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的教育模式是怎樣的
美國的教育模式
美國的教育,可謂世界之一大怪。如果你只看一流大學,看學術界的表現、拿諾貝爾獎的數量,美國的教育無疑是世界第一。但若看基礎教育,看那些不會讀不會寫、只知道打籃球的高中生,你又覺得美國的教育至少在發達國家中是最糟的。但即使在哈佛、耶魯這類名校,大部分學生和教授還是美國人,說明其基礎教育還是在大量培養人才,其高等教育並非僅靠金錢和外國的精英來維持。
美國的民主教育體制
在美國,選民是上帝,政治家把老百姓奉為衣食父母。每次總統競選,挑戰現任總統的人不管來自哪個黨,說的話都是一個模式:我們是美國人,所以應生活得比現在更好;現在的種種問題,全是因為這個現任總統把事情搞壞了。美國的政治話語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有問題不怪你們(老百姓)自己,而是別人(政府)的原因。主權在民,責任卻不在民。
此一民主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不承認上面的權威。老百姓聽慣了奉承,聽不得批評,更不用說教訓了。
美國高中的經費是老百姓納稅提供的,誰敢說納稅人一句不是?
在對付學生時,也要十分小心。一位華裔女老師在耶魯當助教給學生的期中考試判分,近一半的學生都拿了90分以上,可有一位實在不像話,怎麼高抬貴手,也只能給他62分。在他卷子後面的批語中,老師這樣寫道:「你似乎並不理解你所討論的問題,你需要稍微用功一些。」
不想教授看後立即把老師叫到辦公室,說老師的批語完全無法讓人接受。他告誡這位華裔女老師:「這是美國,這種批語是在侮辱學生。你可以說他哪裡錯了,你的打分也無可非議。但你不能說人家不懂、不用功。」 (對事不對人)
美國高素質人才從何來?
不過,無法維持基本水準的美國教育,卻能造就高水平的人才。道理很簡單,好學生不用督促也會用功,而且美國給他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學習條件。
更重要的是,多元、自由的教育制度,給優異之士提供了最充分的發展空間,使他們能夠掌握卓越的技能來應付異常復雜的社會。美國大學錄取學生,注意學生在種族、文化、經濟等背景上的多元搭配,並不僅僅盯著分數。這一政策,也不僅僅是照顧黑人、窮人的問題,而確實有助於提高教育質量。 教育要培養有自主意識的公民,而非「順民」
美國的大學生一般在頭兩年不用決定自己的專業,甚至高年級時的專業也與自己未來的事業無直接關系。我當年的一個同班同學本科讀的是歷史,畢業後卻上了醫學院。這樣的例子,在校園里司空見慣,沒有人會感到一點驚異。一次,妻子去看病。醫生見面先自我介紹,聊聊家常,當知道她是一個中國人在這里學日本文學時,馬上和她討論起南京大屠殺的問題,讓你感到雙方有許多共同語言,病人與醫生之間,一下子就有了信賴感。
再看看東亞又如何呢?中國的大夫不用說了。即使在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你去醫院從來別指望醫生會主動和你握手,更不用說聊家常了。日本的醫生,常常讓人想起電影里的憲兵隊長,你不過是他權威之下的一個有問題的東西,而不是人。我兩歲的女兒,在美國一路過醫院就喊著要進去看看她的醫生;可是在日本,她一見醫生就哭,乃至有了些心理問題。以美國的標准看,你若是連這么小的一個孩子的信賴都無法贏得,還當什麼大夫!
