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開展小學語文興趣活動具體方案,故事會,書法比賽,等...
開展構建「有效課堂」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縣教委、進修校進一步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我校的教育教研圍繞這一主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入手,努力探索「有效性課堂教學」元素構成及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和學生主動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製定學校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有效性課堂教學」元素構成及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和學生主動發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原則:
1、實踐性:本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原則,將研究貫穿於教學始終,堅持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升華。
2、全員性:所有任課教師是實踐的主體,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教研。
3、互動性:通過互相聽課、評課營造平等研討的平台,構建互動的研究方式,在思維碰撞中形成共識。
4、反思性:採取教學隨筆、課後反思等形式,讓教師反思課堂教學行為,引導教師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反思、總結,對教育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共享。
三、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的開展,讓「規范課堂」成為需要,讓「反思課堂」成為習慣,讓「有效課堂」成為素養。
2、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活動形式
數學學科:
以「理論學習,教學設計,集體備課,講課評課,反思研討」為基本形式。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准》,把握好學段教學目標和各學段四大知識領域的具體教學目標。對每一個課時教案,能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優勢,利用教研組的集體備課、學科網站和其他的網路資源,設計好每一個課時教案,充分預設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在教學中做好預設與生成的處理。要正確把握好情境創設、合作探索、自主練習三大板塊的聯系和時間的分配。對創設的情境要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盡量縮短情境創設的時間。在合作探索環節,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接受學習」和「自主探究」的關系。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與「收」的時間,決不能因為探索時間過長而影響自主練習的時間。要加強練習的設計,體現練習的層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課每課時自主練習的時間要盡量控制在10分鍾左右,使學生每節課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並做到堂堂清。
2、加強「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何謂高效課堂?可用七個字加以衡量:真、實、新、活、情、特、效。①真:真實、真誠、真為。真實即教師要尊重事實、講究實際;真誠即用「心」去上課,用真誠感染自己的學生;真為即教師要真正的關注學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②實:教學目標實、教學內容實、方法手段實、學習指導實。③新:觀念新、設計新、評價新。④活:問題提出活以激起學生興趣和思考;學生活動活以使學生主動參與且積極探究;教師調控活以使課堂動靜結合,活而不亂。⑤情:教學激情,教師教學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師對教材的體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師要有親合力。⑥特:鮮明的教學特長及特色。⑦效:教學效果及效率要高。實現高效課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內涵後,還應把握「三講」「三不講」原則。三講:易錯、易漏的知識講;重難點講;有擴展性內容的知識講。三不講:學生會的知識不講;通過自學能學會的知識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知識不講
小學數學四課型課堂教學常用模式如下:
新授課: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建立數學模型——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練習課:創設情境(導入)——分層練習(基本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發展練習、應用練習)——矯正評價,總結歸納。
復習課: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憶梳理,形成網路——練習矯正,形成技能——課堂總結,突出重點。
講評課:概述測試成績——錯因探究——自我矯正——反饋練習,拓展鞏固——講評小結。教學模式的主要任務是形成一種學習環境,以最適宜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但是沒有一種模式是為完成所有類型的學習或者是為適用於所有學習風格而設計的。當前,教學模式正從單一性向多樣性發展;從以「教」為主向重「學」的方向發展;從經驗歸納型向理論演繹型發展。作為一個優秀教師,不能只會運用一種教學模式,而應該靈活運用多種多樣教學模式,才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學科:
結合其他學校先進的經驗,根據相關理論以及《語文課程標准》,現在很多前沿學校提出了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
講讀課:預習——質疑——討論——點拔——拓展
自讀課:引導——自學——練習——小結
文言文:讀——譯——論——背——練
綜合學習課:導讀——導編——導演——導評
一種成功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它應該具有以下特徵:
1、完整性
任何教學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教學理念、主題、目標、程序、策略、內容和評價等基本因素組成,本身具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結構和一系列的運作程序,體現出理論上的自洽性和過程上的連續性。
2、操作性
教學模式是一種簡化了的教學思想和理論,它通過某種便於理解的教學結構和易於操作
