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的漢字詞彙量
根據2012年教育部開始來實施源的語文新課標,小學生的識字量要求為:
一、二年級學生須累計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 ,其中 會寫800個
三、四年級學生須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會寫1800個
五、六年級學生須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會寫2500個
此外,新課標要求學生小學七年課外閱讀總量須達145萬字以上。
⑵ 小學階段的識字量是多少
一到六年級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⑶ 小學生的識字量是多少
我不知道您說的是漢字還是英語單詞,就拿漢字來說吧,我女兒在上一年級前已經很熟練的認知2000漢字,所以她後來變得特別愛看書,因此她現在有很好的寫作能力和口才。
所以我認為識字量應該是多多益善!
⑷ 中國小學,中學的識字量是多少
一般來抄說是如樓上所說,但是現在的考試並不是。初中就會考到常用的3500個漢字。所以小學至少要在2500到3000之間。
但是話說回來,對於孩子來說,識字量越大,越容易閱讀,而閱讀,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因為語言是萬科之母。所以應該鼓勵孩子多閱讀,多識字,對他以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⑸ 小學生畢業生常用字識字量應達到多少
小學畢業要求達到2000字以上,,
初中畢業達到2500字以上,,
高中畢業達到3000字以上.。
⑹ 入學前大約要掌握多少的識字量
你好~就我個人經驗而言,識字量什麼的沒有必要可以去追求,現在版很多教育方式就是拔權苗助長、違背孩子自然成長規律。我入小學的時候就是基本上不識字不會拼音的,像我這樣的,一般在一二三年級不會出挑,不過其實在四年級之後會好的,科學證明(這些文章建議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所謂的領先在起跑線是沒什麼意義的,按照自然規律都會成長的。
當然,按照現在這種集體混亂的情況,不得已的事情還是太多,建議可以適當地教給孩子一些拼音和看圖識字,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小學初期階段容易過渡,之後嘛~都一樣~~~像樓上那位的建議,實在是難以苟同。過早的這種舉動,會抹殺孩子創造力,對於未來發展是很不利的,這種明顯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強硬教育。嗯,當然這樣的看法和我所在地上海的氛圍有一定關系,僅作參考。希望能夠幫到你!
⑺ 小學各年級識字量是多少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左右,其中800(-10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學習獨立識字。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用音序檢字法查字典。(部首)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800個(比原減少200個)左右會寫。
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原: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有條件的地方,可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原5條,現4條)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2012 新課標里的。沒有具體到每個年級。我空間里有,銜接地址在線面。(我的狀態 很受傷)
⑻ 如何豐富小學生的識字量
語文學習是個體發展和民族發展的基礎,語文學習的任務無非兩條:首先是要學會使用語文這個重要的交際工具,即學會聽話和說話,學會識字、寫字、看書和作文,掌握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其次,是要在以上所說的過程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豐富人文精神,發展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其中,認讀漢字是語文學習需要跨越的一道關隘。所謂認讀,即是指認識一定數量的常用漢字,這里所說的「認識」是指能夠辨認,能用普通話准確地讀出字音,能夠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語言環境體會字的大概意思。
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漢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石。《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遵循「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識字原則,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字的認識量。比如:一年級上冊要求會認讀的字有400個,會寫100個。但在新課程背景中,我們學期總體課時量卻少了,那麼,採取什麼樣的策略,讓兒童盡早盡快、輕松便捷地認讀一批最為常用的漢字,也就自然成了改革母語教育、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焦點之一。
現在的孩子所擁有的認讀漢字的生態環境,雖然也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遺憾,但畢竟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認讀漢字(詞)資源較過去豐富了許多。如今,他們不僅能通過一些專門的識字讀物來認識漢字,而且可以通過上網、看電視、參觀、看報紙、讀商品廣告、逛商店、進超市等途徑廣泛地接觸漢字。所以我們只要注意利用、優化和開發存在於兒童身邊的學習環境與條件,就能有意識地引導兒童認讀一批漢字。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豐富的課程資源,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人教版的一年級語文教材選文新,貼近兒童生活,充滿童趣,富有文學性、文化內蘊和時代氣息,可讀性強。那色彩明麗的插圖、淺顯易懂的內容、富有童趣的練習、躲在綠葉、紅花中的生字寶寶,就像是為學生們准備的一道美味、可口的「快樂大餐」。課改教材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識字,如:韻文中識字,對子識字,字族識字……目的在於編排豐富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因此我在進行識字教學時,開展了各種寓教於樂的識字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識時,我注意運用直觀的教具、生動的教學語言、恰當的體態語,化難為易,便枯燥為生動,使學生樂於學習,主動學習。
