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包括哪些
(一)舉止文明的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 細化目標: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3、自覺使用 「請」、 「您好」「謝謝」、 「對不起」、 「再見」等禮貌用語。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5、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6、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7、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8、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9、集合做到 「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二)誠實守信的習慣 一個人來說, 「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 「人格力量」。 細化目標: 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三)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 細化目標: 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2、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4、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5、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 (四)守時惜時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小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 細化目標: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2、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3、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習慣 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 (六)勤儉節約的習慣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 (七)遵守秩序的習慣 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則。沒有秩序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 (八)勤於動手的習慣 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 (九)鍛煉身體的習慣 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實健康,還能磨煉人的意志。 (十)講究衛生的習慣 講究衛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生養成講究清潔衛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
⑵ 如何加強小學生的養成教育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
「習慣決定命運,好的習慣讓孩子終身受益」。這樣的道理我們明白,學生更懂。我覺得對於學生的習慣養成,不能只喊口號,沒有行動,因為好的習慣是學生通過自身「做」出來的。抓學生的常規養成自身的好習慣,就是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從日常學生每天要做的事情做起,讓學生做好自己應該做到的,明白好的做法、好的習慣給大家、給自己所帶來的好處。同時我也想到,若是想讓我的課堂輕松、想讓每節課堂有成效、想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做個省心、省事的班主任,我就得一開始做到讓學生形成規矩,養成習慣。要做到這些,不是一句空話。所以,我在抓好學生的常規養成教育中,我注重做到三點1、用心 2、 方法 3、堅持
也就是:用心去觀察學生所犯錯誤的原因、用心去觀察學生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用心去想一想,班級哪些工作需要為學生講道理、哪些工作需要帶著學生做一做、學一學,哪些工作需要為學生定下規章制度。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解決一些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與行為對於不同年級的孩子是可行的。最後要堅持抓,直到形成規矩、見成效為止。
1、用心
每年的開學初,我都會提前用心去想,開學的第一天,面對我的學生,我要說什麼?因為我覺得新學期第一天老師說的話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學生玩了一個暑假,回來之後,也會聽得很認真。其實想想,我們不外乎說得最多的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注意安全,迎接新學期。我覺得,我們要把一些話說到學生做的前面,讓學生心中提前有數。特別是面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走進校園,一切都是新的,你的開學第一課,你對他所提的要求說過的話,對他今後的校園生活都起很大的作用。比如:面對一年級的新生,我以前都是這樣說:同學們,你們現在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學校里,就有了學校的規章制度,如早晨幾點到校,晚上什麼時候放學,鈴聲響了,要趕緊閉上嘴巴,走進教室坐好,這些都是規章制度,誰都不許違反。其實光說這些不行,有些學生他不太明白,什麼規章制度,為什麼要遵守、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時候,我會接著說:就像老師和媽媽爸爸,每天我要按時到學校,你的爸爸媽媽要按時去上班,每一節課我要給你上課,上課的時候,我不接電話、不喝水、不能想吃自己想吃的東西,你的媽媽在工廠里,不到下班的時間不能離開工廠,這就是制度,誰都不許違反……。而對於今年三年級的學生,我就不可能向面對一年
級的小學生那樣,去強調鈴聲、課前擺放,或者音樂響了,督促學生做操。因為這些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同學已經形成習慣,只能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醒大家。並且,我還要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為三年級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者在一二年級學生沒有經歷的,而上三年級要注意的。本學期開學前我就想:今年學生上三年級了,我首先讓孩子要注意什麼?我首先想到的是安全。如:開學的第一天,我就下了這樣一條制度:我們由低年級進入高年級,從一樓上了二樓。二樓的活動空間很小,規定任何同學,在走廊里不許你追我趕,不許趴在欄桿上,上下樓梯一定靠右行。講完之後,我就帶領學生一一進行了示範,並對學生講了他所帶存在的危險性,當然也說了,如果違反、我會懲罰他的。並讓全班同學互相監督,發現違反規定的趕緊告訴班長,班長通知老師,這時作為教師的我,會一定馬上處理。我們必須讓學生知道,有制度就的實行,不是說說而已。教師一定要堅持這個原則,才能讓學生真正重視,形成規矩。
