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中小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

中小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

發布時間:2021-02-19 16:19:03

⑴ 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

一、 利用課文內容向學生滲透法律知識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我們要充分挖掘小語課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滲透,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開放練習,巧妙滲透。
開放性的練習題具有多樣性和明顯的層次性,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語文知識,而且學生在解答過程會出現很強的探索性。引入開放性練習題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法律的意識和能力。這樣通過引申拓展,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了環境保護法方面的教育。通過這樣一道開放性的練習題,老師引導學生懂得什麼情況下應該怎樣做,什麼情況下不應該怎樣做,對學生進行了遵紀守法教育。
三、寫作訓練,有機滲透。
在小語習作中,有很多內容要求學生關注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善於用法律標准來明辨是非。在習作中,我還利用寫日記這一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學生在寫日記時說的是真話和心裡話,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時,寫日記能規勸自己上進、自省,勸別人改過。讓學生聯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規范行為,乃至違法犯罪現象,通過日記這個載體進行內心的真實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時教師通過批閱,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健康指導,針對性地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在口語交際中討論,確定法制認知
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口語交際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思考,從事物的表象認識到事物的內層,會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種強烈的認知。在學生激烈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時,教師只需要再往深處引導一下,思考產生犯罪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而然地就把學生的思維轉向了對規則的認知上來,使他們學會遵守法律、法規,一切行為以法律法規為准繩,從而深化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強化對法律法規的認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適時、適度,點點滴滴地滲透法制知識,持之以恆,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會讓法制教育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同行。