的教學程序,把某些抽象的、純粹的理論用比較具體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出來,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教學行為框架,使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能夠理解、把握和運用教學理論。
3、穩定性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形成的教學結構和活動序列的結合體,它通過概括教學經驗,去粗存精,抽取出重要的教學要素組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學活動的普遍性規律,因此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
4、靈活性
雖然教學模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一成不變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隨著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現有教學條件和師生水平的不同,我們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此外,教學模式是一定社會的產物,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教學模式也不斷的吐故納新,只有這樣教學模式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一種教學模式的提出,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由於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的復雜多變,教學模式又不能機械套搬。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教育觀: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完善,以此作為我們構建有效課堂的行動准則。
五:具體措施:
(一)成立機構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小組。
(二)加強學習
1、學習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論。
2、撰寫《有效課堂構建之我見》論文,交流學習。
3、充分利用我校市級、縣級骨幹教師的榜樣帶頭作用,對其他教師進行指導和培訓。
(三)組織實施
按照「集體備課」 「課堂示範」 「評議反思」 「修改完善」 「課堂檢驗」的路子組織實施,構建「有效課堂」。(不同學課,不同類型的課如何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待探索)
組織過程中應注意:1、成立各科合作小組,確定示範教師,人人上優質課,展開聽評課活動。2、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突出「有效」。3、領導小組督促檢查,將有效課堂和教學常規的落實結合起來,確保活動扎實有效地進行。
六、實施步驟
(一)、組織發動,學習討論。
(二)、試驗探索,初步實施。
(三)、全面推廣、總結提升。
3.注意事項:
(1)理清三個層次:品悟-欣賞-評價
品悟理解: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的核心,也是從語言文字中獲得意義的過程。對課文的理解是有層次的,有對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意」的領會,這些都和學生的經驗、知識、思維能力相關。對意義的把握是由淺入深的,教師要根據年級不同引導學生以「讀」代「悟」,以「悟」代「解」,逐步實現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切不可硬性分析,以「講」代「悟」。
欣賞朗讀: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中優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蘊、豐富的情感以及用詞造句的色彩、語言節奏的強弱、情調和風格特色等進行欣賞朗讀,使學生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凈化。
評價積累:學生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選材、結構、表達手法進行評價模仿,這是閱讀教學實現讀寫結合的重要環節。
(2)抓住重點句段。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如:在文章結構中起關鍵作用的詞語,表現文章中心的語句,突出文中人物性格、品質的段落,描寫和表現手法上的精彩處,學生讀書後最困惑的地方,引發研究學習的知識點,新出現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內容,如文章中第一次出現的詞語、句式、描寫手法等。
(3)重視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學生和作者平等的對話,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由於每個學生的生活積淀、文化底蘊、審美情趣千差萬別,閱讀中的理解、感悟、思考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因為學生常常根據語文的特點,運用直覺、頓悟、感悟等來感知課文,使得培養語感具有不尋常的意義。因此,重視個性化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是這一環節的必要內容。
⑷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針對不同風格的課文,採用合適的方法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情境中體會、感悟,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環節:回歸整體,深化提高
1.學習目標:整體回讀全文,化零為整,融會貫通。
2.操作要領:遵循由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規律。
不管是以自然段或者意義段為單位進行閱讀反饋,還是以關鍵詞或重點句貫穿閱讀反饋全程,從讀通階段的「整體」過渡到讀懂階段的「部分」,是符合閱讀教學規律的,但最後還應回到整體,通過完整地誦讀,將讀懂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融會貫通,進一步「入境悟情」,增強閱讀效果。
3.注意事項:根據課文內容及教學重點靈活選擇讀書方式——分自然段讀、指名讀、配樂讀、分角色讀……
第五環節:適當拓展,學用結合
1.學習目標:鞏固基礎知識,拓展閱讀空間,提升應用能力。
2.操作要領:進行背誦、寫字、詞句積累、運用等方面的訓練,適當進行拓展延伸,提高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
⑴通過誦讀——豐富學生記憶
誦讀記憶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一要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感受課文的文質兼美,體悟情的自然流動,在一遍遍誦讀中提升語感,豐富語言;二要重視背誦的指導,可看板書背、看圖背、表演背、比賽背、情境背等等。
另外,除課文中要求背誦的以外,教師可酌情推薦,能激發學生真實情感的、有利於學生寫作的句段也可要求熟讀成誦,鼓勵學有餘力的孩子多背多記。
⑵通過摘抄——練就學生慧眼
就一篇課文來說,所學到的詞語、接觸到的句式、經典段落很多,教師自己先要有一雙慧眼,把目光放在發掘課文中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沒有的或者不常出現的句式上,尋找出課文語言和學生語言的差異之處,來確定本課的積累目標。
