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教育的目的

小學教育的目的

發布時間:2020-11-26 13:03:13

① 教學目標的作用是什麼 小學教育目的的作用是什麼

所謂「教學目標」,是指「與教學或訓練有關的,而並非與教育有關的目標,也稱行為目標。」
教學目標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准,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後將能做什麼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主要描述學習者通過學習後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
學目標(或學習目標)也稱為學習目標,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後將達到何種狀態的一種具體的明確的表述。由此可見,教學目標描述的是學生通過學習後獲得的知識能力,而不是教師採取的途徑或方法。
導向功能教學活動追求什麼目的,要達到什麼結果,都會受到教學目標的指導和制約。可以說,整個教學過程都受教學目標指導和支配;整個教學過程也是為了教學目標而展開。如果教學目標正確、合理,就會導出有效地教學;否則就會導致無效的教學。所以,教學目標可以被看做是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素」,確定準確、合理的教學目標也被認為是教學設計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環節。
控制功能教學目標一經確定,就對教學活動起著控製作用。它作為一種約束力量,把教學人員、行政人員和學生各個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為實現已定目標而共同奮斗。教學目標的控製作用,還表現在總體目標對於各個子目標的規范和制約上。一般地說,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必然對低層次的教學目標具有約束力,迫使低層次的教學目標與其一致並為其服務,從而使目標系統內部達到一致。
激勵作用教學目標確定以後,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產生要達到目標的願望。 在教學活動中,要想使教學目標充分發揮激勵作用,教師就應當在研究學生的興趣、動機、意志、知識和能力水平以及他們的個別差異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握住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
中介功能教學目標的中介功能,首先表現為它是教學與社會需要發生聯系的紐帶。社會需要同教學發生聯系,主要是通過由學制規定的培養目標(學校教學目標),由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科教學目標以及這些目標分解而成的各種具體的教學目標而實現的。各級或各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反映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展對學校教學的客觀存在要求。因此教學目標具有中介功能,教學目標的實現就是學校工作滿足社會對受教育者的需求。

教學目標的中介功能能,還表現為教學目標是教學系統內部各個要素的聯結點。教學活動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形式、手段及教師和學生等各個因素構成的動態過程。各個因素發生關系,主要通過教學目標。這是因為,正式教學目標才使教學活動的各個因素聯系起來,構成一個功能系統,並使各個因素為實現教學目標而發揮各自的作用;某種教材之所以可用,某種技術手段之所以可用,是因為他們能夠為實現已定的教學目標服務。可以說,正是有了教學目標,才使教學活動的其他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教學系統並使之有效地運行。
測度功能教學目標作為預先規定的教學結果,自然是測量、檢查、評價教學活動成功與否,是否有效的尺度或標准。如前所述,教學目標作為教學目的的具體規定或准確規定,肯定要對教學結果予以構想和預定。構想或預定的結果是否達到,還差多遠,必然需要某種尺度測量。測量的尺度是什麼,自然是教學目標,因此,教學目標也具有測度功能。

教學作為一個系統的、由多因素構成並由各個環節連接而成的序列活動,既包括設計、組織、實施,也包括測量和評價。測量和評價教學活動一個周期的終結,也是下一周期的開始。它既要准確預定的結果——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或達到,又要確定目標達成度,還要獲得調整目標的反饋信息,這些都要以已定的目標為尺度。正是通過以目標為尺度、為標準的測量和評價,教學活動才不斷得到改進,步步完善。
廣義的小學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產生怎樣的結果。國家和社會教育機構、學生家長、教師等都對新一代給予那樣的期望,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為廣義的小學教育目的。
小學教育目的就其本質來說,是要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但是,由於社會制度、經濟條件、文化歷史背景的不同,小學教育目的的內涵也不盡相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制定小學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

② 小學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如下:

  1. 小學教育的重要特點

    作為少年整個人生當中教育過程的開端,小學教育是規模非常宏達的教育工程,為以後的人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小學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對象,一般是6到12歲的少年接受小學教育,這些少年身心發展正在處於過度階段,也具有錯綜復雜的心理發展狀態,其世界觀,道德品質,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在建立的初級階段,其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強,受到外界影響也會比較容易。

  2. 整個教育的基石就是小學教育

    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中有明確的規定,小學階段的培養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需要將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正確的觀念和思想初步建立起來,將樂觀開朗、勤奮向上、認真負責、誠實守信以及關愛集體和他人的良好品質培養起來,並將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初步建立起來。

