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家長教育方法

小學生家長教育方法

發布時間:2020-11-26 12:38:24

1. 小學生家長教育方法有哪種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們的實際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成績進行相應的教育。

2.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哪幾種

我覺得小學生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需要父母家長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那我們下面就來談一談小學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首先我們要明確家庭教育不是父母嘴上的說教,父母還要以身作則,做到言傳身教,言行合一,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一定不要過度的去追求成績,小學時期孩子愛玩是天性,我們不要過早的將孩子的天性磨滅,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並幫助他去深化這個興趣,不要過早的否定孩子,你在他兒童時期所進行的打罵管束都有可能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總之,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把孩子變成自己為了滿足虛榮心的犧牲品。

3. 家長怎麼樣教育小學生的八種方法

1.環境熏陶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樣可以讓孩子受到感染與熏陶。因為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創造好生活環境,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孩子的美好情操。

2.樹立榜樣
榜樣是從別人的良好思想與行為來影響與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比如像鄰居、老師、同學、模範人物、革命領袖等優秀品質都是孩子的學習對像,有時候家長的言行正確與否,對孩子都會有十分深刻的影響。所以說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

3.表揚獎勵
用表揚獎勵的方式來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給予好評與肯定。這樣的好評與肯定會加強孩子進取心與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也要做到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 還要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4.批評懲罰
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孩子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後者對來生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在批評與懲罰時,必須要做到全面的了解情況,要掌握好不良思想的行為的具體情節與嚴重程序,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

5.生活秩序
家庭教育中良好的生活秩序是會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好方法,是提導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孩子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家長可以在旁邊指點。

6.說服教育
談話,父母根據孩子的思想實際,講道理,擺事實,這樣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必須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討論,有時候父母要與孩子共同討論,介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如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這樣使孩子明辨是非。
7.課外閱讀
在課余時間家長可以指導孩子閱讀書報雜志,讓孩子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好孩子閱讀的內容,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
8.接觸社會
平時帶孩子到公園、商店、風景區、農村或者是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孩子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希望能幫到你。

4. 對於小學生,現在一般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方法

家庭教育就是,別想的多復雜.但也不是那麼輕松.
你的行為直接影響你的孩專子.別想到要怎麼教育孩屬子,應該想你該怎麼示範教育.
家庭教育的結果從大人的身上就能看出來,你是怎麼樣的人,孩子就會成為怎麼樣.
別去學那些什麼專家的話.都行不通

5. 小學生家庭教育有哪幾方面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如下:
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③態度一致,教育統一。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
⑦及時教育與持恆相結合。

在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很多很多,各有各的奧妙和方法,因而要把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集中在一起或用於一身,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在此,我們只能簡要地研究和介紹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和方法。各位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如能將此作為參考,最根本的,則是應該從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這才是最根本的,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

在當代,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首先應當認識當代家庭中人際關系的新特點。由於社會的變遷和進步,人們的民主意識普遍增強,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已不是封建家長制下的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的關系,而已經成為父母加朋友的新型人際關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當堅持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當代家庭中人際生態系統的新特點,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既親密又寬松的新型親子關系,從而為搞好家庭教育從根本上奠定基礎。

在這樣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應該做到嚴慈相濟,寓教於愛。對待子女的態度應該寬松一些,寬容一些,多些談心活動,少一些命令主義,多些勸告,少些專斷,多些笑臉,少些怒容。多些朋友之間的友誼,少些父母、教師身份的威嚴。這樣,親子之間的關系就會既親密,又寬松;既有利於子女獨立人格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既搞好家庭教育,又能建立起親密的新型家庭人際關系。

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子女應該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

所謂言教身教並施,就是說對子女進行教育,既要靠語言(也包括筆教),又要靠行動。言教,包括當面用語言的教育,勸誡、開導、鼓勵、批評等。也包括用文字、書信、立家規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重要的,不可廢止和輕視。它是了解孩子諸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溝通思想,進行指導,傳授知識,進行勸誡、鼓勵、批評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文字、書信等筆教,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的言教方法,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不得相見,也就只好用文字、書信等文字形式了。總之,言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之一。

所謂身教,就是靠家長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帶動子女。,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做到,職在施教中要求子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那麼,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尊重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兒女作榜樣,使自己的兒女效法。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老人都不尊重,而是要求自己兒女尊重、孝敬自己,也就難了。再如,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勤儉節約,自己本人就應該這樣,而不是揮霍浪費或揮金如土。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愛學習、工作要認真,自己首先就要愛學習、認真工作,如此等等。總之,凡是要求子女做的,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動為子女做出示範和榜樣,否則,教育的效果是不會好的。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在教育子女時,多用自己的好的行動來影響、感化、感動自己的子女,而不能只靠發號施令來要求子女這樣或那樣,自己說的是一個樣,做的是另一個樣,在家庭教育中,只要真正能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是能夠搞好的。

