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式有哪些
新時代,新教育理念已明確指出:我們的孩子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他們不再是跟著老師的思維模式轉動,被人牽著鼻子走的被動者,他們是一個個具有創新能力,具有獨特思維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要給他們作出准確的、科學的、公正的評價,讓他們形成積極的情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其全面發展。
我認為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應從以下這幾方面進行評價:
一、採用多元評價機制
以往的對學生評價都是由班主任一人把關,每期期末對學生進行一次評價,這就使得評價有了局限性,也有可能太片面,缺乏科學性、公正性。如果採用多元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先自己評價自己,再由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然後由任課老師評價,最後由班主任作總體評價,這樣,就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對學生進行了評價,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評價的內容要新
評價學生不能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優」、「良」、「差」。以往的評價僅僅局限於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校的個人表現以及勞動情況,然而現在的高分低能普遍存在,一次考試更不能判斷學生的成績優秀與否;而以學生在校的表現來評定其行為就更不準確,孩子在學校是老師的乖學生,在家裡就不一定是父母的乖孩子,這就要求我們對孩子的評價賦予全新的內涵,我覺得從幾下方面評價較適當:
1、看孩子是否具有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
人才源自知識,而知識的獲得跟廣泛的閱讀積累是密不可分的。杜甫所提倡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藉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無疑是使孩子終生受益的重要措施。只要他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那麼他在將來的學習過程中一定會變成一個有文化的人。
2、看他是否有一種進取精神。
積極進取精神是人性格中的一種個性特徵。它能推動兒童頑強地向著未知領域進行不停地探索,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強化孩子的堅強意志,是現代兒童成才的重要素質條件。為此,我們應大力培養兒童的進取品格,使他們永遠不滿足現狀,不怕困難,不畏險阻,滿懷信心地奮勇前進。只要他能在失敗中站起來,有一種積極上進的精神,那麼他的失敗是暫時的,將來一定經得起風雨的洗禮,一定是事業的成功者,也一定是最棒的。
3、看他是否具有一種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既是推進素質教育,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根本舉措,又是實現民族振興、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由之路.教育要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就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重點.因此,必須重視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將來必是祖國的棟梁之才。
4、看他是否有一定的心理素養。
人才的第一標准應該是「品德」,而不是學習成績。但是,在應試教育體制中,老師、學校、家長、社會對好學生的評價標准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習好,成績優秀。然而,現實卻出現讓人失望的反證:清華學生用硫酸潑熊,北大博士生跳樓自殺……相反,那些有見識,有膽識,有頭腦,有愛心,在校學習成績一般的的學生,走入社會之後,卻在工作中表現卓越,很多人很快便脫穎而出,成為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可見,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核心。應加強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加強對學生責任感教育;加強對學生是非觀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養,是綜合素養的重要一環。
5、看他是否養成了一種鍛煉習慣。
要讓學生明確生命是寶貴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強壯的體魄才能做好一切。讓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堅持一種鍛煉的方式。這樣才能使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持之以恆,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觀念和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
6、看他的審美意識。
美術教育以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為根本目的。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是身在前沿的藝術教師共同的目標。《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指出:「中小學藝術教育應通過教師的藝術教學工作和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陶冶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學習和掌握一定的藝術基礎和基本技能;增強愛國主義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進品德和智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審美能力像推理能力和道德觀念一樣,是需要喚起、引導和培養的。
7、看他的知識結構,行為能力。
一個優秀的人才應該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他的知識不是單一的,是有系統的、全面的。學生的良好素養也體現在他的各科學業都是比較棒的,他的能力也會隨著學業的進步而不斷提高。
三、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呈現形式。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呈現形式包括兩部分:
(1)等級評定。對學生綜合素質的五個維度分別用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呈現。
(2)綜合性評語。由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家長心聲四個內容組成。
自我描述:記錄一學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績;
同伴贈言:記錄自己最信任的同學或同齡朋友的希望與祝願;
教師寄語:記錄班主任或你最欣賞、信任的老師對自己一學年的評價;
家長心聲:記錄家長的反饋意見。
② 如何實施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案
為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根據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XX〕26號)、《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學〔2011〕4號)和《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人事廳、四川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意見》(川教〔2011〕22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突出評價的激勵與導向功能,充分肯定和鼓勵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進步,使評價過程成為發現和發展學生潛能、了解學生發展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和建立自信的教育過程。
(二)科學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以事實為依據,建立合理、公正、透明、便於操作的工作程序,採取以學生自評、互評為主,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使評價過程可信、評價結果可用。
(三)全面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對學生發展情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評價,做到階段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二、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
