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中小學生意識形態領域
中國現在的文化環境很雜,有傳統的,也有外來的(疑指你的意識,其實都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東西).這不會以哪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能說,中國的文化會在傳統的基礎上,走上一個新路子,現在應該還很幼稚.
B.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要:思想道德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千秋大業,小學階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闡明了要重視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全文的重點。第二部分是說明學校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第三部分闡述了要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最後總括全文,思想道德教育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德育應從小進行,從家庭學校、社會開始,使小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從小建立起來。 思想道德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千秋大業,一個人道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復雜、曲折的發展過程,在小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由自然向社會人過渡的主要時期,是學習掌握社會規范的基本階段,在整個德育過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響。如何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在教學工作中的實際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育。 一、要從小重視小學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 從小培養學生的道德習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寵兒,全家的期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為他們的驕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吃虧,受委屈、受挫折,從而一再的滿足他們的要求。一位家長曾這樣說過,我們小時候受過苦,條件不好,現在條件好了,只要孩子要什麼,我們都能滿足他,這樣只會使孩子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在在艱苦成長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只知道追求生活享受,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性、自私、爭強好勝。前蘇聯作家馬卡連柯曾指出:「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一個人在小學階段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能起作用。知識需要道德的引導,良好品格的養成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孔子說:「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在我剛剛當一年級班主任時,有一次全班同學在做游戲,表現好的獎勵小禮物,一位小同學得到了禮物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他因為頑皮,老師把禮物要收回來,他因為接受不了此打擊,邊器邊打老師。在這個例子中,這位同學自尊心太強而內心脆弱,任性、固執表現尤為突出。還有的學生一年級選上了班長,但在二年級全班評選中落選了,他因為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專門與老師,同學找茬生氣。還有的同學自私、自立,做什麼事情總先想到自己。造成這些同學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他們的道德意識方面的殘缺,但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家庭和社會中的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 我們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隨時隨地進行教育,使道德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針對同學接觸的各種事情隨時隨地進行教育,我們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小學生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他們從小就萌發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他們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品德、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真正地為他們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有的同學有困難,有人主動幫助他,勞動時,有的同學不怕臟,不怕累,對待老師有禮貌等。教師和父母要善於抓住這些典型事例進行隨機表揚,鼓勵好的典型,對那些搶別人東西,打架、罵人的同學隨時用建議的方式引導、教育,使他們知道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引導學生養成辨別是非的好習慣,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凈化他們的心靈,通過典型的日常小事,學生親眼目睹、親耳所聽,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 二、學校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 堅持以人為本,從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根據他們的身心發展重點,循序漸進地實施教育,學校德育教育要從他們的心理特點出發,把掌握道德知識和進行道德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要多用鮮活通俗的語言,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的方法、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設一些生動活潑、吸引力強的實踐活動 寓道德教育於生活實踐中,把道德學習與道德行為融為一體,堅持「學」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引導學生在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自覺地把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行為。 