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龍川縣老隆中學的老隆中學校長
張建平,男,廣東龍川車田人,中共黨員,1981年畢業於廣東老隆師范學校,1985年畢業於惠州學院數學系,2011年結業於華南師范大學廣東高中校長高級研修班,數學中學高級職稱。1981年參加工作至今,他先後任楓樹壩百壽小學教導主任,楓樹壩中學副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老隆二中校長,龍川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龍川縣老隆中學校長等職。張建平同志曾多次參加省市有關部門組織的中學校長培訓,例如1995年1月8日至1996年1月8日,參加廣東省中學校長崗位培訓班學習;2001年11月5日至9日,參加河源市初級中學校長培訓班學習;2010年3月14日至2010年4月9日,參加廣東省中學校長提高培訓;2010年10月8日—2011年12月18日,參加廣東省高中校長高級研修。對每次校長培訓,他都能圓滿完成任務。尤其在廣東省高中校長高級研修結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評為「優秀學員」。張建平同志在長期的領導工作中,建樹頗豐:1981年7月至1985年7月,在負責楓樹壩百壽小學工作期間,他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使全鎮升中考成績倒數第二的百壽小學一躍成為全鎮升中考成績第一名的品牌小學;1985年8月至2003年1月,在楓樹壩中學任職期間,他狠抓校風、學風建設,使楓樹壩中學升中考成績穩居全縣前茅;2003年2月至2007年8月,在老隆二中工作期間,他奮發進取、強化管理,硬是將校風爛、成績差的二中一舉扭轉成為全縣優秀初級中學;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在任龍川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期間,他經常深入縣內中小學教學一線,全力指導教師教學,為龍川教育教學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2008年,他調任老隆中學校長後,以和諧為理念,以質量為生命,以創新求發展,向管理要效益,扎實推進學校發展建設。2008至2012年,在張校長的領導下,老隆中學先後被上級授予「河源市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和「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的中高考成績也穩居縣同類學校前列。老隆中學在他的帶領下,已初步建成為環境優美、校風良好、學風濃郁、成績突出、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好學校。由於教育工作成績突出,張建平同志獲得了許多榮譽稱號,例如1998年9月10日,他被河源市教育局評為「河源市先進教育工作者」;2002年9月5日,他被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基金會等評為廣東省2002年「南粵優秀山區教師」;2005年9月,他被中共龍川縣委縣政府評為2004—2005學年度先進教育工作者。張校長在學校管理和教育工作方面取得重大成績的同時,在教改教研等方面也頗有建樹:在教改實踐方面,1996年,他在廣東省教育廳教學研究室、廣東省中學數學教學研究會組織的廣東省初中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評比活動中榮獲三等獎;1996年11月15日,他在龍川縣教育局組織的96年全縣初中中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中榮獲數學科一等獎。在課題研究方面,2008年5月,他的《<弟子規>教育與學校德育改進的行動研究》縣級課題圓滿完成,且被龍川縣教育局評為2008年龍川縣教改教研比賽教學管理組一等獎;2011年5月,他的《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老隆中學課程建設》縣級課題圓滿完成,且被龍川縣教育局評為2011年龍川縣教改教研比賽教學管理組一等獎。在論文成果方面,2009年5月,他的論文《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談如何在學校管理中實施隱性德育》在第七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徵文中榮獲三等獎;2011年12月,他的論文《<弟子規>對中學生學習觀的影響》獲得2010—2011年度廣東省高中校長高級研修論文優秀論文獎;2011年12月,他的論文《有感於中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運用》發表於《南方教師》(省級論文載體,第11、12期合刊)。
2. 廣東龍川一中1954年畢業校友鄧都
你好:
嶅山巍巍,東江悠悠。如今,大江南北,川中桃李競吐芬芳,五洲四海,川中學子各領風騷
龍川一中新校區經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深圳分院規劃設計,建築面積80150平方米,建築群包括教學樓(四幢,13500平方米)、辦公綜合樓(4000平方米)、實驗綜合樓(二幢,8000平方米)、多功能會議室(750平方米)、藝術館(4500平方米)、體育館(含游泳池服務建築,5400平方米)、青少年活動中心(3500平方米)、學生宿舍(六幢,20000平方米)、食堂(二幢,4000平方米)、教師宿舍(6000平方米)等。
龍川縣第一中學,前稱龍川縣立中學(簡稱「川中」),創辦於1913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優良傳統的中學。龍川縣第一中學現分為高中部和初中部,初中部位於龍川老隆鎮東風路,是川中的老校區,2004年秋遷往位於東江河畔的新城區水貝村新校區,開設高中部,老校區開始重新招收初中生(2000年停招初中)。
