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的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孫建芳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09-09-20 期刊
2. 淺談在版小權學英語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興趣 喻梅 石河子科技 2007-04-10 期刊
3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李錦綉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7-08-20
B.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參考文獻)
管好紀律
C. 小學英語教育的近年參考文獻
語言的復學習可以在生活上小事兒上潛制移默化的教會小孩子,例如:1.可以用便利貼把一些簡單單詞黏在事物上;2.閑暇的時候和小孩子們看一些英文版的動畫片,我小的時候看的是石中劍獅子王之類的3.小孩子都喜歡新鮮的事物可以在講故事的時候把單詞交給他們註:千萬不要比他們這樣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喜歡的。ps先提高他們的興趣比什麼方式都重要。這是結合我和我弟小時候學英語哈
D. 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學英語教育論文
巧用計算機創新小學英語教育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隨著我國改革開 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英漢雙語 教學日益紅火。有關雙語教學實踐證明,多種 語言同時學習,更有利於學習者語言素養的提 高[1]。但是,由於我國漢語環境的限制,小學生 的初學年齡[2]、英語師資質量的欠缺以及小學 生專用的英語教輔材的缺乏等因素,影響了小 學生英語的興趣,降低了教學質量[3]。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大量使用電 腦輔助小學生學英語,把英語學習與電腦學習 結合在一起,以字母教學和電腦指法練習作為 兒童英語學習的切入點,通過英語和電腦雙項 有機結合訓練,使語言教學與技能訓練有機結 合,手腦並用,既增強兒童對英文的記憶,又訓 練兒童初步操作電腦的基本技能;在此過程中, 配合美妙的音樂旋律,寓教於「機」,寓教於 「樂」,可大大提高兒童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效 率,為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提供了一種新型教學 方法。 一、手腦並用,以機代筆 傳統小學英語教育中計算機只是英語教學 的一種輔助手段。這里的巧用計算機,是指在 傳統媒體對教學作用基礎上,在字母教學最初 階段,通過鍵盤字母所在位置教學字母,讓學生 手腦並用,以機代筆,真正做到英語教學與電腦 教學的完美結合。 字母教學是兒童英語學習乃至成人英語學 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兒童英語教學 僅僅停留在一般簡單的口語訓練上,很難持續 下去作更深入地學習,因此恰恰是26個字母教 學是兒童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基礎與關鍵。電 腦中指法練習使得這一學習變得輕松、活潑、自 由、充滿生趣。以機代筆,從小便讓他們使用現 代化的學習工具,培養兒童的現代化意識。當 孩子們好奇的大眼瞪著五顏六色的鍵盤進行各 種操作,他們所有的感官能夠被充分地調動。 托尼.斯托克威爾說:「要想快速有效地學習任 何東西,你必須看它、聽它和感覺它。」(《快速 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傳統兒童英語教學中正 因為缺乏這一充滿趣味的「感覺」而顯得枯燥、 單調、無味。電腦中的指法練習則在兒童接觸 英語的最初一剎那就捕捉到每一位兒童好奇之 心,讓他們在愉悅的身心活動、游戲中,不知不 覺走上了英語學習的人生歷程。 字母教學與電腦指法練習相結合僅是方法 而非目的本身,其最終目標是為了講說英語、學 習英語。兒童具有內語言傾向即天生的語言能 力,母語與非母語是相對的,越是兒童時期,這 種內在的語言能力越強(2歲左右),而正是這 種強大的內在語言能力在驅使並影響著兒童的 字母學習與指法練習,使這種訓練以最快捷的 方式為語言學習服務。 