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音樂/舞蹈興趣小組工作計劃與總結
幫不了你
㈡ 如何做好英語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如何做好英語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在英語學教中,後進生的問題是一個永遠講不完的話題.後進生問題之所以令人傷腦筋,就是因為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到了中學就更適應不了,一而再的放縱自己.壞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韌性來對付這個棘手的問題.本人從事中小學英語教學多年,想談談一些粗淺的體會,即對後進生教育轉化三法則.法則一: 既寬容善待,又挖掘「閃光點」,充分尊重與自信 所謂的英語後進生指的是在英語學習方面達不到教學目標對該生年級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學生.後進生的形成,固然與家庭、社會和學生等因素有關,但與教師的教育態度和課堂教學更有直接的關系.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葯的兒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實上,後進生也有其長處和閃光點.作為教師,不能放棄後進生,不能使他們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應正確地對待他們、幫助他們,做好轉化工作.寬容善待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前提,寬容不僅是教師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對人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而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作為一名教師應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寬容善待,是教師良好形象的又一種內涵,又是一個可貴的素質.寬容善待的實質就是教師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強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學生、昭示學生、熏陶學生、誘導學生、影響學生,給學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選擇、自我進步的時空觀與主動性;從而體現出教師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對學生寬容與善待,一是學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兒童,成人都難免犯錯誤,更何況他們;二是寬容比訓斥更能感化學生,有利於學生接受教育.寬容是心底對學生過錯的諒解,也是體現師生關系的最佳途徑與方法.三是善待學生就是教師用博大的愛心去感化,有利於激發學生自尊心和增強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而且他還十分形象的指出:對它「要小心得向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教師善於發現「閃光點」來轉化後進生.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當他們犯錯誤時,應盡力避免在公開場合下批評,以維護他們的「面子」,這將對提高後進生學習信心和成績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些論述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只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熱愛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去努力,並最終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學生.幫助後進生找回自信心,樹立自尊心,從而激發學習的濃厚興趣.尊重是愛學生,幫助找回自信心的前提.後進生取得了好成績,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以促進他們更好地發揚優點,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當他們出現某些失誤或暫時成績不理想,不要諷刺、挖苦他們,更不應當眾批評,而是單獨跟他交談.要用委婉的語言去說服教育並和他一起查明原因,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老師應盡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予表揚和鼓勵.除此之外,盡量給他們提供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自我的機會.如進行演講比賽,對成績好的學生採用臨時命題,對後進生則暗中命題,讓他們提前准備,這樣他們為了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就會去積極地准備,大量地記單詞、查資料、背演講稿、找老師釋疑,在不知不覺中加強了對英語的學習,培養了英語學習的習慣,上課提問時,先讓後進生回答問題.回答對了,哪怕只有一點對了,都要當眾給予表揚.若回答不對,微笑著讓他坐下,聽聽其他同學是如何回答.這樣既能使他們知道錯在何處,學到知識,又能保證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在日常交往中,我們即做師長又做朋友,對學生給予關愛、信任與尊重,傾聽學生意見,更要接受學生批評,更多地鼓勵、寬容學生. eri臨海市外國語學校--信愛勤勇 這些年來,我在英語教學中深深的體會到,教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教師為人師表,更傾注對後進生的教育轉化,釋放愛心,恩威並重,首要是恩,感恩國家,感恩學校,感恩家長,感恩學生,以自已真誠的愛心滋潤童心,一顆顆童心就會得到呵護,就會在師愛的懷胞里茁壯成長. 法則二: 幫助後進生掌握學習方法 一是精心設計教案,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後進生由於基礎差,很多時候都聽不懂,對英語學習會產生懼怕抵觸的心理.如果這時我們還用一些枯燥乏味、陳舊的方式教學,只會使這群孩子更加厭學,甚至會擴大「後進生」的隊伍.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總是精心設計每節課,利用卡片、頭飾、圖片、模型、多媒體課件等把教學內容安排在學生所熟悉的情景中,並根據需要給教學內容配上音樂、動作,還可以自己編歌謠、歌曲,利用形式多樣的游戲進行操練鞏固.讓所有的學生在教中樂,樂中學,學中玩.在無形之中掌握當天的內容. 二是持之以恆,反復教育來轉化後進生.他們學習具有不穩定性,所以要持之以恆反復的進行教育,不放棄.教師必須樹立信心,耐心地輔導來轉化後進生.教師要花功夫、下力氣並要有百分之一百的耐心來輔導和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後進生通過努力取得成績時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標,讓他們對學習重新樹起信心. 三是幫助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後進生之所以落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掌握學習的基本規律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課余與他們閑聊時,會有學生說:我很想把英語學好,尤其聽了您講的一些實例更想學好,可是,一看到那長長的句子我就沒轍了.