美國社會是由公民所組成,而非「順民」所組成,而非由社會工程的「零件」、「螺絲釘」所構築。教育要先塑造人,懂得什麼是人權的人,懂得什麼是人人平等,人人機會均等的人,然後再談專業,再談知識,否則你不知道如何把專業技能用到人身上。所以,學生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如何對自己的生活作出選擇,而不是在一種高度專業化的權威主義教育體制和哲學下,掌握別人需要他們掌握的技能。
教育與訓練的最大不同就在於,教育不僅傳授著知識,更孕育著一種源源不絕的人文資源。布希2002年在清華大學講演時說「大學不僅是培養技術人員,更要培養公民」,這話表達了美國教育的基本理念,同時對受著前蘇聯「順民」式的高度專業化訓練的清華學生乃至中國學生講,應該是有教益的。
Ⅱ 美國的教育制度和理念
美國現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體制美國實施和管理教育事業的責任,以州為主體負有主要責任,地方承擔具體責任,聯邦具有廣泛影響。1, 聯邦教育行政美國聯邦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是內閣級的聯邦教育部,由原教育總署升格而成。聯邦教育部下設14個職能機構。教育部還設有若干顧問委員會,各顧問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向教育部提供製定、實施、檢評、修改有關教育計劃決策的建議,並且每年要向部長和國會提交年度報告、總結和建議匯編。2, 州教育行政州政府的教育責權來自於州憲法,也是來自於州立法機關和法院。它與聯邦教育部沒有直接的隸屬關系。州教育委員會是州教育決策機關。它的職責是:對全州公立學校系統進行監督;依據有關法令確定州教育政策;在某些州還指派州教育專員,根據專員的推薦確定人員任免;批准由專員制定的預算;提供教育咨詢服務和教育資料;就本州的教育問題向州長和立法機關提出建議等。州教育廳是州教育委員會的執行機構。州教育廳設廳長一人,副廳長若幹人。3,地方教育行政學區是美國管理學校的最基本的教育行政單位。學區包括基層學區和中間學區兩種。4,高等教育行政原則上各州擁有領導和管理高等教育的職權。但由於各州高等學校的類型、性質和傳統不同,決定了各州高等教育立法和州介入高等教育的程度也不同,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州設立集中統一機構管理全州高等學校按高等學校的類型和層次分類管理州教育局只是三個不同的類型,事實上美國沒有兩所完全相同的大學,同樣,各州也沒有完全相同的高校管理體制。首先,高等學校的多樣化決定了管理體制的多樣化,從本州高校的實際出發,確立本州高校管理體制,不拘泥於某一種模式。其次,從州立大學系統到各個私立大學都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第三,董事會的成員大部分是教育界以外的各界人士,如企業家、律師、醫生、家庭婦女、退休人員、州政府官員和學生代表,使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各方面的需要。這些是美國高等教育的共同特點。至於聯邦政府,雖然不負有領導全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責任,但它通過多種途徑,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施加重大影響。二,學制結構1, 學制結構體系美國各級各類教育在結構上相互銜接,上下溝通。按照法律規定,美國公民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階級,也不論居住地點和年齡,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一生都可以選修正式課程或參加非正式課程。這是美國區別於其他歐洲國家教育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稱為單軌制。美國現行學制還體現了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特點。由於實行徹底的教育分權制,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學制。美國現行學制基本上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12年,高等教育4年,加上研究院,總計學程為20年左右。2, 義務教育制度美國的義務教育,有29個州從7歲開始,16個州從6歲開始,3個州從5歲開始。義務教育的年限,長則12年,短則8年,一般為9年,通常到16歲結束。美國50個州都規定中學和小學為免費教育。3, 學位制度美國的學位主要包括:副學士學位、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三,各級各類教育1, 學前教育美國學前教育機構種類繁多,不管公立還是私立,大致可以分為保育學校(招收3-5歲的兒童)與幼兒園(招收4-6歲兒童)兩類。學前教育的宗旨在於:輔助家庭;並且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兒童在飲食起居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兒童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身體,發展體育技能,了解社會生活行為准則和道德觀念;學會一些讀寫算的基本常識,具有一定的表達情意、觀察、嘗試、思考和概括的能力,為兒童進入小學做好身心准備。2, 初等教育美國初等教育的機構為公立和私立小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的「視導和課程編制學會」曾把小學教育宗旨概括為六條,具有廣泛影響。這六條是:(1) 增進兒童的健康和發展兒童的體格。(2) 增進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發展兒童的人格。