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以改革造就更多中小學教育家

以改革造就更多中小學教育家

發布時間:2021-03-14 20:22:55

『壹』 教育改革發展中有哪些重大現實問題

近年來,我國教育中出現的熱點問題不僅是教育大發展中產生的問題,也是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轉型時期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要靠教育的改革創新來破解,還要通過經濟社會發展、國家政策調整和相關社會制度的創新來改善。
熱點一 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問題
我國現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突出問題是不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具體體現在:高考導致中小學教育的唯「分數」現象,不利於人的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不利於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也不利於傑出人才脫穎而出;高考太重知識基礎,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高考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僵化,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因此,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勢在必行。
第一,必須堅持統一高考。高考是人才選拔質量、公平選拔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關乎著國家的長遠發展與社會的持續穩定。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一項基本制度,我們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看待我國的高考,堅持統一高考不動搖,絕不能盲目廢止或變動高考。
第二,改革高考管理體制,實行「教、考、錄」三者相對分離。為了理順高考與教育的關系,提高高考在選拔人才和造就人才方面的效能,有必要改革高考管理體制,明晰政府、高校、考試機構和中學等各自的責權關系,實現「教、考、錄」三者分離、各司其職,從而實現良性互動。
第三,高考改革要穩步推進。因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關繫到社會和教育的公平與公正,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要避免急風驟雨式的激進改革,否則會造成更多矛盾、更大混亂。此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還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充分考慮到考生、教師的適應性以及多部門的協調性,要避免否定式的改革方式,更不能是推倒重來。
熱點二 如何解決農村教師問題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主要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低,教師津貼補貼拖欠嚴重;農村中小學教師縣鎮超編和鄉村缺編(包括結構性短缺)現象並存,邊遠地區教師嚴重短缺且補充困難;農村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短缺與師范院校畢業生無法入編並存;農村中小學教師學歷、職稱有待提高;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流失現象突出,邊遠農村地區教師流失更為嚴重;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缺乏保障,教師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農村代課教師難度大、遺留問題多。
解決農村教師問題的目的在於建設一支以解決農村教育症結為出發點、以促進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隊伍。農村教師問題涉及政府、市場、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校與教師個體等諸要素的關系。農村教師問題的解決依賴政府、市場、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校和教師個體等要素的共同參與,並通過退出規則、吸入規則、價值規則和提高規則四個基本規則維持其運轉,達到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目標。
解決我國農村教師問題可以採取八大舉措:一是制定適合農村學校情況的教師編制標准、職稱名額。二是設立具有切實獎勵作用的農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三是中央、省級財政統籌農村教師工資。四是師范院校和地方政府雙管齊下,確保農村教師培養質量和入編上崗。五是建立政府教師培訓經費支付制度,建立教師培訓學分管理制度。六是改革農村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方法。七是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和縣域內交流制度。八是與代課教師簽訂勞動合同,妥善解決代課教師問題。
熱點三 如何發展職業教育問題
我國職業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一是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對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影響:我國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求學,求的是聖人之道,講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藝」都屬於雕蟲小技,這似乎是在教育領域之外的。這從深層心理上影響著人們對職業教育的看法。二是社會現實勞動分工中存在的勞動環境、工資待遇等問題的影響:職業教育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勞動者,而我國一線勞動者的就業穩定性差、勞動環境差、工資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職業教育有關管理與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辦學體制、招生政策等所導致的重職前教育輕在職培訓、中職與高職的脫節等問題使職業教育沒有吸引到有潛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職業教育本身存在種種問題所導致的質量不高的影響:我國職業教育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工學結合模式推行困難等問題導致一些職業教育質量不高,也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的七大政策建議:一是真正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二是切實提高技能崗位的經濟待遇與社會地位。三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四是提高質量,滿足學生與社會的需要。五是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等利益相關者對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六是改善職業教育的形象,讓全社會都了解職業教育。七是滿足各類人群尤其是處境不利人群對職業教育的需求。
熱點四 如何解決擇校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大中城市中擇校現象的逐漸顯現和擴大,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對擇校問題進行規范治理。在政策的總體思路上,概括來說經歷了一個從禁止擇校,到「堵」、「疏」結合,再到以均衡發展破解擇校問題的轉變過程。
最初,擇校及其收費問題被認為是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的表現,政策上要求學校不得搞「計劃外」招生,向學生收取高額費用。從1995年開始,政府強調對擇校生高收費問題進行綜合治理,並認識到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和「擇校生」問題,不單純是收費行為不規范的問題,進而提出繼續採取措施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逐步縮小學校間辦學水平上的差距,是解決「擇校生」問題的根本途徑。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公民個人依法開辦民辦學校,以滿足一些家長的擇校要求。然而,在隨後出台的政策中,既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不得招收「擇校生」和變相「擇校生」,又提出在一些大中城市經審批可允許少數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近期內招收「擇校生」,擇校費等收入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使用。政策本身的自相矛盾使得治理擇校的初衷無法實現,將社會上擇校需求向民辦學校引導的設想在現實中也嚴重走樣。21世紀初,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的呼聲日高。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貫徹了教育公平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精神,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效治理擇校難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以均衡發展化解擇校問題成為政府和社會的共識。
我們應當對義務教育階段公眾的擇校需求與公眾對現實中擇校的不滿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應當反思公眾究竟是反對擇校,還是反對目前失控、無序以及越來越遠離教育本義的擇校?二者不應混為一談。治理擇校的政策不應以消除擇校為目標。注重優質教育的生成而非單純擴充,提供可選擇的優質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擇其校,才是真正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熱點五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國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議的不斷引進,以及中國在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高校的沖擊,傳統的高校教學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挑戰,傳統的教學在異化和改變,行政化的問題和政績觀的影響使得高校教學更加關注表面現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視。對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會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清醒的認識,嚴重的偏向需要及時加以調整和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政策建議:一是應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樹立正確的高校質量觀,強調「以人為本」,增強教育服務的意識,最核心目標的確立要指向提高大學畢業生的水平和質量,既有學術學習的維度,又有社會適應性、創造力、社會服務能力和意識等。二是應關注專業設置、課程改革與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導向作用對教學質量提高的影響。三是調整對教師「雙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導向,使高校教師能用心教學,通過高質量的教學發揮重要的作用。四是要從思想轉變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設,使教學質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優化高校本科教學的質量評價,增加學生、教師、社會和行業的參與,使教學評價工作的服務性、專業性、系統性、參與性、互動性、診斷性、建設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證。六是鼓勵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學創新探索,加強相關成功案例的研究與推廣,特別應在提供經費、政策支持、培訓教師、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更新內容、探索教學方法、完善學籍管理、優化實習和就業指導、健全教學組織、改善評價、進行畢業生追蹤調查等方面給予導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學質量提高有更開闊的探索和發展空間。
