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論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論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發布時間:2021-03-06 08:15:34

中小學音樂教育審美的作用!

音樂教育的審美

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樂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音樂審美」與「相關文化」觀念在我國音樂教育中越來越引起音樂教師們的重視。〔1〕古希臘哲學家早就提出:「由體力、智力、美學、道德這四個方面編織在一起去構成一個完整的人。」該思想早已在歐美的中小學教育中得到採納。我國經過數十載的教育實踐,由「德、智、體」不完全的「三育」發展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的「五育」教育,把美育放在適當的位置,或者說在我國整體教育改革中重新顯現,這是新世紀的音樂老師們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

〔2〕「音樂美育,也叫「審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養人對於自然界的美、社會生活的美和藝術作品的美的感受、鑒賞、評價、創造及愛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價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響流動的每一瞬間展開實施著,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情緒、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變化。從而激勵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而小學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陣地應該是藝術類科目(即文學、美術、音樂),文學、美術、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雖然都有各自獨特的藝術發展規律,有不同的內在結構和表現形式,但是,它們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人類的思想感情,去揭示、去描繪、去抒發、去展現各自的藝術魅力。在小學美育教育中各具特色,共同為學校美育教育構置成一個五彩繽紛、八音協和的大千世界。

音樂美育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獨特的功能。比如,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意境美、表演的體態形態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學科難以比擬的。它既能陶冶兒童情操,豐富聯想、開啟智力、活躍思想,又能鼓舞勢氣,奮發向上,激發創造、影響世界觀的形成。由此筆者通過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實踐,就音樂教學和美的關系作以下管窺。

一、唱遊學習中感受美,以美塑形

唱遊是小學低年級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它包含著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它是音樂形象的反映,形體藝術的表現。泰戈爾說:韻律起著河岸的作用,賦予詩以形式美和特徵。其實,何止是文學,其它姊妹藝術的美又有哪一種能夠擺脫節奏和韻律的約束呢?每當學生感受到律動音樂的音高、音色、力度和節奏變化時,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其自身的動作與音樂律動產生協調一致的美感,給人帶來音韻的和諧、節奏的鏗鏘,讓你獲得美的享受。

如:小學低年級唱遊教材歌表演《大雁大雁天上飛》和集體舞《東北秧歌》。前者音樂旋律抒展優美、節奏相對穩定,其動作形態顯得平穩、圓滑、輕柔、舒展大方,顯現出學生從小要學習大雁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的本質,後者音樂旋律奔放,節奏活潑、興奮、紅火熱烈。其動作形態則跳躍、頓挫、輕快、情緒歡快激昂,呈現出集體性的廣場民間藝術那歡快熱烈的場面。通過上述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音樂律動作品與相應的形體動作組合的教學,無疑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感受、理解、想像、創造和演繹的廣闊空間。真可謂見而有形、聽而有聲、聲而有物、物而有景、景而有情。學生在參與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開發了潛力,豐富了情趣,培養了創新能力,對於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和個性的塑造無疑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真正體現主導與主體之間,主體與主體之間的思維與創造,情感與情感之間的交流與碰撞,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原則。進而在唱遊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高尚品格,啟發創新思維,拉近教師與學生,書本與實踐的距離,從唱遊學習活動中去發現美、認識美,感受美,表現美,以美塑形。

二、歌曲學習中認識美、以美悅情

俄國大文豪契可夫說:〔3〕「歌聲是太陽,沒有歌聲的生活就象沒有太陽的生活一樣蒼白,淡化」。學習唱歌和歌曲欣賞是學校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它是學習者情感的表達,靈魂的體現。當學生對其樂作品產生強烈的情緒時,就會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透他們的心脾。

如歌曲欣賞教材中《我愛你,中國》,其歌詞運用疊句、排比等手法,對祖國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園莊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繪和細膩的刻劃,且詞句清新秀麗,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字句間展現出一幅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畫卷,把「我愛你,中國」的主題引向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詞曲珠聯壁合,相互輝映,彷彿把人們引入百靈鳥凌空俯瞰中國大地而引頸高歌的藝術境界。學生通過欣賞,加之教師生動的講解,他們被歌曲優美的旋律和多媒體課件生動的畫面所描繪的音樂形象而深深吸引,難怪同學們在聽後感中寫到,歌曲猶如一幅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畫卷,瀑瀉出海外兒女一腔熾熱和真摯的愛國主義情感。