為確保教育優先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為解決龍川一中創建省級乃至國家級示範高中存在的瓶頸問題,2005年2月,中共龍川縣委九屆十次全會作出決定,在新城區徵用一塊地理位置優越、面積近20萬平方米的土地,用於創辦龍川一中新校區。新校區位於新城區水貝村,東江河畔,佔地總面積195685平方米,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新校區布局合理,功能分區明確,預算總造約8000萬。目前,縣委縣已投入建設資金2500萬。
學校歷史
1913年9月,在廢科舉、舉辦新學的浪潮中,「龍川縣立中學」正式成立。由督學局長張貞一(化如)任校長,以縣府所在地佗城西門山舊考棚、守府署和城隍廟為校舍,按照新學制開設課程,學制四年,並於1914年呈報省教育司立案,是廣東省最早立案的中學之一。
開辦不久,縣城土豪劣紳與縣知事周德鰲勾結,以所謂「消滅神權,男女同校,有傷風化」等罪名向省署龍濟光控告,逼走張化如校長。1915年10月,又以學校佔用城隍廟有辱神靈為借口,煽動神棍流氓到學校滋事,毆打師生,致使學校被迫停課。全校師生持續抗爭一年之久,終於迫使龍川縣公署懲辦了暴徒,學校隨即復課,並由張鎮江先生繼任校長。
1925年1月,龍川縣立師范學校和龍川縣第一高等小學並入本校,設高中師范科並附設高小部和女子小學。1926年,當時龍川縣長陳逸川,吸食鴉片,魚肉百姓,侵吞校款,縣人恨之入骨。一中師生自編自演《煙長末日》話劇,揭露陳的罪行,陳惱羞成怒,翌日即派軍警逮捕了校長張鎮江及師生多人,通緝教務長黃麟書等人,並查封了學校。後來師生派出代表聯合留省學生鄧鴻芹、黃振漢、張道隆等多人到廣州國民教育廳請願。經過艱苦鬥爭,陳逸川被撤職,被捕師生獲釋,學校復課。
1929年9月,學校更名為「龍川縣立第一中學」(仍稱「川中」),張道隆先生接任校長。1930年10月,高中師范科停止招生,開始招收高中普通班,學制改為三三制。這樣,龍川一中便成為東江上游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的完全中學。鄰近各縣,甚至江西省的尋鄔,定南等縣也有許多學子慕名前來,在校生達五百多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一中學生出於愛國義憤,曾罷課三星期,並組織宣傳隊到縣內各圩鎮進行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還募捐了銀二千八百餘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五州」反帝運動浪潮席捲全國,我校師生曾舉行罷課,組織宣傳隊下鄉宣傳,組織仇貨檢查隊,檢查東江來入船隻;在佗城、老隆、鶴市等重要圩鎮的搜查銷毀日貨。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地下黨組織在老隆開設了青年書,舉辦自我教育訓練班,一中學生紛紛組織讀書會,學習馬列主義著作,積極抗入抗日宣傳活動,由校長張克明擔任主編出版《龍川日報》,對廣大青年影響很大,一批進步學生和部分畢業離校的校友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學生積極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並於1941年建立一中特別黨支部,由學生會常務幹事劉波(斐成)任書記。在黨員校友的領導下,學生會發動和組織進步師生出版《川中學生》,開展抗日文藝活動,揭露抨擊國民黨頑固派製造分裂,破壞抗戰的行徑。1939年日本侵佔廣州,敵機轟炸佗城大江橋和老隆師范,為免遭敵機轟炸,全校師生由佗城遷到車田借可能小學校址上課。1940年9月和次年6月,高中部、初中部先後遷回佗城原址上課。並於1941年在城北老學堂背增建四座校舍,將全校九百多師生集中城北校舍上課。不少由廣州等地疏散來龍川的學子均在一中就讀。1942年「粵北事件」後,黨組織生活暫停,是年2月學生會常務幹事劉波和校友張克明、葉觀渭,遭到國民黨縣黨部逮捕。入獄後他們不屈不撓,堅持斗爭,經過一中師生及社會人士的營救,國民黨當局不得不宣布無罪釋放他們。一中進步學生一直進行著「反內戰、要民主」的斗爭。大批在學或畢業學生積極參加游擊隊,為人民解放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19
3. 河源老隆:誰知道老隆師范以前的發展歷史,它又是怎樣一步步升級為現在的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的呢
你是河職院的?那過老隆師范館看下嘛,應該有介紹
4. 河源衛生學校
河源市衛生學校創辦於1943年,是一所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中等衛生職業學校。2005年,學校舉校遷入河源職業技術學院老校區(即原廣東老隆師范學校)辦學,於2006年通過「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評估,2008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5.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
簡介: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學校背靠梧桐山,面向東江河,緊依東環路,風光旖旎,交通便利。學校佔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26.3萬平方米,校園內教學大樓、老隆師范紀念樓、學生公寓、師生飯堂、圖書館、實訓中心、學術交流中心、體育館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薈萃湖、賢能廣場、蕭殷廣場、銘德榕、桃李園、雙馨園、書香園等人文景點蘊寓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校成為莘莘學子求學修身、磨煉技能的理想場所。 