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如何推進素質教育

小學如何推進素質教育

發布時間:2021-03-09 10:31:29

Ⅰ 淺談如何推進農村小學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根據我國國情出發, 是基礎教育的一次偉大變革, 是二十一世紀需求人才的需要. 素質教育較認同的定義是:「素質教育是根據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 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身心、勞動、審美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發揚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由於多年來受「應試教育」思想的禁錮,許多教師認為在農村小學難開展素質教育。我對農村小學開展素質教育略談兩點看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推陳出新 首先要解放教育者的思想,農村教師接觸面較窄,對新的教學動向接受不及時,加上「應試教育」的思想束縛,片面認為農村孩子基礎差,能力差,對孩子各方面的潛能不善於發現和開發,對素質的定義、內涵理解不夠深入,只是初淺的感覺,開展素質教育無非多上幾門功課而已。有些老師仍然搞「題海戰術」,對技能科敷衍了事,抑制學生能力的發展,假如教育者這種思想觀念不改變,主觀上就阻礙了素質教育的進程。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除了處理好活動類和學科類課程的關系外,還要注意對學生各種情趣的培養。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個性是一個人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它是在個體生理素質的基礎上,由於社會的影響,通過的實踐活動形成的,是個體社會化的心理凝結物。個性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個性意識的傾向性,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與世界觀。它是個性的潛在力量,集中體現個性的社會的社會實質。一是個性的心理特徵。包括能力、氣質與性格。所以個性是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個性對於人的各種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其影響是深刻而持久的。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我們必須抓好個性素質,把個性的多樣化發展做為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這樣才能培養出創造型的人才。因而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在各個科目中滲透愛美、愛科學、愛勞動、愛製作、愛體育、愛想像等情趣的教育。 其次,要解放學生家長的思想。農村學生家長只問子女考試的分數,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分數高就是「龍」,分數低者就是「蟲」,考試成績的高低是衡量老師會不會教、學生會不會學的一把水準尺。對子女的思想品德、基本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特長不聞不問,對子女好奇發問,好奇舉動,動手操作,有些家長進行制止,叫他們整天抱著語數課本轉,限制了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學生家長這種觀念不改變,客觀上阻礙敢農村小學素質教育的推進。 使家長明白當前的教育新動向是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發展健康的個性, 為今後人生和社會打造基本素質. 先天與後天全面開發與發展, 明白我們實施素質教育, 必須以全面素質、基本素質、個性素質 教育為核心。讓學生學會學習、樂於學習,勤於學習。只有家長思想解放了,進行家校配合,雙管齊下,這樣就大大推進了農村小學素質教育的進程。 二、加強學習,使教育者具備各種素質,進行「傳道授業解惑」。 農村教師七八十年代師范畢業生占很大比例,年齡基本是四十五歲以上,還有大部分是民辦教師轉正,「亦工亦農」,家庭負擔重,家裡有責任田可耕,學習鑽研的時間較少,教師本身素質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直接影響了農村小學素質教育,教師應具備什麼素質呢?就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學法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從結構講教師素質應包括四個方面:即職業思想、知識水平、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職業思想是一個教師應該確立的最為根本的條件,人們普遍認為,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孜孜不倦,燃燒著自己,點燃了別人,他的責任感、事業心和積極性容納在一起,就是對學生的愛。教師的職業理想就是牢牢地樹立起獻身於教育事業的精神。一個教師缺乏這種職業思想是不能信任教育工作的;知識水平也是一個教師也是一個教師所具備的條件之一,「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你想有些教師只能承擔語、數科教學,對技能科、活動類課程無從下手,對學生的提問答非所問,不求甚解,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具有明顯的隨意性,所以它要求教師擁有淵博的知識。過去大家認為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育發展到今天 ,我認為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須備源源不斷的泉水,才能適應素質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是一個教師所應具備的,在素質教育中,他所要求的是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農村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學生觀和師生觀。讓每個學生都充滿信心,培養學生自信、自尊和自強的心理,還要鑽研教學理論,改進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展;教學行為更是教師素質的集中體現,一個教師教學效果的優劣取決於教學行為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教師教學行為是否得當,方法是否靈活多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有效,集中反映了教師素質的總和。 要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每位教師要努力進取,永不停步,不以現有的知識水平為滿足,講究一專多能,發揚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使自己由教書匠向研究者轉軌。學習主要途徑可以從教育網站中索取,多觀看名師教學實錄,訂閱有關教育教學雜志,從書本中索取先進的教學範例,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繼續教育、自覺參與各種教研活動,在實踐中探尋,通過多渠道、多形式提高自身水平。其次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多上公開課、觀摩課,制定較有價值的校本研究課題,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還可以到城市、重點小學參觀學習,博取他人之長,這樣農村小學素質教育就能蒸蒸日上,水到渠成。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協調教育的各種功能,把每位教育者的思想、認訓和基本素質,有機的統一起來,這樣農村小學的素質教育就一定能開展的有聲有色。

