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心理課教學計劃

小學心理課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1-02-25 11:25:06

A. 小學生心理教育檔案怎麼寫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加強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為學校的宏觀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可以提高教師教育決策和科學研究的水平,可以為學校心理輔導、咨詢和治療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動態的監測手段,以致於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一、意義
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對於學校教育科學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可以為學校的科學管理提供宏觀決策依據
通過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能及時准確地掌握和了解全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特點及現狀,從而為學校的科學管理提供心理學依據。如可以從中尋找導致某一部分學生發生心理障礙的原因,並從宏觀上尋找教育、預防和干預的方法;可以為學校的分班教學、個別化教學提供前提條件;可以為弱智兒童、殘疾兒童和超常兒童等特殊兒童提供鑒別、篩選和培養的措施;心理檔案所反映出來的學生興趣愛好的信息,可以為豐富課外活動、滿足學生的正當心理需求提供決策依據;同時還為從整體上評價一所學校的教育水平,提供了一套科學的評估系統,等等。
(二)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及科學研究的水平
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助於教師更好地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了解學生個體間的心理差異,以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能直接為教師提供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況,可以使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能力差異、個性特點、心理欲求、學習心理等,為教師科學地管理和教育學生提供直接的方法,從而使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提高針對性,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還有助於教師加強青少年心理的研究,提高科學研究的水平。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可以了解到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和青少年所共有的心理特徵,歸納出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和產生原因,從而提出適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教育方法。另外,青少年心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的,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可以為青少年心理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教師可以通過對其中一系列數據的分析和概括,撰寫論文,從而提高教育科學研究的學術水平,也有助於加強對青少年心理的研究。
(三)有利於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有利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面對新的形勢和當代學生思想、個性特徵的新變化,迫切需要建構一套新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內容和方法體系。近年來的教育實踐證明,心理學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德青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德育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利於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主要表現在:它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別差異;有助於教師發現和診斷學生個人或班集體存在的心理障礙與行為困擾;有助於教師客觀地了解學生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及行為上的發展水平,以便採取恰當的方法進行教育與管理工作;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了解學生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的政治態度、思想問題和意見要求。
(四)為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動態的監測手段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從縱向看,為學生個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條件。它是每一個學生心理成長的軌跡,學生可以通過心理檔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在發現自己有心理問題時,就可以積極尋求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或矯治,仍可以通過心理檔案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對每位學生個人的心理成長、心理潛能開發提供幫助,為通過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提供了重要保證。從橫向看,學生心理檔案可以揭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揭示學生共性心理品質的問題,能促進學校和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創設良好的學校心理環境,設法通過各種手段去進行教育和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
心理檔案的內容,又稱心理檔案的項目,是指能從中揭示或了解到的有關學生心理狀況、心理特點等的材料。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應盡可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為學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確的信息。學生心理檔案一般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資料,亦即學生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家庭生活情況、學校學習生活情況及對個人生活有影響的重大社會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學生心理狀況和心理特點的資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個性特徵、心理健康狀況、學習心理特徵、職業能力傾向類型等。具體說來,學生心理檔案內容如下:
1.學生基本情況
學生基本情況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資料,以幫助教師深入分析學生心理,正確診斷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個人簡介。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民族、政治面貌、就讀學校、年級、家庭住址、愛好特長等。
其二是身體狀況。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狀況、身體發育狀況、生理缺陷、個人病史等。
其三是家庭生活環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員的工作性質及職務、文化程度、家庭的組織結構、家庭的居住環境、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氣氛、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態度、親子關系、是否獨生子女、家中排行等。
其四是學校學習生活情況。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體育運動、交際水平(含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擔任班幹部情況、獲獎情況等。
其五是對學生個人生活有影響的重大社會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員的死亡、父母離異、與教師同學關系緊張、生活條件改變、影響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能力狀況及其教育建議
主要是指學生的智力水平如何、智力特點怎樣,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智力訓練;學生的言語智能和數學智能水平如何,言語概括、言語推理、數學概括、數學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分別處於哪個等級;能力傾向鑒定及創造力測量等。