其實,在我們班級工作中有很多細節都需要我們用心去想。如:上三年級了,學生開始用鋼筆寫字,我發現有的孩子鋼筆不下水的時候,他想使勁甩一下,看看能不能出來。我就教給學生,千萬不要甩,如果有水,會甩的到處都是,你可以輕輕的捏一下鋼筆的肚子,讓鋼筆水慢慢的出現在筆尖上,就能寫出字來。如苗老師曾經教給學生的為什麼不能踩門檻,教給學生怎樣注意不要碰到桌子角,這些細節都體現了做一名班主任一定要用心。
2、方法
班級很多工作,不要盲目的去干,有時候,同樣的工作,出現的效果卻不同,原因就在於方法。比如;我認為,一個班級的環境,會直接影響學生以及老師上課的心情。所以我們首先要讓學生養成桌椅以及課前擺放的常規習慣,讓學生為自己提供一個干凈、整齊的學習環境。在接受新生的第一天,我先教給學生,每一排桌子該怎樣擺放,每一行都有規定的點,你的桌子不能超過這個點,教給學生一起放凳子,放凳子時,要輕,同學要面對面,以免屁股碰屁股。並規定凳子在桌箱下面的位置。再教給學生擺放學慣用品的方法。這些做完之後,我會把全班同學請到講台前,請到每一行,讓學生從教室不同的角度來欣賞自己整理過的教室,欣賞過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有了親身的感受,從中懂得了教室的整齊美觀、給大家帶的一些好處,他就會記住。但有時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孩子知道了這些規矩,但是還有的小同學會忘,或者做的不標准,我會選出班級小督察,進行檢查,忘記的同學,要從返教室,把它做好,並自己在評價得分本上,親自為自己的原有的滿分100分去點一分。堅持一個月後,學生就會形成習慣。剛才講的這些,我是在孩子剛上學進行訓練的。現在我的學生跟我上三年級了,這項常規。已經在班級中形成,就不用再重復。
如,說到衛生,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班級的衛生,我仔細觀察發現,窗檯、多媒體、以及黑板前,規定一定的學生每天擦一擦就行了。而真正的不幹凈,就是飲水機如果學生喝水不注意,滴到地上,教室就很臟。我就一邊教育學生怎樣節約用水,一邊用一塊干凈的抹布放在飲水機的下面,提醒學生,注意別滴水,如果你不小心滴到了地上,就親自動手擦一擦,讓學生記住,如果不小心把水滴到了地上,你就要付出勞動收拾一下。一塊抹布,及時提醒、也是對學生的懲罰,也保持了地面的整潔。
如,對於班級的晨讀習慣培養。
我首先經常跟學生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的時間,大家一定不要丟掉。剛開始,班上人少時,我會督促學生自讀。當班上來了10名同學之後,我會在班級選出一名口齒清晰,聲音響亮、有號召力的同學每天領大家晨讀,教師就在教室巡迴指導學生怎樣看書、怎樣拿書,怎樣大聲朗讀。這樣堅持做了一個月,學生基本知道了晨讀該做什麼。後來,我發現班上讀書的聲音很小,你也不能每天喊大聲點、大聲點。我就注意培養幾個領頭雁,有時候悄悄的背後鼓勵他們:你們都是班上的朗讀小標兵,班上的領頭雁,早晨來了,看誰能把班級的晨讀和課堂上的朗讀帶動起來。因為有了領頭的,大家讀書的聲音漸漸,因為這幾個同學讀書非常注意感情,其他孩子也跟著慢慢學起來。所以,我覺的不管做什麼,方法很重要。
3、堅持
所有好的習慣養成,都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他需要不斷的訓練、不斷地督促,長時間堅持,直到形成習慣才能夠形成。
如:課前准備。課前准備很重要,假如學生每節課都能安靜地做好課前准備,伏台靜候老師到班上課。你的心情肯定是很愉快、很舒暢的。所以我從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就有計劃訓練學生的課前准備。從一本書、課堂練習本、草稿本、一支鉛筆、一塊橡皮等怎樣擺放我都是嚴要求的。要求把這些東西一律按要求擺放在課桌上,並伏台靜候老師來上課。要想讓學生每節課都能安靜地做好課前准備,我們必須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分鍾熱度,教師檢查須到位。(學生也可以)
如;上課前趁學生起立時要求學生調整狀態、振作精神,如果狀態不佳就「重復練習」,並訓練學生坐下後,手不許亂動。如在課堂中學生舉手的姿勢不端正、手沒有伸直,坐的姿勢不端正,趴在桌子上。發現這些課堂問題,我馬上停止上課,對學生進行訓練。開學的前一段時間,我會每天利用晨會對學生課堂習慣進行訓練。要想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每節課你都要去注意、去觀察隨時總結。等大部分學生形成了,面對個別案例,一定還有個別對待。這些常規,教師要每天堅持檢查、每天利用晨會、晚點對學生進行總結。
但是學習習慣不能只看坐得好、舉手舉得標准,還要學會思考,積極發言,發言時聲音要響亮。那麼在課堂上,如何堅持讓學生做到每節課都能夠堅持,讓好的習慣形成規矩。一是堅持訓練,把方法教學給學生的同時,要堅持每節課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標准去做。如: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課堂常規中說話完整、有條理。抓住一次語文課,根據課文我向同學提出一個問題,有的學生起來回答了兩個字:高興。而有的同學卻說:我認為他的心裡非常高興,因為他看到這個孩子是誠實的。面對不同的回答,我馬上引導學生討論,喜歡誰的回答,為什麼?然後我告訴同學,說話都應該向這位同學回答問題有條有理。在以後的課堂中,我就非常關注學生回答問題是否做到完整,這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只有教師堅持做到了,學生才會在不斷的提醒中形成習慣。如有時候:課堂上,你提出一個問題,班上總是這么幾個孩子舉手回答,有的根本不去思考。所以,我是這樣訓練的,當我提出問題的時候,給學生時間思考,然後要求學生全部舉手,並提前告訴學生,回答錯了沒關系,但是一定要有思考的過程,有自己的看法。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下課的時候,我會讓這節課回答過問題的同學先出去,然後把這節課沒有回答問題的同學留在教室,讓他們說說沒有舉手
的原因,是沒有思考、沒有自己的想法,還是上課沒有聽講。如果能長時間的堅持,學生就會形成思考的習慣,發言的習慣。但是,老師的課還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吸引學生。
總之,要抓好學生的常規習慣,要多動腦子、想辦法。要有計劃,要堅持,做個有心的班主任。希望大家能給我的發言提出寶貴意見。
⑶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生的養成教育
近年來,國內眾多的實驗群體分別從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驗研究。養成教育的研究對深化我國青少年的素質教育進行了更為積極的、有益的探索,對於提高養成教育的科學水平,產生了積極影響。
