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丹麥中小學教育特點

丹麥中小學教育特點

發布時間:2021-02-23 12:05:11

① 丹麥的特點是什麼

1、丹麥是北歐五國之一,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擁有兩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北部隔北海和波羅的海與瑞典和挪威相望,並與之合稱為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南部與德國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

2、約公元985年形成統一王國,8~11世紀進入維京時代的北歐海盜全盛時期。14世紀成為歐洲強國之一,1397年6月在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的主導下與瑞典、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 並成為聯盟的領導者。世界上第一面國旗便是1219誕生的丹麥國旗,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

3、丹麥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北約創始國和歐盟成員國之一。該國擁有極其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經濟高度發達,貧富差距極小,國民享受極高的生活品質。 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出爐,丹麥排名第三。

(1)丹麥中小學教育特點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

2007年1月1日,丹麥實行新的行政區劃。全國設5個大區、98個市和格陵蘭、法羅群島2個自治領地。

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也是丹麥王國的領土,但擁有自治權並且享有高度自治,在議會各擁有2席。法羅群島自行劃分為7個郡30個縣;格陵蘭人口少,沒有再劃分行政區域。

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 ,Koebenhavn),原意為「商人港口」,有自由港和航空港,是世界交通的樞紐,由於統治歐洲時間最久的皇族瑪格麗特女皇二世皇族居住於此。

因此它還有一個別稱——「女皇之城」,人口50.1萬(2006年1月),這個城市因豐富的藝術與文化本質而在1996年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其他主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包括:奧胡斯、歐登塞和奧爾堡等。

② 丹麥學前社會教育的現狀和特點,以及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

農業問題治理最好的國家之一是丹麥,其農業具有很高的生產效率, 農業合作經內濟組織在丹麥容農業發展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農業是丹麥經濟的支柱,是丹麥重要的貿易部門,其中農產品出口率占丹麥出口貿易的30%,由此可以 看出,農業在丹麥經濟中的作用.丹麥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在其農業貿易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中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但是在中國農業發展中還需要廣泛借 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
丹麥的農業行業組織已有悠久的歷史,行業組織既擔負維護農戶應得權益的職責,也負責監督和約束農戶的行為,政府制定的化肥和農葯限制措施能得以迅速落實,行業組織功不可沒。

③ 關於丹麥教育與文化方面的資料

出差去過丹麥幾個城市,有些了解和感受.
丹麥的教育思想非常開放.幼兒園自由自在,孩子不以年齡分班,而以先後.所以一個班裡差幾歲的都有.問為什麼,答這樣年齡小的可以從年齡大的孩子身上學到各方面的知識,年齡大的又對小的產生責任感,從小得到培養.只要孩子不問,就不教他們學寫字.
小學生每年也會有各種集體外出的機會.12歲開始法律就允許他們就可以打一些力所能及的零工掙零花錢了,比如送報紙.見過一些同事的孩子,都是小學生,教育得相當令人吃驚:他們舉手投足都很懂規矩,說話也是不卑不亢,很少有我們常見到的纏著家長撒嬌等習慣,個性獨立,與成年人的談話也很正式。一個12歲男孩在晚餐後道別時用英語紳士地對我說了句:今晚的談話讓我很快樂,認識您真高興!連他的爺爺都為之感到驕傲.這讓我感到,他們的未來比現在還要好!

還見過18歲的男孩,與成年人的說話方式態度幾乎沒有差異。冷靜,平和,除了住在同一處房子里,其行動完全與家庭隔離,出入都有自己的後門。他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人,畢業後到超市打工養自己。他們對大學不象我們那麼熱衷。而且什麼時候想上再去申請。他們的大學之門是永遠敞開的。而且大學生也有海外留學的機會,政府提供資金幫助。由小到大學校不收費,政府還有各種教育補貼。
在飛機上,與鄰座聊天,他說我看的是哲學書,因為要工作所以沒有辦法去學哲學,現在要退休了,終於有時間去學了。

從文化的角度感覺丹麥人有個習慣就是愛喝啤酒愛聊天,聚會的晚餐我們大概10點就結束了,而對他們,演出才剛剛開始。邊喝邊聊,天南海北,海闊天空,無其不談。正是交流讓丹麥人的進步如此可嘆!