其次在《國歌》的學唱和欣賞中,學生知道它是中華民族形象的標志,聯想到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他們可以說出許多:中國的今天、明天、中國的改革開放......今天對祖國說話的是澳門,三百年長久的呼喚,「祖國母親我要回來」。包含著酸甜苦辣。喜淚掛在笑臉上,奮斗抗爭、渴望,隨著音符的跳動從心底里流淌出來。香港的呼喚,讓祖國母親看到《東方明珠》今天更加美麗。但是,還有一個子女日夜牽掛著母親的心。「海龍王」你能架起彩橋,把鼓浪嶼和基隆港連起來嗎?鄭成功的子孫們面對台灣,遙想當年「雄風」。「快快見到」的急切心情感染著學生,這情,是母子情、思戀情、思歸情,通過歌曲的教唱和欣賞,誰不受到感染,他們聽著、唱著、愛國之情由然而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隨之升華。拉近了教材與學生的距離;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社會、與生活的距離。因此不難看出,音樂與文學藝術的整合在這里發揮到了及至。豐富的歌詞和優美激進的歌曲旋律大量蘊藏著美。然而,美和善是一對孿生姐妹,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去辨別美、感知美、認識美、發現美、盡量為孩子們營造以美揚善的氛圍,啟迪領悟學會做人的真諦。

三、樂曲欣賞中孕育美,以美揚善

樂曲欣賞是音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聽覺聆聽音樂作品,從中獲取音樂美的享受,滿足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提升。然而,音樂以其音響的魅力,給人以各種美的感受。它的旋律在起伏變化,抑揚頓挫,迂迴曲折中,在動與靜、高與低、快與慢、緊與松的對比組合中無一不蘊涵美的因素,顯現出它獨有的魅力,從而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嚮往,激起人們感情的波瀾。它以其音響本身的美,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陶冶他們的情操。

如器樂曲欣賞教材中大獨奏曲《天鵝》,樂曲形象地描繪了潔白高雅的天鵝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遊的優美情景,那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鵝的吟唱,而鋼琴玲瓏剔透的琶音伴奏又似清澈明麗,波光搖曳的湖面,塑造了天鵝在湖面漫遊的優雅形象,富有詩一般的境意。當孩子們聆聽著輕柔優美的樂曲時,彷彿身臨其境,美不勝收。其次,另一曲選聽教材民族管弦樂合奏《春江花月夜》作者細膩的筆觸,為人們刻畫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樂曲顯得格外優美寧靜。把月落前江面甜靜、醉人的意境,描繪得細致入微。從那江樓鍾鼓、月上東山、風洄曲水、花影層疊、水雲深處、漁歌晚唱等段落的演奏中,不同的樂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現手法,將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層層漣漪的湖光山色演繹得惟妙惟肖,令人疑神屏息,浮想聯翩,猶如一幅幅清麗淡雅的水墨丹清在你眼前徐徐展開,令人陶醉,彷彿把你帶入這美麗的春江去暢想,去遨遊。此時此刻,樂曲的魅力與學生的心靈在碰撞在交融,獲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與此同時,教師要因勢利導見機而行,指導學生在今後欣賞音樂作品中,要多聽、多想,用心去感受,去領悟、去體會樂曲所表現的音響美、音色美、配器美、直體美、和諧美、意境美以美怡心。

四、音樂活動中體驗美,以美怡心

音樂有著強烈的愉悅功能,〔4〕「凡樂於欣賞音樂,就能夠傾心賞美,便是樂於接受教育的表現,人的精神愉悅了,就會產生積極向尚的情緒,煥發出異彩」。筆者在器樂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摸式,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創新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去認識美、感受美、體驗美。比如,我在口風琴教學課上組織排練合奏《彩雲追月》,首先運用聲勢訓練法,讓學生拍手、拍腿、跺腳,模仿伴奏樂器,其次按聲部分小組練習,讓大家都參與到活動中去體驗作品的節奏美、姿體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組用口風琴吹奏旋律,有的小組用節奏樂器為旋律伴奏,有的小組作即興舞蹈表演。學生通實踐,激起了創作的慾望。這種參與----互動----體驗----升華的教育模式,則是新課標「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提驗和深化。既優化了課堂,又啟迪了學生的智慧、拓展了思維空間,以情動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覺中滲入學生心靈,以美怡心產生了相應的效果。

五、音樂實踐中表現美,以美導行

音樂是對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實現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徑。音樂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融為一體,隱性的德育教育因素潛移默化相互滲透。如在課外合唱、器樂合奏排練中,因合唱隊,樂隊由多人組成。相互間協同配合很重要,不但要求大家唱、奏要整齊,而且要求必須齊心協力才能表現好作品,在整齊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多聲部的唱、奏不僅聲部直體諧和,而且更講究方方面面的協調配合,才能把藝術性很強的聲樂和器樂作品完美地表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以美導行」在這里所產生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事實。由此不難看出,集體主義意識在合唱、合奏音樂活動中是何等的重要。相互配合協調這種顯性意識正是我們學校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內容。以美育美、以美啟智、以美悅情、以美育德在這特定的環境下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示。

