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關於小學教育方面的文章
終於能靜下心來細細欣賞孩子們送給我的賀卡。十三年的教學生涯,收到的賀卡也不計其數,但每次都讓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都會有一種為人師的幸福和快樂湧上心頭。
捧著孩子們親手製作的賀卡,細細端詳,它們有的精緻,有的粗糙,有的復雜,有的簡單,有的畫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我知道,他們的主人都是用心在製作,都想通過它們表達對老師的敬愛。
謝謝,我親愛的孩子們!知道嗎?老師也是從心底里愛你們的。
我也知道,這些賀卡在我的案頭擺放不了多長時間,但同學們對我的愛會一直在心間流動,同學們對我的情,會一直激勵我前進。我會把他們對我的愛變成師愛、母愛、父愛、友愛加倍還給他們!
Ⅱ 教育學原理小論文1500字
《當代抄教育學(第4版)》內容包括:教育與教育學的發展、教育的發展、教育的概念、學校教育制度、教育發展的歷史軌跡、教育學的發展、教育學的思想來源、規范教育學的建立、當代教育學的發展、當代世界教育、當代世界教育的現狀、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背景、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歷程、當代世界教育的特徵、規模迅速增長、體制和結構顯著變化、內涵逐漸擴大……
這個擅長的 不是很難 寫過很多
Ⅲ 我們應該用怎麼的教育理念來教育學生(求1500字左右的小論文)
一:對孩子嚴格要求,科學管理
我認為從小給孩子制定嚴格的標准,規范孩子的行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嚴格要求、奮發向上、樂觀自信、規范行為、明辨是非的好習慣。具體做法如:1.讓孩子知道學校的規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斷完善中,所以作為學生要嚴格執行學校的規定,做遵守紀律的模範。2.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作業完不成是一種瀆職行為,所以在完不成作業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強制不允許看電視、上網,其實這樣時間久了孩子也就習慣了。3.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讓孩子從小感謝社會,感謝老師,感謝家長,感謝同學。4.我們在制定標准,規范孩子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讓孩子參與,這樣就會增加其主動遵守的自覺性,和孩子平等就會增強孩子的自覺執行力度。
二:家長和孩子的關系
我們知道:孩子是父母理想一定程度上的承載者,父母們把所有的幸福和苦痛交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們十分期待和盼望著孩子有美好的未來。家長可以為孩子快樂而快樂,可以為孩子痛苦而痛苦。孩子一生可能因家長而墮落,也可能因家長而升華。那麼,家長和孩子之間到底應該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呢?我認為有這樣幾種關系。1.領導一樣的關系:我們知道孩子的品行和未來受到外界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了。因為家長是孩子的領導,有義務把握孩子前進道路上的方向。2.師生一樣的關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想這應該是每一個家長都明白的道理。也是第一個教會孩子認識外部世界的老師。嚴父慈母,這是先輩給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表述得最簡單而又最樸素的觀點。恨鐵不成鋼,是可憐天下父母們的心靈寫照,但用拔苗助長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是不應該提倡的,那樣更多的是傷害孩子,我們應改恨鐵不成鋼為煉鐵成鋼。家長作為孩子的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及時,應該適度,應該准確。我想,把握到了這些,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師生關系就有了保證。 3.朋友一樣的關系:父母既然是孩子的老師,也應該是孩子的益友。朋友的關系是平等而又友愛的,也是相互尊重的。這一點是處理好其他一切關系最基本的條件。孩子心靈的港灣,需要家長和孩子之間這種朋友的關系來予以維護。
