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閑暇教育的調查與研究黃美芳

小學生閑暇教育的調查與研究黃美芳

發布時間:2021-02-19 22:49:24

⑴ 下面是農村小學生閑暇時間支配情況調查表. 你每天的課余時間主要做什麼 看電視 讀課外書 游

(1)如果根據上面統計表製作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合適,它的特點是能清楚地版了解各部分數權量與整體數量之間的關系.

(2)了解的信息:
同學們課外時間用在讀數的時間最多,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多,而游戲的時間越來越少.

(3)建議:
豐富課外的生活,多幫助別人,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⑵ 如何培養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人類社會面臨21世紀的挑戰,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戰,反映新知識、新科技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遞增,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更以目不暇接的態勢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就要求人們的閱讀必須是快速高效和廣泛的。然而,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目前在小學六年中合計的閱讀課文才三四百篇,幾十萬字,這又如何能培養好與時代相適應的閱讀能力?據專家們研究:學生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語文能力,一個人擁有的詞彙量和他的智商才有可能成正比。新課程標准總目標中說:「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400萬字以上(小學六年145萬字以上)。」
從「大語文觀」來看,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它所關注的不是一個單純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體語言素質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發孩子一生的嚮往。從「終生學習」的觀念來看,傳統的「學習期——工作期——退休期」的人生固有模式已經改變,人的學習過程不會只在課堂內、學校里進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識和技術都要通過人們未來的閱讀來獲得,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對閱讀的態度,對人生的信念。因此課外閱讀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顯得成尤為重要。
但從學生本身的層面上分析,許多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大量閱讀,普遍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對課外讀物沒有對電視感興趣。電視的視覺沖擊,形象直觀的畫面,逼真的聲音,具有很強的親和力,深深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丟下作業看電視,哪裡還顧得上去讀課外書。
2、對閱讀材料不會選擇,好壞不分。小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的「營養」結構仍不夠合理,武俠小說、卡通漫畫在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中所佔的比例極大,甚至還盛行一種「口袋書」,體積較小,可以放在衣袋中隨時閱讀,可是內容卻不堪入目,其中色情、暴力成分很多。這非常不利於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3、看書圖快不求質,蜻蜓點水。學生中懶於與書打交道的同學具有一定的數量,而且問題之所在的是他們常常把原因主要歸結為客觀的因素,諸如沒時間,沒書或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部分能夠看一些書的學生,也只看些訂閱的報刊,他們的閱讀是「同學看什麼我也看什麼」,有的甚至是迫於父母或老師的規定,不得不讀一些課外書。
4、功利行為。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對閱讀材料的選擇上,錯誤的認為提高作文能力就是要多看作文書,較片面地認為看書主要是為了向人家炫耀看書的數量、贏得老師的表揚和僅僅是為了寫好作文。所以在方法選擇上也較偏重於「好詞好句的摘錄」這一形式上,忽視了知識的積累等重要的目的。特別是文史、科普類也就少人問津了。
當然,從學校教育本身來說,也存在相當多的弊病,如圖書室藏書量小,數量遠遠不足生均15本這個要求,且書籍較為陳舊,新鮮的、與當代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書少而又少,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而添置一些新書,對大部分農村學校來說,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有時連正常的辦公經費都不能保證,校長怎麼能再化錢購置書籍?加之學校的課程設置中,能留給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不能保證,沒有專門用於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個別老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多汲取一些營養,只能犧牲休息時間為學生服務,這並不能代表能向全體老師推廣。
從家庭和社會層面上來說,目前農村絕大多數家庭中父母本身沒有閱讀書籍的習慣,大人的閑暇時間也以電視為主,又怎能引導孩子去看書?學習化的社會還沒有形成,作為學生個人也只能適應這個社會環境。
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是進行新課程標准條件下,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堅持先進文化方向,加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更是廣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
二、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
(一)關鍵詞界定:
1、「閱讀」是指看書、報等並領會其內容。
2、「課外閱讀」則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外業余時間進行閱讀的活動。
3、「農村」是指中心小學一級學校所在地的鄉鎮。
4、本課題研究中的「學習」是指小學生課外知識、技能的獲取,方法、規律的探尋,習慣、個性的形成,人格、品質的塑造。
5、本課題中的「自主學習」是指小學生在學科教育中、校園生活中、家庭教育中和社會實踐等活動中,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作出相應的調適。