學校2001年由原廣東老隆師范學校升格成立,2004年整體搬遷至河源市區辦學,2007年底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成為全省15所中高職對口自主招生的職業院校之一,2011年成為全省三二分段招生試點院校之一,2012年被確定為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培育建設立項單位,2013年正式成為第二批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有全日制大專在校生12085人,教職工722人,其中專任教師537人,副高以上職稱118人,雙師素質教師485人。學校下設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人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等7個教學院部;設有應用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旅遊管理、服裝設計、文秘、英語教育、音樂表演等40個專業;建有12個校內實習基地(180個實訓室或車間),校外實習基地400個;現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960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02.82萬冊。 學校按照「乘實踐之舟、載知識黃金、揚素質風帆、抵能力彼岸」的教育教學改革思路,創新「教學工廠(場)」校企雙軌並行人才培養模式,主動加強與河源當地大中型企業的合作,共同推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將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緊密結合,突出教學的「行動導向、項目載體、能力本位、做學一體」,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同時,學校強調人文素質教育,積極構建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於一體的「文化育人」體系,突出大學生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同步發展,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經過長期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取得優異成績,擁有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公共實訓中心)6個,省級實訓基地6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1個;擁有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提升服務社會能力項目專業2個,省級示範性專業2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建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6門省級精品開放課程,5門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學生在省級以上各類大賽中獲獎達1900餘人次,獲國家級獎項160項,省級獎項412項,獲獎數量和質量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學校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日益增強,科研成果數量質量穩步提升。近三年獲市級以上教科研項目立項90多項,項目經費到款350多萬元;獲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0多項,其中2014年獲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專利申請52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學校秉承「服務地方」辦學理念,實施科技特派員機制,面向河源市「五縣三區」各類企業開展科技服務和培訓,為企業和社會承擔維修電工、數控銑床操作工等47個工種的初、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為企業培訓員工數6萬多人天。近三年,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項目150多項,科技服務進賬500多萬元。 學校近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9%以上,穩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率達到92%。由於畢業生廣受社會歡迎,學校招生形勢喜人。目前,學校面向全國9省招生,新生報到率連續三年達86%以上。 學校穩步推進對我市7所中職學校以及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高職院校的對口幫扶工作,深化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的友好合作關系。選派2名教師赴國外進行為期1年以上的訪問學習,與台灣11所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與美國的康涅狄格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加拿大溫莎大學、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卧龍崗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探索開展「3+1」、「2+2」模式的聯合人才培養,學校的國際化水平逐步提升。
注冊資本:7958萬人民幣
6. 周偉萬的人物簡歷
1975.08-1978.09 河源市和平縣下車石含鄉上片學校民辦教師;
1978.09-1980.08 廣東老隆師范學校讀書;
1980.08-1983.08 河源市和平縣下車中學教師;
1983.08-1986.08 河源市和平縣紀委辦事員、正股級紀檢員;