二、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

家庭教育,大師的是思想教育工作,是對自己子女的思想轉化工作,是指點方向,糾正錯誤,破除迷霧,塑造子女的靈魂、品德、個性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關鍵是轉變人的思想觀念、認識態度,調動人的積極性。強制命令,只能約束人的言行的一時一事,而不能約束人的一生一世,因此家庭教育,應該嚴格要求和耐心說服相結合的方法。由於家庭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是親子關系;期間存在著父母之愛,兒女之情,其親密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人際關系,因而,只要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教育就能取得較好或很好的效果。所謂嚴格要求,就是對子女的要求,內容要正確,要求標准要高,孩子違背要求或犯了錯誤,不能聽之任之,不予追究過問,必須讓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不能姑息遷就,任其發展、壯大。

要摸透孩子的脾氣
孔子教育學生的小故事:
一天,學生子路問他:「聽到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不行。」學生冉有又問:「聽到了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可以。」學生公西華不解地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回答不一樣。」孔子說:「冉有平時膽子小,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壯膽;子路膽子太大,做事莽撞,所以我壓壓他。」
要尋找孩子的閃光點
俗話說:「寸有的長,尺有所短。」拿別人孩子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往往壓縮和抹殺了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特點,使孩子感到事事不如人,生活在錯誤里,極容易產生自卑。
家長要敏銳地觀察和分析孩子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和積極因素,並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加以肯定和引導。要善於發現孩子向上的閃光點,使之發揚光大。
*愛因斯坦小時候和小朋友去公園遊玩。開始時,愛回斯坦和小朋友一道做游戲,後來,別的小朋友到另外地方玩,愛因斯坦卻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有的家長向愛因斯坦的母親說:「你的兒子精神一定有毛病。」「沒毛病!他在深思,將來一定是個名教授。」愛因斯坦的母親沒有被別人的話所左右,因為她是了解兒子的。
*愛迪生在上小學的時候,一次二加二等於四的問題沒有回答出來,被老師、同學譏笑為「糊塗蟲」。後來成績差被開除了。但愛迪生的母親南希頗有見地,她認為孩子的成績差,主要是教師的方法不當,並決定自己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盡管那時她已年近半百。
南希知道愛迪生對死啃書本沒有興趣,對科學實驗特別感興趣,好就想方設法去買來有關科學實驗內容的讀本,還在家裡提供了實驗條件。後來愛迪生終於成了世界大發明家。
南希在家迪生被趕出學校時,如果也認為兒子是糊塗蟲,是不可救葯的,或棍棒相加,或放任自流,愛迪生這一生很可能碌碌無為或走上歧路,一個發明家就夭折了。
*本世紀初,英國有個理相.席格蒙迪的孩子被人稱為呆若木雞。他從小聽覺就不好,10多歲時幾乎失聽。父母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孩子的視力特別好。一般人在陽光下才能看見空氣中的灰塵,可他不在陽光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對孩子的聽力不好,父母認為劣勢可以轉化為優勢,聽不見,可以更專心致志地搞研究。在別人面前,母親總是誇孩子有一雙天才的眼睛。席格蒙迪在父母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有名的科學家,並獲得諾貝爾獎。
要少說多行
教育孩子,家長採取少說多行,用身體語言,以行動教育孩子,此無聲勝有聲,更有效果。
前蘇聯衛國戰爭英雄舒拉,小時候,一次跟別的孩子打架,把新大衣撕破了。母親看到剛買的大衣就破了,又氣憤又痛心。但她沒有訓斥,沒說一句話,而是默默地一針一線地縫補著大衣,一睦到深夜。這種長時間的沉默,是對舒拉一種嚴厲的批語,使他在母親的一針一線中受到良心的責備。舒拉自己說,是「經受著一種難於忍受的、痛苦的、心靈的鞭策。」舒拉一直慚愧地注視闃母親,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撲倒在母親的懷里,痛悔地說:「媽媽,我以後永遠不再這樣了。」從此舒拉再也不和小夥伴們打架了,但他在和德國法西斯作關鍵時卻非常英勇。
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孩子有了過失,批評是必要的。怎樣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有的家長把孩子批評,變為讓孩子自己批評自己。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三個女兒,自孩子出生後,他們夫婦從沒有罵過孩子一聲,更沒有打過孩子一巴掌。三個女兒都培養得很好。他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我教育。
一次,馬克.吐溫想帶著女兒們到郊外度假,一家人坐在馬車上,悠悠晃晃,飽覽著田園風光,這是女兒們心想已久的事。
可是,就在出發前,大女兒蘇西動手打了妹妹克拉拉。怎麼辦?根據馬克.吐溫的家規,孩子有了錯,由孩子量弄,自己提出懲罰辦法,經父母裁決後,付諸實施。蘇西想了幾種處罰辦法,猶豫了好長時間,終於下了決心對母親說:「今天我不去旅遊了,它會讓我永遠記住,不再犯今天的錯誤。」
吳青在回憶冰心時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媽媽對我們說臟話、假話有著一各獨特的懲罰辦法:由自己用肥皂水洗嘴。」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促使孩子自責、自省,有利於孩子改正毛病,健康成長。

6. 家長應該知道的7種教育方法是什麼

在一部名為《羅拉快跑》的法國電影中,女主人公羅拉接到男友的一個電話,要她在20分鍾內籌到一大筆錢,並且給他送過去。否則,男友就會送命。羅拉來不及思考,摔下電話就往男友的方向跑去,一邊跑一邊想該怎麼辦。