熱點六 如何改革教師評價制度問題
我國教師評價制度大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確立而不規范到制度化,再從制度化到不斷完善的三個歷史階段。現階段,由於我國存在行政化與應試弊端,教師評價制度不利於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嚴重。高等教育階段教師學術腐敗現象頻出,改革現行教師評價制度十分必要。
在教師隊伍中推行績效評價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績效評價的價值取向不被業界人士接受。二是評價量化標准難以確定,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人的發展是不能夠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績效工資改革中,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難以解決。四是難以保證教師最低收入不低於公務員,並不斷提高。五是難以保證績效評價不以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為依據。六是績效評價不能減輕教師負擔,反倒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對於改善和根治教師職業倦怠無益。七是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對於自身評價制度的設計以及是否應該實施績效評價往往沒有發言權,利益訴求沒有表達的途徑。這些均不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我國推行教師績效評價,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已成定勢。如何使這一評價制度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服務於教師隊伍建設,服務於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改革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我國實施績效工資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首先,要有可為廣大一線教師接受並認同的標准。這一標準的產生和實施都要有能夠真正代表教師利益的群體組織監督和參與。在教師績效評價制度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主體不能缺位。第二,要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性,保障教師評價的主體地位。因此,要發展並培養教師行會,賦予其一定的政策空間,使得教師這一教育評價中現實的弱勢群體有自己利益訴求的代表。第三,對教師進行績效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而不僅僅是教育系統中的權力部門。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教師工資起點,保證客觀,不設上限,這些是對教師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必要條件。
熱點七 如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問題
我國的教育投入一直嚴重不足,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佔GDP的比重較低。這是制約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公用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收入多頭管理,支出重經濟輕民生;教育財政責任過多下放到基層政府,中央和省級政府負擔過低。
建立政府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的理念和思路是:一是保障教育投入須有法可依。為保障教育投入的穩定來源和增長,還需要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法律法規,使法律責任具體化、規范化,增強可操作性。教育投入有法可依的另一方面是要有標准可依。如制定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標准要遵循保障基本支出的原則、承認地區差別的原則、通用和簡便的原則。二是政府行為必須到位。要合理確定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責任。根據現行財政體制,按照各級政府財力水平的具體情況,從建立公共財政的基本要求出發,合理劃分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責任。政府履行自身責任,行為必須到位。三是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應依法加強和改善對同級政府教育投入情況的監督。既要對預算進行監督,又要對預算執行過程和決算進行監督。要在明晰教育法律責任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細化教育行政處罰辦法,增強可操作性,加大處罰力度。可以考慮通過建立教育法庭等,保證司法尊嚴,維護教育權益。
熱點八 如何破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前者主要是:自我認識不足;知識結構單一,實際能力欠缺,人文精神缺失;就業觀不科學,就業心理脆弱;創業意願和意志薄弱,創業准備不足。後者主要包括: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和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促進就業的社會政策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高校的教育體制不完善和教育體系不合理,存在著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方面;大學生缺乏系統的就業教育。
大學生就業教育的主要問題:部分高等學校對就業指導教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就業教育的課程內容體系不完善;就業教育的相關理論研究不夠深入;就業教育方法手段比較單調;就業教育的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有待提高;就業指導教育的個性化指導不夠;就業指導教育的社會化程度不夠;就業指導教育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就業指導觀念存在誤區;創業教育發展嚴重滯後。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就業教育對策與措施建議的指導思想,要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探討建立大學生就業的長效機制。具體建議有:政府積極引導,加強宏觀調控;大膽創新,轉變教育思想,完善高校教育體制,培養滿足市場需要的人才;完善就業教育;加強宣傳,促進用人單位樹立良好的用人觀;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增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優化市場結構,協調其與政府、高校的信息溝通;完善創業教育,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熱點九 如何發展學前教育問題
目前,我國兒童接受學前教育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率遠低於經濟發達地區與城鎮地區。當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主要問題有: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率低,中西部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迄今沒有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農村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欠缺,普惠性優質資源少;政府對於農村學前教育的責權不清,管理不力;農村學前教育、教學「小學化」傾向嚴重;農村學前教師隊伍素質低且穩定性差;農村幼兒園保教質量的評估監控力度不夠。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與農村經濟發展弱勢拉大了城鄉教育差距;精神貧困與家長教育消費理念欠缺;政府責任未落實,規劃、督導等制度性偏差等。
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議對策:第一,把學前教育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統籌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探索建立「縣鄉結合,以縣為主」的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發展和管理學前教育的具體責任。健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建立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第二,完善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分擔學前教育和托幼服務成本的機制,建立補償救助制度。合理調整布局,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實施鄉(鎮)中心幼兒園標准化建設工程。第三,加強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制訂幼兒教師的資格標准和工資標准,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第四,深化學前教育改革,推進素質啟蒙教育,提高農村學前教育質量。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加強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督導評估。加快學前教育立法進程,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發展與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熱點十 如何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問題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主要有:課業負擔、活動負擔、心理負擔、身心負擔、多重負擔等。形成這些負擔的根本症結在於體制障礙,即由巨大的就業壓力造成的一種不良的社會、學校、家庭聯動競爭與博弈機制的存在,這種競爭與博弈機制就是人才選拔與考試制度,它成為一隻「看不見的手」,控制著學校教育的走向,引發惡性競爭。教育系統內的學業負擔只是這種不良機制的產物,其發生的機理是競爭與博弈過度;其根本動因是人們想通過競爭與博弈獲得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實現向社會上層的流動,而人才選拔與考試制度是實現社會分層的「過濾器」,只要社會分層存在,這種「過濾器」就有存在的可能。這正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高考制度不斷改革而依然無法改變現狀的根本症結所在。
減負是一個復雜的教育、社會問題,不是單一的教育系統可以解決的問題,它需要對社會、學校和家庭進行綜合治理。人力資本競爭與博弈、用人制度缺陷、社會評價誤導是產生學業負擔過重的社會歷史根源;傳統人才觀、功利主義教育價值取向是產生學業負擔過重的思想基礎;教育質量低是產生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教育內部原因。
真正實現減負,要認真研究並處理好減負與就業、減負與升學、減負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負與擇校、減負與學生自主發展等問題之間的關系。具體對策主要有:正確認識學生負擔過重問題;制定完善的減負政策,減小政策代價;繼續擴大高校招生規模,提高高中入學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養;課程改革應積極穩妥地進行;建立現代教育評價體系;建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等。

