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中小學國防教育的意義

中小學國防教育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8 06:19:04

1. 國防教育的意義

1、國來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源,具有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作用。
2、國防教育是關繫到國家生死存亡的社會工程,國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增強全民的國防意識和國防精神。
3、國防教育是國防建設的重要措施,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

2. 國防教育有何意義

1、加強國防教育、樹立國防觀念,是關繫到國家強弱和民族興衰的大事。古往今來, 世界上一些有主權的國家和有遠見的政治家、軍事家,都十分重視國防建設,重視對公民開展國防教育,認為任何一種忽視國防教育的設想都等於是一種自殺。 在我們中國,歷代有作為的統治者、教育家和軍事家,同樣都很重視國防建設,重視對人民的尚武衛國的思想教育,並把它視為立國安邦之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居安思危 」、「有備無患」、「明恥教戰」、「教戒為先」、「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 等就是其光輝國防思想的結晶。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對培養人民的國防觀念,民族精神,更有其獨 到見解,他說,「所謂固國家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為也。」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一個國家的國防鞏固與否,不應只以「山溪之險,兵革之利」來衡量,而應看其國民的覺悟程度和精神狀態如何。構築和鞏固全民牢不可破的精神防線,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治本措施。古今中外的無數歷史事實也證明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得到生存和發展,有效地防禦外敵入侵,其精神防禦之重要,往往並不亞於物質防禦。一個國家的精神防線鞏固了,在平時,可以不為外部的風吹草動所驚憂,安安穩穩搞建設,並能在國際事務中挺起腰桿做人;在戰時,則能凝聚民心,萬眾協力,去爭取戰爭的勝利。 國防是民族生存之盾,國防觀念則是民族生存之魂。公民國防觀念的強弱,關繫到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黨政幹部更要領先一步增強國防觀念和意識。 2、國防教育對經濟建設有巨大促進作用。一方面,國防建設不能離開經濟建設孤立地進行,它必須以經濟建設為基礎。國防建設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基礎,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寸步難行。另一方面,經濟建設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國防實力作保障,經濟建設的發展也是不能持久的。這既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又是我國革命實踐的結論。再從歷史事實看,古今中外,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相容互補,相互促進,並駕齊驅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不少的:成吉思汗大軍的馬,是經濟建設與武裝斗爭的共用工具。資本主義興起時歐洲人的船,是外貿和跨海作戰的兼用武器。當代美國的國防經濟,就具有軍民兼容、相互促進的性質。 當前,發展經濟是我們國家的中心任務。我國的內政外交,都根據這一任務作了相應的調整和轉變,國防 建設無疑也必須適應這個轉變,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作為國防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防教育,同樣要適應這個轉變,積極地促進經濟建設。這就要改變「國防就是打仗」、「國防教育就是戰備教育」的舊觀念,要把國防教育轉向既為正義戰爭和維護世界和平服務,又為培養合格人才,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促進國家經濟建設服務上來。這樣一來,我國國防教育的路子就更寬了,與時代的需要也扣得更緊了,因而生命力也就更強了。 當然,國防教育要花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是毋庸諱言的。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不看到這一點,不算國防教育的經濟帳是不行的。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要辦事,這是各級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 但是,如果我們只算經濟帳,只看到國防教育要花人、財、物的一面,而不算政治帳,看不到國防教育的社會效益,看不到國防教育對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同樣也是不可取的。 眾所周知,國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民族責任心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任何民族要振興,社會要變革,都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時代精神,都需要把人們振奮起來,把力量凝聚起來,去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偉大的奮斗目標。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英勇奮斗 ,形成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革命和拚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艱苦奮斗,大公無私和先 人後己的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等等, 就是我們民族強大的精神力量,就是我們民族的優勢,就是中華民族國防意識的精華。在我國進行全面改革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這些精神是不是已經過時了,是不是已經不需要了呢?事實上,改革和搞市場經濟需要擔更多的風險,度更多的難關。在改革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更需要提倡上述革命精神,更需要這些革 命精神對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發揚和光大上述革命精神,仍然是我們克服各種困難的精神動力和紀律保證。 因此,大力開展國防教育,培養公民的愛國意識,對於正民風、壯國魂,對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 激發人們建設祖國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有力地促進我國的經濟建設 ,不斷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要,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 簡要回答國防教育的意義和地位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

一方面,以愛國主義為精神支柱的國防力量是不可戰勝的,而國防教育的主要作用正是激發公民的愛國熱忱,為國防建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另一方面,一個國家要從事國防建設,必須注重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物質方面的建設,二是精神方面的建設,主要是國防教育。