Ⅱ 如何在小學課程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的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在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是廣大小學教師探索的主課題之一。那麼,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1、素質教育是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育
素質教育擔負著完成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素質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培養每個人的創造性;另一方面要為培養能夠攀登世界科學高峰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每個學校,每個教師,都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
2、素質教育是注重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強調教育要尊重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和形成學生的健全個性,使學生生動活潑地成長。在素質教育看來,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器,而是知識的主人;學生不僅僅是認知主體,更重要、更本質的還是在認知方面和非認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體。素質教育要指導學生怎樣做人,要指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要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根據促進主體性發展的要求,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應該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而不應以學科為中心。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因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也就是明確為什麼而教。教師不僅要為學科的系統性負責,而且要為學生的發展和幸福負責,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負責。
3、素質教育是著眼於人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提出並得到廣泛的重視,人的可持續發展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著力培養學生具有一種能在其一生中更好生存、不斷發展的素質。人們一旦擁有了這種素質,在其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就可以更好地持續學習和發展。而這種素質的養成、發展與完善又是一個長期的甚至是貫穿人的一生的過程。因此,從這兩層含義上講,素質教育是著眼於人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同時也反映了社會和人的可持續發展的辯證關系。
二、在小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
1、更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
(1) 研究學生,准確放矢
研究學生,把握學生思想實際,是提高學生學習素質的關鍵,因為小學教學不僅要解決學生懂不懂、會不會的問題,更要解決學生信不信、願不願意學的問題。只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學生,才能使教學有的放矢,提高實效,更著重了解學生的特點和生活實際,研究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接能力和思想品質的特點,了解家庭和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要找准教材與學生的結合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2)「變式」導課,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開端,恰當地破題導入,不但提出本課的教學重點,而且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預備狀態。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教材內容採取不同方法。「變式」導課,激發興趣,把學生帶入相應的情境之中,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為體會中心渲染氣氛。我常採用啟發談話,實物圖片演示,實際操作,講故事,學格言,設疑等形式導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的思維火花,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學好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3)善於組織討論,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主要靠學生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強化,在語文教學中,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是組織討論。善於組織討論,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揚教學民主,優化學習環境,實現自我教育;有利於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師講解的單向、單調,把知識強加於學生等弊端;有利於活躍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
2、加強學潔指導
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必備的素質。蘇霍姆林斯基說「不會學習導致不想學習,不想學習又導致懶惰」。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有利於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並對學習產生興趣。因此,教學應切實加強學法指導,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放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學會從「讀書」中自我獲取知識;學會以「因」導「果」的思維方法,養成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動腦習慣;掌握由個別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學會歸納總結。尤其要指導學生學會「以舊推新,知識遷移」,學會用舊知識去探索新問題,培養其自學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3、建立新的評價制度,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1)建立了形成性評價制度,保證評價工作正常、有效地開展。學校制定評估辦法,成立了領導組織,專人負責學生評價工作的檢查與指導。班主任及各學科教師認真填寫評估手冊,及時與家長聯系,指導學生。
(2)建立了督導評估制度。不斷加大督導評估工作力度,督促學校做好學生質量的評價工作。督導檢查評估圍繞評價內容,採取隨機、隨時、不預先通知的抽測辦法,把抽測結果作為該項全年成績納入教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實施獎懲。
(3)建立並不斷完善學生自評制度。學校定期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宣講開展學生質量評價的目的、意義和方法,並採取有力措施,倡導學生投身到評價中來,認真、自覺地開展評價。努力在學生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正常的激勵和制約機制,使所有學生能夠在評價中既展開競爭,又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Ⅲ 結合實際談一談中小學應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當代中小學生面臨的重大問題;是未來國家之棟梁必須之根本;當前必須要重視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
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需要學校和家庭一起重視和教育孩子;現在經濟發達了,收入高了,家庭條件好了,確忽視了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孩子需要什麼就買什麼,養成不好的習慣;父母的行為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言傳不如身教,多和孩子溝通,培養孩子的各種好的行為習慣;
而在學校,學校教育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在平時的工作中,老師應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才。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對學校而言,以人為本,就是一切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給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實現教師和學生最大和最好的發展可能。確立以師為本的管理思想。學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師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有各種需要,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學校管理要正視這特性,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進行民主管理,建立合諧的人際關系,創設一種人人有事做,人人想做事,人人能做出事的環境,充分體現出每個人的人生價值。

