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生關於「道德品質」的調查報告
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在小學生全面發展中起著統帥和靈魂的作用。然而,在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缺失,致使道德教育的實效偏低;採取對策,克服缺失是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必然選擇。 一、小學生道德取向現狀調查:小學時期是人生觀與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對三年級小學生道德取向進行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內容涉及到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方面。在調查中我發現生活中的道德現象與理想中的道德目標有了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如下:1、淡薄理想:在「我的理想」道德取向中,許多同學選擇了當經理、老闆、歌星、影星,原因是最實惠最榮耀,而對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較為淡薄。一談到當清潔工就鬨堂大笑。2、缺乏感恩:在「孝敬父母」道德取向中,80%學生不知父母生日,選擇了「父母養育我是應該的」。獨生子女任性,只懂得享受、不懂的孝敬,總是挑肥揀瘦,唯我獨尊。「小霸王」「小公主」「小太陽」紛紛亮相,父母成了新時代的「牛」和「馬」,與父母溝通少,缺乏感恩之心。怕苦怕累,很少幫父母做家務,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3、講究攀比:在「勤儉節約」道德取向中,65%同學選擇要闊氣。他們認為勤儉節約過時了,只有闊氣,才被人瞧得起,於是,在同學間常攀比誰家房子大、誰家最有錢,攀比風較為嚴重。有的還說有錢不花是傻瓜,於是每天都得花光父母給的零花錢。4、不講誠信:在「誠實守信」道德取向中,了解到80%學生都講過謊話,年紀越大,說謊越多,方法越巧,認為誠實是吃虧,能說謊話是聰明表現,並為說謊成功引以自豪。小學生的知與行存在嚴重脫節,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不吻合,道德觀念滑坡。學生中不誠實的現象較為普遍。5、厭倦讀書:在「讀書快樂」道德取向中,60%學生選擇讀書煩惱。信息技術的應用,小學生知識面廣了,雖然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慾,但「虛擬世界」負面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人生價值取向,學生沉迷於上網游戲,作業抄襲,學習缺乏內在動力,以致厭學。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道德取向偏差,少數學生還有逆反心理,道德判斷能力的差異,嚴重阻礙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極不相稱,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二、導致小學生道德缺失的幾點因素1、家庭缺失家庭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環境,而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小學生從小生活在怎樣的環境,從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舉止,並且父母採取怎樣的養育方式都直接關繫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調查發現,80%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身體,而道德教育卻隻字不提。其次,家長對子女道德教育簡單粗暴,或是放任不管。而有的家長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不斷地給孩子學習加碼,孩子承受不了過重的負擔感到厭煩,產生逆反心理。再者,家長自身素質低,家長不良言語給是非辨別能力差,模仿能力強的孩子起了催化作用,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大人們的過度呵護,過分寵愛,導致價值取向出現偏差。在我工作中曾碰到過這樣幾個例子,在孩子與他人爭吵時,不管對或是錯,家長總袒護著自己孩子;在地震捐資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家長卻不熱心支持;平時孩子積極參加做值日,家長總在潑冷水,家裡什麼活都不做,反倒跑到你學校里來掃地;同時部分家長言行不一,教孩子怎樣不吃虧,別人打你你也去打別人;怎樣不花錢又能受益等,加大了向功利傾斜的砝碼。學生感受到理想與現實反差大,產生道德取向的迷茫,嚴重影響了學生正確道德觀的確立。2、學校缺失學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陣地,由於升學率的困擾,「德育讓位」的現象還依然存在。過強的學習負擔,給學生造成了心理壓力,孩子們的課內外只是為了疲於應付上課、作業、考試和課外補習,家長與老師把書讀好看成是將來唯一的出路,忽視了對大多數學生的全面培養。應試教育帶來了教育內容和方式的蒼白,孩子失去了學習快樂和憧憬同時老師也是和孩子接觸時間最多的人,是孩子最崇拜的人,老師的一言一行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但很多教師對學生懷有深深的愛,卻往往恨鐵不成鋼,但有時動機雖好,教育方式卻是反教育的。教師簡單、粗暴的語言,未經充分調查輕易給學生下定論,凡此種種都可能極大地傷害學生的心靈。3、社會缺失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出現的文化、道德和價值多元化的現狀,混亂了學生的道德取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網上的信息逐漸模糊了青少年的道德規范,。