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積累的基本方法。例如,拿到一篇文章,應先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圈圈點點,勾畫出自己認為比較有價值的詞句和段落,並把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簡要的批註,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讀書時自覺摘抄的習慣。指導學生摘抄的過程,就是讓學生練就一雙慧眼沙裡淘金的過程,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能有效地積累語言,並養成隨手摘抄的好習慣。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低年級孩子書寫技能差、速度慢,因此對摘抄的要求不能高,量也要盡力控制。
⑶通過講、演——使學生內化課文語言
低年級有很多故事情節強的課文,對於這一類文章可採用講故事、演故事等方式積累語言。這種形式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提高語言和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講、演的過程就是學生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
⑷通過遷移——使學生運用書面語言
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運用練習,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逐步實現內化,從而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如用新學的詞語造句、仿寫富有感染力的句子、仿寫能激發聯想和想像的段落、為情節跳躍處補白等。
3.注意事項:
(1)字、詞、句、段的積累和應用要根據教材的不同來處理,不必面面俱到。以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宜,不增加負擔。
(2)課文內容的拓展延伸,要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有些問題讓學生走出課堂,自己去尋找答案。
模式所描述的只是課堂教學的大致流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對其進行調整和整合,合理的安排在課時內容中。教學應該有一定的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創造性的去應用模式。
② 如何組成語文興趣小組
《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
課題方案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當前,我國第八次課程教材改革瞄準了培養21世紀創新人才這一育人目標,其著力點之一便是促成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即變單一、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探究性學習」迅速地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然而,就現狀而言,這方面的實踐較多的是體現在獨立形態的研究學習中,反映在學科領域,特別是在語文學科中,至今尚不多見。而我認為,探究性學習,絕不應該也不可能僅僅局限於獨立形態的學習中。在教育部頒發的《「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中明確指出:「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時間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近年來,人們在參照了國外人士對母語教育觀點的基礎上,頗有見地地提出了「母語對於加強民族的凝聚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母語教育與人文教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等觀點。基於這些認識,我們深深感到:小學的語文教學,從本質上講,應該是一種生命的運動。它的最基本的任務,是幫助學生成為一個「社會人」。比如,教材中收入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教學這些作品,應當成為一種將學生帶如賞心悅目境界的活動。探究中國語言所蘊藏的內涵之精深博大以及它的外在形式的藝術化的精美,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新奇愉快的精神體驗,更是一種有趣味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再比如,小學語文教學的另一大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寫作。作為教師,應當將其處理成一種引導學生真誠地抒發自己真情實感的活動,對於學生來說,則是一種思維活動,更是一種陶冶情操的享受。為此,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是完全可能的。
二、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的綜述
我國的基礎教育自20世紀70年代撥亂反正始,由只重「雙基」發展到同時強調「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與此同時,課外活動的教育價值也開始被人們所重視。20世紀80年代的「第二課堂」理念,更是把課外活動的作用看作是課堂教學所無法代替的,是與「第一課堂」同樣重要的「第二課堂」。於是「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的質量有了大大提升,不僅更強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形式的生動性,有的更向學生課外社團發展。這樣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已經有了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方面或課題的徵兆,可以認為開始帶有探究性課程的一些性質。20實際80年代後期創造教育的興起,不僅豐富了課外興趣小組的內容,而且通過少先隊的「五小活動」更有了研究的意識和方法滲透。20世紀90年代,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更進一步向「學校特色」、「特色班教學」推進。所有這些與今天探究性課程的形成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