1、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
一年級學生都喜歡游戲,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經常開展游戲,學生的興趣越來越濃。
①多種形式比賽讀。利用低年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經常開展比一比,賽一賽的活動,寓復習鞏固於比賽之中。小組「開火車」比賽,看誰認得快,開展這些比賽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檢查效果,及時為個別學生補缺。
②找字卡,做游戲。上好一課或一單元後,把所學的生字寫在卡片上,一個學生讀,其他學生找出字卡展示。或兩個小朋友,我讀一個你找,你讀我找。學生反復認讀,看的次數多了,也自然認清了所學生字的字形,讀准了字音。這既靈活又省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③看畫貼詞語;找朋友、摘蘋果等等。
2、請求家長的配合。在學拼音的過程中,有很多練習是只有拼音的,我就請家長幫忙,給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然後讓小孩去找朋友,這樣,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的拼音知識,又認識了很多書本上暫時還沒出現的漢字。
二、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拓展學生識字途徑
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校園文化對學生起著熏陶的作用。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的策略。
1、認識學生姓名,提高識字量。
為了讓學生互相認識,知道姓名,快速有效地識字。開學初,先讓學生自我介紹,並將其學生卡投影到屏幕上,使學生形象直觀地認識了同學的姓名。同時為了解決一年級學生識字時學得快、忘得也快的難題,我在教室後面張貼了全班同學的花名冊,在教室前面也張貼了全班同學是座位表,並且常讓學生在發作業本的過程中認識同學的姓名。除此之外,動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交流,甚至可以與其他班級、年段的學生認識交流,在互動中鞏固識字,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增進友情。這樣一來,學生在很短的時間里都認識了全班同學的名字,識字量大增。
2、欣賞教室的環境美化,提高識字量。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為了能讓學生提高識字量,我們就在教室的布置上下了一番工夫,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識字環境。教室的後面右邊開辟了一個拼音樂園,裡面貼著聲母表、韻母表和整體認讀音節表。教室的後面左下方是識字天地,學生把自己在課外會認的字寫在或者貼在上面,互相交流,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勁頭很足。
3、欣賞校園的環境美化,認識校園里的告示牌、教室的牌匾。提高識字量。
我們的校園非常美麗,有美麗的生物園,還有很多標語,我們的教室門口就有一個英語公園,牆上還有有關學校的各項介紹。我們利用班隊課或者課余時間,帶領和引導學生一邊參觀校園一邊認字,引導學生認識了「尊師愛生,奮發向上」、「珍惜生命,注意安全」等標語,認識了「荷花、玫瑰、紫荊花」等很多植物的名稱,認識了太陽系中各種行星,這樣,引導學生把熟悉校園環境與自主識字有機地融為一體,濃郁的愛校情與主動識字的強烈求知慾相互滲透,學生識字的內驅力大增。我們還定期舉行秋遊、春遊等活動,把學生的視野引向信息無限的課外。
三、採用「生活化模式」展現文本資源,激勵學生快樂識字。
生活化的教材必須對應採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把教學活動置於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無形中淡化了學生意識、學習意識,強化了主體意識、生活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識字願望。
1、讓生活走進課堂。
在教學口語交際《我愛吃的蔬菜》時,先組織學生開展蔬菜展示會。讓學生自己從家裡帶蔬菜到學校的課桌上展示,(請家長事先把帶來的蔬菜貼上標簽),然後組織學生參觀,認真記住各種蔬菜的名稱。把枯燥的識字教學融入生活中,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一些本來少見、復雜的字學生也能輕而易舉地記住了。開始學習的時候,學生認識的詞是非常有限的,但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在日常生活中,在電視中、甚至在玩耍中,頭腦里有了這些詞語,只是不能夠把它化為語言表達出來而矣。在教學中,老師根據兒童的特點描述詞語意思,引導學生說出這個詞語或者是一句話來。另外還可以用有趣的游戲認識字詞,例如用 " 一 " 字開花,一個人、一隻鳥、一張桌子… .. 指導學生說出大量的數量詞,用 " 花 "" 樹 " 開花,要求學生說出相關的植物;要求兒童說出他們玩游戲的名稱,動作。我認為早一點學會用字典識字的方法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而這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看見自己喜歡的詞就把它記住,抄寫一下。當然,詞彙的積累,重在理解運用。
2、讓課堂走向生活。
①利用廣告牌、車站牌、宣傳牌匾等識字。
生活在信息社會的小孩,無時無處不在跟文字打交道。有些家長做些小生意,門面里有許多物品包裝袋、廣告紙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注意收集,隨時隨地進行識字訓練。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境中的字時,會有多麼高興啊!因此,學生樂此不疲,有時還把一些「字」帶到學校來,互相考一考,真是「樂在其中」!平時。我們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上街購物、旅遊時,問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寫的是什麼,那個店叫什麼名字,一次可能記不牢,但上街次數多了,與那些字見面的頻率也高了,不知不覺就記住了,比如麥當勞、肯德基、藍貓,學生都耳熟能詳。
②有計劃的組織各類活動,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識字。
在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先布置學生到超市購物、參觀。在超市裡,讓家長對著商品及商標,指導學生自由自在地識字,學生把認識的字都高興地告訴家長,家長負責記錄,這樣的生字教學就迎刃而解了。在課後活動中,又舉行商品展銷會,讓學生把用過商品的空殼子,紙盒上商標剪下來,帶到班級來展示,通過展示學生又認識了許多字。