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對校長與教師而言,有一樣東西是我們的寶貝,那就是你要有追隨者-學生,在任何時候如果沒有追隨者,你將一事無成。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每棵樹不可能長得一樣高,每朵花不可能開得一樣大,自然規律如此,學生發展的規律也不例外。我們學校的學生情況各異,每個學生的心理各不相同。有學習優秀的,有學習中等的,當也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們要根據學生個性上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個學生、挖掘每個學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體會成功的喜悅,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在學校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有長遠的觀點,我們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開設了語文、數學、寫字、微機等課,讓學生學到文化知識,學到謀生的本領,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自食其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學校管理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改變那種「以管人為中心」的管理方式,代之以「以人為中心 」的管理,尊重教師和學生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關心每一個教師和學生的情感,關心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存在和價值,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和學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形成學校良好的教風和學風。
總之,要提高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必須學校和家庭相結合,共同培養孩子,提高孩子的素質教育。

Ⅳ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教育是以培養和造就人才為目的。進入21世 紀,如何培養適應新世紀所要求的新型人才是當前 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21世紀人類將面臨著 多方面的激烈競爭,日新月異的科技信息競爭、飛速 發展的經濟競爭以及綜合國力的競爭,歸跟到底是 人對丫肉競爭。站在21世紀的制高點,誰有高素質的 人才,誰就能搶盡先機,誰就能穩操勝卷。因此,21世 紀的中學化學教學,已不僅僅是關心提高學生的知 識水平問題,而應特別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各方面 素質的培養
一、處理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 「學」關系
教學過程是教和學兩過程的有機統一。現代學 習,心理學認為「以學論教」是化學教學的一條新的教 學原則.這就要求我們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 體,樹立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教師在教學中如何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這幾 乎是所肩「教師的口頭禪,但由於受舊的教學思想的 束縛,在實際教學中放不開手腳,總是懷疑學生的基 礎知識和能力,懷疑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以 至於目前仍有相 當一部分教師重教輕學,而忽視對 他們學法的指導。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一個思字道出了 方法上指出教法的真諦。教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導」上,「導」是開導、引導、疏導,而不是以教師為主 體來行使權力,強迫學生來接受知識,或者是主宰課 堂45分 鍾,搞滿堂灌填鴨人。教的主導作用只有通 過調動學生「學」的自覺性、積極性才能充分發揮,因 而在教學中,引導他們自覺地動腦、動口 、動手大膽化的 探索。勇於發現提出問題並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校的 主體是學生,教學質量的好壞應由他們來體現。教師 的教是外因,通過學生的學內因才起作用,自覺性、 主動性就是內問起變化的反映,是在明確學習任務, 了解學習意義的情況下產生的,是學習責任感和學 習興趣的綜合體現。只有自覺主動的學習,才能產生 最佳的精神狀態,才能愉快地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才 能深刻理解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才能真正成 為學習的主人。
二、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
現代教學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交給 他們學習的方法,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生 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終生受益。特別是在知識 爆炸的今天,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汲取知 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處理好發展智力因素和培養非智力因素的關系
學生的智力發展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既有 直接與認識過程的感覺、知覺、想像、記憶和思維等 智力活動構成的操作系統。又有動機、興趣、意志和 性格等非智力心理品質構成的動力系統。兩者在學 習生活中.共同起著促進和協調作用,學牛成績的好 壞,智力因素固然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非智力因素也 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甲:。 如今,在化學教學中只重視智力因素,忽視非智力因 素的現象仍普遍存在,這也是造成學生成績兩極分 化的一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必須樹立智力因素與非智 力因素並重的觀念。
四、處理好結果與過程的關系
現代教育思想認為,化學教學是化學思維活動 的教學,應著眼於活動的過程,而不是活動的結果。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較為突出, 這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五、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內教師要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形式,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各 項教學內容,但課堂教學不是唯一的渠道。學生的課」 外空間很大,要充分利用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帶領 他們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組織他們參加課外興趣小 組,收聽專題講座和專題報告,閱讀科普讀物,上網 學習以及參加社區服務、旅遊、社會調查等豐富多彩 的課外活動。教師還可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一些研究 的課題讓學生進行探索。
六、處理好全面發展與發揮個性特長的關系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教學必須堅持全體性和全面性,即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重視每個學生的發 展,同時還要全面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 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 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逐步養 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為他們創設成功的 條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和發展 學生個性特長相結合,才能達到在化學教學中全面 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Ⅳ 如何推進小學數學素質教育

