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存在主要問題有哪些
1.問題的提出
1.1選題的意義
在學校里,學生的個性與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懶惰貪玩,不愛學習;有的聰明但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無視校紀班規,蠻橫放肆,語言粗俗……這些不良現象極大地影響和制約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作為教育人的主陣地——學校,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改變學生不良習慣、培養良好習慣的重任。
1.2研究價值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兒童時期,既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也是最佳期。「以良好的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兒童教育最核心的任務。」我們認為,良好行為習慣的積累與深化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和外在標志,而健全的人格則是良好行為習慣的升華和結晶。因此,如果小學生在兒童時期養成了一系列學習、做事、做人方面基本的良好行為習慣,必然終身受用,成為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說,良好的習慣是人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
2.課題的界定及內涵
2.1關於習慣:對於「習慣」這個概念,國內外許多學者都有所論述,在本課題中,我們採納我國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的論述,即習慣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中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傾向。它既是個體的重要屬性,也是群體的重要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也就是說,個體可以從群體中習得某些習慣,同時個體的某些習慣也可能會轉化為群體的習慣。
2.2關於良好習慣:在本課題中,我們依據習慣對於人的價值和作用,將其分為良好習慣和不良習慣。良好的習慣是指對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等起積極
作用的,適應人的正常需要,且對人具有正向價值一類的習慣。不良習慣則相反。考慮到良好習慣的外延極其廣泛,而課題研究必定有所側重,因此,本課題研究的良好習慣主要是指能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一些基本的行為習慣。
3.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3.1研究目標:
(1)以塑造健全的人格為核心,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探索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方式、途徑和措施。
(2)通過課題研究,推進我校學生的養成教育,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
3.2研究內容(含子課題設計):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
小學生做事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
小學生做人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
3.3主要觀點
課題將如何做人、做事和學習具體化為一系列習慣,並通過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來進行培養。在做人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愛心」,體現為「有真愛,負責任,明禮誠信和樂觀豁達」。在做事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規則意識」,體現為「遵守規則,做事有計劃,善於合作,毅力頑強,求新求異」。在學習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體現為「基礎扎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於思考,科學用腦」。這些良好習慣都需要在小學生日常行為中培養。
3.4創新之處
本課題將著眼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著重進行有關小學生在學習、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研究與實踐以及不良習慣的矯治,以使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學習方面的良好習慣,從而為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4.研究對象及方法
4.1研究對象為我校一至三年級全體學生
4.2研究方法:主要採用文獻檢索法、行動研究法、群體研究和個案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5.研究的過程和基本做法:
5.1研究思路
課題組通過調查研究和教育理論的學習,發現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大約是一個量變(認知)——質變(形成)——新的量變的過程(鞏固發展)。因此我們在實踐中按以上變化規律,按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統一要求,全面規劃的前提下,針對各年級提出不同要求,分解出子課題,有目的地實施培養計劃。
5.2研究方法 說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實際鍛煉法、榜樣示範法、修養指導法、定期評價法,輔助方法是調查研究、個案研究和理論研究等方法進行研究。主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則、系統性原則、活動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等研究原則,取得了效好的研究成果。
5.3本課題研究時間為2年度(2012.3-2014.12)。課題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按照年度進行。
第一階段為課題調查階段,時間為2012.3-2012.10。為了全面了解我校學生的行為習慣現狀及特點,研究小組組織各課題組教師運用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法對全校學生進行了多次不同角度的調查分析。對學生中不良行為突出的學生進行觀察和調查研究,對家長進行訪談,以了解學生的成長及家庭教育和先前學校教育的情況。通過這些調查分析,老師們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情況。與此同時,我們還邀請我校一部分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在全校范圍內介紹自己在多年的工作中積累下來的經驗體會,供課題組成員學習參考。在廣泛調查、學習的基礎上,課題組成員制訂研究方案,並開展研究措施的探討,為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階段為課題的實施和實驗階段,時間安排為2012.10-2013.8。主要工作是根據學生年級特點全面開展子課題研究,進行個案追蹤與訪談、理論研討、指導與培訓,推廣成功經驗等等。具體措施如下:
