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真善美心理健康方面的小板報
學校教育應為學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點,使每個學生形成以自信、歡樂、奮發、高尚為基調的心理素質。每一位老師要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讓每一位孩子自由地發展,提供充分的實踐與思考機會,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盡情地享受人生這一段最美好的時光。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競爭與合作中更從容,更出色。這是我們老師所追求的教育理想。為實現這一教育理想我們做了如下有益的嘗試:
一、挖掘各學科教材中有利於培養、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內容,對小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心育教育。
統觀小學各學科教材,每科教材都有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於是,我們就從各學科整合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如:
A:思品科:注意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B: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角色扮演,引導學生理解感知語言,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模仿與學習作品中角色的心理和行為,提高心理素質及各方面素養。
C:作文教學:寫作需要觀察、邏輯、記憶、想像,又需要熱情、興趣、毅力等,寫作的結果能反應一個人的思想、心態和思辨能力。文如其人,教作文要先教做人。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一種時勢所趨。心理健康教育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的滲透、互動和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充分調動、激發小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特別是通過心理誘導、行為激勵和成功體驗的內化功能等方法,求「趣」、求「新」、求「活」、求「實」、求「美」、求「效」,切實消除、解放學生習作的心理重負和疑慮,用手寫出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自己的情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做到人文練達、文道統一,學以致用、教學共享,乃至信手拈來皆成文章,一揮而就盡展風采。
D:數學教學:在數學教學中著重訓練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活躍思維力和創造力。在低年級全面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在高年級著重對不良學習習慣的矯正。對心理有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學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培養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E:音樂學科:在音樂課上通過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審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懷,讓學生在享受音樂中陶冶美的情操,創設優美的境界,營造良好的心境,不斷提高心理素養,從而成為一個文明、開朗、自尊、友愛的「陽光兒童」。
F:體育學科:在教學中,從兒童身心發展需要出發,通過游戲和體能鍛煉,克服學生怯懦、畏難的心理,培養勇敢、耐挫、團體精神,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G:美術學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欣賞美、體驗美、感悟美的熏陶,培養鑒賞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提高藝術素養,努力使每一個少年兒童成為追求真、善、美,性格開朗、行為文明、思維活躍、善於合作的人。
在教學中我們根據教材特點對全體學生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從小形成積極、樂觀、向上、自主的學習態度,奠定了創造性人格和文明、高尚品格的基礎。
二、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構築平等對話、真誠溝通的平台,使每位孩子認識自己,善待自己,超越自我。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美麗的世界。每個世界存在著千差萬別。心理指導的老師必須從心理學角度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對不同性格類型、不同學習行為的學生作深入細致的分析,同時對多動症、厭學症、焦慮症等作矯正性指導,使每一個小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學習喜悅和快樂生活的情趣,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原本與父母無話不談,但長大後,特別升入了小學高年級,不少孩子與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與父母的碰撞越來越多,常認為不被理解,這種成長的煩惱是他們從兒童期到少年期的正常心理反應。他們感到自己長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樣,不受太多的約束。他們為證明自己長大,說的是大人話,唱的是流行歌,做的是追星趕時髦的事,穿的是品牌衣褲裝酷扮靚,神態表情像大人一樣深沉、冷峻……然而他們畢竟是孩子,不具備把握自己的能力,對事物的分辨能力差,常犯這樣那樣的錯,與家長的矛盾大,因此會陷入苦惱、孤獨和痛苦之中。
針對這種情況後,「陽光人」專門開設了「陽光心語室」,找這些渴望長大而常出「亂子」的孩子對話、溝通,引導他們學會與父母親交朋友:要珍惜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要會感受父母給予的愛,還要以孝順之心懂得回報。其次教孩子要不拘形式敞開心扉把自己的歡樂和苦惱告訴給爸媽,讓他們理解自己。為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Ⅱ 小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照片大全
心理健康小知識
1、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
2、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3、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設立明確的生活目標。
4、學會自我控制,克服誘惑,活在現實當中。
5、學會舒緩舒解憤怒、低落、憂郁、厭倦的情緒。
6、對自己要時常鼓勵增強自信心。
Ⅲ 心理健康手抄報
你可以在網路搜索欄中鍵入「心理健康」,可以找到很多相關內容的,摘抄一些就行了,把手抄報做的像報紙那樣分成欄目,標題的字體寫大些,可以變換顏色,但是注意不要太花了。下面我提供些材料和網址,你選擇用。
什麼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於人類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個等級。正常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情緒穩定與愉快