二、字母教學打破思維定式 利用電腦鍵盤所在位置教學字母,改變了 傳統的字母順序教學方法,打破了學生思維定 式,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傳統的字母教學,一般 是將二十六個字母│a, b, c, d, e│,f g, h, ,i j│ k, ,l m, n│o, p, q, r│s, ,t u, v│w, x, y, z│分幾 組來教學,只是簡單地化難為易,既雜亂又沒有 規律可循。其實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早已通過 漢語拼音的學習對26個字母的順序熟記於心, 且用此順序教學,易使漢語拼音的讀音對英語 字母的學習產生負效應。因此當老師教授英文 字母的正確讀音時,有的學生則根據已掌握的 字母順序順出字母的讀音,從而再也沒有耐心 跟老師認真模仿,而當老師再將字母順序打亂, 讓其認讀時,有的學生卻不能見其形,讀其音, 要麼將形狀相近的字母讀音混淆,如「i」和「j」, 「I」和「J」,「p」和「q」等等,要麼讀漢語拼音的 發音,如「a」讀成「啊」、「j」讀成「季」、「i」讀成 「依」、「g」讀成「咯」,有的學生幾年英語學下 來,仍然認不全26個字母。而人民教育出版社 和新加坡泛太平洋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新 小學英語教材,則把26個字母按其讀音分成│ a, h│,j k│e, b│c, d│g, p│,t v│,i y│o│u│ q│w│,f l│m, n│s, x, z│r│等,分十四課時 完成二十六個字母的教學,盡管也打破了字母 順序教學的常規,但每課時學兩、三個字母看來 容易,但是字母學習歷時太長,難免前學後忘, 效果不十分理想。按照二十六個字母在鍵盤上 的位置,將字母分為│a, s, d, ,f g│h, ,j k, l│q, w, e, r, t│y, u, ,i o, p│z, x, c, v, b│n,m│等六 組來教學效果則不同,每教一組字母時,都是先 教給學生字母的正確讀音,然後讓學生在鍵盤 上找字母,再在老師的示範下將手指與字母在 鍵盤上一一對應,然後老師朗讀字母,學生邊跟 讀,邊在鍵盤上用手指點擊該字母,速度由慢到 快,由單一的左手到右手到左右手交替,到任意 字母,待熟練後,再用電腦上《CAI》指法練習的 軟體和字母游戲軟體進行按鍵練習,直至自由 練習,最後打單詞、句子。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 後,我們再將26個字母按發音規律,用不同的 顏色做成卡片,先讓學生按順序朗讀,再將順序 打亂,本以為會出現混淆,或認不得的現象,沒 想到學生卻個個字母發音準確,然後我們又將 同色字母讓學生讀出,並要求說出其中的發音 規律,學生讀完一組字母後,紛紛舉手說出其中 包含的一個共同的發音│ei│、│ai│、│:i│ 等。由此可見,利用電腦改變傳統字母教學順 序的方法,便於知識的掌握,尤其在發音的准 確、辨別方面是任何其他方法無可比擬的。 三、多種感官協調配合 字母教學與電腦指法練習相結合使多種感 官協調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智力發展,同時也激 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情智統一發展自然得到 很好的體現。 以往的字母學習鞏固是通過拼讀單詞來進 行的,如「face, f-a-c-e」,現在通過英文打字 練習,就可達到鞏固目的,既豐富多彩,又快速 而令人激動,在認讀字母的同時,使用電腦軟體 進行按鍵指法練習,並使這一練習在單詞、句型 學習時得到延伸,學什麼,打什麼,學生在練習 的同時,看到電腦屏幕上的正確的擊鍵手指,字 母所在鍵盤的位置,聽到了電腦指令的發音,如 「pressA(B…)」口中重復,手指在鍵盤上敲擊, 大腦還要思考,搜索字母的位置等。這種能調 動多種感官參與的學習,無疑提高了學習的效 率,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所學知識 在應用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1981年的生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美 國醫學生理學家斯佩理教授發現,左腦的最大 特徵是管理「語言中樞」,負責理解語言及數字 計算,它能將復雜的事務細分為單純要素,有條 不紊地進行理化思維,也就是邏輯思維。右腦 負責處理旋律、音樂、圖像和幻想即所謂創造性 的活動(形象思維)。