3.人格特徵分析及培養建議
主要是指學生的性格類型及特徵、氣質類型及特徵,個性心理有哪些特徵,個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質,怎樣進行教育,學生的興趣、態度、人際關系及品德的特點等。
4.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策略
主要是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鑒定,有無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程度如何,怎樣進行教育或矯治。
5.學習心理分析及教育對策
主要是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學習意志力、考試心理、學習困難的診斷,學習認知因素分析、學習動力狀況分析、學習社會因素分析,怎樣優化學生的學習心理等。
6.職業能力傾向類型分析及指導
主要是指學生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的診斷,分析其適合從事哪一類工作,從而為學生作升學就業指導。
以上是學生心理檔案的一般內容,在建立心理檔案過程中,可以根據本校實際選擇其中的內容。
三、資料搜集的方法
確定了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後,就要搜集反映這些內容的資料和信息,這是建立心理檔案的關鍵。學生資料的搜集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自述法、談話法、問卷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測驗法等。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獲取處於自然條件下學生資料的方法。按心理輔導教師是否參與學生活動,可將觀察法劃分為參與性觀察法和非參與性觀察法;按心理輔導教師在觀察時是否藉助於儀器,可將觀察法劃分為直接觀察法和間接觀察法。對於觀察的結果,可用下列三種方式作記錄:
(1)評等法。心理輔導教師對所觀察的特質或行為評定等級,比如學生對某種事物可以是不喜歡、不太喜歡、一般、有點喜歡、很喜歡,教師可以在預先印好的表格上按級劃圈。
(2)記錄出現頻率法。心理輔導教師將規定好要觀察的學生的項目預先列印在紙上,凡出現了某種現象,就在這個現象的框上畫一個"√"號。
(3)軼事記錄。軼事記錄是指教師把觀察到的學生情況,以敘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種簡明的記錄,包含學生的姓名、性別、年級、觀察時間、觀察事實及其發生情境的描述、教師的解釋與建議等。
2.問卷法
問卷法是心理輔導教師運用統一設計好的問卷向學生了解情況和征詢意見的方法;問卷是按一定的理論假設設計出來的,由一系列指標、變數所組成的搜集資料的工具。採用自編的問卷調查,如用書面問題、表格讓學生回答、填寫,可了解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
3.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指藉助學校的各種評定和記錄以及學生的作品來獲取信息的方法。如通過對學生的學習心得、筆記、作文、自傳、各種作業、試卷、模型和其他創作作品等的分析,可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其中,自傳分為主題式自傳和綜合式自傳。主題式自傳的內容限於個人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學校生活"等。在對學生自傳進行分析和解釋時,要考慮以下問題:自傳反映了學生什麼樣的一種情緒基調?自傳中提及到哪些重大經歷和重要的背景資料?在按時間順序記載個人經歷時有元明顯的時間中斷?有無逃避敏感問題的意向?等等。
4.談話法
談話法是指心理輔導教師與學生或其較親近的人通過直接談話的方式來了解和研究學生心理的一種方法。通過談話法,可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背景、過去的心靈創傷等。
5.心理測驗法
心理測驗法是建立心理檔案中最主要和最為常用的方法,其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測評工具進行施測。在選擇合適的測評工具時首先要考慮選擇標准化測驗,其次要明確測驗的目的、功用及適用范圍。
四、結果解釋和心理檔案的建立
在搜集了學生資料後,就要對每一種資料,尤其是心理測驗的結果進行解釋,並結合學生基本情況提出教育培養上的建議,然後再建立心理檔案。
1.統計及結果解釋
心理輔導教師要按照每一測驗所提供的計分標准進行統計,並要將原始分轉換成標准分。在計分統計過程中一定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其次是將統計出來的分數賦予一定意義並將有意義的信息傳遞給當事人或其他教師及家長。在進行分數解釋時,要參考常模資料、效度資料,還要考慮測驗情境等其他因素。在向當事人或其他人報告時,一般只需告訴測驗結果的解釋,並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使用當事人所能理解的語言;保證當事人知道這個測驗測量或預測什麼;使當事人知道他是和什麼團體進行比較;提出科學的有針對性的建議。
2.提出教育培養建議
根據結果解釋,圍繞如何發展能力、培養創造力、優化人格、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學習成績以及指導升學或就業等方面來提出教育培養建議,這是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目的所在。因此,我們要根據結果解釋,並結合學生各方面的情況,首先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後科學地、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培養建議或輔導策略。
3.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學生心理檔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電腦軟體式,文本式又有檔案袋和專項卡片兩種方式。電腦軟體的形式,可以減少差錯,防止資料丟失,保證資料管理的准確規范、安全可靠,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學生心理檔案的使用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心理發展和人格健全,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效果。為此必須正確使用學生心理檔案。在使用學生心理檔案時要結合學校、年級、班級和學生本人的特點來進行,要有整體觀念,把學生心理檔案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因為心理檔案的各方面內容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具體說來,在使用心理檔案過程中有以下要點:
(一)根據學生心理檔案反映出來的不同年級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點來進行分班、分組,選拔學生幹部,制定教學計劃,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根據學生心理檔案,可以研究每個年級的學生在能力、人格、心理健康方面的總體狀況和特點,在進行年級分班或班級分組時,可按照能力水平、人格特點等因素來進行分班編組。在選拔學生幹部時,也可根據其個性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鍛煉。在制定年級教學計劃或班級教學進度時,也要結合各年級或各班的實際情況和智力特點來進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如通過分析某班學生心理檔案,發現該班學生的智力水平普遍較低,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適當減少教學內容,降低難度,放慢教學進度,並在教學過程中將發展學生的智力放在首位,開展多種形式的思維訓練等。對於各個年級或班級中存在的一些共性或傾向性的心理問題,則要開展全校性或班級的心理教育活動來進行團體輔導。
(二)根據學生心理檔案中所提出的教育培養建議,積極地有針對性地做好個別輔導工作
每份學生心理檔案,都提供了學生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學習心理及職業能力特點等方面的較為具體的教育建議或培養策略,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建議對該生進行個別輔導。由於個別輔導工作量大,所費時間長,因此在進行個別輔導時,主要是針對那些問題較多或較嚴重的學生進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對每個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在個別輔導時,可以是針對學生的某一方面問題,也可以是多方面或全方位地進行輔導,這要視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
(三)根據學生心理檔案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學生心理檔案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檔案,它反映了學生心理的成長軌跡。從學生心理檔案中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軌跡,而且可以考察我們教育措施的效應,因此可以藉助學生心理檔案來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及教育科學的研究工作。此外,從橫向來看,可以通過學生心理檔案提供的資料來研究某種心理品質的發展水平、影響因素及各種心理品質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等。