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機體功能的協調。如果一個人經常愁眉苦臉,灰心絕望,喜怒無常,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行為協調統一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為受意識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治療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都將能夠適應,這也是心理健康的標志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徵,但是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http://www.njxljy.com/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
http://www.psyhealth.cn/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線
http://www.xinlibaojian.com/cindex1-new12.asp?tab=&menuid=240中國心理保健師培訓網
Ⅳ 小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
國外學者們對心理健康的標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作良好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情況。不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麥靈格爾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及相互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僅是要有效率,也不僅是要能有滿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備。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智能, 適於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馬斯樂認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備下列品質:( l)對現實具有有效率的知覺;(2)具有自發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悅納本身, 也能悅納他人;(4)在環境中能保持獨立,欣賞寧靜。(5)注意哲學與道德的理論;(6)對於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經常保持興趣;(7)能與少數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為樂的精神;(8)具有民主態度,創造性的觀念和幽默感;(9)能經受歡樂與受傷的體驗。 我們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間關系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准,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准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准,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編輯本段現在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編輯本段心理健康包括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准。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國際疾病分類體系,把智力發育不全或阻滯視為一種心理障礙和變態行為。 善於協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 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點:目的明確合理,自覺性高;善於分析情況,意志果斷;意志堅韌,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強;自製力好,既有現實目標的堅定性,又能剋制干擾目標實現的願望、動機、情緒和行為,不放縱任性。 人際關系和諧 其表現:一是樂於與人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觀評價別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友好相處,樂於助人;四是交往中積極態度多於消極態度。 能動的適應和改造環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
編輯本段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標志
①人格的各個結構要素都不存在明顯缺陷與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 ③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為; ④有相對完整統一的心理特徵。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的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Ⅳ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抄報
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於冒險,敢於探索,善於競爭,善於合作,富於創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學校教育應為學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點,使每個學生形成以自信、歡樂、奮發、高尚為基調的心理素質。每一位老師要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讓每一位孩子自由地發展,提供充分的實踐與思考機會,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盡情地享受人生這一段最美好的時光。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競爭與合作中更從容,更出色。這是我們一群陽光老師所追求的教育理想。為實現這一教育理想我們做了如下有益的嘗試:
一、挖掘各學科教材中有利於培養、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內容,對小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心育教育。
統觀小學各學科教材,每科教材都有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於是,我們就從各學科整合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如:
A:思品科:注意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B: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角色扮演,引導學生理解感知語言,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模仿與學習作品中角色的心理和行為,提高心理素質及各方面素養。
C:作文教學:寫作需要觀察、邏輯、記憶、想像,又需要熱情、興趣、毅力等,寫作的結果能反應一個人的思想、心態和思辨能力。文如其人,教作文要先教做人。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一種時勢所趨。心理健康教育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的滲透、互動和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充分調動、激發小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特別是通過心理誘導、行為激勵和成功體驗的內化功能等方法,求「趣」、求「新」、求「活」、求「實」、求「美」、求「效」,切實消除、解放學生習作的心理重負和疑慮,用手寫出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自己的情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做到人文練達、文道統一,學以致用、教學共享,乃至信手拈來皆成文章,一揮而就盡展風采。