1986.08-1988.01 河源市和平縣打擊經濟犯罪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副科級);
1988.01-1988.05 河源市和平縣監察局副局長;
1988.05-1991.03 河源市監察局監察科副科長、科長;
1991.03-1991.06 河源市監察局副局長;
1991.06-1993.04 掛任河源市龍川縣委常委;
1993.04-1997.02 河源市龍川縣委常委兼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
1997.02-1998.01 河源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正處級);
1998.01-1999.08 河源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正處級);
1999.08-2007.01 河源市紀委副書記(其間:2005.09-2005.12省委黨校中青年領導幹部培訓一班學習, 1999.09-2002.07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學專業學習);
2007.01-2008.08 河源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2008.08至現在 江門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7. 河源市第三小學的學校領導
葉鳳良 女 黨支部書記、前任校長 1958年生,1975年參加工作。大專學歷,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有二十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國家級正式刊物發表並獲獎。1996年任河源市第一小學教務處副主任,1998年被評為「河源市優秀教師」,同年任河源市第三小學副校長,2001年任校長。2002年被評為河源市直「優秀共產黨員」; 2004年被評為「河源市優秀校長」;2005年榮獲「河源市優秀共產黨員」、「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被授予「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基礎教育名校長」; 2007年榮獲「廣東省師德十大標兵」稱號和「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現已退休)
賴國勇 男 黨支部副書記、前任副校長 1968年10月生,1988年參加工作,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1998年在河源市第二小學任校長助理,2001年通過競爭上崗調入河源市第三小學擔任副校長至今,主管學校教學工作。是中國教育學會「嘗試教學理論研究會」會員;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理事。有十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省、國家級刊物中發表,並有多篇獲國家、省、市級獎勵;曾負責主持中國教育學會「十五」、「十一五」多項科研子課題的實驗研究,其中《自主參與型班級管理研究》獲「科研一等獎」,並編輯了多本成果論文集,共達60多萬字, 2005年被省教育學會評為「優秀科研工作者」;2006年獲廣東省教育管理科學吳漢良獎三等獎。(已調離至河源市第一小學)
葉興增 男 黨支部副書記、校長 197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1999年9月參加工作,2002年參加中層幹部競爭上崗任總務處副主任,2004年任副校長,主管學校德育、後勤、工會工作;是河源市首批百名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河職院體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河源市教育學會德育專業指導委員會理事,廣東省中小學德育基地協作會會員;2007年參加廣東省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結業;2002年榮獲「河源市愛國衛生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3年被國家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授予「綠色學校園丁獎」;2005年被評為「市直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8年被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評為「德育科研先進個人」。(現任校長)
鄧春苗 女 前任副校長 1972年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小學數學高級教師,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河職院教育學院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1991年參加工作,2001年任廣東老隆師范附屬小學副校長,2006年9月調入市三小,2007年10月參加競爭上崗任副校長。曾於2000年代表河源市參加廣東省小學數學說課比賽獲二等獎,同年榮獲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稱號;2002年被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評為學會先進工作者;2002~2005年參加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高級研修班學習,被評為「優秀學員」。曾多次承擔或主持省級課題,先後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獲獎或發表論文10餘篇。目前主管學校的科研工作。2013年調離.