(3) 發展兒童對社會和科學世界的認識。(4) 發展兒童有效地參與民主社會的技能。(5) 發展兒童的民主生活價值觀。(6) 發展兒童的創造性能力。小學開設的課程一般有:語文(閱讀、說話、拼寫、書法),算術,社會(把歷史、政治、社會學、心理學等科目綜合在一起),科學(主要是自然常識),美術和應用藝術,音樂,體育,衛生和勞作等。美國小學德育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1) 行為規范教育。(2) 道德教育。(3) 公民教育。(4) 紀律教育。當兒童入學時,校方就將學校的紀律和校規向兒童和家長交代清楚,以便保證課堂紀律和校園秩序。3, 中等教育按照美國學制,中學主要有四年制、六年一貫制和三三制三種。美國的中學以綜合中學為主體,兼施普通和職業技術教育、也有單獨設立的普通中學、職業技術學校、特科中學和其他中學。關於美國中學教育的宗旨,1918年美國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提出的「七大原則」:(1) 保持身心健康。(2) 掌握學習基本技能。(3) 成為家庭有效成員。(4) 養成就業知能。(5) 勝任公民職責。(6) 善於利用閑暇時間。(7) 具有道德品質。美國中等教育的實施一般圍繞中學的三項任務-教學、指導和服務來進行。中學的課程分為兩類:一類是學術性科目,如英語、社會學科、理科、數學、外語、人文學科;另一類為非學術性科目,如衛生、體育、家政、音樂、美術、工藝等。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是分級制,也採用其他分組辦法。4, 職業技術教育美國職業教育的對象根據1936年《職業教育法》劃為四大類:(1) 中學在校生。(2) 想接受職業教育的中學畢業生或肄業生。(3) 早己進入勞動市場一就業、待業或失業,為了保持現有的工作,改善他們的工作和(或)尋找合適的、有意義的職位而需要繼續培訓者。(4) 因學術、社會、經濟或其他方面的缺陷而難以在常規教育計劃中獲得成功者。職業技術教育的宗旨在於把教學與科學原理、技巧和技術訓練結晶合在一起,幫助表年人或成年人找到工作或搞好他們現有的工作;同時給予受教育以普通教養,使之成為了解經濟的、社交的、熱情的、體質好的和文明的公民;還應對受教育者從事相應工作的能力、態度、習慣和判斷能力進行培養和鍛煉。在課程設置上,文化課與職業課的比例,理論課與實驗實習課的比例,視職業要求和學校類型而定。普遍重視實際訓練,把培養實踐技能放在首位。5, 高等教育美國高等學校的實出特點是數量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多。教育宗旨 為每個人以及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幫組他們把能力發揮到最大程度;通過研究及學術成就擴展人類的知識和幸福;通過相應的和適應的服務,滿足社會的需要。教育實施 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實現教學、科研、服務三大任務進行的。6, 師范教育教育機構美國培養中小學教師的任務由文理學院、綜合大學和師范學院承擔。其數量約占高等院校總數的80%。承擔培養師資任務的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均設有教育學院或教育系。凡師資培養機構的創立和師范課程的開設,必須有關部門承認,否則其畢業生就不能取得本州教育行政機關頒發的教師許可證。教育的宗旨美國師范教育的宗旨,在於使中小學師資具有:廣博扎實的文理基礎知識,較高的文化修養;深刻的學科專業知識,較高的學術水平;高尚的道德品質、理智的行為和堅定地專業信念;教育和教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實際教學能力;健全的體魄。有些院校還把了解和熱愛兒童,善於和樂於與他人合作和交往、具有民主觀念和獻身精神、行為文明和舉止端莊以及有效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等包括在宗旨之中。教育實施課程設置是實施師范教育的中心環節。師范教育四年制本科課程有:普通教育課程,包括英語、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數學和自然科學、保健和體育等方面的內容,在全部課程中佔40%左右;學科專業課程是按照師范生畢業後任教學科而設置的,在初等教育專業和中等教育專業中都佔全不課程的40%左右;教育專業課程,包括基礎教育理論課程(如教育基礎、教育導論、教育史、初等或中等教育原理等),教育方法與技能課程(如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評價與測量、教材教法、普通教學法、視聽教育等),以及教育實踐活動(通常由臨床實踐、現場實踐和教育實習幾部分組成)。這類課程在全部課程中佔20%左右。教育實習在教育專業課程中地位突出,其他分數占這類課程學分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職進修史師范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受到同樣的重視。由高等學校和專門的教師進修機構共同實施,承擔教師進修任務的高校占高校總數80%。在職進修的組織和形式很多的,主要有:暑期學校(假期學校)、大學進修部(大學研修部)、教師講習所(教師研習會)、教師讀書會等。
Ⅲ 中西方教育理念有何差異