網路游戲、光碟、書刊、影視上經常充斥著一些血腥暴力、淫穢色情的東西,對自控能力較弱的小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小學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由於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辨別力、鑒別力還不強,加之客觀現實的錯綜復雜,因而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顯得偏狹,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出現認識的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就很容易進入他們的心靈,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一些成年人價值觀發生扭曲,在各種消極因素影響下,少數學生精神空虛、行為失范,出現了無節制的上網,曠課、逃學等現象。二、小學生道德缺失的幾點對策小學生道德缺失問題是學校、家庭、社會及個體遺傳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要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就必須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模式,針對不同小學生人群的不同特點,採取形式多樣的心理教育措施,方式上變被動治療為主動預防,幫助其提高心理素質,形成正確道德取向。1、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小學生的道德取向與家庭教育有極其重要的聯系。那麼家長該給他們以怎樣的輔導呢?(1)目標定位。家長對子女的要求不能超出他們的承受力,當其竭盡全力也不能完成時,他們就會泄氣。一要從實際出發,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即從自己孩子的遺傳素質、家庭環境、學校和社會教育實際水平出發,從孩子的智力、性格、愛好、個性、體力等方面出發,客觀地、實事求是地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定位。給孩子定的目標,要讓他們經過努力,跳一跳可以夠得著、能達到。二要嚴愛結合。「嚴愛結合」,即讓孩子從父母的身上得到溫暖,得到愛的體驗。感到父母既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又是知心朋友,有什麼心裡話願意和父母講,因為父母能幫自己解困,但不能父母事事包辦代替孩子去做,愛要有個「度」,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激勵孩子的積極性,教給孩子學會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知識,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使孩子健康成長。(2)提高家長自身的素質。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家長要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個性特徵,掌握孩子心理變化的規律,為教育提供依據,給孩子提供適宜的多方面的教育和培養,使孩子智力、心理等和諧發展;此外,家長還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都較緊張,時間顯得十分寶貴。當家長的既要做好本職工作,又要料理家務、教育孩子,家長的教育態度不能隨著自己情緒的好壞而變化。要防治在勞累、身體不適、夫妻反目、下崗等特殊情況下,不在孩子身上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要學會控制、轉移自己的不良情緒,做到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則,為子女做楷模。(3)家庭輔導應注意:①教育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尤其是如何看待學習成績。②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對待批評和自我批評。孩子容易用放大鏡來看待別人的缺點,用顯微鏡來看待自己的弱點,要引導孩子胸懷寬廣,性格開朗,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③要鼓勵孩子廣交朋友,積極參與,學會做人。一個熱情大方,有交往能力的孩子,是受人喜歡的,其心理必然是開朗、愉快的。④引導孩子向生活中的強者學習,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勇敢地面對現實,增強挫折容忍力,鼓勵和培養他們忍受挫折,再接再厲的精神。⑤讓孩子多在生活的風浪中自我搏鬥,父母要幫助孩子在風浪中經受鍛煉。⑥培養孩子的刻苦精神。吃苦,經受磨難,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家長要鼓勵孩子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疊被子、拖地板做起,還要讓孩子獨立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養成刻苦學習的好作風,使其在克服各種困難的鍛煉中逐步成長起來2、加強學校教育和輔導作為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環境,學校應擔負起對其進行道德教育的責任,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教師要理解和尊重學生。身為教育者,首先是要在心中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平等的意識,確實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在教育學生時,不應該挫傷他的自尊。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強調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要求換位思考,體驗學生的情感,學生是與老師共同克服困難,尋求進步和解脫的「當事人」,因此學生與老師的地位是平等的。學生可以充分表露自己,有利於教師開展工作。尊重與理解也就是對學生的肯定,只有得到肯定,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會以愉悅的心情努力學習。教師應努力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多肯定、多傾聽,根據學生不同氣質特徵、性格類型,有針對性地運用心理學中的疏導方法——激勵法加以鼓勵,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維護心理健康。喚醒對方希望實現自我價值的潛意識,激發對方強烈的自尊心,從而轉化為巨大的精神力量。 (2)滲透到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用帶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開闊學生眼界。例如:請先進模範,校外輔導員到校作公德報告,用生動事例來激發學生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體驗教育,培養他們審美鑒賞能力和良好的藝術修養,使之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品德和班會課上,採用討論、故事演講、心理短劇、角色扮演等活動方式,向學生進行教育。同時還應與優化校園環境結合起來,提倡使用文明用語等活動,不斷地引導學生在道德實踐中體驗、感悟。把道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在各項教育活動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3、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小學生不是封閉在一個真空的環境里,小學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避免要與社會接觸,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就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1、要凈化社會環境,讓正確道德取向走進和諧社會。社會應該給孩子們道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藉助社會力量開辟德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拓寬學生德育實踐的渠道,有機進行榮辱觀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是非觀。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光榮的,什麼是恥辱的。2、正確引導學生觀看各種有益的電視、電影、報紙、刊物等,使他們開闊眼界、提高素質、陶冶情操、愉悅心情;3、加強對校園網站的管理,規范上網內容,為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綠色網上空間,充分發揮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教育他們文明上網,健康上網; 4、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輔導相聯系的網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路體系,來加強和改進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現狀。形成教育合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學校、社會、家庭一致的教育氛圍,要樹立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從學校內部來說不僅要有清新、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而且還要創設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發展積極情感,增強適應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學校要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接待日、舉辦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同家長建立經常性聯系,幫助家長提高認識。要充分利用社區教育委員會、校外輔導員站等社會資源,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和輔導。小學生心理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賴於學校教育,有賴於教師培養,同時也有賴於家庭影響和社會氛圍。要努力推行「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方法,讓小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貳』 中小學學生道德現狀調查 請大家用論文的形式回答謝謝了·
中小學生道德細節調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剛下發不久,就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像這樣浩大的工程應從孩子生活中點滴的道德細節開始抓起,家庭與社會也應充當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近日,記者就中小學生的一些道德細節問題展開了調查……
細節之一父母的生日你記得住嗎
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三口之家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家庭的主要模式。不用問,每對父母一定是將自己兒女的生日牢記在心,可「小太陽」們是否記得住父母的生日呢?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孩子根本不記得,少數孩子承認父母曾經說過但自己沒往心裡去。那些不記得父母生日的孩子中有80%認為,父母每年都為他們過生日,但從不提起自己的生日是哪天,他們當然就會忽略父母的生日。接受調查的一些孩子還透露,他們的父母也從沒給自己的長輩過過生日。良好的道德素養是靠一代代的傳承延續下去的,不知道關心父母的孩子,將來怎麼懂得關心他人和社會?
細節之二乘電梯你注意秩序嗎?
眾所周知,電梯分為直梯和扶梯兩種,但在乘坐的時候,卻少有孩子注意電梯禮儀和應遵守的秩序。以扶梯為例,被調查的學生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知道,在乘坐扶梯時應靠右站,而把左邊的空間留給需要快速通行的人。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點,我們經常看到大型商場的扶梯上零零散散隨意站著的人,甚至嬉戲打鬧的孩子也不難看到。其實,社會中若能形成一種對電梯禮儀行為的監督氛圍,那麼,對於可塑性很強的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約束了。
細節之三吃肯德基你收拾餐盤嗎?
