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教育戲劇對小學生發展的意義

教育戲劇對小學生發展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4 02:54:35

『壹』 在教育心理學角度,簡述學習活動對小學兒童心理發展的意義

兒童進入學校以後,學習活動成為小學兒童的主導活動,這對小學兒童心理發展版具有很大影響。

在學習活動中要讓孩權子學會獨立,不要讓孩子過於依賴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當一件事情孩子無法完成時,不要去勉強,這樣對孩子的自信心建立並沒有幫助,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養起來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1)教育戲劇對小學生發展的意義擴展閱讀:

兒童健康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兒童期心理就開始不健康,那麼就影響他的一生。

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成人後想擁有健康的心理與成熟的人格就會非常的困擾。

兒童時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貳』 兒童教育戲劇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從事教育戲劇教學這些年來,經常會有很多家長或者教育界同行問起:教育戲劇到底是什麼?對孩子的教育有什麼意義?教育戲劇就是教孩子唱戲嗎?

甚至還有很多朋友會認為戲劇就是藝術和表演,我們孩子不搞藝術專業,不需要教育戲劇,他們只要學習好、能健康、快樂長大就好。

這樣的問題此起彼伏,從未停止過........

教育戲劇進入中國這些年,到目前為止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和必須性。甚至很多人對教育戲劇產生了很多曲解。我們先從幾個主要的大方向來看教育戲劇的過程和意義,希望能幫助大家梳理清晰思路。

一.戲劇的教育性質

1:從字義上看

Drama(戲劇)一詞,源於希臘文drainein(去做)的含義。

一般的解釋是指:以詩或者散文的一部分著作,其中安排了演員及模擬人生和人物,或一段故事,並透過動作與演員的對話來表現。

從字義來看:戲劇就是一種(實作)的過程,需要有「人」去做。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去做。

比如兒童游戲,在簡單的約定後,便可以立即把自己扮演成情景中的某個角色,當游戲結束時,他們又恢復成自己。這種活動就是戲劇性的實作。

學習者經歷了這一實作過程,學習經歷了人生某種人際的關系,對於自我與非自我的角色分辨毫無困難,同時還滿足了個人的想像力的發揮,學習到了某些認知與技能。因此,戲劇性的實作是人類天賦的學習本能。

二.從心理認知上看

在戲劇性的游戲中,把日常生活中所知、所感的事物在假定的環境中表現出來,經過與他人互動的關系,他們就能學到彼此間的應對進退、彼此的欣賞、參與合作、了解他人感受等社會技能。

由此,戲劇性游戲是能夠依循人類的心理發展的學習活動,透過與他人的相互關系,使得參與者學習到社會性的重要生存技能。

三.從人類的文化發展看

從人類文化成長的歷史來看戲劇,考古學家根據遺留下來的線索去重建文化發展的歷程。原始的儀式與戲劇是明顯相互關聯的,兩者都同樣具有基本要素,例如:音樂、舞蹈、演說、面具、服裝、表演者、舞台和觀眾。

初期的戲劇活動存在於儀式中,是人類對自身世界的觀點予以形式化的最原始方法。而儀式在原始社會中是知識的一種形式,是留下傳統與知識的工具。

這種儀式戲劇教導了當時人類的一種世界秩序觀,所有的責任、角色或者所做的都是固定的、必然的,在人類早期社會發展中,這種戲劇形式普遍存在於各種社會中。

可見,戲劇在人類學的觀點看來,是具有強烈教育性目的。

四.從人類的社會發展看

隨著社會與宗教儀式的發展,人們逐步將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動融入在儀式中,再以另一種形式,針對特殊的目的來表現出來。現存有戲劇起源的最早資料記載,例如:早期人類將日常生活的活動:收割、豐收、祭祀、慶祝、釀酒、祈雨、狩獵、繁衍後代等,與即興演出,演化而來。

這些不同目的的活動,都有不同內容的儀式戲劇進行演出。在這些戲劇中必須有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不論是參與演出的人還是觀看活動的人,都在戲劇的演出中看到他們的社會關系與體系。

五.從戲劇內涵的要素看

戲劇也是一種娛樂,當人類的信心隨自己的力量而增加時,同樣的戲劇與劇場的一些世俗因素也隨之特殊化專業發展。戲劇為人們帶來歡樂,即便是最悲傷而嚴肅的也帶給人們心理表達上的快樂。

一出戲劇只要是人所作為,就有其思想的傳達目的,讓觀眾在觀賞的同時,也接受了他的觀點。

可見戲劇除了娛樂的目的之外,還包含了教育與文明啟迪,有益社會的內涵。在我國,有寓教於樂的說法,這些觀點都說明了戲劇是一種自娛娛人,而又含有教化意義的活動,自然其教育的內容很容易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

