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中小學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當前中小學教來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自
一、注重「教書」,而忽略了「育人」;
二、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一)創新能力缺失;(二)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主動學」;(三)扼殺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思維;三、忽視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與教育;(一)追求「分數」,忽視心理健康輔導;(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名存實亡;
三、忽視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與教育。
四、農村地區教育比較薄弱。
五、教師的社會屬性問題。
教師並沒有獲得與其身份相適應的待遇和尊重,導致對教育工作產生極嚴重
的負面影響。不少教師都對教師職業有困惑。大多數認為,教師是一個職業,這似乎已是當下的共識,可是,在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培養、使用、評價中,教師的職
業屬性卻一再被漠視。
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貳』 小學生存在哪些基本問題及整改措施
小學自查問題及整改措施整改
一、存在問題
(一)學校環境中存在問題
學校環境衛生還有待於提高,特別是大門口衛生保持不好。
(二)德育工作中存在問題 :
1、查找存在問題時發現有個別教師敬業精神不強,勞動紀律觀念不強。
2、校園文化建設有待加強。
3、學生的養成教育有待提高,學生能力發展片面和不足,學生缺乏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能力。
(三)教學工作中存在問題
1、我校的備課組教研活動開展得還不夠扎實,校本教研工作深度不夠,不符合我校「精、細、實、新」的要求,需進一步改進。
2、校本課程的管理及評價體系尚需健全。
3、雖然絕大多數教師都會多媒體教學,但教師因忙於平時的教學工作,利用多媒體上課較少,不能讓全體學生受益,教師自身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有待加強。
4、部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較少,缺乏了解、交流,對學生的評價仍然以「分數」為准。
三、整改目標:
1、政治上堅定。通過整改,使每位教師都能做到在思想和行動上做好垂範作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2、學習上勤奮。通過整改,樹立正確的學風,建設學習型學校,使每一位教師都做到工作學習化和學習工作化,使學校始終處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的良性循環之中。
3、工作上嚴格。通過整改,使學校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確保每一項工作做到認真、認真、再認真,細致、細致、再細致。
4、教學上扎實。通過整改,不斷更新觀念,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教學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增強主動性、超前性,在工作上有新的拓展,取得更好的成績。
5、作風上嚴謹,規范從教行為。推行優質服務承諾制,接待家長推行「五個一」:「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熱水、一個讓位、一個滿意的答復」的活動。
6、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進一步做好學校德育,健康教育,體衛工作,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7、加強辦學特色建設,認真構建「藝體」課程體系,提升辦學特色建設水平,彰顯學校個性。
四、整改措施
1、強化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危機意識,強化教職工的人格教育和師德操守的管理,讓每位教師感受學校和自己都面臨強大的生存壓力,激勵教師自我加壓,勤奮工作。
(1)及時宣傳教師中的先進事跡,加強教師的考勤管理。
(2)認真實施《小學教師師德行為規范》,實施師德一票否決和對教職工的各項獎懲制度。
(3)下大力氣培植教師的事業心、愛心和責任感,開展一系列師德教育活動,職業道德演講比賽,堅持評選表彰和宣傳師德標兵、學生最受歡迎的教師,通過多種途徑激勵教師愛崗愛校愛學生,形成「教育觀念領先,教學質量爭先,教學科研創先,關愛學生率先」的爭先創優氛圍。
(4)發揚民主辦學精神,每學期通過職代會、教職工大會等形式,向全體教師宣傳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每年要廣泛學生家長和全校師生對學校辦學的意見和建議,在重點問題上(如評職評先、績效考核、經費開支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使我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逐步完善並形成特色。
2、針對教研現狀,著力構建教師全員參與、以校為本的教研方式——校本綜合教研。開展「從實踐到理論、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把研究、教學和教研整合為一體,融入學校教學活動中,使其成為教師的日常教研活動,並以行動研究的思路,改進教育教學行為。
(1)完善備課組長職責,實行備課組活動情況月匯報制度,教師參與備課組活動情況與教師月考核掛鉤。
(2)教研活動注重分析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有針對性的教改辦法,落實改革的措施。堅持教學工作競賽制度、檢查制度和學生評教制度,組織教師聽課、評課、反思等,與被聽課教師交流。
(3)將問題研究校本化。教師問題意識,就是對教育教學實踐中,沒有解決的矛盾和認識。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主要通過開展「一課三上」、評課、集體備課、典型示範、交流學習等活動,有意識讓教師去對比、思考,最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了解學科和教師的學習、工作情況,認真聽取意見建議,查找不足總結經驗,想方設法為一線教師排憂解難辦實事。
(5)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意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作用。每學期由業務主任安排各學科制定出具體的教科研活動計劃,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教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規定,由業務主任制定每年的師資培訓實施計劃,除在崗培訓外,根據實際情況選派一定數量的教師外出進修學習,通過多種渠道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