D:數學教學:在數學教學中著重訓練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活躍思維力和創造力。在低年級全面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在高年級著重對不良學習習慣的矯正。對心理有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學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培養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E:音樂學科:在音樂課上通過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審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懷,讓學生在享受音樂中陶冶美的情操,創設優美的境界,營造良好的心境,不斷提高心理素養,從而成為一個文明、開朗、自尊、友愛的「陽光兒童」。
F:體育學科:在教學中,從兒童身心發展需要出發,通過游戲和體能鍛煉,克服學生怯懦、畏難的心理,培養勇敢、耐挫、團體精神,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G:美術學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欣賞美、體驗美、感悟美的熏陶,培養鑒賞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提高藝術素養,努力使每一個少年兒童成為追求真、善、美,性格開朗、行為文明、思維活躍、善於合作的人。
在教學中我們根據教材特點對全體學生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從小形成積極、樂觀、向上、自主的學習態度,奠定了創造性人格和文明、高尚品格的基礎。
二、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構築平等對話、真誠溝通的平台,使每位孩子認識自己,善待自己,超越自我。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美麗的世界。每個世界存在著千差萬別。心理指導的老師必須從心理學角度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對不同性格類型、不同學習行為的學生作深入細致的分析,同時對多動症、厭學症、焦慮症等作矯正性指導,使每一個小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學習喜悅和快樂生活的情趣,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原本與父母無話不談,但長大後,特別升入了小學高年級,不少孩子與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與父母的碰撞越來越多,常認為不被理解,這種成長的煩惱是他們從兒童期到少年期的正常心理反應。他們感到自己長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樣,不受太多的約束。他們為證明自己長大,說的是大人話,唱的是流行歌,做的是追星趕時髦的事,穿的是品牌衣褲裝酷扮靚,神態表情像大人一樣深沉、冷峻……然而他們畢竟是孩子,不具備把握自己的能力,對事物的分辨能力差,常犯這樣那樣的錯,與家長的矛盾大,因此會陷入苦惱、孤獨和痛苦之中。
針對這種情況後,「陽光人」專門開設了「陽光心語室」,找這些渴望長大而常出「亂子」的孩子對話、溝通,引導他們學會與父母親交朋友:要珍惜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要會感受父母給予的愛,還要以孝順之心懂得回報。其次教孩子要不拘形式敞開心扉把自己的歡樂和苦惱告訴給爸媽,讓他們理解自己。我們為了讓孩子學會關心父母,和父母的關系融洽,教育孩子在父母生日時送一份小禮物,說一句溫馨的祝福語,寫一封慰問信給父母,做一件使父母高興的事。為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1 已贊過 159 相關知識 心理健康手抄報的內容 5 有關心理健康手抄報的內容 1 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小學生) 19 心理健康手抄報誰有板式和內容啊! 心理健康內容? 17 更多相關知識>> 相關搜索 心理健康手抄報的內…關於心理健康的手抄…心理健康手抄報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畫小學心理健康手抄報小學生心理健康手抄…青春期心理健康手抄…心理健康手抄報詩歌
Ⅵ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怎麼做
首先搞清什麼是心裡健康知識,然後圍繞幾個方面開始規劃版面,節選幾部分就可以了,例如:1、什麼是心裡健康知識。2、小學生應該注意哪方面的心理健康3、心理健康小故事。等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稱心理衛生,包括兩方面含義:(1)指心理健康狀態,個體處於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2)指維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原則和措施。心理健康還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於預防心理障礙或行為問題;廣義的心理健康,則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效能為目標,使人們在環境中健康生活,保持並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地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間關系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現在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Ⅶ 小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怎麼做
一、當前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根據我們的觀察、座談及問卷調查,發現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⒈自卑情緒 有這樣情緒的同學,在班裡抬不起頭,上課不敢舉手發言,班組活動時獨坐一邊,同學面前不敢高聲說話,見了老師低頭走,考試後往往沉浸在自責之中,這種人大多成績較差,不太合群,精神不振。 ⒉自傲心理 這種同學自以為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以為只有自己行,甚至發展到上課不認真聽,作業不好好做,這種學生常常是基礎比較好,頭腦比較靈活,或有一技之長。但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結果是自己害了自己。 ⒊逆反心理 俗話說:十個指頭不一般齊,一個班集體中的中下生,不象優秀生那樣居高臨下,心理的痛苦往往不能正常流露出來,或在與老師、同學交流時得到應有的宣洩,而是把一切埋藏在心底,面對自我的孤獨無助,面對挫折時的無能為力,面對新群體的優越感喪失等等,他們便會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我行我素,不惜以違犯班規、校紀或惡作劇的形式來引人注目,滿足於自我存在的表現欲。 ⒋脆弱心理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為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有些學生思想就很脆弱,萎靡不振,無所適從,甚至破罐子破摔。 ⒌疑懼心理 有些學生因為擔心受到或曾經受到人們的嚴厲指責與嘲笑,往往比較膽小、心虛、敏感、有戒心、有敵意,常常會主觀地認為老師輕視自己,厭棄自己,甚至會迫害自己,給自己小鞋穿,對至對真正關心自己的老師也不願意接近,採取迴避、沉默甚至對抗的消極態度。 ⒎焦慮心理 對學習過分擔擾,表現為上課不能十分專注,注意力不集中,擔心老師叫自己起來發言。一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心慌。特別是到測驗時,明時會做的題目也做不出。情緒低落,嚴重者吃不香,睡不安穩,影響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⒏嫉妒心理 有這種情況的同學,心胸狹窄,往往只把一兩個人視為知己,其餘的人視為路人。