羅拉該怎麼辦?電影分別演示了三種假設。在每種假設里,羅拉都弄到了錢,但是因為方法不同,故事的結果大不相同:兩種假設里羅拉或者其男友死去,還有一種是皆大歡喜。

羅拉在奔跑中經常撞到一些人。但是每次假設中,因為羅拉在時間和動作上的細微差別,那些人被撞到的情況也會發生改變:或者被撞到的時間不同,或者在有的假設里沒有被撞到。

有趣的是,那人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改變。這細微的差別,帶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同一個人,也許因此撞了好運,也許變得很倒霉。

這話題轉回到教育。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嚴肅的、由不得半點馬虎的話題。然而,教育也是有特殊性的。就教育的目的來看,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不同的。盡管家長們都會說:「希望孩子有出息!」可是,「出息」的標準是什麼呢?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他生長的環境、遭遇的事情、父母的關系、學校的教育、相貌和體態……世界在復雜的聯系中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地塑造著他。每一個孩子都是羅拉,或是被羅拉撞到的人。世界就是如此神奇和充滿玄機。

對於為了孩子日夜操勞的父母們來說,往往會帶有一種希望,就是在某本書、某個事例中找到教育孩子的金鑰匙。這把鑰匙真的存在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正在被塑造的人。世界是如此復雜多變,父母的小寶貝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說到底是: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告訴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在多變的世界中健康成長。

這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們畢其一生探尋的真理。本章我們試圖將幾種在世界上頗有影響力的教育方法做一簡單的回顧。這些教育方法,都經過了時間的歷練,可謂教育園地的奇葩,但限於篇幅,我們也只能是摘其精要而已。

我們仍然要強調的是,在這些看似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下,不要忘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需要走自己的路。

家長們尤其不要忘了自己的影響力。正是家長的影響力,決定了孩子睜眼看世界的眼光。家長們是守候孩子的天使,家長的教育就是給孩子插上的隱形翅膀,或強有力,或軟弱,或色彩繽紛,或色調單一。家長將引領孩子在如羅拉般緊急關口,作出怎樣的選擇,以及帶有何種心態。

這把金鑰匙正在家長們的手中。在家長們「特立獨行」的實踐之外,教育家的建議變得毫無意義。

1?卡爾·威特:全能教育法

1800年,德國鄉村牧師卡爾·威特有了一個兒子——小卡爾·威特。然而,小卡爾·威特卻是一個很不稱心的嬰兒。父親悲傷地說:「這是造的什麼罪孽呀!上天怎麼給了我這樣一個傻孩子呢?」可是,卡爾·威特有兒子的消息卻不脛而走。從此,周圍人們就多了一樁事,那就是議論小威特的成長。

原來,在教育方面有著獨特見解的卡爾·威特曾經立下誓言,要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一位非凡之人,以證明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那麼,他的見解跟當時的教育思想有什麼沖突呢?

當時的人們認為,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天賦而不是教育。對於兒童的教育應該始於七八歲。而卡爾·威特卻認為,對於孩子的成長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對於兒童的教育也必須與兒童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

盡管兒子不盡如人意,卡爾·威特還是踏踏實實地實行自己的計劃。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教育下,小威特四五歲的時候,各方面的能力就已經大大超出了同齡的孩子。7歲的時候,小卡爾·威特已經遠近聞名了。全國各地精英帶著懷疑的態度來考他,無一不是吐著舌頭回去的。9歲的時候,小威特在國王的特批下進入大學學習,那個時候,他已經可以熟練的翻譯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英語以及希臘語的詩詞和文章,對於文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也十分精通。14歲的時候,小威特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他還在漢諾威做了不用底稿的數學演講。等到小卡爾·威特18歲的時候,他已經成為柏林大學的一名教授了。

卡爾·威特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雖然孩子的天賦千差萬別,但是在適當的教育下,稟賦低的孩子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有可能超過稟賦高卻沒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他們用橡樹做例子說:如果按照理想狀態生長的話,一顆橡樹可以長成30米高,但是要真長到30米高是很困難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14米左右。倘若環境不好,則只能長到6米-9米。但是如果好好侍弄,橡樹或許可以長到18米甚至25米。同樣的道理,即使生長下來具備100度潛能的兒童,如果放任不管,充其量只能成為20度或30度的成人。但如果教育的好,就可能達到具備60度甚至90度的成人——也就是說,可能實現其潛在能力的六成甚至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於使兒童的潛在能力達到十成。

卡爾·威特還認為,兒童的潛在能力是不斷遞減的。一個具有100度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從5歲開始教育的話,即便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成為具有80度能力的成人;倘若到10歲的時候,至多也只能具備60度能力了。卡爾·威特主張從孩子出生起就進行教育。他認為,孩子出生到3歲之前,大腦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後不同,他們對事物的記憶不是對其特徵進行分析之後才記住的,而是通過觀察,將事物印象原封不動地做了一個「模式」印進大腦中,這段嬰兒時期的「模式教育」將決定孩子的一生。

卡爾·威特對兒子的教育是嚴格的,但是他並不是把教育建立在兒子的痛苦之上,相反,他很注意培養小威特的興趣,從不用填鴨式的說教,而是通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對孩子進行講解。跟別的孩子不同的是,小威特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玩耍和運動上,然而卻在生活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並在父親的幫助下獲得了豐富的知識。

