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怎麼在小學生中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怎麼在小學生中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發布時間:2021-03-08 01:26:29

❶ 對學生如何進行感恩教育

「感恩」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各種各樣的思潮傳入進來,在打破了封建主義的精神枷鎖後,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使經濟物質財富的生產騰飛,人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但是不容否認,在思想領域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有待建立。這時思想領域顯得無序而混亂,道德有所淪喪。我們看到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有一些人受到恩惠卻不懂得感恩,受了父母的養育、老師的培養、黨和國家給予的優越的工作環境、幸福生活,而不好好工作,不知報恩,反而認為自己父母沒有別人的父母能幹,給他留下的東西太少;黨和國家對他總是爭三欠四,對現實生活不滿。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他們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個大人圍著他們轉,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了。
如何進行感恩教育:
一、 重視感恩教育啟蒙,開啟學生感恩之心
學生的心靈是一塊奇異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取;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我們要有意識地利用各種場合和時機在學生的心裡播上善的種子,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幫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教育學生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懂得負責,與人為善。感恩不僅僅是一種認同,更是一種回報。這種認同應該是發自學生的心靈里的認同。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有意識地重視抓「感恩」教育。
二、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知恩感恩
要使學生知恩、感恩,必須做艱辛、細致的工作:
(一)、營造感恩環境。有人說:「感恩之情,是心靈成長的營養劑,是美德,更是一種素養。感恩,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重要一課。當孩子們細細品味父母的付出時,一些不滿就會消弭,幸福之感就會油然而生。」環境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我們可以創設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氛圍,讓學生的心靈在充滿「感恩」的氛圍中受到洗禮。如:1、組織唱感恩歌、看感恩影視,誘發學生感恩心;2、講述「感恩」的故事。在班裡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故事會,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進行演講,使學生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3、創辦「感恩」小報。用新穎的排版、立意鮮明的主題,定期出刊「感恩」的內容,使學生親眼目睹「孝心」的形象,從而受到感染。4、編排「感恩」的節目。讓學生將文化藝術融入到「感恩」活動中,從中受到熏陶。5、算一筆感恩賬。讓學生將自己一個的年費算個總帳,再把父母一年的總收入算個總帳,通過比較,體會父母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寫一封感恩信,抒發自已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創設感恩情境。感恩教育的首要目標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啟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學生內心的認知沖突,喚醒他們心靈深處潛在的情感體驗,以達到實際地影響他們行為的目的。比如當小學生不能正確對待父母的誤解,可設計《被媽媽誤解》的活動情境;當同學們在青春期與父母摩擦增多的情況,可設計《善解父母心》活動情境。但要注意的是,對於內容的選擇,應始終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要從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出發,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活動內容,找到他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組織體驗活動。
1、幫助父母勞動。在家洗衣、掃地,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給父母做感恩飯,端茶遞水,將感恩付諸行動。
2、組織學生與班裡的貧困學生結對交友、獻愛心等活動,讓學生在差距中感知自己的幸福,並改變學生的冷漠,培養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增加學生的人情味。
3、將「感恩」遷移到愛黨愛國愛社會上。開展「隊旗」、「學校」、 「國旗」在我心中活動,自覺維護學校、國家名利,爭做護潔衛士,課余清掃「白色垃圾」,主動關心和幫助殘疾人、老人,以此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黨愛國愛社會的情懷。這樣使「感恩」教育有聲有色,讓學生在「感恩」活動中去親身體驗,去感悟人生,去領會真理。
三、與家長要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的感恩教育能不能取得實效通常與家庭教育有重要關系。現在家長們總是顯得較為急功近利,他們仍然片面強調「智育」,只想學生讀書,將來考上大學就行,什麼事都包辦代替,在親情教育方面,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與引導,導致親情教育的漏洞越來越大。因此,我們學校在開展感恩教育時,尤其要注意解決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暴露的心理問題,並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發展狀況,取得家長的支持,形成學校教育和家長的教育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我們要花大力氣來抓,並堅持到底。使我們的接班人人人心存感恩,知恩圖報,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