一、建設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親子關系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能給學生以寬松、尊重、支持和鼓勵的發展空間,促進其良好行為習慣的健康發展。為此,我校十分重視教師健康心理的培養。首先從學校管理入手,我們注重實施人性化管理,注重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建設健康文明的人際關系;其次,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注重引領教師的健康心理和行為,還特地請來了新東方校長對全體教師進行了積極心態的專題輔導,幫助教師較好地建立起了健康的心理和樂觀的生活態度;第三,我校在全體三至五年級學生中,廣泛開展了「老師,我想對您說」書信訴衷腸活動,鼓勵學生把自己最想對老師說的話,通過紙筆傳遞給老師。透過稚嫩的筆觸,很多老師讀懂了學生的心靈,他們運用各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了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我們可喜地看到: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和諧了。
二、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生態
研究中,我們發現學生個體的諸多習慣,如人際交往、競爭與合作、遵守規則等,有賴於一定的群體生活環境,並通過適合群體與個體需要的集體活動,以及自身的實踐活動來習得。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小學生模仿力強,但是非觀念薄弱,易於接受群體行為的影響。因此,我們以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生態為切入口,為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提供實踐與生長的土壤。
首先,建設良好的人際環境。我們努力構建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文化,同伴之間的真誠友愛文化,以及任課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文化。同時,將更多的書籍放入教室,使教室成為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教育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其次,我們為更多的孩子創設崗位。班級內開展幹部輪換,做到重點崗位競爭上崗,一般崗位輪流上崗。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如:班級制度的制訂,活動的開展、事務性工作的處理,包括人際矛盾的解決,我們都注意讓更多的孩子從被動接納到主動參與,有意識地給予孩子更多的權利與機會,讓他們充分地發表意見,自己去選擇、設計與管理,讓每個孩子都有實踐與鍛煉的機會。
當然,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嚴格的訓練。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中,我們努力貫徹「人格化訓練」的理念。所謂人格化訓練,就是在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我們以健全人格為核心目標,注意觀念與情感的培養,使學生對每一個好習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從而「曉之信之踐之」。
另外,每學期學校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如體育節的集體跳繩比賽、踢毽比賽、接力賽跑、長跑比賽,讀書節的知識競賽、科技節的航模比賽、勞動節的技能大賽等。在活動中,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在享受快樂的同時,更多地磨練了意志、健全了心智。團隊精神、合作意識、讀書、勞動、創新意識等良好的心理品質逐漸形成,並逐步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為課題的驗收和總結,時間預計在2.13.8—2014年,主要工作是驗收子課題,總結和評定實驗成果,發布研究報告,推廣科研成果等。
5.4、階段性研究成果
1、提升了教師的研究意識、研究能力和團隊精神
2、創設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增強了師生的心育意識
3、推動了學生素質的整體提升,一部分特殊學生得到明顯的轉化
4、結題報告《小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的研究結題報告》,教師的論文集 個案分析
6、課題研究的事實依據
6.1本課題紮根於學生,圍繞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分年級展開研究。我們在研究過程中,著重培養小學生養成做事、學習、做人等方面的好習慣。這三個內容在子課題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是循環漸進、互有交叉、螺旋上升的。
本階段,明確課題實驗的目的,減少了行為習慣培養時較大的主觀性、盲目性和隨意性。通過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多種實踐活動方式強化學生好習慣養成的方法。豐富有趣的活動是兒童認識世界、模擬改造世界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手段。充分注意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給他們創造適合他們養成好習慣的機會與條件,如:組織開展「一幫一,一對紅」活動,將習慣好的學生與習慣差的學生結對子,使習慣差的學生在習慣好的學生的幫助下養成好的習慣。另外通過課堂教學,「習慣養成」專題活動,「小崗位活動」,並利用班隊會等活動進行有計劃的訓練,讓學生在有意與看似無意的訓練之中培養好的習慣。總之,本課題的研究立足於學生,通過老師的觀察,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矯正不良的習慣,並努力踐行真實、科學的案例,讓小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規范做事,學會做人。
6.2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本課題由市級科研骨幹任課題承擔人,課題承擔人參與了多個課題的研究,在各個課題組中積極參與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推廣研究的方案。我們這個研究團隊都是由市、區骨幹組成的,既有扎實的教學經驗,又有創新的活力,而且其中四位老師都有大循環教學的經驗,對學生在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都有自己的培養計劃和實施的經驗,所以能夠將課題順利完成。
本次課題所需要用到的研究資料,如理論書籍類,均可從校圖書館、省圖書館借閱參考。我們團隊的成員中有一位為現任微機教師,她利用搜索引擎為大家找尋了全國、世界各國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方案,為我們的理論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我們還建有自己的博客,組員及其家長進行交流討論,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研究資料。一線老師負責提供研究的案例,我們利用Q群、博客等平台對案例進行剖析,再由相關子課題的老師負責撰寫。