盡管小威特一鳴驚人,但卡爾·威特並不想將兒子培養成只有專業知識的學者。他說:「我只是……盡力把他培養成健全的、活潑的、幸福的青年……我喜歡身體和精神都全面發展的人。以我兒子為例,每當我看到兒子只熱衷於希臘語、拉丁語或者數學時,就立刻想辦法糾正他這種傾向。人們以為我只是熱衷於發展兒子的大腦,這是錯誤的……所謂學者……那些具備常識和愛好廣泛的青年為凡夫俗子,貶低那些善交際、具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怎麼能把兒子培養成這樣的學者呢?」

為此,卡爾·威特非常注意培養兒子的愛好。在他們的住宅里,絕不放任何沒有情趣或不相協調的東西,住宅的周圍也栽著一年四季常青的花卉。他也很注意陶冶兒子的情操。只要小威爾做了好事,就馬上表揚:「做得好!」他還為小威特做了一個「行為錄」,將他做的好事記到上面作為永久紀念。在他的鼓勵下,兒子成為一個精神飽滿、健康活潑的少年。

卡爾·威特的教育方法影響了很多人。其中包括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塞德茲博士和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教授斯特娜夫人。他們在研讀了《卡爾·威特的教育》(1918年出版)後深有感悟,開始藉助書中的方法並加入自己的理解訓練孩子。結果,小塞德茲11歲就考入哈佛大學,斯特娜夫人的女兒維尼夫雷特3歲就會寫詩歌和散文,5歲就已經在報刊登文章了。

2?塞德茲:天才教育法

1905年,6歲的小塞德茲跟別的孩子一樣上小學了,上午9時他去學校被編為一年級,可是中午母親去接他的時候,他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就在這一年內,小塞德茲結束了小學學業。

塞德茲博士曾經這樣介紹他:「塞德茲今年只有12歲,但卻非常擅長往往使研究生們頭疼的高等數學和天文學。他還能用希臘語背誦《伊利亞特》、《奧德塞》等原著作品。後來,他擅長古典語,還閱讀埃斯克魯斯、索福克利、亞里士多德、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的孩子閱讀《魯濱遜漂流記》之類的作品那樣容易和感興趣。他還愛好比較語言和神學,對倫理學、古代史、美國史等也具有豐富的知識,還通曉我國政治和憲法。」

這樣的孩子,真的不是上帝創造出的神童嗎?塞德茲在不朽之作《俗物與天才》中給予了解釋,他告訴大家,這只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方法必然的結果。

庸才是怎樣產生的?塞德茲認為,按照一定規格培養起來的、行為受到限制、循規蹈矩、內心壓抑的兒童,長大後必然成為庸才。因為他們在孩童時期就被弄得毫無生氣,他們漫長的生命從一開始就被否定了。因此,幸運的小塞德茲一生下來就很少受到束縛和壓抑。在嬰兒時期,他不受襁褓的捆綁,餓了就進食;他很少受到大聲的指責,總是被愛著並受到保護;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玩耍,卻用了很少的時間完成了別的兒童8年才能學完的功課。

小塞德茲的高效率學習來自他對學習強烈的興趣和熱情——他從來都是自願學習的。父親從來不把他束縛在書桌前,而是經常帶他到大自然中去。他所獲得的知識,幾乎都是在近乎玩耍的狀態中掌握的。有一次,父親給他帶了幾塊眼鏡片,他就淘氣地把鏡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不一會就喊眼花。然後,他又一隻手拿近視眼鏡片,一隻手拿遠視鏡片,一前一後地向遠處看,他看到了什麼呢?遠處禮拜堂的塔尖突然來到他眼前!從此,小塞德茲懂得瞭望遠鏡的原理,並親手製作了他的第一架望遠鏡。還有一次,小塞德茲在外面玩耍時,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小貓,就把它抱回家,央求父親醫好它。於是,塞德茲找到了他的醫生朋友,輕而易舉地把小貓的傷治好了。這件事情讓小塞德茲迷上了生理學和醫學。他覺得知識真是一件美好的東西!

孩子的好奇心是寶貴的。為了滿足好奇心,有的孩子會把家裡的鍾表拆得亂七八糟,有的孩子會不停地提出問題,把父母問得很心煩。塞德茲認為,這些都是需要父母慎重處理的,塞德茲曾親眼看到,他的妻弟因為孩子把懷表卸開而大打出手。當時,塞德茲上前攔住他,他卻說:「你還護著他,你看他把我的表弄成什麼樣子!」孩子卻抽泣著說:「我沒弄壞表……我……我只想拆開看看它哪兒出毛病……」這個孩子第二天就離家出走了。當家人找到他的時候,他跟一個馬戲團在一起,堅決不肯回家。

塞德茲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注意保護孩子的心靈不受傷害。他總是盡可能地不讓孩子帶有失意、恐懼等負面的情緒,他認為,「打擊只能使孩子成為一個懦夫,變成一個無能的人。它能毀掉孩子。」品質也是他強調的重點,他認為一個人應該敢作敢為,不怕失敗,而且父母的品質是孩子品質的一面鏡子。「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一切品質都是從別人那兒學來的。」 塞德茲如是說。