❷ 如何在學校,家庭中實施「感恩教育」

北辰區實驗小學趙金艷當今社會,孩子在父母、祖輩的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記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全面啟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每到學校開學,總會看到一些孩子手裡拿著冷飲津津有味地吃著,父母甚至爺爺奶奶跟在後面汗流浹背,拿著書包蹣跚地穿梭於教務處、校長室和教室之間。目睹此景,我總會有一種悲哀湧上心頭。一次家訪中有位家長請求我好好的與他的孩子談談: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家後根本不願與父母說話,偶爾說話語氣也蠻是不耐煩,即使向父母要錢也是一副應該的神情!另一位家長跟我透露:他的心肝寶貝現在還讓他系鞋帶。還有位家長說他的孩子從來沒有主動接過抹布擦地的時候。我國自古就有「羊跪乳,鴉反哺」的古訓,但觀察一下現在的校園,揮霍父母的血汗錢,用來吃喝玩樂的學生不在少數,畢業後不願工作*父母養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嚴重缺乏報恩意識。學生對老師辛勤教育、同學之間的幫助顯得寡情薄義,甚至像馬加爵那樣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也大有人在!。如何幫助學生感恩父母、他人、社會、國家對他們付出的愛,如何教會學生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祖國的培養,老師的教誨。這是學校、家庭、社會應一同探討、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已經注意了很久,考慮了很久,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重視感恩的啟蒙教育,開啟孩子的感恩之心「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異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做法的收獲;播上做法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時機,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援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教育學生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懂得承擔責任,與人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當前學生缺乏感恩心的現象十分通通,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們接受的教育體系中所佔的位置已經被邊緣化。家庭無原則地溺愛,以文化課為主導方向的學校教育又往往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學生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在不少學生的情感世界裡,感恩思想已經成為一個盲區,孩子對家長只知索取、不思回報,感恩之心嚴重缺失。感恩意識的缺乏也就在所難免了。感恩的啟蒙教育,也即是小時候家長要注重感恩教育,入學時候老師應該強調感恩教育,入初中老師再一次開展感恩教育。在他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抓住時機開展教育。切入學生個體心理世界,激發個體心靈共鳴,促使學生對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強化他們的感恩心理,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培養他們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和升華他們的道德情感。二、廣泛發動,積極宣傳,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我班從思想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祖國、感謝社會、感謝家長、感謝老師、感謝他人。為了做好教育工作,必須提高他們對感恩活動的高度重視。因此,要求家長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我班還利用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通過演講、主題班會、、講故事、等形式進行宣傳,使學生的感恩意識逐漸增強。三、認真組織,狠抓落實,在活動中加強感恩教育我認為,感恩教育重在活動,在活動中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活動開展來,我班認真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入。(一)感謝祖國,立志報效祖國我班堅持每周一的班隊會制度,精心准備每一次的班隊會,通過演講,讓學生樹立國家概念,我班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誦讀比賽、歌頌祖國徵文比賽、文藝匯演、趣味語文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燦爛文化,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加認識到要珍惜現在,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國家雖然強大了,但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我們奮發圖強,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二)感謝社會,為社會做應有的貢獻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處於社會之中。而當今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我們從大家熟知的事情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社會。感謝社會要體現在行動中,我利用雙休日進行社會調查,並寫出了一份份社會調查報告,雖然文筆稚嫩,見解不夠全面,但是孩子們看到了尊老愛幼的行為,感受到了社會中濃濃的暖意,覺察到了環境清新多麼來之不易。活動使學生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教育了學生在困境中不要氣餒,不要怨天尤人,增強學生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三)感謝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我班開展了給父母一封信活動,通過這種形式,孩子可以很好的與父母談心,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並要求學生每周回去後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例如做飯、掃地、洗衣服等。活動的開展樹立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父母的辛勞,從而感謝父母,尊重父母。(四)感謝老師,做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少年我們的學生正是性格可塑性最強的時候,針對這個特點,我把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作為我們班的主題。對此,我們開展了「假如我是老師」為主題的班會,使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尊重老師。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老師的付出,不需要什麼禮物,只要能勤奮學習,爭取好成績,遵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五)感謝他人,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我班實施成功教育策略,開展「比學趕幫」活動,就是在班級內部分成若干個小組,大家在學習上、生活上、規范上、活動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此項活動我班不走形式,每周評比先進小組,表彰在活動中表現優秀和進步幅度大的學生,我們考核學生的學習和表現,主要是看進步幅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動中,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同學,感謝同學的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了友誼,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風氣越來越濃。四、及時點撥學生,參與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環境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要創設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氛圍,讓學生的心靈在充滿「感恩」的氛圍中接受洗禮。根據各自班級的具體情況,設置如下活動:1、講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故事會,使學生們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2、創立「感恩」小報。用新穎的排版、立意鮮明的內容,定期出刊有關「感恩」的個案,使學生親眼目睹「孝星」的形象,從而受到感染。3、頻繁問候,讓父母舒心。古人雲:「言為心聲」,鼓勵學生頻繁對父母說說體貼或感激的話。如「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4、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在《給予樹》的教學中,為讓學生感知、感激對老師、親人的關愛培養之情,在授課的拓展練習當中,部署了關愛他人的的名詩、佳句的討論。激發了學生對親人的熱愛之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營造濃厚的氛圍,使「感恩」教育有聲有色,使學生自願參與「感恩」活動,去親身體驗,去感悟人生,去領悟真理。五、體驗「感恩」的真實情感1.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國際「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等,利用這些節日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2.學做父母,體驗辛勞。如: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3「教師節」。為老師做個慶賀卡,送一束野花。老師會感到非常欣慰。六、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下去。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心語錄》,孩子們人手一冊,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願,記住他們的生日。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腳,幫父母做飯洗衣等。使學生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讓學生們從真實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偉大與艱辛,感知老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感到應該報恩。古人說:滴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羊的跪乳」,「鴉的反哺」,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另外,我們也非常需要感恩,因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頻繁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盪,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當耳旁不再喧囂,當眼睛不再迷茫,當心不再悲憤,讓我們沉澱下來,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發現,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純!