一、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氛圍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以課堂主體的角色參與到知識學習中,每個學生的知識儲備、個人數學解題能力、對知識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對不同素質的學生進行協調,對於在數學學習中存在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當予以更多的關注,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對於在數學學習具有天賦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的予以指導和點撥,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更進一步,教師要對學生懷有包容的心態,耐心的解答每一位學生的問題,也可以形成互幫互助小組,讓數學學習較出色的學生幫助帶動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密切同學之間的友好關系,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環境中的關心和幫助,用寬松和諧、互幫互助的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賦予他們敢於提問、敢於發言的素質。
二、重視教學的過程,數學學習與素質教育並重
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學生們更多的是直接接觸現成的公理定論,做題的時候也是按照例題的模式生搬硬套,在學生的概念中,數學的學習只需要完全遵守公理定論,雖然課本上給出的公理定論具有嚴謹性,也更加的系統,但這種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只能是間接經驗,使學生自身的思維被局限,在解題時完全依靠定理定論而不知變通,這是傳統數學教學中的弊端,這種過於重視結果和理論性知識的學習、忽視解題思路和思考問題的角度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創新性學習帶來了困難,並且對於知識不能一次性掌握,即使將知識記憶下來也屬於死記硬背的范疇,而要推行素質教育就要適當的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進。為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教師可以適當改變學生通過書本獲取間接經驗的學習方式,通過完善分析、歸納等思維方法,將其轉化為直接經驗,例如教師在講解毫米和厘米之間的轉化時,不能只單純地告訴學生1厘米等於10毫米,教師可以在告訴學生這個固定的轉化時,先讓學生觀察學習專用的直尺,讓學生自己數一厘米的范圍內有多少小豎線,當學生得出10條小豎線後,再進行單位之間轉化的講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將書本中的知識進行現實的還原,使學生能夠真切感受數學理論知識在實際中是如何運用的,學生通過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對公理定論等進行驗證,形成特定的解題思路,就能夠認識到思維拓展的意義,真正了解到公理定論是如何得出的,從而從根本上掌握知識,內化成為屬於自己的知識,不需要死記硬背就能夠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三、幫助學生強化學習方法的掌握,提高整體學生的數學素質
數學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特點,對數學知識的吸收能力不同,教師要因材施教,將全體學生按照數學素質的高低進行分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實施數學學習方法的點撥和思維啟發,使學生能夠在沒有教師參與的情況下,自主進行有效的學習,真正的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要深入的推進數學素質教育,可以將數學教學劃分為整體教學和個別教學兩個部分,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合理安排課堂的教學時間,將教師面向整體學生進行知識講解的時間縮減,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及時對講解的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在掌握教師講解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思考,多做練習題進行知識的鞏固,在此期間,教師要耐心的為學生存疑的部分進行解答,重在講解解題的方法,鼓勵學生之間針對不懂的進行交流、對已經解答的問題進行其他方法的深入解析。教師在解答時也要採取「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的策略,面對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從基礎性方法開始講解,重在幫助他們回憶、鞏固所學的知識,強調復習例題的重要性,使學生從中獲得解題經驗;對於數學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稍微進行點撥,並進行思路相較而言更加復雜但解題方式更加簡單的方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能夠將不同層次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素質。
四、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有針對的進行素質教育的滲透
在小學數學中,包含很多知識點都是領先於世界的,例如圓周率,鑒於此類數學知識與古代中國優秀文化的相關性較大,教師在進行該類知識的講解時,可以適當的培養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和愛國主義思想。在教材的例題中有很多是從局部解題,而從局部考慮問題有時會使思路陷入僵局,為此教師可以以教材為例,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考慮問題,化局部為整體,培養學生從整體上考慮問題的能力,將數學學習拓展到哲學思想的培養中,使其與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學觀念更加貼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還不成熟,要進行素質教育,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另闢蹊徑,轉變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論,將素質教育滲透到知識理論教學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素質培養,真正將學生的數學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Ⅵ 如何抓好小學素質教育