塞德茲還有一個發現是:音樂可以造就「天才」。他很早就注意到,搖籃里的小塞德茲哭鬧的時候,只要一聽到悅耳的琴聲就會停止,還會露出愉快的微笑。他把這一發現應用到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總結說,如果小塞德茲稱得上是「天才」的話,那麼音樂就是他成為「天才」的潛在因素。

3?M?S?斯特娜:自然教育方法

在女兒12歲那年,斯特娜夫人將自己的教育經驗寫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方法》,闡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書中很多觀點與卡爾·威特的教育方法互相印證,但是添加了更多元素。特別對於有女孩子的家長來說,其中的一些觀點更值得借鑒。

母親的重要性斯特娜夫人認為,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孩子的未來命運有時就操縱在母親的手中。那些沒有準備好承擔困難或者准備將困難交給保姆的人,最好不要做母親。

胎教的作用沒有一個母親會給嬰兒吃有害的東西,可是她們卻在懷孕時不注意飲食。事實上,母親的食物對胎兒的健康是很有影響的。除此之外,母親的情緒也很重要。一個懷孕時常哭泣的母親,很可能會使胎兒發育不良。有的母親不想要孩子,因而對肚子里的胎兒懷有怨恨的情緒,生理學家說,胎兒是會感受到的,這樣的胎兒出生以後也不會覺得幸福。因此,如果想養育健康寶寶,母親在懷孕時就應該合理膳食,保持好心情。

教育從訓練五官開始斯特娜夫人認為,孩子的能力如果不開發和利用,就永遠得不到發展。因此,她就從聽力開始對女兒加以訓練。她不會唱歌,就採用朗誦的辦法,她發現,隨著詩的語調的變化,孩子的反應也在變化。另外,她還買來發出樂譜7個音的小鍾,並繫上不同顏色的發帶,培養孩子的聽力和對色彩的感覺。這樣的小道具還有很多:蠟筆、彩色小人書、名畫的摹本……維尼對這些都很喜歡。「我絕不強迫她去做什麼。孩子是活物,自然要不斷發揮她的能量。」斯特娜夫人說,「我只是為了不讓她精力白白浪費掉。孩子總有事干,就絕不會因無事可做而去吃手指頭,因無聊而沮喪、甚至哭泣了。」

語言的功能語言是進行思維的工具。所謂發展孩子頭腦的手段,就是指盡早地開始教孩子語言。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6歲之前,加緊教其准確的語言,這個孩子就一定可以快速發展。斯特娜夫人還強調,不要教孩子那種不完整的語言。「我從女兒出生起,就盡可能對她說准確而漂亮的英語。」維尼還不到1歲,有位朋友對她說:「維尼,讓我看你的汪汪。」維尼糾正說:「這不是汪汪,是狗。」朋友驚訝極了。

書寫和讀書斯特娜夫人的時代,打字機十分盛行。於是她就用這個工具教女兒打字,練習拼寫。維尼不到3歲就學會用打字機寫詩和文章。之後再學慣用筆寫字就容易許多了。維尼還很喜歡讀書。斯特娜夫人很注意書的選擇,她認為,一個人最初讀的是什麼書,往往決定一生的讀書喜好。

趣味數學一開始,維尼對學數學非常抵制,這讓斯特娜夫人很頭疼。後來她發現,維尼不喜歡數學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教法不對頭。一位數學教授建議她從數字開始。於是斯特娜夫人就用游戲的辦法把女兒帶入數字的世界。隨著游戲越來越復雜,女兒對數學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不僅僅是游戲同小威特和小塞德茲一樣,維尼的很多知識也是從游戲中獲得的。為了使她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斯特娜夫人開設了與之相匹配的游戲。例如,「蒙眼睛」游戲可以發展觸覺,做布娃娃可以加強手指靈活度,「卡片游戲」可以提高記憶力。

培養社交能力社交能力也是孩子必要的能力。維尼曾擔任「美國少年和平同盟」的會長,有一次她接觸到一個因癱瘓而厭世的少年,為了幫助他,就教他世界語。這個孩子很快活潑起來,用世界語和各國孩子通信,過著非常充實的生活。

4?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19世紀末的一天,羅馬正在舉行一場特殊的測試。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測試題目是專為正常兒童准備的,而考生中卻有一部分是低能兒童。然而,結果更加出人意料,那些低能兒童全部通過了測試,而且成績並不比正常兒童差。

創造這個奇跡的,是當時的義大利國立特殊兒童學校的校長、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蒙台梭利。成績來源於蒙台梭利對自己觀點的實踐:兒童心理缺陷的精神病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教育訓練比醫療更為有效。

面對這些成績蒙台梭利並沒有滿足,反而進行了更深的思考:為什麼正常兒童的成績並不比低能兒童優異?如果低能兒童能達到這個成績,那麼正常兒童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蒙台梭利的結論是,絕大多數正常兒童的智力發展,是被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所延誤了。

蒙台梭利認為,人類的未來寄希望於大多數的正常兒童,對他們的教育是不能忽略的大事。為此,她從校長的高位離開,回到羅馬重新注冊做學生,開始研究針對正常兒童的科學的教育方法。