根據《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基礎性發展目標。
我省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按照《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附件1)執行。具體的評價標准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制定。
三、評價方式及結果呈現
(一)評價方式
綜合素質評價應以學生自評和互評為主,教師、家長參與。教師要全程指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引導學生客觀、公正開展評價,促進學生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使評價過程民主、真實、和諧;家長要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公正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
學生成長記錄是對普通高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依據。學校要引導學生以事實為基礎做好成長記錄,如實反映學生在基礎性發展目標上的各方面表現,其中應重點包含學習情況的記錄,如選修課的修習及所獲學分的情況、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加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以及學校社團活動等基本信息。要特別鼓勵學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和個性特色的重要實證性材料,真實、准確地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學生成長記錄應主要由學生自己收集和整理,引導學生在收集成長記錄材料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
(二)評價結果呈現
1、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的評定
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的評定採用「合格」(記為h)、「尚需努力」(記為s)形式呈現。學生行為表現符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基本要求,無嚴重違反校規校紀行為,具備一定的交流與合作能力的,應評為「合格」。有嚴重違反《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基本要求,經教育仍不改正的,可評為「尚需努力」。
2、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
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採用「優秀」(記為a)、「良好」(記為b)、「合格」(記為c)、「不合格」(記為d)四個等級呈現。凡符合相應標准、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可評為「優秀」等級;凡符合相應標准、表現較為突出的,可評為「良好」等級;凡基本符合相應標准,可評為「合格」等級;凡不符合相應標准,應評為「不合格」等級。
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評為「優秀」的,應有充分的實證材料。評為「尚需努力」或「不合格」的需註明原因,應有相關證明材料。
四、評價工作程序
綜合素質評價分為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每學期結束時,學校要組織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階段性評價採取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的方式進行,同時教師和家長以「寄語」形式對學生提出希望和要求。階段性評價不對基礎性發展目標進行等級評定。
學生畢業時,學校要在階段性評價的基礎上對每個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按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班級評價、學校審定的步驟進行。
(一)學生自評。學生依據評價標準的有關要求,進行自我評價。
(二)同學互評。在班主任指導下,小組同學之間根據學生自評和展示的實證材料,結合平時的觀察了解,進行交流和評價。
(三)班級評價。班級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成員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代表組成,班主任任組長。評價小組的人數以5~7人為宜。工作小組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根據評價標准和相關材料對學生進行評價,撰寫綜合性評語,並對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提出評價等級的意見。
(四)學校審定。學校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成員由校長、教師、學生和家長代表組成,校長任主任。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要制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實施細則,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工作,指導並監督評價過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對班級評價等級意見進行審定,形成學生終結性評價結論意見,並將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學生本人及其監護人。對評價結果為優秀等級的學生,學校應進行不少於15日的公示。
如果學生及其監護人對評價結果有異議,可以書面形式向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提出復核申請。學校接到申請後,要進行調查、復核,妥善處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綜合素質評價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點和難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指導與檢查。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訂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並指導學校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二)履行誠信職責。要建立健全綜合素質評價的誠信機制,引導學校、教師和學生履行誠信責任和義務。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要組織所轄區域校長簽訂誠信承諾責任書。凡提供虛假材料或不按照規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三)建立全省統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台。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按省教育廳統一要求,形成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檔案,適應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綜合改革的需要,為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和高校選拔錄取新生提供客觀、准確的信息。
學校要按時將學生《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階段性評價報告單》(見附件2)和《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終結性評價報告單》(見附件3)上報縣(市、區)、市(州)、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
各市(州)教育局要將學生綜合素質終結性評價等級情況進行匯總,填寫《四川省各市(州)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終結性評價等級統計表》(見附件4),並按時上報省教育廳。
(四)建立評價質量監控制度。學校要對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督查和指導,隨時抽查評價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每學年評價工作結束後,學校要形成評價工作報告,報教育主管部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專業指導和支持,組織開展專項培訓,對所屬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對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核查。注重總結和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不斷改進評價工作。
