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社交禮儀教育

小學生社交禮儀教育

發布時間:2021-03-04 02:23:29

小學生個人禮儀包括

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小學回生個人儀表禮答儀常識文章

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Ⅱ 小學生文明禮儀知識

一、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標准稱呼。
2、對兄、弟、姐、妹不要連姓帶名稱呼。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時間和場合使用不同的問候語。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4、過節時:祝爸爸(媽媽)節日愉快。
5、外出時: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
6、歸來時:爸爸(媽媽)回來啦。
三、就餐禮儀
1、吃飯前,要幫父母、長輩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飯時,讓長輩先入座。要等父母長輩先開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飯。
3、吃飯時,不狼吞虎咽,不無故講話,不隨意走動,菜渣殘骨不要亂扔。不要對著餐桌咳嗽打噴嚏。
4、若長輩給自己添飯夾菜,要說謝謝。若比父母、長輩先吃完飯,要請父母、長輩「慢吃」。
5、吃飯後,要幫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四、穿著禮儀
1、儀表整潔大方,著裝樸素得體,不穿奇裝異服。
2、女同學提倡理短發,不燙發;男同學理發理學生頭,不留長發,不理分頭。
3、不化妝,不佩戴飾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進學校。
4.按學校規定穿校服。
五、尊師禮儀
1、見到師長,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回家說再見。
2、進出校門、上下樓梯時遇見老師,應讓老師先行。
3、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後方可進入,離開時應向老師說「再見」。
4、發現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地指出。
5、課堂上發言要先舉手,回答問題要起立。
六、同學交往禮儀
1、同學交往要學會使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別客氣、再見」等禮貌用語。
2、同學間相見要互相問候、招呼或點頭。
3、與同學說話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4、向同學請教問題,問前要用謙語,問後要道謝。
5、不給同學取綽號,要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和身有殘疾的同學。
七、升旗禮儀
1、升旗時,要身穿校服,儀態莊重,脫帽肅立,行隊禮。
2、唱國歌時要嚴肅、准確,聲音要洪亮。
3、認真聽國旗下的講話。
八、活動禮儀
1、參加集體活動要准時,遵守秩序,不隨意走動,不隨便說話。
2、在大會上發言時,要先向師長、同學或聽眾致禮,發言結束時要道謝。
3、觀看演出要提前入場,觀看時聚精會神,要適時、適度鼓掌,不起鬨,不喝倒彩。主持人宣布演出或比賽結束後,有秩序地退場。
4、活動中不吃零食,不在場內留下雜物。野外活動要集體收拾處理垃圾,保護好環境衛生。
九、接待禮儀
1、有親戚、朋友、老師、同學來訪,要熱情接待,主動招呼,接提親人或朋友手中的物品等。
2、對來客要主動讓座、端茶送水,接遞物品要用雙手。
3、客人走時要起身道別,要送到門口

Ⅲ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社交習慣

一、培養社交意識,形成良好的心理
1.充實教育內容,增強學生對社會交往的認識。針對小學生社交的現狀和特點不斷補充有關社交教育的內容作為思想品德教材,讓學生懂得社交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更有特殊意義,在交往中反映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可以及時地了解和改變,還可以從中學到社會經驗,掌握社會規范,使自己的個人需要似和社會需要和諧地統一起來。
2.培養社交的自覺性和合作精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群體活動,關心集體,為他人著想,樂於助人,養成豁達寬容大度的性格。改變獨生子女的孤傲、任性、目中無人和「排他現象」。
3.培養勇敢堅毅、活潑自信的性格。多給學生關心、溫暖,為他們創造出頭露面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坐標上找到方位」克服害羞、自卑、畏懼、慌亂等心理。
4.培養學生自我調節心理的習慣。教育學生不怕挫折,不怕失敗,遇到挫折要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心理平衡,冷靜思考、認真分析,找出原因,想出辦法。
二、組織各項活動,培養交往能力
1.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交往的情境。課堂教學是教育培養學生的主渠道。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通過形象直觀的教育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說一說、議一議、辨一辨,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提高他們表情達意能力。
2.通過班、隊活動,創造交往的條件。隊集體、隊組織是個小社會,教師可以在這個小社會中實行「班、隊幹部輪換制」,讓更多的學生接受當幹部的鍛煉。與此同時,充分利用班、隊集體和學生本身所提供的集體生活環境,幫助學生會自尊和尊重,養成幫助他人的習慣;培養學生對群體生活的愛好和對班級、學校活動積極參與意識與合作精神。讓每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人人都有表現自己個性特長的機會。
3.在游戲中學習適應「社會角色」。玩是學生的天性,游戲則是他們玩的主要形式,教師應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模擬的社會生活如「模擬法庭」、「模擬督導」和軍事游戲等,讓學生從中學到社會知識、生活經驗,培養其社交能力。
4.通過社會實踐,提供交往的機會。社會,是學生將來走出校門都要接觸到的,在社會中,都要與市場經濟打交道的。教師應認真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擴大交往范圍,通過參觀、調查、訪問,讓學生體會到交往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增進與成年人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向成年人學習調解沖突和解決矛盾的知識,從而逐漸發展他們社會交往技能。
5.通過家校聯系,形成培養網路。教師應加強家校聯系,向家長宣傳科學育人的方法,讓子女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學會正確向長輩表達自己願望和意見的方法,學會處理好與家庭成員、鄰居以及周圍人員之間關系。
6.加強言行訓練,培養交往能力。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聯系、交往都離不開語言,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交往中的言行訓練,既要注意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如:語言文明、條理清楚、幽默有哲理,又要注意非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如:交往禮儀、表情、手勢、體態、語調等。

