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騏驥教育談農村教育該如何改善
農村教育的優與劣關繫到每一個農村孩子的未來,「暢通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子縱向流動的渠道,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這是在做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時,國務院總理曬出來的夢想。但是在這一夢想背後卻是農村教育現實的「痛」,農村學校生源減少,優秀教師流失嚴重,學校銷聲匿跡,校舍閑置等等,這些都嚴重製約著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農村教育該走向何方,已經是一個不能迴避的熱點、難點問題。
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
農村生源的流失嚴重絕不是危言聳聽,舉一例,邢台市橋西區市郊一村在冊適齡學生有220人左右,在該村小學上學的只有80人左右,外出上學的學生中,只有極少數是因父母在市區有穩定工作,購置商品房而遷居城市。由此引發一系列問題:
1、教育資源閑置甚至浪費現象嚴重。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對教育硬體的投入也隨之增多,新建的校舍比比皆是,各項配套的體育設施等也逐漸完善,但這些並不足以阻擋農村學生「出走」的腳步。而且與農村學校生源持續減少相反的是,用於改善農村辦學條件的財政資金投入卻沒有隨之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大規模投入改善學校的各類硬體設施被閑置,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2、影響農村學校正常教學。原本的教學環境和教學秩序崩塌,冷清的課堂不僅難以讓教師進入狀態,也無法在學生之間形成相互啟發、相互競爭的氛圍。相關課程如音樂、體育、美術、計算機等更是難以開展。
3、城區或流入地教育資源緊張。農村學生大量向城區集中,導致出現「城滿、鄉弱、村空」的局面,其直接後果是在城區出現超大班額和巨型學校,在許多地方,小學的班容量都達到70多人乃至80多人。一名縣級教育局負責人表示,由於近年來縣城學生人數增多,政府新建擴容了一些學校,但還是不夠用。「為躲避一些領導和家長遞條子、找關系,一到暑假不少中小學校長的手機都處於關機狀態。」
4、農村家長教育負擔加重。由於生活條件改善,農村家長對教育比以前任何時期都重視,一些家長不信任農村小學的條件和教育水平,將孩子送到了城區條件好些的學校學習,甚至許多家長選擇到城區租房陪讀,家長之間的跟風效應,使得一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也會選擇把孩子送入城區小學。由此增加了農村普通家庭的教育成本,如交通費、午托班的費用,遠距離接送孩子的時間成本等。
5、優秀教師流失。一提到農村中小學教師或經濟條件不好地區的中小學教師招考,大家普遍興致不高,證明這並不是一個讓人趨之若鶩的職業選擇。究其原因,農村教師的待遇不高是主要原因。這是從新進教師的方面談農村教育的教師缺失,對於現有的農村教師而言,農村生源的流失,是優秀教師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一,教育崗位的減少,其二,學生的流失,使職業成就感減少。最終,造成「越沒學生越沒老師,越沒老師越沒學生,陷入惡性循環」。
改善農村教育的建議
農村教育問題的本質是城鄉教育之間巨大的數字鴻溝,城鄉中小學硬體水平的差異,城鄉中小學教師之間待遇差別及職業再培訓提昇平台的差別,都最終決定著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的教育吸引力乃至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的穩定發展和提高。由此,對於改善農村教育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1、在改善農村中小學的硬體水平上,調整方向,精準發力
近些年,國家在對農村教育的硬體投入上逐年增加,但這些資金最後大多以新建的校舍、漂亮的操場等成果體現,而且很多新建教學樓面積很大,與現有學生規模嚴重不符。學校有了亮麗的外殼,但代表著高水平教育資源的「數字資源」,如投影儀、多媒體等教學媒介,卻投入不足。2012年起教育部就啟動實施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工程」,但調研中發現,在廣大農村地區,有條件使用投影儀、多媒體等教學媒介的學校極少。
針對這個問題,解決之道應是,「好鋼用在刀刃上」,不要盲目的把教育撥款用於重建校舍等花費巨大的地方,校舍在排除安全隱患的情況下進行維修,裝修,減少推倒重建的花費,轉而向「數字資源」教學的相關投入,購置投影儀、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並選擇匹配的、可支持的校園高速網路服務。最終,以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2、實施農村教學點振興工程,區分情況,對症下葯
相關教育部門對本轄區內的農村中小學進行精確摸底,在一段時期內觀察定論。對於需要關閉的教學點,應在學生分流、校車服務、校產處置等方面實施配套政策。通過資源重新配置,使學生有學可上,有好學可上,使閑置的教育資源發揮余熱。對於處於過渡期的教學點,應在校舍穩固、兒童安全、師資供給等方面充分保障兒童合法權益;對於永久保留的教學點,應在經費投入、師資配置、基建設施和學校管理方面實施傾斜性政策。
3、建立鄉村教師長效補充機制
建立監督指導,市、縣(市、區)組織招聘的鄉村教師公開招聘補充機制。嚴格規范招聘標准條件、筆試面試內容、招聘程序和聘後教師管理,確保為鄉村學校持續輸送大批優秀高等學校畢業生。各級政府根據實際需求,積極探索實施地方「特崗教師計劃」,執行國家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准。建立健全高等學校畢業生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制度,對到貧困地區鄉村學校任教的全日制高等學校畢業生,予以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創新教師培養體系。以「按需設崗、按崗培養、雙向選擇、定崗服務」為原則,改革師范院校教師培養模式,構建專業化的教師培養機構,推動高等學校教師教育學院的建設與發展。
實施優秀退休教師鄉村支教講學計劃。每年選聘一定數量的退休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可要求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比照「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給予經費補助。
4、推動農村教學點特色化發展
對於仍需存續的人數較少的農村,發展小班化教學,研究不同於以往大班教學的那種「填鴨式教育」的教育新模式,發揮學生的主觀學習積極性,在與教師的課堂互動上下功夫;鄉土特色課程開發,不盲目攀比於城鎮學校所安排的課程,比如設置一些有關鄉村文化傳播的課程,在課外活動上,給學生一個新的視角去接觸習以為常的土地、鄉村等;在學校文化建設、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和家校合作等方面給予專項經費支持,推動農村教學點特色化發展。
5、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
農村教學點只有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完善職業培養機制,才可以吸引廣大優秀的教育人才回歸農村。第一,在直接的資金補助上,提高津貼待遇,尤其是交通費補助,假期補助等。很多師范生畢業後因為免費師范生的政策而不得已到農村教學點工作,從城市到農村,心理落差、生活和婚姻上的實際困難,使這一部分人難以紮根農村教學點,因此,在薪金上,對於農村教師應有所傾斜,增強這一崗位的吸引力。第二,強化對農村教學點教師的在職培訓。對於薪金的需求只是一個人職業生涯選擇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該職業上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升,有一定的職業前景,因此,對農村教學點教師的再培訓就是一極為重要的問題。單列一定指標用於農村教學點教師培訓;在培訓課程設計上,為他們「量身定做」,根據農村教學點的鄉土性和班級規模小的特點,增強教師培訓的實用性。強化校際聯系,鼓勵校際合作,推廣並完善「聯校走教」、「強弱捆綁」等模式,通過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農村教學點發展,打通義務教育薄弱環節的「最後一公里」。
最後,教育問題關系著一個人的未來,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國家的振興對此社會的呼籲從未間斷,國家的努力也始終未曾停止,問題的關鍵在於對,症下葯,在於扎實踐行。農村教育決不能搞過重點地區建設、重點學校建設,應是補齊短板、精準投入。
『貳』 適合農村小學開展的特色有哪些
農村小學特色教育的開展有:
