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健康教育c證與國家心理三級證書的區別
1、心理健康教育C證是由《中小學心理教師培訓課程》系列的出版,是我省中小學心內理健康教育工作容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和教育成果的展示,她將對全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規范運行和教育質量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對推動全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深入和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2、三級心理咨詢師是協助求助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具有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是健康管家職業之一,主要解決人們心理健康問題。
取得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連續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三年以上,完成ACI高級心理咨詢師規定培訓課程。
2. 教育部哪年要求全國中小學建立心理咨詢室
2002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3. 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狀況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檢視
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深入開展,但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存有誇大學生心理問題、雜拼從教人員、過分推崇心理測驗、德育化和學科化等不良現象,必須尋求有效對策予以根本解決,以提高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績效。
自八十年代中期始,我國中小學相繼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工作計劃之中,並啟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縱觀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歷程,檢視中小學種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運作方式,不難發現,盡管它們在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其不良傾向也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過分誇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
當代中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其身心發展處於人生的特殊時期,他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影響下,極易形成許多不健康的心態。特別是初中階段,這是一個由少年期向青年初期的過渡時期,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是身心發展的「危險期」。伴隨著其身心的快速發展、思維方式的變化、社會經驗的豐富和升學競爭壓力的增大,他們容易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滋生各種心理問題、萌發心理疾患。因此,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客觀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盡管如此,也不能因此而誇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媒體認為,中小學生34%有心理障礙;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異常[1],甚至有報導稱只有17%的中小學生心理是健康的[2],而有關中小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或逐年遞增等話語更是屢見報端。勿庸置疑,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無可厚非的,但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到了如此聳人聽聞的嚴重地步,也是值得懷疑的。目前由於人們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標准把握有異,使用的檢測工具不一,加之統計取樣不當、評判者的主觀隨意性及其它因素的影響,得出了許多相互矛盾的統計結果,這不利於學術研究的科學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甚至形成消極影響,誤導人們對中小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評價。
2.雜拼心理健康教育從教人員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需要從教人員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素養和較出色的人際交往策略。盡管目前一些地方已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和教育活動,並啟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研究工作,但從總體來看,由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專業人員兼任,學校為滿足開課的需要,雜拼從教人員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些從教者既不知曉心理學專業知識,也不懂心理輔導策略與技巧,因而難以取得應有的績效。導致此種形式化傾向的原因在於:一是對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正確認識,視其為可有可無的事情,而名義上的工作開展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或點飾學校形象,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形同虛設,圖有虛名;二是沒有形成一整套規范化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設置、組織規劃、實施途徑和從教人員的素質等未做規范要求,同時缺乏必要的檢評制度,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失控甚至失效。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對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因而,那些雜拼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的現象必須制止,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規范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3.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德育化傾向嚴重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傾向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由於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定位不當,認為學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必要去開展什麼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正確區分學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界限。二是在具體操作中簡單地以德育教師或思想政治工作者來替代心理健康從教人員,把心理健康教育劃歸在德育管理機構,並在工作開展中移植套用道德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顯得機械呆板,雷同於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盡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圍繞「育人」這一基本職能開展的,但兩者是有區別的。學校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觀問題,其目標在於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行,在操作上強調道德灌輸、榜樣示範、實際鍛煉、陶冶教育和品德評價等方法的運用。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問題,其目標在於增強中小學生調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發展自我的能力,在操作上力避簡單的機械灌輸和理論教化,強調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等策略運用。當然,在學校工作中,也不能把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斷然割裂或對立起來,既不能用道德教育取代於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因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而忽視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互滲透,才能達到「育人」之目的。