    第二,對於算術、寫、讀等方面的基本的技能和文化知識需要掌握起來,形成對自然和社會的初步的了解和認知,思考、動手以及貫穿觀察能力都能初步形成。

  3. 興趣廣泛和健康生活的良好的生活需要形成起來。

    最後認識勞動與生活的不易,熱愛勞動的思想也形成。為了實現孩子的品質品德、思想政治和學習文化,我國小學教育需要不斷努力。小學教育有著覆蓋於方方面面的目標,為了這些目標的實現,就需要教育和關心少年兒童成功過程每一個環節,這就對於社會、家庭和學校都提出了很重要要求,需要關注和關心其成長過程。

拓展資料

小學教育是向兒童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小學教育既不是就業定向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它是面對全體兒童實施普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提高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使他們具備國民應有的一些基本素質,為他們進一步深造創造條件。

小學教育是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前提。小學教育是向全體兒童進行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教育,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奠定學習、生活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講,全面性是專業性的預備。只有保證小學教育的質量,才能確保高一級學校的教育質量。兒童接受小學教育的年齡階段,是人生歷程的巨大變化時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小學教育的每一個方面都不可偏廢。

③ 小學教育的目的及發展的目標

培養孩子的德智體美勞,激發孩子的自主探索能力,

④ 小學教育目的依據

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養的人各具特色.
2.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
制定小學教育目的,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要注意小學生年齡發展的階段特徵,尊重他們的興趣與需要;在考慮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徵的共性時,還要注意到所存在的發展的差異性.
3.人們的教育理想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確立了科學的人的發展觀,指明了人的發展的必然規律,是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⑤ 小學生教育目標的含義

小學教育目的是小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貫穿於小學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小學教育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1)小學教育目的具有導向作用。小學教育目的一經確定就成為人們行動的方向。它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了發展方向,預定了發展結果,也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奮斗目標。
(2)小學教育目的具有激勵作用。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動機,是人們共同活動的基礎。因此,共同的目標一旦被人們認識和接受,不僅能指導整個實踐活動過程,而且能夠激勵人們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3)小學教育目的具有評價作用。小學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評價小學教育活動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准。

⑥ 普通中小學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普通中小學教育的目標

小學教育專業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較高思想素養、寬厚基礎知識、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綜合素質,能適應小學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創新精神的小學教師為培養目標。其綜合素質概括為一個核心、兩種水平、六種能力、十二項基本功。

即是以師德為核心開展教育,努力使學生達到本科層次學術水平和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具備教育能力、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活動指導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學習發展能力,和講、寫、算、創、教、用、作、彈、唱、跳、畫、練十二項基本功。

(6)小學教育的目的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育的意義

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離不開教育與知識產權制度的支撐。隨著人類社會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已經凸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

如何把知識產權教育廣泛深入到青少年中去,如何將培養創造創新能力與知識產權制度結合起來,為創新型國家儲備基石,這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有關學校的重視。

許多學校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教育,有與小發明小創造結合,有與美術小製作結合,有與科技創新活動結合,也有與研究性課程結合,更有滲透到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教育中的。

通過知識產權教育,部分學校學生與教職員工對知識產權的知曉率已達到90%以上,專利申請量逐年遞升,創新方案、創造成果、創意作品大量涌現,教師、學生的創新的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展現。