我國的教育使學生在不停地努力學習、努力提高。從小時候起,中國學生就被很濃的學習氣氛包圍。在壓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會在激烈的競爭面前選擇安逸。因為考試題目的答案是唯一的,如果你不按老師說的、書本上寫的答,就一定是錯的,這樣就使學生不去研究為什麼,就成了一種學習習慣。而西方國家的一個理念就是去研究為什麼要學,這是一個習慣,這樣才會創新。 一、我國學校教育理念與西方相比存在的主要問題 1.知識觀念陳舊,重知識積累輕知識應用 美國學校一星期的課程,我們只用十分鍾就可以完成。正是由於進度快,所以課程內講授的知識點多,但我們的快進度是有代價的,即我們省略了動手製作的全過程,因而我們的學生不會像美國學生那樣嘗到成功,也不會體驗到失敗;不會知道照著書上的程序做仍會遇到很多困難,包括材料的性質是否符合試驗要求,也包括具體的操作細節是否有誤差。在這樣一個自己動手的全過程中,學生必然要思考、選擇、尋找失敗的原因,要克服各種困難。這樣學到的原理,就不只是書本上的抽象定義,而是混雜著自己親身經歷和真實體驗的生活道理。 2.重共性而輕個性 創新能力的核心特徵是獨特性,而獨特性基於個體的差異性。但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重共性而輕個性,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灌輸個人服從集體的社會觀念。要求個體時時處處與大家保持一致。班級和學校都是集體的實物載體,個人在班級和學校的管理制度制約下,學會了壓抑自我。而在以集體主義消滅個人主義的同時,也消滅了一些個性色彩濃厚的創造型人格特質。反映在教學上,學校規定了統一的教學進度,學生們被動地適應老師。學得快、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只好「等」,還要強迫自己繼續聽已經明白的課堂內容。與此同時,學得慢、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在統一的教學進度要求下不得不「趕」,而「趕」得很吃力的學生往往失去了娛樂乃至休息的時間。總之,我們的學校教育忽視個體差異的存在,用一個尺碼的鞋讓所有的學生去穿。其結果必然是有的人要小腳穿大鞋,有的人卻要削足適履。反映在考試上,一個學校,甚至一個區、一個市採取一個標准、一個模式、一張試卷。在考試形式上比較單一,即閉卷筆試的考試方法。在學校統一的尺度下,學生被剝奪了合理、有效發揮個人潛能的機會,同時對知識的好奇心、新奇感、自發的學習動力也會盪然無存。所以,我們的教育培養的學生,最薄弱之處是缺乏創新意識。 3.在教育管理理念上缺乏寬容精神和民主精神 缺乏寬容精神的學校教育和教學管理是扼殺個體創新精神的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這種制約不僅從外在的角度以社會控制的形式壓抑個體創新思維的發展,而且從內在的角度以思維習慣的形式壓制個體創新思維的生成。我國中小學在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權威型管理。東方教育在處理師生關繫上,崇尚教師的絕對權威,忽視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在班級管理上,以嚴格的規章制度作為教育學生的出發點,忽視學生自理能力的培養;在教育學生的方式上,習慣於道德說教和批評訓斥,不習慣坦誠協商;在處理教與學的關繫上以教師的單一講授為主,師生雙方均不習慣共同討論與答疑。中國的傳統教育是「嚴師出高徒」。「嚴格」是我國教師管理學生的突出特徵,而教師的強權威性和學生的強服從性,則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師生關系的突出特徵。權威型管理因適用於應試教育而滿足了現行教育的現實需要。應試教育需要的是挖掘學生在學習知識方面的潛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積累或記憶盡可能多的信息,而來自權威的強權式的壓力能夠迫使學生在短時間集中精力,排除一切雜念,靠爆發力取得短時記憶的最佳效果。但也導致了學生不僅難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識,而且也難以形成自主意識、權利意識及責任意識,並有依賴性強、選擇能力低以及缺乏客觀的判斷力的發展趨勢,致使個體既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也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別人。這些缺陷最終限制的是個體的獨立發展及創造潛能的開發。 (2)過度的紀律約束。滿堂灌是中國課堂教學的傳統特點,課堂就是教師的講壇而不是學生的論壇。其根源在於無視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權,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沒有把學生作為學習知識的創造性主體,而只是作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上課時學生發言要先舉手,即學生能否有發言的機會取決於老師是否恩准,不舉手就發言屬於違反課堂紀律。所以,恰恰是在孩子們最有勇氣發表見解的時候壓制了他們的表達欲,也正是在他們最有可能培養自我表達能力的時候限制了他們的表達機會。 二、適應新形勢,樹立新理念,培養創造性的人才 1.樹立新的知識觀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96年發布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報告,其中對知識的形態作出了新界定。知識可簡稱四大類:知道是什麼(know-what),知道為什麼(know-why),知道怎樣做(know-how),知道誰有知識(know-who)。這種知識四分類法所表達的含義是,知識可以分為四個基本范圍:其一是有關「是什麼」的知識,屬於描述事實方面的知識;其二是有關「為什麼」的知識,屬於探究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識;其三是有關「如何做」的知識,屬於操作、試驗、技能方面的知識;其四是有關「源於何處」的知識,屬於尋找信息和知識源頭的知識。前兩類知識一直是我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而後兩類知識則是我們的教育中缺乏的教育內容。 新知識觀告誡我們,實踐類活動的重要性是值得格外強調的,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應改變重知識積累輕知識應用的觀念。