4.片面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綜合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現代醫學、社會學等科學的基本原理,採用多種方法對中小學生心理施加影響,以促進中小學生身心正常發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種教育活動。其實施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就心理輔導而言,有會談、角色扮演、信心訓練、行為矯正、心理溝通和心理測量等。但目前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學科化、知識化的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向中小學生強行灌輸有關名詞、定義、概念,強行記憶心理學知識和原理,甚至於象其它學科知識教學一樣,機械設定知識體系、目標任務,這種用學科知識傳輸的手法來操作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帶來極大的負面效應。它不僅不利於維護和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反而變相地加大了其學習負擔,增加其心理壓力,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有的地方還編印了供學生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並要求學生購買,此舉嚴重違反了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3]。這顯然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一種不合理操作,必須予以解決。誠然,在特定條件下,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和有關教材的開發運用,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不能片面地按其它學科教育的手法去操作運行它。由於心理問題具有偶發性、多因性、隱蔽性和緩顯性等特點,絕非靠什麼知識的灌輸、原理的闡釋就能加以解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和心理素質的提高,也不只是靠某門課程的開設就可簡單達成。唯有課堂教學、學科滲透和課外教育有機結合,家庭、社會、學校共鑄合力,領導、教師、家長、學生全員參與,並長期不懈地開展下去,才能真正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否則,片面強調學科化、知識化,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流於形式,空乏無力。
5.過分推崇心理測驗
目前,各地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常規的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應該講,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狀況,有助於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開展。然而,在中小學生心理檔案建設中,一些學校過分推崇心理測驗,甚至違反心理測驗的道德准則,造成不良後果,主要表現在:其一,一些心理施測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不熟悉測驗內容,測量程序不科學,施測現場環境混亂,影響了心理測量結果;其二,誤用、濫用心理測驗。把學生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均用測驗的手法加以定性描述,甚至使用通俗刊物上登載的游戲性測題或自編的問卷來檢測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強迫學生接受測驗;其三,未遵循心理測量的保密性原則,隨意處置測查結果,暴露學生隱私,或把學生的心理檔案作為品德評定的依據和人事檔案材料。因此,心理測驗中的種種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並可能引發一些不良的社會效應。有關部門因學生心理測驗結果處置不當而引發法律糾紛的案例已見諸媒體[4],這應引起我們的深思。事實上,任何心理健康的檢測工具均可能有其局限性,更何況中小學生的心理正處於高速發展變化之中,如果以一次測驗而給發展中的學生「定終身」,這是極不嚴肅的做法,是極端錯誤的。因而,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謹慎使用心理測驗手段,更不能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驗。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決不能單純以測量而下定論,否則可能會闖入心理測驗的誤區。
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不良傾向的對策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種種不良傾向或錯誤操作方式,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工作的成效,不利於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維護。針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現代化、專業化和本土化等發展趨勢,我們必須採取有效策略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1.轉變觀念,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盡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界的共識,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新領域,但一些傳統的教育觀念或錯誤認識嚴重阻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開展。有些學校在「應試教育」思維模式左右下,視心理健康教育為無關緊要的事情,認為只要管理好學生和抓好升學率就行了,至於學生的心理問題,那是心理學專家和醫生的事,中小學無力也難以解決,或簡單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正是這種認識導致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法開展或不能向縱深推進,以至於把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送至醫院就診,並動用葯物和醫療器械治療,使心理健康教育呈醫學化傾向。因此,要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須大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提高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此項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因為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方法和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轉變思想,提高認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真正發展。
2.加強管理評估,建構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機構
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應有專人負責或分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意義深遠且牽涉面廣的工作,它不僅需要領導重視,且須把它作為一項重要措施來組織實施。因此,學校必須建立強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由校長負責領導,制定一整套教育計劃,設立心理輔導中心或心理咨詢室,健全規章制度,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著力運行。為防止工作流於形式,確保質量,在心理健康教育開展過程中應強化監督檢查,做好評估工作,運用科學方法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以促進和改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估時限可以是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平時性的和階段性的;評估的方式可以是學校的自我評檢、校際間互評、上級主管部門檢評及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評估等。通過有效管理和合理評估,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有序、高效穩定地發展。
3.健全隊伍,組建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從教人員