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不應該獨立的存在,維護和完善了這些關系就維護了家長的尊嚴的職責,維護了孩子成長的權利和受教育的義務。當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間是擁有領導、慈師、朋友的關系的時候,你會成為一名最合格的家長。
三:做孩子成長的真正守護者
我認為教育孩子需要用心,需要技巧,需要心甘情願的付出。其實只要用心也沒什麼難的,1-3年級的時候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6年級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初中三年把握孩子走正確的道路,高中做好心理呵護生活保障就行了。具體體會:1.把握方向:我們的孩子要經歷人生中的三個逆反期,青春發育時期,所以家長一定更多的關心孩子,和孩子心平氣和的交流,做到交心,同心,理解,引導。2.幫助孩子成長:要刻意培養孩子獨立完成各項工作的能力,改變平時的給你做、替你做;逐步過渡到教你做、看你做、放心你做。發現孩子的特長,因勢利導提高興趣點,增加知識面,注重表揚提高興趣。3.犧牲自我:我們要做孩子的樣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我們就要不斷學習,注意自己知識的更新,虛心學習別人的經驗,少打麻將少喝酒,多和孩子交流,好的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的。
四:指導孩子學習的幾點體: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效率是最重要的過程,成績是最後的結果。比如:通過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劇三國演義,引導孩子看三國演義原著;通過看電視百家講壇引導孩子看史記、莊子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書籍,自然就促進了文言文的學習和對歷史知識的求知慾; 2.博覽群書精益求精 : 知識是互動的,觸類旁通。特別是英語、語文、歷史是一個長期積累提高的過程,讓孩子看更多的書以增加知識寬度和深度,做到積累提高,先博而後精。3.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孩子成長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暴跳如雷,甚至打孩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一次考試後不是只看孩子多少分,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回憶做題的過程、思路,找到錯題的原因。4.發揮孩子的特長:我們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也都會做好學生,只是平時我們要注意發現孩子的特長。只要我們注意發揮優勢,重點解決弱項,相信孩子一定會揚起學習的風帆,掌握更多的知識。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講道理、教方法開始,自己從認知上不斷提高,了解孩子,因材施教,發揮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動性;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成長,向共同的美好目標前進;向行家靠攏,向裏手看齊;在交流、總結、探索中不斷提高,實現讓我們孩子成才的共同理想!
Ⅳ 跪求一篇小學教育的論文。。。
1 當前抄小學生在語文素質低下的表現
現在有相當多的小學畢業生缺乏獨立的讀寫能力,不能通過准確地理解詞語、概念和嚴密的邏輯層次來把握文中的信息.不能讀懂一篇社科文章,也讀不懂自然科學文章,甚至在數學、物理、化學、政治等科目的解題過程中同樣遇到很多困難,不能准確理解題意,不能用准確的語言來分析、概括、表述自己的解題步驟,不能用准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在應用文寫作時,不知道寫作格式;寫議論文和說明文時,竟採用抒情散文中常用的語匯或一味追求華麗的詞藻,沒有邏輯,不能清晰准確地解說事物、說明事理,也就不能准確把握信息,表現瞬息萬變的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
2 造成目前小學生語文素質低下的原因
從古至今我們的語文教育都是以當時社會的需要為本,教學則以文本為本.在古代我們的語文教育以教化為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知識信息快速增長,社會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本應以捕捉社會信息,培養學生理性的科學思維為主.