1、校園+田園」耕讀教育文化, 在耕讀中傳承, 在傳承中創新,
2、與當地鄉土文化相結合的繪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的教育。
『叄』 求助:小學生鄉土知識現狀
一提到寫作文,農村小學生就感到無從下手。他們視作文為畏途,怕作文不愛寫作文。作文難,難在哪裡呢?學生認為作文難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其實農村孩子是最親近自然的,關鍵在於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寫出農村特色。
一、熱愛生活,激發學生的習作情趣。
許多孩子覺得生活平淡,毫無新奇之處,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把真情投入生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回歸生活,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愛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創作的源泉。只要心中有愛,學生才會有話想說,才能「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
1、熱愛周圍環境。教學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農村環境的美,發現農村獨特的韻味。如:青翠的群山、甘醇的泉水、清新的空氣、飄香的茶、憨厚的人……慢慢的喜歡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生活。學生在「愛家鄉」「家鄉的變化」等習作題目中才能寫出特色,寫出內涵,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2、關愛身邊的人。很多學生沒有開過一次生日宴會,感受到生日的歡快;也沒有收到一張賀卡,感受節日的歡樂。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放棄表象,放棄虛浮,從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愛撫、一聲問候、一次守候中獲取情感的慰藉,體驗人間溫情,農村孩子在寫人記事中才能情動辭發。
3、留心周邊的事。只有多留心身邊的事多看多想,學生的習作才能常寫常新,寫出特色。只有留心觀察,學生的習作就能有所創新,不走老路。
二、感悟自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對農村學生來說,農村的風景優美,鄉土氣息濃厚。教師利用這種優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使他們「見景生情」。把這種情景教育引進小學作文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圍繞目標,小處著眼。學生受觀察興趣和知識水平注意力的影響,往往在事物面前不知所措,無從入手。教師應圍繞習作目標,選取較小的觀察點,供學生觀察,幫助其確定觀察對象與重點,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
2、細致觀察,突出特性。引導學生關注農村變化,並進行細致觀察,從細微出發現問題,發現素材,並且通過細致觀察,學生習作時才能寫得具體,寫得形象,寫得逼真。
3、提高認識,豐富表象。單憑感官去感知事物,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不能直接成為作文的內容。這是有些學生作文記流水帳的原因。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感性東西上升到理性,把自己對事物的感受與認識真實地表達出來。
三、體驗生活,拓寬學生的習作思路。
學生生活在農村,有著充裕的活動時間,廣闊的活動天地。經常參與勞動實踐,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布置一些緊扣「農」字的題目,拓寬習作思路。
1、多寫觀察日記。學生經常要喂養、飼養小動物,還經常要種花種草,種菜種果。教學中,引導學生多寫觀察日記,把他們與小動物間的點點滴滴記下來,把種植花果的感受、變化寫下來。這樣,一篇篇富有生活氣息的、童趣的日記躍然紙上。
2、樂寫「小發明小製作」。農村孩子生活在廣闊的自然之中,思維不受限制,常常自主開發,創造出許多新玩具。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引導學生把平時的發現、發明、小製作寫下來,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在樂中寫。
四、學習語言,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表達是作文教學的重頭戲。學生在表達時往往詞不達意,甚至乾巴巴的,沒辦法寫具體。教學時應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多誦讀書本上的好詞好句。更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言,用語言。
1、學習農諺農語,優化習作語言。農諺既闡明科學道理,又生動易記。運用好諺語既讀來朗朗上口,又提高了農事作文的科技知識含量,寫出農村生活的特色。
2、學習特色語言,強化習作語言。農村有特色語言,教師應引導學生多問、多聽、多記,在生活中學習語言、豐富語言,寫出農村特色。
3、學習農村的俗語,美化習作語言。「種子浸泡在水中後發芽、長葉」。這是我們的說法,而農民說的是「冒牙、爆青」。仔細推敲一下,農民的「冒牙」、「爆青」比「發芽、長葉」更富情境。一個「冒」「爆」說出了種子發芽那種無比強大的力,說出了種子發芽的色彩。這是多麼精練的語言,多麼形象的表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收集,交流農村俗語,推敲比較,學慣用詞的准確,美化習作語言。
『肆』 以家鄉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寫一篇作文
農村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濃濃的鄉土氣息和淳厚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城市所無法比擬的。但農村學生相較於城裡學生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少,視野較窄,可供閱讀的書籍極其匱乏。在教學中,我發現農村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對作文不感興趣、作文水平低的現象。通過幾年不斷的探索,我認為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厚積薄發,豐富學生的作文語言。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把「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由於農村小學生閱讀量小、詞彙缺乏、知識面窄,在語言表達上較不確切、不生動具體,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我認為注重平時積累,多渠道豐富學生的作文語言。
1、課內閱讀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因此我在教學中,要求每生一本課內筆記本,在預習新課的時候將自己喜歡的詞句劃出來並用工整的字將這些詞句抄在筆記本中,起初學生對課文的好詞佳句還不甚理解,我們可以先領同學有感情地讀,接著在理解的基礎上請學生抄寫。學生摘抄的語句都是他們自己喜歡的,也都比較貼近他們的生活,能引起他們的感情共鳴,作文時這些詞語就可以信手拈來,使習作錦上添花。
2、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視。「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為妙手,就得有廣泛的閱讀。因此,我經常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多讀課外讀物,鼓勵學生積極借閱圖書室的圖書進行閱讀。但由於學校條件有限,圖書數目較少,學生視野得不到很好的拓展。我提議學生在周末或假期,多到市內的書店和圖書館去借閱並摘錄,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好習慣。尤其是重視指導學生多讀少兒文藝作品,如民間故事、神話、童話、寓言等,這些作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讀來十分有趣。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地方摘抄在「采蜜集」中,然後讀一讀,背一背。並將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寫下來。而且要鼓勵學生在自己的作文用上自己摘抄的詞句,讓學生嘗到多讀書的甜頭。這樣學生的作文、閱讀興趣同時得到提高,豈不是一箭雙雕?