教師是中小學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力量,組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開展的重要條件。就總體而言,每個教師都應是心理輔導員,他們都應擁有心理衛生保健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輔導技巧,熟悉青少年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把握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發展軌跡,並以良好的心理特質去影響學生。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由於起步晚,各地發展極不平衡,遠未達到預期效果,且出現了一些不良的操作情形,這除了思想認識等原因外,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師資隊伍的水平問題,很多學校就是因師資力量匱乏而無法啟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需要,也是保障此項工作高質有效的需要。時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就是從教隊伍將從兼職為主轉為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此專業化的發展方向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勝任。發達國家和我國的港台地區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均有資格認定製度,有的已將心理輔導作為教師教職考核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必須一方面大力做好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職前培訓工作,在高校加強此項專業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盡快做好在職教師的受訓工作,使其具備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能,持證上崗,以逐步扭轉目前雜拼從教人員的現象,從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高的狀況。
4.全員參與,共建良好的心育環境
心理健康教育在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時,伴隨此項工作的普及,它現已成為現代學校發展的內在必然要求,必將成為每位教師必備的職業能力,此理念將滲透在現代教育質量觀和學生觀之中,並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得以體現,成為學生潛能開發的重要內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並非只是專業從職人員的事情,並非針對哪一個學生的問題,它指向於全體師生。這就要通過各種路徑(如外出進修、校本培訓、專家講學、遠程教育等)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知識和能力,使得專業心理輔導和非專業渠道並駕齊驅,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的優化、學科教育的滲透、課外活動的熏陶和學校隱性教育的作用,構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另一方面,應使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教合一」,並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共鑄整體教育合力,營造良好的心理發展氛圍,摒棄德育化、課程化和醫學化的不良傾向,使心理健康教育向良性方向拓展。
5.區域合作,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心理健康教育雖然要立足校本,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但此項工作並非只是閉門造車,自我禁錮。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起步相對較晚的情況下見效快,收益大,還必須吸納它校的有效經驗,以先進研究成果為參照系來發展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此,一是要強化區域教育合作,開展校際間的橫向聯系,優勢互補,共享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資源;二是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的課程研究工作,依託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力量,立足校本,廣泛進行心理健康的應用性課題研究,以解決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難題。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及其網路的廣泛使用,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利用、區域合作和課題研究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也進一步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進程。有理由相信,伴隨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開展,各校必然在區域合作中大獲其益,並使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前行。
[1] 林建華:《中學生心理教育原理與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 李建平、金志明:《認清功能 明確目的》,《中國教育報》,1999年1月20日。
[3] 教育部文件:《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教基[1999]13號。
[4] 李民:《「智力測驗」成「弱智」學生狀告區教委》,《獨生子女》,2000年第7期。^
4. 心理健康教育著名專家有哪些
鍾志農,浙江杭州人,畢業於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師范大學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碩士生課程班結業,浙江省特級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浙江省優秀教師,浙江省首屆「十佳家長」。曾歷任中學教師、班主任、教育科
長、教委主任、教育處長、地區教育局長等職。現任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學校心理學與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中小
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專業委員、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首屆「十佳專家」。
從1993年以來,鍾老師主持的三項省級心理健康教育(含學科心理發展)課題,分別獲浙江省基礎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一等獎、推廣獎,2002年他獲得浙
江省政府頒發的第三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10多年來,他有49篇論文在《人民教育》、《新德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大眾心理學》等國家級
或省級刊物上發表;出版專著和主編教材12部。2008年3月,鍾老師與台灣師范大學教授、台灣心理輔導學術界老前輩吳武典博士合著的《團體輔導》一書由海峽兩岸文化機構聯袂出版,標志著他在學校心理學研究領域里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鍾志農老師創辦了全國知名的大型公益性網站「心海揚帆」,還應邀到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廣西、河北、四川、湖南、陝西、甘肅、山東、山西、江蘇、海
南、黑龍江等幾十個省、市講學數百場,受到各地中小學心理輔導教師、班主任和廣大家長的熱烈歡迎。中國心理學會也將他列為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專家,多次邀請他在中國心理學會組織的全國培訓會議上作學術講座。
5. 中國最早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研究是哪裡
1、1983年,林崇德在來《中學生心理學》源一書中首先提出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的設想,他強調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性。
2、中國最早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研究是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局和教育學院,在搞基礎薄弱學校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實驗時,他們注意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並在1987年起由他們主編了《中學生心理發展常識》。以心理品質,如興趣品質、思維品質、意志品質、個性品質為主線成書的,內部教材在實驗學校廣泛使用,效果頗佳,促進了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發展。後幾經修訂,到1992年才正式出版。
6.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資格證怎麼報名
下面未改動。
購買一本我們家可以吃的心理學或者是精神疾病的書+配一點葯物,幫助你更好的理解所學的專業知識,祝早日成才!
去下面我說的我們家開的超市直接找超市的經理(超市經理就是我們家自家親人),
配葯! 祝早日康復!