7年以後,蒙台梭利兒童之家正式成立,它成為蒙台梭利教育理論的實驗基地。為此,蒙台梭利說:「7年來,我一直有一種預感,那些成功運用在智障兒身上的教育方法,其原理必然也能夠適用於正常兒童,而且,效果一定更好。」那麼,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兒童喜歡「工作」甚於游戲在蒙台梭利的詞彙中,「工作」一詞的出現頻率很高。她所謂的「工作」,泛指一種手腦結合、身心協調的作業。她認為,工作是人類的本性和人性特徵,「兒童的『工作欲』象徵著一種『生命的本能』,在順利的環境下,工作的這種本能會自然地從內在沖動中流露出來。」因此,編制適合孩子的教具(蒙台梭利更喜歡稱之為「工作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蒙台梭利發現,孩子們很喜歡操作教具,並從教具中獲得滿足與樂趣。在蒙台梭利的教具中,教具取代了玩具,成為重要的輔助者。蒙台梭利根據人的感官,設計了各種獨特的教具,例如由10塊粉紅色的木頭組成的粉紅塔,就是為了訓練孩子的觸覺和視覺。

兒童的「內在需要」人類成才的規律是什麼呢?正如孩子生下來會慢慢變高。蒙台梭利認為,生命是自然發展的,從受精的那一時刻起,生命就遵循了自然法則,按照大自然預定的計劃開始自我活動。而推動發展的正是「內在需要」。

剛出生的嬰兒肚子餓,會自己去尋找奶香。人類就是在「內在需要」的推動下,去尋找所需的東西,實現成才目標。兒童也是一樣。因此,獨立不僅是兒童成長的目的,也是成長的條件。如果大人一味地代替兒童選擇,兒童就會成為被動的容器,他成長的天然秩序就會被打亂。另一方面,失去了主動性的兒童,也會排斥被動的安排,對那些自己並不是喜歡也不需要的東西失去探索的興趣,學習的意願也就無從談起了。

大人應該尊重兒童的「內在需要」。在放手之外,支持也是很重要的。譬如,「內在需要」使兒童必須學會適應環境,大人可以為之打造一座橋梁,使適應的過程更順暢。蒙台梭利將之稱為「有準備的環境」,她所創辦的「兒童之家」就是一個範本。

教育的黃金時期蒙台梭利認為,生命的開始自受孕的那天,教育也應該從那天開始,而0-3歲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嬰兒藉助「吸收心智」的內在助力,會無意識地進行外界印象的大量、完整的吸取,以完成從無到有的積累。這時他的大腦會快速發展,年齡越大,啟發、培養就會越費力。現代科學家的研究也證明了蒙台梭利的觀點。

蒙台梭利還非常注意對兒童的感官訓練。她提出「敏感期」的觀點,認為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各種器官都有一定的敏感期,如果這時期他的需求得到滿足,官能就會事半功倍地迅速發展。她甚至打破常規,將寫字的練習放到閱讀之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由和秩序「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原則,但這種自由是以秩序為前提的。蒙台梭利允許兒童遵循「內在的需要」自由地選擇和操作教具,但是在玩下一樣時,必須把前一樣東西收拾好。她不贊成用體罰或獎勵來誘迫孩子遵守紀律和學習,認為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5?斯賓塞:快樂教育法

斯賓塞是19世紀後期英國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近代西方科學教育思想的倡導者。他認為「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教室里的苦行僧式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為此,他提出「逃走教育,快樂教育」的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從而揭示了科學教育的本質,成為現代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斯賓塞的理念來自於他對孩子天性透徹的了解。例如,所有的孩子都會對一些事情感興趣,他們可能花上一個下午觀察一窩螞蟻的活動,卻不願意花20分鍾背一首詩。家長們或許覺得孩子的觀察是浪費時間,殊不知,經過正確的引導,孩子一樣能從中學到不少知識。當斯賓塞發現兒子對螞蟻感興趣時,就加入了兒子的「興趣小組」。第一天,他們僅僅是看;第二天,斯賓塞就拿出了「研究計劃書」:螞蟻吃什麼?怎樣分工?用什麼工作?用什麼走路?一系列的問題更加勾起了小斯賓塞的興趣,研究持續了一個夏天,小斯賓塞不僅學到了大量的知識,而且不知不覺地學會了系統學習的方法。

斯賓塞也強調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他認為,如果父母真誠相愛,就無需向孩子解釋什麼是友愛和美善;如果家庭氣氛平等、和諧,家庭成員彼此賞識,孩子就會學會體諒、關心他人。

斯賓塞認為,要想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就必須培養他快樂、自信、積極的性格。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避免一些誤區:

過分的批評「你真笨!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對孩子惡言相加其實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孩子也有自尊、自信、自愛,如果他們的這些正常的需求被扭曲,長大以後難免有生理缺陷。

冷漠和麻木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對孩子來說,冷漠和麻木是最具殺傷力的行為。

把自己的遺憾交給孩子完成這是很多父母的毛病。他們把自己的選擇強加在孩子頭上,用自己的希望製造孩子的遺憾,當孩子在父母的道上疲於奔命,成功也就遙不可及。而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懂得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和才能,走自己的路。

要求孩子十全十美。「你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為什麼不看看孩子的優點呢?父母自己不也有很多缺點嗎?過分的挑剔只會使孩子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6?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