二、留心觀察,引導學生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積累習作素材。因此,教師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鼓勵學生去仔細觀察生活,捕捉生活素材。
1、觀察應該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問、耳聽、腦想,從各個方面了解事物的特點,全面、細致、深入地認識事物,在頭腦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體形象。例如:觀察水果荔枝,可發通過視覺了解荔枝的顏色、形狀;通過觸覺感覺荔枝外表的粗糙;通過味覺品嘗荔枝的滋味;通過嗅覺聞一聞荔枝的清香。同樣觀察人物、動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種感官的參與。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獲得深刻的感受,捕捉出作文生動形象,內容具體的素材。
2、觀察應該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農村的民風民俗地道純朴。相對於城鎮生活而言,農村生活更注重於對傳統風俗習慣、古老文化的繼承。比如:除夕之夜吃團圓飯,正月十五賞花燈、吃元宵,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中秋做月餅……這些場面既喜慶又沿襲了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更是農村孩子喜聞樂見、城鎮生活中所欠缺的,如果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將這些身邊的民俗生活作為作文的一類素材,不失為寫作教學中的一大亮點。其次,學生對家鄉名勝古跡比較感興趣,教師還可以從這方面來引導學生去收集有關家鄉名勝古跡的歷史文化。
3、從觀察中引發想像。缺少合理聯想和想像的文章平淡無味,讓人提不起興趣,必須讓孩子們以觀察對象為依託,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像。如,神州七號飛船順利返航,中國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有什麼想法?或想像出與之聯系密切的事物,由此及彼,大膽想像。
及時記錄觀察的結果。觀察好比撒網,記錄好比收網。堅持寫日記是積累素材的最好方式,也是積累素材最好的途徑。
三、靈活習作,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兒童對某事物是否喜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許多興趣都是「引」出來的。要先給學生激趣,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1、以教材為點,仿寫續寫課文。語文教材中安排的課文中不管是講讀或閱讀課文,每組課文都是佳作;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篇章結構都是學生學習的典範。從語文教學實踐看,學生從讀學寫,由仿照寫到創寫效果明顯。如:教學《桂林山水》可仿寫描寫桂林山和水的特點的句式;也可仿寫篇章結構「總--分--總」; 也可仿寫引用詩句總結課文的寫作方法等。再如:教學《凡卡》最後一段後,我安排了一次續寫練習,提出假設:「假如爺爺收到了凡卡的信,將會怎樣呢?請以『爺爺收到信後』為開頭寫一段話。」訓練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開展豐富多彩的寫作活動。 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我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激起靈感的火花,如:為了讓學生寫好《一件有意義的事》或《記一次 活動》等寫真實事例或活動時,在平時的班隊課上,我就多安排些農村的趣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能通過親身體驗,寫出真實的感受。如:拔河比賽、抽陀螺比賽、夾玻璃珠比賽……讓學生寫作之前玩自己喜歡的游戲,然後讓學生把活動的過程及活動後的感受寫下來,在學生情緒高漲中,讓學生動筆將這一快樂的場面寫下來,結果全班學生沒有一個皺眉頭的,都能順利地完成。
在農村生活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勞動場景。我們應引導學生在作文前好好地再體驗一下勞動生活,那孩子們在作文時還會抓耳撓腮,無法下筆嗎?
3、面對突發事件,應現場追擊,及時記錄。如:有學生掏鳥窩,他把整個鳥窩帶到了學校。我發現後,看到窩里還未長毛的、紅嫩嫩的鳥雛。立刻對學生進行了愛護鳥類的思想教育;其次,引導他寫一篇觀察小動物的作文:此時此刻,小鳥雛的媽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它是多麼著急、傷心、難過啊!你難道不想讓他們一家人團聚嗎?把你此時此刻的想法告訴大家。
四、開辟園地,讓學生施展才能。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評價,善於發現學生作文中創新的閃光點,及時給與鼓勵,樹立良好的自信心,激發寫作的動機。首先我在每月的教學中,堅持把每位學生認為自己最滿意的習作1—2篇通過修改謄抄後,裝訂在班級的《浪花集》。每學期編印一本《成長果園》班刊,讓每個學生互相交流,並記錄下自己成長足跡。還可以將這一成果與爸爸媽媽共同分享。同學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增強了習作的信心。其次, 教師要經常留心各種報刊雜志,如有徵文消息,及時把信息傳遞給學生,鼓勵學生去試一試,即使石沉大海,也為成功打下基礎。對一些作文立意較新、選材獨特的作品,教師可以推薦向《素質教育博覽》、《小學生周報》等小學生讀物投稿,讓學生有施展才華的地方。
總之,我們身在農村,工作在農村,在教學中難免會有困難。只要教者有心,把握時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掌握規律,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我相信學生愛上作文並不難。當他們融入生活中,他們定會以大山一樣寬厚的胸懷,以充滿泥土氣息的質朴語言,在廣闊的作文天地里馳騁。
『伍』 如何讓鄉土文化走進小學語文課堂
「走進鄉土文化」系列教育活動是此前開展的「文中、畫中、歌中、影中回」三坊答七巷系列活動的延伸和深化,分為五部分:「走進鄉土文化」系列教育和徵文活動,通過組織師生實地參觀、收集文獻資料等形式,感知「鄉土文化」;以「鄉土文化」為內容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增強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能力,打造福州地方課程;「閩都文化師生大講壇」,打造具有福州文化特色的師生講壇;「走進鄉土文化」美術創作活動,開展征畫、征影大賽;中華傳統名篇經典誦讀活動,小學生朗誦《弟子規》,中學生朗誦閩都名人名篇。
『陸』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 如何融入鄉土文化內容
一 就地取材 變廢為寶