Ⅳ 小學生禮儀常識

儀表、言談、儀態舉止。又分為見面禮儀,公共場合禮儀等。

Ⅳ 培養孩子的社交禮儀,家長一定要做好哪些事情

美國著名的人際關系學大師卡耐基有一句名言,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是%,而交際能力卻佔85%。曾經也有人說過類似的話,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人際關系非常好,可見在社會中,社交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社交禮儀又是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基本素養,還能夠促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而孩子的世界中,社交禮儀也尤為重要,經常會聽人說某某家的孩子真有教養,誰家的孩子太沒規矩了。其實這樣的語言都是指這個孩子的社交禮儀方面。

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孩子缺少基本的社交能力,而父母又缺乏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因為大多數孩子都為獨生子女,父母工作比較忙,平時親朋好友互相來往的也比較少,所以孩子大多都是一個人玩或者一個人在家裡看電視,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孩子與人交往的比較少,所以普遍社交能力比較差。

5、讓孩子養成守時的好習慣。

在社交禮儀當中,守時是最基本的禮儀,不管什麼理由遲到,都會讓對方覺得不尊重。往往一個講信用負責任的人都會非常的守時,在家中,父母也要盡早的教會孩子時間管理及時間的概念,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盡可能的做到守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才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社會,同時也離不開與人交往,而在社會交往當中,孩子會與人交流,溝通感情,而良好的社交能力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也是孩子各方面能力得以發展的前提,所以想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社交關系,父母就應該從培養孩子的社交禮儀做起,讓孩子變成更受歡迎的人。

Ⅵ 4個例子告訴你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社交禮儀

1,孩子見面問候禮儀!
首先,在見面前,一定要先告訴孩子「待會兒會見到什麼人」、「要如何稱呼」,以及「該說什麼」,讓他有心理准備,甚至可先練習一下。
見了面,要給孩子留時間,而不是大人忙著說話,突然間,發現孩子還沒和對方打招呼,就急著催孩子,結果愈催愈糟。家長應該做的是鼓勵他把先前練習過的說出來,如果真是害羞,一時怯場,讓孩子點點頭,笑一下也可以。
回家後,則要極力贊賞孩子今天所做的事。例如,「你今天和隔壁爺爺奶奶打招呼了,做得很好。」其實孩子都很精明,當他發現「嘴甜」可讓大家都開心,又可得到獎賞時,他會很樂意去做這件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條件,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什麼樣的父母就會帶出什麼樣的孩子,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2,孩子就餐禮儀!
帶孩子出去吃飯或聚餐,也得做「預防」工作。出去前,先跟孩子說明狀況,像是到餐廳不能大聲喧嘩等。
就餐前,可先為孩子准備小點心,或帶他們四處走走,縮短呆坐在高椅子上的時間,看看餐廳周圍的擺設或環境,讓孩子有點樂趣。用餐時,別一口氣就把孩子喂飽,而是和大人進食的速度差不多,否則孩子一飽就精力充沛,很難再坐得住。
在吃飯過程中,還可從孩子的「百寶袋」里掏出好玩的東西吸引他。例如拿出繪本童書,讓孩子一頁一頁地翻。繪本比其他玩具更適合帶到餐廳,因為它不容易掉落一地。也可拿出家裡的相本,孩子喜歡看自己的照片,還可以問他:「這是在哪裡拍的?」「那天做了什麼事?」讓孩子沉浸在愉快的回憶情緒中,潛移默化的教會孩子安靜用餐的禮儀。