『貳』 追求教育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教育是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基石,關系著每個孩子一生的幸福,也關系著家庭和社會的穩定和諧。胡錦濤總書記希望廣大教師淡泊名利、志存高遠,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我以為,這是做一個好教師、好校長最基本的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書育人是慢功,來不得急功近利、浮躁虛飾。潛心則靜,心靜則遠,靜下心、潛下心,才能堅守住理想,腳踏實地,有所作為。幾天前,我在報紙上看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起自己曾經兩次做過同樣的夢,夢見四年前研究的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穗粒有花生籽那麼大,他和他的助手在稻穗下乘涼。袁老已經81歲了,他稱自己是「80後」,打算在成為「90後」前,研究出畝產一千公斤的超級水稻。袁老這個夢讓我很感動,也很感慨。我在教育一線已經工作40多年,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一直有一個夢想或者說理想,那就是辦一所世界頂級的學校,一所讓世人仰慕嚮往的學校。它不僅吸引中國的孩子,而且能吸引世界各國的孩子到這里學習。這些孩子離開學校後,都能成長為各個領域的傑出人才。當他們回憶起自己的中學時代感覺是幸福的,快樂的,有獨特收獲的。幾十年來,特別是擔任人大附中校長後,我一直帶領著人大附中人在這條追求理想的路上奔跑。這條路走起來很不容易,要面對各種挑戰,承受各種壓力,如果沒有執著理想、追求卓越的精神,沒有無私奉獻、寬廣包容的情懷,沒有敢於創新的膽識和智慧,是沒法走下去的。近年來,人大附中辦學成果令人矚目,國內外聲譽日隆,作為校長,我很欣慰,同時也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我願藉此機會把自己干教育、當校長的一些感受和思考與各位同仁、專家分享。
一、卓越校長應該樹立「卓越」的志向和追求
卓越者,有超絕出眾的意思。入選「卓越校長」,是廣大網民、專家和媒體對我們的信任,但我們也應該保持清醒,「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我們國家數以萬計、數十萬計的中小學校長們當中,一定還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幹得更好,做得更出色的優秀校長沒被發現。作為當選者,我們怎樣才能不辜負群眾和社會的信任,無愧於「卓越」這兩個字呢?我以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高遠的目標和執著的追求。人們常說:有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就有許多好老師,有一批好學生。校長的理念和追求,決定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品質,會對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正因為如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導教育家辦學」,溫總理也幾次提出「需要大批有真知灼見的教育家來辦學」。如果我們這些校長,以及更多的優秀校長都能夠樹立成為教育家的理想志向,那將是造福社會、惠及子孫的幸事。
從教40多年,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愛是自然流溢的奉獻,尊重是教育的真諦,尊重是創造的源泉」。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有自己的秉賦特長,自由幸福地發展是他們成長的需要,學校如果對他們的興趣愛好給予尊重,為他們的個性發展搭建平台,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就不再是枯燥的、痛苦的,而是充實的、快樂的,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的身上往往能產生讓我們驚異的能量,真的能創造出奇跡。我做的很多事,或者說人大附中辦學取得的成功,根子都在這幾句話里。有了愛與尊重,校長就會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看到孩子們、員工們的發展需求;才會去努力創造適合每個學生、員工發展的教育,才能頂住壓力,無私奉獻,勇於創新,執著追求。

『叄』 中小學教育科研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是

區別於大學的科研,中學的科研工作一定是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的。作為學校科研負責人,我認為要使中學教科研具有生命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課題研究要源於教育教學中有待解決的問題
當把人放在首位時,研究就會被賦予充分的活力和強大的發展動力。我校科研提倡教師關注身邊發生的現象,以實踐為背景來選擇研究專題,改進教育實踐,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改革發展。
回想自己的課題研究之路,就是從做一線教師開始的。因為看到學生和教師的辛苦,開始思考如何運用科學方法進行教學,減輕負擔,於是主動研究英語的合作學習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後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自信心提升了,英語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從那時起,我就堅定了教育教學要走研究之路的信念。
我校根據生源狀況和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分別進行了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學習策略輔導,關注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實效性,根據學生的學習優勢進行教學設計,積極心理學對學生學習優勢的影響,教師反思日記的研究等相關課題研究。這些課題深受實驗教師的青睞,因為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滲透在日常教學中。在成果推廣中,大多數老師也感受到研究工作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於是,學校的科研氛圍也在不知不覺中就營造出來了。
2.課題研究要真正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做研究需要靜下心來,拿出貨真價實的東西,真正幫助教師解決問題。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通過培訓、做課,在不同的場合進行總結、研討、展示,運用多種渠道讓周圍的人了解課題對學生和教師心態變化的影響,以及學生的成績提高和教師的進步,讓周圍的人感受到課題研究幫助我們解決了一些困惑,使我們更科學、輕松地進行教育教學。在我們靜心研究的同時,配合區里科研周活動的開展,讓課題成果在校內得以推廣。
3.通過課題研究,培養教師的科研意識
在學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我發現有研究意識、願意思考的教師進步就快。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去培養教師的研究意識,啟發他們經常思考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在學校召開的不同會議中,經常要有課題組的教師發言,他們有計劃、有步驟的工作也會讓其他人了解科研在工作中的作用。特別是最後的效果,無論是班級管理、考試成績,還是獲獎人數,讓很多教師看到了研究的益處,對科研的抵觸和畏難情緒降低了很多。
教科研的目的之一是通過研究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提升教育質量。科研成就了教師的發展,發展推動了科研的深化。教師在不斷的總結中升華經驗,從「盲目的、自發的實踐者」到「反思的、自覺的實踐者」。當研究成為一種工作習慣時,教師會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體驗到更多的挑戰和樂趣。10多年來,一批批熱忠於科學研究的教師成為學校領導和教育教學業務骨幹。
4.讓研究成果體現在學生的發展上
在我校課題研究過程中,學生自信心增強了,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教師的研究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和身心的健康。
通過課題研究和推廣,我深刻體會到:中學教科研要有生命力,必須做到以科研促進教師成長,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在實踐中找准問題,深入研究,有效破解,並將科研成果應用於實踐,使其切實轉化為「教學生產力」,以此來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肆』 當代中國教育政策改革的熱點問題是什麼