國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說,國防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是為了提高公民的素質,都是為了培養合格的人才,都是為了激勵全國人民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正是由於國防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目的、內容、手段上的一致性,才使得前者成為後者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並進一步顯示出了國防教育在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表現出了國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特殊位。

4. 開展國防教育有什麼意義

(一)強化國防憂患意識
國家的安危關繫到每個公民的生存和發展,國家的安全需要一個強大的國防,而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有法律義務來增強我們的國防建設,公民國防意識的強弱更是與國家的安危息息相關。國防意識的強與弱是沒有天生的,是經過教育和環境逐步熏陶出來的。「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無數歷史事實雄辯地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強大國防意識的國家,它將會處於舉步維艱的地步。
在古羅馬興盛時期,有卓越的軍事制度和良好的尚武傳統。在公元一世紀到二世紀之間,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實力排在世界前列。可是到了公元三世紀,羅馬人沉浸在以往的光輝歲月中,消磨在鶯歌燕舞的和平環境中,丟失尚武傳統,逐漸走向了分裂和衰落。
由此可知,國防意識強,則會舍小家而顧大家,將國家安危放在首位,將保衛國家作為自己分內事,自覺履行保衛祖國的義務。當國家遇到外來的威脅,就能夠同仇敵慨,不惜一切保衛祖國。反之,公民的國防憂患意識淡薄,就會對國家不聞不問,拒絕履行保衛國家的義務,甚至在國家困難時倒打一耙,。
而青少年作為未來國防建設的主力軍,他們國防憂患意識的培養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增強青少年國防憂患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國防教育,所以,我們應當在高校組織開展多姿多彩的國防教育活動,培養當代學生的國防意識,這既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基礎,又是促進國家繁榮與發展的精神動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經濟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在和平年代出世當代年輕人,享受著社會的穩定,政治的民主,遠離硝煙炮火,生活在幸福甜蜜的搖籃之中,享受著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但是,我們的國防意識逐漸淡化了,國防教育放鬆了,民族自強意識和保家衛國的觀念弱化了,甚至出現了覺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月亮圓。尤其是青少年占著相當大的比例,他們不清楚我國的安全環境和安全形勢;不明白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不知道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極端宗教主義對我國的破壞又多大。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必須認識到,國防教育的深入開展刻不容緩,必須把國防教育放到重要的地位。
(二)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擁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個國家和民族才能夠的繁榮發展,這是它的先決條件。在拿破崙稱雄歐洲的時代,法國人民樹立了勇武善戰、衛國御敵的凝聚力、向心力,可惜這種力量並不是貫徹始終的。在拿破崙之後,法國失去了勇武善戰、衛國御敵的凝聚力、向心力,政府逐漸腐敗,國防日漸鬆弛,軍人的社會價值漸漸被人遺忘,愛國心、榮譽心成為輿論諷刺的對象。到了普法戰爭時期,法國的國防力量消失殆盡,普魯士軍隊勢如破竹,短期內征服了巴黎這個大約有兩百年歷史的歐洲政治中心。而今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夢,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而國防教育能夠強化人們愛國主義信念,將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志高無上的地位,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自覺維護國家民族利益,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三)提升身心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國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人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協調發展,提高國民素質,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現代戰爭屬於高技術局部戰爭,較量的既是綜合國力,更是科技實力。而以理論教學和軍事訓練為主的國防教育則是現代戰爭的前期准備,則是提升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重要手段。
軍事理論教學范圍廣、內容豐富,涉及自然、社會和技術等學科,圍繞高技術戰爭進行現代軍事高技術知識的傳授,如微電子、光電子、人工智慧等眾多現代科技前沿知識,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了解國際形勢,培養國防意識,並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協調統一發展。軍事訓練具有強制性,主要是集中在一段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體能、隊列以及射擊實戰等方面軍事技能訓練,讓學生們親身體驗部隊生活,感受部隊嚴明紀律和雷厲作風,培養學生團隊意識、集體觀念,鍛煉其強壯體魄,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基本的軍事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四)強大國防後備人才,促進國防現代化
鄧小平同志曾強調,軍隊現代化的關鍵是人才,沒有現代化的國防人才,就沒有強大的現代化國防。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戰爭將是技術的抗衡與人才的較量。而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他們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國防素質的強弱。未來戰爭雖是高技術條件的局部戰爭,但不能代表這只是部分人的戰爭,它仍然是人民戰爭。在和平時期,對我們的學生進行軍事理論教學組織軍事訓練,那麼不論他在校還是畢業,他都掌握著一門技術、有個專長,是國防教育的骨幹;戰爭爆發時,他們將成為戰場上的先鋒,組織群眾參加戰爭,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取得戰爭的勝利,為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的奠定了堅實穩固的基礎。