3、從全面貫徹《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入手,幫助學生養成符合社會公德,符合健康生活的行為習慣,常規教育中,著力培養學生遇到師長主動問好;見到廢紙主動撿起;上下樓梯靠右慢行;節約糧食文明就餐。做好校園環境整治工作,班級布置工作。扎實落實過程考核,不放過一個細節。加大日常環境衛生管理,做到包干區內一天一清掃,一天一公布,保證校園清潔。通過反復抓、抓反復,實行公約導行,訓練促行,評價勵行,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叄』 結合中小學實際,分析在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及提出對策。
結合中小學實際,分析在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中還存在那些問題及對策
實現教育目的是教育實踐活動結果的主觀預設,對教育實踐活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而中小學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堅強的革命後代。有論者指出「教育目的是教育理想與現實的結合點,任何教育活動,都是圍繞教育目的進行的,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目的逐步實現過程,要高質量地培養人,使整個教育過程高效、合理,就必須加強對教育木的的研究」。
何謂教育目的?陳桂生教授從目的的概念——「意之所趨」出發,認為教育目的是「人的教育意向」,他認為家長和教師對於進行教育活動都有目的。強調教育目的為人們進行教育活動的「意之所趨」的還有其他學者,如丁念金認為,教育目的,即教育活動中的目的,是指「人們進行教育活動的意圖,即人們進行教育活動是為了得到何種性質的結果」。
而目前我國中小學教育還存在著某些問題,僅教育目的方面便存在認識上的模糊和實踐上的混亂現象。模糊上主要表現在,將中小學教育目的與教育目標等同,還有將國家的教育目的認為是發展中小學生的集體或社會價值目的。在實踐中,以培養學生德智體,以升學為主要教育目的。中小學教育由九年義務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主要是普通高中教育)組成。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尤其自《義務教育法》頒布以來,我國中小學教育有著巨大的發展,但是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下,出現了諸多問題,而且越來越嚴重,已對我國中小學教育進一步發展產生了巨大的阻礙作用。
一、中小學教育問題
(一)中小學學生負擔較重。中國學生家長傳統思維認為子女只有死讀書,只有上大學才可以出人頭地。父母給子女買大量輔導資料,送子女上各種補習班和培訓學校學習,請各科家教。而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不顧學生承受能力,布置大量作業,讓學生上晚自習,代學生購買輔導資料,利用節假日給學生補課已是正常現象。
(二)中小學教育費用過高,亂收費現象依然嚴重。中小學各學校一般根據等級來定,等級高的學校學費高些。一般城市的市重點高中學費一年(兩個學期)要三千來元。老師給學生補課是有償的,很多學校在補課事件上搞小把戲,讓學生家長選擇學校給不給學生補課。補課費一般比較高,學校還利用代給學生購買各種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獲取高額回扣費,甚至有教育主管部門直接參與。
(三)許多農村教師工資發放困難,教師離開學校時有出現。我國大部分鄉鎮和村財政比較困難,許多教師不能按時領取全額工資。鄉鎮村幹部一般先發自己的工資,再發其財政下的教師的工資。工資的拖欠嚴重打擊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一部分老師不得不從學生身上收錢過日子,也使一部分老師被迫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尋求其它生存途徑。
(四)學校、社會對學生道德教育重視不夠。我國對中小學學生的道德教育僅僅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事例教育,以為控制了中小學學生的思想就可以提高中小學學生的道德素質,這是完全錯誤的。社會道德的低下使學生對書本上的道德教育提出疑問。
(五)我國中小學學校基本上還是推行應試教育。評價學校好壞的標準是升學率,而不是素質教育實施情況。推行素質教育對學校升學率有巨大影響,由於我國現行的考試制度及試題,只有行應試教育才可提高升學率。高考是我國教育的指揮棒,是考察學生的做題能力,既答試卷的能力,這與素質教育的目標有些偏離。事實上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素質教育還未起步。
(六)學校亂用教室,搞特大班教學。由於擴招後,學生眾多,新的教學樓還未建成,教室不夠。有的學校實行特大班教學,一個教室數百人,教室內擠得滿滿,學生在教室里根本沒有任何活動空間,有的連走路都很困難。有的學校在辦公大樓內擠出房屋給學生使用,有的直接使用實驗室、語音室等其它教學房屋。
(七)花錢找學校。許多家長為給子女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錢的父母花大筆鈔票並通過各種關系把子女送進依稀外比較好比較出名的學校(主要是重點中學)或某學校的重點班。這在目前不是什麼特殊現象。
(八)中小學學生考試作弊嚴重。考試作弊這幾年是社會關心的熱點話題之一,但大多限在高考上。其實在中小學的期終考試,只要在與其它學校進行評比,並有獎金的情況下,部分學校和老師就會公開鼓勵學生作弊,並為作弊行動提供一些經驗和做一些服務工作,比如採用一好生照顧周圍差生的考生座位辦法。高中會考作弊是頗為嚴重的,有的縣市的監考老師充當哨兵,為學生作弊放哨。先進的信息工具作弊始終不如槍手准,代考現象也是常見的。
二、解決中小學教育問題的對策
存在問題,就必須解決,也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國中小學教育才可繼續良好發展,才可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
(一)明文規定中小學學生最高作業量,嚴令禁止學校利用晚上和節假日(尤其是寒暑假)給學生(除高中畢業班學生外)補課,禁止私人和學校開辦寒暑期補習班。以此減輕中小學學生的負擔。
(二)推行九年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實際上是真正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明文規定接受九年免費教育的學生不需向學校任何人交納任何學習費用。同時規定高中學校學費額,除此外學生不用交納任何費用。也就是在高中實行「一費制」,我國目前各地普遍在中小學實行「一費制」。這從根本上解決中小學學費過重問題和亂收費現象。
(三)禁止學校劃分重點班和普通班,嚴格審查學校等級評定,絕對不能以升學率為主要標准,必要時廢除學校等級制,不存在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劃分。
(四)學校統一化。初中學校招生根據地域劃分,高中學校招生時不分重點和普通,徹底尊重考生的選擇。高中學費實行農村和城鎮兩種標准,城鎮學校中的農村學生按農村學校標准收取學費。堅決不以學校等級為制定學費標准。
(五)加強對教師的法治教育,增強教師對未成年人權益及有關隱私權的認識。實行教師執照制度。審核對象是擁有教師資格證的新教師,新教師在任教三年後由教育部門對其在三年內的教育成績及過失進行審核。符合標準的授予教師執照,方可繼續任教;不符合標準的即結束教師生涯。