B.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目標怎麼寫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省、市關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體工作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師一個人的事,是所有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學校成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教師為輔,其他教師為基礎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戰線。優秀的師資隊伍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堅強支撐。本年度,繼續組織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師資質認證。同時,將適時舉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緩解班主任心理壓力,提高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收集整理,定期以板報、廣播等形式向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
2.全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要更新觀念,要高度清醒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廣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必要途徑,是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將圍繞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是「和諧、陽光、快樂、健康」這一主題,開展系列活動。要進一步加強問題學生的結對幫教制度,落實幫教措施,建立結對幫教檔案。
3.加強制度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學校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討;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情況納入學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評比活動;設立網上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咨詢輔導,設立心理信箱,組織全體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體輔導。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課,根據本班的實際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提供全面地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國旗下講話,對一些共性問題,由心理輔導老師進行集體心理健康輔導。
(2)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室建設的環境布置考慮到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考慮到了兒童的審美特點,讓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每周二~周五的中午12:30~13:10、下午的14:40~15:40開放心理咨詢室,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的咨詢,由心理輔導老師負責。在心理咨詢室內門外設有「心理咨詢信箱」,以便個別學生羞於啟齒,可以利用寫信的方式進行咨詢。
(3)個案教育。以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範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作為個案對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兩種方式研究。採用跟蹤研究,合作的方式進行。
(4)博客互動。在我校網站上,心理輔導老師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開心理專題,歡迎學生、老師、家長等的咨詢,這一形式的推出,可架起心理互動的橋梁,拓展心理咨詢的對象、時間、空間,更為便捷、互動,有一定的實效性。
5.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後要歸結於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總之,重視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小學生心理健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是我們的工作終極目標。
四、月份工作安排
三、四月份:
⒈制訂並討論學期心理輔導工作計劃。
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氛圍建設工作。
3、召開六年級部分學生座談會,並進行畢業前夕個別心理咨詢。
4、舉辦青春期心理衛生講座(五、六年級部分女生)。
五月份:
⒈組織全體老師學習有關心理輔導的知識、方法等。
⒉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黑板報。
⒊召開特殊學生會議,並進行個別心理咨詢。
六月份:
⒈繼續指導班主任班中開展「開心果」談心角活動。
⒉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庭心理指導」的有關內容。
七月份:
⒈做好學期總結及資料積累和個案分析、心理檔案建立工作。
九月:
1.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做好入學心理准備。
2.思品老師確定心理輔導內容。
3.心理咨詢室正常開放
十月:
1.國旗下講話,進行集體輔導。
2.對六年級學生進行心理小調查。
3.進一步優化學校心理咨詢室內部環境。
十一月:
1.出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刊。
2.班主任心理健康專題輔導。
十二月:
1.迎接上級對學校心理健康咨詢室的驗收、檢查。
2.國旗下講話,進行集體輔導。
3.做好學年總結。
4.各類資料整理、歸檔。