這不僅使青少年樹立起尊重和保護創造成果的意識,也培養了青少年創新品質、創新思維和自主創新能力。

⑦ 小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通過大量的實踐和體驗,幫助孩子吸取精神上和知識上的食糧。語文課(應該稱母語課。)。通過循序漸進的大量的聽說讀寫,提供給孩子的是由少得多、由淺到深的精神食糧,同時培養的是吸收這些食糧後的自我思考和口頭、筆頭的表達能力。(大量的讀,則意味著突破教材的約束,引入高品位的課外書。)一個人的精神生活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對生命的認識、教孩子怎樣做人是教育的根本。而閱讀,可以使這個目標變得很輕松。閱讀中涉及的地理、歷史等知識,無形中是一個快樂的積累。到初中的時候再接觸課本,那時的學習將多麼輕松。完成語文作業,培養的是孩子的細心、耐心、寫字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是不可缺少的訓練。數學課。數學存在於我們生活的角角落落,在生活中發現和應用它是最好的教育時機。當孩子在實際場景中發現數學以後,再告訴他有關的概念,或者啟發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他的發現,再來吸收和掌握這些知識,這樣的學習將顯得異常輕松。完成數學作業,培養的是孩子的細心、耐心、讀題能力、反應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訓練也是必須的。科學課。應更多於動手實踐,而少於提到具體的概念描述。概念將會在初中的課程中出現。如果在小學階段進行大量積累,概念在初中課本中出現時,因似曾相見,接納何難。音樂課。唱歌自然不必說了。但多聽優美的中外音樂、看戲曲、芭蕾舞劇,無疑是最好的音樂教育。還可以鼓勵孩子,嘗試自己編寫曲子,把童年的想像力盡情顯現。美術課。美術的內容可以非常多,畫畫是最容易想到的,還應包括構建、泥塑、剪紙、自由創作等等。高品位的美術教育還應該有,參觀畫展、藝術展、博物館,讀優秀的圖畫書和繪本。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在能用文字順利表達自己的思想之前,畫筆是他最好的武器。英語課。和語文課類似,只不過因為是第二語言的掌握,恐怕在量上會比語文少,在進度上會滯後一些。這都沒有關系。品德課。品德的教育融合在任何一門課中,融合在每個人(教師、學生、家長)的生活中,教育的內容和場合是隨時隨地的。這也是最難教、也最容易教的一門課。(最難教是因為沒有固定的教材;最容易教是因為生活是隨手可得的教材,看教育者的挖掘能力了。)體育課。達標自然不必說了。但更多的體育活動恐怕不是一周三節體育課就能包容的。給孩子充裕的自由時間去戶外活動,是一個國民體質提高的基本條件之一。

⑧ 小學教育目標是什麼

掌握一些基本知識、養成一些學習習慣、基本形成一些自我學習的能力。

⑨ 教育學我國階段小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目是人們對教育活動的一種設計。小學教育目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小學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產生怎樣的結果。

狹義的小學教育目的是國家對在小學中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的總要求。

小學教育目的是小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它貫穿於小學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小學教育活動具有指導意義,它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⑩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

這是一個嚴肅、宏大甚至偏於沉重的話題。作為這個行業的一分子,我自然不是無話可講,不過真要說得詳細、明確,恐怕也不那麼容易。讀Whitehead的The Aids of Ecation,受到不少的教益。

這是三聯書店出的有關他的教育方面演講的集子,譯者是徐汝舟,集子翻譯過來給了中文的題目:《教育的目的》,其實或許翻譯為「教育的功用」會更好吧。如果說起這么嚴肅的話題,也大概只有Whitehead的整個演講集子才能系統的回答了。既不是簡單明了的幾句話,也不是淺顯功利的低級要求。在這位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教育家看來,教育上的兩條戒律: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務須透徹」值得商榷。他提出異議,有其原因,他說,在眾多的科目中選擇一小部分進行教授,會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不連貫的思想概念,沒有任何生命的火化閃爍。

單從這一點來看,Whitehead對於教育的思考是人本的,從著眼於個體發展來進行的。仔細想來,選取一部分學科,誰人來選,怎麼選,什麼標准?又由誰來制定這些標准,實際上都是值得認真反思的問題。現行的學科的學習將決定了未來若干年內社會人群的思維、科學、文學素養和水平,甚至是偏重的類型,比如:科學受到重視的時代,那麼社會上人群的科學素養平均水平是較高的。但是人們對於所教授學科的選取總是有局限性的,對於所教的學科給出過於具體的限制,使原本整體的學科知識被人為地劃分成幾個小學科,這樣粗魯的行為不僅割裂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間的有機聯系,而且還會破壞學生既有經驗、生活體驗與所學知識的結合,破壞他們對於知識的思維上的體驗。與之對應,他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間那種致命的分離狀況,因為他扼殺了現代課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Whitehead認為現代的學科分類沒有向學生們展示生活這個獨特的統一體,而是教他們代數、幾何、科學、歷史不同的學科,或者語言等。而這樣的分類教學的結果就是,課程喪失了生命力、變得枯燥無味,而學生也將會喪失自主觀察、思考、學習能力,他們掌握的僅僅是書本固有的經驗和理論。學科脫離實際、脫離生活的問題在今天早已經不再新鮮,而正在成為教育改革者們努力革新的重點:學科學習必須向生活實踐適當延伸。

在教育這條大道上,今天的中國與當時的英國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多重的困難。許多部門、政府機構都似乎認為可以把學校機械地分為兩三種死板的類型,並強迫每一類學校採取一種刻板的課程。而這樣的制度,對於教育本身來說就是災難性的;當然,或許,在今日之中國來說,有其特殊的情況,比如全國范圍內統一的高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存在。可是,如果不給學校、老師一定的根據自己學校、學生特點來設計課程、學習行為的權利,那麼,要從根本上革新教育,只不過如同Whitehead所說「從一種形式主義陷入另一種形式主義,從一團陳腐呆滯的思想陷入另一團同樣沒有生命的思想中。」