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在教學中著重抓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預習自測.為了幫助他們掌握預習方法、養成預習習慣,在每次講新課之前,都要對預習的內容提出要求,對預習的效果不僅要通過課上提問來檢查,而且要求學生對預習的正誤率進行自測.這種要求堅持一段時間以後,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預習的基本方法並養成了預習的習慣.二是課堂提問.為了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每次課前都要求學生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回答提出的問題,然後再回答他們的問題.對回答問題踴躍的及時鼓勵,對不敢提問或回答問題的學生要多給機會,積極引導.三是完成作業.要求學生必須按時完成作業,必須按照要求完成作業,要加強檢查和指導,在批改作業中善用鼓勵和激勵語言,要強化背誦,先鼓勵他們會讀、會寫、會聽,逐步到背誦直至能流利地表達出來.除此以外,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傳授各種學習方法和有趣的記憶方法幫助他們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法則三: 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和諧關系 少年兒童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組成的.三者是一個整體,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孩子最早的教育來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密切學校同家庭、社會的聯系,加強家庭教育的指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間相互配合和協調一致.這樣,我們所進行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就能更好地達到目的,能使少年兒童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家庭教育是基礎 ,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石.學校教育是核心 .學校有責任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自覺性和科學性,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致,共同把下一代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建設人才.這是因為 :一是學校教育內容具有權威性.教師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優秀人才,不管在知識上還是教育理念上都優於一般人,所以學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能使學生在知識上有一定的標准,在學習上有一定的方向.二是學校教育是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學校教育是在國家教育部門統一計劃的,是由專業人士經過專業組織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按部就班,更加循序漸進.三是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學校是培養人的最專門場所,盡管培養人才不是學校的「專利」,但是培養人是學校的根本職能.學校產生的第一根據就是培養人,學校存在的第一理由也是培養人,學校的職能還是培養人,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無論大學、中學,還是小學都是如此.學校教育設有比較系統和完整的專門課程.課程是專門為學習者的學習而組織的教育內容,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規范,課程是學校教育「專利」的體現,是家庭、社會無法取代的.學校不僅如此,而且,學校教育主要是通過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進行的,教師是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職業教育者,以培養人為本職.教師們經過專門訓練,具有專門的學科知識及相關知識,具有起碼的職業道德,懂得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可以傳道、授業、解惑,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取知識.四是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從終身教育的角度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都是在不同層面上為人一生的發展打基礎,包括求知和「做人」.尤其是基礎教育和普通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具有「定調」乃至「定性」的意義,對人一生的發展前景和發展後勁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各級各類教育都是在為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健體等打下基礎.因此,對後進生的教育應有的放矢,對症下葯.對後進生進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從中找到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後進生的性格愛好,主要優缺點及落後的原因,學校、家庭、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如何,然後有的放矢,幫助他們改正.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總之,做好後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並非易事,既要求教師對待後進生寬容與善待,又挖掘「閃光點」,並且充分尊重與自信, 努力幫助後進生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後進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習能力,幫助擺脫焦慮情緒,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和諧關系,使後進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㈢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轉化後進生