四、利用課外閱讀的大空間,提升學生識字量。
1、加強課外閱讀,拓寬識字途徑。
識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意識到:生字,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與之反復見面,才能真正變成熟字,進而才有可能舉一反三地運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外通過多種途徑學習生字,用生字,使「識字」滲透在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鞏固了識字教學,還能培養學生初步的閱讀興趣。
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熟練掌握漢語拼音,認識400多個常用漢字,可以閱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我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已學的熟字。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會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獲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因為有的家長不太會選擇課外讀物,所以開學初,我在鼓勵大家去買課外讀物的時候就提了一些建議,可以買科技方面的,也可以買兒歌、謎語、童話故事等等。讓我高興的是有的家長都能按照自己小孩的閱讀能力購買相應的圖書。稍差的學生購買的兒歌、謎語或簡短的十萬個為什麼知識圖書;閱讀能力強的學生買的是童話故事、學生習作等。具體的知識介紹會是這樣開展的:請學生挑好要向大家介紹的知識,圈出其中不認識的字,註上拼音(可以請家長、老師幫忙,也可以查字典),然後讀熟,在星期三的閱覽課上交流,每星期一次。每次評出優勝獎,不規定人數,只要讀得流利都能得獎。這樣,每星期的這節課,成了學生最盼望的,因為在這節課上,他們可以猜謎、聽故事,還可以介紹自己的知識,又輕松,又有趣。這一過程既鞏固了生字,又能促使優生提前識字,積累語言,保證了「下保底,上不封頂」,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讀」中有所得,在「讀」中獲得發展。
2、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把學生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鞏固識字。
我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兒童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每次活動有一個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收集資料,並交流收獲。交流之後,還可採取模擬、創設情境的辦法讓兒童識字。如舉辦「娃娃超市」、「動物運動會」、「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當小導游」、「逛家電商場」等等識字活動。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活動和交往是發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我在教學中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人更廣闊的周圍環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像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我就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3、自作「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是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盡管大部分生字先後要在課本上幾次出現,但絕大部分仍達不到讓學生形成永久記憶的次數。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體現出來,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我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廣告招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志,這些都可以成為兒童識字的最好材料。我讓他們把這些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收集,整理,編排,還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像,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⑼ 中小學生各階段的識字量標準是多少
小學識字量為2400,中學識字量為3800,整個中學的識字量為6600。
小學生的識字與寫字教學,過去一二年級就要求2000多字,而且要做到「四會」,即會讀、會講、會寫、會用。但從今秋新學年起,將減少一二年級的識字量,改為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而且僅要求會寫其中的800個漢字。
新課標格外重視課外閱讀量,特別提出了要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小學和初中九年的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以上。
(9)小學畢業識字量擴展閱讀:
小學低年級識字是課標提出的主要內容,作為教師,如何提高孩子識字能力?
一、可以聯系教科書上的識字內容,引導學生增加識字量。如在教學《操場上》一課時,可以結合實際讓學生接著認識一些體育器械,像什麼單杠、雙杠、籃球架、足球門等。又如在學習了《自選商場》 一課時,結合認識的食品、文具等,讓學生再到商場去看一看,搜集一些包裝袋,認認上面的字等。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藉助教材中的有關提示,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如認識廣告牌、路牌、雜志的封面等,並且教師要適時的學生進行交流,展示學生的識字水平。
三、藉助一些常見字,讓學生在多見中來認字。如:「填空」、「結構」、「筆順」等。通過經常的用,再加上教師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就能很快的掌握。
四、及時的交流匯報,展示學生的學習的成果。對學生好的表現及時表揚和鼓勵,評選出班內的「識字大王」或者「故事大王」等,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⑽ 小學階段課外閱讀識字量是多少
幾萬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