⑵ 如何在科學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

在校學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小培養中小學生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言之無為,行而不遠」,「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以來我們教育就有「文道統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傳統和基本原則。學校法制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對學生進行憲法和主要法律的教育,培養學生學會利用法律保護合法權利,明確作為社會成員必備的社會責任,了解公民應盡的義務,增強守法意識。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較系統的法制政治教育課的學習,有少先隊、團員法制活動的培育,有學校物質的、精神的、人際的法制教育環境的熏陶,還有溝通家庭、社區的法制力量而形成的整合型法制教育。然而實施渠道縱然有許多條,課堂教學是實施中小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則是毋庸置疑的。中小學各科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是學生接受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徑。因此,有必要將現行各類學科的教學進行全面的開發,並把開發出來的法制因素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進行滲透,從而在各科教學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識培養的力度,由此形成一個完整的實施法制教育的學科體系。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當充分挖掘裡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適度滲透,從而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唱法制教育的旋律。
一、滲透的必要性
如今,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人才培養的標准有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教育不再滿足於對知識的獲取和積累,學習不只是對結論的記憶,學生不僅僅具備讀寫、計算能力。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是高素質、高起點的,他們應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中小學教育作為基本的、起始的教育途經完全應該適應並挑戰於這一全球性的發展趨勢。如果學校的各科教學還只局限在傳統理念上的教育觀,而置現代法制教育於不顧,勢必受到歷史潮流的拋棄。中小學法制教育的學科滲透,正是立足於時代的高度,認真審視了社會發展的這一趨勢,針對未來人才培養的需求和目前中小學教育中的空白點而提出的一項行動策略。
在中小學法制教育學科教學中滲透,它的教育優勢是法制教育其它途經無可比擬的。其一,具有地位優勢。在目前客觀存在的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學科課程總是居於中心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學科課程及其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徑。實施中小學法制教育同樣不可能逾越學科課程和課堂教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法制教育的學科滲透是進行中小學法制教育的一條主要途經,也是實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其二,具有數量優勢。學科課程的主導地位,決定了它在學校教育中的數量也是最多的。在中小學各項教育中學科課程的數量在整個中小學學科課程中占據絕對優勢。數量上的優勢表明教育的廣泛和深入,抓住了學科課程就是抓住了法制滲透的主線。其三,具有時間優勢。學科課程在時間上的優勢也是明現的,在現行中小學課程計劃中,中小學1~5年級的學科課程分別占周總時數的75%~78%,這充分顯示了時間優勢,中小學各科教學全面滲透法制教育就有了時間上的保證。
綜上所述,中小學法制教育進行學科滲透不僅在教育方向上是符合國際發展趨勢和國情的需要,而且在行動策略上也是有充分保障的。
二、滲透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教學始終是一項帶有明確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動,中小學法制教育在學科中滲透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將法制教育列入教學目標之列,在備課和教學實施中要善於開發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並在開展學科教研活動時列為研究內容。
2、有機性原則。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必須將學科教學內容與法制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學科教學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各科教學內容中蘊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據學科的特點,以教材為依據,在教學中恰當地把握尺寸,潛移默化地進行滲透。如:在一堂語文課上,老師請學生用「贍」組詞,一生回答「贍養」,此時老師加以了表揚,並因勢利導,告訴學生:由父母「撫養」成人是子女的「權利」,而「贍養」老人是子女的「義務」,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對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權利,但也要履行你的義務。這樣,同學們在接受語言文字教育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選擇性原則。知識教學有系統性,由淺入深,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接受程度為標准,而法律知識的滲透也要依據這個觀點,循序漸進,並且在知識的深度上慢慢遞進成螺旋式上升。因此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滲透,必須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認識規律,學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理解能力來選擇滲透的內容和程度。在教材體系中,有的內容多次出現在各個不同年級中,這就需要教師選擇適合該年級、該班級學生特點的滲透難度和深度。例如在滲透「保護動物」這一目標時,各年級段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二年級教學時讓學生了解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要保護動物,了解國家制定的有關保護珍禽珍獸的一些法律知識。到三四年級時,又可以滲透在學生有限的能力之內如何保護動物。到高年級又可以滲透如何運用法律這個武器和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壞人做斗爭,能做到不吃野生動物,能主動制止自己的父母和周圍的人不吃野生動物,還能向有關部門告發經營、捕殺野生動物的商人,讓法律來制裁他們。
4、貼近性原則。學科教學的法制教育滲透,必須依據教材的內容去進行,法制教育的內容應是教材中所應有的,絕不是外加或牽強附會的,應切實地使學科法制教育與雙基教學、雙基訓練融為一體,而不應「穿靴戴帽」、「兩張皮式」的。學科教學法制教育的滲透,應是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之中,而不應是支離破碎、牽強附會的。
5、情感性原則。學科教學的法制教育滲透,必須富有情感性,必須講究氛圍,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動以真情。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要有知識的交流,還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這種交流對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學生觸景生情,知理明情,達到「內化」的實效。如:教學語文課文《小蝌蚪找媽媽》、《駱駝和羊》、《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鳥》等課文時,讓學生在課文描繪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動物們或有趣、或可愛、或美麗、或富有靈性的一面。當學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發和熏陶後,適時把語文教學中美的景象與現實中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丑惡現象(如白色污染、沙塵暴頻虐城市、酸雨影響人民生活等)進行對比,自然而然就會激發學生對環境的熱愛,懂得了正是由於有了這些動物與我們人類的和諧相處,大自然才會變得這般美麗,從而激發學生自覺保護動植物,讓我們生活的地球更加美麗。這樣既提高了閱讀興趣,又使學生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6、有趣性原則。好奇心和探究意識是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它是誘發他們不斷觀察、體驗、發現和創造的動因。而這一切都是在興趣的驅使下產生的,所以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要貫徹有趣性原則。「有趣」的關鍵是「激趣」。在學科滲透時要做到知識性與興趣性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對法制滲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獲得成功,進而產生滿足感,不斷激發他們對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關於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思考
三、滲透的方法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保護環境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 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 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湖北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四、滲透應注意的問題
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簡單化、牽強化的形式主義。這里說的是滲透,既不是強加附合,更不能喧賓奪主,因此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找准「滲透點」。各學科教材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滲透必須依託教材,離開了教材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於知識之中,呈隱性狀態。只有充分駕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諦,探尋到知識教學與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點,即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點」。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育的對象,這就要求法制教育必須既遵循學生認知的規律,又要符合法律意識形成的規律,只有找准滲透點,法制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2、把握「滲透時機」。教師從教材出發,覓到滲透點後,才能引出源源流長的「活水」。顯而易見,滲透點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須遵循其在教材中所處的特定位置、層次、地位來具體安排,隨著教學進度隨機滲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點是動情曉理,「情動」而「知書達理」,這就是說滲透的方法、形式、時機都應利於創造最佳的滲透氛圍,即學生認知與接受滲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為滲透而置教學知識於不顧,牽強附會,強行滲透,也不能只顧及教學,對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過境遷才勉強滲透。這樣都會破壞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應。由此可見,把握好滲透時機是為了獲取最佳滲透效果,只有精心設計教學,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3、掌握「滲透度」。找准滲透點是為了解決從哪兒滲透從何處切入的問題,把握滲透時機是為解決什麼時間、怎麼切入的問題。而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這種滲透如果「透」得不夠,不到位,則會功虧一簣,效果不佳;而「滲」得過度則會改變學科性質,變成法制課,這就要求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既不可偏頗一方,又能抑揚有節,調度有方,處理好滲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適度而不過度。
法制教育教學中處理好滲透的「點」、「時」、「度」至關重要,找准「滲透點」是重點,把握「滲透時機」是難點,掌握「滲透度」是關鍵。教師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於教,適時、適度,點點滴滴、持之以恆地加以滲透,才能有機地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思想陶冶於一爐,才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希望能夠幫到您!