(二)課題界定:
「在課外閱讀中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是指通過調查分析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與原因,促使農村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連續的閱讀活動,以期實現上述「自主學習」中的目標。
(三)理論依據:
1、哲學依據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學生閱讀興趣的形成,閱讀方法的掌握,閱讀能力的培養,都必須以一定的閱讀量為基礎。這一點早已為傳統的語文教學經驗和現代語文教學理論所證實和肯定。椐現代語文教學專家研究統計,一個人閱讀能力的形成,必須以200萬字的閱讀量為底限。我們提倡在小學生中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與習慣,正是以此為理論基礎的。
2、學習理論依據
①皮亞傑的認知結構理論
皮亞傑(1896—1980)是當代一位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發生認識論專家,他是瑞士日內瓦學派的創始人。所謂認知結構,就是學習者頭腦里的知識結構。個人的認知結構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斷擴大並改進所積累的知識而組成的,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一旦建立,又成為他學習新知識的極重要的能量或因素。小學生課外閱讀中的許多文章是相互聯系且具有共性的,通過列舉個體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識加以歸納概括,組建成一定的認知結構,再把獲得的知識運用到一系列新材料的學習中去。這就是從「舉三得一」到「由一反三」的學習策略。
②母語習得的概念
習得在語言學習理論中是指兒童獲得自己母語的過程。人類能夠習得語言,是由於人類具有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語言習得機制,嬰兒出生以後,憑借這套語言習得機制,在環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時間內,就能習得母語口語。語言學家們對兒童母語習得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語言習得理論。小學生學習母語即學習語文有別於學習外語,他們生活在母語環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天天在使用母語,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都是在習得母語,這就是母語的第二次習得(母語書面語習得)。由此看來,母語習得的概念不僅應該包括兒童母語習得,還應該包括中小學生的母語第二次習得。而本課題所提倡的學生多看課外書,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開設學生自由閱讀課,倡導學生寫日記感想,就是按照母語習得規律進行語文教學的具體嘗試。
三、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要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學生對課外書籍的興趣,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
2、加大學生閱讀量,制定出適合農村學校運用的閱讀序列,達到《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的目標,並努力有所突破。
3、積極探索課外閱讀課的模式,組織讀書活動,使學生擴大知識面,學會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形成自學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研究內容:
1、課外閱讀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
2、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研究。
3、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序列研究。
4、小學課外閱讀課的模式研究。
5、課外閱讀中評價策略的研究。
四、主要觀點及可能的創新之處
1、學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身處農村的小學生,只要給予恰當的指導,其自主學習的潛能會得到充分的挖掘,自學能力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2、從研究的范圍上看,本課題著重從本區域農村小學的實際出發探討在課外閱讀中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具有區域和校本特色。
3、從研究內容上看,本課題側重於重建課堂,改變和重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索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外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4、在研究的類別上,本課題屬微觀、應用研究,主要是借鑒相關理論指導行動研究,在行動中印證、豐富理論,在行動中提升教師的理念,改變教師慣有的思維方式和教學行為,使課堂教學發生結構和性質的變化。這也是本課題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
五、研究過程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過程:
1、准備階段
①2008年5月,完成課題的選題工作,完成課題方案的設計。
②2008年5月,向區教育科學研究室申報個人課題,請求立項。
2、實施階段
①2008年6月—2007年11月
課外閱讀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
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研究。
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序列研究。
②2008年12月—2009年4月
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序列研究。
小學課外閱讀課的模式研究。
課外閱讀中評價策略的研究。
3、結題階段
①2009年4月,個人課題進行總結、反思,搜集材料,撰寫結題報告。
②2009年4月,上交「個人課題」研究成果。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對小學課外閱讀教學的資料和研究的成果進行收集、整理、比較和歸納,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篩選有效經驗,運用於本課題研究。
2、問卷調查:在學生、家長中開展關於課外閱讀興趣、課外閱讀習慣、課外閱讀方法的調查問卷,分析課外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學生的學情、心理品質和學習習慣,為針對性地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打好基礎。