綜上所述,學校的美育教育,它不應該是應試教育的遮羞布,不是裝飾名牌學校的廣告牌!不是掛在校長嘴邊動聽的詞燥,也不是校園牆壁上華麗的標語,更不是學校升學率的代名詞......。那麼,它究竟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它應該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動力,是個性發展的催化劑,是培養人格的工具,是勾勒宏偉藍圖的色彩,是國民整體素質的集中體現,是課堂上春雨潤物的悉心交融、是開闊視野的明鏡。它能折射出美育教育絢麗多彩的畫卷;它能編織出美育教育五光十色的彩環;它能堆砌出美育教育百年樹人的大廈;它能譜寫出壯麗人生的不朽樂章.....作為學校美育傳播者和奠基人的音樂教師,應該明白新世紀角色轉換的道理,主動去感受、體驗、觀察、比較、分析、明確自己在課改中的位置。不僅要挖掘音樂教材中美的各種因素,而且還要善於啟發誘導學生以美導行,使他們在學校美育教育活動的實踐當中,自己去認識美、體驗美、掌握美、表現美、創造美。

也許,我的「紙言片語」僅是盲人摸象,無法窺探音樂課程標准改革的全貌,但我們力求走進新課程,去感悟新課程改革那如火如荼的氣息,去接受新課程改革那春風化雨般的洗禮,去加入新課程改革那轟轟烈烈的行列,去吮吸新課程改革那點點滴滴的精髓。

②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音樂教師肩負著傳承人類文論。並發人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的使命。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保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音樂教學中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教學內容要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為他們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觀念
學生應是教學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也是教師服務的對象。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將重點放在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指導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上。不應是教師唱「獨角戲」,而學生很少參與,成為被動的聽眾,並機械地模仿,喪失自主學習心理,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像力都存在差異。陶行知先生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可見民主方式是促進學生進行創新的先決條件。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生活環境及閱歷,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個性,擺正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轉變成音樂實踐的主體,採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增強學生信心、勇氣,激發學習熱情,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有效達到教學目標。
二、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愉悅和積極參與為出發點,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修養為目的的基本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創設和諧愉悅的心理環境,使學生敢於創新。因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敢問、敢於發表意見。教師在音樂課中應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表演欲,巧妙應用激勵性語言、動作、神態激發每位學生的創新慾望,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努力揭示音樂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當學生的創造性想法明顯不對或不夠完善時,教師也應首先肯定他們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維持創新的熱情。
愛迪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離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感情,就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進而主動地、不怕困難地學習音樂。因此在課堂中,要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勵,使創新意識得到很好的激發。
三、重視和運用創造性的音樂教學活動
1.創造性的歌唱
歌唱本身就是二度創作,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背景、題材的內容、作者等有關內容進行分析、想像來處理歌曲。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可直接根據畫面來處理歌曲的演唱。絕不能把「唱會歌就行」這單一的項目當作課堂重點。
2.創造性的音樂欣賞
欣賞教學是讓學生感知,體驗和理解藝術的一項實踐活動,欣賞教學除了培養學生感受和鑒賞的能力外,還要學生將感受到的美用表情動作進一步表現出來。其實好動和愛美是學生的兩大性格特徵。他們好動,喜歡將思想感情藉助一定的動作表達出來。欣賞時讓他們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嘗試著用文字或語言表達出來,將視覺、聽覺、動作與創作結合來理解和感受音樂。有助於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的敏捷度和對樂曲旋律、節奏的感知,培養了創造美的能力。
3.創造性的藝術實踐
在聯想、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流暢度。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類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等思維方式,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流暢度。例如:可以根據學生活潑的特點,選擇短小的歌曲,讓他們發揮想像力去表述歌曲的意境和內容,根據音樂的發展想像音樂的形象,編講故事,隨歌曲來設計動作。
在求異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變通度。在音樂教學中可以用同一節奏或同一歌詞創編不同的曲調,讓學生在求異中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游戲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多層次度。在音樂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一些音樂游戲活動,當學會一首歌曲時,可以讓學生自編動作上台表演,扮演與情景相適應的各種角色,使音樂更為形象、富有真實感,讓學生在探索中不斷發現新的思路,在「玩」中認識、體驗創造音樂,培養他們的各種表現力。
四、創設合作交往的群體環境,培養學生合作創新能力
每個學生都要在一定的群體中學習,即使是個別學生的獨立創新活動,往往也離不開其他人的幫助和影響。因此,群體對創新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視,它有利於群體創新能力的開發並能產生一系列效應,主要是合力效應和互補效應。合力效應是指學生的創新能力聚集起來的合力,產生更大的效果。互補效應可以包括知識互補、能力互補、性格互補、優勢互補等很多方面。在一個合作交往的理想集體中間,個別學生和群體的創新能力都有可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有足夠的自學時間,享有廣闊的聯想空間,一起配合,不受老師「先入為主」的觀念限制,讓他們一起不時地迸發出新的火花。
其實我們的音樂課堂教育可把過去居高臨下的做法改為與學生進行談心甚至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思維特徵、興趣、個人愛好等特點,在教學中運用鼓勵語言,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保護他們的各種創造慾望來激發創造沖動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總之,面對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自己的作用,在開拓、培養創新人才的同時,選擇良好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育中實施。突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大力開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及參與合作的能力,使音樂教學變得輕松愉快,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可以為現代化事業作出貢獻的創新人才。