1955年的一個晚上,日本松本音樂學院迎來了一群尊貴的客人——著名的維也納藝術學院合唱團。為了迎接客人的到來,音樂學院的孩子們——30名幼兒和小學生拉起巴赫的《羅迪協奏曲》。

合唱團的成員贊嘆不已。他們想不到一群孩子能把這么難奏的曲子詮釋得如此精彩。「奇跡!真是讓人難以想像。」合唱團指揮者說,「我可以聽聽小孩子的獨奏嗎?」

被點到的是一名一年級小學生。他拉了巴赫的《協奏曲第一號E短調》,拉得非常出色。

下一個被點到的是最年幼的孩子,她拉了維瓦特的《G?莫爾協奏曲》,同樣精彩。

合唱團團員們震驚了,繼而被深深地感動。是誰創造了這樣的奇跡?

他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和音樂家鈴木鎮一先生。

早在松本音樂學院創立之初,鈴木就表示:「我對辦音樂學院不太感興趣,我在東京一直從事的是幫助那些藝術界的人們糾正其存在的某些缺點錯誤。我想乾的是幼兒教育,借我的新思想和方法去教育孩子們,而不是去培養天才。通過多年反復研究,我對如何通過拉小提琴去開發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滿了堅定的信心。因此,我打算今後致力於這方面的教育,如果贊成我的意見,我可以在這方面協助做一些工作。」就這樣,鈴木以松本音樂學院為中心,開展了才能教育運動。這一運動被美國媒體評價為「鈴木發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所謂的「小提琴教育法」,是通過教會孩子們拉小提琴,使孩子的大腦充分活躍起來,從而獲得優秀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僅表現在音樂上,鈴木所培養的那些在音樂上有出色表現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也同樣優秀。一項對從幼兒園的才能教育訓練畢業的幼兒進行的智力測驗表明,這些幼兒的平均智商在160左右,而一般孩子的智商是100。

然而,這些孩子並不是鈴木為了實驗而特別挑選的。也就是說,他只是普通孩子的一部分。鈴木認為,能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斷適應生存環境的過程中獲得的。特別是幼年期旺盛的生命力絕不能被抵制,教育者應該有正確的能力,即開發孩子的內心感覺。這就是鈴木的「能力培養法則」。

鈴木強調環境、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心地善良、感覺敏銳和能力強的人,他的家庭生活必須是歡樂和充滿愛心的。那麼,孩子的能力培養到什麼程度呢?鈴木的回答是,到那個時代文化能力的最高點。「假若將石器時代的幼兒由現在的我收養教育的話,大概不需要多少時間,那幼兒將會被培養成為能演奏貝多芬創作的小提琴奏鳴曲的青年。」鈴木如是說。

鈴木很注意體會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他認為,大人應該與孩子「交心」,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孩子們喜歡張揚而不喜歡責備,喜歡從游戲中學習,喜歡遵循自己的興趣進行探究,喜歡由易到難的深入,這些都是自然、科學的規律。而大人們的功利心態、懷疑態度往往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7?多湖輝:實踐教育法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教育隨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人們已經意識到,教育已不再是一種消費,而是一種投資。持這種新教育觀的教育家不在少數,多湖輝就是其中一位。

與眾多以理論見長的教育家不同,多湖輝更重視教育的實踐性。他認為,增強孩子能力最好的辦法,不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因為父母不僅要了解孩子獨特的心理動態,還應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個性特徵,不斷地在生活和學習實踐中摸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多湖輝的著作頗豐,下面僅就他的觀點舉例介紹:

教導孩子思考怎樣讓孩子的大腦變得聰明?多湖輝認為,人

7. 怎麼教育孩子呢 家長教育小學生方法 家庭教育

1、輔導組織日子次序:傑出的日子次序是培育子女傑出習慣的有用辦法。輔導子女組織日子起居,安置好日子環境,教給子女學習組織和使用時刻,使之有條有理。要讓孩子自個組織,家長能夠在旁點撥。 2、批判賞罰:批判和賞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維行動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峻不良思維行動的一種教學手法。批判賞罰時,首先要全部知道狀況,把握不良思維行動的詳細情節和嚴峻程度,從過錯的實踐動身,批判是指出損害、思維本源,否定其思維行動,使之感到慚愧和痛楚,進而發生改正過錯的動力。批判時不要挖苦,不要奚落,不要咒罵。賞罰首要是掠奪某種權力,而不是體罰,不是凌辱品格和糟蹋身心。
3、表彰獎勵:表彰獎勵是對子女的思維行動給予必定和好評。經過必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奪更大的前進。表彰獎勵要腳踏實地,要及時,要闡明緣由,而且應以精力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
4、實踐訓練:實踐訓練的內容恰當廣泛,如習慣周圍環境,訓練身體,日子自理,家務勞動,獨立工作,文明禮貌,社會外交等等。進行實踐訓練,首先要孩子清晰目的意義(為何),提出詳細需求(如何做),鼓舞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訓練內容要合適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踐才能動身,交給的使命和提出的需求有必要恰當。要答應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行過火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喫苦而半途中止訓練。
5、說服教學:說服教學的詳細做法:一是說話,家長依據子女的思維實踐,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理解必定的道理,說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情緒要和氣,不要板著臉龐,高高在上地怒斥、譏諷。二是評論,家長與子女一起評論。評論時要尊重孩子,耐性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念,也要耐性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念不正確要勇於供認。
6、環境熏陶:家長要有認識地發明傑出的日子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日子的首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日子,處理好成員之間的聯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動為原則,構成聯合友善的家庭氣氛,樹立有條有理的日子次序,以熏陶子女的誇姣情趣。