因此,戲劇是全人類的,人類的發展處處有戲劇的身影,生命的成長也需要戲劇的環境和養分來滋養,戲劇也是最貼近人性的教育方式。

教育戲劇的目標在於符合國民(公民)教育在本質上的需要,不論在合科統整或是單科教學方面,教育戲劇在教學體系裡的實施就更顯重要了。

『叄』 為什麼中國孩子需要戲劇教育

戲劇表演在中國雖有古老的歷史,但在當今社會的普通國人生活中,仍屬陌生和小眾,就更別提校園課堂的戲劇表演教育了。與幾乎每所中學都設置了drama選修課的英美國家相比,中國的少兒戲劇表演教育可謂是一片荒漠。這與中國人內斂矜持、不善於自我表現的性格不無關系,也反映了升學壓力下應試教育單一化的無奈。

在西方,「教育戲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教學方式,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自己表演戲劇。隨著近幾年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觀念的改變,這種形式也正在慢慢被引入,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始了「教育戲劇」教育方式。中學生乃至小學生、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國家大劇院、保利劇院、梅蘭芳劇院等一些大型劇院登台表演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由沃特少兒戲劇學院主辦的2017「我是主角」第二屆沃特少兒舞台劇團招募賽將於7月30日在深圳舉行新聞發布會,大賽面向全國少兒推廣兒童舞台劇,提升孩子的審美體驗,從藝術性視角拉近孩子與世界的距離。提倡兒童自編、自導、自演兒童舞台劇,讓孩子在兒童劇中快樂成長。

『肆』 兒童戲劇教育的作用

讓兒童通過想像、扮演和反思,鍛煉孩子的創造性、敏感性、流暢性回、靈活性、想像力、情緒答穩定性、社會合作能力、道德態度、身體平衡協調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在戲劇教育方面有些學校的理念比較獨特,比如六一藝術團,在創造性戲劇上重過程輕結果,通過戲劇這種最能直接面對生活的藝術讓兒童學會思考、學會生活。

『伍』 兒童教育戲劇對孩子有什麼作用

在西方,兒童戲劇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被稱為「教育戲劇」,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自己表演戲劇。在中國,這種形式也正在慢慢被引入,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始了「教育戲劇」教學方式。中學生乃至小學生、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國家大劇院、保利劇院、梅蘭芳劇院等一些大型劇院登台表演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英國小學教師...約翰將課程主題戲劇化,做建構式的情境式教學,並於1911年出版了《戲劇方法之教學》,被認為是第一位以戲劇活動在教室內教學的教師。之後,在英美不斷有人把講故事、戲劇扮演、即興表演應用到課堂中來。 上世紀60年代,教育戲劇已經發展為一種普遍性的教學,大多數英國學校都有相應的科目。70年代,英國戲劇教師多洛絲·希斯考特與學者伯頓主張以戲劇作為媒介,學生要「親身經歷」過去的經驗去探索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建立了課堂內運用戲劇進行教學的主流理論。80年代,英、加、澳及北歐一些國家的公立學校將戲劇納入教學大綱,並且在語言課中也被應用。90年代各國國會通過包括戲劇學習在內的相關藝術教育法案。 在中國大陸,直到2000年以後,教育戲劇才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並且持續升溫。2001年頒布的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准(實驗稿)》,則首次將戲劇列入藝術綜合課程的幾大門類之中,並指出「基礎教育階段的藝術課程日益走向綜合,不僅音樂和美術開始交叉融合,戲劇、舞蹈、影視等也進入藝術課堂。」

『陸』 戲劇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哪些價值呢

教育戲劇,著眼點主要並不在於培養戲劇家。如果能在中小學就開設教育戲劇課程,讓學生扮演各種戲劇角色,演繹人生百態,弘揚正義,鞭撻丑惡,正是對人生的一種體驗,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同時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通過戲劇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在一個配合默契的團隊中面對觀眾進行藝術活動,籍以感悟集體的智慧和團隊精神。教育戲劇對學生的角色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培養,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人格成長的各個面向,與戲劇學習的各個面向剛好相同,這些學習面向包括:專注、直覺、想像、外表自我、說話、情緒、智能等七個方面。因此,戲劇學習的應用,是個人成長的必要部分。
戲劇作為人格學習的成長目標來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其專注、想像與感知方面的成長,便顯得十分重要。
不同年齡的發展階段都因人們智能的提升,不斷追求成長,使個人之認同、情感、道德間皆能符合理想,以建立起完美的人格。因此,戲劇的教學在認知成長的理論基礎上,就是全人發展的教學,亦是掌握了階段教學的特性,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皆給予適當的教學內容,以期達到理想的能力指標。

『柒』 為什麼要讓孩子接受戲劇教育

戲劇教育能給幼兒帶來什麼?