⑶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環境保護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貴州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⑷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有什麼重要意義

實施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加強中小學法制教育,是內教育行政部門、學容校及教師的法定責任;是「法律進學校」的工作重點;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工作;是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培養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合格公民的重要舉措。

⑸ 簡述「如何在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百度文庫

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環境保護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貴州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⑹ 怎樣在小學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少年兒童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具有 極強的可塑性,。從小對他們進行法律意識培養和法律素質教育,有助於減少學生違法犯罪,促 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這既不是強加附合,更不能喧賓奪主,因此,教師在 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必須將學科教學內容與法制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根據語文學科 的特點,要注意簡單化、牽強化的形式主義,在教學中恰當地把握尺寸,潛移默化地進行滲 透。綜上所述,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法制滲透: 一、 利用課文內容向學生滲透法律知識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 最有效的途徑。我們要充分挖掘小語課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滲透,使學生在「隨風 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法制教育。如《生命橋》一課的學習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 優美的文字、令人震撼的情節、斑羚超乎常人想像的智慧和團隊精神所吸引。在充分賞析了 學生感興趣的這些內容之後,注意引領學生關注造成這場動物悲劇的「罪魁禍首」――狩獵 隊, 他們的行為是一種什麼行為?學生立即意識到這中捕殺斑羚的狩獵活動是一種違法行為。 教師趁機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禁止獵殺野生動物的相關條例,讓學生 對此行為性質的認識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 ,給狩 獵隊寫一封信,譴責他們的違法行為,控訴他們的累累罪行。學生通過此課的學習,保護野 生動物的意識得到極大的增強。 二、開放練習,巧妙滲透。 開放性的練習題具有多樣性和明顯的層次性,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語文知識,而且學生 在解答過程會出現很強的探索性。 引入開放性練習題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法律的意識和能力。 如在教學《去年的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學習了這篇課文後,你想對砍 樹人說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 「要不是你亂砍伐樹木,小鳥也不會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你不要再亂砍伐樹木了。 」 「砍樹人,你再亂砍伐樹木,小鳥連家也找不到了。 」 「你再亂砍伐樹木,就會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 」 「樹木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你應該愛護它、保護它。 」 這樣通過引申拓展,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了環境保護法方面的 教育。通過這樣一道開放性的練習題,老師引導學生懂得什麼情況下應該怎樣做,什麼情況 下不應該怎樣做,對學生進行了遵紀守法教育。 三、寫作訓練,有機滲透。 在小語習作中,有很多內容要求學生關注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 生習作時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善於用法律標准來明辨是非。在習作中, 我還利用寫日記這一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學生在寫日記時說的是真話和心裡話,這便起 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時,寫日記能規勸自己上進、自省,勸別人改過。讓學生聯系生活中不 文明、不規范行為,乃至違法犯罪現象,通過日記這個載體進行內心的真實表露,接受深刻的教 育。 同時教師通過批閱,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健康指導,針對性地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 法制教育。 四、在口語交際中討論,確定法制認知 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口語交際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 能力,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思考,從事物的表象認識到事物的內層,會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種強烈 的認知。我經常引用生活中的、報刊上的、電視上的那些違法犯罪的事件,組織學生進行口語 交際,發表他們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些最能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和交流的熱情。 在學生激烈的表 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時,教師只需要再往深處引導一下,思考產生犯罪的原因,尋求解決問 題的辦法。自然而然地就把學生的思維轉向了對規則的認知上來,使他們學會遵守法律、法規, 一切行為以法律法規為准繩,從而深化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強化對法律法規的認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適時、適度,點點滴滴地滲透法制知識,持之以恆,一定會取 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會讓法制教育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同行。

⑺ 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應掌握哪些基本方法

通過學習《中小學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後,讓老師們明白了在校學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小培養中小學生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自古以來我們教育就有「文道統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傳統和基本原則。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較系統的法制政治教育課的學習,有少先隊、團員法制活動的培育,有學校物質的、精神的、人際的法制教育環境的熏陶,還有溝通家庭、社區的法制力量而形成的整合型法制教育。然而實施渠道縱然有許多條,課堂教學是實施中小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則是毋庸置疑的。中小學各科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是學生接受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徑。因此,有必要將現行各類學科的教學進行全面的開發,並把開發出來的法制因素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進行滲透,從而在各科教學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識培養的力度,由此形成一個完整的實施法制教育的學科體系。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當充分挖掘裡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適度滲透,從而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唱法制教育的旋律。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