8. 關於小學生的教育方法

關於小學生的教育方法
逯常芬
孩子需要您的正確教育方法。很多家長教育小學生都是憑自己的主觀意識的,這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足的地方。那麼,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呢?學習全面科學的教育方法才是最終解決之道。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是一門學問,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更新;所以家長不能認為自己就是對的,要不斷的學習教育方法,這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最佳途徑,這比什麼名貴補健品都要強。智力正常的孩子,所不同的就是教育環境、教育方法,這正是傑出孩子養成的沃土。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專家方法和建議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一: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還不適應學習學到很晚,一坐坐很久的學習環境,你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他,這幾道題40分鍾做完,做完後就可以玩半個小時,半小時的誘惑對小學生來說應該是不小的吧!之後再學40分鍾,再玩半小時,反正時間多的是,這樣總比一坐坐幾個小時卻不愛學或學不進去要強! 但事先要和他講明,要麼選擇一直學,愛學進去不學進去,嚴密選擇學40分鍾,玩30分鍾.如果在40分鍾內學完該時段所學科目,如20 分鍾就學完,而且做的很不錯,那就玩50分鍾,把剩餘時間都用在玩上,家長千萬不要吝惜玩的時間,我認為對於小學生,玩應該是第一位,學習是其次!玩的時 間要和學習的時間差不多!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二:要經常鼓勵孩子,切不可在孩子面前說令孩子灰心的話,如"你怎麼這么笨呀!" "這么簡單的題也能錯" "你看***考的多好!"類似這樣的話當免即免,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自覺不自覺地就想到"我為什麼會怎麼笨......這對孩子今後的影響是不 容忽視的.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當然不能一味地誇贊,否則小孩子會有高人一等,盛氣凌人的感覺,對今後與同學.同事相處是一大弊端,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受點委屈,在家受委屈總比在外受委屈強吧!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三:不要每次在孩子學習時都很嚴肅,很可怕的樣子,讓孩子畏懼進屋學習,可以將屋子布置成樂園,讓孩子自己想進,而非被迫進入. 在孩子學習時,40分鍾內無論他干什麼都不要說他,哪怕他在玩!你只需在床上(沙發上,或里他較遠的地方)拿一本書看,最初只需讓他感覺你不在監督他了. 拿本書知識做做樣子,當他走神時咳嗽一聲,以示提醒.我認為以後就可以養成習慣了.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四:馬虎是學習中的一大忌,會的題做錯那就是不會,這話可以這樣想,但最好不要對小孩子說,他們理解不到這種程度,不妨換個語 氣,如"這道題既然會就要把它做對,要不然老師以為你不會呢!沒准老師會以為你是一個笨小孩呢!"要抓住重點,小學生在意的是自己在老師心中的形象! 也可以採取懲罰措施,如馬虎一道題罰做5道,再馬虎再罰,讓他不敢馬虎 有些孩子總拿馬虎當借口,有時,他根本不會做這道題,可他卻說成是馬虎了,這樣大人也就無話可說了,千萬不要讓他有機可乘,馬虎就是不會,要證明自己會,就別馬虎!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五:可以不必在學生身邊看著他學習,給他40分鍾,讓其自己想,不管會不會,都只有40分鍾,之後再幫他檢查,給他講他不會的. 不要一發現他做錯就給他糾正,讓他獨立做完,自己先檢查,認為無誤後,再給家長看.(鍛煉獨立)。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六:對於孩子所學內容,你要表現的很好奇,很不解,比他還不懂,甚至要作到向他請教,讓他感覺他很了不起,讓他心甘情願地給你講解他所學內容,(以便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而非讓他感覺你什麼都懂,只是在看著他! 對待孩子需要有耐心,當初你可以不厭其煩地教孩子說話,現在只需用一半的耐心就可以.要將心比心! 如果你向一位大學教授請教,你是希望他和顏悅色地給你講解呢還是希望他一味地挖苦諷刺呢?孩子與你一樣哦!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七:家長切不可先灰心,即便是灰心,也不可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家長要一直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的!

9. 小學生家長教育方法,家長怎樣教育小學生

家庭教育要三多三少
1、多商量、少命令
2、要多引導、少訓斥
3、多交心、少結怨
對家庭教育的十點建議
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父母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父母之間要互相謙讓、諒解;父母不要對孩子撒謊;父母與孩子之間要親密無間;孩子的朋友來家做客,父母要歡迎;父母要盡量答復孩子提出的問題;在孩子朋友面前,不講孩子的過錯;肯定孩子的優點,不過分強調其缺點;對孩子的愛要穩定。
其實,孩子的成長有多重標准,除了學習成績之外,還有品格、健康、個性、創新力、吃苦、勤奮、勇敢等因素,大家要有正確評價,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生活氛圍,還要讓孩子在諸如jint的快速閱讀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滿意請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家長教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