C. 通過哪些途徑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以下途徑來完成的:

一、開設以講授為主的有關課程

開設心理學課、心理衛生課、心理健康教育課或舉辦有關的知識講座,向學生傳授、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對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無疑是有必要的。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期,這種方式也比較易於為教師所掌握。但從解決學生身上存在著的實際問題來說,其作用還是有限的。因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僅是要擴展學生的知識,而且還要改善學生情緒狀態、轉變其態度、養成必要的社會技能等,所有這些單靠知識傳授是難以奏效的。

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這是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專門設計的一種活動課程,一般都列入教學計劃之中。其特點在於:形式上以學生活動為主,內容選取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活動組織上以教學班為單位,活動課的目的、內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計劃、有系統地安排設計的。通過這一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好處是:在專門組織的活動中可以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行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積極的影響;學生參與活動,有利於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以教學班為活動單位便於組織管理,且能使班級全體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受益;將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課程,也使這項工作的開展在人員、時間上有了保證,因此比較正規。只是如何在班級活動中考慮每個學生具體情況,實行個別化對待,則是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三、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不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課程單獨開出、列入課程計劃,而是結合班會活動、課外活動、團隊活動來進行,是這一途徑的特點。新生入學時的「始業輔導」、畢業時的升學輔導也屬於這一類。其有利的一面是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團隊活動以及學校安排的其他例行活動結合在一起,便於發揮這幾項工作在統一的育人活動中的整體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仍須有自身的目標和內容,不要讓心理健康教育被班級、團隊的日常活動所代替而喪失自己的特色。

四、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習輔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結合學科教學來進行的。

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都產生於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得到滿意地解決。實際上各科教材中蘊含有不少適用於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素材,教學過程中還會經常出現有利於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情境。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近年來,已有中小學教師在語文、數學、思想品德、社會等科目教學中嘗試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五、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是輔導教師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來實現的專業助人活動,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個別交談、電話咨詢、信函咨詢、個案研究等。有些小學開展的「知心姐姐信箱」活動,就是信函咨詢的一種形式。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資質優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的學生等)所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方式。它要求廣泛地收集資料,客觀地分析問題的性質與成因,依據診斷的結果,擬定輔導方案,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心理輔導的精髓在於個別化對待,因此可以說個別輔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導方式。一所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無論以什麼途徑為主,如果不以個別輔導相配合,則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六、小組輔導

小組輔導也稱團體咨詢,是一組學生在輔導教師指導下討論訓練並有效地處理他們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小組人數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一二人。其成員多為同年級、同年齡學生,且有類似的待解決的心理困擾。小組輔導的適用條件是:學生的心理問題與人際交往有關,且小組成員願意在團體中探討他們的問題。一個小組通常要活動十多次,每次時間為一課時。小組輔導兼有班級輔導與個別輔導的優點,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海市一些中小學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以班級為管理單位,但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小組。小組由學生自願結合形成,推舉熱心於活動、態度熱情、工作負責的同學當組長,每學期活動七八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應該強調指出的是,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