可以參加私有制的軍隊,在下面我說的地方報名參加。
私有制的軍隊,是考試制,多考一個級別多呆2年,復員軍人,優秀的安排就業。
你可以看下面的,
可以治癒(包括不會影響生孩子等,是疫苗【可以防禦26次左右】),注意力不集中、發脾氣等,是強迫症、神經衰弱、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的前兆,你可以在網上搜搜(什麼是強迫症、神經衰弱、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等精神問題的疾病),對照一下:
我給你說個地方
你看看你住的城市有沒有沃爾瑪或者是家樂福超市,或者大潤發、永輝、卜蜂蓮(Lotus)、華潤萬家、世紀聯華、物美、永旺、歐尚,農工商、聯盛、家家樂、億百家、spar等超市,這些超市都是一家人開的超市,是自產自銷(就是我們家開的,比如說飄柔等洗發水,香皂,牙膏等不管是國內生產的還是國外生產的都是一家人自己生產,自己建個超市的品牌銷售,都是私營的,這個沒有上市,上市的是另外一家公司,我們家持有一定份額上市公司的股票),你去超市購物的時候帶個銀行卡,有一種可以吃的書(售價是2500元人民幣起,分為專業類的(按大學里的專業分;教科書分等),非專業類(小說等),各種語言),可以快速提高成績(生命一號也是這家人生產的,一盒大約35元,一個小小的計算,2500元/35元=約71盒生命一號,一個月喝10盒生命一號,可以喝約7個月,可以吃的書可以迅速達到這個水平。這個不僅有改善記憶力,還有改善睡眠,迅速提高成績等),到了超市直接找超市的經理(這個就是自己家人管理的,和生產和超市的品牌是一家人,這個可以吃的書就是他們製造的),如果你帶了銀行卡,而且有足夠的錢,他就會在你找他的時候出現。我給你說,可以吃的書裡面含有免費贈送3代有預防和完全治癒常見精神問題(如,強迫症、神經衰弱、焦慮、抑鬱,精神分裂,青春期(手淫【這個會上癮】等,這個可以幫助戒斷手淫等)一些問題等)的葯物(是疫苗),這個葯物可以幫助是大腦正常,自然成績提高了。這個可以吃的書呢特別,由他們家自己生產,自己銷售,還要看到購買者吃到肚裡。.......看看你周圍有沒有這樣的超市,請就近購買。
如果單獨治療神經衰弱、焦慮、抑鬱、精神分裂、青春期一些問題等,可以
去超市找經理購買那個預防和完全治癒常見精神問題的葯物(如強迫症、神經衰弱、焦慮、抑鬱、精神分裂、青春期一些問題等),這個是250元人民幣起售(不要懷疑這個價格,這個葯物是疫苗【可以防禦26次左右】),可以單獨銷售(帶足夠的錢,你去他們家超市找他們的時候會出現你的面前)。
如果你在讀書,可以選擇購買那個可以吃的書,這個可以幫助考學、考職稱等。
註:
如果你那個病不是普通的強迫症、神經衰弱、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等,你就多帶點錢,帶個銀行卡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去我說的上面的超市直接找超市的經理,如果不是普通的精神問題(如貪污等),這個治療光這個葯物售價都在2500元人民幣起售。精神問題疾病不同,預防和治癒的葯物起售價不同(消費在什麼價位以上包括可以吃的書,我們家另外免費贈送家裡獨有的其他葯品)。
這個時候有時候說他們,方便使用。其實都是我們家的。
早點去我們家治療,早點體驗美麗的生活和快樂的工作。
你以前吃的那個精神疾病的葯物如果有像普通葯店裡的葯品一樣有特殊包裝(就是幾年保質期)的葯物,都是我們家生產的(不分國內國外),這個是應急性葯物(術語就是戰略備用)。
按我說的做就可以了。
上面說的由很多都不理解,家裡怎的有這么多人開這么多的超市,怎的有這么多人生產這么多的產品,而且還是自產自銷等。
祝早日康復! (帶足錢)
7.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某某中心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市場經濟大潮中社會環境的影響,人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學生成長的需要,是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指導和規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本區域中小學學校教育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三個面向」方針堅持育人為本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基本原則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3.關注個別差異,根據個別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 培養目標
1.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空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2.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四、主要內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
1.小學低年級:
(1)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
(2)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2.小學中高年級
(1)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
(2)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學生交往,建立開朗、合群、樂學、自主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五、具體實施的方法和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學校心理輔導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標上的發展性輔導為主,治療性為輔;方式以團體輔導為主,個別輔導為輔,心理結構上知行結合,行動為主。
第一、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這是為開展心理輔導而專門設計的一種活動課程,要列入教學計劃中,其特點在於:形式上的學生活動為主,內容上選取充分適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活動組織上以教學班為單位,活動課的目的、內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計劃、有系統地安排設計的。通過這一途徑開展心理輔導的好處是:在專門組織的活動中,可以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行為各方面有目的的施加積極的影響,學生活動,有利於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以教學班為活動單位,便於組織管理,且能使班級全體學生在輔導活動中受益,將心理輔導列入課程,也使這項工作的開展,在人員、時間上有了保證,因此比較正規。學生接受輔導的面廣,有利於整體提高。