3、行動研究:課題研究期間,將在本校同年級各班之間開展行動研究,探討實施策略並制定具體步驟,最後進行科學的經驗總結,以便推廣研究成果。
4、個案研究:選擇一些典型學生,對個體進行跟蹤分析,建立個人檔案,定期、不定期地進行分析,跟蹤觀察學生個體變化。
5、經驗總結和案例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和典型案例,並加以理性分析、歸納。
六、研究的主要策略及原則
(一)研究的主要策略
1、明確實驗研究的重要性
①課外閱讀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引導學生閱讀描寫英雄人物的生活與戰斗的書籍,對兒童和青少年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少年兒童只有讀了這些書,才能掌握做人的標准,並用這個標准來比較和衡量自己,回答「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而生活」這一類問題;也只有當青少年在生活道路上確定了要以英雄人物為榜樣的時候,他才會以高標准要求自己。
②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
課外書讀得越多,知識背景越廣闊,學習就越輕松。每天你讀得越多,能主動掌握的學習時間就越多,智力積極性就越高。蘇霍姆林斯基發現,凡是除教科書以外什麼書都不讀的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並且必然把全部負擔轉嫁到家庭作業上去,而由於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勢必失去了課外閱讀的時間,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因此,搞好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
2、以課外閱讀為突破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①激發興趣,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型」閱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導課外閱讀同樣應從激發興趣開始。有了興趣學生就回主動地尋找課外讀物,並能自覺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得到教益。
「興趣意味著自我活動」。課外閱讀應遵循自願的原則,因為語文課外活動的主要任務是盡一切可能發展學生的興趣和才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選擇語文課外閱讀的種類和內容,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自己在精神上、個性上得到充分的發展。但是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既要注意激發和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現象,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讀物,有益於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讀物,與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讀物。
②課內嚴格訓練,指導閱讀方法
許多學生有課外閱讀的興趣,但如何有效地讀,並不十分明確。如有的只憑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收技巧,用到寫作上。因此,要進行方法指導,使他們讀得更有效。而閱讀方法的指導寓於課堂閱讀教學之中,以教材為依託,向學生展示科學的閱讀方法,把「教材」變為「學材」。強化幾種基本的訓練: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批註法等。然後放手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讀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閱讀,養成良好的學習心理,主動學習,主動發展。
③要創設一個濃郁的讀書氛圍
從班級、學校、家庭到社區,發動一切力量,創設一個讀書的大環境。班級建立一個圖書角,委派專人管理,負責登記借閱。學生每月自擬讀書計劃,每天擠半小時作為集體閱讀時間,半小時作為讀書家庭作業,與家長配合落實。班級還要圍繞課外閱讀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如故事會、佳作欣賞會、讀書心得會等,強化興趣,提高閱讀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校可以開辟讀書廊,張掛讀書的名人名言,開放「電子閱覽室」和「網上閱覽」等獲取新信息的場所,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汲取新知識。另一方面在校外建立讀書基地——新華書店、假日讀書小隊等,提高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智力正常的學生都能充分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開發自己的學習潛能,問題是讓學生自己揭示,知識讓學生自己探索,規律讓學生自己發現,學法讓學生自己創造,學習領域讓學生自己拓寬,學習內容讓學生自己開掘,持續學力讓學生自己發展,並達到會學的境界。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弘揚學生的主動精神,給學生以自由。
2、創造性原則:以學生自己的觀察、探索和實驗為主,發揚創造精神,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己發現知識,自主發現真理,主動探索嘗試發現,幫助學生形成創新的本領。
3、活動性原則:主張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讓學生真正「活」起來,不斷拓寬活動領域,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在自主探究活動或群體交往活動中全面提高素質。
4、成功性原則:幫助學生成功,創設成機會。改進評估機制,對學生學習進行積極的評價,教育者確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的觀念,評價標准多樣化,珍惜學生獨一無二的個性,堅持以多元標准不拘一格評價學生,學生以學為樂,孜孜以求,人人獲得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
5、發展性原則:一是在心理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必須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學生的心理;二是心理教育活動必須立足促進人的心理發展,以發展學出發,而不是僅限於心理健康的要求。
七、課題研究的主要預期成果
1、實驗研究報告。
2、優秀研究課例。
3、發表、獲獎的研究論文、案例等。
4、學生成果展示。