哲人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那麼知識就愈多愈好嗎?知識是力量的基礎,但只做知識的存儲器我們不會有任何的力量,知識要想真正成為無窮力量的來源就必須追求知識的應用與理論的創新,知識的堆砌只是一堆散沙,而知識的創造性應用則使其具有了無窮的力量。教育的重點應該由傳授現成的知識轉變為培養學習的能力,吸收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創造力。而要對其有所突破,就有必要對基礎的教育理念加以完善與創新,即鼓勵個性,鼓勵創新。 2.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共性的教育固然便於管理,但對個性的抹煞無助於創造性的培養與創新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助於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 針對學生能力差異,學校的教學制度應有靈活性,如同樣的課程安排不同的教學進度,讓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進度;班級的設置不要過於死板,可自由流動;還可以考慮在各年級設立面向全體學生的跳級制和降級制,包括允許單科跳、降級。即使在同一個班級里,已經聽懂課的學生應當允許看別的書,甚至出去玩。從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學校留作業應當適時適量,針對性強並按學生的能力劃分不同的層次,讓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形式和作業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做作業。在評價學生時應將考試的分數與等級評語相結合,即使只是通過考試來評價,也應當採取書面考、操作考、閉卷考、開卷考等多種考試形式。 3.營造民主、寬容的學校教育環境 陶行知先生說「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和諧的氣氛。」民主和諧的氣氛,使學生感受到了自由、輕松,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所謂「師嚴道尊」也不用畢恭畢敬。而幾千年來,師生間的不平等關系,嚴重地桎梏了兩者關系的進一步發展。「近師嚴而止」幾乎成了不變的真理。一種合作式的小組學習研究的氣氛就這樣被無端地破壞了。教師在廣大人民心中有其崇高的地位,但在一朝為人師的同時,更應為其朋為之友。 課堂教學制度方面,要真正改變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的局面。這些年來國家雖一再強調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行啟發式教學,但觀察整個社會的課堂教學面貌,基本上是維持著傳統的模式——教師講,學生聽。雖時有新教學方法的實驗,但量少而影響面小。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就要鼓勵學生質疑解難,教師提問後留下充足時間,讓學生思考,耐心等待他們的回答。尤其重要的是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勵他們尋找問題答案,如能通過觀察,學生能直接獲取答案的,教師一定提供觀察機會。如自己通過操作能獲取答案的,教師一定要提供操作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試一試,找到問題的答案。所以要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改變課堂教學面貌,僅憑造輿論遠遠不夠,國家應從政策上作出規定,保證學生質疑問難和自學的時間。這種時間比的分配在不同的年級應區別對待。同時,不同的學科也要把握好師生活動時間的比例。
Ⅳ 美國中小學教育有什麼特點
【美國教育亮點舉隅4:小學包班制、中學跑班制】
美國小學通常開設的基本核心科目有語言、社會、數學、科學、體育和保健、音樂和藝術教育。除了體育、音樂、美術要到固定的場地或教室分別上課,需要排出課表外,其他各科大都是一個班由一個教師來教,大部分學校也沒有固定的課表,而是由教師靈活掌握和安排。小學的課程主要是綜合性的,一節課可能就是圍繞一個主題有關內容的整合,也可能是單一的。綜合課是小學課程的重要形式,往往一門課程就是一個學習領域,沒有分化成很具體的科目。語言藝術課包含了閱讀、寫作、文學、口語等知識,社會課包含歷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科學課將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知識融為一體。
美國的包班制只在小學實施,從中學起就只設教學班,而沒有行政班的劃分。
Ⅳ 美國小學數學教學理念
美國人認為,計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們又何必勞神費力地用腦算呢?人腦完全可以省下來去做機器做不了的事。
美國數學教材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整體來說,教材雖淺,但涉及的面寬。教材內容有:數和運算;模式、函數和代數;幾何與空間觀念;測量;數據分析、統計和概率;問題解決;推理和證明;交流;聯系;表示;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實踐活動、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等。