③ 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力

音樂美學教育的核心是審美能力的培養,音樂審美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情智培養過程,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念,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得到培養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音樂教學內容本身,這就要求老師在音樂教學中注重選擇具備良好欣賞價值,以及能夠激發孩子們發現音樂美感的樂曲或者歌曲。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能展現音樂文化精神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讓學生在教學中領悟音樂的表現力,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音樂中得到審美體驗。優秀的音樂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美和旋律美,欣賞音樂賦予生活和自然界的美好。學校的音樂教學任重而道遠,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為立足點,深入音樂課堂的教學改革,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在音樂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運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思維,釋放內在潛能,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意義
審美教育又稱美感教育,是指通過音樂教學中美的音色、美的和聲、美的節奏、美的旋律構成美的藝術形象,進而通過對優秀音樂作品的演奏、演唱、欣賞等教學活動,將受教育者帶進一個真、善、美的藝術殿堂。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程的根本價值也在於通過聆聽、表現音樂和相關的音樂創造活動,培養受教育者的審美能力。初中學生正處於價值觀、審美觀形成的初始階段,良好的音樂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本文就當前教學實際淡談如何做好中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期為今後的音樂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培養審美能力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必要要求。
中學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具有一定的音樂藝術修養和音樂審美能力的音樂藝術欣賞者,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和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素質教育對中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體現。中學的音樂教學需要老師緊緊抓住學生的審美體驗,將音樂教學作為一個學生審美感知和審美發現的過程。老師應當通過音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情趣和愛好,全面地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表現力、創造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對於初中階段的教育來說,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德育的重要表現之一,是提升學生藝術修養,歷練學生良好品格的重要體現,是推行全面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對於老師來講,最重要的是要積極引導學生發現音樂世界中的美,而對於學生來說,應當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體驗和感受音樂的美感,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得到一定的啟迪和感悟。
(二)進一步完善音樂教學理念。
音樂教育具有自身的獨特的審美價值觀念,這種獨特的觀念要求老師應當樹立起以學生的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將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體驗放在第一位。現階段,由於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一些不科學的方法的影響,音樂課程一直都是非考試科目,導致中學階段學生音樂教育同學生的審美能力分開來,音樂教學理念存在嚴重的問題。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通過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有利於進一步完善音樂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及審美能力;使學生成為情操高尚、人格完善、全面發展的人。結合對音樂課程標準的理解,進一步引導教師認清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下,探究音樂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在審美教學的不斷推動中,教師能夠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通過強調知識的動態生成,強調學生的主動建構,從而構築起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音樂課堂教學新模式。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教師需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因為,多媒體工具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的審美體驗和個性發展、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使音樂教學社會化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改變音樂教學的過度專業化傾向。
音樂課程標准提出要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的特有魅力,「以豐富充實的課堂內容,呈現活潑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形成學生學習音樂持久的情感態度」。總結教學經驗,由於長期受「教唱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老師已經習慣於練聲、視唱、節奏訓練、學習歌譜、歌詞的傳統套路,學生仍然是隨著老師的指揮棒陀螺似地運轉,學生只會對音樂課堂保留些許好奇下的心動、愉悅,對學習的滿足感也只能在課堂最後的十分鍾里的個人唱、小組唱、集體唱中獲得。這種教學手段單一、信息量少、活動量小,教學過程缺乏藝術性、創造性的教學模式不能全面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能適應社會快速發展對教育的要求,嚴重製約著音樂教學向更高的層次發展。現階段,初中音樂教學的