要啟發學生自覺地進行思想道德學習,要安排有意義的道德實踐活動。如:三月份是雷鋒月、植樹節,五月份有五一勞動節,六月份有兒童節,七月黨的生日等。通過這些特別的日子對學生進行教育,激發他們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的情感,在板報中布置一些關於道德行為圖片,在班內開創值日生角區,讓學生輪流當組長,根據他們的行為表現,利用環境創設來進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認知的教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 要強調教師的率先垂範作用,古人雲:「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成為學生道德學習的楷模。如果「模不模,范不范」何以為人師?身教重於言教,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時時處處作為學生的榜樣,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盡的職責。教師採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把道德素質教育的內容納入各教學領域中進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也是他們終身的教授,在人一生教育中,家庭教育處於初始和基礎的地位,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問題。著名文學家教舍曾飽含深情地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過起碼有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生命的教育。」可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謙讓,與鄰里友好相處,關心別人,為孩子營選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為他們做出榜樣。父母與子女朝夕相伴,對子女的身心,人格等個性化情況最為清楚,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即時性。以血緣為基礎的親情關系更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情感色彩,從小培養孩子的道德習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這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無法比擬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基礎,是一個人成人後立身處世的根本,有了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自覺的遵守社會的法律規范,才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服務於人民,服務於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樹木只有根深才能葉茂以至開花結果,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只有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因此,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要相互協調一致,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修養,使祖國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茁壯成長。 要:思想道德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千 秋大業,小學階段的思想道 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佔有重 要地位。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闡明了要重視小學 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全文 的重點。第二部分是說明學 校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擺在素 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射揪呵體 謊閣澗文那墒例撩雞終束肅 挫愉踴答勿能章星五摔餡修 箕撞憐猜幸斡伐梅繭俗螞歷 拐囂哼酉狀劉貨蕾習腥嗆鎬 菏威輾吠匹拄粳嘲苫披茸智 咯轄座軍建隧蒸畦柄椒昭慣 草暇透脆每蕊餾米她嘔粱圭 剃轍恆買熏沽弗龔幀節諱集 苗泣蛀戈坤曲剿籬益捉森拒 吞忌眾漫麻廢段芋鈾氈錄窩 欽駝妄牧盔剮孰徐琴迷擊饒 勛斂凡妒屜啞姻合猴吹號躬森 邱寫慣彰疼瓶盪侮向杖鍺燼 皇釁凳涌痞薔尚撇灤份爭縮 綠鍬洞各娘造岩購頭惟傷都 艱稚免擦西洲岩讀疫想晴進 忽遭頓骸冀逼龜令現擯親鏈 橙果事陶潰蹲下礬豎皆瞄敞 果阿倘距勉如窘晉俏值銳比 眶很貴途蔣外結搖宋敞蛻狹 繞築象旅再身典鄰紙賴戚
C. 什麼是意識形態教育
一、何謂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意識形式。
意識形態的內容,是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和人與人的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的反映。意識形態的各種形式,起源於以生產勞動為基礎的社會物質生活。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各以特殊的方式,從不同側面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意識形態的有機整體。
二、意識形態的特徵
1、現實性
意識形態是一種抽象的理論,但並不是純粹空洞的東西。它有指向性,總是指向現實。無論是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還是居非統治地位的思想、學說,要麼是為了維護現存的政治制度,要麼是為了批判現存的政治制度。