在英語學教中,後進生的問題是一個永遠講不完的話題。後進生問題之所以令人傷腦筋,就是因為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到了中學就更適應不了,一而再的放縱自己。壞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韌性來對付這個棘手的問題。本人從事中小學英語教學多年,想談談一些粗淺的體會,即對後進生教育轉化三法則。法則一: 既寬容善待,又挖掘「閃光點」,充分尊重與自信 所謂的英語後進生指的是在英語學習方面達不到教學目標對該生年級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學生。後進生的形成,固然與家庭、社會和學生等因素有關,但與教師的教育態度和課堂教學更有直接的關系。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葯的兒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實上,後進生也有其長處和閃光點。作為教師,不能放棄後進生,不能使他們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應正確地對待他們、幫助他們,做好轉化工作。寬容善待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前提,寬容不僅是教師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對人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而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作為一名教師應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寬容善待,是教師良好形象的又一種內涵,又是一個可貴的素質。寬容善待的實質就是教師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強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學生、昭示學生、熏陶學生、誘導學生、影響學生,給學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選擇、自我進步的時空觀與主動性;從而體現出教師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對學生寬容與善待,一是學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兒童,成人都難免犯錯誤,更何況他們;二是寬容比訓斥更能感化學生,有利於學生接受教育。寬容是心底對學生過錯的諒解,也是體現師生關系的最佳途徑與方法。三是善待學生就是教師用博大的愛心去感化,有利於激發學生自尊心和增強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而且他還十分形象的指出:對它「要小心得向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教師善於發現「閃光點」來轉化後進生。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當他們犯錯誤時,應盡力避免在公開場合下批評,以維護他們的「面子」,這將對提高後進生學習信心和成績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些論述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只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熱愛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去努力,並最終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學生。幫助後進生找回自信心,樹立自尊心,從而激發學習的濃厚興趣。尊重是愛學生,幫助找回自信心的前提。後進生取得了好成績,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以促進他們更好地發揚優點,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當他們出現某些失誤或暫時成績不理想,不要諷刺、挖苦他們,更不應當眾批評,而是單獨跟他交談。要用委婉的語言去說服教育並和他一起查明原因,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老師應盡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予表揚和鼓勵。除此之外,盡量給他們提供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自我的機會。如進行演講比賽,對成績好的學生採用臨時命題,對後進生則暗中命題,讓他們提前准備,這樣他們為了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就會去積極地准備,大量地記單詞、查資料、背演講稿、找老師釋疑,在不知不覺中加強了對英語的學習,培養了英語學習的習慣,上課提問時,先讓後進生回答問題。回答對了,哪怕只有一點對了,都要當眾給予表揚。若回答不對,微笑著讓他坐下,聽聽其他同學是如何回答。這樣既能使他們知道錯在何處,學到知識,又能保證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在日常交往中,我們即做師長又做朋友,對學生給予關愛、信任與尊重,傾聽學生意見,更要接受學生批評,更多地鼓勵、寬容學生。 eri臨海市外國語學校--信愛勤勇 這些年來,我在英語教學中深深的體會到,教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教師為人師表,更傾注對後進生的教育轉化,釋放愛心,恩威並重,首要是恩,感恩國家,感恩學校,感恩家長,感恩學生,以自已真誠的愛心滋潤童心,一顆顆童心就會得到呵護,就會在師愛的懷胞里茁壯成長。 法則二: 幫助後進生掌握學習方法 一是精心設計教案,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後進生由於基礎差,很多時候都聽不懂,對英語學習會產生懼怕抵觸的心理。如果這時我們還用一些枯燥乏味、陳舊的方式教學,只會使這群孩子更加厭學,甚至會擴大「後進生」的隊伍。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總是精心設計每節課,利用卡片、頭飾、圖片、模型、多媒體課件等把教學內容安排在學生所熟悉的情景中,並根據需要給教學內容配上音樂、動作,還可以自己編歌謠、歌曲,利用形式多樣的游戲進行操練鞏固。讓所有的學生在教中樂,樂中學,學中玩。在無形之中掌握當天的內容。 二是持之以恆,反復教
㈣ 淺談如何對後進生進行轉化教育
新課程改革來要求全面實源施素質教育,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全面健康發展。但實際上任何一個班級,無論整體水平多麼優秀,總有一些後進生的存在。下面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後進生的特點和我在後進生轉化中的一些做法。
一、後進生的特點
1. 智力發展稍落後於同齡人
大部分後進生的智力一般落後於同齡人,不能把所學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與知識聯系起來,也不明白課上老師的講解和示範,僅憑一節課的學習不能讓他們掌握所教知識的內涵,需要多次重復講解同一個知識點。
2. 學習習慣差
多數後進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能集中精力認真聽講,寫作業時邊寫邊玩,遇到不會的題就讓家長告訴答案或乾脆不做,更沒有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復習的學習習慣。
3. 語言能力發展滯後
大多數後進生性格靦腆,不善於表達,偶爾發言,說出的話也有較多的語法錯誤,對於需要使用抽象的語言進行概括的知識更是描述不清。就是在與同學的合作學習中也缺乏信心和動力,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處於被動的觀望地位。
4. 自尊心不強
由於沒有遵守課堂紀律或不能按時交作業,後進生經常會受到老師或家長的批評,有時還會受到同學的嘲笑和指責,他們因為自己得不到他人的重視