(六)制定《素質教育法》。對有關素質教育內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對各個學校素質教育實施狀況的評定,以《素質教育法》的規定為標准。
(七)實行教師銀行卡制度。教育部、財政部與國內某銀行合作,給每位教師辦理一張銀行卡(最好是銀聯卡)。在領取銀行卡時,必須由每位教師親自帶證件領取,禁止他人代取。由縣級以上部門將每月工資(除去個人所得稅)直接打入銀行卡上。這就解決了教師工資發放困難等問題。
(八)提高整個社會道德,以實踐道德教育中小學學生,以事實說服中小學學生,文字對中小學學生的說服力太弱。
(九)修改升學考試制度。考試范圍增加社會實踐狀況、學生道德素質狀況及學校和老師推薦程度。
(十)完善教育監督機制,實行全國教育巡查員制度。由教育部組建全國教育巡查小組,其成員不定期到全國各地巡迴檢查各學校教育狀況和教育主管部門執法狀況。檢查內容包括學校收費執行狀況、各地各學校素質教育實施狀況、學校道德教育狀況、學生負擔狀況和教師教學狀況等。
(十一)實行社會評價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門在每年年底讓當地民眾評價當地學校,這一結果作為學校評定的一項內容。
(十二)實行學校財產公開制度。在每年年底,學校公開自己的財務狀況,由教育主管部門和審計部門共同審查學校財務狀況。
在當今中國的教育中,中小學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只有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實施正確可行的解決策略,才能使其更好地發展,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合格的人才
『肆』 目前我國中小學的安全教育存在哪些問題有何對策
目前我國中小學的教育是把所有人的思想教育成一個模樣
我們國家能出精英,但出不了頂尖人才,原因就在於此,所有人從小就被教育了,思想一旦被禁錮,就很難有什麼大的改變了
『伍』 教育問題及對策
淺析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當前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1)不容樂觀的現狀
針對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近幾年才引起重視的。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在社會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共同關注下,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納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設置了課程,培訓了師資,加強了管理,進行了督導。可以說,這項工作正逐步走向規范科學的發展軌道。但是,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現狀仍然不容樂觀。
一是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呈現普遍性,其程度呈惡化趨勢。
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初級中學。日前,我們在七至九年級的1000多名學生中隨機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項心理問題的專項調查,結果如下:
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高達100%,其中程度比較嚴重(已影響正常學習和生活的)佔3%。這些心理問題的表現症狀主要是自我封閉和自卑(25%)、焦慮甚至恐懼(20%)、膽怯(15%)、厭學(25%)、妒忌(10%)、敵視甚至仇恨(5%)等。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來自四個方面:①因客觀原因(如家庭、出身、長相等)造成的自卑自棄心理;②因學習壓力等因素產生的倦怠心理;③因與他人(同學、家長、親友、老師等)的關系問題引發的逆反、對立、妒忌、敵視心理;④因信心缺失和前途渺茫等因素導致的迷惘心理。對於上述心理問題,90%的學生表示可以自我控制,70%的學生表示平時能找到自己覺得有效的排遣辦法。
調查表明,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成了一個共性的問題,不再是局部的小問題,而是整體的大問題。這方面,學生德育工作者深有感觸。由於學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和復雜性,且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又很難找到切實有效的措施,學生的德育工作顯得更加艱難。令許多教師苦惱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學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顯得力不從心。
而更為嚴重的是,近幾年,因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疏通和矯正而暴發的惡性校園事件呈密集上升趨勢。如某校一初三學生因不滿學校的管理和教師的教育,竟在教室里縱火以求解脫,造成了數萬元的經濟損失,並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秩序;某校一初一女生因家庭不和且在學校得不到重視竟「自編自導」綁架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嚴重影響了學校聲譽;某校兩名小學二年級學生因不滿老師的管教,竟密謀在學校開水瓮里投毒,幸好發現及時未產生惡劣後果,但其低齡化和惡性程度發人深省。這些惡性事件的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也引發了我們對於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冷峻思考。
二是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力度不夠。
盡管現在社會及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十分關注,但其重視程度與學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還不完全匹配。社會對農村基礎教育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仍然是教學質量,社會對學校評價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學率。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強調的不少,但督導落實的辦法和措施還不得力,至今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評估與督查方案。
