、敬業、勤業和品德高尚。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教師自身的表率讓學生受到教育,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自覺樹立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積極上進的品格觀念。 二、教師對學生投入「真愛」,有利於學生「心靈」溝通 品德教育要「以人為本,因人而異」,必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關鍵在於投入「真愛」。只有愛心打動學生,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和願望,關注學生。多觀察、多發現其特點,諸如好玩、好動、好奇心、喜歡成功、喜歡表揚和自我表現,部分學生具有自卑封閉性格和逆反心理等等。師生關系融洽,與學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礎。教育工作是「良心事業」,只有教師動真情,學生才能動真格;如:平時很怕讀書的小東,在一次讀書朗讀會上,經不住好友的慫恿,走上講台,小聲而又慢地讀完一首古詩,不知道是誰帶頭鼓掌,頓時教室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就是這次掌聲,給予小東無窮的鼓勵,他不再害羞,從此,他大膽讀書了,勤於舉手回答問題了……因此,只有全面貫徹地深入了解學生心靈,才能做到全面調查,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一切。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抓住學生的思想傾向,分辨出外因或內因,針對原因對症下葯,做到方法正確,措施得當,講究實效,如此才能效果顯著。 三、教師對學生細致耐心地進行說理,有利於讓學生心悅誠服。 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好辦法就是說理。常言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只有把道理講通了,心情才舒暢,對事物看法才明了。說理不能長篇大論,要抓住要害,言簡意賅。語言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讓學生能夠理解,要充滿親情和真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到全面地感情投入,使他們感到溫暖,感到親近,學生自然就會樂以接受老師的說教。 四、教師對學生真心熱情地鼓勵,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學生們個個喜歡稱贊和表揚,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徵,用心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且不失良機地鼓勵學生。比如:學習、紀律和道德等方面,學生只要有誠心改錯的表現,哪怕一丁點地進步,也應給於適當的表揚,投以贊許和鼓勵,平時對學生少批評、不懲罰,這樣才能喚起和推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真心誠意,正確引導學生,耐心地把學生扶上彼岸,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 五、教師尊重學生人格,杜絕體罰,有利於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 教育的成功就是讓學生具有高尚、誠實、聰明、勤奮、自尊和自豪而不驕傲的人品。有時候過分溺愛和體罰具有相同的消極面,不利於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錯誤的。溺愛把人慣壞,體罰是對學生的一種摧殘,尤其在人人平等和人權共享的社會主義國家裡,在法制逐步完成的新時期,體罰學生和變相體罰,既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杜絕體罰,應該大力鼓勵他們自尊、自愛和自強,培養其自主意識,促進其自主學習,實現其自我教育、自我調整心態、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的形成。六、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也是他們終身的教授,在人一生教育中,家庭教育處於初始和基礎的地位,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問題。著名文學家老舍曾飽含深情地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過起碼有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師是把性格傳給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生命的教育。」可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謙讓,與鄰里友好相處,關心別人,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為他們做出榜樣。父母與子女朝夕相伴,對子女的身心,人格等個性化情況最為清楚,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即時性。以血緣為基礎的親情關系更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情感色彩,從小培養孩子的道德習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這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無法比擬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基礎,是一個人成人後立身處世的根本,有了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自覺的遵守社會的法律規范,才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服務於人民,服務於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由此可知,行為品德無論對個人還是對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一個高素質、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等等。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有的同學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的確,現代社會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現代社會對人的文明禮儀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現代社會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了,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們只要留心一下周圍人物,注意一下大眾傳媒,就不難發現,凡是事業有成的人他們都十分注重文明禮儀。事實上,越是懂文明禮儀的人,越能獲得自由發展的廣闊天地,因為他是受人們歡迎的人。