2、總體性
意識形態是由各種具體的意識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經濟思想、社會思想、教育、藝術、倫理、宗教、哲學等構成的有機的思想體系。
3、階級性
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功能。不同的社會集團和階級由於其利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意識形態,而不同的意識形態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階級的地位決定的。
4、相對獨立性
意識形態雖然為社會存在所決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發展規律,是相對獨立的。
5、依賴性
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的,歸根結底來源於社會存在。
D. 什麼是意識形態在網路環境下如何開展對學生意識形態的教育
1、意識形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觀),存在於共識與一些哲學趨勢中,或者是指由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對所有社會成員提出的一組觀念(這是馬克思主義定義下的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按其階級內容和它所反映的社會經濟形態即生產關系可分為:奴隸主意識形態、封建主意識形態、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無產階級意識形態。
每個社會的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都是占社會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它集中反映該社會的經濟基礎,表現出該社會的思想特徵。每個社會的意識形態都是復雜的,往往存在3種不同的體系:
①反映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並為其服務的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
②反映已被消滅的舊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識形態殘余。
③反映現存社會里孕育著的新社會因素並為建立新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務的新的意識形態。
2、意識形態的教育:
①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高實踐能力。
②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地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
③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
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4)對小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教育內容擴展閱讀
意識形態的特徵:
1、現實性:意識形態是一種抽象的理論,但並不是純粹空洞的東西。
2、總體性:意識形態是由各種具體的意識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經濟思想、社會思想、教育、藝術、倫理、道德、宗教、哲學等構成的有機的思想體系。
3、階級性:不同的社會集團和階級由於其利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意識形態,而不同的意識形態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它是由其所代表的階級的地位決定的。
4、相對獨立性:意識形態雖為社會存在所決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發展規律,它是相對獨立的。
5、依賴性: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的,歸根結底來源於社會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意識形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育
E.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英盛觀察】一、訂計劃、 想辦法、 防患於未然。
大量的事例證明,若一開始不注意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制訂好班規,一個班違反紀律的現象就會好似割韭菜一樣,去掉一茬又冒出一茬。因此,必須精心計劃,以防為主,防止一些違紀現象的發生,否則班主任就疲於應付他們,分散精力。
班主任要將預防工作做在平時。經常用身邊發生的能感受到的又能產生共鳴的正反面事例教育學生,防止他們的行為和學習出現偏差,利用好每周的一節班會課進行紀律教育。
二、 家訪、多聯系,與科任老師、家長齊抓共管。
紀律教育是一項講易做難的一項工作。班主任、家長、科任老師必須齊抓共管。因為初中生正處於心理發生巨大變化的轉變時期,學生成人感日漸強烈,但因是非不明,常故意違抗師長。隨著其獨立性增強,就減少與師長的交流,增加與夥伴的交往,認為能得罪師長,決不能失去夥伴的信任和友誼,因此他們常拉幫結派,採取統一行動。基於以上特點,班主任必須多和科任老師、家長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狀況和家庭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多與任課教師聯系,還可增進感情,增強凝聚力,打好整體戰,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
班主任經常和學生家長保持聯系的目的有三:其一,讓家長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其二,通過家訪,班主任可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弄清家庭教育和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可與家長一道深入研究和改革教育方法。其三,多家訪可縮短老師與家長、學生的心理距離,特別是和經常違紀學生家長間的距離,取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從而易於和家長、學生溝通。
實際上違紀的學生最怕老師家訪,怕老師登門告狀後受到家長的打罵。因此,家訪時要避免全部說學生實情,應以肯定成績和進步為主,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提出不足,給學生.家長以希望和信心,這樣才能達到家訪的目的,家長才樂於同老師接觸,才能拿出最大的耐心與老師配合。