D.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某某中心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市場經濟大潮中社會環境的影響,人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學生成長的需要,是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指導和規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本區域中小學學校教育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三個面向」方針堅持育人為本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基本原則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3.關注個別差異,根據個別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 培養目標
1.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空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2.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四、主要內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
1.小學低年級:
(1)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
(2)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2.小學中高年級
(1)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
(2)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學生交往,建立開朗、合群、樂學、自主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五、具體實施的方法和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學校心理輔導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標上的發展性輔導為主,治療性為輔;方式以團體輔導為主,個別輔導為輔,心理結構上知行結合,行動為主。
第一、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這是為開展心理輔導而專門設計的一種活動課程,要列入教學計劃中,其特點在於:形式上的學生活動為主,內容上選取充分適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活動組織上以教學班為單位,活動課的目的、內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計劃、有系統地安排設計的。通過這一途徑開展心理輔導的好處是:在專門組織的活動中,可以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行為各方面有目的的施加積極的影響,學生活動,有利於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以教學班為活動單位,便於組織管理,且能使班級全體學生在輔導活動中受益,將心理輔導列入課程,也使這項工作的開展,在人員、時間上有了保證,因此比較正規。學生接受輔導的面廣,有利於整體提高。
第二、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是輔導教師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來實現的專業助人的活動,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心理咨詢、知心老師信箱、家訪、班主任電話、個案研究等。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資質優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的學生等)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它要求廣泛地收集資料,客觀的分析成因與問題的性質,依據診斷結果,擬定輔導方案,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心理輔導的精髓在於個別對待,因此可以說個別輔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導方式。學校在開展心理輔導時無論以什麼途徑為主,如果不以個別輔導相結合,則其輔導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團體輔導
小組輔導也稱團體咨詢(心理興趣活動小組),是一組學生在輔導老師指導下討論訓練並有效地處理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小組人數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一二人。其成員多為同年級的、同年齡學生,且有類似的待解決的心理困擾。小組輔導適用條件是:學生的心理問題與人際交往有關,且小組成員願意在團體中探討他們的問題。一個小組通常要活動十多次,每次時間為一課時,小組輔導兼有班級輔導與個別輔導的優點,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心理輔導方式。小組由學生自願結合形成,推舉熱心於活動、態度熱情、工作負責的同學當組長,每學期活動七、八次,有較好效果。應該強調指出的是,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心理輔導的一條重要途徑。
第四、結合班級,團體活動開展心理輔導。
在班主任、心理輔導教師和各科教師的協同努力中,通過班級活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使團體成長為學習型組織,使團體的每個人在團體中成長的過程中成長。結合班會活動、課外活動、團體活動來進行,是這一途徑的特色。新生入學時的「始業輔導」,畢業時的應試心理、志願選擇輔導也屬於這一類。能把心理輔導與班級、團隊活動,以及學校的其它例行活動結合在一起,便於發揮這幾項工作在統一育人活動中的整體功能。
第五、舉辦有關的知識講座
通過有關的知識講座,結合校本課、校刊,向學生傳授、普及心理輔導有關知識,對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有效地調控自己心理和行為無疑是有必要的。
第六、在各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履行好班級團體領導者的角色,通過新型師生關系的確立和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因素,促進學生成長。
第七、利用社會、家長、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網路、社會主要事件,任務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家長學校、家訪、家長會對家長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疏導,幫助其重視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過進步生愛心捐助,一對一結對子,感恩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E.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計劃