養成教育行為習慣素質教育「養成教育」,就是要著力培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及待人接物等方面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養成良好品質。只有具備良好品質的人,才有發展的潛力,發展的前景。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說過:「教育是什麼?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莊子曰:「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這句話也為我們闡述了「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的教育理念。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少年兒童的身體發育水平已明顯提高。人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豐富的社會信息來源,也大大促進了少年兒童的智力發育。但與此同時,在少年兒童中卻普遍出現了「行為霸道、不懂禮貌、磨蹭馬虎、好吃懶做、自私任性、孤僻膽小」等不良心理傾向。在學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現象。因此,對於這一代學生來說,很重要的教育任務應該是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應當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小學階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也是道德行為習慣培養的最佳期,從道德行為習慣入手,是發展小學生品德的最有效途徑。少年兒童時期養成的不良品質和習慣日後很難矯正,有的甚至可能伴隨人的一生。而養成的良好的品質和習慣則終生受益。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對少年兒童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時期的德育教育應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主。
一、從基礎抓起,規范養成教育
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應從學生的認知特性出發,按照先入為主的規律,充分利用《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習慣不能養成,為什麼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等。學校可以把開學第一周定為養成教育宣傳周,第一節課定為養成教育課,由班主任向學生宣讀學校規范,提出新學期的要求、希望和目標。並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班規,讓學生形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明確行為目標,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幾年來,我市在探索小學養成教育工作中已經取得一些成功經驗:一是教育學生從小養成遵守時間的習慣。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並嚴格執行,按時完成作業,做到認真、工整。二是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講究個人衛生,學會打掃班級衛生,不亂扔垃圾,物品擺放整齊,講究公共場所衛生,愛護公物。三是養成良好的行為品質。上學帶齊學慣用品,上課前准備好學習物品,走路靠右側通行,上學、放學排隊,讀寫姿勢端正,執筆方法正確、規范。四是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關心集體。
二、構建教育網路,保障養成教育
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出現,既有家庭、社會、學校的客觀因素,又有小學生自身發展的因素。因此,加強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我們構建學校、社會、家庭、學生四位一體的教育網路,齊抓共管。
1.強化教師身教
「身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教師的舉手投足都孕育著教育。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教師一直是學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學生會有意識的將教師的一言一行作為自己模仿的對象,也就是說教師對學生起了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勵學生,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教師要關心體貼生活習慣特別是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找原因,從源頭上下功夫。現在,許多學生衛生習慣差,果皮紙屑隨手亂扔、教室里隨處可見垃圾,可同學們卻視而不見。有人往垃圾桶里扔,那也是很少一部分。我們嚴厲地批評、懲罰也只能改變一天兩天,時間長了又會重犯,因為他們意識上還得不到改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先組織班隊會展開討論,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所轉變。但許多學生道理都懂,行動上卻難以改變。於是我們應從自身出發,從平時的小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平時,我們教師走進教師,一發現地面有爛紙垃圾就隨手把它撿起來,有了廢紙、垃圾總是親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有時老師的一個眼神,學生就會馬上意識到錯誤並很快改正;有時老師的一個好習慣,一個好動作,都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2.突出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是撫育孩子的搖籃,既是孩子的第一社會環境,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家庭又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因此家庭教育的這種廣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難以比擬的。作為小學階段孩子的父母,家庭教育的責任與義務更是尤為突出。要幫助孩子完成從幼兒向學生的過渡,要與孩子共同度過多個重要的轉折點與學習的關鍵期,要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做好對接。因此,家庭教育是學生養成教育的重要陣地。家長是學生的啟蒙教師,家長的一舉一動往往成為學生判斷是非得失的標准。有一部分學生在學校中已經接受了教師正確的引導,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或家長不良習慣的影響,而失去了行為習慣是非判斷的標准。因此,要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多種渠道,密切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和各方面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幫助家長提高育人意識和能力,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進行。
3.體現社會的育人作用
要與社會各個部門建立聯系,及時反映學生在社會上的各種表現。結合學校行為規范的教育內容開展社區教育,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聘請校外輔導員到校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規范學生的行為。