小學一年級如何進行感恩教育

人生的杠桿是精神,精神的支點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煥發出無窮的專力量。現在絕大多數學屬生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寵愛,生活的安逸,助長了學生奢侈浪費、盲目攀比、拈輕怕重等不良習氣。學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感激父母養育之恩的同時,學會了感激他人,奏響了和諧社會從小學生抓起的生動樂章。因此,如何在一年級進行感恩教育,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把握教材,將感恩教育融匯到學習中來。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在學習「數一數」的主題圖中,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給初入學的學生展現校園生活,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並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知道,自己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小學生要遵守紀律按時到校,要尊敬老師、愛護同學,還要好好學習、熱愛科學。鍛煉身體。另一方面圖中的人和物的數量都用到10以內各數,使學生通過數這些數,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並體會到數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數是人類的好朋友。在這里正式提出「尊敬老師」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通過交流讓學生知道老師每天都教給我們知識,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心血,要學會感激老師。此外,還可以結合開學初將到來的教師節。

❹ 談談在班集體活動中如何對小學生開展感恩教育

感恩節過去沒多久,從感謝身邊的人開始。感恩父母,老師,感恩世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❺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的教育

一、明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認知是對外部規則的構建,從認知層面上講,感恩意識前提是要讓學生了解「恩」,體會「恩」,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所獲得的一切並非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賜予,社會的氛圍,祖國的培養;小而言之,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大眾朋友的幫助和付出,點點滴滴都是毫無功利的給予。教育學生應從珍惜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美好的「善根」。教師可以通過品德與社會 、語文等教材,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蘊涵的思想,利用傳統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通過情景再現、故事講述,踏訪遺跡、查閱資料、喚醒記憶、換位思考等途徑,引導學生知恩,並捕捉日常生活中自已受到的恩惠,從而使他們懷感恩之心,行報恩之舉。
二、培養感恩教育的意識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兒童時期,您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將來他(她)就會長成什麼樣的「苗」。因此,趁孩子尚未成型之前要為他(她)的將來塑造一個良性的「自我」。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我們要從情感層面培養學生感恩意識。實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我們可以通過開展感恩教育的故事會,觀看感恩教育的錄象影片,如:《背著父親上學》、《洪戰輝的故事》……還可以收集相關的公益廣告,寫感恩徵文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從個人而言,使其心胸恬淡,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從社會而言,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和諧。
三、參與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
道德行為是在一定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並能進行道德評價的利他行為。從實踐層面上講,實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讓學生知恩於心,感恩於行,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師者要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報恩,不能越過社會道德和法律許可的范圍。要知恩圖報,又要施恩不圖報。教育者要注意言傳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響學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積極引導,教育學生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樹的養料,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譬如,開展「感恩活動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具體可設計「為父母或長輩洗一次腳」、「為老師敬一杯茶」、「為弱勢群體讓座」、「扮靚自然」等活動,使學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樂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為學生的自然之舉。
四、體驗感恩教育的真實情感