另一方面,有些教學方法的改革,無論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教育的源流,還是借鑒西方教育思想的產物,也都包孕了或多或少的探究性學習的意識。其中頗有代表性的如邱學華先生的「嘗試教學「理論,變傳統的「先教後學」、「先學後練」為「嘗試的先學後教」、「先練後講」。為什麼要讓學生先學、先練,目的就是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在嘗試性的探究之後,教師再作有的放矢的點撥,自然會印象更深。又如「學導教學法」、「自學探討法」、「質疑導學法」等,倡導自學領先,也都體現了提倡學生自主探究的取向。至於直接借鑒西方教育界的「發現法」「引導發現法」等所追求的學生自主發現,又必然地要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前提。所有這些教學方法中隱含的「探究性學習」的因子是顯見的,因此可以說,它們和今日應運而生的「探究性課程」是一脈相承的。從國際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探究性課程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鑒了美國的經驗。早在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就批判了赫爾巴特「教學四階段」說,即「明了——聯想——系統——方法」這種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的教學理念。杜威對赫爾巴特的批判又導致他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為重點的「新教學四階段」說,這就是「確定問題情境——提出解決方案——搜集資料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這種「新教學四階段」的可貴之處,就是反對把學生的學習看作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當是主動發現的過程,應當讓孩子運用科學家高研究的方法來學習知識,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才能。杜威的教育思想對美國的影響甚為深遠。今天,美國學生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都比較強,這與比較注重探究性學習方法是不無關系的。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目標
1、 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明確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
2、 研究並建立能使小學生在「解放其手、腦、口、眼、時間和空間」的環境氛圍中充滿興趣並探究性地進行語文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
3、 研究和建立能促使學生自主地「在語文學習中體驗生活,在語文學習中學會做人」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有關的教學模式。
4、 積極開發能促進小學生探究性學習語文的有關課型。
5、 探索研究能積極促進小學生探究性學習語文的教師形象的規范。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人員分工
1、 准備階段
(1) 組建課題組
(2) 詢訪專家
(3) 搜集資料,調查相關問題,確定實驗對象、內容
(4) 方案設計撰寫
2、 實施階段
(1) 依據課題的總體構思,對學生施加有效的教學策略。
(2) 及時整理教師及學生的資料,進行分析總結交流。
(3) 不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活動。
3、 總結階段
(1) 整理各類資料,分析評估,得出結論。
(2) 撰寫研究報告
(3) 進行成果展示
五、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 從課題研究的氛圍來看,學校正在進行省級課題——「反思教學與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許多老師圍繞這一課題對「教學方式創新」這塊內容作了相當的研究工作,其中如「關於擴大學生閱讀量的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的思考和探索」等等,積累了豐富的有價值的資料,為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打下了濃厚的基礎。
2、 從學生情況來看,中高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並具有良好的學習品質。在老師有意識的引導下,他們之中有大部分學生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概念,對自己的學習開始嘗試,這無疑提高了工作的起點。
3、 從課題研究的人員來看,王晗君老師和何海燕老師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工作中頗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方法。兩位老師都是學校的業務骨幹,曾多次在市級教學活動中開課、獲獎,多篇論文獲獎、發表,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
4、 浙江大學盛群力教授對本課題作全程指導,有利於研究的順利開展與及時調整。
③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如何開展興趣小組教學
課題方案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當前,我國第八次課程教材改革瞄準了培養21世紀創新人才這一育人目標,其著力點之一便是促成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即變單一、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探究性學習」迅速地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然而,就現狀而言,這方面的實踐較多的是體現在獨立形態的研究學習中,反映在學科領域,特別是在語文學科中,至今尚不多見。而我認為,探究性學習,絕不應該也不可能僅僅局限於獨立形態的學習中。在教育部頒發的《「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中明確指出:「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時間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近年來,人們在參照了國外人士對母語教育觀點的基礎上,頗有見地地提出了「母語對於加強民族的凝聚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母語教育與人文教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等觀點。基於這些認識,我們深深感到:小學的語文教學,從本質上講,應該是一種生命的運動。它的最基本的任務,是幫助學生成為一個「社會人」。比如,教材中收入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教學這些作品,應當成為一種將學生帶如賞心悅目境界的活動。探究中國語言所蘊藏的內涵之精深博大以及它的外在形式的藝術化的精美,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新奇愉快的精神體驗,更是一種有趣味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再比如,小學語文教學的另一大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寫作。作為教師,應當將其處理成一種引導學生真誠地抒發自己真情實感的活動,對於學生來說,則是一種思維活動,更是一種陶冶情操的享受。為此,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是完全可能的。
二、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的綜述
