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中小學生心理教育常識

中小學生心理教育常識

發布時間:2021-02-21 05:16:19

『壹』 中小學生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寫給中學生的心理學》、《中學生心理學》

『貳』 對中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內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容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

『叄』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其心理健康往往被人群所忽視。其實,小學生心理健康對於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知識如下:
(1).智力發展水平
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松;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3).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系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4).行為習慣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了解到小學生心理健康對小學生日常成長的重要性後。家長和老師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孩子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肆』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

2、城鎮中小學和農村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置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3、小學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4、小學中、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

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隨著我國社會環境的轉變,社會不良風氣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態令人堪憂。高素質人才不僅要具備知識,更要具備一個健康的心理。

小學是人才培養的第一步,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學生價值觀、社會觀的形成。

(4)中小學生心理教育常識擴展閱讀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不同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使用,注意發揮各種方式和途徑的綜合作用,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學可以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營造樂學、合群的良好氛圍;初中以活動和體驗為主,在做好心理品質教育的同時,突出品格修養的教育;高中以體驗和調適為主,並提倡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服務的緊密配合。

2、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的傾向。

3、個別咨詢與輔導。開設心理咨詢室(或心理輔導室)進行個別輔導是教師和學生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

排解心理困擾,並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的有效途徑。對於極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夠及時識別並轉介到醫學心理診治部門。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

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5、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學校要指導家長轉變教子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 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伍』 求小學生心理常識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老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和游戲活動,學生可以說出心裡話,傾聽別人的心聲。 2、及時做好筆記、談話記錄。 二、家庭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完成是不夠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家庭教育才是主要的。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多種途徑,向家長多提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要通過多種途徑使小學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及基本常識,知道心理若有疑問怎樣才能獲得幫助。 四、從實用出發,教會學生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常用方法: 1、學會放鬆。要使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像、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閱讀等方法調節放鬆。 2、與人談心。使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找老師、長輩、親友談心,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 3、喜歡寫小練筆和日記,小學生要學會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沒得到本人的允許,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 4、在學習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如體育比賽、文藝活動等,更好地培養多樣的興趣和愛好。 5、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愛、自信、自製的良好心理品質,有利於形成並長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6、那些已經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小學生應當在教師和家長的直接指導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作為班主任,要觀察學生在校的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做到防患於未然。認真觀察孩子的性格是否開朗,是否活潑主動,好奇心強;跟父母的關系是否融恰,能不能主動與父母、老師溝通,同學關系好;是非觀念、自覺性、是否強;學習慾望強烈與否,面部表情愉悅不愉快,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善於交友不孤獨等。來觀察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努力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學生成為「樂於學習、工作;情緒樂觀、穩定;人際關系和諧、融洽;能面對現實,適應環境,能認識自我。 在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學校教育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家庭教育卻起著關鍵作用。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是連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紐帶。我們要經常與家長聯系,反映學生在校情況,了解在家表現,針對情況制定心理個案。家長更應該主動了解學生在校表現,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

『陸』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短的)

一、小學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現:
1、敏感
2、叛逆
3、嫉妒
4、失落
5、自卑
二、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成因:
1、身心成長的失衡
2、家庭教育的誤區
3、學校教育的誤區
4、社會環境的影響
三、應對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對策:
1、消除逆反心理——溝通與交流
2、消除自卑孤獨心理——增強自信
3、消除敏感與脆弱心理——培養意志
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1)學習焦慮
(2)人際交往焦慮
(3)挫折感
(4)自責傾向

『柒』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生活習慣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等都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它,學生可以輕鬆快捷地學好知識。反之,一個人如果養成書寫潦草,做題馬虎等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且有損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曾明確提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既然如此重要,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結合習慣的形成規律,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從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盡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生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容易鞏固,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於糾正,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如有的學生有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即使在老師的教誨下有了改正的決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才能徹底改掉。很多人認為小學低年級要讓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級習慣自然就養成了是極其錯誤的,所以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起,就要開始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為。 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統統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如在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養成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等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更新,到了小學高年級乃至中學,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高級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習慣、勇於創新習慣等。那種不遵循習慣形成規律,幻想一朝一夕就養成某種高級學習習慣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極其有害的。 三、嚴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並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至鞏固為止。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中,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 四、樹立榜樣,啟發自覺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持之以恆,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整體發展,互相促進 除了學習習慣外,還要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很多,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等,它們都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它們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如一個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為他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到創造了條件: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慣了的人,要在學習中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是很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作戰,不僅要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長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生心理教育常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