④ 中小學教育具有哪些特點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2006-09-14答:《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是我國第一個專門關於中小學安全管理的法規性文件;是第一個以十部委部長令的形式發布的有關中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文件;是第一個與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配套的法規性文件。它的基本特點有:第一、內容全面。既規定了校內安全管理制度與管理要求,也規定了校園周邊安全管理職責與管理要求;既規定了教育部門與學校的安全管理職責,也規定了其他部門的安全管理責任,內容比較全面,涵蓋了中小學安全工作的各個方面。第二、注重製度建設。規定了有關部門關於學校安全管理的聯席會議制度,作為負有學校安全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加強工作溝通與協作的重要方式,力求推進建立規范的工作機制。設專章規定了校內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校長負責制、門衛制度、校外人員的登記或者驗證制度、危房報告制度、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信息通報制度、宿舍安全管理制度、校車管理制度等。第三、針對性很強。《辦法》認真總結近年來新出現的學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和特點,力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規范。比如,針對一些地方頻發學生溺水死亡情況,要求學校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戲水、游泳的安全衛生教育;針對學生校外體育運動易發生危險的情況,規定應當避開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針對當前校車良莠不齊、管理混亂狀況,特別對校車安全管理做出統一規定;規定加強宿舍安全管理的同時,特別提出應當針對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點加強管理等等。第四、規定非常具體,可操作性很強。《辦法》對學校的安全管理措施做了具體的規定,比如,針對集中上下樓梯時易造成學生踩踏事故,《辦法》提出「學校應當合理安排學生疏散時間和樓道上下順序,並安排人員巡查」的規定,有很強的操作性。

⑤ 國外教育的特點

中國教育的弊端在哪裡? 美國的孩子與中國的孩子有何不同

美國的孩子與中國的孩子有何不同
ZT

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講去年中央電視台播出一期由中美即將升入大學的高中生參與錄制的《對話》節目。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別給出了智慧、權力、真理、金錢和美的選項,美國同學幾乎驚人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國高中生除了有一個選擇了「美」,沒有一個選擇真理和智慧,有的選擇了財富,有的選擇了權力。

接下來是制定對非洲貧困兒童的援助計劃。中國學生先是歌頌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吟詠茶馬古道,然後有人彈古箏,有人彈鋼琴,有人吹簫,外加大合唱,最後對非洲的援助計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只說組織去非洲旅遊,組織募捐,還去非洲建希望小學等。有人發問,你們募捐,要我掏錢出來,我的錢都花在什麼地方?我們的學生面面相覷,誰也回答不出來。

美國高中生的方案,則從一些也許我們都想不到的社會生活細節,如教育、就業、食物、飲用水、艾滋病、避孕等實際問題入手,每一項做什麼,准備怎麼做,甚至具體到每一項的預算,而那些預算竟然准確到幾角幾分。整個計劃拿來就可以進入實施階段。

我把此文貼到自己在新浪網的博客上,一下子招來十多萬個點擊,500多條留言。這樣一種教育的對比,刺痛了大部分網友的心靈。關於中國教育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原作者蕭淑珍女士已經作了頗為深入的分析,我沒有必要在此多嘴。但我作為一個在美國生活了十多年的人,有責任和讀者們分享自己的觀察:美國的孩子與中國的孩子為什麼會不同?

