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生怎樣孝敬父母的省優質課教案
目的:讓學生拿出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為父母做些實事。
過程:
1、聽歌《世上只有媽媽好》
不要以為這是幼稚園的兒歌,嘻嘻哈哈唱一唱樂一樂即可,不要以為長大了,道理懂得很多,這歌顯得太淺顯,甚至膚淺。誰不清楚,能夠表達出的父愛母愛不是這么如兒歌般的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呢?但隨著日子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們童年純真的聲音飄得很遠了,明年將要畢業,也許翅膀硬了,要飛了,可我們咋就在生活中忽略了這種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東西呢?──那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對父母的孝敬,讓我們今天撿拾起一顆孝心,給我們的父母。
2、追溯歷史和看漫畫
我們是龍的傳人,是炎黃子孫,我們應繼承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是我們要大力提倡的優秀品質。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當中難免有些迂腐的地方,但孝子的一些言行能夠讓我們有所啟示和感動。故事很多,我們不說,只請同學們看一幅漫畫:
啟示:畫上兩只烏鴉,一個老人。烏鴉有種行為叫烏鴉反哺,老烏鴉可以在年老體弱時等小烏鴉找食物回來給它吃。烏鴉尚且如此,何況人?!人是高級動物,是生活在文明社會里的文明人,是受過教育的,有思想感情的人,就更應該有孝順的舉動。父母曾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地哺育、養大了我們,難道我們就不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當然,在座的各位父母都正處於四、五十歲身強力壯的年齡,彷彿說「孝順」要早了些。但要清楚我們所提倡的「孝順」的意義應該是深遠一些,廣大一些的。我們的孝順不是一定要等到他們七老八十的時候才去伺候他們,而是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從每一件能為他們分擔的小事做起!
② 孝道教育如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有何建議
一、中小學強化孝道教育是現實的要求
1.學生孝道缺失需要補救。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一些中小學生的孝道缺失是一個普遍問題。其具體表現為:一是尊老意識缺失。現在好多中小學生的尊老意識日趨淡漠,對長輩或老人不夠尊重和理解,有的甚至惡言相對;二是養老行為的缺失。有好多青少年只會要求父母照顧自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一切全為他服務。有人這樣概括:「爺爺是僕人,奶奶是傭人,孩子是主人。」孩子很少照顧父母和老人;三是敬老感情缺失。一些中小學生在家很少問候、關心父母,很少和父母進行情感溝通和交流,忽視了對父母精神上的關愛。孝道缺失,不僅影響到中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也影響到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問題,社會和家長都普遍呼喚著孝道在孩子身上的回歸,因此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是補救孝道缺失的現實需要。
2.家庭養老需要孝道支撐
目前中國的養老方式是以家庭養老為主,這是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模式。中國的老年人口70%以上還生活在農村,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還比較低,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還必須依靠家庭成員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們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家庭長輩的養老主要靠自己子女,養老敬老尊老賴以存在的思想基礎就是傳統的孝道。尤其今天,我國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更需要孝道去支撐。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一次性抽樣調查」報告反映,老年人中認為自己的經濟沒有保障的,農村達到45.3%,城市為26.3%。這些老人養老一般還要靠子女盡責任、去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後代沒有孝的意識、孝的責任和孝的行為怎麼行呢?因此,宣揚傳統的孝道文化,積極倡導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在中小學強化孝道教育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社會和諧需要孝道維持
中國孝文化認為,「孝」不但是指孝順父母,而且包括愛兄長,還要擴而廣之行「孝」於天下,愛天下之人。道德建設若由孝敬父母、撫愛子女開始,提倡孝文化教育,由尊敬父母進而推廣到全社會尊老愛幼,由愛父母推及至愛天下人的父母。孝道要求將家庭的人倫關系延伸到廣大社會中,這種由內向外、由近及遠的方法,就叫「泛愛眾」。有了「泛愛眾」,這個社會就容易和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要求,實現這一目標要求,方法措施很多,但弘揚孝道文化是必不可少。人人講孝道,人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就容易和諧。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能盡孝,不可能處理好和兄弟、親友、師長、同事、集體和國家的關系,其結果家庭不和、社會不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是非常及時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從以上分析看,中小學開展孝道教育既是學生品德培養的客觀需要,又是現實社會的迫切需求,我們的中小學教師根據這些需要和需求,應該在學校積極開展傳統的孝道教育。
③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孝道教育