上好一堂美術課,除了老師精心准備教具,設計教案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美術活動,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准備的材料和工具。那麼,農村的哪些廢舊資源可以被我們再開發,再利用呢?在材料方面,如廢舊掛歷、年畫,既可以用於欣賞,又可以用於手工製作,背面還可以作為繪畫、剪紙等;塑料瓶,我們可以用於手工和掛飾製作,還可以做成花瓶以及筆盒等;又如雞蛋殼、豆類、瓜籽類,我們用來貼畫及造型訓練;卵鵝石也可以進行手工、雕刻製作;再如,樹葉、樹皮、雜草及藤類,也用來粘貼和手工製作;特別是粘土,我們經常用於作泥塑造型。這樣不間斷地收集、整理,既為我們美術教學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又能變廢為寶,養成從小節約的好習慣,從而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
二 發掘資源 活躍課堂
美麗的江漢平原自然環境優越,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美術學科開發與利用取之不盡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和具體條件,開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美術教學資源,是我們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方向。
美術第十一冊第一課《中國古代建築欣賞》,教材安排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些建築欣賞,如故宮、長城、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我在教學這一課時,安排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以正規教材為中心,安排欣賞了中國古代最經典的一些建築的藝術特色等內容。第二課時安排了《可愛的荊門》電視教學,以圖片、文字說明等形式介紹了荊門的地理位置、悠久歷史以及燦爛文化,拓展了原有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對荊門的風景名勝、古建築進行欣賞、討論、嘗試線描繪畫,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濃厚。
同時,還組織學生參加地方美協組織的小畫家聯誼活動;參觀地方美術展覽活動;利用節假日去公共場所進行尋求美的足跡……拓寬小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相互間的交流。通過學生與自然的直接對話和寫生體驗,拓展了學生的欣賞視野和思維空間,在學生幼小的心裡播下了美的種子,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樣創造性的開發美術教學資源,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生機盎然。
三 尋覓資源 拓寬視野
民間是一塊內容豐富的文化課堂,鄉土文化讓人目不暇接,美術課教學可以把課堂擴大到教室之外,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融入大自然,和實踐相結合,這樣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讓學生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從而使他們創造出優秀的作品。節日風俗鏈接著人們特有的精神與實踐活動,是美術教學寶貴的素材庫。這一年四季的節日里,民間美術作品記載著人們的生活,豐富和娛悅著老百姓的文化業餘生活。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我拍下了一組照片,有舞龍燈、敲鑼鼓、捏麵人、吹糖人……最多的是花燈,這些照片運用在《民間美術》這一課上,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校園資源 合理利用
校園環境及校園文化是美術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方面。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首先要著眼於校內現有的課程資源。美術教學中的透視、寫生教學,表現內容中的室外景色、花草樹木等等,都需要利用校園中的現成資源,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校園特有的文化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潛在資源。我們圍繞學校舉辦的運動會、美術展覽、六一聯歡、「愛祖國」演講比賽、學生攝影作品展等活動,本著「重在參與」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去。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同時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
以上是我們在農村美術教學中,挖掘並合理利用美術教學資源的初步嘗試。總之,美術教育的創新需要美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探索,鄉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有熱愛美育教育的恆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來充實課堂。
『柒』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鄉土"文化
[關鍵詞] 語文教學 鄉土文化 滲透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語文課程應根植於現實,語文教材應當挖掘課本教材以外的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鄉土文化資源。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是偏隅江南的一個蕞爾小鎮,這里有美麗如畫的風景名勝,有叱吒風雲的文化名人,有千里飄香的特色小吃……同里鄉土文化資源不僅俯拾皆是,而且豐富多彩,充滿魅力。教師若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度滲透,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合理挖掘,不僅拓展延伸了教材內容,而且通過這種整合更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培養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鄉土文化。
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鄉土文化
(一)課堂教學滲透,在比較中加深理解
適時、適度地把鄉土文化資源引入語文教學,將鄉土文化和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引導學生通過體驗生活來加深理解教材,拉近教材與生活的距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這樣不僅拓展了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而且實現了語文教學由課內向課外的自然延伸。