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我 國7-10歲的兒童文字的辨認是左半球優勢。 讓兒童學英語的同時,進行電腦操作和各種游 戲就需要動用右腦,以及左右諧調開動的系統 活動,使學生大腦左右半球均勢,有利於學生思 維的發展,特別是右腦能積極活躍起來。又如 我們在教動物名詞時(共有二十個),先由媒體 播放一組動物圖像,請「學生對子(2個學生)」 上台,一個模仿,另一個用英語猜名稱,然後伴 隨著動物的叫聲,媒體展示該英語單詞,教師組 織學生認真模仿,啟發學生歸納其讀音,再讓學 生模仿小動物的樣子、叫聲,到講台前表演,最 後再唱帶有聲、形、文的卡拉OK歌曲《This IsA Cat》。這種不斷變化的學習形式、方法,調動了 多種器官。同時也提高了兒童的學習興趣,使 他們鍛煉得耳更聰、目更明、手更巧、心更靈。 為高智能新人的成長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礎。 四、音樂、節奏的教學模式 歌曲、童謠可訓練兒童的語言模仿能力,而 它們的節奏、音樂又能使兒童情緒愉快,促進情 感與美感等心理品質的發展,有利於學生心理 素質的全面發展。 兒童在母親的懷腹之中即一直生活在節奏 之中,胎兒在羊水中波盪,胎兒大腦隨著母親的 呼吸、心跳節奏而不斷發育,胎兒與生俱來就生 活在大自然的美妙節奏之中。事實上成功的兒 童英語教學往往少不了音樂、歌曲。為了驗證 音樂對英語教學的輔助性作用。在指法練習 中,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在練習時 播放音樂《Do,Re,Me》,而另一組則不配音樂。 實驗初步發現:播放音樂的一組,學生隨著音樂 有節奏、有序地而整齊的練習,而未播放音樂的 一組則很難組織,效率差,這說明音樂節奏在兒 童指法練習中作用較大。學習字母也同樣如 此。在指法教學中讓孩子想像自己在彈鋼琴, 只不過彈出的不是音符而是字母,彈到哪個字 母就把哪個字母唱出來,如1234554321(asdfgg- fdsa)用簡單音階唱出字母所在鍵盤的順序,兒 童們完全為這一鮮明的節奏所感染所陶醉,他 們的手、口、眼、腳、身體每一部分,尤其是他們 的大腦和心靈都一直處於有節奏的音樂之中, 特里懷特.韋布說「音樂是通向記憶系統的州 際高速公路」,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教育家喬 治.羅扎諾夫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研究表 明「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最佳的學習狀態』」。 他說「出現心跳,呼吸頻率和腦波流暢地同步 之時,身體是放鬆的,而頭腦注意力集中並准備 接受新的信息」。因此歌曲教學是兒童乃至成 人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 要提高小學生全面英語素質,必須找出小 學生能夠接受的不同於成人教學的新方法。計 算機輔助教學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 學資源、形象生動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 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成為信息處理的主 體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有利於改革傳統的課 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實現小 學生全面英語教育的現代化。筆者在小學英語 教學中,巧用計算機及相關教學輔助光碟,增強 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及效率, 為兒童英語學習找到了較好的學習方法,為小 學英語素質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 1 ] 柳袁照.雙語教育:學校發展的必然選擇[J].教育 發展研究. 2004(1): 31-33. [ 2 ] 左煥琪.試論外語教學的起始年齡問題[J].華東 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6(4): 55-61. [ 3 ] 鄭書林,田震華,李義舉.構建小學雙語教學課程 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6, 26 (2): 62-64.
