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如何在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百度文庫
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環境保護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貴州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② 如何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明了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方向,即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法制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課堂教學也應是實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徑。英語學科是學校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在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的自身特點有機滲透法制教育,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受到比較系統的法制教育。
一、法制教育滲透教學的全過程
《英語課程標准》特別指出,要寓思想道德教育與語言教學之中,使學生學好英語的同時,在思想道德上也受到好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應將法制教育作為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學科知識與相關的法律常識融為一體,使學生自然地受到法制教育,潛移默化地接受法制的熏陶。
1.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法制教育。小學英語教材中很多圖文並茂的闡述,都在於強化學生遵守規章制度等,在法制教育上很有代表性。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挖掘教材中這些顯性和隱性的素材,潛移默化地將法制教育內容滲透其間,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熏陶。例如在PEP三年級A冊Unit4《We love Animals》教學中,孩子們表現出對動物的熱愛,但他們平時也不乏有無意或有意傷害小動物的行為。教師適時地告訴學生: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must take care of them. Let』s love each other. 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要多關心它們、保護它們。保護珍稀動物,搶救瀕於滅絕的動物種群,保存和發展自然資源,不要隨意亂捕濫捉,以保證它們繁殖後代,代代相傳,繁榮發展。
2.英語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生活。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了解身邊的事,將語言教學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結合起來,從中滲透法制教育,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學完PEP教材二年級下冊Unit4 Lesson34中,教師結合課本內容聯系《道路交通安全法》對交通工具進行介紹,教育學生了解並遵守交通法規,在馬路上不能擁擠,不能打鬧;在回家的路上如遇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或車輛,可用「Don』t cross!(不要穿越馬路)」、「Don』t play in the street!(不要在馬路上玩耍)」等句子勸告對方。並通過歌謠學會遵守交通規則:
Red light, red light. Stop! Stop! Stop!
Yellow light, yellow light. Wait! Wait! Wait!
Green light, green light. Go! Go! Go!
3.講解文化背景知識,滲透道德法制教育。談到文化背景這一文化知識時,首先讓學生們知道不同的環境會造就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環境決定著人們的行為。不同的國家由於不同的社會形態,會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PEP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5文化知識中,有關生活習慣的知識。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 The fork is on the left. The spoon is beside the knife. The plate is in the middle. 我們中國人用「chopsticks(筷子)」,而國外友人多數用「fork(刀子)、knife(叉子)」。不僅教給學生餐桌禮儀,還要在我們遇到不會用筷子的外國友人時,不要嘲笑他人,應表示理解,並對他們嘗試他國的生活習慣的勇氣表示稱贊。
二、英語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注意事項
1.抓時機。時機幾乎是課課存在的問題。英語課有其學科內在的特殊性,因此抓住其內在的特殊性運用教材內在的教育因素很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通曉教材,統籌安排教育內容。
2.講方式。《英語課程標准》中指出「遵循」語言教學規律和「寓」思想道德教育於英語教學之中。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形式可採用適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適時地曉之以理是畫龍點睛之筆,而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求實效。教學中貫徹一個自覺和一個不自覺,即教師自覺地遵循語言教學規律,寓思想道德教育於英語教學之中,而讓學生不自覺地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思想道德上受到積極的影響。
4.避免牽強附會。教師在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時,要注意適度。德育滲透要水到渠成,避免牽強附會。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而法制教育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滲透是一個需長期堅持的過程。只有在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地滲透,寓法制教育於英語教學活動之中,才能培養具有基本法律知識、懂得自我保護、高素質的合格的新型公民。
③ 如何在小學數學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法制教育要以有機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各門學科、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為主」,學校要「將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滲透到相關學科教學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僅僅是「教書匠」,更要肩負學生學法、知法、守法的引路人。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呢? 一、必須充分認識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在青少年中加強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國的帶有長遠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恆地抓下去」。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對學生來說是最直接、最實用、最基本的途徑。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統一思想,提高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認識,才能真正開展好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工作,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開發和挖掘數學學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 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必須將教學內容與法制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既不能把數學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教學內容中蘊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據教材內容,恰當地把握分寸,潛移默化地進行滲透。如:在一年級《認識人民幣》教學時,通過展示各種面額的人民幣,並配以圖片形象的說明,指出他們的特徵和防偽標志,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體會人民幣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相關內容,同時還可以對學生滲透廉政教育思想。