⑶ 閑暇時間孩子該去那該做什麼,出現了種種偏差 閑暇教育的誤區有那些

1.社會公共設施投入不足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提高。學生除了學習成績優異外,如果沒有其它的興趣、特長,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是不佔優勢的,他們也想讓孩子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但由於現實因素影響,小學生可以活動的場所除了學校、家裡,還有社區。調查顯示,城市小學生能夠享用的資源僅僅也就是公園、體育場等,但大部分農村孩子連這種最基本的資源都無法享受到,這種資源兩極分 化現象尤為嚴重。 2.學校閑暇教育的缺失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把小學生閑暇時間管理與教育正式納入學校教育議程。我國實行雙休日、節假日之後,學生閑暇時間日益增多,但如何有效利用閑暇時間卻成為社會各界首要關注的問題。在應試教育影響下,學校領導、教師往往重分數、輕素質;重理論、輕實踐,學校開展的與閑暇教育有關的音樂、體育、美術、綜合等課程不被重視,往往敷衍了事,並未發揮閑暇課程的價值。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渡過,教師言傳身教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是否關注小學生閑暇時間的合理利用並對其進行科學指導,在一定程度上關乎學生閑暇意識與價值的形成。調查顯示:目前大部分教師往往忽視對小學生進行閑暇教育,將精力都放在學生的專業知識上,即使有的教師意識到閑暇時間對小學生全面發展 的益處,但受學校領導、家長對學生高分要求所迫,教師也只能布置大量作業填補學生閑暇時間,這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了負面作用。 3.學校活動場所匱乏 調查發現,學校的活動設施配備嚴重不足,基本上可以活動的場所就是操場。有的城市學校還具備單雙杠、體育館等。農村學校由於場地、經費等限制無法為學生提供這些資源,學生的活動就局限於踢毽子、跳繩及扔沙包等簡單的不需要藉助資源的活動。盡管城市學校有相對多的資源,但由於周末、節假日學校處於封閉狀態,學生無法進入學校享用資源。加之社會的公共資源對於小學生有很大的限制,小學生處於無處可去的狀態,最終進入網吧、游戲廳等不良場所消磨時間,導致小學生閑暇活動越來越低級、 庸俗化。 4.家長閑暇意識淡薄,指導不足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對於身心尚不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調查顯示:家庭條件與父母受教育程度對孩子的閑暇生活質量有直接影響,部分農村家長由於文化水平偏低,沒有能力幫助孩子管理閑暇時間,父母甚至自身對閑暇價值認識不清,認為閑暇時間就是休息,所以任孩子閑暇時間放任自流。由於過度重視孩子的學業,唯分數是尊,把孩子課余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文化班、特長班充斥著孩子的業餘生活,孩子成為學習的工具,談不上閑暇時間的自主分配。如今, 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三過」現象極為嚴重。所謂「三過」,一是過分的寵溺,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二是家長的過度保護,對孩子活動加以制約,全權保護;三是過度 的照顧,包辦孩子的一切;大部分小學生年齡段都在 6-12 歲,其心理和生理都在逐漸發育時期,同時,思想,觀念也處於一種復雜、矛盾的狀態,自主意識較差,辨別是非能力有限。小學生個體時間觀念薄弱,他們沒有對「時間」形成一定的認識,更不用說合理支配時間。問卷顯示,大部分小學生對閑暇時間概念模糊不清,顯然對閑暇時間利用問題就更是難上加難。 改善小學生閑暇時間利用現狀的策略 (一)家庭:強化家長的閑暇教育意識,創建家校聯合模式 閑暇時間的增多,在一定意義上意味著學生在家的時間增多,家長如何指導孩子有效利用閑暇時間變得異常重要。就目前形勢來看,家長單純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業餘生活被大量的補課機構填滿,從而忽視了他們真正的需要,興趣、愛好等被扼殺在搖籃里,這不利於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強化家長的閑暇意識,樹立正確的閑暇價值觀據訪談顯示,當問及「父母是否干涉你交朋友」時,被訪學生中超過一半回答干涉。顯而易見,家長的閑暇意識還處於比較低級的狀態。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干涉他們正常交往,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孤僻、不合群,也可能造成心理發育不健全等問題。要正視閑暇時間給孩子帶來的有利影響,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針對孩子不同的需求採取不同的措施。有的孩子可能不喜歡家長太過約束他們 的生活,閑暇時間喜歡自由支配,那麼父母就不應過多干涉他們的生活;有的學生可能過於依賴父母,喜歡父母幫助他們安排閑暇時間,這時家長應多花時間用在孩子身上,引導孩子如何利用閑暇時間;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家長閑暇意識缺失很大程度是由於所受教育及所處環境導致,調查中農村家長閑暇意識明顯低於城市家長,受過高等教育家長閑暇素養普遍高於農村家長的閑暇意識。提到「閑暇」,很多人們首先會聯想到「閑聊」「游手好閑」等負面詞語。人們常常認為閑暇時所做的事情通常是無關緊要、沒有 意義、不值得去做的事。作為家長,應該摒棄對閑暇的傳統認識,樹立正確的閑暇價值觀。 2.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 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礎。問卷中,當問及「你的父母在閑暇時間喜歡做些什麼」時了解到農村家長甚至參與賭博活動,訪談時另筆者驚訝的是,很多農村家長甚至不顧學生的休息時間,在家玩麻將、打撲克,不僅不能指導孩子的學習,還影響了孩子正常休息。部分家長要提高自身素養,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閑暇活動,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好榜樣,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歌德教育)