5、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滲透如果「透」得不夠,不到位,則會功虧一簣,效果不佳;而「滲」得過度則會改變學科性質,變成法制課,這就要求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既不可偏頗一方,又能抑揚有節,調度有方,處理好滲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適度而不過度。

法制教育教學中處理好滲透的「點」、「時」、「度」至關重要,找准「滲透點」是重點,把握「滲透時機」是難點,掌握「滲透度」是關鍵。教師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於教,適時、適度,點點滴滴、持之以恆地加以滲透,才能有機地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思想陶冶於一爐,才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篇二: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20XX年11月21日年我校舉行了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教師學習會議。聽了2節不同學科的示範課說課並進行了討論。總的感覺,這次學習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主題明確,突出了學科如何滲透法制教育;二是學習形式注重示範性,2節示範課說課分別從不同學科演示說明了學科如何很好地進行法制教育滲透的問題。我認為,作為教師應有如下要求:

一、每個教師都應樹立和強化學科滲透的觀念和意識。把「學科滲透」的觀念牢牢地紮根在心裡,化為內心信念,再轉化為自覺行動。

二、用心學習、思考和研究。「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每個人都有體會,凡事只要我們用心了,效果肯定不一樣。所以,我們必須用心學習、思考和研究學科滲透問題,用心學習、思考和研究對學校有用、對學生有益的如何「做人」的問題。

三、用力實踐和探索。給力就是要不遺餘力,不怕吃苦和受累,不怕勞心勞力,只要有利於學生「做人」的養成,在所不惜。「教育必須對生命豐富的、差異的、深刻的內涵作出回應。」執著是生命中最美的東西。我們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我們的生命航程中,因教育而賦予了我們許多的亮點和精彩。

四、毫無疑問,教育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創新的意義在於不斷適應學校法制教育的新形勢、解決學校法制教育的新問題、探索學校法制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徑。每個教師都應該關注並致力於學校法制教育的創新。這需要我們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需要我們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實踐鍛煉和自我反思,需要我們有敢於打破傳統、置疑一切的勇氣。

五、教師的言傳身教、潤物無聲。一個學生就是一本豐富的書、一個多彩的世界。學生是鮮活的生命體,每個人都獨一無二、不可復制。要培養他們成長、成人、成才,成為他自己,首先得尊重他們,從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個性。其次要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引導他們、感染他們、影響他們。簡單地說,要教育學生成為遵紀守法的人,你首先是一個遵紀守法者。

總的感覺,這次學習主題明確,突出了學科如何滲透法制教育;培訓形式注重示範性,分別從不同學科演示說明了學科如何很好地進行法制教育滲透的問題;突出了參與與互動,討論很熱烈,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很投入。

通過這次學習,有很多的收獲的啟發,我相信在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觀念上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在具體操作上有了更多一些的感受,在今後的工作思路上更加清晰,從而為今後更加搞好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⑻ 怎樣在中學學科教育中滲透法制教育

《水滸》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小說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的,尤其《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人物形象鮮明,描寫手法精妙,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交流評價時,都注重了魯提轄值得歌頌,因為他嫉惡如仇,仗心相助,而鄭屠仗勢欺人,自私可惡,應該被打死。作為教師,是否可以考慮周全,讓學生討論鄭屠是否該死?即使該死,是否由個人快意恩仇?要讓學生明白,這種行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將來都是一種犯罪。要知道,文學作品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要遠大於空洞的法律讀本。試想:如果讓學生都認同魯智深、宋江等的激情犯罪,在遇到類似情況時,都仿而效之,那麼對創建和諧的法制社會是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認同情感的基礎上,對處理問題的方式應存疑、存異。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英雄」,是歷史的產物,一個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必須由公安機關依靠嚴格的程序,用鐵的證據來裁定。所以說,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法制意識的培養是法制教育的核心。
這種在閱讀中的法制教學,會讓學生從自身的實際考慮,自覺增強法制意識。http://www.ruiwen.com/news/56209.htm

⑼ 如何把法制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環境保護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
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 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貴州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⑽ 如何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巧妙滲透法制教育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巧妙滲透法制教育,可以通過以下四個途徑進行。
1、巧設教學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好多內容都可以設置契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例如:在講到位置與方向的時候有動物園的導游圖,教師可以一邊指導學生說出各個場館的位置,一邊告訴學生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法律知識,從而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
2、聯系課文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滲透法制知識。比如教《一個小山村的故事》,學生明白了由於過度砍伐樹木,在一場大雨過後小山村被洪水捲走的道理。教師在講課文過程中滲透《森林保護法》的內容,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採用實例分析。在教學品德與社會課時,可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在學生爭論時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讓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4、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比如在數學學科統計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