特別對班組中的競爭對手心懷不滿,見競爭對手學習挫折則心理高興,經常在背後議論他人,有的班組甚至以幾個尖子學生為首分成幾個小群體。 等等。 二、造成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人的行為活動決不會無緣無故地自發產生,它總是由客觀事物所引起的。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引起某種活動的客觀原因叫做刺激物。行為活動在任何情況下都由一定的刺激物所引起,活動本身不是別的,它只不過是對某種刺激物的特定反映而已。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社會、學校、家庭甚至自然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以及學生自身身心素質基礎等內因的作用,都可能使小學生造成心理問題。 ⒈性格缺陷。良好的性格是人身心健康的基本特徵,對人生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相反,不良的性格會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影響正常的人際關系的確立,進而影響其成長與進步。一些小學生性格孤僻、過分內向、自卑與自負的雙重人格,對其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形成有很大的消極作用:一方面嚴重影響自己和別人的交往,另一方面感到別人對自己有不良評價,故不願與他們人交往,造成彼此溝通、評價、理解、交往上的惡性循環。於是人際關系逐步惡化在所難免。 ⒉能力缺陷。部分小學生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較大。一些學生的父母從小就對其百般依順、嬌生慣養,形成孤僻、自傲的性格;一些學生因家境較為貧困,自卑感強,性格孤獨。性格上的弱點使這些學生嚴重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自己獨往獨來,不會去與人和睦相處,有時會產生受人冷落的失衡心理。 ⒊認知偏差。一些小學生平時學習刻苦,要實現自己預定的目標,要獲得某種榮譽。然而,由於自身原因或外部因素的影響,往往出現事與願違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是灰心喪氣,覺得世道對自己不公平;二是覺得無面子,無法承受這樣的結果。因而出現了心理上的失調和行為上的異常現象。 ⒋學習緊張。一些小學生不注意聽課,不認真復習,經常無規律地學習,使大腦的興奮和抑制機能發生紊亂,不能正常工作,導致大腦疲勞,產生心理問題。 ⒌體弱多病。因自身身體質差或患有某種疾病,心理負擔重,也會導致心理問題。 除上述原因外,小學生還因家庭貧困或變故等原因而情緒低落、無精打采,由於虛榮心而考試作弊、打架等等。可見,及時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學校是培養人才,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場所。傳授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體目標。排除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這是小學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一要通過各種渠道,及時解決;二要採取措施,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⒈營造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環境。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受到三種環境因素綜合影響的:⑴家庭環境因素。家庭的結構、氣氛、文化、經濟背景等因素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例如,父母離異,學生的情緒與人格上受到較大的傷害,會變得孤僻、自卑、反抗、敵對等。學校要積極與家長取得聯系,經常反映學生的情況,動員家長多關心子女的成長,主動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工作。⑵學校環境因素。學校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硬環境指校園、教室等;軟環境包括教育的目標、內容,教育的組織性、計劃性、系統性、專業性,教師的素質等。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應創造出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氛圍。例如,校園的安靜、整潔、美觀、大方,教室的文化建設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極為有利的。⑶社會環境因素。社會傳媒、經濟發展狀況、社會風氣、社區環境等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構成影響。其中圖書與電視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學校要教育學生自覺抵制不良因素的影響。拒絕不健康的圖書、音像等媒體進入校園,全方位地凈化校園環境。 ⒉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對學校教育起到促進的作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豐富學校教育的內容;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提高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自理、自立的精神,利於預防和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而,小學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來抓。心理健康教育應系列化、制度化,有條不紊、持之以恆。心理健康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⑴心理咨詢。學校應建立心理輔導站。主要是對一些心理偏常的學生進行診斷和鑒別,針對他們的認識、情緒、意志行為、人格、性心理障礙進行疏導、調整和矯正,對學生常見的心理疾患進行必要的治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他們的自我調控能力與環境適應能力。例如,對於患心理問題的同學,要尊重和信任他們,跟他們講清產生症狀的性質、原因和克服的方法,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戰勝困擾。 ⑵心理輔導專題講座。可結合形勢,針對學生普遍性的問題而進行輔導。心理輔導應系列化,形成制度。講座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即既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保健、心理衛生方面的專題教育,又對個別學生進行自我解脫教育,幫助他們消除焦慮、壓抑、苦悶、煩躁的心理。從形式上看,既可作綜合性的專題報告,又可作個案專題講座。例如,可有步驟地開?quot;如何從困境中解脫出來 、努力學習、挑戰未來 等系列專題輔導。 ⑶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建立心理檔案即將學生的心理問題歷史或現狀記錄下來,存入檔案中,以便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應將特殊的案例整理出來,以便對全體學生進行個案教育。 ⑷組織開展多項課外活動,寓心理教育於活動中。可通過主題班會、演講、手抄報、宣傳欄、校內廣播、閉路電視等形式,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知識;還可通過文藝、體育活動,好人好事活動,郊遊,社會調查活動等形式,調節學生緊張的情緒,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⑸滲透於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進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有專門的活動、途徑,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心理咨詢活動等,不過,更應該通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在各學科教學中予以滲透。強化教學過程中的心理教育滲透,發揮教學的心理教育主渠道作用,使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陶冶,把一些心理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得以啟迪、凈化。