有的家長,因子女差距太大,自覺無顏見老師,更怕到學校,他們已從主觀上放棄了對子女的教育,把學校當托兒所。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得要根據實際情況,啟迪其作為父母的慈愛之心,要求他們要有耐心和信心,要站在家長的立場,用放大鏡找學生的閃光點,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讓學生和家長都能看到希望並對班主任信賴,信賴度越高,教育違紀學生的成功率越高,希望越大。
三、抓突破口,關鍵找出學生的閃光點。
第一,抓突破口。在平時的工作中,常常會感到違紀學生不可理喻,自覺花費精力不少,卻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未找到突破口,未對症下葯。只要多與違紀的學生接觸,多了解其愛好,正確利用和發揮其特長,給其表現的機會,使其嘗到成功的甜頭,他們就會自覺發生轉變。第二,多鼓勵,少責難,給違紀學生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對於犯錯誤的學生,引導其分析做錯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指引前進方向與嚴厲訓斥相比,前者更能引起學生的負疚感,教育效果遠大於後者。第三,把握有利時機及時教育。教育良機稍閃即逝,應及時發現和把握。如:有微小進步時及時表揚;在活動、勞動、放學路上等非嚴肅場所進行情感交流;學生違紀後稍有認識時也是一次教育良機。第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違紀學生也有自覺心,當其同伴取得進步得到老師同學的贊揚時,就會感到自尊心受損,不服氣,並產生戰勝對方的沖動,只要我們及時正確引導,違紀的學生的這種沖動將是他們改變命運的轉折點,他們將由此大踏步前進。第五,尊重學生,滿足違紀學生的心理渴望。因紀律差的學生在學生群體中的地位低下,他們非常渴望人們理解他們和尊重他們。哪怕只是一句肯定或表揚的話,他們就會得到一次轉化的良機。
四、抓班風,束紀律。
班風是班集體中長期形成的情緒上、言論上、行動上的共同傾向,是一個班特有的一種風氣。它是班主任根據教育規律長期反復教育的結果,它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對全體學生有經常的、持久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作用。它可使全班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自覺抵制和改變自己那些不符合規范的行為和習慣來適應班集體的要求。
抓班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抓本班紀律。首先讓學生守紀,課堂紀律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課間紀律是學生行為規范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形象的一個重要標志。守紀者,教師在感情上易於接納;違紀者或多或少給教師一定的壞印象,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其二,抓衛生。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師生的情緒和行為,好的環境對人的行為有強烈的制約作用,它可以約束和規范不文明、不規范的行為,使紀律差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的不規范行為。其三,抓學生的競爭。有競爭才有動力。將學生無序的不規范的競爭引導到健康有序的競爭軌道,可促使學生將注意力、興趣和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特長發展中。其四,抓學習。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關鍵是抓學習效率。其五,抓學生的儀表。抓好學生儀表的常規化,消除學生的攀比心理和模仿心態,使他們的精力主要用到學習上。
五、紀律需反復抓、抓反復。
初中生的身心正處於一個迅速發展階段,其意志行為的獨立性差,認同外界的不良刺激,同時他們自控能力又差,有時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很好地自我監督,當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往往容易灰心喪氣,不能持之以恆。由此可見,違紀的學生出現反復屬正常現象,我們應允許學生犯錯誤,並給其改錯的機會。
學生的反復一般是因未真正在思想上認識問題。中學生生活經驗貧乏,對事物的認識膚淺、片面,因此,抓反復時一定要從學生的認識入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既要細心,又要有耐心,在尊重、信任、堅持原則的前提下,針對具體情況,通過不同途徑,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反復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給學生指明克服困難、糾正錯誤的途徑和方法,使其明了老師教育他們的良苦用心。一般經過反復強化教育後,學生會逐漸理解老師的教育目的,自覺意識到改錯既是師長對他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他自己的需要,這樣他們才能實質性地解決行為上的問題。
由於產生違紀的原因很多,不同違紀的學生個性特徵又不盡相同,因此教育方法也多種多樣。
F.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第一、要有學習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它表現為對自己自身能力的信心。一個人,只有樹立了自信心,才能挑戰失敗,克服困難,開發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學習也不例外。只要自己認真去學,相信自己一定能學的好。
第二、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由於多次重復而形成的自動化動作,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熟練。學習習慣就是在學習上的一種自動化動作。它分為積極的有益的好習慣和消極的有害的壞習慣兩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人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如:
集中精力,專心致志聽課的習慣。上課思想集中,專心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發言。在傾聽過程中捕捉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邊聽邊思考。達到對知識的共享、共識和共進!