這樣,不僅使抽象的法律條文形象化、實用化,充分調動少年兒童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能較好地解決了法制教育與學校教學大綱或教學計劃之間的矛盾。 三、利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提升法制教育理念 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 如果教師能把滲透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年級學過簡單的統計後,有一道題是:站在馬路口,統計在一分鍾內通過的各種車輛的數量,在帶領學生去統計前,首先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和遵守交通法規的教育,到達現場後再對學生進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紅綠燈的指示行駛,即不遵守交通法規,對會出現的後果進行設想。學生通過設想,討論後,一致認為:遵守交通法規不但是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有機地滲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四、數學題中融入法制教育 「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六年級《認識百分數》教學時,教師可將徵收個人所得稅的稅率計算方法設計成作業題,融入到學生所學知識中,從而對學生進行稅法教育。在教學統計時,可以讓學生收集身邊需要利用法律武器解決的問題,如:父母虐待孩子,非法開辦網吧,商店出售」三無'食品等。把這些問題編成統計資料,這樣在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同時,實時滲透了相關的法制教育。 另外,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駕馭教材,探尋到知識教學與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點,把握好法制滲透的有機性原則、選擇性原則、貼近性原則、情感性原則和有趣性原則。要遵從在生活中滲透、在情境中滲透、在案例中滲透、 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等方法。隨著教學進度隨機滲透,因材施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持之以恆,才能達到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總之,只有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才能把法制教育落到實處,才能通過學科教學在學生的心田從小就種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明的種子,不斷增強其法制意識,提高法律素養,培養祖國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④ 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
一、 利用課文內容向學生滲透法律知識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我們要充分挖掘小語課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滲透,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開放練習,巧妙滲透。
開放性的練習題具有多樣性和明顯的層次性,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語文知識,而且學生在解答過程會出現很強的探索性。引入開放性練習題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法律的意識和能力。這樣通過引申拓展,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了環境保護法方面的教育。通過這樣一道開放性的練習題,老師引導學生懂得什麼情況下應該怎樣做,什麼情況下不應該怎樣做,對學生進行了遵紀守法教育。
三、寫作訓練,有機滲透。
在小語習作中,有很多內容要求學生關注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善於用法律標准來明辨是非。在習作中,我還利用寫日記這一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學生在寫日記時說的是真話和心裡話,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時,寫日記能規勸自己上進、自省,勸別人改過。讓學生聯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規范行為,乃至違法犯罪現象,通過日記這個載體進行內心的真實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時教師通過批閱,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健康指導,針對性地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在口語交際中討論,確定法制認知
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口語交際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思考,從事物的表象認識到事物的內層,會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種強烈的認知。在學生激烈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時,教師只需要再往深處引導一下,思考產生犯罪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而然地就把學生的思維轉向了對規則的認知上來,使他們學會遵守法律、法規,一切行為以法律法規為准繩,從而深化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強化對法律法規的認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適時、適度,點點滴滴地滲透法制知識,持之以恆,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會讓法制教育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同行。
⑤ 如何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安全教育
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在數學學科知識中同樣蘊含著豐富的法制資源。關鍵是如何開發和利用法制教育資源與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以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承擔著增強少年兒童法制意識的培養教育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結合小學數學知識,淺談一下我在數學教學中是怎樣滲透法制教育的。
一、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養,提高法律素質。
對於小學生來說,在學校接受教育時與教師接觸的時間最長。教師自身的形象好壞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直接的。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不僅要認真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實提高教學水平,更應該把《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作為必學內容,注重自身良好素質的形成,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的合格人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潛在的法制素材。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法制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法制因素,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和滲透點,把法制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把法律知識自然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
例如在二年級學習認識路線和有餘數的除法知識後,學生結合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了數學日記《旅遊中的數學》。給大家介紹了到中原福塔乘坐的公交車727路的行車路線以及如何正確選擇乘車的方案。
日記內容摘抄如下:
(1)行車路線
從紫荊山站出發,向 南 行駛2 站到紫荊山路商城路站,再向東南行駛 1 站到鄭州城隍廟站,再向東行駛4站到未來路商城路站,再向南行駛5站到金色港灣站,再向東行駛4站到航海路高速路口站下車,再向前大約走200米即到。
(2)乘車方案
同學們,如果我們班同學去游覽中原福塔,我們班73人加上1位老師共74人。旅遊團為我們准備了兩種車,一種是大巴車,限乘客50人, 租車費用一天800元;另一種是中巴車,限乘客30人,租車費用一天600元。我們怎樣租車比較合適呢?