㈤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在英語學教中,後進生的問題是一個永遠講不完的話題。後進生問題之所以令人傷腦筋,就是因為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到了中學就更適應不了,一而再的放縱自己。壞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韌性來對付這個棘手的問題。本人從事中小學英語教學多年,想談談一些粗淺的體會,即對後進生教育轉化三法則。法則一: 既寬容善待,又挖掘「閃光點」,充分尊重與自信 所謂的英語後進生指的是在英語學習方面達不到教學目標對該生年級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學生。後進生的形成,固然與家庭、社會和學生等因素有關,但與教師的教育態度和課堂教學更有直接的關系。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葯的兒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實上,後進生也有其長處和閃光點。作為教師,不能放棄後進生,不能使他們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應正確地對待他們、幫助他們,做好轉化工作。寬容善待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前提,寬容不僅是教師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對人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而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作為一名教師應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寬容善待,是教師良好形象的又一種內涵,又是一個可貴的素質。寬容善待的實質就是教師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強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學生、昭示學生、熏陶學生、誘導學生、影響學生,給學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選擇、自我進步的時空觀與主動性;從而體現出教師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對學生寬容與善待,一是學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兒童,成人都難免犯錯誤,更何況他們;二是寬容比訓斥更能感化學生,有利於學生接受教育。寬容是心底對學生過錯的諒解,也是體現師生關系的最佳途徑與方法。三是善待學生就是教師用博大的愛心去感化,有利於激發學生自尊心和增強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而且他還十分形象的指出:對它「要小心得向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教師善於發現「閃光點」來轉化後進生。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當他們犯錯誤時,應盡力避免在公開場合下批評,以維護他們的「面子」,這將對提高後進生學習信心和成績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些論述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只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熱愛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去努力,並最終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學生。幫助後進生找回自信心,樹立自尊心,從而激發學習的濃厚興趣。尊重是愛學生,幫助找回自信心的前提。後進生取得了好成績,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以促進他們更好地發揚優點,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當他們出現某些失誤或暫時成績不理想,不要諷刺、挖苦他們,更不應當眾批評,而是單獨跟他交談。要用委婉的語言去說服教育並和他一起查明原因,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老師應盡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予表揚和鼓勵。除此之外,盡量給他們提供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自我的機會。如進行演講比賽,對成績好的學生採用臨時命題,對後進生則暗中命題,讓他們提前准備,這樣他們為了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就會去積極地准備,大量地記單詞、查資料、背演講稿、找老師釋疑,在不知不覺中加強了對英語的學習,培養了英語學習的習慣,上課提問時,先讓後進生回答問題。回答對了,哪怕只有一點對了,都要當眾給予表揚。若回答不對,微笑著讓他坐下,聽聽其他同學是如何回答。這樣既能使他們知道錯在何處,學到知識,又能保證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在日常交往中,我們即做師長又做朋友,對學生給予關愛、信任與尊重,傾聽學生意見,更要接受學生批評,更多地鼓勵、寬容學生。 eri臨海市外國語學校--信愛勤勇 這些年來,我在英語教學中深深的體會到,教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教師為人師表,更傾注對後進生的教育轉化,釋放愛心,恩威並重,首要是恩,感恩國家,感恩學校,感恩家長,感恩學生,以自已真誠的愛心滋潤童心,一顆顆童心就會得到呵護,就會在師愛的懷胞里茁壯成長。 法則二: 幫助後進生掌握學習方法 一是精心設計教案,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後進生由於基礎差,很多時候都聽不懂,對英語學習會產生懼怕抵觸的心理。如果這時我們還用一些枯燥乏味、陳舊的方式教學,只會使這群孩子更加厭學,甚至會擴大「後進生」的隊伍。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總是精心設計每節課,利用卡片、頭飾、圖片、模型、多媒體課件等把教學內容安排在學生所熟悉的情景中,並根據需要給教學內容配上音樂、動作,還可以自己編歌謠、歌曲,利用形式多樣的游戲進行操練鞏固。讓所有的學生在教中樂,樂中學,學中玩。在無形之中掌握當天的內容。 二是持之以恆,反復教育來轉化後進生。他們學習具有不穩定性,所以要持之以恆反復的進行教育,不放棄。教師必須樹立信心,耐心地輔導來轉化後進生。教師要花功夫、下力氣並要有百分之一百的耐心來輔導和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後進生通過努力取得成績時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標,讓他們對學習重新樹起信心。 三是幫助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後進生之所以落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掌握學習的基本規律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課余與他們閑聊時,會有學生說:我很想把英語學好,尤其聽了您講的一些實例更想學好,可是,一看到那長長的句子我就沒轍了。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在教學中著重抓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預習自測。為了幫助他們掌握預習方法、養成預習習慣,在每次講新課之前,都要對預習的內容提出要求,對預習的效果不僅要通過課上提問來檢查,而且要求學生對預習的正誤率進行自測。這種要求堅持一段時間以後,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預習的基本方法並養成了預習的習慣。二是課堂提問。為了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每次課前都要求學生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回答提出的問題,然後再回答他們的問題。