3,孩子公共場合禮儀!
要處理這個問題,事先預防是關鍵。外出前先告訴孩子,外出的目的是什麼,讓他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出門前,也要先跟孩子說好規則,確定他已經聽明白,並問他是否能遵守。
到了外邊,這些規則一定會被打破,但家長要耐心地提醒與糾正,直到孩子遵守。同時,家長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例如,孩子在超市奔跑吵鬧,屢勸無效時,可問他:「你是要安靜下來,還是要離開?」如果孩子不聽勸說,就冷靜地帶他回家,千萬不要捨不得選好的物品。
讓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在公共場所表現得宜,否則不能再出門。下次出門前,可再和孩子談一次,是否了解這些規則,能不能遵守;如果不能,就把孩子托給其他朋友,大家按需要輪流外出購物,這樣也能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還有一些小技巧,例如,盡量別在吃飯前或午睡時間帶孩子出門,因為那會讓他們更興奮,難以控制,孩子吃飽睡足了,大人也比較輕松。
4,說話過程中的禮儀!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們在說話時候,孩子不停插嘴進來。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要先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是沒有禮貌的行為。」但也要謹守原則,千萬別在孩子插嘴時回應他的要求,否則他會不斷重覆這可得逞的行為,盡管你已說了上百遍:「這是不禮貌的」。
但在談話告一段落後,要主動問孩子:「你想做什麼,我現在可以來幫你。」讓孩子明白,這時候才能聽他說話,滿足他的需要,正確的通過習慣教會孩子說話的禮儀。

Ⅶ 小學生交往禮儀

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愛護公物做起來也很簡單,只要擁有一顆公德之心,處處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就能保證公共設施的完好無損與正常使用。
1、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 講文明,重禮儀。
3、 講文明語,做文明事,當文明人。
4、 微笑是打開心鎖的鑰匙。
5、 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6、 不學禮,無以立。
7、 禮儀、禮節、禮貌、文明、文雅、文化。
8、 禮儀是一種文明規范,禮儀是一種素質修養。
9、 禮儀體現的細節,細節展現的是素質。
10`別給我雪白的衣服塗上顏色。(牆壁保潔)

Ⅷ 小學生課堂禮儀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於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庄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亂擁擠,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Ⅸ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禮儀

社交禮儀也是一種能力。也是體現個人價值和創造個人價值的一種推動力。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在與別人交流中創造的,良好的社交禮儀是獲得尊重及尊重他人的基礎,而尊重和溝通正是與他人合作的基礎,所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言談舉止不但會給孩子帶來很多正向的環境價值,更能創造出與人合作的良好氛圍。同時,社交禮儀是一種自信,是社交能力和社交價值的載體,也是一個人文化修養和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

那麼,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怎麼做才有助於孩子的社交禮儀養成呢?

1、父母文明做榜樣
社交禮儀也是一棵樹,從小培養,長大才能枝繁葉茂,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這里,父母的行為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言教不如身教」,孩子的很多行為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模仿父母,父母待人接物的風格,與家人的態度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作為家長,與其要求孩子做到,不如自己做給孩子看。一言一行的點滴滲透,孩子接受的卻是文明環境的積極氛圍。

2、禮儀教育重細節
社交禮儀的培養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生活態度的培養,更有助於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很多孩子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或者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這時,父母最好不要當眾批評孩子,以為那樣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以後故意拒絕做出社交禮儀的行為。所以,社交禮儀的教育一定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必須經過反復的練習和家長對細節的把握。

3、設計場景多練習
良好的社交禮儀能力是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形成的,家長可以根據不同的禮儀設計不同的場景,讓孩子跟著互動練習,從中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也可以通過與鄰居、朋友的交流中給孩子創造這種聯系的計劃,因為在熟悉的人面前,孩子會覺得舒適,也較為自如,有助於他社交禮儀的培養。孩子的社交禮儀是一個從自我認識到自覺行動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實踐,是長期的教育和熏陶才形成的。所以,利用身邊的資源,不斷的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培養社交禮儀非常的重要。

Ⅹ 如何教孩子學習基本的社交禮儀

最好的就是家長手把手的教孩子,做好示範動作,多鼓勵孩子。只有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才會心甘情願去遵守禮儀。如果是逼迫孩子去遵守,那麼效果肯定大打折扣,還可能讓孩子叛逆,更加不願意遵守。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社交禮儀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