我國的基礎教育自20世紀70年代撥亂反正始,由只重「雙基」發展到同時強調「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與此同時,課外活動的教育價值也開始被人們所重視。20世紀80年代的「第二課堂」理念,更是把課外活動的作用看作是課堂教學所無法代替的,是與「第一課堂」同樣重要的「第二課堂」。於是「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的質量有了大大提升,不僅更強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形式的生動性,有的更向學生課外社團發展。這樣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已經有了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方面或課題的徵兆,可以認為開始帶有探究性課程的一些性質。20實際80年代後期創造教育的興起,不僅豐富了課外興趣小組的內容,而且通過少先隊的「五小活動」更有了研究的意識和方法滲透。20世紀90年代,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更進一步向「學校特色」、「特色班教學」推進。所有這些與今天探究性課程的形成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
另一方面,有些教學方法的改革,無論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教育的源流,還是借鑒西方教育思想的產物,也都包孕了或多或少的探究性學習的意識。其中頗有代表性的如邱學華先生的「嘗試教學「理論,變傳統的「先教後學」、「先學後練」為「嘗試的先學後教」、「先練後講」。為什麼要讓學生先學、先練,目的就是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在嘗試性的探究之後,教師再作有的放矢的點撥,自然會印象更深。又如「學導教學法」、「自學探討法」、「質疑導學法」等,倡導自學領先,也都體現了提倡學生自主探究的取向。至於直接借鑒西方教育界的「發現法」「引導發現法」等所追求的學生自主發現,又必然地要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前提。所有這些教學方法中隱含的「探究性學習」的因子是顯見的,因此可以說,它們和今日應運而生的「探究性課程」是一脈相承的。從國際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探究性課程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鑒了美國的經驗。早在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就批判了赫爾巴特「教學四階段」說,即「明了——聯想——系統——方法」這種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的教學理念。杜威對赫爾巴特的批判又導致他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為重點的「新教學四階段」說,這就是「確定問題情境——提出解決方案——搜集資料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這種「新教學四階段」的可貴之處,就是反對把學生的學習看作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當是主動發現的過程,應當讓孩子運用科學家高研究的方法來學習知識,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才能。杜威的教育思想對美國的影響甚為深遠。今天,美國學生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都比較強,這與比較注重探究性學習方法是不無關系的。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目標
1、 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明確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
2、 研究並建立能使小學生在「解放其手、腦、口、眼、時間和空間」的環境氛圍中充滿興趣並探究性地進行語文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
3、 研究和建立能促使學生自主地「在語文學習中體驗生活,在語文學習中學會做人」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有關的教學模式。
4、 積極開發能促進小學生探究性學習語文的有關課型。
5、 探索研究能積極促進小學生探究性學習語文的教師形象的規范。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人員分工
1、 准備階段(2003年9月至2003年10月)
(1) 組建課題組 (王晗君)
(2) 詢訪專家(王晗君、何海燕)
(3) 搜集資料,調查相關問題,確定實驗對象、內容(王晗君)
(4) 方案設計撰寫(王晗君)
2、 實施階段(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
(1) 依據課題的總體構思,對學生施加有效的教學策略。(王晗君、何海燕)
(2) 及時整理教師及學生的資料,進行分析總結交流。(王晗君 何海燕)
(3) 不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活動。(王晗君)
3、 總結階段(2004年6月至2004年7月)
(1) 整理各類資料,分析評估,得出結論。(王晗君 何海燕)
(2) 撰寫研究報告(王晗君 何海燕)
(3) 進行成果展示(王晗君)
五、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 從課題研究的氛圍來看,學校正在進行省級課題——「反思教學與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許多老師圍繞這一課題對「教學方式創新」這塊內容作了相當的研究工作,其中如「關於擴大學生閱讀量的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的思考和探索」等等,積累了豐富的有價值的資料,為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打下了濃厚的基礎。
2、 從學生情況來看,中高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並具有良好的學習品質。在老師有意識的引導下,他們之中有大部分學生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概念,對自己的學習開始嘗試,這無疑提高了工作的起點。
3、 從課題研究的人員來看,王晗君老師和何海燕老師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工作中頗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方法。兩位老師都是學校的業務骨幹,曾多次在市級教學活動中開課、獲獎,多篇論文獲獎、發表,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
④ 興趣小組項目有哪些
呵呵 很多哦 比如 語文的寫作 數學 英語 鋼琴 美術 豎笛 古箏 電腦 等等 各種各樣的。
⑤ 三年級上學期小學生語文興趣小組活動計劃目錄旁邊的空白處可以怎麼畫
根據自己的愛好,畫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了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回,敬請及時採納,答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