對回答問題踴躍的及時鼓勵,對不敢提問或回答問題的學生要多給機會,積極引導。三是完成作業。要求學生必須按時完成作業,必須按照要求完成作業,要加強檢查和指導,在批改作業中善用鼓勵和激勵語言,要強化背誦,先鼓勵他們會讀、會寫、會聽,逐步到背誦直至能流利地表達出來。除此以外,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傳授各種學習方法和有趣的記憶方法幫助他們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法則三: 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和諧關系 少年兒童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組成的。三者是一個整體,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孩子最早的教育來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密切學校同家庭、社會的聯系,加強家庭教育的指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間相互配合和協調一致。這樣,我們所進行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就能更好地達到目的,能使少年兒童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家庭教育是基礎 ,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石。學校教育是核心 。學校有責任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自覺性和科學性,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致,共同把下一代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建設人才。這是因為 :一是學校教育內容具有權威性。教師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優秀人才,不管在知識上還是教育理念上都優於一般人,所以學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能使學生在知識上有一定的標准,在學習上有一定的方向。二是學校教育是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學校教育是在國家教育部門統一計劃的,是由專業人士經過專業組織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按部就班,更加循序漸進。三是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學校是培養人的最專門場所,盡管培養人才不是學校的「專利」,但是培養人是學校的根本職能。學校產生的第一根據就是培養人,學校存在的第一理由也是培養人,學校的職能還是培養人,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無論大學、中學,還是小學都是如此。學校教育設有比較系統和完整的專門課程。課程是專門為學習者的學習而組織的教育內容,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規范,課程是學校教育「專利」的體現,是家庭、社會無法取代的。學校不僅如此,而且,學校教育主要是通過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進行的,教師是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職業教育者,以培養人為本職。教師們經過專門訓練,具有專門的學科知識及相關知識,具有起碼的職業道德,懂得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可以傳道、授業、解惑,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取知識。四是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從終身教育的角度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都是在不同層面上為人一生的發展打基礎,包括求知和「做人」。尤其是基礎教育和普通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具有「定調」乃至「定性」的意義,對人一生的發展前景和發展後勁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各級各類教育都是在為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健體等打下基礎。因此,對後進生的教育應有的放矢,對症下葯。對後進生進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從中找到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後進生的性格愛好,主要優缺點及落後的原因,學校、家庭、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如何,然後有的放矢,幫助他們改正。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總之,做好後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並非易事,既要求教師對待後進生寬容與善待,又挖掘「閃光點」,並且充分尊重與自信, 努力幫助後進生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後進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習能力,幫助擺脫焦慮情緒,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和諧關系,使後進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㈥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愛國教育
今天,音樂學科是實施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學科,它可以通過生動、直觀的感性途徑去感染人、影響人,並將這種審美情感轉化為理性認識,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得到凈化和升化。由此可見,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的滲透呢?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通過介紹一些樂器和樂曲,使學生為我國的優秀音樂歷史文化成就深感自豪
我國的音樂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如在河南舞陽出土的骨笛,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吹奏樂器,距今約有8000多年的歷史;在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編鍾,距今約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所奏的古今樂曲依然悠揚動聽,令人陶醉。在古代樂舞中舜時的《韶》樂是一部著名的宗教性樂舞,在公元前544年吳國季扎在魯國看了《韶》樂演出後並稱贊說:「德至也哉!大也!如天之無帷也,如地之無不載也。」其大意是:內容偉大極了,像天一樣覆蓋著一切,像地一樣負載著一切。後來孔子在齊國看了《韶》樂演出後,以致「三月不知肉味,」並說:「不圖為樂之於斯也,韶盡美也,又盡善也。」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孝行覽》記載了「伯牙鼓琴,子期知音,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這就是有關樂曲《流水》的動人故事;在1977年8月22日發射的美國「航天號」宇宙飛船所攜帶的噴金唱片就錄入了《流水》這首樂曲。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劇《圖蘭朵》中採用了我國民間的「鮮花調」作為音樂素材。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更是我國民族交響樂的成功之作,被外國音樂家稱之為「蝴蝶的愛情」協奏曲。美國的冰上舞蹈家曾將其改編為美麗動人的冰上芭蕾。80年代初,台灣唱片公司翻版出售到台灣深受民眾歡迎。