E. 需要一些關於中小學英語教育的文章
21世紀英語報社發來一條消息:在某地區,初一英語平均分最高的學校為129. 9分,而最差的學校僅為55分。同時,市教科所對該市中考英語成績分析發現,考生英語成績相差懸殊,掉隊學生比例高。因此,提出了如何解決英語兩極分化的問題。
外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凸現了學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外語教育發展不平衡,這在中國是個普遍的現象。張正東教授曾對此有過描述:「我國英語教育普及面之廣,接近漢語,而學程之長則超過漢語。我國學生的英語成績有的能在國際競賽中奪標;有的只能在課標/教學大綱要求上下浮動;有的則遠遠不能達標。僅就基教而言,我們有高水平的外語學校、雙語學校、有較高水平的重點高中和英/外語特色學校,也有大批一窮(稍有使用外語的需要)二白(少教師、設備)的普通中小學。」這段話勾畫了我國外語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國情。
眼下,我國有億萬人在各級學校里學外語(以英語為主)。其中,學習優秀者佔少數,平庸和不成功者佔大多數。這是否表明外語教學是失敗的?不,這種不平衡是正常的。也許大多數學過外語的學生以後並沒有用外語從事工作的機會,但外語教育所賦予的文化素養會讓他們終生受用。外語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可以緩解,但很難徹底消除。為什麼?這是由我國國情所決定了的。中國幅員廣大,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城鄉差別懸殊,各學校條件千差萬別。就學生而言,他們的家庭背景及其受教育程度大相徑庭,每個學生個人的秉性、特點、學習基礎、學習風格、情感態度等都不相同。鑒於此種狀況,英語教學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並不足為怪。可是這樣一來,外語教育發展不平衡成了個老大難的問題。本文由一起去留學編輯整理,轉載自一起去留學http://www.177liuxue.cn/轉載請保留出處。
外語教育如何適應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國情呢?要求高了,條件差的地區和學校的學生負擔就過重;要求低了,低水平的外語教育與我國的國際地位又極不相稱。上個世紀曾想拔高中學英語要求,1978年大綱要求學生掌握2800個詞,結果教材出來遭到「深、難、重」的批評,於是一再降低大綱要求,90年代末僅要求高中生掌握不到2000詞,中學師生不叫難了,可大學的老師認為中學的基礎太弱,影響了大學生的發展。怎麼辦?於是,新課標規定,學生應具有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初中(三年)畢業由原來要求學習1000詞提高為(五級)學會使用1500—1600詞。這個要求對於小學學過英語的學生來說並不算太高,對於零起始的初中生來說就有相當大的難度了。高中畢業(七級)要求一年多學會使用2500詞,八級(高考要求)兩年達到3300,九級(選修)三年達到4500詞。普通高中兩千多萬學生基本上都想參加高考,結果大家還是朝著同一個目標——八級——挺進。這顯然難度加大了許多,兩極分化現象提前出現,學生負擔加重。難度直接體現在課標教材上,負擔重,兩極分化加重,於是,許多師生把矛頭直接指向教材,認為「罪魁禍首在於教材」。豈不知,教材的編寫是依據大綱或課程標準的,否則教材是難以通過教育部審查的。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什麼上面?中小學英語教育如何適應發展不平衡的國情?
我們可以從歷史的經驗中汲取一些經驗和教訓。早在1986年,教育部召開的全國中學外語教育改革座談會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就提出過這樣的方針:「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區分層次,分類指導;講求實效,保證質量」「分期分批地提高中學外語教學水平」。教學大綱初高中分級要求,「上不封頂,下要保底」;不但有小學和初中起點,還設有高中起始的教材;課標設置多級要求和必修、選修;上海市根據發達地區特點,單獨編制課程和教材,充分發揮沿海發達地區的優勢;創建外語學校,在全國各地起到外語教學的龍頭作用。此外,具有外語特色的學校和培訓學校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這樣,一方面保證大部分學生學有所獲,即使初中未學好,高中再重新起步,迎頭趕上去也能學有所獲,甚至還有希望考上大學。另一方面,發達地區和條件好的學校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成為培養我國外語精英的搖籃。
那樣是否違背教育公平的原則?教育公平不是「齊步走」。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同時,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接受內容和水平一致的教育,更不能要求教育結果的整齊劃一(朱新梅,2008)。區分層次、不同要求才符合實際。英語教學起點至少有三個:小學一年級、小學三年級、初中一年級,應該有不同起點的教材。可是,為什麼高中課程中只有一個起點,僅供應同一個起點的教材(以五級為起點)?高中雖然有三級要求,但在課程實施中,都朝著高考要求的八級走,實際上仍然是一個標准。今後高中的起點應該不同,至少要有三個「入口」,甚至還要設第四個「入口」,即高中起點。比如,高中起點的學生用三年的時間可以達到七級或七級以上要求,這對條件差的地區或學校是有可能做到的。這一點已被歷史所證明。當然,不同的「入口」自然應有不同的出口。實際上,現在全國高考實行中央和地方自主命題結合的方法,即使實施了高中新課程的省、區高考也並不急於達到八級要求。不同的「入口」和不同的「出口」還會帶來管理上的問題,但是如果認為必須這么做,總會有智慧找出好辦法解決的。