相反,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人們採取不歡迎的態度,又怎麼能發展事業,立足社會。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應該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首先,教育學生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著裝等。從儀容儀表說,要求整潔干凈: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不當眾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消除身體異味。 從儀態舉止說,要從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古人對人體姿態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鍾,卧如弓。」優美的站姿給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覺;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體;走路要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表情神態要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帶微笑;談吐要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著裝要干凈、整潔、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在學校、教室、影劇院等場所的禮儀,還有走路、問路、乘車、購物等方面。校園禮儀十分重要,在教室,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聲喧嘩。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上課時要提前到教室進入准備狀態,課堂上要積極配合老師搞好教學活動,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不能視而不見。另外,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生文明監督崗及其他人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求人幫助之後,一定要說:「謝謝」。如遇他人求助,應盡力給予幫助,如不能解決時,應說:「很抱歉。」到商店購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禮貌語言,購物之後也應說謝謝。看他人演出,要尊重演員,適時禮貌鼓掌,不能提前退場。乘坐公共汽車、火車,要照顧老人、小孩和殘疾人,要保持車上衛生環境,不亂扔東西,上車不要爭搶座位。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隱藏在人們的心底,散發出它那迷人的清香。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道德有時是只是種誠信,踏踏實實地生活和做生意。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 因此,要強調教師的率先垂範作用,古人雲:「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成為學生道德學習的楷模。如果「模不模,范不范」何以為人師?身教重於言教,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時時處處作為學生的榜樣,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盡的職責。教師採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把道德素質教育的內容納入各教學領域中進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樹木只有根深才能葉茂以至開花結果,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只有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因此,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要相互協調一致,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修養,使祖國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茁壯成長。
❽ 給小學生教弟子規
由於是古文 不必要求完全懂得書面意義 但要學生盡量背誦
針對每個內容設計一小品,學生親自體驗完成。接著你要對這個小品所授內容細致講解總結,從字義句義到生活意義,使學生深刻了解學習內容。
讓學生學以致用
❾ 如何用《弟子規》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怎樣用《弟子規》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呢?
首先要做到父母命、行勿懶。家庭是孩子人生學習的第一課堂,有什麼理由不聽從父母的話呢?每當我們與家長溝通的時候,家長們多會抱怨孩子在家不聽話,說什麼也不聽,讓老師好好管教。其實,父母要是以《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篇教育子女,使子女知曉德有傷,貽親羞的傷心,就不會有孩子在外打架斗毆、害人害己的過失。明白出必告、返必面的規矩,就不會有孩子偷去網吧,夜不歸宿的隱患。懂得父母教,需敬聽的態度,就不會有頂撞父母和長輩的叛逆。深知父母責,須順承的心態,就不會有不求悔過,一意孤行的一失足,千古恨的遺憾。
其次要做到文明禮讓、和睦共處。在日常中,我們常見學生集體活動時遇見教師一人一句「老師好」,弄得老師全部回答都來不及的情況。也常見在校外學生遇見老師遠遠的就迴避的情況。其實學生禮貌的說一聲「老師好」,即體現學生文明禮貌的修養,也是尊重教師的表現。只要我們指導一下學生區分好場合和問候的方式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弟子規》教導我們說「路遇長、疾趨揖」,「過有待,百步余」就是見面的時候禮節性的問候和惜別的做法。「兄道友、弟道恭」,「長者先、幼者後」就是交給學生與他人相和諧共處的方法。
再次是適可做,信為先。良好的道德習慣的養成也包括自理能力和語言行為。現在的小學生都是零零後,幾代長輩的小寶貝,自理能力差到極點。《弟子規》從根本上指導學生要養成「冠必正、妞必結」,「置冠服,有定位」的習慣。樹立「朝起早,晨必盥」的理念。形成「步從容,立端正」的氣質。對於小學生的語言行為《弟子規》也教育我們要「凡出言,信為先」,就是教導我們要誠信為本。「市井氣,切戒之」就是告誡我們要杜絕灰色童謠,倡導學習正氣。
最後是博愛、知禮、學習有法。「凡是人,皆需愛。天同覆,地同載」秉承了孔子的泛愛眾的儒學精華,大氣磅礴的宣揚平等、人道和博愛。我們怎麼能不為之動容,不為之踐行呢?「德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正是我們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讀書法,有三到,心口眼,信皆要」指明學生學習的方法。
用《弟子規》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教育學生先成人,再成才。德,受益終身,才,服務社會。德才兼備方能立足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