例如我在講授《蘇州園林》一文,講到「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時,讓學生結合我們身邊的園林建築來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少同學就想到退思園的後花園,主人任蘭生就是為了追求這個效果而建造退思園的,「水香榭」正中間有一面明鏡,可反射整個後花園,園中有園,小中見大;小巧玲瓏的「攬勝閣」是整個花園最高點,登其上,全園景色盡收眼底,一覽無遺;「菰雨生涼」軒是主人夏天乘涼的地方,軒中立明鏡一面,遠望似園中有園,近觀如置身荷塘,園中的美景盡收眼底。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能讓遊客置身於一幅美麗圖畫的意境中。所以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蘇州園林的這一總特徵。當深入學習文中的園林布局、映襯、層次等時,學生結合身邊的園林建築特點,彷彿身臨其境,很快就領會了。
(二)寫作訓練滲透,在交流中激發情感
語文學習由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組成。葉聖陶先生強調,語文學習要聽、說、讀、寫四者並重。他認為,接受和發表,表現在口頭是聽和說,表現在書面是讀和寫。在接受方面,聽和讀同樣重要,在發表方面,說和寫同樣重要。所以,聽、說、讀、寫四項缺一不可。
但在實際教學中,說和寫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卻往往被弱化,導致不少學生不會寫,也不敢在同學面前說。針對這一現狀,我有目的地選擇了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的內容來加強練習,如在講授《藍藍的威尼斯》一文時,講及威尼斯的水都美、橋梁美 、建築美、遊船美以及文化美的特徵。鑒於同里擁有「東方威尼斯」這一雅稱,我讓學生比照本文去寫寫同里的水、橋、園林建築、烏篷船,甚至還可以寫寫同里節慶活動。如果有些人還感覺有難度,那就直接讓學生來寫最喜歡的同里美食,比如撐腰糕、酒釀餅、青團子、油酥餅、芡實糕等,然後再用口語交際的形式(用「誇誇我家鄉的 」為題)讓學生表達出來。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口才和膽量,還能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可謂一舉多得。
二、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挖掘鄉土文化
新課標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自主地開展活動,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真正讓學生在「藍天下的學校」,閱讀「生活的教科書」,尋找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實踐活動是語文學習的第二課堂,鄉土文化內隱含著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教師若能好好利用,定會使語文教學錦上添花,大放異彩。
(一)追溯本土歷史文化淵源,增加歷史厚重感
同里,土地肥沃、物產富饒,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種、生息繁衍。同里文化,底蘊深厚。自唐宋至清末,書院、社學、私塾等講學肄業之所十分盛行,科甲連綿,為官作宦者,先後相輝。
金松岑先生創辦的同川學堂開創了本縣近代教育的先河,在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感召下,同川自治學社及其同川公學培育出了不少精英和學者。比如著名社會活動家蔡寅,著名詩人、社會活動家柳亞子,著名愛國人士、《文匯報》創始人嚴寶禮,著名社會學家、社會活動家費孝通等。
優越的地理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吸引了諸多名士騷客。曾流寓古鎮同里的歷史文化名人有:倪瓚、姚廣孝、方孝孺、陳祖范、沈德潛、胡雪岩等,他們與本地文人雅士交相生輝,為同里文化增添了一抹重彩。
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時候,我讓學生一起搜集相關資料,了解同里的歷史文化名人,追溯本土歷史文化淵源,增加學生的歷史厚重感,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走進本土自然人文景觀,欣賞家鄉風景美
自然、社會生活是學生自由積累的天地,應該讓其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利用節假日時間,將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去觀察並感受現實世界,充分挖掘語文資源,從而調動學生潛在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體驗語文,積累知識。
1.走進同里的弄堂,了解同里的弄堂文化
弄堂是古鎮同里住宅的一大特色。同里有很多弄堂:穿心弄、石皮弄、西弄等。弄堂飄逸著恬靜、悠閑,又深又長,曲曲折折,沒有不通之路。弄堂深處,高高的圍牆擋在兩邊。斑斑駁駁的苔痕,牆上掛著一串串蒼翠欲滴的藤蘿,象古樸的屏風。弄堂,是江南古鎮古建築的一個縮影,是一首首凝固的詩。學生徜徉其中,定會獲得美的熏陶。
2.走近同里的橋,了解同里的橋文化
同里處於五湖環抱之中,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留下了眾多建於各個年代的古橋,這些古橋在歲月的風雨中高高地挺立著,成為我們了解同里的一本耐讀的書。 在古鎮,有橋齡最長的、也是最古老的思本橋。也有最小的獨步橋。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奮好學的橋,則莫過於普安橋。鎮上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是富觀橋。同里的橋以三橋(即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過三橋的習俗,如今走三橋已是旅遊不可少的項目,使三橋成為同里人氣最旺的橋。學生在觀賞橋的同時,還知曉了每座橋的故事,了解了同里的橋文化。
3.走近同里北聯村的油菜地,領略大好春光
北聯村旁油菜花開、延綿萬畝,猶如一副優美的鄉村風景畫。這里是油菜花的天堂,也是放飛心靈的歸處。這里沒有大都市的塵埃和喧囂,只有芬芳的泥土氣息、質朴的民俗風情以及現代新農村的恬靜生活。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油菜花黃時,帶學生去體悟春天的氣息。
在實踐活動中帶領學生走進自然,在不同的季節感受不同的風景,體驗不同的情感,此種體驗,是課本教材很難企及的。而語文學習一旦成為一種自覺,學生就由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一個主動的參與者,以至擁有豐富多彩的語文生活。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利用、努力挖掘我們的鄉土文化資源,可以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優化語文教學結構,增強課堂教學趣味,貼近學生生活,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激活學生的學習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捌』 農村小學是如何影響農村文化的