④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摘要: 初中階段音樂教學的目標是在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心智特點的變化,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提高中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本身是體現美的一種載體,學生的音樂學習也是自覺地感受美的過程。因此,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老師應當重視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美、體驗美,從而促使學生追求音樂中美的意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意義,然後分析了音樂教學中提高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初中音樂教學 審美能力 意義 有效方法
音樂美學教育的核心是審美能力的培養,音樂審美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情智培養過程,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念,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得到培養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音樂教學內容本身,這就要求老師在音樂教學中注重選擇具備良好欣賞價值,以及能夠激發孩子們發現音樂美感的樂曲或者歌曲。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能展現音樂文化精神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讓學生在教學中領悟音樂的表現力,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音樂中得到審美體驗。優秀的音樂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美和旋律美,欣賞音樂賦予生活和自然界的美好。學校的音樂教學任重而道遠,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為立足點,深入音樂課堂的教學改革,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在音樂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運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思維,釋放內在潛能,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意義
審美教育又稱美感教育,是指通過音樂教學中美的音色、美的和聲、美的節奏、美的旋律構成美的藝術形象,進而通過對優秀音樂作品的演奏、演唱、欣賞等教學活動,將受教育者帶進一個真、善、美的藝術殿堂。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程的根本價值也在於通過聆聽、表現音樂和相關的音樂創造活動,培養受教育者的審美能力。初中學生正處於價值觀、審美觀形成的初始階段,良好的音樂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本文就當前教學實際淡談如何做好中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期為今後的音樂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培養審美能力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必要要求。
中學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具有一定的音樂藝術修養和音樂審美能力的音樂藝術欣賞者,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和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素質教育對中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體現。中學的音樂教學需要老師緊緊抓住學生的審美體驗,將音樂教學作為一個學生審美感知和審美發現的過程。老師應當通過音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情趣和愛好,全面地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表現力、創造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對於初中階段的教育來說,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德育的重要表現之一,是提升學生藝術修養,歷練學生良好品格的重要體現,是推行全面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對於老師來講,最重要的是要積極引導學生發現音樂世界中的美,而對於學生來說,應當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體驗和感受音樂的美感,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得到一定的啟迪和感悟。
(二)進一步完善音樂教學理念。
音樂教育具有自身的獨特的審美價值觀念,這種獨特的觀念要求老師應當樹立起以學生的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將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體驗放在第一位。現階段,由於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一些不科學的方法的影響,音樂課程一直都是非考試科目,導致中學階段學生音樂教育同學生的審美能力分開來,音樂教學理念存在嚴重的問題。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通過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有利於進一步完善音樂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及審美能力;使學生成為情操高尚、人格完善、全面發展的人。結合對音樂課程標準的理解,進一步引導教師認清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下,探究音樂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在審美教學的不斷推動中,教師能夠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通過強調知識的動態生成,強調學生的主動建構,從而構築起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音樂課堂教學新模式。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教師需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因為,多媒體工具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的審美體驗和個性發展、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使音樂教學社會化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改變音樂教學的過度專業化傾向。
音樂課程標准提出要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的特有魅力,「以豐富充實的課堂內容,呈現活潑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形成學生學習音樂持久的情感態度」。總結教學經驗,由於長期受「教唱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老師已經習慣於練聲、視唱、節奏訓練、學習歌譜、歌詞的傳統套路,學生仍然是隨著老師的指揮棒陀螺似地運轉,學生只會對音樂課堂保留些許好奇下的心動、愉悅,對學習的滿足感也只能在課堂最後的十分鍾里的個人唱、小組唱、集體唱中獲得。這種教學手段單一、信息量少、活動量小,教學過程缺乏藝術性、創造性的教學模式不能全面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能適應社會快速發展對教育的要求,嚴重製約著音樂教學向更高的層次發展。現階段,初中音樂教學的專業化傾向特別嚴重,比較注重強調學生對音樂技能及樂理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這也違背了音樂審美教育的原則。中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良好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改變音樂教學專業化傾向比較嚴重的現狀。在中學音樂教學中,不能像對待專業學生那樣強調對音樂技能的掌握,而應當讓孩子們的聽、唱、跳等形式多樣的音樂實踐得到重視。