小學教育處於教育的基礎地位,使學生受益一生的行為習慣有一些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葉聖陶先生曾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成習慣,而且都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間,加強橫向聯系,把單純的課堂教學擴大為多渠道參與的教育網路,創設全方位育人的環境,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談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提高認識,教師言傳身教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行為習慣不能養成,為什麼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辨別能力,並通過與優秀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從而和自己進行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讓學生形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1、師生認真學習有關條例,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准繩,重點抓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制訂開展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文明語言,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2、學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教師在一起,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早晨,學校領導、學生代表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師生互相問好;每個星期一舉行庄嚴的升旗儀式,老師正規的禮儀動作給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給學生播撒了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良種。
教師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不應該只教書,不育人,不能當「教書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認真探索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的規律,把說在嘴上,寫在紙上的「教書育人」切實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自覺站在育人的高度進行教學。
二、根據學齡特點實施分層教育
1、低年級學生,通過各種競賽,通過得小金星,初步養成。
低年級的學生,最缺乏自覺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沒有意識。作業時常不做或忘記帶回家;廢紙到處亂扔,自己的課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麼,沒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鬧,當班主任的最頭痛,不管怎麼說都沒用,上課講了,下課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就是有好勝心理,也愛挑別人的毛病。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讓他們形成自律。
我們可用「比比誰最棒」的方法。課堂上,把要求告訴他們:小朋友們,你們都很棒!但老師不知道,哪個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們來比比看,究竟是誰最棒。老師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們想要嗎?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只有達到老師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後你可以布置任務和要求。但剛開始,要求不能過高,從淺入深,逐步提高。同時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幫助別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這種方法也可評價學生的課下表現。
然後利用班會課,總結學生一周來的表現情況,指出缺點,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同時分發小金星。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語,也不要吝嗇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處,都可以得到,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小金星可以讓學生自己貼到榮譽角上去,這樣更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小學生的行為都有明顯提高,很多事情無需老師督促,學生之間便會相互指出,然後加以改正。
2、中年級學生,利用天天行為規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級小學生漸漸的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會主動思考,判斷是非對錯。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們的大腦里開始會比較,但出發點大多考慮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他們所想到的還比較片面,有時還不夠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強。
此時應當加強他們的行為規范。根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需要,利用班會課通過學生提議,老師完善,共同制訂「天天行為規范」, 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要求每個同學每天看一邊,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為規范」要求努力做到。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後,每位學生都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到水龍頭沒擰緊,他們便會主動上前擰緊;看到地面上有紙屑,他們能主動拾起來;看到小同學摔倒了,他們會主動上前將他扶起。由此看出: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育管理更加輕松。
3、高年級學生,利用榮譽,增強自身使命感。
高年級小學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轉為自律。此時,老師會發現他們越來越難管,也越來越難溝通。他們似乎已經習慣於學校的條條框框,習慣於老師的嘮叨不休。對於行為習慣,他們很少違反,但也不會主動,看到不好的現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掛起。
對於高段學生,一味說教不行,採用比賽也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怎麼辦呢?可採用多種方法結合。學校的競賽,要積極爭先,拿出榜樣作用。同時班級里開展「班級榮譽,我的責任」活動,以加強每個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同時把所有責任,讓每個學生承擔。中國有句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是這種思想,讓人覺得彷彿好壞是所有人的責任,就可以減輕自身的責任,恰恰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了。所以我們班級奉行「班級榮譽,我的責任」,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一切責任。班級得到了榮譽,也是你的榮譽。
有了責任,才有動力,才會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養成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對於學生的發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矯正學生不良行為。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庭和社會也是小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1、家校配合,構築良好育人環境。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家庭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規守矩,家長首先要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並注意盡量避免消極言行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我們主要通過家訪、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和實行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指導家庭教育,開展「我和規范同成長」的家校活動。使家長了解並配合學校貫徹落實新《守則》和《規范》,改進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極做法,共同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懂得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社會化的過程伴隨人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感受遵規守法對成長的重要。因此,學校要善於與周邊的社區單位取得聯系,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活動,充分利用社會為我們提供的豐富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優良品德。比如培訓安全小衛士,讓他們不只在校內,在校外也要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工作,讓學生從以往簡單、空洞的說教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地養成了珍愛生命、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質。
四、注重反復,強化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到鞏固為止。同時設計一些簡單、易行、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通過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驗證明,一項行為習慣至少要經過21天不間斷的訓練才能形成。可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反復訓練。
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及時將本周學生行為與規范要求相對照。並且每月根據學生實際更換新的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同時,教師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平時,可以通過「電話」、「家校聯系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孩子在家的行為提出要求,使家長有的放矢地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當某種良好的行為或動作通過強化訓練,已經滲透到他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經中的時候,才能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個時候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才能算真正養成了。我們只有立足於「知」「行」統一的原則,在課內外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行為習慣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細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品德。

F. 急求小學德育課程計劃

下面是一個計劃 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中小學行為規范示範校」為載體,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切實加強珍惜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努力構建「和諧德育」。

二、工作目標: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本學期的德育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

一是要加強德育工作領導。成立校長室、德育處、少先隊以及年級組為德育領導核心小組,保障德育工作領導作用。二是要花大力氣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和全員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隊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教育者,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堅持說教與身教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堅持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三位一體。