不妨從我六歲半女兒上幼兒園和小學的經歷說起。她五歲時,參加了女童子軍(girlscouts)。這個組織在美國孩子中非常流行,但結構很鬆散,不過是幾個家長湊在一起,輪流志願帶孩子而已。女兒六歲時,童子軍派下差使:推銷餅干,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社會和經營技能。童子軍的網站也直言不諱地介紹,美國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從在童子軍賣餅干開始的。餅干一包四美元,至少高於市場價30%。這么教孩子賺錢,是否過分呢?一試才明白,買童子軍的餅干,沒有人嫌貴。剛開始時,女兒見了哪怕是熟人,害羞得話也說不出來。不過,大人們都特別熱情,一看她穿著童子軍的小制服怯生生地站在那裡,就主動走過來問:你在干什麼呀?是在賣餅干嗎?我可以買幾包嗎?就這樣在「客戶」的引導和鼓勵下,她的買賣也開張了。許多買主告訴我們,他們都是在童子軍里賣餅干長大的。漸漸地,女兒居然也敢主動張嘴推銷了。

餅干有四種,有低熱量的,有巧克力的,等等,每次推銷,孩子要向人家解釋品種,告訴人家買某種餅乾的理由,然後算賬,四塊錢一包,一共多少錢,算術也跟著學了。具體賣的辦法是先找顧客訂貨,登記大家購買的數量,然後「進貨」、「送貨」、收款,要走整個一個商業流程。幾個禮拜下來,女兒居然賣出了32包。總金額128美元。

餅干賣完,大家湊在一起算賬,看看總收入是多少,讓孩子們討論錢該怎麼花。結論是把錢一分為三,第一部分給組織者,因為人家義務勞動,還要自己繳錢,不公平,所以孩子希望能把志願者倒貼進來的錢支付了。也就是說,孩子用自己的勞動,掙錢「僱用」了組織的大人。第二部分錢,要捐給那些無家可歸者。這特別合女兒的心願。因為她生在紐黑文,那是個很窮的城市。我們又沒有車,買菜來回走一個多小時,把她放在運動嬰兒車上推著,一路見到許多無家可歸者,所以她不到三歲就有個理想:長大開個餐館,窮人來吃飯不花錢,她只收富人的錢。第三部分錢,留下來給孩子們開個慶功會。

你如果知道美國是這樣培養年幼的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中美高中生的對比了。美國的孩子確實很實際,從小動手,賺錢算賬。他們都意識到錢能幹許多事情,一分一角也不會疏忽。所以我現在也這樣教自己的女兒:你想要什麼,必須先干點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讀書,練琴,幫家長幹活。什麼都不是白來的,必須自己掙來的。掙來錢後,用我們小時候的話來說,就是要想想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了。這種教育,改變了她的價值觀念。有一次她媽媽和她討論閱讀,書裡面一位奶奶式的人物對自己的孫女和其小朋友們說,女孩長大嫁給王子,這輩子就大功告成了。媽媽問她有什麼看法。她馬上說那樣不好,因為那樣一個人只能當生活的「觀察者」,沒有辦法參與,學不到東西。看來,孩子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念,還是要看大人怎麼教育。

我們這里大人教孩子什麼呢?我們也組織過援助非洲災民等活動,那都是學校出面進行動員,就像搞運動一樣。孩子從中學會的,除了幾個意識形態教條外,就是如何打發上面派下來的差使。我們的家庭中,逢年過節,孩子們除了吃、放鞭炮,就是拿禮品、紅包,很少有像童子軍這樣民間自發的組織,由家長通過生活的細枝末節自然地向孩子灌輸幫助他人的價值觀念。

我更有必要提醒讀者,美國的精英高中生,常常自己花錢到非洲等貧窮國家當志願者,這一經歷,有時成為他們競爭進入一流大學的關鍵。人家那裡沒有大道理,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浸透著這樣的道德情操:真理和智慧,是他們的價值;財富和權力,是他們實現這些價值的手段。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掌握了財富和金錢,而在於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⑥ 世界各國中小學中小學教育評價的共同特點有哪些