音樂可以浸潤心靈,使情操變得高尚,優美。社會主義的音樂教育就是要以動人心魄的音響美及旋律美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及結構美,來凈化新一代的心靈。用音樂的「靈魂」「流動的詩」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培養起最深厚的愛國主義熱情,無論什麼時候,甚至境遇如何惡劣,也不動遙讓同學們欣賞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它是我國優秀的古典音樂作品中的名曲之一,也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瑰室,中央人民廣播藝術團民族樂團在西德演出時,台下的聽眾靜極了,大廳彷彿空無一人,瞬時的寂靜,隨之而來的是暴風雨般的掌聲;而今這首樂曲深受國外聽眾的喜歡,已成為世界音樂文化寶庫中的一棵璀璨的明珠。在中學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欣賞這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會實現給我們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會使我們感受到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從東山升起,月光透過層層白雲,映入江面,遠處漁舟在江面盪漾。花影在兩岸輕輕地搖曳,那優美、深沉的旋律描繪出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加之教師充分的揭示,會給學生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使他們極快進入到「艷艷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明月,的靜謐、清澈的月夜意境中。樂曲旋律中的」淙淙流水「之聲,」蓬蓬遠春「之聲,」悠悠花香「之氣,使學生很自然地聯想到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的文化歷史,民族音樂的偉大。中華民族不愧為是一歷史文明古國,並且在同學們的心靈深處,播下了愛我中華的種子,使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二、在音樂課上通過聆聽一些著名的群眾歌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
如蕭華作詞、晨耕、生茂作曲的《長征組歌》,它形象生動的描繪了紅軍長征途中一幅幅壯麗的動人畫卷。在抗戰時期,涌現出無數動人的優秀歌曲,它們如同戰斗的號角,催人奮進,構成中華民族一部動人的抗爭史歌。筆者在介紹這段音樂史時,曾用以下歌曲為線索:《松花江上》、《鐵蹄下的歌女》反映了「九· 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丟掉了爹娘,回不了家鄉,人們四處逃亡,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義勇軍進行曲》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國家、民族危機時刻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歌曲以號角般雄壯激昂的旋律,鏗鏘有力的進行式節奏,塑造出誓將「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中國人民的光輝形象。在當時,印度一家廣播電台每日五次對華廣播都以它為開始曲;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羅伯遜親自演唱並錄制了唱片,更使這首樂曲載譽全球。1949年將此歌定為代國歌,1982年將它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畢業歌》歌曲旋律高昂激越,具有號召性,聲聲警鍾,不斷高漲,開闊有力的節奏體現了「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氣勢,表達了當時的青年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思想,歌曲一問世,使當時很多青年學生唱著這首歌就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戰場,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動人場面,這是抗日的史歌。歌曲《南泥灣》、《二月里來》、《解放區的天》、《軍民大生產》展現了解放區人民政府熱愛人民,軍民大生產,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克服困難,並肩作戰的一幅幅動人畫卷,這是歷史的贊歌。歌曲《歌唱祖國》、《祖國頌》刻畫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猶如巨人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的歌聲多麼嘹亮,工農業生產蒸蒸日上,祖國大地一派勞動豐收的喜人景象,中國人民正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三、通過歌詠比賽,傳承民族精神
開展以弘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歌詠比賽活動,使這些弘揚民族精神的革命歌曲真正進入學生的內心,傳得開、唱得久。
㈦ 蘇教版音樂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二年段的音樂教學,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得比較透徹,畢竟當了這個班級一年的班主任了。從他們去年的音樂老師那兒了解到,大部分的學生已經逐漸養成了一些音樂課的習慣:包括正確的坐姿、安靜地傾聽、整齊自然的歌唱。不僅如此,他們還對音樂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周的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大多數學生愛唱愛跳,具有強烈的表現慾望, 對音樂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想像力豐富。在用肢體語言表達音樂作品時,他們能夠根據歌曲情緒表達,還能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舞蹈,非常的可貴。班級中的部分學生已能識讀簡單樂譜,但多數學生對這一塊內容掌握還是較弱的。由於新課程有相應的配套教學光碟,平時上課大多使用課件,經常地聽音樂學習歌曲,使得學生的節奏感、合拍能力加強了,學生跟著音樂唱卡拉OK非常輕松。但在進行齊唱時,有的學生好表現,經常會大聲演唱,缺乏氣息支持,影響了音樂的美感,老師需要時常提醒他們與小夥伴的相互配合協作。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十個單元,包括的教學內容有:問聲好;時間的歌;童話故事;跳起舞;愉快的勞動;小動物的歌;音樂會;生活多快樂;美麗的動物;新年好;游戲宮。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系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系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著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游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總之,本教材版面設計圖文並茂,多風格、多形式,教材內容生動活潑。要求教師具有綜合性的素養,發揮主動性、創造性,靈活選擇教材內容、重組教材,更好地使用好新教材。