(五)加大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宣傳力度,做好政策解讀和宣傳工作,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③ 怎樣制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的語言,或描述意趣橫生的同版教學權內容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④ 如何實施綜合素質評定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發展實施方案
素質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是基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終任務,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充分發展學生個性,這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重要區別之一。如何通過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是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現從三個方面簡論如下:
一、對學生個性發展的歷史反思
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基本上是「應試教育」。縱覽中國古代、近代教育史,科舉制度、八股文不知扭曲了多少知識分子的靈魂,埋沒了多少知識分子的才幹。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一代知識分子迂腐呆板的群體形象,魯迅的《孔乙已》反映了知識分子對舊式教育痛心疾首的吶喊,清代龔自珍發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喚。歷史告訴我們:意識形態直接影響著教育思想,落後的教育模式制約著人才的培養。
伴隨著歷史的腳步,我們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由於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化、產業化、信息化程度的空前提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層次、多門類、多規格的趨勢。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應試教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的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教育走向哪裡?鄧小平同志適時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來來」的戰略思想。為適應這一思想,必須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實現人的個性發展的真正解放,為提高民族素質奠定基矗。
二、正確處理素質教育與學生個性發展的關系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的教育。教育對象的全體性和教育內容的全面性,是它的兩個基本特徵。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是第一位的。
強調全面發展並不排斥個性發展,個性發展是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飛躍。這是因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只能在個體經驗中獲得發展。任何教育如果離開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就不能有效地發揮其功能作用,素質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個體素質的提高,它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共性和個性的客觀規律。因而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徹底解放,個人才華稟賦得到充分發揮。
素質教育遵循了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是對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兒童少年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階段性、可變性、差異性和不均衡性,由於與生俱來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教化的影響,相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少年在腦力與體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現出個性特徵。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重視學生發展的共性特徵,更應充分重視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和積極因素,彌補短處和不足,「長善救失」,選擇最有效的教育途徑,使具有各種個性差異的學生都能各得其所地獲得放大限度的發展。
三、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實踐方式
1.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發展學生個性的主渠道。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教育思想,掙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勇於突破「教師為中心」、「課本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陳舊模式,緊緊圍繞素質教育的總目標,以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課題,以啟發式、開放式、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主攻方向,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四個轉變,即變只重學習結果為注重加強雙基、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變教師主宰課堂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變只重知識傳授為同時重視學習過程;變一講到底為講練結合,突出知識要點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使學生在良性學習環境中能動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生動活潑地發展。
2.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估模式,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通過時「應試教育」的透析,我們看到脫離實際的、片面的教育評價,誤導了教育的發展方向,培養的是畸形人才,這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很不適應的。為此,有必要在學校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整體式教育質量評估模式,在評估內容上力求全面、合理,在評估形式上力求量化、科學,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發展學生個性中,充分發揮其激勵導向作用。對於學生,應熱情鼓勵他們成名成家,進行理想教育,及時發現、評價、培植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中表現的突出才幹,積極試行積分式、等級式、綜述式的多級評估方式,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整體素質,適時指導學生全面發展,發揮特長,尤其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讓每顆星星都發光,讓每片花瓣都散發芳香。總之,通過革新教育評價制度,使學生從激烈的升學競爭壓力下解脫出來,為發展學生個性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開創學校全面育人有特色、學生全面發展有特長的生動局面。
3.拓寬素質教育途徑,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一是切實加強音、體、美和勞技課教學,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重要陣地。
當前我們應當努力扭轉音、體、美和勞技教育的薄弱局面,做到教材、課時、師資、設備、考核五個保證。二是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確保學生每天有一節課外活動,並將列入課表,形成制度,廣泛開展小科技活動以及體育、手工勞動、書法美術、剪紙雕刻、故事會、詩歌會、文學創作等活動。三是創辦一特色教育學校,充分發揮其先導示範作用,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