據記者了解,在新加坡、韓國等一些國家,人們在肯德基餐廳就餐結束時,都會主動將餐盤中的垃圾送進店內專門的垃圾箱內,這在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連鎖經營餐廳里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借下午就餐高峰的時間,記者在西關十字的一家肯德基餐廳里觀察了近一個半小時,令記者失望的是,竟沒有一個孩子收拾餐盤,也沒有一位家長提醒自己的孩子主動收拾。接受采訪的孩子都認為,他們從沒被要求收拾餐盤,也沒有發現餐廳里有任何提醒的標志,所以這不能怪他們。看來,家庭和社會若沒有要求,未成年人就很難養成良好的習慣。
細節之四蹺二郎腿你覺得雅觀嗎
父親們蹺著二郎腿看報紙的悠哉形象,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也學著你的樣子,「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的時候,你會冒冷汗嗎?可見,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家庭環境最重要。在西關十字4路公共汽車終點站,記者發現了一個斜靠在站台立柱邊、站姿很不雅觀的小男孩。當問到他這樣站著好不好時,他滿不在乎地回答,這是他自己的事,並沒有妨礙到別人,所以沒什麼不好。要知道,正確的姿勢不但代表自己擁有優雅的儀態,更有利於發育期孩子骨骼的健康。
道德養成看細節
如果你問今天的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思想道德重要不重要?大概很少有人不承認它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生活中,尤其是在如今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作為家長,他們常常不自覺地跟孩子強調發展智力、抓好學習的重要性,而把道德教育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21世紀,人類最大的挑戰是道德的挑戰。因此,從小培養少年兒童正確的道德觀,加強少年兒童的道德教育,教會孩子做人,是提高未來公民素質的重要內容。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應有社會大環境,當道德標准在社會各種評價體系中都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時,孩子的道德素質才能相應提高。可現實生活中許多成年人並未做出表率———在公共場合旁若無人地大聲說話,影劇院里此起彼伏的手機鈴聲,公共洗手池前四濺的水花……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很小很小的細節,沒有人注意到孩子們正是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嘗試探索從細節開始的道德養成教育,因為我們相信,人是從細節中接受教育,也是在細節中展示自己的。只有對細節的不懈敲打,人們的整體文明才經得起考驗。孩子是未來,而我們又特別重視下一代教育,但我們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時又往往忽略了德育。也許人們都以為自己有足夠的修養而不必再強調,可就是這個忽略使「德智體」瘸了腿,不可否認,我們並沒有「壞」得無可救葯,但點滴積累起的「惡習」卻足以讓人反感,影響生活。
『叄』 中國社會道德建設現狀調查
可以看出,中學生無論在社會上,在學校內,其愛國意識的養成,總體上看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由此也驗證了學校在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學生愛國認識與愛國行為養成方面的教育效果。在升國旗、奏國歌時,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的行為調查中,有89%的學生能做好。也說明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建立在學生對愛國主義概念認識之上的。
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的偉大文化成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講,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調查結果則表明,一部分學生對一些基本常識缺乏掌握。應該看到,德育與智育是辯證統一的。我們在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品德教育時,要十分注意智育因素的培養。
另外。13%的學生不了解國徽圖案的象徵意義,還要加強有關知識的學習。有3%的學生對升旗儀式持無所謂的情感,甚至有厭煩的情緒,令人擔憂。說明《國旗法》的學習教育要深入開展,升旗儀式有待進一步規范。參加升旗儀式是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之一,不是一種形式主義要讓學生自覺地通過這一活動接受教育、陶冶情操。
基於以上分析,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道德品質教育,德育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政治方向、形成馬克思主義正確的思想觀點、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不然的話,他們很有可能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迷失方向。學校要注意研究學生品德形成的內在心理機制,抵制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學校一定要把德育和智育結合起來,努力開展「寓德於教」的活動。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就是一句空話。