熱點一 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問題
我國現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突出問題是不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具體體現在:高考導致中小學教育的唯「分數」現象,不利於人的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不利於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也不利於傑出人才脫穎而出;高考太重知識基礎,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高考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僵化,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因此,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勢在必行。
第一,必須堅持統一高考。高考是人才選拔質量、公平選拔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關乎著國家的長遠發展與社會的持續穩定。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一項基本制度,我們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看待我國的高考,堅持統一高考不動搖,絕不能盲目廢止或變動高考。
第二,改革高考管理體制,實行「教、考、錄」三者相對分離。為了理順高考與教育的關系,提高高考在選拔人才和造就人才方面的效能,有必要改革高考管理體制,明晰政府、高校、考試機構和中學等各自的責權關系,實現「教、考、錄」三者分離、各司其職,從而實現良性互動。
第三,高考改革要穩步推進。因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關繫到社會和教育的公平與公正,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要避免急風驟雨式的激進改革,否則會造成更多矛盾、更大混亂。此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還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充分考慮到考生、教師的適應性以及多部門的協調性,要避免否定式的改革方式,更不能是推倒重來。
熱點二 如何解決農村教師問題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主要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低,教師津貼補貼拖欠嚴重;農村中小學教師縣鎮超編和鄉村缺編(包括結構性短缺)現象並存,邊遠地區教師嚴重短缺且補充困難;農村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短缺與師范院校畢業生無法入編並存;農村中小學教師學歷、職稱有待提高;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流失現象突出,邊遠農村地區教師流失更為嚴重;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缺乏保障,教師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農村代課教師難度大、遺留問題多。
解決農村教師問題的目的在於建設一支以解決農村教育症結為出發點、以促進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隊伍。農村教師問題涉及政府、市場、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校與教師個體等諸要素的關系。農村教師問題的解決依賴政府、市場、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校和教師個體等要素的共同參與,並通過退出規則、吸入規則、價值規則和提高規則四個基本規則維持其運轉,達到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目標。
解決我國農村教師問題可以採取八大舉措:一是制定適合農村學校情況的教師編制標准、職稱名額。二是設立具有切實獎勵作用的農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三是中央、省級財政統籌農村教師工資。四是師范院校和地方政府雙管齊下,確保農村教師培養質量和入編上崗。五是建立政府教師培訓經費支付制度,建立教師培訓學分管理制度。六是改革農村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方法。七是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和縣域內交流制度。八是與代課教師簽訂勞動合同,妥善解決代課教師問題。
熱點三 如何發展職業教育問題
我國職業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一是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對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影響:我國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求學,求的是聖人之道,講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藝」都屬於雕蟲小技,這似乎是在教育領域之外的。這從深層心理上影響著人們對職業教育的看法。二是社會現實勞動分工中存在的勞動環境、工資待遇等問題的影響:職業教育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勞動者,而我國一線勞動者的就業穩定性差、勞動環境差、工資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職業教育有關管理與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辦學體制、招生政策等所導致的重職前教育輕在職培訓、中職與高職的脫節等問題使職業教育沒有吸引到有潛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職業教育本身存在種種問題所導致的質量不高的影響:我國職業教育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工學結合模式推行困難等問題導致一些職業教育質量不高,也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的七大政策建議:一是真正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二是切實提高技能崗位的經濟待遇與社會地位。三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四是提高質量,滿足學生與社會的需要。五是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等利益相關者對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六是改善職業教育的形象,讓全社會都了解職業教育。七是滿足各類人群尤其是處境不利人群對職業教育的需求。
熱點四 如何解決擇校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大中城市中擇校現象的逐漸顯現和擴大,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對擇校問題進行規范治理。在政策的總體思路上,概括來說經歷了一個從禁止擇校,到「堵」、「疏」結合,再到以均衡發展破解擇校問題的轉變過程。
最初,擇校及其收費問題被認為是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的表現,政策上要求學校不得搞「計劃外」招生,向學生收取高額費用。從1995年開始,政府強調對擇校生高收費問題進行綜合治理,並認識到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和「擇校生」問題,不單純是收費行為不規范的問題,進而提出繼續採取措施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逐步縮小學校間辦學水平上的差距,是解決「擇校生」問題的根本途徑。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公民個人依法開辦民辦學校,以滿足一些家長的擇校要求。然而,在隨後出台的政策中,既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不得招收「擇校生」和變相「擇校生」,又提出在一些大中城市經審批可允許少數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近期內招收「擇校生」,擇校費等收入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使用。政策本身的自相矛盾使得治理擇校的初衷無法實現,將社會上擇校需求向民辦學校引導的設想在現實中也嚴重走樣。21世紀初,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的呼聲日高。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貫徹了教育公平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精神,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效治理擇校難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以均衡發展化解擇校問題成為政府和社會的共識。
我們應當對義務教育階段公眾的擇校需求與公眾對現實中擇校的不滿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應當反思公眾究竟是反對擇校,還是反對目前失控、無序以及越來越遠離教育本義的擇校?二者不應混為一談。治理擇校的政策不應以消除擇校為目標。注重優質教育的生成而非單純擴充,提供可選擇的優質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擇其校,才是真正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熱點五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國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議的不斷引進,以及中國在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高校的沖擊,傳統的高校教學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挑戰,傳統的教學在異化和改變,行政化的問題和政績觀的影響使得高校教學更加關注表面現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視。對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會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清醒的認識,嚴重的偏向需要及時加以調整和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政策建議:一是應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樹立正確的高校質量觀,強調「以人為本」,增強教育服務的意識,最核心目標的確立要指向提高大學畢業生的水平和質量,既有學術學習的維度,又有社會適應性、創造力、社會服務能力和意識等。二是應關注專業設置、課程改革與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導向作用對教學質量提高的影響。三是調整對教師「雙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導向,使高校教師能用心教學,通過高質量的教學發揮重要的作用。四是要從思想轉變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設,使教學質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優化高校本科教學的質量評價,增加學生、教師、社會和行業的參與,使教學評價工作的服務性、專業性、系統性、參與性、互動性、診斷性、建設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證。六是鼓勵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學創新探索,加強相關成功案例的研究與推廣,特別應在提供經費、政策支持、培訓教師、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更新內容、探索教學方法、完善學籍管理、優化實習和就業指導、健全教學組織、改善評價、進行畢業生追蹤調查等方面給予導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學質量提高有更開闊的探索和發展空間。