二、音樂教學中提高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音樂教學是中學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藝術教育的一門基礎課,是實施美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和途徑。音樂課以其特有的載體和形式傳遞著、溝通著師生之間的情感和思想。以視覺、聽覺等方面的因素激發中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以對美的感受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結合對音樂課程標準的進一步理解,中學生的音樂教學要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美麗心靈、使中學生得到健康全面成長為主要目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教學始終。
(一)重視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
《音樂課程標准》指出:「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深刻理解、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的理念,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完成德育、教學工作。由於受智力、身心等方面的影響,學生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要求課堂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樂曲激發他們對音樂學習的情趣,讓他們在動聽的音樂聲中自由充分地想像、體驗、感悟。就對中學生的音樂教學,應該以進行節奏、音準訓練為主,並適當進行識譜教學,讓學生在節奏、旋律中感知音樂的美,從跳動的樂符中尋找、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我們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他們領略到音樂學習的樂趣所在,感悟到音樂學習的深刻內涵,繼而對學生的身心進行審美啟蒙教育。
(二)積極創設藝術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情景教學,積極創設藝術意境,將情境貫穿到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促進學生整體的提高,進而把唱歌、活動訓練和欣賞等融入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帶領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到音樂的魅力,感受學習的快樂,使學生掌握音樂的技巧和技能,並發展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情境之中,讓學生體驗到精神上的愉悅,激發起對學習音樂的熱情,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有個性地學習。比如在外國作品聖桑的《動物狂歡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並鼓勵學生到台上扮演各種小動物,其他學生則跟隨老師的演唱有節奏地拍手和熟悉歌詞,通過將學生分組進行表演,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音樂的節奏感。當學生對於節奏和音準能夠准確把握時,可由老師帶領共同演唱,感受歌曲中愉快的情緒,了解到音樂中的快樂,幫助學生用正確、愉快的聲音演唱,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展現學生個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就是感知審美過程及審美對象的能力,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完整地把握音樂的節奏感悟音樂形象。在課堂導入設計中,音樂老師應當以教學內容與學生特徵為出發點,讓學生在音樂體驗及分析中提高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是用藝術的形式表達、流露自己的情感,利用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表情達意,因而,音樂教學應當注重音樂的學習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的滲透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學校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加強起來的,那些凡是長期經過音樂熏陶的學生,其性情、精神、氣質,以及思想意識、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具有牢固的穩定性,能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學校音樂教育應以育人教育為宗旨,努力做到以樂輔德、促智、怡性,從而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四)重視學生音樂感悟能力的培養。
音樂的旋律是幻想世界的載體,它充滿著芳醇濃郁、絢爛多彩的詩情畫意,但只有通過幻想、想像和感悟,才能親臨其境,有所觀賞和領悟。音樂給學生提供了無比廣闊的幻想世界,音樂教師要在這個世界中,當好導游,為祖國培養出更多有智慧、有素質、有創新精神的健康棟梁之才。教學中追求對音樂的感悟,就是要求教學要以培養學生音樂基本素質為核心目標,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從音樂課的特點出發,教學活動以感悟音樂為核心,「用音樂來培養音樂的耳朵」,使音樂教育真正實現教育功能,在素質教育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採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讓學生積極感悟。結合對課程標準的進一步思考,教師需要創設多樣的學習情境,採取一系列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夢想得到放飛。例如,通過自主探究模式,採用「表現法」,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程的學習中,自主地、創新地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美麗夢想,進而對他們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中學音樂教學是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只有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實際出發,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培養計劃,運用多樣的教學培養模式,全面把握,具體落實,抓住審美教育的關鍵所在,才能真正發揮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實際作用,讓學生通過音樂感知世界的真善美,真正做到「讓音符潤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音樂教師既應是園丁又應是伯樂,既要全面地把握學生整體的音樂審美教育,又要發掘個體學生的音樂天賦。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郎素靜.如何引導初中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欣賞[J].新課程(教研),2011,(05).
[2]陳梅.音樂欣賞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網路科技時代,2008,(16).
[3]時莉.淺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J].快樂閱讀,2011,(01).
[4]王良化.淺談中學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11).
[5]王愛軍.音樂性在音樂課如何凸現[J].大眾文藝,2010,(22).
[6]黃琳.中小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4).
[7]張璋.淺析如何上好初中音樂欣賞課[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8).
[8]馬思明.聲樂教育的審美品格[J].藝術研究,2011,(02).
[9]鄭德芳.聲樂教學中的審美能力培養探析[J].教育導刊,2010,(05).
[10]鄭洋.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東北師范大學,2010.