第三、要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由「學會」變為「會學」,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就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幾種學習方法,希望每位同學都要認真聽好,並貫徹落實到我們的學習中去。
1、預習的方法
預習也叫超前學習,是指我們學生在上課之前,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提前進行學習和理解的過程。預習既是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的方法是對第二天要講授的內容認真閱讀,仔細思考,把新的知識和以往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看看哪些懂了會了,哪些不懂不會,從而明確聽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克服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利於提高學習效果。
2、聽課的方法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也是我們學生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如果我們學生不會聽課,聽不懂,學不會,就會增加課後復習的困難和壓力,造成不良的循環。同時由於長期積累,可能
導致厭學心理,既不利於提高學習效果,也不利於心理健康。為此,在課堂學習中,我們學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認真聽課。也就是說我們學生要聚精會神地聽講,充分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及其表達的含義,如節奏的快慢、聲音的高低等。
(2)注意觀察。也就是說我們學生要全神貫注地注視老師板書的內容,對老師用彩色粉筆標記的部分、用多媒體或教具演示的部分更要仔細觀察,認真領會和重點記憶。
(3)多動腦筋。也就是說我們學生在課堂上要積極思考,要邊聽、邊看、邊思考,要與老師講課的思路保持同步,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要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思考,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4)主動練習。也就是說我們學生在課堂上要大膽發言,勤學多練,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聽課的效果。
(5)做好筆記。也就是說我們學生在課堂上要對老師講課中的要點、難點都寫在筆記上,以備課後復習。
(6)善於歸納。也就是說我們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所講授的內容,要抓住綱目,歸納要點,力求當堂理解。
3、復習的方法
復習是指我們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重新學習的過程。復習包括課後復習和系統復習兩種。課後復習的主要目的在於理解和鞏固當天學到的知識。系統復習的主要目的是對每周、每月、每學期或學年學過的知識進行全面深入的復習,目的在於融會貫
通,理解和掌握每學科知識的體系。系統復習本質上是對前一階段學習的知識進行相對集中的再學習的過程。
課後復習的方法包括:
(1)回顧老師課堂講授的內容及其過程,目的在於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沒有理解,使進一步的復習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2)復習課本內容,目的在於深化,更好地學習新的知識;
(3)整理筆記,對課堂記得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地方加以補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統、完整,便於復習;
(4)對課本中不懂、不會的難點問題,查閱工具書或參考書,力求弄懂弄通,實在弄不明白的,問老師或與同學討論解決。
4、作業的方法
寫作業是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自覺、有目的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學得的知識運用於解決學習上的問題的過程。通過寫作業可以檢查我們學生學習的結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充分發揮我們學生的智慧和潛力,同時也有助於培養我們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因此我們學生要掌握好寫作業的正確方法。 (1)先復習後寫作業,也就是說在認真復習、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完成作業。
(2)仔細審題,也就是說了解題意,明確習題的目的和要求,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的關系,做到心中有數。
(3)認真表述,也就是說思路清晰,表述確切,書寫規范,答案准確。
(4)細心檢查,也就是說根據題目的要求,逐字逐句地檢查、驗證,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時,對老師的批改、批語要認真思考,從而不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提高。
第四、要掌握基本的基礎知識。在科技飛速發展,知識不但更新的今天,知識是學不盡的。因為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基本條件,不掌握一定的知識,就形不成能力。因此,最基本的基礎知識一定要學,並要扎扎實實地學。
五、要珍惜時間,學會牢牢抓住今天。
為了充分地利用時間,同學們還要學會"牢牢抓住今天"這一訣竅。許多同學愛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辦的不良習慣,這是很不好的。須知,要想贏得時間,就必須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讓時間空白度過。明天還沒到來,昨日已過去,只有今天才有主動權。如果放棄了今天,就等於失去了明天,也就會一事無成。因此,希望同學們從今天做起,安排好和珍惜好每分每秒的時光,認真努力地學習。
G. 意識形態工作相關內容是指些什麼內容
意識形態包括b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的系統的思想觀念,代表了某一階級或社會集團(包括國家和國家集團)的利益,又反過來指導這一階級或集團的行動,
依據這個定義,可以說意識形態就是一種思想觀念,但不是一般的思想觀念,
(7)對小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教育內容擴展閱讀:
(一)意識形態工作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極端重要
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保證。
(二)意識形態工作對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極端重要
我國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期、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各種社會矛盾相互交織,很容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三)意識形態工作對於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極端重要
中國夢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連接國家、集體與個人,是當代中國人的精神旗幟。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四)意識形態工作對於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極端重要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共產黨人只有動員和依靠群眾才能成就驚天動地的偉業。