熱點六 如何改革教師評價制度問題
我國教師評價制度大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確立而不規范到制度化,再從制度化到不斷完善的三個歷史階段。現階段,由於我國存在行政化與應試弊端,教師評價制度不利於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嚴重。高等教育階段教師學術腐敗現象頻出,改革現行教師評價制度十分必要。
在教師隊伍中推行績效評價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績效評價的價值取向不被業界人士接受。二是評價量化標准難以確定,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人的發展是不能夠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績效工資改革中,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難以解決。四是難以保證教師最低收入不低於公務員,並不斷提高。五是難以保證績效評價不以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為依據。六是績效評價不能減輕教師負擔,反倒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對於改善和根治教師職業倦怠無益。七是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對於自身評價制度的設計以及是否應該實施績效評價往往沒有發言權,利益訴求沒有表達的途徑。這些均不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我國推行教師績效評價,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已成定勢。如何使這一評價制度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服務於教師隊伍建設,服務於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改革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我國實施績效工資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首先,要有可為廣大一線教師接受並認同的標准。這一標準的產生和實施都要有能夠真正代表教師利益的群體組織監督和參與。在教師績效評價制度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主體不能缺位。第二,要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性,保障教師評價的主體地位。因此,要發展並培養教師行會,賦予其一定的政策空間,使得教師這一教育評價中現實的弱勢群體有自己利益訴求的代表。第三,對教師進行績效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而不僅僅是教育系統中的權力部門。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教師工資起點,保證客觀,不設上限,這些是對教師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必要條件。
熱點七 如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問題
我國的教育投入一直嚴重不足,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佔GDP的比重較低。這是制約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公用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收入多頭管理,支出重經濟輕民生;教育財政責任過多下放到基層政府,中央和省級政府負擔過低。
建立政府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的理念和思路是:一是保障教育投入須有法可依。為保障教育投入的穩定來源和增長,還需要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法律法規,使法律責任具體化、規范化,增強可操作性。教育投入有法可依的另一方面是要有標准可依。如制定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標准要遵循保障基本支出的原則、承認地區差別的原則、通用和簡便的原則。二是政府行為必須到位。要合理確定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責任。根據現行財政體制,按照各級政府財力水平的具體情況,從建立公共財政的基本要求出發,合理劃分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責任。政府履行自身責任,行為必須到位。三是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應依法加強和改善對同級政府教育投入情況的監督。既要對預算進行監督,又要對預算執行過程和決算進行監督。要在明晰教育法律責任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細化教育行政處罰辦法,增強可操作性,加大處罰力度。可以考慮通過建立教育法庭等,保證司法尊嚴,維護教育權益。
熱點八 如何破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前者主要是:自我認識不足;知識結構單一,實際能力欠缺,人文精神缺失;就業觀不科學,就業心理脆弱;創業意願和意志薄弱,創業准備不足。後者主要包括: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和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促進就業的社會政策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高校的教育體制不完善和教育體系不合理,存在著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方面;大學生缺乏系統的就業教育。
大學生就業教育的主要問題:部分高等學校對就業指導教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就業教育的課程內容體系不完善;就業教育的相關理論研究不夠深入;就業教育方法手段比較單調;就業教育的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有待提高;就業指導教育的個性化指導不夠;就業指導教育的社會化程度不夠;就業指導教育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就業指導觀念存在誤區;創業教育發展嚴重滯後。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就業教育對策與措施建議的指導思想,要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探討建立大學生就業的長效機制。具體建議有:政府積極引導,加強宏觀調控;大膽創新,轉變教育思想,完善高校教育體制,培養滿足市場需要的人才;完善就業教育;加強宣傳,促進用人單位樹立良好的用人觀;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增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優化市場結構,協調其與政府、高校的信息溝通;完善創業教育,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熱點九 如何發展學前教育問題
目前,我國兒童接受學前教育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率遠低於經濟發達地區與城鎮地區。當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主要問題有: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率低,中西部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迄今沒有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農村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欠缺,普惠性優質資源少;政府對於農村學前教育的責權不清,管理不力;農村學前教育、教學「小學化」傾向嚴重;農村學前教師隊伍素質低且穩定性差;農村幼兒園保教質量的評估監控力度不夠。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與農村經濟發展弱勢拉大了城鄉教育差距;精神貧困與家長教育消費理念欠缺;政府責任未落實,規劃、督導等制度性偏差等。
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議對策:第一,把學前教育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統籌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探索建立「縣鄉結合,以縣為主」的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發展和管理學前教育的具體責任。健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建立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第二,完善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分擔學前教育和托幼服務成本的機制,建立補償救助制度。合理調整布局,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實施鄉(鎮)中心幼兒園標准化建設工程。第三,加強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制訂幼兒教師的資格標准和工資標准,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第四,深化學前教育改革,推進素質啟蒙教育,提高農村學前教育質量。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加強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督導評估。加快學前教育立法進程,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發展與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熱點十 如何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問題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主要有:課業負擔、活動負擔、心理負擔、身心負擔、多重負擔等。形成這些負擔的根本症結在於體制障礙,即由巨大的就業壓力造成的一種不良的社會、學校、家庭聯動競爭與博弈機制的存在,這種競爭與博弈機制就是人才選拔與考試制度,它成為一隻「看不見的手」,控制著學校教育的走向,引發惡性競爭。教育系統內的學業負擔只是這種不良機制的產物,其發生的機理是競爭與博弈過度;其根本動因是人們想通過競爭與博弈獲得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實現向社會上層的流動,而人才選拔與考試制度是實現社會分層的「過濾器」,只要社會分層存在,這種「過濾器」就有存在的可能。這正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高考制度不斷改革而依然無法改變現狀的根本症結所在。
減負是一個復雜的教育、社會問題,不是單一的教育系統可以解決的問題,它需要對社會、學校和家庭進行綜合治理。人力資本競爭與博弈、用人制度缺陷、社會評價誤導是產生學業負擔過重的社會歷史根源;傳統人才觀、功利主義教育價值取向是產生學業負擔過重的思想基礎;教育質量低是產生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教育內部原因。
真正實現減負,要認真研究並處理好減負與就業、減負與升學、減負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負與擇校、減負與學生自主發展等問題之間的關系。具體對策主要有:正確認識學生負擔過重問題;制定完善的減負政策,減小政策代價;繼續擴大高校招生規模,提高高中入學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養;課程改革應積極穩妥地進行;建立現代教育評價體系;建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等。