學校與社區的關系是終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今國際教育領域十分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農村小學作為當地重要的教育文化設施,能否對社區發展與轉型起到作用,成為關系農村發展的重大問題。目前我國城鄉之間發展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小學是鄉村中最普遍最常見的文教設施,又是政府投資農村教育的主要部分,因此農村小學是否能夠對當地社區發展與轉型起作用、是否與當地社區具有緊密的關系,對於我國農村人口的素質和質量、對於我國農村的轉型、更重要的是對整個國家的穩定、發展和現代化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一、 時代的要求
1、全球化浪潮的沖擊
正如《國際農村教育報告》所指出的:由於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席捲全球,使發展中國家發生了巨大變化,它「淹沒」了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現代化正迅速沖擊著傳統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模式,價值觀、掙錢機會、行為模式、社會結構及階層觀念等都經歷著勢不可擋的變化。新技術的滲透、電子媒體、通訊革命等都明顯地影響農村生活的景象,使農村地區的學習需求日益多樣化,推動著教育的發展。
即便在我國邊遠的山區、民族地區,外出、打工、電視傳播、鄉鎮政府辦公自動化、移動通訊等也都在改變著當地從兒童到老人的所有人的行為與觀念。「留守(農村的)人群」成為時下的新概念。村莊中僅有正規小學教育已遠遠不能滿足農村改革與村民發展的需要。
2、科學發展觀的指向
根據科學發展觀,中國共產黨中央適時決定把「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有識之士指出,要從系統工程的觀點解決「三農」問題,即不僅要從經濟角度關注「三農」問題,還應從政治、思想、文化、社會、教育、生態、環保……等方面來關注「三農」問題。筆者曾指出的,發展中國家是一種二元社會,只有從轉型的角度,使農村從傳統的、農業化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轉型,才是農村發展的正確途徑。
二、國際農村教育發展的經驗
國際經驗表明,當前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浪潮下的農村社會變化,必須是一種能動的和積極的過程。農村不是也不能處在等待或被動的狀態,而是要主動積極地成為這種變革的一部分。因此當前的農村變化是一種社會轉型,其實質包括農村社會全部范圍的變化,是一個多重目標。通過這種變化把人們普遍不滿意的生活條件變成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更好的生活狀況和條件,而且越來越強調人類及人的潛能,把他們作為取得發展成果的基礎手段和最終目的。在這種背景下,教育是塑造和完成農村轉型的目標的基礎、載體和關鍵工具之一。農村社會轉型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進一步重新學習,以適應新的變化,不論其過去的學歷。包括為所有人的終生教育、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及非正式學習機會——必須為農村轉型服務。
當前的農村發展不是以城市為樣板的發展,而是一種經濟社會與生態結合的可持續模式,是一種主動發展,不是依附於城市的發展。稱之為農村轉型。其過程是一個建設性的,不但重視脫貧致富,更重視人的發展,即人的觀念、態度與認知。從而農村社區建設就是一個動態過程,它以社區居民共同學習和教育為起點,凝聚農村社區的共同意識、解決農村社區的各種問題,包括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等等,是農村社區建設的最根本要素。通過社區參與,逐漸從邊緣化邁向完全參與社會的過程。
教育發展的必要性不是指收入及商品和服務的消費上,而是指他們是否有機會獲取手段和資源以開發他們的潛能並行使其選擇權,以過上物產豐富的創造性生活。這里受教育機會、教育內容及目的是關鍵因素。(《國際農村教育報告》)
三、目前我國農村小學的狀況及其與時代要求的差距
1、目前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狀況
目前我國設有村民委員會約71萬個(《中國農村統計年鑒》)。政府在農村教育投資的主要部分是正規中小學。大陸的小學歷來是農村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機構,大到鄉鎮的中心小學,小到村莊中的教學點或復式班,總計約52萬余個(《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1年》)。最發達時幾乎村村都有一個甚至可能是設在村民家中的教學班(點)。我國農村的另一種教育文化機構是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它大多設在鄉,現有4萬余個;更基層一些的設在較中心的村,由村民委員會設立,偶爾鄉政府給予少量資助。周圍村莊共同使用,目前約有44萬余個(《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1年》)。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主要開展掃盲、技術培訓、法律學習、衛生常識宣傳等,也有開展書報閱覽、村民體育文娛活動的。我國農村的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數量、分布遠不及農村小學。
當前我國農村的發展形勢對教育的迫切要求——不僅在校的中小學生需要學習,所有農村居民都需要通過各種手段獲得學習機會以參與農村社會的建設,並通過這種建設促成農村社會轉型。而在我國大部分農村最普遍的、相對來說具備一定條件和資源的教育文化信息場所就是農村小學。在當今,大陸的教育格局是政府教育投資主要在正規教育,即國民教育體系部分,在農村就是小學;而終身教育體系主要推向市場。從而,作為大陸不發達的農村,小學必須成為農村社區的中心、促進農村社會轉型的機構。
再者,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是一部宗法性農業社會的歷史畫卷。宗法觀念的遺存使得不屬於任何姓氏或家族的作為「公共機構」的學校成為最強有力的村民事務的發起者和組織者。
2、我國小學與時代要求的差距
根據時代要求及國際農村教育發展的經驗,大陸農村小學對社區發展的作用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課程內容和教科書充滿城市傾向,對佔全國一大半的農村人口和地域的狀況反映甚少;校本課程缺乏對社區發展和村民生存的關注,難以激發學習熱情,也對村莊發展無關痛癢。
2、教師常常不是本社區成員,對社區沒有多少了解,對村民疾苦了解不多,對社區沒有感情,對農村社區發展的迫切性沒有感觸。有些教師家住城鎮,對學校工作早來晚走,僅僅把學校工作當作謀生手段而已。
3、本地師范學校課程或教師培訓不教授、不解決與當地相關的問題,僅傳授師范一般課程。
4、小學作為當地主要的或唯一的文化教育設施,時常是除了學生上課時間,其它時間一律關門。學校的資源在課外時間不能發揮作用。學生不能使用,村民們更無法觸及。少有小學主動發展為社區活動中心。
5、教師不家訪。經常家訪的老師常常是被評為先進、優秀或模範的人。
6、農村學校除了有的地方有危房,還有設有各種專門教室的新建的樓房。但是非常遺憾的是,花了很多錢、有的還欠了債,這些樓房缺少設施、設備,裝備不起來,更缺乏各類教師和專業人員指導學生使用。時常成為擺設。脫離當地的需求。
7、學校遇到任何大小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找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很少依靠(社區)村莊的力量。