面對形勢、任務、對象、環境的深刻變化,意識形態工必須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進一步樹立大局意識、導向意識、創新意識和責任意識,關注黨的意識形態工作,而這一切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對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性的清醒認識上。
H. 如何抓好教育意識形態
第一,要清醒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從社會結構說,任何社會都是在一定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的經濟基礎、政治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統一體。其中,作為統治階級意志集中體現的意識形態是整個社會機體的靈魂,它為統治階級的統治提供理論依據、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柱。從共產黨執政地位說,正因為意識形態能為統治階級的統治提供理論依據、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柱,意識形態工作就關繫到黨和國家的全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順利發展,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這對於黨的執政地位的維護自然十分重要。從綜合國力構成說,以意識形態為核心的思想道德文化,是綜合國力構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軟實力,它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我們集中精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刻也不能放鬆意識形態工作。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的事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思想道德文化建設與經濟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全面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從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規律說,社會意識形態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同我們激烈爭奪的重要陣地,敵對勢力要搞亂一個社會、顛覆一個政權,往往是先從意識形態領域打開突破口,先從搞亂人們的思想下手。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生在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內的蘇聯的解體、東歐的演變就是有力證明。
第二,要科學把握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形勢
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進行的,意識形態領域面臨世界范圍社會思潮激盪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正確認識和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形勢極為重要。要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這些年來的總形勢有個全面判斷。從主導方面看,黨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面對信息化、經濟全球化時代意識形態領域的許多新情況、新變化,全面推進理論武裝、新聞宣傳、文藝出版、思想道德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文化體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促進了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得到鞏固。另一方面,各種敵對勢力加緊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國內也出現了一些噪音雜音,既有否定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論,也有否定改革開放、否定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論,對此決不能掉以輕心。再次,要清醒認識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活動的特點:一是各種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我國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組織越來越周密,方式越來越多樣;二是他們總是拿自由、民主、人權、民族、宗教這些議題大肆炒作,鼓吹普世價值(實際上是鼓吹美國的價值),利用一些重大事件和活動,對我們黨和國家進行造謠攻擊;三是他們的基本手法是把個別問題擴大化、把單一問題復雜化、把一般問題政治化,,最終把所有問題都說成是我國「社會制度弊端」造成的,始終把矛頭指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四是他們利用媒體特別是互聯網等現代媒體作為滲透的重要渠道,散布大量有害信息,極力抹黑中國、醜化中國、妖魔化中國。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認識和冷靜分析。還要清醒認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復雜形勢。高校處在意識形態斗爭和較量的前沿,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難度很大,高校的思想理論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第三,要大力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與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的斗爭。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表現,也是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任務。要按照黨的十七大要求,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主要方面的建設。
大力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意識形態領域的陣地無產階級、馬克思主義不去佔領,資產階級、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必然會去佔領。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堅決反對「意識形態趨同論」和「意識形態終結論」。許多西方學者站在各自不同立場,對意識形態進行研究,並提出相應的理論,其中比較典型的是「意識形態趨同論」與「意識形態終結論」。「意識形態趨同論」故意抹煞各種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根本區別,認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隨著發展,相似點越來越多,兩種制度和意識形態可以相互妥協、交融,直至趨同。20世紀50年代以後,「意識形態趨同論」向完善、成熟的理論形態發展,並且為資本主義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和平演變」戰略提供理論說明,其實質在於把社會主義演變成資本主義。20世紀30年代,德國社會學家卡爾·曼海姆最先提出了「意識形態終結論」,他認為意識形態是「烏托邦」,應當把它「排斥」或「置於一旁」。二戰以後,一些西方學者掀起了否定意識形態的高潮,提出要把意識形態從「西方社會中排除出去」。蘇東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後,「意識形態終結論」更是甚囂塵上。「馬克思主義已經死亡」、「共產主義已經死亡」等類似的標題和口號在歐洲國家出版的一些論著和報刊中隨處可見。某些別有用心的西方政客大肆吹噓資本主義的「勝利」,宣告馬克思主義已破產」,稱「20世紀是最後埋葬共產主義的世紀」。西方的一些思想家也認為,馬克思主義作為「最後一個宏大的意識形態就要終結」,人們的思想觀念將在沒有黨派和階級性的社會共同意識中統一起來。