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國際「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教師節.......這些節日都是對學生進行傳統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慶祝「三、八婦女節」時,我班開展了「感謝媽媽」的活動。在活動中孩子給媽媽的一句關心體貼的問候,一杯飽含真情的熱茶,一張感人至深的賀卡,無不演繹著人間親情的溫暖。學做父母,體驗父母的辛勞。通過親身體驗活動,學生們從真實的感知中深深體會到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之心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感與慾望!在重陽節到來時可引導學生到社區福利院為老人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讓學生們從心底里感受到為弱勢群體施恩的愉悅。
五、實現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學生的品德往往是通過言行加以體現,光說不做是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因而必須做到知行合一,讓學生在具體的真實生活中去活動、去體驗、去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和良好的行為模式,讓他們在「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和認識自我」的實踐活動中獲取道德的發展。
愛就像口袋,往裡裝就有滿足感,往外掏就有成就感。教育學生要知恩圖報,又要施恩不圖報,

❻ 淺析應該怎樣對小學生開展感恩活動教育

淺析應該怎樣對小學生開展感恩活動教育
首先、積極營造「感恩版文化」,創設校權園感恩氛圍,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感恩。全體學生學唱感恩歌曲,如《媽媽的吻》、《母親》、《感恩的心》等,以班級為單位,由音樂教師教唱,在歌曲中感知恩情,在歌曲中培養感恩之心。
其次、收集溫馨照、找到感恩點。孩子們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對自己關愛的照片收集起來,用文字記錄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以及簡要的情節,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定格的溫馨照片,使孩子們瞬間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們逐漸明白原來平淡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的哲理。
第三、以班級為單位,召開「算算親情帳,感知父母恩」的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感恩之心從小養成,知恩圖報是中華美德,孝敬父母是天下兒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❼ 小學班主任應怎樣開展感恩教育

你好

唐代詩人孟郊曾經寫下這樣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告訴我們要感恩父母;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也曾留下這樣膾炙人口的佳句:「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不忘嗡嗡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是啟示我們要學會感恩。
的確,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的燦爛;沒有父母,就沒有人生的輝煌!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因為人生在世,我們無時不在接受著來自各方的恩惠,父母有恩於我們,師長有恩於我們,國家有恩於我們,社會有恩於我們,大自然有恩於我們。人人都應當常懷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撫養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關懷你的人,感激幫助你的人。感恩意識是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可是,現在許多青少年對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同學的友情,社會的救助等麻木不仁,熟視無睹,他們普遍缺乏感恩意識,究其原因是長期以來我國「感恩」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重視青少年感恩教育意義重大。
今天,就讓我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有關感恩教育的話題。
不知感恩的現象在當今部分青少年中確實存在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外來的多元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不斷碰撞沖擊,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美德受到了日益嚴峻的挑戰。許多孩子變得自私冷漠,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貪婪吝嗇,對父母、老師、他人和社會、自然都缺乏感恩之心。在他們心中,他們覺得別人對自己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行為,他們並不認為別人對他們的那些付出就是恩惠,他們也就不會產生感恩之情,最終也就沒有做出感恩之舉。許多青少年一方面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雨露,另一方面卻隨意破壞周圍的環境;他們一方面享受著父母長輩無微不至的疼愛,另一方面卻又沉迷玩樂,肆意揮霍,荒廢學業,很少考慮家長的感受;他們一方面接受著老師嘔心瀝血的諄諄教誨,另一方面卻無視紀律,不思進取,甚至頂撞老師。事實表明,感恩意識在今天的許多青少年心目中已經淡化。沒有了感恩意識,各種消極的思想就會乘虛而入,腐蝕青少年純潔的心靈,讓他們做出許多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事情,甚至使他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請看下面的事例:

滿意請採納

❽ 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技巧:
一、播愛育恩,喚醒識恩知恩意識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要讓學生感受到恩惠,打開「意識結」,喚醒感恩意識,激發報恩的慾望。在平時我很注意用愛心拉近和學生的距離,給他們講「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的古訓,講「黃香溫席」的美談和「結草銜環」的佳話;堅持做到「心靜氣順、嘴甜手軟」,少批評,多鼓勵,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帶給學生關愛和快樂。學生非常願意聽我的話,而且願意模仿我的行動,關心集體團結友愛。
我們學校的新教學樓集中供熱,既干凈又暖和。可是在我上課的時候,發現嗓子發癢,很多學生也咳嗽,原來教室地面是水磨石的,灰塵在乾燥的室內很容易漂浮嗆到嗓子。我就找干凈的濕毛巾蓋在暖氣片上,濕潤空氣,灰塵下沉,學生不再咳嗽。為了防止流感,我又買了瓶白醋,每天都灑在毛巾上,既消毒,又能保護學生的嗓子。這些細微的關愛感化了學生,後來這些事情都被學生搶著做了。有一天,班上一名最內向、最不熱心的女同學,從家裡帶來用開水燙好洗干凈了的四條毛巾,在學校使用。這些正驗證了魏書生的話:「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就是吸引學生為集體出力、流汗,貢獻個人的東西,為集體傾注心血,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深。」數九寒天,別的班級感冒的有十多個人,我班一個沒有,這得益於老師愛心的付出和學生心靈的感恩。其實對學生來講,感恩不是驚天動地的英雄創舉,而是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滲透在你來我往的言行之中。
二、尋恩覓情,激發學生感恩情懷
感恩,英文為thanksgiving,意為感謝、給與,是情懷,是一種美德和境界。學會感恩,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准。
感手足之恩,是為悌。班級如家庭,同學如手足,為了讓學生學會感恩、體驗快樂,我在班裡開展了「快樂尋恩,以恩促行」活動,鼓勵學生識恩尋恩、感恩施恩,體驗過程中的快樂。在班級的板報開設了感恩專欄,讓學生每天找出恩情點,看到的、聽到的、老師的、同學的、班內的、校內的……只要是積極向善的閃光點,都要鼓勵、學習、珍惜。開始每天只有一兩條,學生把課本中學到的、理解的感恩表達了出來,比如《給予樹》、《七顆鑽石》、《可貴的沉默》等。慢慢的感受越來越廣,有關於非值日生主動做班務的,有關於主動幫同學進步的……尤其是兩個單親家庭的學生,平時性格孤僻自閉,同學們就有意識地找他倆的優點,鼓勵他們,無意識中運用了「皮格馬利翁效應」,很快他倆走出了家庭的陰影,也有了快樂的笑容。