⑷ 小學生閑暇時間應做什麼

1、要使家長、教師正確認識休閑活動的意義及認識如何利用好增加了的休閑時間,既要避免放任自流,又要防止利用增加了的休閑時間變相地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

2、學校、社會、家庭要經常注意研究學生休閑活動的價值取向,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從而使學生有健康的心理、生理,防止不良嗜好的形成和社會不良風氣的負面影響。

3、針對多數學生休閑活動喜歡「在自己房間里」進行的特點,引導學生多參加集體活動,特別要防止獨生子女長期少與別人交往,致使產生「孤獨症」、「抑鬱症」、「自閉症」。要預防這些心理障礙的產生,我們提倡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學校、社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要落實到學生本人。

4、引導學生對休閑活動取向,應在發展個性特長,提高身體索質的功利性與鬆弛神經活躍身心的娛樂性方面的辯證統一。某些休閑活動可以有明顯的功利目的,如增加某方面的知識,提高某些技能技巧等;而某些休閑活動則沒有明顯的功利性,如放鬆緊張的神經,得到一種愉悅感等等,兩者都是有益的。但比例要適當,這需要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休閑活動觀念才能做到。

5、休閑活動的計劃性。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休閑活動的隨意性很大,家長教師應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安排好休閑時間,加強計劃性,發揮自主性,使休閑時間得以充分利用,既能愉悅身心,又能增長見識,提高智能,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6、目前已有不少學生感到休閑時間「很悶」,沒有活動內容,隨著即將實施一周雙休日,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了,社會、學校應開發更多有益身心的、為學生樂於接受的休閑活動,滿足學生的需要。

目前,按學生反映活動場地不足,活動項目不多,因此全社會要支持配合,增加小學生休閑活動場所。建議學校操嘗少年富、運動場等地方,雙休日向學生開放,讓學生參加活動量較大的活動項目,豐富活動內容,從而滿足他們休閑時間活動的需要。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閑暇教育的調查與研究黃美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