不會做。

⑦ 簡述當代國外中小學教育改革的特點

近年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務,擺在了廣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會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實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課程改革被鮮明地提到了促進素質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位置上。這是因為,課程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課程是實施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課程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由此,課程改革便成為了整個基礎教育的核心內容。目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隨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和實施,已經進入了試點實驗階段。通過學習《綱要》,筆者更增加了對這次課程改革的認識和思考。

一、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點:

(一)延續性和繼承性

當前的課程改革是我國建國以後的第八次課程改革,是對前面所進行的課程改革的延續和繼承。我國曾先後進行了七次課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顯成就。最後一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期,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現行的體系。這次課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比如增加了「選修課」和「活動課」;引入了地方課程;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好的教改典型。這些成績為當前的課程改革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但是,課程是必須不斷改革,不斷建設,不斷創新的,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發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幾次課程改革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針對現行基礎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弊端而進行和開展的,因此,相對於前幾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來說,本次課程改革是歷次課程改革的一種延續,是課程完善過程的一個階段,具有延續性和繼承性。

(二)時代性和發展性

1、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新時代的要求。

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國民的綜合素質。社會的信息化,經濟的全球化使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成為影響整個民族生存狀況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紀將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

時代呼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異,一方面要求教學內容能迅速作出反應,增加一些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的新內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僅能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走上社會後能更好地面對新的挑戰。確立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發展的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極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質,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面對時代和未來的挑戰,根據「全教會」的精神,審視現行基礎教育的課程,我們發現,確實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觀念滯後,人才培養目標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部分課程內容過於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脫離生活;課程實施過程基本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只重成績,忽視學生全面發展;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缺乏靈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新的時代呼喚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內容。

2、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體現了時代特徵。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確定了這樣一些策略: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課程結構;體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倡導建構主義的學習;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無不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三)綜合性和開放性

我國以前的課程計劃在課程的分科性、統一性和持續性方面考慮得比較充分,而對綜合性,選擇性與均衡性方面關注得不夠,因此,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依據國際課程發展趨勢,課程現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國的國情和教育傳統,重建新的課程結構,需要特別關注基礎教育課程的綜合性,選擇性和均衡性。

1.綜合性。傳統的課程主要是按照學科來確定的,各門學科有其獨立的,嚴密的學科範圍和體系。現代科學的發展逐漸打破了學科壁壘森嚴,相互割裂的狀態,科學知識綜合化和一體化的趨勢明顯加強。科學的這種發展趨勢一方面要求現代人具有一種綜合的科學素質和全面認識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課程內容實現綜合化。為此,本次課程改革中,注意矯正傳統的不合理的學科分類,重視課程內容的綜合化,按照科學綜合發展的本來面貌提供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利於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課程結構的「綜合性」主要通過開發和設置綜合課程的方式體現出來。

當然,課程內容的綜合化的發展並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對那種認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過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陳舊觀念。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做到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相結合,尤其在小學階段,綜合學科和綜合活動所佔比重應超出分科學科。.

2、開放性。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課程內容既要繼承人類歷史積累的正確的、合理的知識,又要剔除舊的、已過時的、不合理的知識,同時,還必須及時吸納科學發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識。國外就有一些將教材或教師用書以活頁形式呈現的做法,以便隨時增添,修改,調整教學內容,這充分體現了當今課程設置的開放性。

另一方面,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積極改變僅依靠教科書開展教學的做法,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要積極創造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

(四)自主性和互動性

1自主性。《綱要》指出,中國課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是發揮每一所學校的主體性。只有當每一所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真正成為課程改革的主體,而不是課程改革的被動執行者、實施者時,課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課程標准和課程結構的規定上也有了較大的彈性。學校和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條件,自主決定課程的廣度和深度,通過選擇並設置有關課程來創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園文化特色。