5. 論述國防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世界形勢變化多端,國際環境復雜、嚴峻,而我們青少年學生的國防意識逐漸減弱,中國國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有強大的國防用以支撐國家的利益,抵禦外來的侵略。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了國防或者國防力量薄弱,那麼他們的抵抗也會變得脆弱無力,就無法捍衛國家主權,人民安居樂業更不用談安居樂業。

6. 簡述在校中小學生加強國防教育的意義

多給他們講一下我們近代史的屈辱

7. 國防教育的意義

(一)高校開展國防教育是貫徹落實法律法規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以下簡稱《國防教育法》)規定,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並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並將國防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和教學計劃,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國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2]。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中對此強調指出,學生軍訓是普通高校本、專科學生的必修課,學校要納入教學計劃。普通高校本、專科的軍事理論課教學時間為36學時,軍事技能課訓練時間為2~3周。

(二)高校開展國防教育是當前國際形勢的需要
當今世界多極化成為主流,軍備競賽由數量轉為質量的競賽。盡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國際敵對勢力處心積慮遏制中國的發展,千方百計地推行西化,將戰略重點放在台灣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區。同時還千方百計進行思想滲透,與我們爭奪下一代,或策劃顛覆破壞活動,企圖搞垮國家政權,或搜集情報,竊取中國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重要情報。而且中國周邊環境也存在較危機,我們必須時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國防常識,隨時為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作出貢獻。
(三)高校開展國防教育是加強國防建設的需要
高校是培養強大國防預備役力量的重要陣地。現代高技術戰爭,需要高質量、高素質的兵員和強大的預備役力量,而軍校的培養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作為培養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高校,理所應當承擔這份責任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受過軍訓的大學生是預備役軍官的重要來源和戰爭動員的主要對象。
(四)國防教育有利於培養國防後備人才,促進國防現代化
我國國防建設一直堅持走精乾的常備軍和強大的後備力量相結合的道路,這也是我國新時期國防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易於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如果抓好這個群體的國防教育,我們便儲備了一大批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而又掌握了一定軍事技能的高素質的國防後備力量。為此,對大學生進行軍事理論教學,必要的軍事訓練,以便必要時為部隊輸送高技術軍事人才,成為戰時擴建、組建部隊的骨幹,為打贏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創造條件,為國防建設和軍事斗爭准備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大學國防教育,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國防能力。
未來高技術條件的局部戰爭仍要堅持人民戰爭。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大批高新技術用於軍事領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看,傳統的人民戰爭的方式已經過時了。但是,人民戰爭的理念不能丟。在新的形勢下,人民戰爭仍有它存在的意義,如信息戰、網路戰等一些沒有硝煙的戰爭,人民群眾中的技術群體會大有作為。他們可以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投入到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列中來。那麼,我們的青年大學生,無論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他們個個都有專長,如果他們受過較好的大學國防教育,走上社會之後,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將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影響著周圍的人,而一部分還將走上領導崗位,其影響和作用就更大了。在和平時期,他們是國防教育的骨幹,而一旦戰爭發生,他們便成為人民戰爭的排頭兵,能發動和組織廣大群眾參與戰爭,形成強大的合力,取得戰爭的勝利,為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人民戰爭打牢了堅實的基礎。