Ⅷ 小學四年級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
心理健康又稱心理衛生,包括兩方面含義:(1)指心理健康狀態,個體處於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2)指維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原則和措施。心理健康還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於預防心理障礙或行為問題;廣義的心理健康,則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效能為目標,使人們在環境中健康生活,保持並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地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正確地評價自己
自我評價是心理學中自我意識的一個方面,是指人對自身條件、素質、才能等各方面情況的一種判斷。我們對自我的評價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生活中的學習效能、職業選擇和事業奮斗中的自信心。
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一般可以通過兩種渠道:直接的自我評價和間接的自我評價。
進行直接的自我評價,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自然條件;其次,是用自己在不同領域的實踐中(如對各個科目的學習)取得的不同成績相比較,以發現自己的長處,確定奮斗的目標。
進行間接的自我評價法,是指通過與他人行為的對照及情況的對比,發現自我認識的錯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一些人不能對自己作出正確的自我評價的原因之一。當事者迷,那麼就不妨用與他人相比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領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比較的方法鑒別一下。
正確的自我評價是幫助我們作出正確的奮斗方向的前提,人的知識、才能通常是處於離散、朦朧狀態的,需要人們不斷地挖掘、發現和開發。從個人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的特點、毅力的恆久性、已有的知識結構、獻身精神與果敢魅力等多方面進行全面的考察和測試,將為你作出科學的自我評價提供有益的幫助。
一、智力發育正常。
正常發育的智力指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穩定的情緒。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樂觀、滿意等積極情緒體驗方面占優勢。盡管也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消極情緒出現,但不會持續長久,他們能夠適當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相對穩定。
三、能正確認識自己。
對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對自己感到滿意,並且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對自己的優點能發揚光大,對自己的缺點也能充分認識,並能自覺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在學習、工作等各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四、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心理健康的兒童少年,有積極、良好的人際關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補己之短,並能用友善、寬容的態度與別人相處。他們在別人面前能做到真誠坦率,從而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並建立起融洽的人際關系。在集體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實。
五、穩定、協調的個性。
人格亦稱個性,人格表現為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能對自己的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徵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節。
六、熱愛生活。
心理健康者熱愛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樂趣,積極憧憬美好的未來。能在生活中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確對待現實困難,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為策略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社會環境。
Ⅸ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黑板報的資料
內容:
心理健復康又制稱心理衛生,包括兩方面含義:(1)指心理健康狀態,個體處於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2)指維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原則和措施。心理健康還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於預防心理障礙或行為問題;廣義的心理健康,則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效能為目標,使人們在環境中健康生活,保持並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地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珍愛生命,還要學會以一顆平常心對待生活,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平靜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要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生命是珍貴的,是金錢換不來的。讓我們一起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就只有這些了,望採納!
Ⅹ 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小學生)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編輯於 2012-08-24
查看全部10個回答
百年松下閃耀進博會 聚焦生活事業全新戰略啟航
松下電器以黑科技滿滿的全線明星產品陣容和前瞻系統解決方案亮相上海進博會!「關護無界 身心如悅」松下進博會全新提出"有溫度","有鮮度","有深度"的健康理念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廣告
青少年心理學校-專業矯正孩子厭學 叛逆 沉迷網路
青少年心理學校?咨詢正苗正規青少年成長學校,專注青少年健康成長,使叛逆 厭學不聽話 孩子快速轉變。還您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少年!免費咨詢熱線
漢川市正苗啟德青少..廣告
評論
友善評論才會有小心心~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自卑是吞噬人格的毒葯,也會嚴重影響心理健康,那該怎樣克服自卑心理呢?
想要克服自卑,你首先要做自我的心理建設,客觀清晰地認清自己,不斷的自我肯定,並且加入一些積極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