在小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生能力,已成為小學教學研究的熱門課題。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啟蒙階段,也是其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階段,加強小學生素質教育,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而且對學生將來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當前在教學工作中,必須走素質教育之路,應該從以下幾各個方面入手。一、要有一定的教育素質的內涵根據《大綱》精神,小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觀點應確認為:「一種超越」和「一種合成」。一種超越,指的是人才素質上的超越。一種合成,指的是人才素質的適應能力,合成功能。二、要明確小學素質教育的要素小學教學大綱中指出: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從小給學生打好知識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小學的教學課要體現素質教育,應以教學的要素為根據。大綱明確指出了素養的主要內容是打好教學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遵循大綱,原原本本地貫徹大綱精神,一絲不苟的完成大綱確定的教學任務。這個過程,實質就是實行素質教育的全程。那麼如何去做呢?我認為:一是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二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遵循新大綱精神,落實新大綱的要求,完成新大綱提出的各項任務是衡量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准繩。因此,依綱據本,深入領會新大綱精神,認真鑽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是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根本。素質教育是排斥「加班加點」、「題海戰術」這種苦教苦學的做法,提倡在和諧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強調「六小時內留在校園,六小時外還給學生」,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以便學生的個性和才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必須是高質量。高效率的。小學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時必須注意:①全面訓練,培優扶差。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是「全民性」的,高效率的教學課必須佔大多數的中差生為訓練主體,真正做到既「培優」又「扶差」,努力實現全員達標。②因材施教,針對性強。要提高教學效率,還要能夠克服教學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盡量減少課堂教學中的「內耗」現象,要幫助學生找准知識的缺陷,針對薄弱環節加強指導,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平均使用力量。(柳林縣實驗小學 白建芳)