大巴車:限乘客50人 中巴車:限乘客30人
租車費用 :800元/天 租車費用 :600元/天
我想的租車方案如下:其中方案一最適合我們班的情況,因為空位少,費用低。
大巴車/輛
中巴車/輛
可坐人數/人
所用費用/元
方案一
1
1
80
1400
方案二
2
0
100
1600
方案三
0
3
90
1800
在這里就可以對學生滲透安全與交通法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有關車輛超載所造成的危害性。
對於游戲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可是在做游戲時經常有個別同學故意出錯,使游戲無法進行。針對這些現象,在四年級講授「游戲公平」的知識時,我一邊指導學生要想在游戲中玩得開心,必須設計一個公平的游戲規則;一邊告訴學生:公平競爭,誠實做人。讓學生明白不遵守游戲規則,游戲就不能進行;不遵守法律,國家就不能安定。所以,同學們要養成遵規守紀的好習慣,將來才能服務於社會。這樣的例子在數學中還有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就可以找到法制教育的素材。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法制教育與數學教學自然融合,切不可喧賓奪主,把數學課上成了法制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還是應以數學知識的傳授為主,法制教育為輔。
三、合理利用課堂,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例如在講五年級《中位數和眾數》這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在課的開始部分,先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工資里的騙局》。有一家服裝公司,生意日漸紅火。可是公司的員工卻十分不滿,原來僱用的員工每天工作強度很大,但工資很低。員工們每天從早到晚,工資又不多,所以他們集體罷工,要求減輕工作量,增加工資。老闆想:與其給老員工加工資保住他們,還不如招一批新工人劃算。因為即使給新工人的工資低,他們一時半會也不會鬧事。於是公司馬上貼出一張招聘廣告:「本公司職員平均工資1500元,名額有限,欲報從速。」這時大學生小王看到了招聘廣告後,心想一個月1500元工資還不錯,便到公司報了名。公司立即錄用了他,並簽了1年的工作合同。第一個月,小王幹得非常賣力。到了月底,小王高高興興地去領工資,等錢拿到手後,一數怎麼才800元呢?於是,小王氣呼呼地跑到老闆那裡,問老闆:「明明說好是1500元,為什麼只給了800元?」公司老闆狡猾地說:「我說的是員工平均工資1500元呀!既然是平均數,那自然就有高有低了。」說完,像變戲法似的,從抽屜里拿出一張表格:
職務
經理
副經理
員工
人數(人)
1
1
10
月工資(元)
8000
2000
800
本公司職員平均工資:
(8000×1+2000×1+800×10)÷(1+1+10)
=(8000+2000+8000)÷12
=18000÷12
=1500(元)
這個故事讓學生明白了小王上當的原因,並提醒學生設想當自己11年後走向工作崗位去招聘時,應如何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法律知識來合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法制教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或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在六年級數學學習百分數的應用——如何計算利息後,我讓學生結合新學的知識和國家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來調查新個稅法實施方案的計算方法。 現行方法
{(總工資)-(三險一金)-(免徵額)}×稅率-速扣數=個人所得稅。 以總工資5105元為例,三險一金105為例
{5105-105-3500}×3%-0=45元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5%
27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40%
55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
總之,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幾堂課就能解決的事情。只有在平時教育中加以重視,認真挖掘法制教育素材,並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深化、細化法制教育,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把法制教育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滲透到相關的學科教學中。同時它需要家長的配合,更期待著社會風氣的好轉和我們教師能始終堅持法制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只有這三者緊密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合格人才。讓我們共同攜手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築起一片純潔干凈的法制天空,促使他們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
⑥ 怎樣在小學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少年兒童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具有 極強的可塑性,。從小對他們進行法律意識培養和法律素質教育,有助於減少學生違法犯罪,促 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這既不是強加附合,更不能喧賓奪主,因此,教師在 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必須將學科教學內容與法制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根據語文學科 的特點,要注意簡單化、牽強化的形式主義,在教學中恰當地把握尺寸,潛移默化地進行滲 透。綜上所述,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法制滲透: 一、 利用課文內容向學生滲透法律知識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 最有效的途徑。我們要充分挖掘小語課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滲透,使學生在「隨風 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法制教育。如《生命橋》一課的學習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 優美的文字、令人震撼的情節、斑羚超乎常人想像的智慧和團隊精神所吸引。在充分賞析了 學生感興趣的這些內容之後,注意引領學生關注造成這場動物悲劇的「罪魁禍首」――狩獵 隊, 他們的行為是一種什麼行為?學生立即意識到這中捕殺斑羚的狩獵活動是一種違法行為。 教師趁機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禁止獵殺野生動物的相關條例,讓學生 對此行為性質的認識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 ,給狩 獵隊寫一封信,譴責他們的違法行為,控訴他們的累累罪行。學生通過此課的學習,保護野 生動物的意識得到極大的增強。 二、開放練習,巧妙滲透。 開放性的練習題具有多樣性和明顯的層次性,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語文知識,而且學生 在解答過程會出現很強的探索性。 引入開放性練習題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法律的意識和能力。 如在教學《去年的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學習了這篇課文後,你想對砍 樹人說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 「要不是你亂砍伐樹木,小鳥也不會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你不要再亂砍伐樹木了。 」 「砍樹人,你再亂砍伐樹木,小鳥連家也找不到了。 」 「你再亂砍伐樹木,就會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 」 「樹木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你應該愛護它、保護它。 