張梅笑副校長分管後勤、電教、體衛藝、科技創新工作小學高級教師,現任河源市第三小學副校長。曾獲河源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等榮譽。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二十多年,主持市級重點課題「轉化學困生的策略與研究」,參與了全國「十五」重點科研課題「中小學素質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的子課題研究,被評為中國教育學會科研先進個人,在省級以上發表論文多篇。
張美蘭副校長分管德育、安全、人事、黨建工會、婦女計生、共青團工作於1972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小學數學高級教師,2012年12月已通過數學教育小學高級教師(副高級)的評審。1992年7月畢業於河源師范學校,1993年至2004年完成大專與本科的自學考試。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在河源市源城區高埔崗農場學校任教;1993年8月至1998年7月在河源市第一小學任教;1998年8月調入本校任教。
先後獲得市級以上的榮譽有:
2001年9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市直教育系統優秀教師」稱號;
2003-2004參加廣東省數學骨幹教師培訓;
2008年獲河源市教育系統信息工作「優秀信息員」稱號;
2009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
2010年被評為「河源市語言文字先進工作者」。
2012年7月被市教育局黨總支授予「優秀黨員」稱號。
2012年9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市直教育系統優秀教育工作者」。
2012年10月被定為廣東省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名教師培養對象。
由廣東省教育廳組織的2009年廣東省中小學德育創新成果展示活動中,學校「行為自主養成教育模式的探索」的研究成果榮獲廣東省中小學德育創新二等獎。
8. 鄧浩全的履歷
1979年9月至1982年7月,東莞市寮步鎮竹園小學民辦教師;
1982年9月至1984年7月,廣東老隆師范學校學習中師畢業;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東莞市教育局科員;
1988年1月至1991年6月,共青團東莞市市委主辦科員(其間:1989年1月至1992年9月在省委黨校黨政管理專業學習,大專畢業);
1991年6月至1994年5月,共青團東莞市委辦公室副主任;
1994年5月至1996年1月,共青團東莞市委組織部部長、市直機關團委書記(其間:1994年1月至1997年2月在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學習,本科畢業);
1996年1月至2001年7月,共青團東莞市委副書記、市少工委主任(其間: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學習,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2001年7月至2003年5月,東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2003年5月至2003年12月,東莞市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調研員、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東莞市石碣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其間: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習,在職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2006年9月至2012年2月,東莞市物價局黨組書記、局長;
2012年2月至至今,東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9. 廣東省河源市有什麼重點大學
廣東省河源市沒有重點大學,只有一所專科院校是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30年的龍川縣立鄉村師范,1935年3月經廣東省教育廳同意,學校易名為廣東省立老隆師范學校;「文革」期間學校停止招生,1973年學校恢復招生;1976年9月,學校恢復廣東老隆師范學校校名;2001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老隆師范學校升格為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9)廣東老隆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畢業照擴展閱讀: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學校背靠梧桐山,面向東江河,緊依東環路,風光旖旎,交通便利。
學校佔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27.7萬平方米,校園內教學大樓、老隆師范紀念樓、學生公寓、師生飯堂、圖書館、實訓中心、學術交流中心、體育館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薈萃湖、賢能廣場、蕭殷廣場、銘德榕、桃李園、雙馨園、書香園等人文景點蘊寓豐富的文化內涵。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校成為莘莘學子求學修身、磨煉技能的理想場所。
學校2001年由原廣東老隆師范學校升格成立,2004年整體搬遷至河源市區辦學,2007年底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10年成為全省15所中高職對口自主招生的職業院校之一,2011年成為全省三二分段招生試點院校之一,2013年獲得第二批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項目立項,2018年通過項目驗收,正式成為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