Ⅶ 如何推進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如何推進
「作業當堂清,書包不回家;我們快樂學,個個頂呱呱。」山東煙台中小學生中流傳的這段童謠,反映了近些年來當地實施素質教育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的喜人局面。同時,一項對全球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倒數第一,創造力倒數第五,引起了人們對教育現狀的擔憂和反思。這一正一反的例子說明,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破除應試教育的弊端,是教育改革發展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今天,我們正處於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進程中,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也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質教育為何備受關注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教育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所有適齡兒童「不花錢,有學上」;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毛入學率達26.9%;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大幅增加,2012年將實現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我們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同時,當前教育還不能適應時代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特別是素質教育問題十分突出。不論是學生抱怨課業負擔沉重,還是家長感慨為子女「擇校」的奔波,不論是人們詬病各種「補習班」的畸形發展,還是老師訴苦在升學率面前「壓力山大」……都反映了全社會共同的呼聲——改變應試教育現狀,實施素質教育。
為什麼素質教育聚焦了這么多人的關注,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
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呼喚。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日益轉向創新驅動。只有高度重視和發展素質教育,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才能搶占發展主動權和制高點,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素質教育決定著國家的未來。興國必先興學,強國必先強教。現在我們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差距,說到底是人的素質的差距。只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升發展的質量,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素質教育關系億萬家庭的幸福。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個家庭的中心,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寄託了幾代人的希望。只有通過素質教育,才能讓青少年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學有所長的人,每個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頭。
素質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教育發展正處在由全面普及向質量提升跨越的階段,「有學上」的問題基本解決,「上好學」的問題日益凸顯。只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推動我國教育在新的起點上向前發展,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
芬蘭:教育創造競爭力
近幾年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中,北歐小國芬蘭一直名列前茅,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究其原因,在於完備的教育體系和良好的創新環境。芬蘭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自始至終貫穿著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基礎教育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高中教育把培養綜合素質高、有創造力和合作精神、能夠獨立探求知識的社會成員作為根本目的。高等教育鼓勵學生創新,被廣泛使用的Linux操作系統,就是赫爾辛基大學的一位學生開發出來的。多年來,大學為國家和企業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成為芬蘭國家創新體系的堅強基石。
素質教育為何難落實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糾正中小學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國就提出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從那時起,素質教育就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理念。國家圍繞實施素質教育先後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各地也大膽探索,創造出不少有益經驗。
但總體來看,素質教育仍未真正破題,「素質教育喊得震天動地,應試教育搞得扎扎實實」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扭轉。面對愈演愈烈的學生「負擔重」、「擇校熱」等問題,人們不禁感嘆,「素質教育,想說愛你不容易」。為何素質教育人人叫好,落實起來卻舉步維艱呢?
社會競爭壓力巨大。當前,我國就業等各方面競爭日趨激烈,行業間社會地位懸殊、收入差距擴大。同時,社會普遍認可的評價標准還是學歷、成績、名校,對很多人來講,只有考個好成績、進入好學校,才能找個好工作。這種壓力必然驅動考試競爭不斷升級。
優質教育資源短缺。雖然我國教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但優質教育資源「粥少僧多」、分布不均的狀況沒有根本緩解。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獨生子女時代的來臨,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為爭取有限的資源,只能通過考高分拿到進入名校的「通行證」,這無疑助推了應試教育。
教育改革滯後掣肘。我國現有教育體制中,還存在一些不利於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比如,一些地方還固守「唯升學率」的教育評價機制,升學率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學率低就「一無是處」。考試招生制度「唯分是舉」,以至於一些學校所有的教育活動都圍繞著升學考試轉。另外,學校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等還不完全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傳統文化觀念影響。「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受上千年傳統文化和科舉制度的影響,人們普遍把升學作為成功成才、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把命運的改變、社會地位的提升僅僅寄託於上大學、上好大學,這也是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重要土壤。
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是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要把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戰略主題,貫穿到教育改革發展的全過程。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深度解讀
素質教育的提出與推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這成為素質教育實踐的思想源頭。
1994年8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發布,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質教育的概念。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發布,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大中小學都要加強素質教育的要求。
2006年9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施行,素質教育進入依法實施階段。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實施,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確立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主題。
上海市構建義務教育質量「綠色評價」體系
為改變以學科分數作為教學質量唯一評價標准,形成讓廣大中小學生快樂學習、促進素質教育的更科學全面的「指揮棒」,上海市構建了義務教育質量「綠色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十項綠色指標:學生學業水平指數;學生學習動力指數;學生學業負擔指數;師生關系指數;教師教學方式指數;校長課程領導力指數;學生社會經濟背景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指數;學生品德行為指數;學生身心健康指數;跨年度進步指數。
■2007年5月,國務院決定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2011年,10597名首批免費師范生畢業,全部到中小學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的中小學任教,39%到了縣鎮及以下的中小學任教
專家點評
義務教育本應是素質教育
儲朝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九年義務教育本來是國民素質教育,但在一些地方被異化為所謂的精英選拔,由此導致的人格教育缺陷令人擔憂。一些學校在教育理念方面仍然存在「分數壓倒一切」的誤區,甚至發生用「綠領巾」、「紅校服」這種特殊標記來評價學生之類的教育歧視事件,嚴重損害了一些學生的人格尊嚴,忽視了未成年人的權利。
素質教育為何需協力共推
提起素質教育落實難,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有專家形象地用「家長焦慮、學生郁悶、教師困惑、社會迷茫」,來形容人們的糾結與無奈。如此這般,就陷入一個素質教育人人期待、卻人人無力,應試教育人人聲討、卻人人助推的「僵局」。
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是學校的事,也不僅是教育部門的事,而是涉及學校、家庭、社會各個方面。只有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營造有利於素質教育落實的良好育人環境,共同擔負起培育下一代的責任。
政府是主導。教育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基礎性事業,讓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各級政府應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強對學校推行素質教育的指導。按照4%的目標,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門不應用升學率對學校進行排名和獎懲,不向學校下達升學指標,為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創造寬松條件。