要充分發揮政治課及其他學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學校一定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鼓勵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能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停留在觀念的層次上,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標志是其行動,這同樣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立足點和歸屬。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強調一個人的道德行為,我們要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才真正地落到實處,找到方向,德育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
對待師長的情感行為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中小學生對師長的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來看是比較好的,這從一方面反映了目前中小學愛國主義品質的人格基礎狀況,又從另一方面表明我們的中小學具有形成優秀道德品質的潛在的較強的能動性,自然也是加強道德教育能受到實效的前提。
禮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古訓曰:「不學人與禮無以立」「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可見,禮儀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禮儀教育肩負著選擇、傳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尚使命。它一方面把中華民族禮儀轉化為青年一代的素質結構: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時代禮儀。近年來,由於社會風氣不盡人意。一些與禮儀相悖的行為侵襲和影響著青少年,不少青少年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調查顯示,有的不會鞠躬、不會微笑、不會拍手;有的見到老者不是昂首挺胸,「目中無人」,就是低下頭來,摔肩而過;有的家庭甚至出現「孝順顛倒」的不正常現象。「禮儀之邦」的中國出現了禮儀失落,不能不使人感到憂慮。
人生在世要有「三自」,即自尊、自知、自製。「自尊」是為氣節、「自知是為智慧、「自製」是為修養。有了「三自」,在人格上能頂天立地,在交際上能使用文明用語、道德規矩,不卑不亢,在品德上能上下稱道。
人生價值取向
學生最敬佩的人物調查中處於前五位的次序為:
1、科學家
2、革命領袖
3、成功人士
4、英雄模範
5、著名演員或歌星
崇拜偶像的選擇時代的限制,年齡和社會影響的痕跡是很明顯的,敬佩的人物中科學家居第一,革命領袖居第二。每個健康的孩子都有可望長大的急切心理,在這種急切心理的催促下,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未來的我」。這個「未來的我」,就是孩子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中心崇拜的偶像是學生心甘情願選擇的,是在一定環境熏染下潛移默化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動搖、不易轉移,就會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起規范作用、推進作用。
作為家長和教師應該將一些追求高遠、矢志不移、貢獻卓著、完善小我、光大大我的知名人物介紹給孩子。讓孩子的心靈逐漸與他們產生共鳴。讓孩子去體察,去感受,逐漸從崇敬升華為崇拜。
幫助孩子選擇崇拜偶像,就是幫助孩子選擇永不退休的終身教師,一旦做成功了,又是終身有益的大好事,就會全方位、多層次地影響孩子,給孩子以前進的動力。
奉獻與所取的關系是人生價值取向的核心問題,學生中認為人生在於奉獻的佔40.6%,認為在於奉獻也在於索取的佔49.2%,多數中學生用奉獻與索取兼顧的價值取向取代「人生價值在於奉獻」這一觀點的主導位置。
對人生的思考,多數中學生是非觀念比較明確,但社會生活的實際狀況比理性的標准更具有影響力,他們思考的熱點更側重對現實人生的關注,不確定的因素不少。
在政治價值觀方面,大部分學生能正確認識並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黨的領導,對走社會主義道路持肯定態度的佔95.19%,表明大多數學生希望國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保持長期穩定和繁榮。當然有部分學生對政治教育課冷淡,對意識形態不關心,「政治無用論」有一定的市場。
在道德價值觀方面,對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61.6%的學生認為需要大力提倡。有35.3%的學生既要為人民服務,也要為自己謀利益。
在道德行為上,一些公認的社會道德准則在不少中學生中並沒有成為約束自我的力量,對考試作弊問題,30%的學生認為「不作弊更好,作點弊也無妨」;有3.2%的學生認為「不作弊太傻了」。調查還表明,對英雄模範人物表示敬佩,但不準備去仿效。
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學生道德能力不強,道德選擇是非不清,對社會上的一些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認識錯位,道德行為表現不良。少數學生有打架斗毆、偷竊、欺詐等行為,受到校紀、法紀處理。
職業價值方面,在選擇職業考慮的因素上。選擇職業符合個人特長和興趣的佔35.8%,而符合社會需要的僅佔20.6%。總體上看,中學生考慮職業選擇因素上,更加註重自身發展,強調符合個人興趣、特長,以實現個人抱負為出發點,並且兼顧社會需要,同時也考慮工資收入和穩定等實際問題。
在具體職業選擇上,把從事科技工作放在首位,偏重個人生活和前途,民族、社會、集體責任感不強。認為講人生理想就是自我設計,講成才就是成名成家,講幸福就是個人幸福,講民主就是個人自由。