」 這樣通過引申拓展,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了環境保護法方面的 教育。通過這樣一道開放性的練習題,老師引導學生懂得什麼情況下應該怎樣做,什麼情況 下不應該怎樣做,對學生進行了遵紀守法教育。 三、寫作訓練,有機滲透。 在小語習作中,有很多內容要求學生關注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 生習作時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善於用法律標准來明辨是非。在習作中, 我還利用寫日記這一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學生在寫日記時說的是真話和心裡話,這便起 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時,寫日記能規勸自己上進、自省,勸別人改過。讓學生聯系生活中不 文明、不規范行為,乃至違法犯罪現象,通過日記這個載體進行內心的真實表露,接受深刻的教 育。 同時教師通過批閱,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健康指導,針對性地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 法制教育。 四、在口語交際中討論,確定法制認知 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口語交際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 能力,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思考,從事物的表象認識到事物的內層,會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種強烈 的認知。我經常引用生活中的、報刊上的、電視上的那些違法犯罪的事件,組織學生進行口語 交際,發表他們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些最能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和交流的熱情。 在學生激烈的表 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時,教師只需要再往深處引導一下,思考產生犯罪的原因,尋求解決問 題的辦法。自然而然地就把學生的思維轉向了對規則的認知上來,使他們學會遵守法律、法規, 一切行為以法律法規為准繩,從而深化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強化對法律法規的認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適時、適度,點點滴滴地滲透法制知識,持之以恆,一定會取 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會讓法制教育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同行。
⑦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環境保護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貴州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⑧ 如何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巧妙滲透法制教育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巧妙滲透法制教育,可以通過以下四個途徑進行。
1、巧設教學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好多內容都可以設置契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例如:在講到位置與方向的時候有動物園的導游圖,教師可以一邊指導學生說出各個場館的位置,一邊告訴學生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法律知識,從而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
2、聯系課文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滲透法制知識。比如教《一個小山村的故事》,學生明白了由於過度砍伐樹木,在一場大雨過後小山村被洪水捲走的道理。教師在講課文過程中滲透《森林保護法》的內容,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採用實例分析。在教學品德與社會課時,可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在學生爭論時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讓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4、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比如在數學學科統計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⑨ 如何把法制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環境保護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
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 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貴州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⑩ 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一、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適時有度。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必須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法律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當地把握分寸,適時滲透,潛移默化。如:教「贍養」一詞時,教師要與「撫養」聯系起來,指出「撫養」是指父母或長輩養育後代,而「贍養」則指成年子女對父母或長輩的養老行為。在學生理解詞義後,教者進一步引導學生:在《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文件中規定,父母有扶養教育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你有要求父母教育扶養的權利,但也相應的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從而明白享受權利就要盡義務的道理。
二、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因課而異。1、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有關環境保護、贊美大自然的課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指導學生在讀書中享受自然美,也應讓他們明白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2、在口語交際中滲透法制教育。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也應適時滲透法制教育,幫助學生作出正確的道德評判,做個知榮辱恥的人,同時也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3、在作文教學中引進法制事件,規范法制行為。習作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它既是個體對生活現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個體對生活實踐的獨特體驗。在習作教學中引入法制事件,誘發學生思考、分析、比較、反思、議論、總結,不僅可以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而且還可以規范學生的法制行為。現實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導學生關注時事,討論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紀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