4.學生本身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在學校里,除了老師,學生接觸最廣的還是學生群體,教師要經常觀察學生的活動,看看是否有不良現象的發生。有許多學生在老師面前可能會有所顧忌,但在學生之間肯定會「原形畢露」。如若縱容下去,勢必會影響到其他的學生。
這時,教師可通過多種途徑觀察這種現象,然後以一個恰當的時間,用一個恰當的辦法,對「症」下葯,對他們進行「改造」,讓他們改掉不良習慣。
⑷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教育
如何用正來確的方法教源育孩子?
1.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2.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3.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4.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5.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6.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⑸ 小學生規范養成教育內容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上課時不做小動作,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2)能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3)能給予積極的評價(4)能仔細傾聽老師講解。(5)能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於思考的習慣
(6)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能積極發言。(7)善於發現,並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8)課前能預習,不明白的問題能做好標記。
3、敢於提問的習慣
(9)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10)發言時,身站直,口齒清,能用普通話,聲音洪亮。(11)對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向教師請教。
4、與人合作的習慣
(12)能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共同解決問題。(13)與同學交流時,能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14)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5、自主讀書的習慣
(15)邊讀邊想、圈點勾畫。(16)和書交朋友,廣泛閱讀。(17)不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碟,不瀏覽不健康網站。(18)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19)主動查字典,主動識字。(20)常寫讀書筆記,注重知識的積累。
6、認真書寫的習慣
(2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執筆處離筆尖一寸。(22)書寫工整,作業、卷面潔凈,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23)文字和符號規范,格式美觀,符合老師的要求。
7、自評互評的習慣
(24)在學習過程中,能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鼓勵自己與他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
(25)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身的知識面。(26)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實踐的習慣
(27)能積極、主動地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28)工具准備充分,不丟三落四。(29)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30)在校時能完成作業再去玩,對作業中的錯誤能即時訂正。(31)盡早完成家庭作業,睡前交家長檢查。(32)睡覺前對當天學習的主要內容能進行回憶。(33)認真完成,並仔細自查作業。
⑹ 小學生生活習慣養成教育教案
1、養成預習習慣。
每天晚上,孩子自己去尋找第二天上課要學習的內容,把教科書看一遍,自己尋找到重點難點,做好記錄。每節課後做好下一節上課的准備。把下一節要用的課本、筆記、參考資料准備好,以免到時手忙腳亂,丟三落四。
2、養成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
所謂定時,就是對於哪些時間學習哪些內容,已經成為自覺行為,不需要別人提醒。譬如聽英語廣播,到了時間,自己就准時打開收音機;什麼時間該寫日記了,自己就自覺打開日記本。所謂定量,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定量的學習任務,不輕易改變。譬如記憶英語單詞,每天5個,雷打不動,即使走親戚、會朋友、節假日也從不間斷。這些習慣養成,在開始的時候家長[微博]要鼓勵也要強制,一般一個月後,習慣就形成了。對於有些孩子,家長還要經常督促,以防出現反復。
3、養成自己翻查工具書和查閱參考資料的習慣。
比如,一遇到生字詞就翻查字詞典;遇到不懂的專業術語就翻查專業詞典;遇到生疏的歷史典故就翻查歷史典籍;遇到不清楚的地名就查地圖或地圖冊。一個勤翻字典的人,肯定少寫錯別字。
4、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習慣。
要看書,先找筆。看書時一邊看一邊圈點勾畫,標號重點難點或精彩之處,或隨手批註。自己讀過的書,一定要留下痕跡。青少年的讀書不能像有些老年人的讀書,純粹是為了消遣;青少年讀書是為了武裝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所以每讀一本書都要有所收獲。每一本書讀完後,再從頭翻一遍,把標號的重點部分再讀一遍,把精彩部分摘抄下來。如有突出的感想、體會,還可以寫出讀書筆記。到此,一本書才算看完了。書看完之後,還要善於用自己的話向別人復述書中的內容。每復述一次,就是一次復習。這個習慣堅持下去,會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幫助。
5、養成勞逸結合的學習習慣。
曾有人這樣說:「光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孩子要變傻。」所謂「頭懸梁,錐刺股」,只是精神可嘉,方法未必科學。列寧曾經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愛因斯坦演算疲勞後,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幾曲自己喜歡的曲子,使自己從那些符號中解脫出來。馬克思在研究中感到疲勞時,就畫一些畫來轉移大腦的興奮區域。
6、養成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的習慣。