第二、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是輔導教師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來實現的專業助人的活動,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心理咨詢、知心老師信箱、家訪、班主任電話、個案研究等。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資質優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的學生等)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它要求廣泛地收集資料,客觀的分析成因與問題的性質,依據診斷結果,擬定輔導方案,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心理輔導的精髓在於個別對待,因此可以說個別輔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導方式。學校在開展心理輔導時無論以什麼途徑為主,如果不以個別輔導相結合,則其輔導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團體輔導
小組輔導也稱團體咨詢(心理興趣活動小組),是一組學生在輔導老師指導下討論訓練並有效地處理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小組人數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一二人。其成員多為同年級的、同年齡學生,且有類似的待解決的心理困擾。小組輔導適用條件是:學生的心理問題與人際交往有關,且小組成員願意在團體中探討他們的問題。一個小組通常要活動十多次,每次時間為一課時,小組輔導兼有班級輔導與個別輔導的優點,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心理輔導方式。小組由學生自願結合形成,推舉熱心於活動、態度熱情、工作負責的同學當組長,每學期活動七、八次,有較好效果。應該強調指出的是,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心理輔導的一條重要途徑。
第四、結合班級,團體活動開展心理輔導。
在班主任、心理輔導教師和各科教師的協同努力中,通過班級活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使團體成長為學習型組織,使團體的每個人在團體中成長的過程中成長。結合班會活動、課外活動、團體活動來進行,是這一途徑的特色。新生入學時的「始業輔導」,畢業時的應試心理、志願選擇輔導也屬於這一類。能把心理輔導與班級、團隊活動,以及學校的其它例行活動結合在一起,便於發揮這幾項工作在統一育人活動中的整體功能。
第五、舉辦有關的知識講座
通過有關的知識講座,結合校本課、校刊,向學生傳授、普及心理輔導有關知識,對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有效地調控自己心理和行為無疑是有必要的。
第六、在各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履行好班級團體領導者的角色,通過新型師生關系的確立和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因素,促進學生成長。
第七、利用社會、家長、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網路、社會主要事件,任務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家長學校、家訪、家長會對家長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疏導,幫助其重視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過進步生愛心捐助,一對一結對子,感恩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8.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由哪些人組成
出於更好地了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現狀,特別是中小學專兼職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對此我們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結果表明,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大多數中小學校的重視。在參加調研的學校中,90% 以上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較大成效,大部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能感受到學校領導對他們工作的支持。
第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人員構成復雜,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專職教師有擔任其他課程的經歷,兼職教師中德育課教師和班主任居多。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效果感到滿意的同時,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希望參加專業培訓,提高專業技能。
第三,學校管理者在選擇心理健康教師時,非常看重他們的專業背景、學歷學位、相關資格認證、授課技能、從業時間與經驗及人格等因素。大多數參加調研的學校管理者滿意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專兼職教師的工作。
——俞國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路徑
9.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的組織機構
姚文俊 理事長
原河南安陽人民大道小學校長、特級教師、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著有《姚文俊小學德育探索與研究》、《主體性發展教育實踐研究》等多部教育專著。
劉永勝副理事長現任北京市光明小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1998年被評為特級教師。北京市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主要著作有《為了光明的明天》、《我能行教育的思考與實踐》,主編《讓每個孩子都說我能行》、《小學日常評價與學業考試改革的探索》、《教育就是喚醒自信心》等。
李烈副理事長
現任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著名數學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1999年她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個人專著《我教小學數學》(北京市特級教師叢書),榮獲市委市政府頒發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褚宏啟副理事長
褚宏啟,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院長、教授,並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培訓學院院長、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教育部華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主要從事教育發展戰略、教育政策與法律、教育管理、外國教育史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多項科研課題。
蘇振武副理事長
現任寶雞文理學院哲學系主任、社會科學部主任、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理事暨教育策劃學術委員,教育學會理事等。主持和參與國家、陝西省社科規劃項目10餘項;出版專著、論著10部;編寫出版教材、教學參考資料20餘本;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魯慧茹 副理事長