學校是關鍵。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學校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各級各類學校都應樹立正確辦學理念,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強化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真正把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關愛每個學生的進步,為他們的發展提供適合的教育。
家庭是基礎。父母是兒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成長的第一站。不少家長懷著望子成龍的期待,在社會大環境影響下,不顧子女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學「奧數」、考證書、上「占坑班」……成為應試教育的「推手」。其實,這是對教育規律的扭曲,而很多家長或渾然不覺,或無可奈何。父母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成才為根本,不能盲目地揠苗助長,甚至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子女身上。應該配合學校安排好學生的課餘生活,避免「學校減負、家長加壓」,把家庭變成「第二戰場」。
此外,社會對人的評價機制、用人機制,對教育具有直接的導向作用。應該倡導正確的人才觀,改變單純追求學歷、追求文憑的傾向,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質、重實際能力的觀念。大力營造「身份無高低、職業無貴賤」的社會風氣,消除行業歧視,縮小行業間收入差距,使人們不再僅僅靠拼升學、拼職業贏得社會尊重。努力消除社會浮躁之氣、功利之風對教育的侵蝕,讓教育回歸育人的本真。
百姓心聲
●素質教育就是要避免這樣的怪圈:幼兒園讀小學的內容,小學讀初中的內容,初中讀高中的內容,高中讀大學的內容,而大學讀幼兒園的內容——學習如何做人。
●沒有錢辦不好教育,有了錢不改革體制和機制問題,同樣辦不好教育。
●凡是與考試有關的教育,我們做得「過度」了;凡是與考試無關但與孩子發展相關的教育,卻做得「不及」。
●一邊對應試教育口誅筆伐,一邊卻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一邊大談素質教育,一邊卻把考試分數、升學率作為評價辦學質量的最重要標准。
■內蒙古呼和浩特從2012年起,在3年內新建、改擴建56所公辦幼兒園,解決「入園難」;明確規定中小學班額的標准,解決「超編班」問題;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劃片、免試、就近」入學,逐步消除「擇校熱」現象。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目前我國職業有8個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細類,並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考試評價制度怎麼改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從入學考到畢業考,從期中考到期末考,從中考到高考……自入學起,每個學生都要經歷不計其數、名目繁多的考試。在當前社會條件下,考試作為評價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作為一種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必然還會長期存在。但考什麼、怎麼考,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落實的成效。
理想的考試評價制度,可以實現「一手托兩家」,既能滿足對各類人才的選拔,又能始終把正評價導向、教育方向。為實現這一目標,近年來,考試評價制度改革正在穩步推進。中考把日常評價與畢業考試評價結合,增加了綜合素質評價。高考在部分省份進行自主命題改革,一些高校開展基於高考的綜合評價招生。這些探索對實施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在現行考試評價制度下,考試依然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指揮棒」,對學生的評價仍然集中在考試分數上,對學校和教師的評價集中在升學率上。特別是「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模式,不僅「指揮」高中,左右初中,而且已經影響到小學甚至學前階段。有人提出「高考不改,素質教育就不會成功」。為此,必須通過改革,建立起更加合理、公正、公平和科學評價學生的體系。
調整考試內容,變「為考試而學」為「為選才而考」。現行考試評價制度,過於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測試,缺乏對綜合素質的考查,其結果是學生「學習是為了考試」,選拔出「背多分」。糾正這一偏向,就要對考試內容進行調整,努力使考試科目和命題內容進一步貼近時代、社會和考生的實際,更科學地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002年以來,在全國范圍推行「3+X」高考科目設置和考試內容改革,目前全國有16個省份進行自主命題考試,考試內容更加靈活豐富。
探索分類考試,變「格式化」為「個性化」。長期以來,我們的考試忽略學生個性發展,不利於多層次、多樣化人才的選拔。為改變這種現狀,教育規劃綱要提出,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入學考試由全國統一組織,高等職業院校則可以單獨考試或以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錄取主要依據。這樣就能依據不同的標准,選拔不同的人才。2011年開展了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教育分類入學考試試點,高職單獨錄取考生約66萬人。
推行多元錄取,變「獨木橋」為「立交橋」。長期以來,高考是依據單一考試成績來錄取,很多學生因一次失利而影響一生。目前,正在健全多元錄取機制,高等學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統一入學考試為基本方式,同時積極探索自主錄取、推薦錄取、定向錄取、破格錄取等多種方式。目前已有90所高校探索自主選拔錄取,為廣大學子躋身大學校園提供了更多機會。
實施素質教育,既要通過改革考試招生制度合理評價學生,也要建立對老師和學校的科學評價機制。應完善科學的教師績效評價制度,對教師的德、識、能、績等進行全面評估,改變只憑學生考試分數評價教學成績優劣的做法。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學校評價制度,完善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糾正單純以升學率評判辦學質量和效益的傾向。
■《山東省教育體制改革推進計劃(2011—2015年)》提出,將逐步推行本科與專科(高職)入學分類考試,普通本科入學考試繼續執行全國招生政策,統一組織考試,結合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由山東省自定政策,單獨組織考試、錄取。
深度解讀
何為多元錄取機制
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入學機會公平、有利於優秀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多元錄取,簡單而言就是指不唯分數錄取。具體情況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以統一入學考試為基本方式,結合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對特長突出、符合學校培養要求的,依據面試或測試結果自主錄取;高中階段全面發展、表現優異的,推薦錄取;符合條件、自願到國家需要的行業、地區就業的,簽訂協議實行定向錄取;對在實踐崗位上作出突出貢獻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建立專門程序,破格錄取。
教育教學改革怎麼深化
實施素質教育,涉及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全方位調整。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在教育教學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打破不合理的應試教育體制機制,才能激發課堂教學活力、學校辦學活力,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目前,教育教學改革仍然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要,學用脫節、課業負擔沉重、學生厭學等問題突出,既損害學生身心健康,又制約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健全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體制。
優化教學內容。在很多學校,課程內容「老舊死」,超時排課、擠占副課現象突出。2011年年底,修訂後的義務教育19個新課程標准發布,減少了課程容量、降低了課程難度,更加註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應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既開足開好規定課程,又不隨意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去動手、去鍛煉。課堂教學中,應根據學生認知和接受能力,落實好有助於提升人文和科學素養、提高實踐能力的教學內容。
創新教學方式。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現在很多學校仍然沿襲著「一塊黑板一支筆,一人從頭講到底」的「填鴨式」教學,使課堂乏味、學生厭倦。要推進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鑽研、勤於動手,提高學習的能力和效果。
素質教育的實施,課堂教學是最直觀的體現,而背後則需要整個教育體制全面「發力」。必須在深化教學改革的同時,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全方位改革,為推進素質教育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教育規劃綱要對管理體制、辦學體制、人才培養體制等方面的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應圍繞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克服行政化傾向,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避免千校一面。創新多種辦學形式,促進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緩解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矛盾,增加教育選擇機會,滿足人們多樣化教育需求。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探索多種培養方式,推進小學、中學、大學有機銜接,促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又培養實用技能型人才和各種高素質的勞動者。
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是今天,更是明天。全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落實,給每個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給億萬家庭一個幸福美好的希望,給國家民族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2010年10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從專項改革、重點領域綜合改革和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三個層面,明確了改革的重點任務和試點地區、學校名單,標志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全面啟動。圖為秦皇島東港鎮第二小學支教老師在給孩子們上音樂課。