在幫助與感恩的循環中,同學們都變得主動熱情,用快樂和感恩的心真誠相待。家長會上,許多家長都高興地反映孩子的變化,懂事了,孝順了,勤快了,有禮貌了……感謝我解決了他們最頭疼的問題。
感父母之恩,是為孝。學生的識恩尋恩行動還和諧了家庭,讓他們更加得到家長的疼愛,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班上有一名同學從外地轉來,經常不寫作業,即使寫了錯誤也很多。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他唱反調,原因是爸爸忙生意,媽媽特好麻將,他心裡生氣。針對這種心態,我首先讓他想從小到大父母對他的付出,在紙上寫下來。一會兒他嫌太多不寫了。我讓他學著用感恩的心去付出,去做感動父母的事情。一個周以後,他告訴我媽媽天天在家陪他,還把方法講給同學聽:第一天傍晚回家,媽媽告訴自己弄飯吃,他就在鍋里煮了十多個雞蛋,還撈出四個給媽媽放在碗里,留言讓媽媽保重身體吃雞蛋。第二天晚上媽媽又去玩到11點多,他說害怕不敢睡,又給媽媽端了一盆洗腳水,告訴媽媽燙一燙腳舒服,讓媽媽很激動。第三天在爸爸回來時替媽媽「撒謊」……從那以後,只要他在家,媽媽就在家。那段時間,這個學生各方面狀態很好。大約一個半月後,他媽又犯病了,以前的方法不好用,我找來家長,把這位同學的前段表現和現在的狀態說了說,表揚家長挺上心的,不像有的家長喝酒、唱歌、打牌而不顧孩子,孩子肯定有出息。家長高興地走了,問題解決了。去年春節他給我打電話:「老師我真的很感激您,如果我不會感恩,就治不好我媽的毛病,可能早出校門成小混混了。」 知恩必圖報,圖報必圖強,圖強必有為,現在他在初中,成績一直在全級部名列前茅。
三、報恩獻恩,培養學生做有恩必報、與人為善之人
「人之初,性本善」,愛心和關懷能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美好的、向善的感恩意識,體驗恩情能平和心態並付諸感恩施恩,達到《弟子規》中「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境界,實現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型。恩情哪裡都有,教育無處不在。我們抓住一切機會開展了「五心」教育活動,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忠孝仁愛、誠信自強,讓學生超越自我,感恩內化品質,施恩由習慣到自然。
我在班級中開展了每天對家長「問一聲好、倒一杯水、夾一筷子菜、捶一次背、逗一次樂」的「五個一」活動,並在孝心卡留下記載。我們還開展了主題為「整潔環境,健康大家」的綜合整治活動,學生走上街頭,向行人宣傳,清除野廣告,清理各類垃圾,體驗環衛工人的辛苦,感恩社會。學校往南約500米是村裡的老年活動中心,班裡有幾個學生住在附近,看到老人收拾衛生挺辛苦的,就自覺幫忙。後來班裡的同學分成幾組,每組一周,周三中午簡單收拾,周六上午大掃除,一直堅持到小學畢業
孩子的心靈就是一棵幼苗,用愛心澆灌,用感恩支持,他就會常綠長青。讓學生感恩,關心他人、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方法很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我總結了12個字:「腦有責,肩擔任,手教書,心育人。」時時刻刻動心動腦,言傳身教,盡到教師的職責,在感恩教育中我們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幸福著學生的幸福,教學相長。