黃金洞民族中小學方針咱中國早就有「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訓;孔子也曾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這都說明了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也可以說,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往往決定他今後的發展,近代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英國哲學家培根在《隨筆錄》中也談到:「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其實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時候都是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教育的,咱就拿古詩詞教學來說吧。古詩詞教學並不是涉足到古詩詞單元了才有的教學活動,我一直把它當成一個長期的教學過程,藉以開展古詩詞系列活動,從而進行思想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教學伊始採取先入為主的方式,倡導學生廣泛涉獵大量的古詩詞,提倡他們多讀多記,去親身實踐「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讀書真理。這樣不但增長了知識,又讓他們通過這一途徑親密地接觸了民族文化並了解其淵源,深刻體味到了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初中教材的古詩系列按「新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每一個階段對學生的要求都大同小異,無外乎誦讀、理解、背誦、體味、賞析。為了讓古詩的學習和背誦落到實處,從執教最初,我就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古詩誦讀」活動,採取「不求甚解」與「直面經典」的方式,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一周誦讀一首詩。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鍾的時間,把「課前一支歌」和「課前一首詩」相結合,各組推選「古詩擂主」引導同學們誦讀古詩,每周除了選編入教材的古詩外再額外選讀一首,或指名讀,或聽讀,或一起誦讀,到了周五,再由「古詩擂主」來檢查同學們的誦讀情況,不能達到誦讀要求的,還要利用課余時間補上來。每人一周誦讀一首,一學期下來至少可以背誦20---40首古詩,一年就可以誦讀40---100首不等,古詩誦讀的任務自然是水到渠成,皆大歡喜。一月上一次古詩活動課。每個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如:故事擂台賽、漫讀古詩園、唐詩拾趣等,已成為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切入點。每當上古詩活動課時,邀請其他語文老師來指點。在搞「故事擂台賽」時,把「誰記得古詩多、誰的見識更廣」作為誘因,讓古詩誦讀活動自始至終轟轟烈烈地進行;在上「漫遊古詩園」活動時,設計了五個部分:古詩數字園、古詩動物園、古詩植物園、古詩顏色園、古詩四季園,讓同學們對含有數字、顏色的詩句,描寫動、植物的詩句,贊美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詩進行系統歸類,有效地復習誦讀了古詩。一學期開展一次賽詩會。賽詩會以小組為單位,按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分別安排不同的內容,如:「古詩,你能背多少」、「古詩巧對接」、「讀古詩學成語」、「中秋節賞詩會」、「春聯比賽」等。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既誘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又使古詩教學得到了有益的擴展和延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一學期舉行一次古詩誦讀等級考核評定,由語文老師進行檢測。20首一級,40首二級,60首三級,80首四級,100首五級,100首以上為特級。必修內容就是全班學生必須參加「古詩考級」項目,級別根據學生背誦古詩的篇數來確定。古詩誦讀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兩年來,同學們誦讀古詩的能力大大增強。古詩詞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少年又正是人一生中記憶的黃金時段,我們何不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到極致,引領學生漫步於古詩詞,馳騁於古詩詞,從中領略到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了解我們的國家,激發他們建設祖國的鬥志。我們只有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不斷的滲透民族傳統文化,才讓我們這博大精深的文化代代相傳,也才不會再有「曹操寫的《滿江紅》、兵馬俑在北京」的尷尬。更有,「語文不僅是一種交際工具,也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同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由此可見,作為人文學科的語文,對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構築學生的精神世界,鑄造學生的靈魂,指導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的養成,實在是功不可沒。
④ 孝敬父母,教育孩子的聽課是什麼
孝敬父母教育孩子的聽課是什麼?孝敬父母和教育孩子的聽課就是。以自身為榜樣言傳身教。
⑤ 三寬教育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學習內容
三寬教育如何培養一個孝敬的孩子,孝敬父母的孩子,這個孝順的孩子他是不需要怎麼特殊的培養的,平時可能是因為家長的原因吧,可能學到一些。
⑥ 小學生德育教育都有哪些內容啊
1、熱愛祖國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尊敬國旗、國徽,認識祖國版圖,會唱國歌;初步了解家鄉的物產、名勝古跡、著名人物,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以及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建立了新中國,現在正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學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的。
3、熱愛人民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我國勞動人民在舊社會受剝削、受壓迫,新社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
4、熱愛集體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要熱愛集體、關心集體,培養集體意識和為集體服務的能力;服從集體決定、遵守紀律、努力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珍惜集體榮譽,為集體爭光;在集體中團結、謙讓、互助、合作,關心他人,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學習做集體的小主人。