Ⅳ 急需一篇關於小學教育的論文3000字要求不限
當前中小學教育管理中亟待關注的幾個問題
摘要: 體現著時代精神的課程理念其 代寫論文所倡導的觀念、行為上的諸多轉變不僅局限於教師和學生這一層面,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也必 須 選准新的立足點,本著有利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 「人、校」共同發展的根本宗旨,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實施民主管理、「人本管理」,營 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構建「綠色」管理制度,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
關鍵詞:課改;學校管理;問題
新的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觀念、行為上的諸多轉變並不僅僅局限於教師和學生這一層面, 學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為也要發生相應的變革。沒有與之相應的管理理念、管理行 為的支撐與保障,新課程的實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名副其實。
從一些工作現象的分析反思中可以看出,我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為已經明顯滯後,管理問 題瞬時凸現出來。如:重製度忽視人文關懷,重經驗忽視方法創新,重硬體忽視軟體建設, 重形式忽視管理實質等等。對照新的課程理念,就會發現我們在管理中有很多陳規陋習,如 果不加以調整、改變,勢必制約新課程的實施以及學校的發展,甚至教育的發展,危害不言 而喻。可以說,新課程讓學校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面對新課程所引發的諸多新的變化、新的情況以及新的問題,管理者必須 本著有利於學校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人、校」共同發展 的根本宗旨,選准新的立足點,賦予管理新的內涵,創造管理新概念,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 層次和管理效能, 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保駕護航。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的學校管理應亟待關注如下問題 :
一、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關注學校定位,對學校缺乏一個整體的盤點,推著乾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也 是學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課程理念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即只有從實 際出發,找到促進自己發展的「第二曲線」,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這就需要對 學校進行准確的定位。
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是一個關鍵環節,是學校追求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的起點,它 關繫到學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設計並制定出與自身相吻合的發展戰略。因為只有明確了 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地、創造性地開展好各項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 性。
准確為學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驟:首先要進行戰略分析,對學校內外部環境進行系統思 考 、整合分析。這包括三個方面:(1)把握社會的客觀需要。即:了解社會的發展形勢及對人 才培 養的需求,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總體趨勢和動向,教育改革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以及 所在社區的發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觀趨勢。所謂「跳出學校看學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 這個道理。(2)正視學校的辦學條件。即從學校實際出發,對學校的文化傳統、社會形象、 學校特色以及師資隊伍、生源狀況、教學設施、設備條件、資源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3)遵 循教育的客觀規律。這是學校正確定位的基礎。然後,根據這些實際狀況,採用「SWOT 策 略 分析法」,從S(優勢)、W(劣勢)、O(機遇)和T(威脅)四個方面對學校現狀進行細致分析,從 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創建理想的辦學模式。其次要釐清辦學理念,擬定出極具發展空間的 學校規劃。辦學理念是貫穿學校工作始終的一條主線,是「靈魂」,用明確的辦學思想去統 帥學校的各 項工作,指導、規范教育行為,這應成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說,這也是決定辦 學層次高低的標尺。所謂「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深刻含義正在於此 。時下,課改給了學校發展極大的自由度和極大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用先進的理念貫穿 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促進學校的目標達成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實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並不是新生事物,雖然被經常提及,但它沒有真正地在管理過程中生根發芽,在現 實中往往是流於形式,有名無實。究其根源是受傳統的管理觀念束縛太深,習慣於權力支配 、無條件服從這樣落後的管理方式,極大地扼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 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其實,教師不僅僅是被管理者,同時也是管理者,具 有雙重身份。要實現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須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本的主體思想,營造一個寬松 的管理和心理環境,喚醒廣大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讓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充分 發掘他們的潛能,這才是提高學校管理質量的根本保證。高效益的管理,有賴於大家的相互 尊重、共同參與、團結協作。所以作為管理者應轉變「家長式「的工作作風,打破單一的、 封閉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強民主意識、團隊意識,採取柔性的、 開放的管理策略,把廣大教師當作合作夥伴,與教師進行廣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討,最大 限度地實現教師的「參政」、「議政」、「創新」、「求異」,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 斷完善工作目標和任務,從而取得最大認同和理解,這是暢通管理渠道、保證目標實現的重 要前 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動中謀求統一的過程,教師如果不再只是被動 服從,而是主動適應,管理才會有質的飛躍。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極致