反復被提到的生命力,不僅僅是存在於課程、學科學習中,更重要的是滲透在學校、教師對於學生的培養當中,教育的目的或許無法簡單明示,但是至少,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生命對於生活的靈感、感悟和創造,這樣人類才能不斷地前進;陷入程序化、機械化、模式化的教育扼殺了許多天才、創造力乃至生命力。有多少「天之驕子」有過輕生念頭?大學生最擔心什麼?中國社會調查所日前公布對北京、上海等2000名大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社會就業,逾九成學生對自己畢業後的生活沒有明確目標,8.3%的學生曾想過輕生。(《新京報》8月16日)
坊間流傳甚廣的「畢業等於失業」,

高校畢業生就業很艱難,很多人不得不採取「零工資就業」的方式,放棄應有的勞動收入和社會保障權益,讓我更傾向於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真不小。與「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社會就業」相對的是,高校的盲目擴招已經影響到了高等教育協調發展,而就業崗位的相對匱乏更是加劇了教育與社會的矛盾。
什麼是教育,所謂教育,廣義指以影響人身心發展為直接目的的社會活動。狹義指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進行的學校教育。教育是作為個體的人與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制約,也對社會整體及其諸多方面產生影響。教育還受制於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和促進個人全面發展強有力的工具。
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及教育均取得了巨大進展,但與此同時,各種社會矛盾也接踵而至,而其中較為突出的正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脫節。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布爾迪厄在《教育、文化和社會的再生產》一書中指出,社會,僅僅擁有教育資本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使教育資本能夠成功轉換成一種社會或文化資本,行動者還必須同時擁有一定數量由支配精英的慣習——只能通過家庭所獲得——生產的象徵資本。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由於文憑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學校頒發的文憑和各種資格證書的價值已大不如前。在這種情形下,文憑以外的其他各種選擇標准便成為象徵資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選擇標准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開始由文憑轉向能力等更為實在的判斷標准上。
所以現在越來越熟悉一個新名詞「早期教育」早期教育,這個詞中「早期」二字應該說是一個屬於時間性的概念,這是與人們受教育的中期和晚期相對而言的。因此,早期教育的性質,與以等級劃分性質的初等教育不同,早期教育的時限包括乳兒期、嬰兒期、幼兒期三個時期,它的教育對象是三歲前和到六歲的兒童,而初等教育對象是六歲以後的學齡兒童。早期接受基礎教育,也就更早的步入大學。
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讀大學,究竟要讀什麼?畢業後,又能做什麼?高校怎樣培養人格健全、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高校專業設置怎樣與社會需求相結合?薛涌在《大學屬於誰》中談到,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的公民,而不是製造社會工程的「零件」;大學是提供精神資源的地方,而不是訓練技能的場所,應「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人格和才智,還能幫助他們應付各種環境和挑戰」。
說到教育目的是什麼,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在他的《教育論》中提出了「為完滿生活做准備」的教育目的。斯賓塞認為,生活應當是教育價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應當圍繞「完滿生活」展開。這里所說的「完滿生活」不僅指物質條件方面,還包括怎樣對待自己的身體,怎樣培養心智,怎樣處理教育子女,怎樣做一個好公民,怎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而增進人類幸福等廣闊內容。反觀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我們提倡全面發展和個體個性及自由的發展,但片面追求智育發展而忽視德育教育及品格塑造的傾向,使得教育嚴重背離了當初的目的。
教育不是一個事物,而是一個永遠無止境的過程。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而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培養人,造成了極大的人才浪費。怎樣看待高校培養的畢業生「結構不合理」和「人才浪費」?全國有多少高校在重復著「不求回報」的無效教育,還在不計成本地重復生產著不為社會所需的「產品」?眼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畢業生就業遭遇尷尬,問題的症結就在於,目前高校的專業設置、學科結構與社會需求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沒有致力於完善人格的塑造,未能著力於培養應用型人才。有這樣一種現狀,因缺乏動手能力而求職困難,不少大學生開始踏上繼續教育之路。不是說我們培養出來的不是人才,而是說沒有塑造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而如今大家的解決方式就算是不斷的受再教育,即深造。不斷的增加首教育的時間。但現今這種終身式的教育會將我們這個原本聰明繁榮的種族走向滅亡,大家要認識到我們要接受教育沒錯,但是我們是要用知識來豐富自己,使其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工具,而不是累贅,更不時一味的片面的依靠知識。
古人雲,知識就是力量沒錯,但這力量是要靠人去驅使,而不是自己就可以變成力量。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育的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