此外,學生家長將教育責任推給學校,使學校工作缺乏家長配合;學校教學與社區脫離,將教育局限在教室內,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經驗,脫離了社區需要與社會發展;學生的學習被捆在教室之內、書本之上,不但損傷了求知的好奇心,更讓學生成為生活的侏儒,喪失轉化知識為社區服務的動力,連自身的生活能力也難應付。
再者,在終生學習的時代,農村居民在義務教育結束之後,除了升入各類正規學校,在村莊里的學習需求很難滿足。這一事實表明,由於農村教育資源匱乏,農村人口的終身學習機會和發展權利沒有得到充分保障,使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的基本素質差距繼續擴大,農村發展面臨更加艱巨的任務。
我國農村小學與當地社區發展脫節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應試教育。
我國是一個過分看重正規教育的社會,非正規教育主要推向市場,因此政府的教育投資基本都集中在正規學校中。不論在哪一級行政區域內,特別是在不發達地區尤其如此。正規學校是當地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但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仍佔主導地位,正規學校採取的是封閉的辦學形式,目前一般只完成義務教育中初等教育的任務,以升學為目的,基本脫離當地發展,較少與當地發展相聯系,缺少或沒有與農村社區的互動。特別是使不發達地區的寶貴教育和學習資源未能充分發揮作用,白白浪費了,沒有為廣大農村群眾所享用。
四、全球化時代,大陸農村小學應發揮的作用
社區是學校發展的土壤。只有學校與社區形成互動關系,社區與學校才能同時獲得發展,教育與社會也才能協調發展。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態度,只有在社區獲得相應的環境才能夠對社區發揮作用。如此社區成員必須與學校同步學習,創造和營造不斷發展的社區環境。而學校、學生和教師就是社區學習的媒介,他們通過宣傳、動員、表演、示範等非正規和非正式教育形式,使村民獲得新思想、新行為、新技能。社區和家長也從這樣一些活動和專門安排的活動中了解學校、熟悉學校和幫助學校。
學校為社區服務,不僅停留在出借學校硬體設施,而是讓學校成為村民終生學習的資源,讓學校能以滿足村民的學習需要為目的,實施開放校園、鄉土教學、開展社區教育、社區參與學校等。
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國農村小學對社區發展的作用可以從不同角度或不同層面來看。
從學校方面開展的活動看,可分為:
首先是學校內的教育教學活動。由於我國農村居民居住相對分散,社會、文化、體育、娛樂生活相對不足,學校本身的一些教育活動作為一種非正式學習方式對村民就會產生影響。如學校舉行的升旗儀式、「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的假日、學校設定的「開放日」、以及學校舉行的各種全國性或教育系統或本校的兒童少年活動、學校獲得的先進設備儀器、學生的教學實踐、社會活動等,都使當地村民了解獲得外部的信息,獲得參與的機會。這些活動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部分,但對村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次是學校外部的活動。又可分教育活動和非教育活動。
其中教育活動包括利用學校設施或由學校教師、學生開展的掃盲、培訓、宣講、展示、放映、集會、文化、體育、娛樂、閱覽、討論等活動。這些活動具有凝聚人心、發揚民主、激發情緒、活躍氣氛、提高素質等作用。
再次是非教育類活動。特別是在尚不太發達的地區,農村小學是唯一與政府與外部有聯系的機構,學校有責任取得上級或外部支持,牽頭、組織開展專門為村民改善生活境況的活動。例如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生活條件的改善(衛生、環境等)、富裕地區發展網路化村莊等。
社區活動的各種形式——由工廠、農場、船廠、商店、銀行、辦公室、法院、醫院等構成場所;由管道工、醫生、木匠、農民、機械工、售貨員、漁民、建築師、科學家、牧民、廣告商等構成活動主體;由劇場、電視、舞台、音樂等構成表象世界。所有這一切社區活動形式都可以緊密地與學校的教育功能結合起來,成功地構成一種直接交往的模式,從而對學生和村民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產生深遠的意義,並指引他們不斷向有利於個人成長、社會融合及再融合的方向邁進。
從兒童發展和學校發展來看,學生是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兒童自身具有一種參與和創造的需要和權利。他們能夠以與成人不同的視角和更加敏銳的目光,提出社區建設和關系他們自身發展的問題,必須發揮他們的這一作用,他們通過參與社區,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改善社區生活、改善自身的生存環境,自身獲得了社會發展能力和社會適應、社會參與能力。同時必須從小培養兒童參與社區(會)的能力與態度,成人後才能積極為社會做出貢獻和服務(葉敬忠等);學校通過與社區的聯系、社區人員的參與,了解了社區需要、獲得了社區支持,發掘了學習資源,拓寬了學習領域,擴充了學習內容,使學校更具活力與生命力,更具有本地特點。從而也創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學校模式。
農村小學為社區服務,使教師認識到社區服務的教育含義,學習並非只能在教室產生,有計劃安排的社區服務,有可能帶來更充實豐富的學習功效。按照終生學習的理念,學生學習包括課堂學習和社區生活實踐,社區也是學生的學習資源。為使學生校內學習在社區有應用機會,教師需要了解、掌握社區的學習資源,了解其與課堂教學結合的方法,學生家長也需要了解終生教育理念,配合教師,協助教師從事社區參與的教學工作。從而產生學校與社區的互動,社區居民從中獲得學習經驗,也推進了社區的變化。
從農村社區的發展看,農村社區是受益最大的。它們不斷從學校從教師從學生那裡汲取新力量,獲得新信息,並不斷轉化為日常的行為和實踐。從而推動農村社區在生產生活上、文化和教育上不斷向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並通過以學校作為社區活動中心的社區學習、社區參與,提高社區自身發展的內在能力,從參與社區逐漸到參與社會。
我國是一個民族和民俗文化都非常豐富的國家。農村小學與社區的互動,根據社區需求設計課程,並且促進社區發展,滿足社區的學習需要,能夠給學校帶來活力與生機,才能發展出獨特的社區生活和學校文化。
總的來說就是:
——服務對象擴大到整個村莊的所有村民;
——學校角色:從「升學機器」轉變為「社區教育文化信息中心」;
——課程資源:農村社區整體成為了一種課程的資源,課程與社區生活緊密結合,課程設計採取社區參與和家長參與的模式;
——學習內容:擴大到社區的經濟發展、生態與環境保護、衛生健康和文化休閑。
——教學方法:注重自我探索,應用各種資源,開展經驗學習;
——場所多樣化;
——成就多元評價:不以考試作為唯一標准,任何特殊表現及各種非工作成績都得到認可。
五、 創造必要條件,使農村小學發揮對當地社區發展應有的作用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小學對社區的作用或學校作用的擴大,需要經費,需要教育發達地區先行。恰恰相反,在發達地區,城市功能完備,社區大多為居住而建,時常是居民不熟悉社區、社區不了解居民,社區與居民脫離。他們需要在農村終生學習模式的帶動下,才能逐漸形成教育與社區的融合。但農村則不同,學校與農村居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校有時是村莊中唯一的社會機構。它不發揮作用,農村何以發展!