「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基於此點,關注教師的成長,立足 於發現人、培養人、促進其專業化發展應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 說的那樣:管理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做了什麼事,而在於發現了多少人和培養了多少人。
反思我們的管理實踐,凸現的是教師的工具價值,即把教師當作完成學校目標的工具,沒有 全面地關注教師的需要、成長和發展,忽視了對教師的發現和培養,或者說僅僅維持在低效 的培養水平上。這無異於慢性自殺,因為教師隊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 世界一流大學的本質指標只有一個,就是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難理解「 立足於發現、致力於培養」該有多麼的重要。所以作為管理者,更多考慮的應是如何造就一 支專業化的隊伍,如何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觀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師,如何根據 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優勢,制定出因人而異的培養規劃,如何按時代的要求,促進 他們的專業化發展。尤其在課改的起始階段,管理者面臨著諸多難題,例如,研究型教師 的培養、教師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信息技術等新的技能培養等等,都需要 一個一個地去攻破,只有這樣,教師的工作能力才會與日俱增,教師的整體實力才能不斷攀 升。
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學校是培養人、教育人、促進人不斷發展的文化場所,它應該追求一種文化品味,體現一種 特有的文化氣息和文化底蘊,從而達到時時引導人、塑造人、實現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進 一步地推動學校的發展。
受一定的認識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學校硬體設施的建設上,雖說這也 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僅強調物質建設未免有些偏頗。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應在建立學習 型組織、建設學習化校園上多做文章,創設開放、寬松的交流空間,開展各種科研活動,開 設豐富多彩的論壇、辯論會、信息發布會等,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學術氣、書卷氣,體 現出一種文化追求,這對師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的發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文化氛 圍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需要幾代的管理者 和廣大教師共同為之努力奮斗,才能不斷豐富其內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綠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種常規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學校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的全 面推進,我們不難發現,舊的制度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學校管 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筆者認為,重建管理制度應體現「綠色」宗旨。所謂「綠色」宗旨,意指新課程下的管理 制度要充分體現人性化的思想,立足於催人奮進、共求發展這樣的主題,要充滿生命的活力 。 具體說,有兩層含義:一要「新」。即總體上要符合時代精神和課改的指導思想,要體 現學校的管理意圖,引導、矯正教師的教育行為,充分 發揮制度管理的導向功能。二要「活」。即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可隨時根據形勢變化以及實 際狀況進行微調,同時還不束縛人的手腳,有利於教師的探索和創造,有利於教師的進一步 發展,充分發揮制度管理的激勵功能。
總之,重建制度是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過程中要廣泛徵求教師的意見 和要求,取得目標上的認同,本著促進人、發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煥發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陳孝彬,程鳳春
Ⅵ 對小學教育的認識作文1500字
對中國現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我們的學校為何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在考慮這個問題的同時,我想,關於對中國當代教育制度的思考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覺得中國的教育制度雖然比我國以前古代科舉考試大有進步並且現在也在學習西方先進教育的制度與體制,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與不足。
首先,我們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養全能學生為目標,總想著要以後的孩子什麼都行。這就給兒童教育時期的他們帶來了很大的負擔,他們沒有快樂的童年,沒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長,老師,學校給安排的一次次輔導與考試。還無法辨別對錯的他們在千萬父母鋪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過了小學,過了中學,然後他們大多數離開了父母,來到了寄宿的高中,遠離父母的他們絲毫得不到清閑,他們又被賦予了高考的重任,在書本摞成的教室里掌握做題技巧、考試方法,然後高考,在有地域保護這個不公平的條件下,有的人去了清華,有人進了專科。不公平的教育條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選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獄。
另外,伴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點也暴露無疑。讓我們來看一下現代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現在大學生的學習出發點就不對——學習就是為了考試,與考試有關的就學,與考試無關的就不學;還有的同學乾脆就沒學,天天沉迷在游戲中,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大學生在考場上作弊成風,每次考完試,地上總是撒滿了縮印版的小抄——現代科技為廣大學子們「造福」啊!有一大部分學生沒有踏踏實實的將自己本專業的學識與技能學好,而是靠著渾水摸魚,投機取巧通過考試,而且大學也沒有多少活動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務實精神。
中國的教育是極為刻板的,因為在中國教育首先意味著對權威的順從。在中國的這種教育制度下,撐死也出不了愛因斯坦這樣的人的,因為中國的學生只敢去想老師教過的知識,老師沒教過的知識,那是從來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麼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試卷上顯擺一下,馬上就會被打上一個紅紅的大叉。在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中,有許許多多的大笑話。比如中學的現代文閱讀,有一位作家(余華)他的一篇文章被選做了現代文閱讀題的材料,他的兒子被題目難住了,就讓爸爸幫著做,結果爸爸全做錯了!真的,各位如果不相信,你們立馬去弄一份高考的試卷,把現代文閱讀做一下,憑你什麼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的,全部叫你人仰馬翻!你就是魯迅、郭沬若來了也白搭。老師的答案是不容爭辯的。還有我們的政治課,那哪裡有一點嚴肅可言,簡直就是世上下流和弱智的同義詞。真難為這些老師這么些年是怎麼教過來的。就是自然科學,它的死板與教條也讓人難於忍受。只要是高考中曾出現過的題目,只要是高考曾經定下的答題標准,你就不能有任何改動,明明你是對的都不行!