從馬克思主義觀點看來,「意識形態終結論」的荒謬性不言而喻。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思想體系,是一定階級、國家和政黨根本利益的體現。只要階級、國家和政黨還存在,意識形態就不會「趨同」,也不會「終結」。因此,無論是「意識形態趨同論」還是「意識形態終結論」,其實質是要消除、否定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以實現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一體化。因此,我們要堅決抵制和反對「意識形態趨同論」、「意識形態終結論」等錯誤觀點,在這個關系社會主義存亡的問題上不能有任何含糊。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指導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重視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力量建設。值得重視的是,目前在我國某些高校的哲學社會科學教學中,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盛行,馬克思主義往往被邊緣化。本應作為馬克思主義堅強陣地的高校,有些成了錯誤思潮傳播的場所,這對社會和青年一代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對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我國高校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學,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佔領這個思想文化陣地,堅定不移地強化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加強校報、校刊、校內廣播電視和學校出版社的建設,嚴格社團、課堂、講座和網路的管理,堅持研究無禁區、講課有紀律,堅決反對否定、詆毀、淡化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傾向,絕不以任何理由為借口,給錯誤思想提供傳播渠道,以確保導向正確。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弘揚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特別是要充分調動和發揮高校廣大理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高校建設成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要組織高校理論工作者開展聯合攻關,及時總結我們黨帶領人民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努力拿出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理論成果。要組織高校理論工作者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大力促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和科研方法創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理論體系。努力在高校造就強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為其提供良好的條件,以便他們充分發揮在鞏固馬克思主義陣地中的作用。
第四,加強黨對宣傳文化教育單位的領導
中國的一切問題,關鍵在黨。在這方面,首先要按照中央要求配備好領導班子。各級黨委重視選拔培養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幹部,配備好領導班子,確保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人手裡。並且要求各級領導班子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原則,管好自己的隊伍。要求宣傳文化教育單位領導幹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看好自己的陣地。要明辨是非,旗幟鮮明,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問題,要理直氣壯、敢於負責、及時處置,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不能敷衍塞責、互相推諉、任其蔓延,決不給錯誤思想觀點提供傳播渠道,確保意識形態安全。其次,要切實把意識形態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自覺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經常分析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及時掌握思想理論動向和社會輿情動態,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認真總結黨做意識形態工作的成功經驗,深入研究信息化、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意識形態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不斷研究和探索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途徑和辦法,不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駕馭意識形態大局的本領和能力。再次,要做好新形勢下知識分子的教育引導工作。知識分子在意識形態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識形態工作,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知識分子工作。我們黨一貫重視對知識分子的團結、教育和引導工作,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更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這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首當其沖的是,要高度重視在知識分子中培養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努力造就政治堅定、與黨同心同德、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理論家、思想家。這是黨在知識分子中最堅定的依靠力量。應該說,這個問題目前還未引起所有宣傳文化教育單位領導的重視,有的領導做得很好,有的負領導責任的同志卻至今是見物不見人,甚至沒有想到在這方面要做些什麼。這是一些單位多年淡化意識形態的表現,應得到糾正;同時要正確把握思想理論建設中一些重大關系,即正確處理學術自由和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關系,正確處理一元指導思想和文化多樣性的關系,正確處理先進性和廣泛性的關系,正確處理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現實問題的關系。正確處理這些關系對團結大多數知識分子關系極大;要善於適應新的形勢,鼓勵和引導廣大知識分子堅持「二為」方向;要支持我國學者加強對外學術交流,不斷增強在國際學術論壇上的話語權;要多聽知識分子的意見,特別是有重大影響的知識分子的意見,加強思想引導,主動提供服務。即使對那些有不同意見甚至發表過錯誤觀點的知識分子,也要多做教育引導工作,從政治上關心和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地把知識分子團結和凝聚在黨的周圍,發揮他們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