教學目標:
1、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採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2、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4、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教學重點: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教學難點:即興創造活動。
教學措施:
1、繼續抓好課堂常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本學期,繼續把「課堂表現」(上課紀律、學具准備、舉手發言等)作為音樂評價之一,期末採用「自評、互評、他評、師評」的方式進行考評。
2、機動靈活的選擇教材內容,合理安排教材,以「學生發展為本」設計教學過程,備好每一堂課。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一切音樂教學活動不強求一致,允許學生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3、課中調動一切教學手段,盡量把課上得生動有趣,真正吸引孩子注意,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貫穿教學的始終。課後,認真反思教學,寫好教後記,及時改進教學。
4、平時,多和孩子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想,與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盡量製造輕松、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到音樂基礎知識、技能。
5、面對優秀生,多給他們實踐與創造的機會。在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中,多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鍛煉孩子們的膽量,多鼓勵,樹立起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
6、加強綜合與滲透,即融入其它學科知識,真正體現學科間的的綜合。
8、平時,多上網、多查看有關音樂教育的雜志、文刊,了解教育新動向,不斷給自己充電;多向同科目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使學生真正愛音樂、愛上音樂課。
課時安排:
音樂教學進度表
周次
起訖月日
教學內容
教時
執行情況
一
8.29-9.5
開學注冊
始業教育
2
二
9.6-9.12
表演《早上好》
表演《小麻雀》
2
三
9.13-9.19
聆聽《森林水車》
表演《時間象小馬車》
2
四
9.20-9.26
聆聽《在鍾錶店裡》
中秋節休息
2
五
9.27-10.3
聆聽《調皮的小鬧鍾》
表演《這是什麼》
國慶節
2
六
10.4-10.10
聆聽《小天鵝舞曲》
《糖果仙人舞曲》
表演《小紅帽》
2
七
10.11-10.17
表演《有一個人在林中》
復習一、二、三、四課
2
八
10.18-10.24
聆聽《在北京的金山上》
《雪蓮獻給北京》
表演《多麼快樂 多麼幸福》
《我的家在日喀則》
2
九
10.25-10.31
聆聽《在北京的金山上》
表演《不再麻煩好媽媽》聆聽《勞動歌》
2
十
11.1-11.7
表演《種玉米》
期中考試
2
十一
11.8-11.14
聆聽《海娃的歌》
復習五、六課
2
十二
11.15-11.21
表演《我的小綿羊》
聆聽《鳥店》
2
十三
11.22-11.28
聆聽《袋鼠》表演《小袋鼠》
表演《快樂的音樂會號》
2
十四
11.29-12.5
聆聽《百鳥朝鳳》
《小樂隊》
表演《嗩吶配喇叭》
2
十五
12.6-12.12
復習七、八課
表演《同坐小竹排》聆聽《阿細跳月》
2
十六
12.13-12.19
聆聽《歌聲與微笑》
表演《西倫達》
2
十七
12.20-12.26
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聆聽《龜兔賽跑》
2
十八
12.27-1.2
表演《大鹿》
表演《小拜年》
2
十九
1.3-1.9
聆聽《晚會》
表演《過新年》聆聽《窗花舞》
2
二十
1.10-1.16
復習
考試
2
二十一
1.17-1.23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一改課本內容就可以了。
㈧ 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德育論文
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於無水之地,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師愛生是天職。在教書育人中,班主任要用愛心去教育學生,不論是優等生還是後進生,我們都要滿腔熱情去教育他們。特別是後進生,更要偏愛他們。老師心中有學生,學生心中才會有老師。平時,班主任應該細心觀察他們,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在各方面幫助他們。為了更好地走進他們的世界,我也嘗試過一些方法。例如,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他們呆在一起,談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動畫片、游戲、各種活動等。聽一聽他們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內心的小秘密。親其師就會信其道,他們會感到老師是愛他的,是真心幫助他的,是為了他好,自己不能讓老師失望。一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自然會認真完成老師提出的各項要求。教師在關心愛護後進生的過程中,要用愛去打開後進生的心扉,激發他們的情感,促使後進生積極向上。只有感化,才能轉化。
這學期,我班有個學生叫覃江璇,紀律散漫,經常曠課,無心向學。我經常找他說理教育,都無法使他改變。一天中午放學後,天下大雨,他沒帶傘回不去。我叫他到我家吃飯,這種愛心得到他的回報,我的話他漸漸地聽進去了。以後我經常和他談心,使他明確了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從此再也沒有無故曠課了。常言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教好的學生。只有真正關心後進生,真心同他們交流,才能得到他們的認同,轉化才有可能。動之以情、施之以愛,關愛後進生是教育轉化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班主任如果不關愛學生,師生之間缺乏共同的語言,心靈不能相通,教育工作就難見成效。