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之下,我們怎麼能出什麼諾貝爾獎?除了教出一大批亦步亦趨的蠢貨之外,這樣的教育還能幹什麼?這一切的根源在哪裡,就在於儒教對權威的迷信和對師道尊嚴的盲目提倡。而這又是儒教「明人倫」理念的惡果之一。 所以說在我們當今的教育制度下還殘存著封建教育的陰影和束縛。
對於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南科大事件,我想就是教育的一次非常好的探索,雖然努力的是一位老人而不是中國政府,但是,這也告訴我們中國教育的探索還是永無止境的,中國的教育還不是一潭死水。
希望能給個好評
綜上所述,我覺得,在現今的教育制度下中國教育機構應該反省反思而後學習先進、符合創造人才的教育體制與理念,將中國教育、科教興國方案提升到一個新的領域。
Ⅶ 小學生論文怎麼寫 1500字 不會擬標題,好心人幫忙擬一下
論文格式1、畢業論文格式的寫作順序是:標題、作者班級、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中文摘要及關鍵詞、英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畢業論文中附表的表頭應寫在表的上面,居中;論文附圖的圖題應寫在圖的下面,居中。按表、圖、公式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分別編號。 3、畢業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嚴格按以下順序:序號、作者姓名、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發表時間。 4、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5、論文格式的字型大小: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列印頁碼,下面居中。 7、論文列印紙張規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選項下的頁面設置選項中,「字元數/行數」選使用默認字元數;頁邊距設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裝訂線:0.8厘米;裝訂線位置:左側;頁眉:1.8厘米;頁腳1.8厘米。 9、在格式選項下的段落設置選項中,「縮進」選0厘米,「間距」選0磅,「行距」選1.5倍,「特殊格式」選(無),「調整右縮進」選項為空,「根據頁面設置確定行高格線」選項為空。 10、頁眉用小五號字體列印「湖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2002級XX專業學年論文」字樣,並左對齊。
Ⅷ 小學德育論文 2000字左右,最好是自己寫的 謝謝 急啊!
德育論文——淺談小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
小學教育學當中說:小學階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對兒童一生的成長都有重要作用。因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尤其是人的許多行為習慣,都是在兒童時期養起來的。在小學階段養成兒童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為習慣,就為他們今後的思想品德進一步健康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相反,如果在這個時期放鬆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或教育方法不當,使學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則將影響他今後一生的發展。
由上可知,在小學階段德育的重要性,那麼教師在德育的過程中應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我認為鍛煉學生的德育意志,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尤為重要。可以說有許多學生不乏道德認識,知道要怎樣做而不應該怎樣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誘惑而人為地犯錯誤,或情緒被激化時而犯錯誤,如明明知道打人罵人不對,但當與同學發生沖突時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這些同學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可見,教師在德育中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學生道德行為的重要性。
小學教育學當中對道德意志的解釋是:是指人們為了達到確定的目的,自覺克服困難和障礙的能力和毅力。通過這個解釋,我們可以了解到意志它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精神力量。具有這種能力的小學生,可以把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道德認識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的道德情感轉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轉化為自身的素質。可以說道德意志是道德行為形成的催化劑。而對道德行為的解釋是:人們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採取的行為。道德行為是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綜合表現,也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高低、道德品質完善程度的主要標志。上面的話里也已經說過,由於學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確的道德認識、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為上確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見教師在德育中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學生道德行為的重要性。
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去做,才能鍛煉好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好學生的道德行為呢?「小學兒童的品德是從習俗水平向原則水平過渡,從依附性向自覺性過渡,從外部監督向自我監督過渡,從服從型向習慣型過渡。」既如此,「壓」也不失為一種方法,說「壓」有些不太合適,要說嚴格要求更為妥當。人都有自覺能動性,但人的自覺能動性往往具有一定的范圍,並不是每一項紀律都能自覺的遵守,每一項任務都能自覺的履行,每一件事情都能自覺的完成,也就是說人還有一些不自覺性。對小學生而言由其如此,表現在道德品質上,自覺能動性越強的學生道德品質九越高,反之亦反之。對於「反之」的同學,就需要我們的嚴格要求,使之養成習慣,形成為自覺能動性。當然,嚴格要求是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的。