現任上海市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小學語文教育委員會副會長、曾被授予上海市靜安區小教名家、首批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勞動模範、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丁安廉副理事長
原天津師大二附小校長,現任天津小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全國「科研型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天津地區秘書長。主要課題研究成果是《主體性教育的教學策略》。
廖文勝副理事長
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長,特級教師。他是中國兒童美術教育改革的探索者,他指導學生創作的135件兒童美術作品參加了日本、美國、英國等24個國家的國際兒童畫展覽。2004年獲教育部「當代教育家」稱號。 史根東學術委員會主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全國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北京可持續發展教育協會會長,研究員、博士。
倪谷音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52年起先後任上海第一師范附屬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校長,現任該校名譽校長;全國小學管理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80年代初提出「愉快教育」研究課題,學術代表為《論愉快教育》、《愉快的兒童創造教育》、《生活在教師和學生中間》等。
黃書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學會華東研究基地主任,徐州市教育學會顧問,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市勞動模範、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曾擔任40年小學校長,悉心研究學校管理和語文教學,發表教育教學論文300餘篇,多次榮獲全國論文評比一等獎。
李勃生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學會東北研究基地主任。退休前為吉林市教育科研所副所長、吉林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吉林市教育專家咨詢策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993年創辦了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刊《小學校長》,任主編。此刊曾被中國教育學會評為先進會刊。
陶繼新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新世紀文學選刊》(教育文學)執行總編,山東教育社編審;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分社顧問。
《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2005年度十大推動讀書人物。 劉可欽 秘書長
常務理事。海淀區中關村第四小學校長、書記、北京市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國家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准研製組核心成員,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組核心成員,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兼職教授。
孫章存 常務副秘書長
常務理事。全國優秀校長,原北京力學小學書記、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市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育園丁。曾在北京市小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德育改革、信息技術建設以及校園環境探索等方面多有建樹。
陳鎖明 副秘書長
常務理事。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副院長、副研究員、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副主任、教育部華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副主任、全國小學骨幹校長工作研究會秘書長。
主要從事基礎教育和校長培訓領域研究工作。
聶延軍 副秘書長
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編劇,高級編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小學教育》執行主編、《輔導員》雜志<教學版>主編、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新課程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總課題組負責人。
李炳亭 副秘書長
常務理事。現為《中國教師報》駐山東、河南兩省首席記者。兩次獲「全國好新聞獎」。
著名教育品牌策劃人。其策劃和推出的杜郎口中學、山東昌樂二中,膠州市向陽小學近年來名噪全國,被稱為山東教育的「三面紅旗」。撰寫了《杜郎口「旋風」》、《向陽的智慧》、《縣中突破》等多部專著。
韓珍德 副秘書長
常務理事。現任山東膠州市向陽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榮獲青島市十佳優秀校長、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十佳優秀校長等稱號。在《山東教育科研》、《青島教育》、《人民教育》、《21世紀校長》等刊物發表論文幾十篇。著有《向陽網路》、《向陽人話作文》、《校園手抄報一點通》等。
姚 煒 副秘書長
常務理事。北京睿升培訓學校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員,北京民辦教育協會理事,中國未來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發展聯盟副主席,中國民辦教育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團中央《輔導員》(教學研究版)特邀編委。
近年先後榮獲「海淀區優秀教育工作者」、第五屆「全國十佳民辦學校校長」、「北京教育領軍人物」、「北京十大培訓領袖」、「新中國60年民辦教育十大風雲人物」、 「2008年中國民辦教育年度人物」、「第二屆全國十佳校外基礎教育培訓機構領軍人物」、首屆「全國青少年課外教育領軍人物」、「2007中國教育管理十大傑出人物」、第四屆(2007年度)中國教育行業十佳傑出人物、中國驕傲·第六屆中國時代十大傑出人物、2007-2008中國教育年度創新人物、「2006北京最具影響力教育人物」、「2006教育年度人物」、2006年度、2007年度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十大傑出民辦教育家」、「北京魅力教師」、第二屆「北京民辦教育園丁獎——優秀校長」、 第三屆「全國百名優秀校長」、首屆「民辦教育教師奉獻獎」等榮譽。論文《課外輔導如何與學校學習相結合》榮獲全國論文評選一等獎。