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應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學校仍然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過程中摸索,對教育質量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因而,學校在這方面顯得比較被動。當問題發生了才引起重視,日常的教育工作還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與師資培訓力度還不能適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家庭是學生心理壓力及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背景,但家庭暴露出來的問題十分突出。許多農村家庭對學生的心理需求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圍不利學生的心理成長。我們在幾期家長培訓中作了調查,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學生的成績,其次是身體健康和安全問題,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長把學生的心理問題擺在最關注的位置,高達75%的家長對學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學不了解、不關心,高達80%的家長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懂。這就很難保證每一個家庭能給學生一個有利於心理成長的家庭環境。
(2)必須正視的問題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與生俱來的,更不會是無中生有的。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往往來自其成長、教育環境中的諸多問題。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才能找到症結及解決的辦法和途徑。
社會環境問題
學生生活在社會中,社會環境問題必然對學生的心理成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當前,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的社會問題比較多,有些消極的因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應該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例如,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學生長期生活在心理壓抑之中;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導致這些家庭的學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關愛,嚴重的已造成學生的心理扭曲;社會的主流人才觀與新課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學生在社會評價中屢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現在,農村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比如農村「留守孩子」的問題就是一個特殊的例證。
《中國教育報》在2004年10月5日的一篇題為《誰來關愛「寂寞」的花朵》的記者調查中對這一問題作了深入的報道和分析。文章說,根據湖北省教育廳在京山縣坪壩鎮對848名中小學生進行的隨機調查發現,「留守孩子」346人,占總數的40.8%;有嚴重違紀的28人中,有23人是「留守孩子」,佔82.14%。其中,「留守孩子」中59%不理解、不支持父母外出務工,83%與現在的監護人關系緊張,92%與父母每學期聯系不到5次,69%對學習成績無所謂,90%將來准備經商或打工,81%最迫切的願望是父母回到自己身邊。文章還說,學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四難」:一是溺愛放縱,教育難;二是缺乏管護,安全難;三是隔代管教,監護難;四是管理脫節,磨合難。作者認為,「留守孩子」現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不容忽視,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可見,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帶來了城市的繁榮,帶來了農村經濟的復甦,但也同時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的直接受害者就是青少年學生,由此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了教育的一個新的難題,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關注重視和加以解決。
2、學校教育問題
學校是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但就農村中小學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發育不全,遠不能適應學生心理教育的嚴峻現實,還不能有效地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實上,學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向來不敢在教育質量尤其是教學質量上有絲毫馬虎。盡管素質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說得多,做得少。學校在重視智育的同時未能有效地實施德育,使管理重心向教學傾斜,忽視了德育,尤其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疏於指導、研究和教育。這樣,學校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的理念、一個科學的管理機制、一個得力的人員保障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觀察、分析,並實施有體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師資培訓問題
教師是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但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在這方面起碼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論儲備和實踐經驗;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和專家指導;三是教師編制矛盾突出,教師教學工作量太重,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農村教師接受了大量的新課程通識性培訓和學科專業培訓,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訓,但不成系統,且具體要求也不夠明確。現實中,教師「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比比皆是,教師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改觀。