其次,反復實踐道德行為。人們只有在反復的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中,才能加深道德認識、鞏固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也只有在反復的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中,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自覺性,完善和穩定道德品質,以便在以後指導其行為。拿一件小事來說,教師如果常常帶領學生做一些「幫一幫」、「扶一扶」、「掃一掃」的好人好事,久而久之,等學生養成習慣了,即使是沒有教師的帶領,他們見到這些事情也會自覺的去做。因此,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將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反復的實踐。
再次,還要注意德育環境對學生的影響。良好的行為習慣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也是可以改變的,同樣,不良的行為習慣受到良好環境的影響也是可以改變的。影響學生品質的德育環境的范圍很廣,主要包括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在社會,網吧、游戲廳、公共場所、人際關系、社會風氣;在家庭,父母的言行、家中的一些書刊及物品;在學校,教師的舉止、同學間的交往、校園文化、學校風氣,著一些都嚴重影響著學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良好的班集體、和諧的人際關系、健康的周邊環境、良好的校風都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施加著道德教育。有利於學生道德認識的形成,有利於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有利於學生道德意志的鍛煉,影響著學生的道德行為。所以,德育環境的建設不容忽視。
Ⅸ 求一篇小學教育管理概論小論文
初學這些議論文的操作方法,
可以從模仿開始。以一篇文章為例。最典型的是吳晗的《談骨氣》 :
1.引論部分:開篇提出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接著,用孟子的話解釋論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本論部分:用三個事例分別證明論點:文天祥的富貴不能淫;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貧賤不能移,聞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3.結論部分:解釋當今無產階級的骨氣並發出號召。
三個部分之間都有過渡:在引論和本論之間有「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他積極的教育意義。」引出下面三個事例的敘述。本論和結論之間有「孟子的這些話,雖然在兩千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在,還有他積極的意義。」進行過渡。
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間,有「另一個故事」「還有個例子」進行過渡。這些過渡句,使文章渾然一體。
三個部分分別回答了三個問題:引論部分解答 「是什麼」的問題;本論部分解答「為什麼(有骨氣)」的問題;結論部分回答「我們怎麼辦」的問題。
三個事例都是概括敘述的,每個事例的後面都有幾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闡明了事件所包含的意義,把事例緊緊地扣在論點上,是論點和論據聯系的紐帶,否則就就事論事,論點和論據脫節了。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列舉事實材料和運用邏輯推理,來闡發,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表明對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各行各業的人為了接受或表達思想,都需要經常閱讀和寫作這種文體。
一篇議論文,通常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大要素。論點是議論文所闡發的思想觀點;論據是文中用來證明論點的根據;論證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關系的揭示。這三者的緊密關系,構成了一篇議論文的主體。
Ⅹ 求《教育心理學與我的學習生活》小論文一篇,1500字左右
古人雲:「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學與教的心理學》,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裡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我閱讀了《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讀完後深有感觸,這本書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讀後使我的業務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包括了三部分:教師與學生心理,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它將新的學習論和教學論及其教學設計技術貫穿全書。採取了以學校學習和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為基本線索,介紹和剖析學與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環節的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論述了學習類型與教學條件的相互關系,學生人格特徵與教學處理的相互影響,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談談對教與學的心理學的認識,當然這些是來自對書上內容的吸收和思考。學與教的心理學是一門把學習心理和教學心理兩個分支學科結合起來,闡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的習得過程,以及教師如何為學生有效學習創設適當條件,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學習的心理學新學科。它是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一方面深刻的體會到教與學這是兩個相互影響和促進的過程,對於我們重點研究學校教學或更細些的課堂教學和我們這么多年的學習生活體會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認識到教學它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而在每一個過程都應當有正確的理論去指導,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教與學的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與學的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教師與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