一、戲劇作為兒童發展的手段 戲劇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哪些價值呢?

通過什麼樣的戲劇教育能夠使戲劇真正成為兒童發展的手段呢?可以說,戲劇作為兒童發展的手段是首先被教育者所關注的。 美國的兒童戲劇學者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創造性戲劇」,旨在通過兒童的「做戲劇 」實現促進兒童發展的教育目的。創造性戲劇被界定為「一種即興的、非演出的、以過程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參與者在引導者指導下想像、扮演和反思人類真實的或想像的經驗。」美國學者艾林納・蔡斯・約克專門對創造性戲劇的兒童發展價值進行了總結,具體包括創造性、敏感性、流暢性、靈活性、想像力、情緒穩定性、社會合作能力、道德態度、身體平衡協調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 就拿創造性來說,兒童在創造性戲劇活動中,要把自 己完全放置到某一個想法中,自由地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思想、感受和信念,使自己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後來,美國兒童戲劇學者麥凱瑟琳進一步強調創造性戲劇是通過戲劇培養兒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表達,即關注兒童在戲劇中面臨的各種矛盾、沖突、問題。比如在一次「冬天裡的小鳥」的創造性戲劇主題活動中,教師預先設計了一個情景:一隻受傷的小鳥遇到了自私的樹和友好的樹,由兒童設想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情節,裝扮成受傷小鳥的兒童面對傷痛、寒冷、飢餓,想辦法尋找幫助,而面對受傷小鳥的大樹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創造性戲劇正是通過兒童在戲劇扮演中嘗試各種解決辦法,促使兒童在「演戲」中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各種關系和問題,從而豐富了兒童的各種經驗。雖然,創造性戲劇表現形式是戲劇扮演,但是其教育目的不是戲劇作品的創造,而是通過戲劇培養兒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表達。創造性戲劇重過程輕結果,著重抓住戲劇「思考人生」的本質,也就是通過戲劇這種最能直接面對生活的藝術讓兒童學會思考、學會生活。 治療戲劇在兒童戲劇教育領域的出現,更加有力地證明了戲劇的心理治療價值,尤其對有心理障礙的特殊兒童。維也納的莫利諾博士專門將戲劇當作醫療的 輔助手段,他於1911年用戲劇來做兒童的心理疏導。 他讓兒童玩一種「即興戲劇」的游戲:先確定一個故事,比如格林童話的「小紅帽」,讓孩子們各自扮演一個角色,他們不必背台詞,而是根據角色的需要,揣摸角色的心理,自發地編說對白;指導者隨時做些提示或引導,並對孩子們的活動進行心理分析。莫利諾博士發現,對那些兒童演員來說,他的情感迷醉狀態是在第一次扮演的時候發生的,隨著表演次數的增加,這種 迷醉狀態會越來越微弱,攻擊性強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平和了,膽小緊張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勇敢了。戲劇的心理治療價值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它是讓兒童在假設的戲劇情境中反復體驗的,從而避免了真實錯誤導致的各種消極影響,使情感得到釋放和宣洩,可謂一舉兩得。 戲劇作為促進兒童發展的手段,在兒童的認知、社會性和情感等各個心理發展維度都能發揮其特有的價值,具有全方位的、多層次的、立體的教育價值。

二、戲劇作為教學的媒介 戲劇對教學具有什麼價值呢?

在西方「戲劇教學 」中,戲劇既可以作為教師教的媒介,也可以作為兒童學的媒介,這就是戲劇作為教學媒介的兩個層面的內涵。 英國兒童戲劇學者多蘿西・海滋考特作為「戲劇教學」流派的創始人,她大力將戲劇視為教學的媒介,即在教育教學中運用戲劇來豐富兒童的覺察力,使他們能通過想像發現現實,發掘行為表面下所隱含的深刻意義,比如在「中世紀的服裝」這一主題中,教師首先把兒童置身於一個中世紀的教堂情景里,兒童裝扮成中世紀的騎士等角色,然後進一步繼續主題的探索和學習。盡管戲劇教學出現了角色扮演,但它的目的不是為了創造劇本或扮演角色,而是為了深入體驗學習主題。多蘿西・海茲考特把戲劇教學目標確定為提供反思和分析生活經驗的舞台,並通過扮演來驗證這些經驗,使兒童在戲劇活動中認識自己、認識社會。一般來說即興表演是最好的形式,而且扮演和反思是同等重要的,各佔一半活動時間。另外在戲劇活動中,教師可以擔任某個角色,參與到戲劇表演中,這被稱作「教師入戲」,而當需要理清表演思路時,教師可隨時中斷表演,和兒童討論如何表演,然後繼續即興表演,這叫「教師出戲」。在這一點上,戲劇教學和創造性戲劇完全不同,在創造性戲劇中教師一般不會中斷兒童的即興表演。 塞西勒・奧妮兒也是「戲劇教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認為,「戲劇教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創設供人分享的戲劇情境,即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裡探索和檢驗想法、問題、各種關系和有趣的領域,希望兒童能體驗快樂、覺察世界和獲得滿足,逐步有意識地掌握假裝扮演,並分享別人的感受和認知。角色扮演是「戲劇教學」的重要概念,兒童在扮演角色中能發現自己的潛能,逐漸改變他對周圍世界的偏見。在戲劇中,教師不是尋找答案,而是幫助兒童發現自己的問題,所以教師入戲不是為了表演得更完美,而是用熱情、想像和真誠和學生一起探索一個虛構的世界。 從戲劇作為教學的媒介來看,戲劇在課堂上的運用既能滿足教師有效教學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兒童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