2、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導

本學期將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培訓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品行好、能力強,工作踏實、樂於奉獻的班主任隊伍。要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的開展工作。把班主任工作的實績作為晉升、評優的重要依據。要開好班主任例會,每學期開展1-2次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推出一批優秀班主任。要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並從理論層次上提升班主任,促使他們科學管理班集體。

3、提升教職工德育理念。

加強學習,提高每個教師的德育素質。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規,增強遵紀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覺性,提高教師科學育人的水平。牢固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加強職業道德自律,規范教學行為,增強愛生意識,關心學生品行健康發展,認識並掌握教育規律,堅持耐心教育與嚴格管理相結合,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范,全面關心、愛護學生,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拿起表揚、贊美的武器,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4、推進德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科德育功能。

深化以思品課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開展學科德育滲透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各學科自身的特點,做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與加強學生思想修養相統一,靈活隨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提高他們識別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與信念,進而轉化為發憤學習,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要抓好各級德育規劃課題的結題工作,力爭在課題研究上出成果。

5、抓好「三個結合」教育,促進學生發展

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想方設法辦好家長學校,並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動,進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要定期召開好家長會,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工作,對部分學生建立家校聯系卡,溝通學生在校和家庭情況,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指導下,加快常規養成。要定期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和家長一道做好學生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嚴禁出現學生逃學、厭學、進網吧等不正當現象。要充分發揮「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了解家鄉變化,感受祖國的騰飛。要繼續深入探討社區教育,利用一切社區資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通過教子有方經驗交流、給家長的一封信、課堂教學開放周等形式對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進行指導、引導。

(二)、常規教育

1、德育工作

(1)、抓好行為規范教育,積極開展「小公民教育」。落實《小學生一日常規》教育措施;落實「三制」:人人崗位責任制、衛生值日包干制、衛生天天檢查評比制。堅持一日三查:查穿校服、戴校徽情況;查遲到早退情況。開學第一個月,各班要利用班隊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禮儀規范》以及校紀校規,並做到及時檢測反饋,經常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教育。要通過具體的強化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注重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讓學生終身受益。

2、抓好學校的各項常規,創建優良校風。以教導處、少先隊管理為一體,進一步強化學生升國旗、衛生、紀律、兩操、自行車排放、校門口值勤等常規方面的自覺意識,抓好文明禮儀教育,使全體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風。本學期學校將繼續堅持文明班級的評比制,常規檢查反饋、督促、落實制,使常規管理達到精細化。

3、抓好「班隊」德育主陣地,上足上好每一節班隊課。

要求班主任老師根據本班級的具體情況,認真設計班隊活動內容,設計好教案,多講身邊人、身邊事。主題隊會每學期3-4次,並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項目。德育處要嚴格檢查班隊教案,期未進行總結評比。

4、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開展爭創「文明班級」活動。

5、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配合「小公民教育」活動,在學校中掀起做文明事、爭當文明小學生的活動熱潮。配合學校的德育系列活動,做好學生的德育養成教育。

6、抓好德育宣傳陣地建設,注意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重點抓好班會課的教學效果檢查,同時,利用學校宣傳畫廊等多種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宣傳,多表揚宣傳身邊先進突出的感人事跡,弘揚正氣,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文明習慣、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7、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後進生轉化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措施,勤總結,重在落實,強化考核。要求教師耐心細致地做好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講過頭話,不扣大帽子,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嚴格控制學生掉隊。

8、法制教育緊抓不放,重點做好教育防範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報告會、思品課、班會課、主題隊會、國旗下講話等進行普法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學期要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請校外輔導員來校作法制教育報告,對問題學生進行定期定人幫教、轉化,杜絕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9、探索嘗試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必須重視的重要內容,開展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學生心理的疏導,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人文環境。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化、規范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2、體育工作

(1)、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有目的,按質量,按課程上好每一堂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

(2)、做好學校體育器材並做好各種體育器材的登記、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購買欠缺的體育器材。

(3)、堅持傳統項目的訓練,特別是抓好廣播操、隊列操日常訓練。

(4)、3、認真落實「兩課兩操」,保證學生每日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值日生及值日教師每日做好督導工作。