『伍』 改革開放對教育有變化

我出生於1977年,正是那一年我們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整個國家也開始有了新的活力。匆匆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忍不住回顧這些年來教育界的發展變化,真是感慨良多。

我上小學時,學校進行衛生掃除,我們這些離家近的同學還得跑回家拿工具。上初中時,教室還是平房,學校正在建教學樓,成為畢業班時搬上新樓高興的不得了。如今的校園,教學樓、實驗樓寬敞整潔,計算機、多媒體各項設施一應俱全,還有漂亮的塑膠操場,花園一樣的環境。回想上初中時,英語教師缺乏,稍微懂點英語的就改行教英語,我們的英語說的像拼音。現如今師范畢業的大學生到處都是,師資力量雄厚,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如此巨大的變化,緣自於國家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是改革開放對教育的直接影響。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同時中國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發展。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素質教育是我國30年來教育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體現,素質教育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國民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1997年我參加工作,目睹了教育戰線的發展變化,受到了極大的激勵和鼓舞。新課改標志著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轉變。這種轉變蘊涵了更多的溫情,更加凸顯了「以人為本」。新課改確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學習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張揚。孩子們在上課時,有了更多的參與性、互動性,老師授課內容更講究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熱望。老教師一再告誡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能像他們以往的樣子對待教學工作,要更細心、更用心,發展自己的事業。要多採用啟發式教學,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參加政治業務學習時,學校領導一再強調,要我們注重自身的學習與提高,提升各方面能力。

工作十多年來,一直感到很大的壓力,雖不間斷的研究調整教法,但總感到有新的挑戰,從來不曾感到輕松。這或許是新形勢下的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教師不能只憑借一點專業知識穩坐釣魚台,也不能只靠滿腔熱情沖鋒陷陣。教師要動腦筋研究課本,研究學生,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潛能,教會學生學習。教師要放低身段,與學生平等相處,做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共同發展。希望培養的學生真正成為國家建設急需的人才,而不是只會死讀書的無用之人。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又好又快發展,祝願教育界更加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陸』 大家對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有什麼看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一定進展,教育水平顯著 提高,但是仍然暴露出一些缺陷和問題,面臨改革考驗。例如,教育水平整體提高的同時,城鄉差異,地區差異日益突顯。因此如何改革完善我國基礎教育體制,成為我國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從我國中小學教育現狀來看,目前,我國的小學教育 基本還停留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片面注重教材學習,呆板生硬,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准,優異的成績成為眾多小學生唯一的奮斗目標。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在計劃經濟時代和特殊的歷史時期,發揮過重要作用,符合教學要求,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
然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猛烈沖擊,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弊端暴露出來。例如,片面強調結論的權威性和唯一性,忽視過程的合法性、合理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通過對我國中小學教育現狀分析,中國教育學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
數據顯示,國內一家大型的培訓機構已覆蓋37個城市,線下學生接近400萬人,線上注冊用戶累計超過3500萬人。在課外培訓市場繁榮的同時,也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僅以深圳市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深圳的課外培訓機構有2000多家,但教育行政部門批准設立的教育培訓機構只有461家,多數培訓機構屬於無證經營。
不少專家認為,教育培訓機構往往以高強度培訓、大量做題、提前教育、全民奧數等模式,培訓學生的應試能力和考試技巧,從而提高考試成績,以此獲得家長的認可。
從我國中小學教育現狀來看,目前,我國普通中小學是按人口密度和所跨地區半徑設置學校網點的,方便學生就近入學,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經濟的一面。城鎮中小學布局是按原有的人口密度和地區劃分設置的,由於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缺乏對城市發展的遠景規劃而使學校分布日益呈現出不合理趨勢。
而在農村,小學一村一校,初中一鄉一校,導致學校數量過多而規模過小,師資力量差,班額嚴重不足,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據調查,貧困地區尤其是山區,地域面積大,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中小學規模小且分散。
不少山區村莊的小學幾個年級只有十幾個學生,有的小學甚至只有四五個學生在一個教室里復式教學,一個教師承擔所有課程的教學,加上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校舍簡陋,很難提高學生成績。

『柒』 中國教育改革的意義有多大

1.辦學體制多元化問題。這一問題屬於曲折前進型的問題,民辦學校、改制學校、獨立學院這幾個關鍵詞反映了辦學體制改革的主要特點。總體來看,辦學體制改革從最初突破禁忌,允許民辦學校的創辦,到明確提出改變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體制,辦學體制多元化的主導思想是明確的。但具體實施層面上,卻存在著搖擺現象。民辦教育無法獲得與公辦教育同等待遇的問題仍然是束縛辦學體制改革的根本問題。
2.政府辦教育的職責問題。政府辦教育的職責在體制改革之初一度被弱化,其原因一方面是對教育的公益性與市場經濟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政府的財力無法支撐教育的快速發展。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財政投入佔全部教育經費的比例還不到60%。進入新世紀.這種情況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財政投入支持教育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尤其在農村教育中.財政投入已經占農村教育經費的80%多。不過.在政府到底應該如何管理教育方面進展不大。1993年提出的「政府要轉變職能,由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運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宏觀管理」,這方面的改革進展不大。
3.教育領域中央與地方關系問題。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適應財政體制改革的要求,將舉辦基礎教育的責任歸於地方。2005年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依據分稅制改革後的財權與事權狀況,實行分項目、按比例分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中央開始在農村義務教育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舉辦義務教育方面的責任主要由地方承擔轉變到中央與地方共同承擔。這樣的調整,教育領域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中央與地方在教育責任上的分擔主要還是以財權的分配為基礎。目前,盡管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了分項目、按比例的分擔方式,但是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以至更為深入的各級政府的關系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4.多元化籌資體制問題。從l985年開始初步提出多元化的籌資體制,應該說多元化籌資體制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支撐。但是,由於最初提出多元化籌資體制的時期,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建立,許多制度也不規范,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多元化籌資體制實際上面臨著許多政策上的障礙,需要在比較完善的市場體制下重新梳理相關政策,使多渠道籌資建立在更為堅實的基礎之上。
回顧30年的教育體制改革,既有成功的推進.也不乏無疾而終的嘗試;既有對市場機制的熱切追求,也有加強政府職責的艱苦努力。當前,理論界仍然有許多關於教育中市場與政府關系的論述.試圖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進教育體制改革。進一步的教育體制改革,最為關鍵的是要關注教育體制改革的實現機制。要充分認識到參與教育改革的利益相關者,都是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要想成功實現教育體制改革,就必須為改革的參與者提供足夠的激勵.必須充分考慮到改革目標實現的約束條件。回顧以往的教育體制改革,往往是對應該如何做的理想探討比較多,而對實現這些理想的約束條件研究比較少。結果就出現了非常有意義的理想目標無法落實的問題。究其原因,就在於現實的約束條件使各個方面都從自身利益進行考慮、進行選擇,最後共同造成了與理想目標相違的結果。因此,教育體制進一步改革,不僅要有價值追求,還要更多地關注實現價值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條件。