8. 開展國防教育有什麼意義

1、加強國防教育、樹立國防觀念,是關繫到國家強弱和民族興衰的大事。古往今來, 世界上一些有主權的國家和有遠見的政治家、軍事家,都十分重視國防建設,重視對公民開展國防教育,認為任何一種忽視國防教育的設想都等於是一種自殺。
在我們中國,歷代有作為的統治者、教育家和軍事家,同樣都很重視國防建設,重視對人民的尚武衛國的思想教育,並把它視為立國安邦之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居安思危 」、「有備無患」、「明恥教戰」、「教戒為先」、「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 等就是其光輝國防思想的結晶。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對培養人民的國防觀念,民族精神,更有其獨 到見解,他說,「所謂固國家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為也。」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一個國家的國防鞏固與否,不應只以「山溪之險,兵革之利」來衡量,而應看其國民的覺悟程度和精神狀態如何。構築和鞏固全民牢不可破的精神防線,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治本措施。古今中外的無數歷史事實也證明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得到生存和發展,有效地防禦外敵入侵,其精神防禦之重要,往往並不亞於物質防禦。一個國家的精神防線鞏固了,在平時,可以不為外部的風吹草動所驚憂,安安穩穩搞建設,並能在國際事務中挺起腰桿做人;在戰時,則能凝聚民心,萬眾協力,去爭取戰爭的勝利。 國防是民族生存之盾,國防觀念則是民族生存之魂。公民國防觀念的強弱,關繫到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黨政幹部更要領先一步增強國防觀念和意識。
2、國防教育對經濟建設有巨大促進作用。一方面,國防建設不能離開經濟建設孤立地進行,它必須以經濟建設為基礎。國防建設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基礎,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寸步難行。另一方面,經濟建設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國防實力作保障,經濟建設的發展也是不能持久的。這既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又是我國革命實踐的結論。再從歷史事實看,古今中外,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相容互補,相互促進,並駕齊驅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不少的:成吉思汗大軍的馬,是經濟建設與武裝斗爭的共用工具。資本主義興起時歐洲人的船,是外貿和跨海作戰的兼用武器。當代美國的國防經濟,就具有軍民兼容、相互促進的性質。
當前,發展經濟是我們國家的中心任務。我國的內政外交,都根據這一任務作了相應的調整和轉變,國防 建設無疑也必須適應這個轉變,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作為國防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防教育,同樣要適應這個轉變,積極地促進經濟建設。這就要改變「國防就是打仗」、「國防教育就是戰備教育」的舊觀念,要把國防教育轉向既為正義戰爭和維護世界和平服務,又為培養合格人才,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促進國家經濟建設服務上來。這樣一來,我國國防教育的路子就更寬了,與時代的需要也扣得更緊了,因而生命力也就更強了。
當然,國防教育要花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是毋庸諱言的。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不看到這一點,不算國防教育的經濟帳是不行的。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要辦事,這是各級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 但是,如果我們只算經濟帳,只看到國防教育要花人、財、物的一面,而不算政治帳,看不到國防教育的社會效益,看不到國防教育對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同樣也是不可取的。
眾所周知,國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民族責任心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任何民族要振興,社會要變革,都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時代精神,都需要把人們振奮起來,把力量凝聚起來,去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偉大的奮斗目標。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英勇奮斗 ,形成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革命和拚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艱苦奮斗,大公無私和先 人後己的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等等, 就是我們民族強大的精神力量,就是我們民族的優勢,就是中華民族國防意識的精華。在我國進行全面改革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這些精神是不是已經過時了,是不是已經不需要了呢?事實上,改革和搞市場經濟需要擔更多的風險,度更多的難關。在改革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更需要提倡上述革命精神,更需要這些革 命精神對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發揚和光大上述革命精神,仍然是我們克服各種困難的精神動力和紀律保證。 因此,大力開展國防教育,培養公民的愛國意識,對於正民風、壯國魂,對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 激發人們建設祖國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有力地促進我國的經濟建設 ,不斷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要,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9. 國防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國防教育是為捍衛復國家制主權、領土的完整和安全,防禦外來侵略、顛覆和威脅,對全民傳授與國防有關的思想、知識、技能的社會活動。
國防教育是對全體公民進行的一項基本教育,涉及到各個方面,內容十分豐富,范圍非常廣泛。國防建設的整體性決定國防教育內容,現代國防不僅僅是指軍隊建設和武器裝備以及戰場和戰略要地的建設,而且同國家的經濟實力、政治狀況、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質等因素息息相關。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
1.國防教育是關繫到國家生死存亡的社會工程。國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增強全民的國防意識和國防精神。
2.國防教育是國防建設的重要措施,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國防教育本身就是愛國主義的有效載體,具有發展德育和體育的功能。

10. 國防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在高校國防教育的實踐中,對經驗的總結和教訓的思考,可以開闊視野、啟迪思維版,為提出新權的改革創新思路提供參考依據和外部活動,使國防教育的改革成果共享,同時也能擴大高校國防教育的影響,有利於宣傳推廣國防教育的改革主張,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高校國防教育理論研究應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深刻領會高校國防教育的意義,著眼於未來,立足於現在,為培養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開展必要的理論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從事高校國防教育實踐的教師要對過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對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思考,以促成其在實踐的基礎上演繹、歸納、推理,使之理論化,並成為學校國防教育的指導思想,以減少教學工作的盲目性,縮短教學改革質量轉化的周期。使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構架起飛躍的平台,推動高校國防教育的良性循環和發展,為中華民族全民國防能力的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國防教育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