二、尊重後進生,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諷刺中有愛迪生。陶先生的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教師不僅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而且還要教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要有較高的人格素養。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管教育對象是誰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教師的教育活動不僅體現在課堂上,而且還體現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還體現在和學生的交往中。現實生活中,有少數教師忽視尊重後進生,教育中經常隨心所欲不假思索地批評學生,教育中不考慮教育方式、教育語言、教育時機等,這樣做的結果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還會使師生之間產生更大的對立,進一步加重後進生不健康的心理負擔,從而不利於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在傳統觀念中,人們常把後進生當成壞學生,說是朽木不可雕頑石不成材,嚴重地傷害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學後進生同一般學生一樣,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其受到某種傷害,為了採取保護措施往往形成某種異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有的產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有的採取疏遠集體,迴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違紀,離校逃學。因此,在轉化後進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湊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十分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堅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厭惡、歧視;不當眾揭醜;不粗暴訓斥;不冷嘲熱諷;不變相體罰。而是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幫助,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做他們最可信賴的朋友,教師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寬闊的胸懷教育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和諧、健康全面地發展。
三、善於發現後進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和鼓勵。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優點,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美國總統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大人也希望受到關注和表揚,何況小孩呢?班主任都鼓勵過學生,尤其是那些優秀的學生。但是回想一下,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給了他們多少的鼓勵與表揚?後進生本來就自卑,得到的鼓勵少之又少,所以他們對自己也越來越失望了。當你與後進生接觸很多,感情較深時,你會發現他們身上也有許多閃光點,只是缺少發現。比如他們樂於助人、熱情慷慨、思維敏捷、頭腦靈活,或在某學科上面有優勢,如體育、美術、音樂等等。此時,班主任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發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別吝惜好話,這樣更能夠使後進生重新找回自我,獲取戰勝困難的更大勇氣和信心。老師不光是發現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而且要學會欣賞他們每個閃光點,並不斷地給他們以表揚和鼓勵。平時誇一句你真行好樣的我為你而驕傲,這對於老師是舉手之勞,對於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後進生,也許是一次心靈的震撼。
學生一旦有進步,教師應抓住機會,及時表揚其進步點,去年我剛接到一個班,我了解到班中一位學生從來不做作業,被同學稱為低能兒。做第一次課堂作業,我意外地發現他正一筆一畫地抄寫,我輕輕撫摸一下他的頭,當堂表揚了他的字寫得不錯。他滿臉通紅,抄得更認真了。當我把他的作業本展示給全班學生看,他滿臉的喜悅代替了平時遲鈍、冷漠的表情。也許這一次的認真,只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他並沒有想到會受到老師的重視。一次簡單的表揚竟在孩子心裡產生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此後,雖然他的作文語句不通,練習常有錯誤,但每次作業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的基礎上邁出了可貴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勵,可以成為後進生轉變成長的契機。在不斷的表揚中,後進生的自信心會漸漸樹立起來。
四、激發後進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自信。
偉大教育學家蘇霍姆斯基指出教師應該學會控制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為此教師應該善於形成學生必要的動機,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後進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功感,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自信心是挖掘後進生潛力的基礎,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後進生的學習熱情,並利用身邊本班學生由差變優的典型事例鼓勵後進生不畏困難,刻苦學習,教師應盡可能為後進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上讓後進生多做些基礎題,以求他們得到肯定和表揚,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自信心,會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幫助他們增強意志力,克服畏難情緒。
五、多方協作,共同轉化後進生。
轉化後進生,班主任不能一個人唱獨角戲,而是要聯系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等多方共同努力。一般地說,小學生比較純真,他們認為後進生為班級抹黑,丟全班同學的臉,因而不喜歡和後進生交往,這樣便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現象,為此我開展了班級互補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後進生並非一無是處,只是他們遇到困難、挫折時沒能正確對待,走了彎路,只要同學們都能幫助他們,他們一定會為班級爭光的。在按排座位時我也盡量讓好學生和後進生坐同桌,幫助後進生。我還經常同家長互通電話情況,共同尋找教育孩子的辦法。同家長聯系,要避免告狀的現象,使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勵支持孩子,而不是氣急敗壞地回家打孩子。與任課教師溝通,向他們了解後進生的情況和課堂表現,並對症下葯,尋找轉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復雜的、艱巨的,只要每位教師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傾注愛心,必定能點亮後進生心中的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