傳統的課程主要是按每門學科自身發展規律形成的,邏輯性強的學科如數學是按邏輯要求來排列的,時序性強的學科如歷史則是按時序來排列的。這些做法都是以具體學科本身的特點為出發點,沒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條件、需要和興趣。現代學校課程除了以學科為本的結構形式外,還可提供個別化,處方化的課程形式,構成多種可能的組合,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如能力,需求,興趣以及已有的知識基礎)來自主選擇不同的課程組合。對於教師來說,這也有利於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自主性,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2、互動性。《綱要》中提出了體現時代要求的新課程的目標,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這就要求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局面。中國的學生遵守紀律,課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國家難以比擬的,而在新的課程目標的要求下,我國的課堂教學必須講求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和主體性。

二、教師培訓中心面臨的新任務:

師資培訓工作是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成敗的關鍵。搞好基礎教育新課程的師資培訓工作,是進行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所以,作為教師培訓中心,在當前的課程改革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任務,那就是加強教師培訓,加速教師角色的轉換----由傳統型教師走向現代型教師,為實施新課程作好師資准備。

(一)認識到位,重抓落實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新課程師資培訓的重要性,切實做好新課程實驗和逐步推廣的師資培訓的規劃工作,確保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同步進行並適當超前。要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有關內容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內容。首先培訓中心的教師要確立正確的新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傳遞給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從而為新課程的大范圍實驗和推廣奠定基礎,要將新課程培訓作為正在實施的「繼續教育工程」中各級各類骨幹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觀念更新,形式多樣。

課程改革是一個漸進的,創新的過程,課程思想的創新,課程內容的更新,課程結構的調整,最終都得靠人來實施。培訓中心的教師首先應深入領會課程改革新思想,切實轉變教育觀念,例如: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認識到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樹立正確的課程功能觀等等,按實施新課程的要求,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在培訓方式上,要採取多種形式,倡導培訓者和教師的平等交流、對話,了解他們的疑惑和困難,引導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深入地討論,使他們能全身心的參與到培訓中來,使培訓工作收到實效。

(三)結合實際,加強實踐。

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程中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在准備階段研製的新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及有關的管理,評價的方案、政策,都需要在實踐中加以驗證、修訂和完善。實驗階段工作能否順利進行,關繫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培訓中心在進行教師培訓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參訓教師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多加思考。要根據「邊培訓,邊實驗,邊研究,邊開發」的原則,加強培訓資源建設。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也具有其獨有的特點,我們必須加強學習,更新觀念,認真做好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力爭為當前的課程改革建立一種強有力的支持系統。

⑧ 丹麥教育制度

丹麥教育概況

--------------------------------------------------------------------------------

2006-10-20 15:53:00 列印 收藏

丹麥工、農業生產都較為先進,教育也較發達;1814年就宣布實行7年義務教育,是世界上實施義務教育比較早的國家。1844年,在著名教育家N.F.Z.格隆維的倡議下,創建了第一所為成人設立的民眾高等學校。民眾高等學校為世界各國的成人教育提供了範例。

教育行政 丹麥的教育由國家、縣、市(地方當局)和權人團體負責,小學和初中教育由地方當局管理。文科中學(高中)和高等學校預備班歸縣領導。各類師范學院主要由獨立的權人機構負責。大學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主要由國家管理。民眾高等學校、農業學校等由權人機構管理。國家向縣、市和各類私立學校發放補助金,並承擔認可學校的全部和部分行政費用。地方非常關心小學和初中教育,地方學校的學科設置、課時表、考試等需經教育部批准。

學 制

1. 學前教育 7歲前兒童主要在家庭里受教育。1975年規定,6歲兒童可入幼兒班。據統計,1978年約有60%的6歲兒童入幼兒班。

2. 小學和初中教育 這類教育主要在國民學校中實施。國民學校是為7一16歲兒童而設立的9年一貫制的綜合學校。1975年規定,小學和初中為義務教育,學生可選讀第十學年。國民學校的目的是與家長協作,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從而促使他們各方面的發展。國民學校的基本課程有丹麥語、初等數學、歷史、地理、生物、音樂、體育、藝術和宗教。第六學年起設自然學科和外語(英語);准備入文科中學的學生,在第九學年可選讀第二外語(德語)和高等數學。

3. 義務教育後的教育 學生受完義務教育後有3個去向:一是進入為期3年的文科中學。基本課程有現代語和古典語、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和音樂等。文科中學分文理兩門主科,目的是為了升大學或參加「高級預備考試」。二是進行學徒訓練或3一4年的基本職業訓絳。三是就業或在職訓絳。20世紀己60年代中期,16歲少年中入文科中學的只佔7%,1982年選擇以上3條出路的人數各為1/3.