近幾年,農村學校引進人才的機制一直運行不暢,教師流失嚴重,現崗教師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學任務已疲於奔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同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由心理健康的教師來實施,而教師的心理健康現狀也令人憂慮,這就更難保證教師可以科學地開展這項工作了。《北京晚報》報道說,「一項全國范圍內的教師心理調查顯示,30%~40%的教師經常處於情緒波動之中,15%的教師有心理問題,7%的教師有心理障礙。這些數據表明,心理健康問題已經開始悄悄地逼近中國教師。北京市曾對500餘名中小學教師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近60%的教師覺得在工作中煩惱多於歡樂,7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教師中普遍存在著煩燥、憂郁、易發火等不良情緒,一些教師因此對學生進行體罰,甚至出現過教師咬掉學生耳朵的事情。」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可能比上述情況更為嚴重。北京市已在全體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把「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列為了必修課程,而農村中小學教師尚未接受過這方面的全面而系統的教育和培訓,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有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4、家庭環境問題
家庭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學生中許多積淀已久的心理問題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農村學生的家庭環境至少有三個不利於學生心理成長的問題:一是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缺乏科學指導;二是學生大多在校寄宿,與家長溝通不夠,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心理距離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天天加大,極不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三是社會轉型時期,農村家庭受到較大沖擊,問題家庭、特殊家庭數量增大,受害學生的數量也在增大。
二、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和出路
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目前的困境,應在社會、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協作下探索出科學的對策和有效的出路。筆者認為,以下六個方面應予以加強。
1、加強教育督導。
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評估、教師評價的重要范疇。一方面加強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一方面形成適合農村學校及農村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方案,進行跟蹤督導評估,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予以重視和加強。
2、改善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應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過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為根本目標,切實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不僅要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從整體上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
3、重視師資培訓。
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教師抓起,必須以良好的師資隊伍為保障。當前,應特別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繼續教育部門應把此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專業培訓和實踐指導,倡導所有教師研究和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強家長培訓。
針對農村學生家長的狀況,學校應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深入的家長培訓工作,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育人觀,加強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的溝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積極改善學生的心理成長環境。
5、關愛特殊學生。
特殊的心理問題往往出在特殊的學生身上,關愛特殊學生是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關愛特殊學生應採取個性化的實施辦法,將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學生,幫助他們回歸正常心理狀態,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學生評價。
科學的學生評價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當前,農村中小學要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工作,研究學生評價與學生心理之間的關系,從評價方面為學生創設健康的心理成長氛圍。
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關下一代的成長和發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措施上進行深化,切實形成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境。
『陸』 分析當前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
當前抄中小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教育思想的不穩定性問題。
總是在變來變去,讓教師無所適從,讓學生無所適從;
2.教育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脫節問題。
在學校,給孩子們的是一個純凈的教育氛圍,在社會,給孩子們的是一個殘酷的污染氛圍;
3.教師的社會屬性問題。
教師並沒有獲得與其身份相適應的待遇和尊重,導致對教育工作產生極嚴重的負面影響;
就簡單談這么多吧,希望你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