但農村小學對當地社區發展發揮作用是需要一定條件的。這些必須條件是:
——在法律、法規、政策、規劃中,承認非正規教育、非正式學習與正規學習和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才能保障農村人口享有平等的終生學習和發展的權利。
——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必須以二元社會的視角、從農村需要出發,對現已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村小學以專門的考慮和支持。包括他們所需要的圖書設備、設施和器材、農村小學教師的編制和調配、農村小學教師的培訓、晉升和資格、農村小學教師的待遇、農村小學教師的負擔等,滿足農村小學和社區學習的基本要求。
——把農村正規小學納入終生學習體系,才能保障農村居民的終生學習機會。
六、繼承並發揚農村小學為當地社區發展服務的優良傳統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我國學者和教育家一直在不斷探索農村教育發展之路。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是他們中的著名代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及其實踐,使其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教育家。晏陽初的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鄉村改造運動不僅在中國流傳至今,而且在世界三大洲傳播。梁漱溟提出了鄉村建設理論,並在鄉村設點實驗。
近幾十年來,一大批農村教育工作者如湖南省炎陵縣魯坑小學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馬安健,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慧明小學草場分校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畢國才及其他千千萬萬的農村教育工作者,都利用自己執教的農村小學為當地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馬安健認為:今天的農村面貌是十年前農村教育的結果,今天的農村教育是十年後農村面貌。農村小學的學生,是未來改造家鄉、建設家鄉的接班人和主力軍,他們更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要發揮農村小學的整體功能,促進當地社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他的學校建立了農林牧副漁實驗、示範基地,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組織學生開展村莊調查;針對村民需求開展養魚實驗,促進了當地漁業發展;還開展了培育水稻良種、採集樹種、生產米粉絲、復收茶油等村莊活動;學校栽種了果樹實驗田,帶動了果樹專業戶的出現;建立「小學農民業余技術學校」,培訓農民建立了基建隊,還建立了「教學設備廠」,促成了村校聯辦企業;在小學開辦「中國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炎陵縣分校」,為村民學習提供了便利;小學還牽頭在村裡建橋梁、架高壓線、建有線電視台等。他們的學校堅持了為當地社區服務的方向,發揮了學校對社區的輻射功能,使學校成為教學中心、農民繼續教育中心、農業技術推廣和指導中心,使當地村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村民們說「小學為我們致富帶了個頭」。
雲南省巍山縣村校點長期發揮著這樣的作用。這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國家級貧困縣,山區面積佔92.5%。只有一名教師的教學點208個。彝族教師畢國才是草場小學的教師,這是一所「單人學校(只有一名教師)」。他不僅擔任小學生們的老師,而且成為全村男女老少共同的老師。他組織年輕人辦起了「掃盲班」和「科技班」,幫助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調整種植結構,推廣科學種田。他帶領群眾,使草場村陸續實現了通電、通電視、通電話、通公路、通自來水,使村民生活大為改善。他創辦校辦工廠,利用機器為群眾碾米磨面,帶領村民種植藍桉、核桃、雲南松等經濟林果。他還是「編外村長」和「法律顧問」,村民有了事情都願意找他解決。他的事跡引起了英國救助兒童會的關注,它們資助了草場小學和山羊養殖場項目。這一項目的收益一部分將救助村中的貧困學生,一部分用於擴大再生產,產出的小羊無償提供給農戶。畢國才被稱為「辦好一所小學,改變一個小村莊」的山村教師。中和村離縣城18公里,是彝族村。教學點24名學生。只有一名叫陳學忠的教師。教學點承擔村裡的掃盲任務,後來又建立起成人技術學校。老師是文化、娛樂的帶頭人,全村的「紅」、「白」喜事、需要「寫」「算」以及寫春聯,都包在陳老師身上。24個學生也是義務宣傳員。他們把政府的方針政策編成歌詞,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打歌調,再編成舞蹈教給學生,學生下課就跳,節假日為群眾演出。教學點還在村裡舉辦養羊學習班;村裡老鼠多,用鼠葯破壞生態,師生又宣傳養貓的好處。黃樹村離縣城45公里,人均毛收入不足400元。教學點有14名學生。瞿代堂老師兼辦掃盲班和夜校,宣傳政府的方針政策,組織群眾收看電視。開學前請村幹部商量學校工作,動員群眾自願集資投勞建學校排除危房,在小河上架橋,解決水漲時行路難問題;夜校為村民提供發展經濟的思路,村民開始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嫁接果樹。當地幹部群眾一致認為,只有辦好貧困地區的教學點,才能有效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的素質,才能使貧困地區的人民步入小康社會。
山西省柳林縣前元庄實驗學校實行「村校一體」的辦學模式,構建了「三教一體」的教育結構,建立教、科、勞一體的教學體制,走出了一條農村教育為農村發展服務的路。它們實行:村校幹部交叉任職;村裡的經濟發展和教育發展同步規劃,同步運行;教師成為村委的「智囊團」,並建立教師聯系戶制度;學校教師兼任成人教育工作,農民兼任學校教學任務;學校實驗室為農民和農業服務,村裡的田地供學生學習和實驗;學校圖書室既為學生也為農民服務。如此,溝通了學校與農村社區的聯系,密切了村校關系,村民將學校看成「自己的學校」,學校的許多問題依靠村莊迎刃而解了。前元庄的做法在山西省得到了推廣。
從近幾十年的經驗看,大陸農村小學對當地發展所起作用依發展水平不同而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種是貧困、邊遠地區,農民生活條件很差,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落後。主要是農村小學教師作為村中最有見識和能力的人,動員、組織村民改善小學條件和動員兒童入學,並同時帶領村民修路、架電線等開展社區自建活動。
第二類為溫飽基本解決、但經不起「風吹浪打」的地區。有的利用小學開展青年生產技能培訓,也有開展書報閱覽的,或開展宣傳動員村民活動。
再有就是比較富裕的地區。由於交通相對便利,建有獨立的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村小學偶有社區活動,有時為行政安排。也有個別將設施向社區村民開放的。
在計劃經濟時代,農村小學教師大多是本村人,兼任許多村莊中的職務,從村長、會計、民兵隊長到其他各種職務,一般都與社區有比較好的聯系。近年來,由於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再就是強調教師的學歷資格,許多教師都是師范學校畢業分配來的,比照城市情況,有些老師有時只完成教學任務,與村莊聯系較少。在全球化時代和終生教育時代,我們必須繼續繼承和發揚過去的傳統。
總之,在二元社會條件下,鑒於當前大陸農村人口的分布狀況和社區的狀況,不僅不能撤消農村小學,而且必須加強對農村小學的支持,並將其考慮在對農村學習化社區的規劃和建設中,才能保障農村居民的終生學習權利和機會,大陸農村社會轉型才有可能最終實現。
參考書目:
1、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10月
3、 INRULED: <Eca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Baoding, INRULED, 2001
4、 藍建:《發展中國家教育研究基礎》,北京,開明出版社,2001年
5、 宣兆凱:《學校社會工作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6、 葉敬忠等:《社區發展與兒童參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7、 (台灣)社區教育學會:《社區終生學習》,台北,師大書苑,2000年
8、 (台灣)社區教育學會:《學校社區化》,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9、 余安邦等:《社區有教室》,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
『玖』 在小學課程中 鄉土 是什麼意思
鄉土
xiānɡ tǔ
①本鄉本土;故鄉:鄉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