極大多數學生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是持否定態度的,但同時有追求個人利益,嚮往高收入、高消費的現象比較明顯。不少學生在對待理想與現實、精神生活與物質享受、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繫上,明顯地向後者傾斜,具有兩面性。對學生情況的估計,不能只停留在調查數據的分析上,還要看到問題的深層內涵和實質。當今的中小學生,思想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他們思維敏銳,勇於探索,求知慾強,文化科學知識面廣,但存在著兩重性,既有務實、自立、開拓的一面,也有短視、盲目的一面。其表現為可望實現現代化,又對社會主義方向不夠明確和堅定;能較快適應改革開放,但情緒起伏不定;務實觀念增強,但對政治漠不關心;自主意識突出,但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意識減弱;開拓意識強,但刻苦意識欠缺。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不在學校教育階段給予正確引導,勢必影響他們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影響他們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此,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給點分吧!謝謝
『肆』 中小學生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由於現在抄獨生子女太多襲,一個家庭一般就只有一個孩子,所以這個孩子在家裡其父母就把自己的子女當作小皇帝,小公主一樣寵著。很多時候對孩子犯的錯誤是大事花小,小事化了。對孩子的教育不夠徹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一些很多不好的習慣。所以說現在中小學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部分是來自家庭教育~~~
『伍』 關於社會道德建設現狀的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觀調查報告
由 於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裡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是很嚴重的!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費1元,一年全國就浪費了4745億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全國就浪費了65萬噸糧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費1噸水,一年全國就浪費了156億噸水!積沙成堆,積水成河。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節約一點點的話,就不會出現這些巨大的浪費了!
我們的大學生在玩鬧的同時,忘記節約。據調查顯示,有些人在校期間的浪費竟是平時在家的10倍!這些數字真要算起來也可說是天文數字了。
人們種種的浪費現象,水、電資源與食物資源的浪費尤其嚴重。
「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的廣告雖然隨處可見,但是並沒有得到人們的真正重視。我國是有大量的「水」,但好的水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人們再沒有節制地浪費水資源和污染水資源,只靠污水處理是難以扭轉缺水這一局面的!
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資源十大浪費現象:
1.刷牙時不關水龍頭;2.洗澡塗肥皂時不關水龍頭;3.自來水管發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時修理;4.用過量水洗車,洗車的水未能循環使用;5.隨意開啟消防龍頭用水;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過大,大小不分檔;7.洗衣服時不用手搓而只用水沖;8.直接用自來水沖洗道路;9.在公共浴室洗澡後「人離水未關」;10.解凍海鮮使用「自來水常流法」。
顯而易見,這都是我們熟悉的日常行為,勿庸置疑,我們的節約意識還有待提高!
調查結論
很多人認為,節約是一種「寒酸」的生活方式,現在的生活過得這么舒適,哪一點點浪費又算得上什麼呢?我是這樣認為的,假如換一個看法,大家眼裡所謂的「寒酸」,其實便是節約了。節約是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是一種好習慣,是一種品德。
後記
「節約資源,從我做起。」杜絕浪費現象,說易不易說難不難,關鍵是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陸』 聯系當前中小學生現狀,論述如何推進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
我的論述很簡單。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父母要做好榜樣 -- 和善孝親。 不能邊打孩子的屁內股邊斥責孩子:誰容叫你在學校打人?
周圍環境是孩子最親近成長環境,如果環境不好,父母或學校老師需要有科學、專業的道德教育技能進行跟蹤教育,否則就要效仿孟母三遷了。
老師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古人雲: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現在社會,猥褻幼女的老師常有報道。 多數老師僅有授業功能,無傳道,解惑之能(或之心)。如果誰幸運的遇到這樣一堆老師,就可以學學鄭淵潔,自己教孩子了。 否則讓孩子上學校干什麼?受猥褻還是學流氓?
你問的問題是如何現狀下論述如何推進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這個課題太大。或者說是中國的問題。我不是教育家,不是社會活動家,不是政府官員,只是一個小老百姓。 正在觀望中國教育部是如何論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