美國小學數學教材還十分重視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特別是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選擇一些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知識,例如:價格和購物,鍾表與時間,旅行與行車時刻表、行程路線,生活用品中各種物體的面積、體積的計算,郵資與郵價表等。同時,要求學生對某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進行估測、估算,按生活實際的需要取近似值(四捨五入)。
在講授數學概念的時候,美國小學數學教材都盡量利用這些概念的實際應用背景來引入概念,這樣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引入最大公約數之前,提出問題——「Jack有18棵蘋果樹,42棵橘子樹,他想將這些樹在花園中種植成若干行,每行樹的數目相同,但只種同一種樹,在這樣的條件下,每行最多能種多少棵樹?」在引入最小公倍數之前,則提出問題——「Jack與May在操場跑步,Jack跑一圈需8分鍾,May跑一圈需12分鍾,若他們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開始跑,幾分鍾後又可在起點相遇?」這部分內容中國教材是先直接介紹概念和求法,再應用。美國則讓學生在應用中學習概念和求法,使學生產生求知的慾望,學得更主動。
教學方法——形式多樣,展個性特長
美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形式多樣,寓教於樂,生動有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加之教學難度不大,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每堂課上(50分鍾)教師一般講得很少(不超過10~15分鍾),只是提綱挈領地講解或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而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通過自己思考、自己操作、自己查閱有關資料等自主學習,主動靈活地獲取更豐富的知識。有時3~5個學生圍成一桌學習,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相互討論,教師個別指導。既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獨立性,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美國的數學教學非常崇尚合作學習。剛開始是為了方便黑人、白人學生之間的彼此交流而產生的,實踐後發現好處不少,現在更為普及。合作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小組,如果簡單地分組,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合作,會導致有人不參與或者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必須想辦法使學生之間主動建立「同舟共濟」的關系,為此教師事先都會幫助分工或者分組,而且是煞費苦心,多種策略劃分。例如:按學生的能力、相互關系、心理條件分組;隨機分組;學生自選合作者;等等。分完組後,每組各有任務,同時組內成員也有明確的分工。在合作過程中每個人獨立或合作完成自己所負責的部分。評分時,既重視對小組成員的打分,更重視對整組配合的評價,讓學生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
Ⅵ 美國教育理念哪些值得借鑒 詳細
我們都知道美國教育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有更好的教
借鑒呢?我們看看以下美國留學簽證網專家的介紹:
美國教育理念借鑒之一就是思維能力。美國留學簽證網專家認為,思維能力
主要體現在思維靈活方面,能夠及時擺脫自己的偏見,用他人的正確觀點看問題。
位於紐約的溫莎中學就非常注意這一點。他們會強調學生要換位思考,不要局限
在在自己的世界裡,變得 self-centered。其次,思想靈活,能夠形成許多概念,
善於掌握新的較深的概念。美國著名女校葛萊爾女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此
外要具有獨創性,能夠用新穎的或者異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然後想像力要強,
能獨立思考。在團隊合作中,每個人要發揮自己獨特的技能和貢獻自己的力量。
美國教育理念借鑒之二是養成的良好習慣和品行。美國留學簽證網專家認
為,首先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時間里集中注意力來解決某一問
題。另外堅持性強,能把指定的任務作為重要目標。把任務分割成可實現的目標,
堅持到底,只要沒有迷失方向,總會達到目標。出國的時候,我都會問學生,他
並且能夠提出新問題。另外要善於正確運用眾多詞彙。然後還要關心集體,樂於
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助人為樂,和他人融洽相處,對別人不吹毛求疵。
美國教育理念借鑒之三是情緒性格同樣決定命運。樂意處理比較困難的問題
和進行爭論。美國留學簽證網專家認為,生活與學習中布滿難題,我們逃不掉。
解決難題當然是一種成功。另外,情緒穩定,經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詳,有幽
默感,能夠適應日常變化,不暴怒。平和的心態、自信的笑臉、幽默的談吐、隨
和的性格,鑄就理想中的完美之人,我們不要對此敬而遠之,漸漸靠攏,你會發
現自己身上有了那麼一點或兩點影子,將生活描繪得分外艷麗。
Ⅶ 中美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
個人感覺教育制度的差異比較容易寫 因為有章可循 理念的話有點范圍太廣 不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