⑤ 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培養審美能力

淺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米娜
一、 引言
每個人剛出生時都沒有審美能力,是伴隨著生活實踐不斷的培養起來的,因此,想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就不能缺少審美教育。說到審美教育其方式多種多樣,而在小學教育中音樂欣賞教學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音樂欣賞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熱愛、感知、理解、欣賞音樂美的能力。欣賞是一種精神活動,下文結合自身體會,粗淺的談談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供參考。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要意義
2.1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
相關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人在聽到悅耳音樂的時候會刺激大腦皮層,同時神經系統也會變得十分興奮,外在表現為精神煥發。對於小學階段而言是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審美培養的關鍵時期,在該階段經常讓學生欣賞音樂的美,同時通過唱歌練習讓學生得到身心的美的熏陶。
2.2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智能素質。
經過科學家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左腦負責邏輯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因此,也有人將右腦形象的叫做音樂腦,從中可以看出創造能力與音樂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有美的享受,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思維的梳理,有效而平衡的發展了左右腦,提升了學生的智能素質[1]。
2.3豐富學生的情感。
音樂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感藝術,它能夠通過人們的聽覺直接作用到內心當中,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媒介來輔助,直接讓人產生情感。喜怒哀樂是音樂的表層情感表達,更高一級的音樂情感表達則體現在審美與情理等方面。小學音樂欣賞課程的學習,能夠極大的豐富他們的情感,同時也能夠為提升審美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音樂欣賞教學對於學生的情感豐富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1,2]。
三、運用音樂本身去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音樂的美在於它的本身,而許多教師刻板的在教學中強調音樂作品的歷史意義和情感內涵,讓學生被動接受這些音樂知識,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教師應當運用生動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音樂及背景知識,隨後引導學生進行作品藝術的體會和藝術要素的運用,從而了解作品的藝術之美。課堂上應當盡量用音樂本身去闡述音樂知識,同時還可以進行多個作品的同時欣賞,通過比較和聯系,了解他們的審美特質和不同的處理方法。
音樂欣賞教學應當更注重「聽」本身的重要性,因而可以讓學生聽著音樂進課堂、起立、問好以及坐下等。教師可以通過演奏、錄音播放等形式放來讓學生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同時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學生練習環節,讓學生能夠跟著音樂律動起來從而更好的感受音樂、激發學習興趣[3]。
四、教學中注重學生良好音樂素質、樂感的培養
通過音樂本身的欣賞和分析,要逐步培養學生對音樂中的情緒、樂器、曲式結構等的感知、理解和掌握。不同國家、地區的音樂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風格、情緒,學生從欣賞和分析中能夠逐步形成分辨善惡美醜的能力,進而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念。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品往往都是中外有名的音樂著作,這對學生來說往往存在距離感,因而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時代精神較強的作品進行教學欣賞,通過這些作品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樂感是一種感受、理解並表現音樂的綜合能力,也是音樂教學的目的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感知作品內容,並能夠結合作品進行聯想,能夠真切而深刻的感知音樂中形象的能力。總之,教師要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注重學生音樂素質、樂感的培養,提高學生理解美的能力。
五、運用多種活動培養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在感知美和鑒賞美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和創造美是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和升華,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歌曲演唱、角色扮演等,並在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什麼樣形式、情緒、聲音以及樂器等使演唱和表演更加完美。此外,在教學中要多創造一些學生參與、練習音樂的活動機會,可以讓一些有音樂特長的學生上台進行表演,讓每個學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機會,培養自信心與合作精神。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帶一些自認為好聽的音樂資料進行課堂欣賞,還可以在教室中開辟音樂園地等形式,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審美能力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4]。
六、做好課前准備,注重現代化輔助教學工具的應用
為了有較好的音樂欣賞效果,充分的課前准備十分必要,對於同一作品可以運用圖片、錄像、幻燈片以及掛圖等多種資料來加深欣賞課的藝術感染力。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電教技術已經走進了課堂之中並獲得了欣喜的效果。計算機網路使得在課堂上尋找、播放音樂歌曲、視頻資料變得十分便捷,這樣的工具給學生們的音樂欣賞提供了優美的背景畫面,也得到了較好的意境效果。學生理解音樂也變得更加容易直觀,在這樣的氛圍當中,教師的教學也變得更加清晰有趣,畫面感十足,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共鳴[4,5]。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前進,新課程改革對小學音樂欣賞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廣大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能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激發學生審美興趣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審美樂感和感知美、理解美的能力,並且運用現代化教學工具輔助教學,讓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的同時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升人格。
參考文獻:
[1]曹秀娟.小學音樂教學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2.(09).
[2]李宇飛.科學的評價是促使學生進步的動力---小學音樂學科評價初探[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9(01).
[3]李飛飛. 基於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4]張盼傑.芻議小學音樂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07).
[5]畢雁妮.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探索[J].北方音樂. 2014(06)