(5)、迎合本學期田徑運動會,選拔好隊員,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組織訓練,務求創出較好的成績。

(6)、體育教師要認真做好學校田徑隊、排球隊等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帶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力爭在區小學生春季田徑運動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3、衛生工作

(1)、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監管力度,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學校衛生監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督促學校整改,杜絕學校食品安全事故,防範學校群體性傳染疾病的發生。

(2)、推進《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通過開展培訓及檢查指導,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改革,提高廣大青少年學校體質健康水平。

(3)、抓好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督促學校按規定落實常見病及傳染病防治教育、防艾教育、血防教育、人口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的開設。

(4)、堅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學生用眼衛生,降低學生近視率。

4、藝術工作

(1)、以培養合格畢業生為目標,加強對學生的藝體學科考核。

(2)、以培養學生個性特長為目的,做好藝體特長生的培養工作,做好各類藝體競賽的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學生藝體特長和競技水平。

(3)、扎實地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准,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藝術課堂教學改革,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法與學法的設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組織藝術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新課標觀摩研討活動,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實踐,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5、國防教育和交通安全工作

(1)、加強國防教育,開設好國防教育課,保證課時,教學質量。

(2)、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國防知識普及活動。

三、具體時間安排:

三月份:

1、開展對流感、水痘等的預防宣傳工作;

2、加強對學生用眼衛生,眼保健操的檢查督促工作;

3、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4、組織學生開展「小小文明公民」自製手抄報活動;

5、開展「青少年安全自救自護訓練教育演習」活動;

6、開展「學習雷鋒義務奉獻 竹青精神進校園」主題活動。

四月份:

1、組織全校各班召開「小公民教育」主題班(團)隊會;

2、結合世界地球日開展「綠色旋律」主題活動;

3、組織校內「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4、做好春季廁所、環境衛生、四害消殺工作。

五月份:

1、參加全區中小學生運動會;

2、參加全區「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六月份:

1、加強對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宣傳工作,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2、參加「文明小品」表演賽活動;

3、開展校內「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評選活動;

4、學校學期德育工作總結。

七月、八月份:

開展假期「走進社區」實踐活動。

九月份:

1、開展校內「人人講紅軍故事」比賽;

2、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3、參加全區中小學生「四球」賽。

十月份:

1、參加「守則」、「規范」、「養成教育」成果匯報演出;

2、開展校內「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十一月份:

1、組織參加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2、組織學生開展「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公民」徵文活動。

十二月份:

1、進行德育工作總結;

2、整理材料,迎接目標管理檢查。

G. 談談你對心理健康課的看法和建議(不少於200字)

看法: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當代大學生為例,大學生處於一個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階段,其心理狀態對其自身,對社會都存在著影響。

2、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狀況和誘惑層出不窮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的心態開始呈現出一種比較亞健康甚至不健康的狀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勢在必行。

3、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健康是由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健康等四個方面構成的。

4、 心理健康教育是實現政治教育、思相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礎,離開了心理健康,其它各方面的教育將失去重要的支持與中介。

建議:

1、開展開學復課銜接工作,提升學生的學習生活適應能力

對於入學後學生可能存在的適應不良問題,學校要提前預判,在教學安排上預留調整適應期,可提前發布開學後的教學計劃安排和作息時間表,讓學生早知情、早安心、早准備。引導學生提前做好迎接開學的行動准備,通過准備返校物品、制定復學計劃等方式提升對新學期的期待和信心。

2、做好師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疫情對師生心理健康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學校在開學前後要及時進行師生身心健康狀況摸底,根據師生的反饋信息,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7)小學心理課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教學內容

1、心理健康老師雖然已經受過相關的心理健康培訓,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上課經驗以及團體輔導經驗較少,難以把握課程的主旨方略,會遇到課程氛圍塑造、希望重塑、創傷危機干預、輔導人員脫落等一系列問題,而需要更為專業的指導工具,心理健康課教案能與教師的實際工作相結合,為教師提供指導方向與實際工作技巧。

2、心理健康課教案是學校為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心理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中小學心理健康課教育指導綱要》及其他相關的心理教科書為理論依據,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整理和編寫的具有指導性和實用性的心理教學參考書籍。

閱讀全文

與小學心理課教學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