『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文化教育上的的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的改革發展可劃為四個時期:1977~1984年,撥亂反正,恢復整頓的階段;1985~1989年,全面開展教育體制改革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教育發展的經濟主義時期;2003年至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教育公平的時期。由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在教育領域未深入進行,教育的重建系回到20世紀50年代的計劃體制。20世紀80年代以體制改革為核心的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就。20世紀90年代之後,教育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於體制改革停滯,出現官本位、行政化價值的回潮,教育走上被稱為「教育產業化」的軌道。面向未來的中國教育,需要繼續解放思想,促進改革開放,推進以體制改革為中心的教育改革。
以1904年癸卯學制頒布,1905年廢除科舉為起點,中國現代教育的發展已逾百年。以1977年結束「文化大革命」災難、重新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制度為起點,中國當代教育的發展、改革已經30年。積30年來的發展和改革,我國教育獲得巨大的發展。教育正在成為中國現代化事業強勁的動力和資源。與此同時,教育面臨巨大的危機和挑戰。更新和改革教育,成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需要突破的重要瓶頸。
中國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文明、民主、富強的現代化目標,有賴於先進的、可以興國的教育。面向21世紀,中國需要新的教育哲學和教育理想、需要新的發展戰略和目標模式,需要推進以體制改革為中心的教育改革,實現中國的教育現代化。
第一節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進程
30年中國教育的發展階段,與政治史同步,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1977年~1985年,撥亂反正,恢復整頓的階段;1985~1989年,全面開展教育體制改革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2003年,教育發展的經濟主義時期;2003年至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教育公平,探索麵向未來的新的教育的時期。
一、第一階段:撥亂反正,確立教育現代化的任務(1977~1985年)
1976年之後,國家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的發展路線。1977年復出後的鄧小平自告奮勇主管科技和教育,直接推動了教育領域的「撥亂反正」。當時最重要的撥亂反正,一是1977年11月《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正式否定了「四人幫」炮製的否定知識分子和十七年教育路線的「兩個估計」;二是恢復已經中斷了十年的高等學校統一考試招生制度,在全社會重新樹立了尊重知識、重視教育的風氣。
鄧小平成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也是這一時期教育方針和教育改革方向的奠定者。1977年5月,他關於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著名講話,在很大程度上確立了新時期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基本價值:
「現在看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學技術和教育整整落後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須同時抓教育。從小學抓起,一直到中學、大學。我希望從現在開始做起,五年小見成效,十年中見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見成效。辦教育要兩條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辦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要經過嚴格考試,把最優秀的人集中在重點中學和重點大學。」
1980年5月,鄧小平為《中國少年報》和《輔導員》雜志題詞,第一次提出了「四有」的培養目標,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這一表述後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1983年的中共十二大政治報告中,改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守紀律。」到1985年,正式改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鄧小平特別強調「這四條裡面,理想和紀律特別重要。」培養「四有人才」成為20世紀80年代重要的教育口號。
鄧小平制定的另一個著名的教育指導方針是「三個面向」。1983年,他為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正式提出了教育現代化的任務。「四有」和「三個面向」構成了改革開放時期教育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當重視對青年學生的政治教育和控制時,強調「四有」;重視改革教育、造就優秀人才時,強調「三個面向」。在某種程度上,它反映了新時期仍然存在的教育的政治標准與業務標準的內在沖突。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教育恢復、整頓的主要內容包括:
1977年11月,恢復全國統一高校招生考試。
1977年11月,中央批示決定從大、中、小學校撤出工宣隊。
1978年,在中小學撤銷紅衛兵、紅小兵組織,恢復中國少年先鋒隊。
1978年,恢復大規模派遣留學生,並首次向美國派送留學生。
1978年,恢復職稱制度。
1977~1978年,恢復「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撤銷的西南政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農業大學等一批大學,至1978年底,恢復和增設169所普通高等學校。
1978年2月,恢復「文化大革命」前確定的60所重點高等學校,並新增28所。
1979年初,由鄧小平提名,20世紀60年代的高教部部長、原清華大學校長、黨委書記蔣南翔重新出任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
1980年,教育部先後頒發了在20世紀60年代三個條例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和《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即「高教六十條」、「中教四十條」,「小教三十條」,整頓和恢復教學秩序。
1980年12月,中小學學制由「文化大革命」中的10年恢復為12年,並在中小學重新建立重點學校制度。
1980年,第五屆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從1981年1月1日起實施。《條例》規定我國的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級。
1981年開始允許自費出國留學,由此掀起的留學生高潮澎湃至今。隨著恢復高考制度、恢復重點學校制度、重新頒發20世紀60年代初制定的學校管理條例等,教育的恢復和重建基本上是重新回到20世紀50年代。
二、第二階段:全面開展教育體制改革(1985~1989年)
1985年5月頒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是新時期教育的真正起點。當時,中央相繼頒布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3個決定,形成了20世紀80年代以體制改革為主的強勁旋律,極大地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治路線相一致的新的教育方針:「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顯然,它是對1958年提出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方針的否定和替代。強調教育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功能,教育從為政治服務轉而為經濟建設服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進步。
《決定》指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雖然教育事業得到了恢復,開始走上蓬勃發展的道路,「但是,輕視教育、輕視知識、輕視人才的錯誤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左』的思想影響還沒有完全克服,教育工作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扭轉。」《決定》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從教育體制入手,有系統地進行改革。改革管理體制,在加強宏觀管理的同時,堅決實行簡政放權,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調整教育結構,相應地改革勞動人事制度。還有改革同社會主義現代化不相適應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