從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教育面臨著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使教師隊伍具備良好的素質。要更新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學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學生。學生的發展既是教育目標,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據。教師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了解學生發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我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徵,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是教師的天職。若要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就必須懂得和熟練地運用學習規律。所以我們教師要知道學生認知能力、動作技能和態度與品德學習的過程和有效學習的內部與外部條件。
4、教師必須學好教學心理學才能使習得的學習論原理轉化為教學技能。為我們的教學決策提供心理學依據和應用技術。
5、教學設計是一項復雜的技術,需要許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教師必須知道並理解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上的任何教學方法或技術的選用必須適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必須自始自終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6、學習的測量和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於引發學生行為或傾向的改變,因此,教師就要善於運用測量來評價學生學習後的情形。目前,教師往往忙於教學,比較重視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視測驗的信度和效度問題,更談不上運用測量來改進教學。但是,事實上,考試影響著教與學,錯誤的考試引導錯誤的教與學,影響教學質量。
個人收獲和體會:
《學與教的心理學》揭示出教育過程中應當了解學生的特點,並且闡述了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何種影響。作為一名教師,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將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學會將教學置於「共同體」中,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思辯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永遠是教學最本質的核心。
明白了學習的本質是人類個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我很認同「終身學習」和「學習社會化」的觀念和模式。在學校,學習的不是死的知識,而是學習的能力,學習要伴隨著人的一生,要學會學習。沒有智慧,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中的事,要創造學習化的社會,我們個人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讓學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學習觀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情感,態度,方法,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學習,而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學習活動的創新性,以前習慣於接受老師或書本的現成知識,懶得思考。因為只要掌握了老師講的東西就一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自己的懶惰情緒,而現在要轉變成發現式,創造性學習,探索未知的領域。
學習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需要建立靈敏,完善的反饋調節機制,通過對學習評價理論的學習,更新了評價觀,評價決不僅僅是考試,老師的評語。同時也要重視自我評價,而它才是學習過程的出發點與歸宿,只有更多地進行自我評價,才能形成自我意識,獲得自我超越。
學習的過程,首先要端正態度,在學習上勤奮,踏實,一絲不苟,在此基礎上,要尋找並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巧學」,有些學生整天埋頭苦讀,雖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們看重的是成效,結果,沒有人會同情這類人。從來沒有救世主,這類學生要從書本,題海的泥潭中走出來,尋求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會學」,而不是「死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學習的最根本要求是實踐,要反復練習,從而熟練掌握。在此過程中,特別要注重開始時動作的正確性,如果開始就是錯的,一旦形成習慣,就難以糾正。學習錯誤的,還不如不學。
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活動。
整本書比較實用,很好地解釋心理學與教育的關系,將心理學知識轉化為教師教學能力。學與教心理學的出現是現代學習心理學和教學心理學發展的產物。它首先闡明學生的學習規律,提出系統的課堂學習理論。然後在學習論的基礎上闡明教學的一般過程,包括教學目標的制定、學習任務的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課堂管理、學生動機的激發、課堂紀律的維持以及教學結果的測量和評價。學與教的心理學的出現把學習論、教學論和教學法統一在一個學科體系之中。有利於我們反思自己的教學,搞清自己的教學的風格與特點。
總之,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獲益匪淺,今後還需要多多閱讀這類的好書。相信有豐實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學實踐,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路也會走得越來越扎實,越來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