4. 高等教育 丹麥有大學3所、大學中心2個、高等專門學校12所。高中畢業生入大學的人數約佔25%.1479年創建的哥本哈根大學是一所設有神學、社會科學、醫學、人文學科以及數學和自然科學等5個主要學院的大學。大學學習年限5一8年。

5. 師范教育 幼兒園的教師由教育學院培養;國民學校的教師由師范學院培養;文科中學和高等學校預備班的教師由大學培養(大學生學完本科課程後,需經6個月教育理論和實踐的訓練)。

6. 成人教育 民眾高等學校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一般是私立的,接受政府的補助,但教學不受政府的干預。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幾年,約有1/3的農村和城鎮居民入這類學校。民眾高等學校的學制長短不一,學習內容主要有丹麥語(丹麥文學)、歷史、社會事務、外交事務、外國語、心理學和音樂欣賞等。入學和結業均不用考試,也不發給結業證書。

丹麥實行1一10年級的免費教育。每年全國約有10%的人接受各種形式的業余教育。

⑨ 外國教育方式的優點 急

外國教育方法的優點

1、學生更加自主,培養學生能力

國外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學生為主,老師真的就起到一個輔助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都要靠自己來安排,更能培養孩子的思維和能力。

2、更有利於孩子的個性化發展

國外教育注重孩子的獨特性,可以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來選擇學習方向和方式,相對來說,更有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孩子能夠走在不同的道路上。

三、中國式教育的弊端

1、中國式教育容易造就書獃子

中國式教育下,孩子的學習過程、方法都比較乏味、困難,並且基本上所有的參考都是孩子的成績和排名,目的大多都是為了升學,這樣的目的讓孩子很難成為什麼領域領袖、文豪大家一類的人,因為他的初衷不是熱愛,並且選拔方式、過程又極度壓抑,所以在這種成長環境下孩子很容易成為書獃子、考試機器。

2、個性壓抑、千篇一律

在這種集體式學習中,孩子的個性會受到壓抑,大多數時間都在學習,興趣愛好沒時間沒精力去顧及,所有孩子都只是成績表上一排排的名字,很難找出什麼能清晰分辨出一個孩子的閃光點,因為紀律、成績、課程表讓所有的孩子都是一副模樣。

四、外國教育下,孩子可能會出現這些問題

1、過早接觸不適合孩子的某些事情

很多時候大多數中國人提起外國人,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開放。外國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說是少的可憐,孩子的心理問題關注的並不是很多,再加上寬松、開放的環境,孩子很容易接觸到性、毒、賭等問題,在這個沒有明確是非觀念的階段,孩子又有好奇心,很容易走上不歸路。

2、管理鬆懈、無組織無紀律

在國外,老師是不會體罰學生甚至責斥學生的,自由、平等,老師的管理、紀律等對孩子的約束力很有限,稍微嚴厲一點可能就會被學生認為是不講人權、沒有自由什麼的,在這種情況下,國外教育下的孩子大多沒有紀律概念和組織性。

總結:
其實,選擇什麼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取決於國家大環境和家庭環境,還要看孩子本身。另外,從我的角度出發,我認為孩子的教育既不能只依靠西式教育方式,或者中式教育方式,最好是兩種教育方法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爭取做到讓孩子既能得到個性化發展,又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的消極影響,只有這些,孩子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丹麥中小學教育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