《決定》確定的比較重要的教育改革內容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將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和管理許可權下放給地方。1986年通過《義務教育法》,從貫徹實施的情況看,將基礎教育的管理權下放給地方,建立起省、縣、鄉分級管理,財政以鄉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對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由於管理權下放的重心過低,中央和省級財政承擔的責任太少,在實施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一些嚴重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調整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目標得到了較好的實現。到1990年,全國高中階段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致達到了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改革高校招生和畢業分配製度,學校逐步實行校長負責制。1988年4月,國家教委下發《關於高等學校逐步實行校長負責制意見》,積極推進這一制度的實施。至1989年初,已有100多所高等學校實行了校長負責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撤消教育部,成立國家教育委員會。根據《決定》,1985年教育部改為國家教育委員會,成為國務院的一個綜合部門,工作范圍和行政權力有所擴大,在學校教育以外,統籌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真正面向全國教育領域,統管全局。但1995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重新改為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教育經費上做出「兩個增長」的決定,即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並決定地方政府可徵收教育費附加,為義務教育增加了一項資金來源。
1989年發生的政治風波,中斷了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教育發展低迷緩慢,重新陷入高度政治化的旋渦,100餘所試行校長負責制的高等學校陸續恢復了原有體制。
90年代初,採取對大學生實行軍訓、減少高校招生、調整留學生派遣方針、開展反和平演變教育等收縮政策。北京大學、復旦大學1990級新生到軍隊院校軍訓一年。1989年,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比上年減少10.8%,本專科招生減少19.4%。,文科研究生不從應屆生中招收,工、農、醫科研究生從應屆生中招收的比例不超過40%。從1989年至1991年,研究生和本專科招生數連續三年低於1988年。
雖然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之後,中國重新啟動了改革開放的進程;但在教育領域,體制改革一直處於停滯的狀態。此後,1993年由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也提出了一些體制改革的目標,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體而言,缺乏實質性的進展。可以說,1985年《決定》對教育的基本評價,今天仍然適用。《決定》所提出的以體制改革為中心的改革任務和目標,是我們今天需要繼續完成的。
三、第三階段:「教育產業化」和「教育大躍進」(1990~2003年)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教育發展,有兩個主要的特徵,一是「發展大於改革」,追求教育發展的規模、數量、速度,呈現「跨越式發展」。二是90年代中期之後,教育逐漸走上了一條被輿論稱為「教育產業化」的特殊發展路徑。在發展主義、經濟主義的發展背景下,教育以擴大規模、總量增長和提高宏觀效率為主要追求。由於教育經費嚴重不足,政府熱衷於利用市場機制擴大資源、學校通過教育活動營利創收。它被視為一種 「財政視角的教育改革」,或者說是一種「經濟主義路線」的教育改革。
1992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明確將教育定義為第三產業,教育由「上層建築」被重新定義為「社會生產力」的一部分,納入了國民經濟的分析框架,教育產業和產業化的話語浮出水面。1999年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將民辦學校由此前的「補充」地位提高為「和公辦學校共同發展」;擴大高中和高等教育規模,以教育消費拉動經濟內需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思想進入了政策層面。2001年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確定可以對薄弱學校和新建的學校等公辦學校實行民辦學校機制的改革試驗,成為日後公辦學校實行「民營機制」的「轉制學校」的理論依據。2002年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的決定》,鼓勵農村學校「大膽破除束縛農村教育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障礙,在農村辦學體制、運行機制、教育結構和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由此再農村出現一些引發巨大爭議的「盤活國有教育資產」、出賣公辦學校的「改革」。2003年底《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出台,進一步確定了發展民辦教育和教育產業的合法性。可見,「教育產業化」合理化、制度化的過程,是通過確立民辦教育的合法性,繼而確立公辦學校轉為民辦經營的合法性,從而賦予學校獲取教育經營利潤的制度合法性。
這一時期主要的教育政策包括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多渠道集資辦學、「人民教育人民辦」;高等學校進行合並和院校調整、高等學校大規模擴招和實行收費制度;實施「985工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中小學改革學校產權制度,實行「民營機制」、「名校辦民校」和高收費,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大學大規模借貸建設「大學城」,等等。在舉國經商的氣氛中,20世紀90年代高校掀起大辦校辦企業的熱潮,以1994年北京大學推倒南牆、破牆開店為標志。
在政府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教育產業化」的路線的確有效地擴大了教育規模,增加了教育機會;與此同時,出現了日益嚴重的各種亂收費、高收費等損害教育品質和民生的混亂現象,使教育成為嚴重的問題領域。
四、第四階段: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教育公共政策的轉變(2003年以來)
隨著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任務的提出,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思路開始受到置疑。從2003年下半年起,教育部開始高調批評「產業化」思路,圍繞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問題,對農村教育、義務教育、教育公平的關注逐漸取代了此前以數量、規模、速度為主的追求,促進教育公平逐漸成為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價值。
2006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方針。宏觀政策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免費的政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頓改制學校的政策,以及控制高等教育發展規模,重在提高質量的政策。
2005年5月,教育部發出《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正視和著手解決擇校熱、「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有效遏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校際之間教育差距擴大的勢頭,要採取有效措施遏制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之風。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免試就近入學,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重點學校。具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公辦學校不得改為民辦或以改制為名實行高收費,等等。
2005年12月30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關於做好清理整頓改制學校收費准備工作的通知》,全面叫停各地審批新的改制學校,對大規模改變公辦學校的公益性、以教育牟利的「改制學校」、「名校辦民校」進行清理整頓。
2006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修改的《義務教育法》,確立了各級政府分擔義務教育經費的機制,以及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方針。對「應試教育」和「教育產業化」政策的清理進入了法制軌道。
2007年5月,國務院發布文件,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職業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貧困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這是繼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之後,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舉措。
從2007年秋季起,在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以吸引、鼓勵更多優秀學生從事教師工作。
從2006年起,控制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高校招生數量的增長率控制為5%,將高等教育納入內涵發展、提高質量的軌道。
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教育投入,「優先發展和投資教育」正在成為現實,教育公共政策的轉變和調整不斷深入。

閱讀全文

與以改革造就更多中小學教育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