三、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

戲劇是一種藝術形式,這是戲劇的本質屬性。然而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進入西方兒童教育(非戲劇專業的)中,則是因為戲劇的藝術特性,尤其是戲劇作為一種劇場藝術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此,「劇場教育」形成了。劇場教育是英國戲劇教育的一種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布 瑞恩・維 。劇場教育不同於傳統的兒童劇場: 兒童觀眾也可以作為參與者參與到舞台表演中;戲劇是隨著兒童的創造而變化的,但是不脫離原有的戲劇情景和角色;一般來說,戲劇的文本是經過修改以適應兒童參與的需要;它的目的不是娛樂,而是要鼓勵兒童思考問題、親身感受各種情感。在這里,戲劇的藝術性得到凸顯,正如我們看到的劇場成為教育的空間,兒童既是觀眾又是演員。布瑞恩・維 在《通過戲劇的發展》一書中論述了他的戲劇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將正式劇場和創造性戲劇結合起來,發展出參與劇場,那就是向兒童 觀眾開放,使兒童觀眾成為參與者。首先,兒童觀眾的人數最多限定為10人,他們圍坐成一個圓形;其次,演員要掌握邀請觀眾表演的技巧,知道怎樣邀請、怎麼與參與者合作、怎樣把參與者送回座位等。在參與劇場中,兒童觀眾不受限制和約束,可隨時給演員提供建議,甚至可走上台來表演,當然這要得到主要演員和參與者的同意。年齡越小的兒童,參與表演越自然。在參與劇場中,當觀眾成為參與者時,創造性戲劇和兒 童劇場的區別就消失了。在劇場教育中,由於戲劇作為一種藝術,戲劇的主要元素———演員、觀眾、劇本、劇場等也進入到兒童戲劇教育的視野中,兒童不再是「創造性戲劇」或「戲劇教學」中所說的「參與者」,他們從「參與者」發展為演員、觀眾、導演、劇作家、舞台設計師、評論家等,努力使最初的想法轉變為行動,即通過戲劇的方式表達想法。此外,劇場的表演規則和生產規則也成為兒童戲劇教育所要涉及的內容。 從戲劇作為一種藝術的角度看,戲劇賦予兒童戲劇教育審美藝術的特性,在關注兒童的劇場藝術創造能力發展的同時,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參與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通過以上三個維度的闡述我們驚嘆西方兒童戲劇教育對戲劇教育價值的挖掘和利用:戲劇可以促進兒童的發展;戲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戲劇還能培養兒童戲劇藝術的審美能力。這些就足以說明戲劇已經給西方教育帶來了廣闊而豐厚的價值。此外,如果從兒童戲劇教育「工具論」取向和「本質論」取向的視角,深入探討這三個維度,我們就不難發現,戲劇作為兒童發展的手段和戲劇作為教學的媒介是一種「工具論」取向,這種取向的兒童戲劇教育重在通過戲劇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的效果;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則是「本質論」取向,這種取向的兒童戲劇教育看到了戲劇的藝術特性,重視了兒童戲劇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當然,當下的西方兒童戲劇教育已經出現了「工具論」和「本質論」兩種取向融合的趨勢,比如今天的「創造性戲劇」在即興的扮演中加入了劇場的諸要素,增強了扮演的藝術性,既強調了兒童批判性思考力和創造力,又滿足了兒童的戲劇藝術創造的慾望。但是,西方的兒童戲劇教育尚缺乏對戲劇藝術元素的教育特性和兒童戲劇經驗成長的認識和利用,從而導致工具價值和本質價值融合的形式化,這也正是我國兒童戲劇教育所要突破的關鍵所在。 總之,在強調兒童戲劇教育「工具論」和「本質論」兩種取向融合的深刻意義中,我們看到戲劇的各個層面上的教育價值在發展趨勢上呈現出一種融合的態勢,這也為我國兒童戲劇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閱讀全文

與教育戲劇對小學生發展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