Ⅷ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素質教師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據特徵的教育。
如何對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應是全民教育
素質教育提高的是全民族素質,提高的是所有人的素質,應試教育培養的是精英,是一種選拔教育,而素質教育是一種普及教育,培養的是全民族的素質。中國現在實施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讓每一位兒童都受到教育,實質就是一種素質教育,它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
二、素質教育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
1.人的全面發展
我們所說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發展能為個人所駕馭,人們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自由地從事多方面的活動,充分發展多方面的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兒童、少年的全面、主動發展。
2.人的主動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某些方面的優勢和愛好,珍惜這些特點,發展每個學生的優勢,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承認學生的智力差異。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兒童、少年的全面、主動發展。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平等對待有差異的個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發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
三、素質教育必須要有素質教師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
素質教育為廣大教師提出了要求,加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提高業務水平,讓教師教育的終身化,造就適應未來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師,已成為當務之急。

Ⅸ 如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教育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到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課程教材,考試招生和評價制度改革上,切實探索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把提高質量作為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和資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根本導向。

進一步處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關系,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要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把質量意識落實到各項教學工作中,構建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完善的課程體系,發展性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制度的辦學機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課程建設,優化課程文化,落實常規管理,優化教育管理制度。

加強教學研究,優化教育教學過程,完善學生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要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培養方式成長環境,推進內涵式發展。

(9)小學如何推進素質教育擴展閱讀

提出素質教育有三個大背景,第一個背景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這個時期突出了對人口素質,民族素質的重視。鄧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理論,對發展教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發展要「三個面向」,提出「四有新人」,非常重要的一個論述就是提高國民素質。「素質」被認為是對中國改革開放、民族復興乃至立足於先進民族之林的非常關鍵的問題,比如1985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第二個背景是我們國家開始實施義務教育。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而素質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關系國民素質提高與民族素質提高的一場重大的教育革命。

第三個背景是素質教育是作為與「應試教育」相對立的概念提出的,為了反對應試教育傾向,反對違反教育規律、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

參考資料網路--素質教育

閱讀全文

與小學如何推進素質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