5、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教育
教育學生懂得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祖國建設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幸福生活靠勞動創造;要熱愛勞動,參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培養勞動習慣,愛護公物,勤儉節約,珍惜勞動成果;學習老一輩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初步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
6、努力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
教育學生知道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初步懂得建設祖國、保衛祖國離不開文化科學知識,從小把自己的學習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想聯系起來,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7、教育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他人,對人熱情有禮貌,說話文明,會用禮貌用語,不打架,不罵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學校、社會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禮節;遵守學校紀律和公共秩序;講究個人衛生,保持環境整潔;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
8、民主與法制觀念的啟蒙教育
教育學生懂得在集體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集體;在少先隊組織里學習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行使少先隊員的權力,學習過民主生活。
9、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教育學生要誠實、正直、謙虛、寬厚、有同情心、活潑、開朗、勇敢、堅強、有毅力、不怕困難、不任性、惜時守信、認真負責、自尊自愛、積極進取。
10、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引導學生學習怎樣正確看待周圍常見的事物;初步學習全面地發展地看待問題的方法。
⑦ 如何讓小學生孝敬父母
尊重長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種美德在一些小學生的身上很少表現。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裡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系,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培養孩子尊敬長者、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為了培養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我是這么做的: 第一,布置作業,讓孩子調查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付出了哪些。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從心底里孝敬父母呢?為此,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二,注重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關心家長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根據這些要求,我們專門開展了主題隊會活動,通過小品,歌舞,知識搶答等形式,讓孩子主動做到以上幾項,之後在晨間活動時也經常詢問評比。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第三,爭取家長配合,在家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裡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現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因此,我們通過家長會,家訪以及思訊教育平台發簡訊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孝敬思想,要求家長努力做孩子的楷模,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漸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對小學生進行孝敬父母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呼喚。在即將進入21世紀的今天,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其結果是一方面使國人大開了眼界,擴大了視野;另一方面也隨之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的碰撞給人們的道德觀念帶來的困惑與行為矛盾,逐步在校園、家庭和社會中表現出來。面對這種挑戰,如果我們一味地抵制外來文化,那隻會造成封閉自守,與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失之交臂,繼續推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因此,我們應從正面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對學生進行中國文化傳統的教育,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的道德偏差。使學生能夠以優良的素質迎接21世紀的挑戰。
⑧ 如何教育孩子孝順父母
做醫生久了,這樣的人也見了很多,當我們在許願的時候,往往會祝願自己的家人身體健康,但在我做醫生的這22年中,也見到過兩例,是催著我們盡快把病人弄死的家屬。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家屬要求快點弄死病人肯定也有很多難言之隱,但是讓一個醫務人員來結束一個生命,這絕對不是易事!
這兩個病人一個40多歲,一個60多歲,都還沒到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尤其是60多歲那個病人完全是有手術機會的。
所以健康最好還要掌握在自己手裡,超過40歲,每年做一次胸部ct,隔年做一次胃腸鏡。注意不抽煙,不酗酒,不要吃過熱過燙的食物,不要吃太多腌製品,讓健康與自己相伴。
還好在臨床上我們見到的多數都是與病人不離不棄的家屬,讓這些病友在最艱難的時刻,得到最堅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