首先要經常把書中的知識、書中的道理、書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每講一次,都是對所學知識的一次復習和鞏固;其次要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書中的知識只有為我所用,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知識。這種活學活用不僅可以促使孩子深刻地領會所學知識的精髓,還能使孩子真正體會到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孩子堅持不懈地主動求知,培養孩子自覺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7、養成朗讀和背誦的習慣。
對一些優美的文章,經典的文章,最好用大聲朗讀的方法。每天早讀都要堅持,朗讀要如入無人之境,排除干擾。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時間可以讀很多好文章。讀出聲可以幫助你體味文章的情感,讀出聲可以幫助你體味文章的節奏美,詩歌尤其要讀出聲。讀出聲,有助於記憶和背誦。
中學時代,是背書的最好時期。中學生如果能背誦幾百篇優秀的文章、段落,等於為你一生的文學功底、語言功底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它會為你以後一生的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提供幫助。背書時,不要不理解就背,不要一句一句多次重復地讀,要分層背誦。一段一段解決。
8、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要使自己手中的筆隨心所欲,就得天天練筆,練筆最好的方法就是天天記日記。通過寫日記,可以使孩子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和深入思考;可以鍛煉他觀察生活的能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提高他的寫作水平;可以使孩子盡情傾訴自己的感情,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培養他獨立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開闊他的心胸,凈化他的心靈。
記日記形式不拘,長短不限,可記敘,可描寫,可抒情。一般來說,記日記起初多記事,之後到發表議論、抒發感情。起初可能覺得無啥可寫,你可以讓孩子慢慢觀察,先寫本班同學,然後寫動物、植物,寫家中擺設,寫讀後感,寫多了就慢慢會寫了。為了提高孩子寫日記的興趣,你可以讓孩子不斷變換日記的內容和形式。如插圖日記、摘抄日記、想像日記、仿寫日記、采訪日記等。
孩子起初寫日記像擠牙膏一樣,堅持幾年以後,寫日記就像從心裡流淌出來的。從心裡流淌出來的才是文字的精靈,是豐富的情感,是思想的火花。
孩子最初開始寫日記的時候,家長不要急於糾正他的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等小毛病,因為這種過多的指責容易使他挫傷他的積極性。
寫,是整理思想的過程。思想不加整理,如一團亂麻,如商店中胡亂擺放的一堆貨物,需要時可能找不到。如果經常整理知識,整理思想,知識就有了系統,有了綱目,思想就有了體系。人也就成了有思想的人。
9、養成摘抄和整理知識的習慣。
讀書時如遇到精彩的描寫,精闢的議論,優美的抒情,名人名言,凡人妙語,應立即摘抄下來,並註明出處。剛開始摘抄時往往不分類,時間長了,自己就想動手給它分類了。分類就是整理知識的過程,你記的東西,經過自己幾次歸類整理,這些知識就屬於自己的了,每整理一次,印象就加深一次。平常課堂上零零星星學到的知識如果不定期整理,這些知識就像堆在倉庫里的貨物,雜亂無章,急用時可能尋找不到。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就像把倉庫里的貨物分類擺上貨架,急用時就如探囊取物一樣方便。
10、養成主動說、大膽說的習慣。
不少中學生勤於思考,勤於寫作,卻不善言談,這樣不好,不善言談的人往往是越發展越不善言談,以致影響自己的學習、工作和事業。
我們要常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每講一次都是一次復習,這並不虧本。要把自己生活、學習中的感受和心得與家長、同學、老師交流,要主動參與一些發言、辯論、演講。這樣你會覺得自己越說越想說,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敢說,越說越自信。善於表達的人容易贏得威信;善於表達的人,容易擺脫煩惱;善於表達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善於表達的人不容易被埋沒。所以,多說,不僅對於學習是必要的,而且對於你一生的事業都是需要的。
建議你網路搜索下《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如何培養學習習慣、制定學習計劃,學習的自覺性)》這篇文章,以上內容截取自裡面,更多內容可參考文章,希望能幫助到你。
⑺ 小學生如何進行養成教育的培養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一、養成教育的意義: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1、學會傾聽的習慣((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慣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3)要傾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於思考的習慣((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2)善於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3)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敢於提問的習慣((1)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2)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與人合作的習慣((1)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2)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自主讀書的習慣((1)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2)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3)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碟,不瀏覽不健康網站。(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認真書寫的習慣((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2)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自評互評的習慣((1)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1)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2)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操作的習慣((1)學生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操作步驟正確。)