義務教育是大眾教育,是全民教育。外語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應該使我們的國民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語。但是,外語不一定是每個公民必要的謀生手段,不需要每個人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因此,不必要求所有的小學都開外語課,不顧條件(學校管理、師資條件和解決銜接問題)勉強開設,效果很差,只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億萬人學外語是地地道道的大眾教育,不能要求過高,達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即可。「一條龍」(從小學到大學)的主張無疑是提高外語教學水平的好辦法,但這條龍可大可小,也可有幾條龍並舉,來個「群龍齊舞」豈不更好!這就是說,從小學一年級始到大學研究生是條巨龍;次之,從小學三年級始;再次之,從初中起;更次之,從高中起始到大學。龍雖小也是「龍」,是人才嘛。
大眾教育要和精英教育結合才能發揮教育的效益,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個性,也只有這樣才能迅速地培養出高級的外語人才。這就需要中央和各地區教育部門加強對外語(實驗)學校、有外語特色的學校、民辦學校及雙語教學等各種試驗的領導。這樣便可在提高全民族的外語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如陳琳教授所說的「多語種、高質量、一條龍」的外語人才。2001年11月,上海市教委制定了關於「上海市高中畢業生一門外語(英語)能力基本過關實施意見」,提出了上海「高中畢業生一門外語基本過關」。「基本過關」就是要求高中畢業生能在外語環境中聽得懂外國人說的話,能和外國人進行口頭交流。「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強化英語、試驗雙語、探索多語」的戰略措施。從2001以來逐步實施了從小學一年級起始開設英語課,擴大學生英語閱讀量,初中生閱讀量至少為30萬詞,高中生閱讀量累計60萬詞以上,外國語學校和外語特色學校的高中畢業生閱讀量累計要達到80萬詞以上。高中畢業生累計掌握詞彙量在5000個左右;初中畢業生至少掌握3000個;小學畢業生至少掌握1000個。(朱浦,2008)
上海的課改經驗說明,像上海這樣有較強英語底蘊的發達地區可以先行、快行,迅速提高要求,實現雙語和多語種教學。那麼是否也可容許其他地區效仿呢?例如廣東省地處珠江三角洲,與香港和澳門比鄰,有外語發展的優勢,是否也可像上海那樣單獨設置外語課程使之發展得更好一些?當然,還有別的省市也具有外語優勢,國家也可對其提出較高的要求。
以上說的主要是從課程設置的角度尋求出路。從教材等課程資源開發的角度,也是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的。近30年來,教材編寫經歷了改革,觀念不斷更新,從重視結構到重視功能,到採用任務型活動。英語教材從封閉式走向開放時,要求學生自主創新和探究能力。這是時代的要求。我們也欣喜地發現新的一代孩子在英語課堂上釋放出來的想像力、創造力和一股子靈氣,真是前所未聞未見的。然而,我們不能不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新的教材的挑戰性給師生帶來的壓力和負擔。課本不容許越編越厚,開放性的活動增多了,必然減少機械性的語言練習。從機械性練習到交際性的練習一直到任務型的活動,這里需要補充過渡性的語言練習。師資水平高的和語言環境好的學校好辦,他們會開發校本課程資源,彌補空缺,可條件差的學校往往束手無策,難以應對,教學中出現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不扎實的問題。為了幫助學生和教師,各出版單位和英語報刊雜志印發了大量的教學輔助材料和讀物及工具書,有紙質的,也有電子的。這些極大地改善了外語語言環境,有利於師生的教與學。希望出版單位和報刊社特別關愛我國邊遠和落後地區,為他們提供優惠的服務。
說到底,關鍵還是教師。教師貫徹課程標准必須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要求(不可過高),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學方法(不必拘泥於一種方法)、教材和其他教學資源,以求實效,不求形式,決不搞花架子。當學生有潛能時,就要大膽開展各種綜合運用語言的活動;當學生需要細致的指導和幫助時,就要設計單項微技能的練習,哪怕是比較機械的訓練,只要需要,就去做,不必擔心被人說成是「保守」「穿新鞋走老路」。對後進生要特別關注,要動員同學互助合作,鼓勵進步,樹立信心,磨礪意志,頑強地克服困難,爭取進步。如有條件還可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總之,我們需要努力使英語教育適應發展不平衡的國情,在不平衡中求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