❾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北辰區實驗小學趙金艷 當今社會,孩子在父母、祖輩的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記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全面啟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 每到學校開學,總會看到一些孩子手裡拿著冷飲津津有味地吃著,父母甚至爺爺奶奶跟在後面汗流浹背,拿著書包蹣跚地穿梭於教務處、校長室和教室之間。目睹此景,我總會有一種悲哀湧上心頭。 一次家訪中有位家長請求我好好的與他的孩子談談: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家後根本不願與父母說話,偶爾說話語氣也蠻是不耐煩,即使向父母要錢也是一副應該的神情!另一位家長跟我透露:他的心肝寶貝現在還讓他系鞋帶。還有位家長說他的孩子從來沒有主動接過抹布擦地的時候。 我國自古就有「羊跪乳,鴉反哺」的古訓,但觀察一下現在的校園,揮霍父母的血汗錢,用來吃喝玩樂的學生不在少數,畢業後不願工作*父母養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嚴重缺乏報恩意識。學生對老師辛勤教育、同學之間的幫助顯得寡情薄義,甚至像馬加爵那樣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也大有人在!。 如何幫助學生感恩父母、他人、社會、國家對他們付出的愛,如何教會學生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祖國的培養,老師的教誨。這是學校、家庭、社會應一同探討、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已經注意了很久,考慮了很久,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重視感恩的啟蒙教育,開啟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異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做法的收獲;播上做法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時機,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援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教育學生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懂得承擔責任,與人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當前學生缺乏感恩心的現象十分通通,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們接受的教育體系中所佔的位置已經被邊緣化。家庭無原則地溺愛,以文化課為主導方向的學校教育又往往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學生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在不少學生的情感世界裡,感恩思想已經成為一個盲區,孩子對家長只知索取、不思回報,感恩之心嚴重缺失。感恩意識的缺乏也就在所難免了。 感恩的啟蒙教育,也即是小時候家長要注重感恩教育,入學時候老師應該強調感恩教育,入初中老師再一次開展感恩教育。在他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抓住時機開展教育。切入學生個體心理世界,激發個體心靈共鳴,促使學生對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強化他們的感恩心理,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培養他們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和升華他們的道德情感。二、廣泛發動,積極宣傳,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我班從思想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祖國、感謝社會、感謝家長、感謝老師、感謝他人。為了做好教育工作,必須提高他們對感恩活動的高度重視。因此,要求家長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我班還利用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通過演講、主題班會、、講故事、等形式進行宣傳,使學生的感恩意識逐漸增強。三、認真組織,狠抓落實,在活動中加強感恩教育 我認為,感恩教育重在活動,在活動中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活動開展來,我班認真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入。(一)感謝祖國,立志報效祖國 我班堅持每周一的班隊會制度,精心准備每一次的班隊會,通過演講,讓學生樹立國家概念,我班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誦讀比賽、歌頌祖國徵文比賽、文藝匯演、趣味語文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燦爛文化,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加認識到要珍惜現在,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國家雖然強大了,但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我們奮發圖強,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二)感謝社會,為社會做應有的貢獻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處於社會之中。而當今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我們從大家熟知的事情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社會。感謝社會要體現在行動中,我辦利用雙休日進行社會調查,並寫出了一份份社會調查報告,雖然文筆稚嫩,見解不夠全面,但是孩子們看到了尊老愛幼的行為,感受到了社會中濃濃的暖意,覺察到了環境清新多麼來之不易。活動使學生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教育了學生在困境中不要氣餒,不要怨天尤人,增強學生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三)感謝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我班開展了給父母一封信活動,通過這種形式,孩子可以很好的與父母談心,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並要求學生每周回去後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例如做飯、掃地、洗衣服等。活動的開展樹立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父母的辛勞,從而感謝父母,尊重父母。(四)感謝老師,做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我們的學生正是性格可塑性最強的時候,針對這個特點,我把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作為我們班的主題。對此,我們開展了「假如我是老師」為主題的班會,使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尊重老師。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老師的付出,不需要什麼禮物,只要能勤奮學習,爭取好成績,遵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五)感謝他人,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我班實施成功教育策略,開展「比學趕幫」活動,就是在班級內部分成若干個小組,大家在學習上、生活上、規范上、活動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此項活動我班不走形式,每周評比先進小組,表彰在活動中表現優秀和進步幅度大的學生,我們考核學生的學習和表現,主要是看進步幅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動中,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同學,感謝同學的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了友誼,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風氣越來越濃。四、及時點撥學生,參與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 環境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要創設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氛圍,讓學生的心靈在充滿「感恩」的氛圍中接受洗禮。根據各自班級的具體情況,設置如下活動: 1、講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故事會,使學生們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創立「感恩」小報。用新穎的排版、立意鮮明的內容,定期出刊有關「感恩」的個案,使學生親眼目睹「孝星」的形象,從而受到感染。 3、頻繁問候,讓父母舒心。古人雲:「言為心聲」,鼓勵學生頻繁對父母說說體貼或感激的話。如「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4、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在《給予樹》的教學中,為讓學生感知、感激對老師、親人的關愛培養之情,在授課的拓展練習當中,部署了關愛他人的的名詩、佳句的討論。激發了學生對親人的熱愛之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營造濃厚的氛圍,使「感恩」教育有聲有色,使學生自願參與「感恩」活動,去親身體驗,去感悟人生,去領悟真理。 五、體驗「感恩」的真實情感 1.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國際「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等,利用這些節日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 2.學做父母,體驗辛勞。如: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 3「教師節」。為老師做個慶賀卡,送一束野花。老師會感到非常欣慰。六、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下去。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心語錄》,孩子們人手一冊,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願,記住他們的生日。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腳,幫父母做飯洗衣等。使學生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讓學生們從真實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偉大與艱辛,感知老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感到應該報恩。古人說:滴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羊的跪乳」,「鴉的反哺」,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另外,我們也非常需要感恩,因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頻繁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盪,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當耳旁不再喧囂,當眼睛不再迷茫,當心不再悲憤,讓我們沉澱下來,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發現,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純!

閱讀全文

與怎麼在小學生中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