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1、舉止文明的習慣((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3)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5)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6)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7)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2、誠實守信的習慣((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尊重他人的習慣((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2)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4)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5)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6)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4、守時惜時的習慣((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2)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3)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習慣((1)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2)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3)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5)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1)愛惜學慣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2)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3)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4)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關緊開關。(5)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7、遵守秩序的習慣((1)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2)上下學排路隊,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3)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不加塞,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4)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 8、勤於動手的習慣((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1)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兩操兩課」。(2)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3)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10、講究衛生的習慣((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2)飯前便後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4)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6)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9個學習好習慣(1)提前預習 (2)專心聽講 (3)愛提問題 (4)及時改正錯題 (5)查尋資料 (6)不磨蹭 (7)仔細審題 (8)勤於動筆 (9)認真書寫9個做人好習慣(1)心態積極 (2)孝敬老人 (3)勤儉節約 (4)持之以恆 (5)充滿自信 (6)守時惜時(7)誠實可信 (8)善待他人 (9)不給他人添麻煩9個衛生好習慣(1)飯前便後洗手 (2)早晚刷牙 (3)每晚洗腳洗襪子(4)手臟了及時洗(5)不隨意席地而坐(6)常換衣服常洗澡(7)不隨地吐痰(8)不亂扔垃圾(9)隨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⑻ 小學生養成教育60條
關於這個教育60
條,有關信息,你可
以直接上網查一下
⑼ 淺談小學生養成教育的幾種做法
一、重視養成教育,教學生做人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我們作為一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經常地教給學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要將這些道理通過日常小事,自身垂範,落實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1、做一個懂得愛、懂得感恩的人
現在的許多孩子只知享受愛,卻不懂得感恩和回報。缺乏愛心的孩子也就缺少做人的根基。學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培養學生健康身心、健全人格的地方。
2、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一個人在學生時代有責任感,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負責的人。
3、做一個能夠承受困難和挫折、勇於進取的人
由於種種原因,中學生面對困難時會產生挫折感、失落感,精神萎靡不振。
4、做一個文明人
文明禮貌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
二、規范養成教育,重習慣培養
初中年級的學生宛如有著蓬勃生命力的小樹,充滿渴望地向著藍天生長,憧憬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有一句印度諺語就曾這樣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由此可見,習慣的培養是多麼重要。
1、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體現著一個人的整體素質,而中學階段是一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它能影響人的一生。
2、學習習慣
在學習上有滿腔的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指導。
三、深化養成教育,促自主管理
「獨木不成樹,獨樹不成林。」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同學都是這個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班主任應該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自覺、主動地管理班集體,自主的約束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