學校調撥充足的研究經費,為課題組成員按排必要的研究時間。還可以調動其它因素輔助課題組開展研究活動。在學校領導的幫助下建立學校專題研究資料庫。總之,本課題組具備完成研究任務的主客觀條件。
『貳』 小學生養成教育課題研究立項報告。
您好!我們以一年級學生為例進行講解。您好!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內園進入學校,處容於學習的啟蒙階段,我們建議新老師從孩子的養成教育抓起。首先老師要注意自己和家長的溝通方式與狀態,注意自己的措辭和方法,因為一年級的家長也是「新學生」。所以給家長和自己溝通的機會和時間,教師要注意自己管理班級上應該有自己的特色,這就來自於你面臨的學生,因為每一屆的學生都會有所不同,性格差異、男女生比例大配額,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等因素都會使你教育和管理的每一個班級有差別。教師自己也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是教育在前?還是教學在先?這也非常現實的情況,不是什麼隱私、避諱的話題。是職稱與成績重要?還是學生的學習習慣、人格健全重要?教師自己先權衡一下,然後進行自己班級的側重點。其次,針對一年級的學生注意:遵守學校的基本制度,學會守時,尊敬師長和同學,獨立面對並且逐步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在學校特別提醒的就是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最後,你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也會逐漸體現出自己需要補充的環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善就可以了。 祝您教師生涯愉快!!!
『叄』 《農村小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研究與實驗》課題有哪些成果
當前,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學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作為德育教育最基礎回的內容——良好習慣的培養理答應受到重視。反觀學校、社會、家庭教育出現的不良傾向:重智育,輕德育;重學生課堂知識的學習,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校內教育,輕校外教育。根據
『肆』 國外小學生養成教育精細化行動研究研究現狀
外文文獻去谷歌學術檢索英文關鍵詞找得到。
合適採納啊
不懂可以追問
給你一個,見附件
供參考
手機可能看不到附件,得電腦上網才能看到
『伍』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課題怎麼做
當前,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學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作為德育教育最基礎的內容——良好習慣的培養理應受到重視。反觀學校、社會、家庭教育出現的不良傾向:重智育,輕德育;重學生課堂知識的學習,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校內教育,輕校外教育。根據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必須克服種種阻礙,從小學生做起,從小事著手,從培養良好習慣入手。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做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通過研究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效對策和方法,探求養成教育培養的德育模式與評價體系,內容與活動的更新,能力的遷移和品質的形成,積極完善學校德育工作目標、內容和工作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通過研究實驗及推廣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一)、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小學階段是人的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而人的行為習慣是通過訓練、強化形成的。要通過示範、實踐、榜樣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培養訓練,做到「知、情、意、行」的相對統一,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學校學生行為習慣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的調查研究。根據我校現有生源的實際情況,積極進行探尋養成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的研究。
2、依據《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按「低起點、小坡度、分階段、分層次」的原則,從生活行為習慣、學習行為習慣、勞動行為習慣、交往行為習慣、社會行為習慣五方面進行養成教育的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的研究,並建立起相應的評價體系。
3、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及不良習慣矯正的策略。明確小學生形成不良行為習慣和「知行脫節」的原因及矯正策略。探索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規律、方法和途徑。探索如何指導家庭與學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工作。重點進行外來務工子女不良行為習慣矯治的初步研究。
(二)、研究的目標:
通過行動研究,喚醒學生責任意識,激發學生責任情感,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老師的認識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水平。善於積累資料,總結經驗,探索可實踐操作學生自我、家庭、集體責任感的培養途徑、方法,提煉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終極目標、載體及內容,使之成為高素質的新世紀人才。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目標
1、良好的身心健康行為習慣——有一項以上的體育特長、做好兩操、與同學友好交往……
2、良好的做事習慣——知錯能改,收齊學慣用品到校,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拉、作業後認真檢查,訂正作業錯誤,不亂花錢……
3、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言行一致、學會傾聽,不隨便插話,碰到師長、同學及時打招呼,上下樓梯靠右行,愛護環境衛生,正確處理垃圾……
4、良好的集體行為習慣——完成崗位任務(值日、校長小助理、班務、校務)、有集體榮譽感……
5、良好的家庭行為習慣——分擔家務,與家長談心,學會告知(「我回來了」「我上學了」「
因為有什麼事情,晚點回家等」,回家能做到「三個一」(給父母送上一句問候、獻上一杯熱茶、給父母送上一雙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