⑥ 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運用情感教學,體現審美教育
音樂的情感性表現在:它能使人心靈迸發出火花。(貝多芬)節奏與樂調具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柏拉圖)人們常說:「音樂是語言的盡頭」,也就是說音樂能夠靈活、准確、細膩地直接表達人的內心情感世界,是人主觀情感的一種審美體驗。以音樂藝術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是具有情感性特徵的。它通過「訴訴心靈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聲音所顯示出這種內容精華的表現」來實現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創造和表現、感受和體驗、鑒賞和評價等能力來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情感體驗,完成對學生的審美情感教育。
音樂是情感藝術,表情的音樂藝術最基本的表現功能,是音樂的靈魂。離開了情感的體驗與抒發、感知與表現也就不是音樂了。我國古代《樂記》中記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著名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而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則說:「把人類情感中最崇高和最神聖東西,即最隱深的秘密揭露出來,並且表現在音響中。」音樂是人類共同的情感語言,不論國度、民族、種族、音樂都可以成為人們心靈溝通的工具。
在音樂教學中應從表情開始,並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只要有音樂,就一定有情感的反映。表情不是在學會唱歌,學會演奏之後硬加上的,也不是沒有樂感的各種音樂記號的機械音響的再現,它既不是歌唱(演奏)者的外部表情的搖頭晃腦,又不是毫無音樂美感的音符堆砌。
音樂的表情是發自內心地對音樂情感的體驗和抒發,是把全身心對音樂內涵與外延的感知、理解與體驗轉換為音樂形象的再造藝術的過程。也正是在這種對音樂情感的感知、體驗、表現與創造的音樂實踐中使學生受到音樂的啟迪,獲得審美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二、運用感知教學,體驗審美教育
感知即「聽、感、動」的總稱。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的要點。」音樂美的表現存在於音樂藝術形象之中。沒有美的形象就沒有藝術。音樂形象產生的過程就是音樂實踐、音樂學習、音樂創造的過程。沒有對音樂藝術實踐中音樂美的感知與理解,就無法實施審美教育。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音樂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音樂是聽覺藝術,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的一切音樂藝術實踐都必須從聽入手,在聽的基礎上進行,也決定了音樂必須把培養學生良好而敏銳的聽覺放在首位:離開了「聽」就無法學習音樂;離開了「聽」音樂就不存在了。馬克思曾說過:「對於不辨音律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是毫無意義的」。音樂教學的全部內容都離不開音樂聽覺的感知與體驗、分析與理解。
在實際的藝術效果中感知與理解、認識與掌握富有音樂靈魂的活生生的音樂知識。例如:在學習音的高、低、長、短時就必須首先讓學生用聽覺去感知、聽辯出音的高、低、長、短;在學習音符名稱與其時值關系時,不是靠單單的講解去認識,而重要的是用耳聽、用手、用腳的動作體會各種音符的時值及其之間的關系;在學習調式時則需通過耳朵的聽辨,感知某一調式的特點,而後總結出什麼是調式,重要是從聽覺中明白。
音樂都不是直接可以講明白的,必須在聽的基礎上有所真正的感知與體驗時才明白。中小學音樂教學所接觸不是純理論知識,而是具體形象化的音樂作品、是動的音樂、是有生命的音樂、是有情感的音樂。
三、運用實踐性和創造性教學,體驗審美教育
音樂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無論是參與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還是參與音樂鑒賞,都需要人們展示出生命的活動。實踐創造也體現了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特徵。
體現音樂審美教育的實踐性,首先是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學生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也就失去了積極參與音樂學習實踐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心靈感受。由於一些原因,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生產生喜愛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心理狀態,就談不上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在音樂教育教學中,興趣可以構成一種審美的本質力量。「快樂式」教學賦予音樂教育強大的生命力。通過音樂學習的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表現能、音樂鑒賞能力、音樂創造力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完成美感的實現。
四、運用形象性教學,體現審美教育
藝術教育是以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為基礎內容的。音樂藝術也正像其他藝術一樣,如:文學、繪畫、雕塑、建築學一樣,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現實,給人以最大的審美享受。任何一部音樂作品都有一個具體的形象來用音樂表現。雖然音樂沒有「對現實的直接描繪」,但盡管如此,在音樂中仍然具有極為深刻和有力的反映著現實世界。人的感受和思想世界在音樂中得到鮮明的、最激動的直接體現。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通過音樂的語言、旋律、節奏、調式、調性和聲、復調等變化來塑造獨特的音樂形象,從而達到音樂教學中形象美的審美教育。

閱讀全文

與論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